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合成人教版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 3-5 有机合成 知识点梳理
第五节有机合成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一)构建碳骨架:1、碳链的增长:(1)炔烃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2)醛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3)酮与氢氰酸的加成反应(4)羟醛缩合反应:醛分子中在醛基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H)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泼性。
分子内含有α-H的醛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该产物易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
这类反应被称为羟醛缩合反应。
(5)加聚反应2、碳链的缩短:(1)烷烃的分解反应:(2)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3)炔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举例:(4)芳香烃的侧链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OHOHBrBrBr3、成环反应:(1)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烃(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的烯烃,如1,3-丁二烯)与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第尔斯-阿尔德反应( Diels-Alder- reaction),得到环加成产物,构建了环状碳骨架。
例如:(2)形成环酯:(二)引入官能团1、引入碳碳双键:(1)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H 3CH 2OH浓硫酸 170℃CH 2=CH 2↑+H 2OCH 3CH 2Br +NaOH ――→乙醇△CH 2===CH 2↑+NaBr +H 2O (2)炔烃与氢气、卤化氢、卤素单质的不完全加成反应:CH≡CH+HCl催化剂 △CH 2=CHCl2、引入碳卤键:(1)烷烃或苯及其同系物的取代反应:CH 3CH 3+Cl 2−−→−光照CH 3CH 2Cl+HCl(2)醇或酚与氢卤酸的取代反应:CH 3CH 2OH +HBr ∆−−→ CH 3CH 2Br +H 2O +3Br 2→3HBr+ ↓C OCH 3CH3C CH 3OHHCH 3还原(3)烯烃或炔烃与卤素单质或卤化氢的加成反应:CH 2=CH 2+Br 2→CH 2BrCH 2BrCH≡CH+HCl催化剂 △CH 2=CHCl3、引入羟基:(1)烯烃与水加成:CH 2=CH 2+H 2O ∆−−−−→催化剂,加压CH 3CH 2OH (2)醛或酮与H 2加成:CH 3CHO +H 2催化剂 △CH 3CH 2OH+H 2催化剂△(3)卤代烃的水解反应:CH 3CH 2Br +NaOH ――→水△CH 3CH 2OH +NaBr (4)酯的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 24H SO ∆稀CH 3COOH+C 2H 5OH(5)酚盐溶液与CO 2、HCl 等反应:4、引入醛基(或酮羰基):(1)醇的催化氧化:2CH 3CH 2OH+O 2gCu A ∆−−−→或 2CH 3CHO+2H 2O(2)某些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5、引入羧基:(1)醛的氧化反应:2CH 3CHO+O 2Cu∆−−→2CH 3COOH (2)酯的水解反应:CH 3COOC 2H 5+H 2O24H SO ∆稀 CH 3COOH+C 2H 5OH(3)某些烯烃、苯的同系物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4()KMnO H +−−−−−−→被氧化COOH(4)伯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三)官能团的转化1、利用衍变关系进行转化:醇−−→−氧化醛−−→−氧化羧酸R CHCH2X X R CH CH 2OHOHC H3CH CH 3OH2、增加官能团个数:R-CH 2-CH 2OH −−→−消去R-CH=CH 2−−−→−加成与2X −−→−水解3、改变官能团位置:CH 3CH 2CH 2OH −−→−消去CH 3CH=CH 2−−→−加成 (四)官能团的消除1、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取代、消去、酯化、氧化−−→−消除羟基 3、加成、氧化−−→−消除醛基 4、消去、水解−−→−消除卤原子 5、水解−−→−消除酯基 (五)官能团的衍变(六)官能团的保护——羟基的保护二、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一)分析方法1、正合成法:原料→中间产物→产品2、逆合成法:产品→中间产物→原料3、综合比较法:原料→中间产物←目标产物(二)原则1、原料溶剂和催化剂尽可能价廉易得、低毒性、低污染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步骤越少,产率越高。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有机合成》知识梳理
(2)逆合成分析法的基本思路
①逆合成分析法是在设计复杂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常用的方法,是有效寻找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的方法。
所谓最适宜的基础原料和最终的合成路线是指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的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即符合有机合成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3)有机合成的任务
①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②有机合成大致分为两方面:
