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01,(".&/ 2."+ )3&2 0#3)1
6*78 (9,:; <=7 >,2?@9; (= 0,A2BC,; +* D92EBC:
! "#$%&’( )$%*+,%& -./0$1 2.11,&,3 )$%*+,%& "#$%&’( 4456673 2+#%$ 8
!"#$ % &"$ ’ ( )
*+,$ -..-
第 % 卷第 ’, 0期
电池工业 !"#$%&% ’())%*+百度文库,$-.&)*+
-..- 年 ) 月
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总体设计如图 ! 所示。整 个充电过程分为 #、 在 # 段以恒流慢脉冲充 $ 两段, 电, 在 $ 段以恒压慢脉冲充电。所谓慢脉冲就是指, 在一个较大电流充电一段时间后面总是紧接着一个 小电流的维持态充电,小电流的维持时间一般在 ! 秒到几十秒, 不是毫秒级或微秒级, 这是与现有技术 放电去极化方法的根本区别所在。
恒电流充电 恒电流充电根据 ’( #( )*++ 曲线表示为如图 78 当电池以一恒电流 -! 充电时, 到达时间 2! 8 则电池开 始出气, 如果电池继续以 -! 电流充电, 电池将会析出 较多的气体并且温度不断升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几 乎为零, 并且将损坏电池。因此, 以恒电流 -! 充电的 容量为: 9+! . -! 2! 5 阴影部分面积 6 。 5 , 6 恒电流慢脉冲充电 设定电池以 -! 为恒电流,充电时间为 2:*;,恒小 电流 -:<=, 充电时间为 2:<= , 以 -! 充 2:*; 时间, 接着以 -:<= 充电 2:<= 时间, 如此反复循环几次直到电池开始少量 出气 2# 时刻终止, 结合 ’( #( )*++ 曲线如图 7> 所示。 随着每次充电循环 8 电池剩余充电量减小,* 逐 渐变化为 *= ,-4! 变化为 -4 =,充电可接受区的面积逐 渐减小。 恒流慢脉冲充电总的充电量为 9+, . =5 -!( 2:*; ? -:<=・2:<= 6 5!6
电池工业 !"#$%&% ’())%*+ ,$-.&)*+
*+,$ -..-
!"#$ % &"$ ’ ( )
!"!
电池工业

坚 ! 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
!"#$%&% ’())%*+ ,$-.&)*+
由电极表面电化学反应的迟缓 ! 电化学极化: 性造成极化。随着电流变小, 在微秒级内显著降低。 " 浓差极化:由于溶液中离子扩散过程的迟 缓性,造成在一定电流下电极表面与溶液本体浓度 差, 产生极化。这种极化随着电流下降, 在宏观的秒 级 $ 几秒到几十秒 % 上降低或消失。 前面两种极化只需电池的电流下降到足够小或 停止即可在毫秒或微秒内减小或消除。而浓差极化 的消除, 不能单从短时间内 $ 毫秒级或微秒级 % 降低电 流或反向脉冲放电去极化, 要消除浓差极化一般有 & $ ! % 高速旋转电极。$ # % 强制性使电解液 个途径: $ & % 较小电流保持一定电场强度条件下, 在足 对流。 够长的时间内, 使离子扩散。 对特定的电池, 通过前两 种途径消除浓差极化条件不具备,唯一切实可行的 办法就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 $ 秒级以上 % , 维持一定电 场, 小电流作用下, 靠离子非线性浓差扩散 ’ # ( 达到稳 态消除极化, 同时消除欧姆极化和电化学极化。 恒小电流稳态消除浓差极化机理如图 ) 和图 " 所示:
第 % 卷第 ’, )期
电池工业 !"#$%&% ’())%*+ ,$-.&)*+
-..- 年 3 月
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研究
王坚, 秦大为, 季宝华, 马以春
$ 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电源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 盐城 %%&##! ’
摘要:以铅酸电池为例介绍了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结合 () *) +,-- 提出的电池快速充电的基本规 律, 阐述了慢脉冲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 同时从电化学的角度, 分析和探讨了慢脉冲快速充电双稳态 非线性反馈消除电池极化的机制。 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证实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消除和降低电 池极化的有效性以及其原理的正确性, 从而为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的科学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根据和 实验的基础。 关键词: 慢脉冲; 快速充电方法; 蓄电池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0 文章编号: !##123/%4 $ %##% ’ #4, #&2#!"#2#5
其中 2# . = 5 2:*; ? 2:<= 6 ,由于每个 -! 充电后面都由 -:<= 充电消除或降低了电池的极化, 使得 2# 远大于 2! , 如 果在 - 1 2 平面上表示, 电池充电早已进入出气区, 且 然而, 从 = 1 - 1 2 三维图上分析, 在 9+, 远远大于 9+! 。 所有的 -! 充电实际又都处 = 次循环到达出气点之前, 于充电接受区,当第 = 个恒 -! 充电时刚好到达析气 点, 符合 ’( #( )*++ 的电池充电析气规律。 -$ - 恒小电流消除极化机理 由电化学基本原理知道,电池以一定电流充放 电时, 普遍存在着极化, 即偏离平衡状态, 极化的结果 使电池放电时端电压低于电池的电动势,电池充电 时, 电池的端电压高于电池的电动势。 电池的极化由 部分构成: 7 由电池连接各部分的电阻造成, ! 欧姆极化: 其压降值遵循欧姆定律,电流减小,极化立即减小, 电流停止后立即消失。
利用维持一段时间较小电流充电,是消除或降 低电池充电时各种极化十分有效的方法。 - 慢脉冲快速充电基本原理 -$ / 快速充电的极化现象 !%"& 年美国 ’( #( )*++ 在研究蓄电池能够接受 的最大充电电流和可以接受的充电电流曲线时,找 出了蓄电池快速充电过程中析气的原因和规律,并 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蓄电池快速充电的一些基本 规律。 在充电过程中, 用某一速率的电流进行充电, 蓄 电池电压只能充到某一极限值, 当达到这一极限后, 继续充电时,只能导致电解水反应而产生气体和温 升, 不能提高蓄电池的充电速度。 图 ,( ! 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只持续产生微量 气体的充电特性曲线, 在充电中任一时刻, 蓄电池可 接受的充电电流。 - . -/0 1 *2 式中 -3 为 2 . 4 时的最大起始电流; - 为任意时刻 2 时蓄电池可接受的充电电流;* 为衰 减率常数, 也称充电接受比。 根据 ’( #( )*++ 定律, 分析一下恒电流充电与恒 电流慢脉冲充电的情况。
45)",(*":=:-F,:E9:G H@,I J ,E9I K,FF@LM; , :@? B9GB @NN9E9@:EM N,-F EB,LG9:G AO@L,F9A: ?9FB -HA? OCH-@ 9L@EAPP@:I@I; A: FB@ OL9:E9OH@ AN N,-F EB,LG9:G KM (*+,--; FB@ ,EE9I@:E@ AN -HA? OCH-@ N,-F EB,LG@ 9L@OL@-@:F@I 9: FB9- O,O@L ,:I FB@ P@EB,:9-P AN I@EL@,-9:G K,FF@LM OAH,L9Q,F9A: FBLACGB IACKH@ -F,KH@ -F,F@:A: J H9:@,L N@@IK,ER 9- ,:,HMQ@I A: @H@EFLAEB@P9-FLM) .B@ @NN9E,E9AC-:@-- AN I@EL@,-9:G K,FF@LM OAH,L9Q,F9A: ?9FB -HA? OCH-@ N,-F EB,LG@ 9- F@-F9N9@I ?9FB , HAF AN @SO@L9P@:F I,F, ,:I 9F ?9HH OLAT9I@ FB@ @T9I@:E@ AN L,2 F9A:,H@ ,:I FB@ K,-@- AN OL,EF9E@ NAL FB@ -E9@:F9N9E L,F9A:,H9FM AN -HA? OCH-@ N,-F EB,LG@) 61% 7&,$)8 -HA? OCH-@; N,-F EB,LG@U -FAL,G@ K,FF@LM 前言 随着我国电力资源的日趋丰富,电能大规模地 进入许多领域,节约大量宝贵的不可再生的石油资 源, 尤其是电动汽车, 电动车等各种电动运输工具成 为绿色环保产品正进入各种消费市场,极大地推动 了智能快速充电技术的发展。为实现蓄电池快速充 电,国内外研究人员提出了不少有关蓄电池快速充 电的技术和方法,仅国内有关蓄电池快速充电方面 已公开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就达八十多种 V 4) &) 5) ") 3 W , 与快速充电有关的中文网页就达几千个。 然 而, 所有这些就其充电方法而言, 大致可分为两类: ! 高幅值 $ % J & E ’ 窄脉冲 $ #) ### ! - 以下 ’ 放 电去极化; .