a.基本有机合成:包括从煤炭、石油、水和空气等原材料合成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如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原料、溶剂、增塑剂、汽油等;
b.精细有机合成:包括从较简单的原料合成较复杂分子的化合物,如化学试剂、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和洗涤剂等。
第四节 有机合成
答污染
(4)最少(5)绿色化学(6)一定的反应顺序和规律
(7)
1.有机合成概述
(1)有机合成
①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有机合成是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4)有机合成的过程
有机合成的过程,就像建筑师建造一座大厦,从基础开始一层一层地向上构建。如图:
有机合成的起始原料通常采用四个碳原子以下的单官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如乙烯、丙烯、甲苯等。
(5)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路
①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首先要正确判断需合成的有机物的类别,它含有哪些官能团,与哪些知识信息有关;
【例1】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则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有生产价值的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第3章 第5节 有机合成
)
A.乙炔
B.1-丁烯
C.1,3-丁二烯
D.乙烯
[答案] D
20
2.(1)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炔的路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条件和试剂)。 (2)以乙醇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路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条件和试剂)。
17
3.有机合成的发展史 (1)20 世纪初,维尔施泰特通过十余步反应合成颠茄酮,总产率 仅有 0.75%。十几年后,罗宾逊仅用 3 步反应便完成合成,总产率 达 90%。 (2)20 世纪中后期,伍德沃德与多位化学家合作,成功合成了奎 宁、胆固醇、叶绿素、红霉素、维生素 B12 等一系列结构复杂的天然 产物。
39
(4)已知:RCHCH2―过―氧―HB―化r―物→R—CH2—CH2Br,请设计合理
方案由
合成
(其他无机原料自选,用反应流
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示例:原料―试 条―剂 件→……―试 条―剂 件→产物
40
41
[答案] (1)碳碳双键、酯基 (2) (3)保护酚羟基,使之不被氧化
42
3
体系构建
4
必备 知识 自 主 预 习
5
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1.构建碳骨架:包括碳链的增长、缩短与成环等 (1)碳链的增长
6
③羟醛缩合反应:含有 αH 的醛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 β羟基醛,进而发生消去反应。
【高中化学】第三章第5节 有机合成第1课时 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CH3COOC2H5+NaOH (4)醛、酮的还原:
CH3COONa+C2H5OH
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2、引入官能团
(3)引入羟基(-OH)的5种方法:
(5)酚盐溶液与CO2、HCl等反应
O
OH
催化剂
CH3 C CH3 + H2
CH3 CH CH3
ONa
OH
+ HCl
+NaCl
ONa + CO2+H2O
浓硫酸 170℃
CH2=CH2↑ + H2O
醇 ②卤代烃的消去: CH3CH2Br +NaOH △
CH2=CH2↑+ NaBr+ H2O
催化剂
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CH≡CH 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2、引入官能团 (2)引入碳卤键的三种方法:
①烃与卤素单质的取代反应 CH4 +Cl2 光照 CH3Cl+ HCl
3.卤代烃与炔钠的反应:2CH3C≡CH+Na 液氨 2CH3C≡CNa+H2↑
CH3C≡CNa+CH3CH2Cl→CH3C≡CCH2CH3+NaCl
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1、碳骨架的构建 (一)增长碳链:
拓展
4.由格氏试剂与卤代烃、醛、酮反应增长碳链
RCl + Mg 无水乙醚 RMgCl
R’—Cl + RMgCl
(3)伯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的反应:
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一、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
2、引入官能团
思考与讨论: 我们在各类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很多有机化学反应。 请你从官能团转化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整理,讨论引入常见的官能团(如碳碳双键、碳 卤键、羟基、醛基、酸基、酯基)有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人教版高二年级化学课堂教辅PPT
n=
=500。
104
。
可得(C8H8)n=52 000,则
课堂篇 素养提升
探究一
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问题探究
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有何关系?在有机合成中,涉及的常
见反应类型有哪些?