收稿日期: %##%2#52%& 作者简介: 王坚 $ !/"% J ’ , 男, 江苏省人, 高级工程师。 9.&-,(0+%X 6*78 (9,: $ !/"% J ’ ; P,H@; -@:9AL @:G9:@@L)
" 低幅值 $ ! J !) 5 E ’ 宽脉冲 $ #) #! - 以下 ’ 放 电去极化。 在众多的快速充电发明中,有的因实用效果不 佳, 有的因设备费用太高等诸多原因, 都未能在市场 上得到普遍推广使用。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是一项 国家发明专利技术 V 1 W , 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 具有十 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 0 1 2 根据电池多孔性电极理论模型 V ! W , 运用电化学动 V%W 力学原理 , 经过大量试验研究, 设计出一种双稳态 非线性反馈机制的慢脉冲快速充电方法。这种方法 能确保在充电过程中及时消除或降低电池极化,电 池析气量少, 温升低, 快速, 充电量足, 充电效率高, 电 池寿命不受损害,能够较经济地制造出用于各种用 途的实用高效、 快速充电设备。 / !"#
见图 ) 在慢脉冲充电 * 段, 浓度 + 随时间 , 变化 的双稳态非线性反馈机制,恒大电流 -! 需维持足够 的时间 ,!, 这样一是保证足够的充电量, 提高充电速 度; 再一是为了形成一个电流的稳定态。这样在恒大
!"#$ % &"$ ’ ( )
!"#
*+,$ -..-
第 % 卷第 ’, /期
电流 -! 与恒小电流 -# 两个稳态之间, 从 .!/!01 经 过非线性扩散反馈到达恒小电流态 -# , 减小浓 0! ., 差极化, 电极表面浓度 2 接近电解液本体浓度 23 , 同 时消除或降低其它两种极化, 多次循环充电, 在*段 将完成 435 以上的充电任务。 见图 " 在慢脉冲充电 6 段, 浓度 2 随时间 , 变化 呈准双稳态非线性反馈机制, 随着恒压脉冲充电的进 行, 每进行一次 .!/!0 7 .8的循环。 其充电电流逐步 衰减, 图中的循环就进一步缩小, .!/8!08!.8, .8! /9! 09!.9,.9! /9!09!.9,…直到贴近恒小电流 -&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稳态的曲线,电极表面浓度 2 接 近电池本体电解液的浓度 23 ,最终浓差极化降到很 低值, 其它极化同样降到很低值。 ’ 实验 慢脉冲快速充电的主要原理就是在大电流快速 充电的过程中,能通过恒小电流充电有效地消除电 池极化, 尤其是消除浓差极化。要证实这一原理的正 确性, 主要从充放电量, 充电效率、 能量转化率, 充满 率和充电时电池温升等方面与普通恒流、恒压充电 的充放电特性进行比较,从而确证慢脉冲快速充电 方法消除极化的有效性。 充电实验都在同一条件下,充电到同一析气电 压, 转为同一电压值恒压或慢脉冲恒压, 最后到达同 一个终止电流。放电实验都在同一条件下, 以同一恒 电流放电, 在指定电池的同一开路电压时结束。 恒压与 ) * 慢脉冲恒流、 恒压充放电 ) * 恒流、 性能测试 $!% 图4 图: 电曲线 图; 线。 为 ) * 恒流、 恒压充电曲线 图 !3 为 ) * 恒流、恒压充电后,电池放电曲 为 ) * 慢脉冲恒流、 恒压充电曲线。 为 ) * 慢脉冲恒流、 恒压充电后, 电池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