提示 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起决
定作用;碳碳双键(
)、碳碳三键(—C≡C—)、羟基(—OH)、羧基
塑料等。
指废旧塑料随意乱丢乱扔,难以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微思考2】已知乙炔(CH≡CH)与HCl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氯乙烯(CH2==CHCl)。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食盐、水、乙炔为原料合
成聚氯乙烯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 2NaCl+2H2O
CH≡CH+HCl
nCH2==CHCl→
(4)乙烯与氯气反应、乙烷与氯气反应都能得到纯净的1,2-二氯乙烷( × )
(5)合成纤维、合成药物、合成橡胶并称三大合成材料( × )
2.下列对乙烯和聚乙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CH2—CH2 是由乙烯加聚生成的纯净物
B.乙烯与聚乙烯的组成相同,性质相同
C.常温下,乙烯和聚乙烯都是气体
D.等质量的乙烯和聚乙烯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相等
4.有机高分子合成领域的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1)对重要的通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继续进行改进和推广,如导电高分子的应
用研究等。
(2)研制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如合成仿生和智能高分子材料等。
(3)研制用于物质分离、能量转换的高分子膜,如合成能将化学能转换成电
能的传感膜,合成将热能转换成电能的热电膜等。
高中化学学习细节(人教版)之有机合成及糖类、油脂、蛋白质:官能团的变化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学习细节(人教版)之有机合成及糖类、油脂、蛋白质:官能团的变化Word版含解析有机合成是高考中不可缺少的题型,其命题方式如下:? 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内容的考查方式。
? 有机合成推断中渗透有机实验、有机物的相关信息处理等有机综合性问题。
有机合成的实质和相关知识:有机合成的实质是利用有机基本反应原理,进行必要的官能团反应,合成目标产物。
而有机推断的实质是具体物质的合成流程中的某个环节、物质、反应条件缺省,或通过已知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物的各种信息。
在推断和合成过程中都常涉及到下列情况:官能团的引入、官能团的消除、官能团的衍变、碳骨架即碳链的增减等。
在解有机合成试题时首先要注意:1(合成方法:识别有机物的类别,含何官能团,以及与之有关的信息。
据现有原料,信息及反应原理,尽可能合理把目标分子分成若干片断,或寻求官能团的引入、转换,保护方法或设法将各片断拼接衍变。
正逆推,综合比较选择最佳方案。
一定要注意有机合成中断的什么线(化学键),连的什么点(原子)。
2(合成原则:原料价廉,原理正确路线简捷,便于操作,条件适宜易于分离,产率高3(解题思路:剖析要合成的物质(目标分子),选择原料,路线(正向、逆向思维,结合题给信息)。
合理的合成路线进行什么基本反应,目标分子骨架。
目标分子中官能团引入。
?原料分子(官能团有何不同)过渡中间产物(碎片分子中的官能团如何转化来的)碎片分子切割(断键部位要合理)目标分子【学习目标】认识有机合成中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细节诠释一. 官能团的引入引入官能团有关反应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羟基-OH烃与X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加成,(醇与HX取代) 22卤素原子(,X)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炔烃不完全加氢碳碳双键C=C某些醇(,CHOH)氧化,烯氧化,糖类水解,(炔水化) 2醛基-CHO醛氧化, 酯酸性水解, 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 羧基-COOH 酯化反应酯基-COO-二. 官能团的衍变:1. 烃和烃的衍生物转变主线2. 官能团的消除(1)与H加成消除不饱和键; 2(2)消去反应消除卤原子而形成新的C,C双键; (3)消去反应、氧化反应或酯化反应等消除羟基(—OH);(4)加成反应或氧化反应等消除醛基(—CHO); (5)酯水解消除酯基。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课件(人教版):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
3.已知:CH2==CH—CH==CH2+CH2==CH2 △
,物质A在体内脱氢酶
的作用下会氧化为有害物质GHB。如图是关于物质A的一种制备方法及由A引发
的一系列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类型: 反应①__加__成__反__应____, 反应③__消__去__反__应____。 (2)写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 __H_O__C_H_2_C_H__2C__H_2_C_H__O__。
综合 采用综合思维的方法,将正向或逆向推导出的几种合成途径进行比较, 比较法 从而得到最佳合成路线
3.有机合成的发展与价值
从生物体内分离、提取天然产物→人工设计并合成新物质→计算机 发展
辅助设计合成路线 为化学、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相关工业生产提供了坚 价值 实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人类健康水平提高和社会发展进步
当堂检测
1.用丙醛(CH3CH2CHO)制取聚丙烯
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依次
为( C )
①取代 ②消去 ③加聚 ④水解 ⑤氧化 ⑥还原
A.①④⑥
B.⑤②③
C.⑥②③
D.②④⑤
【解析】用丙醛制取聚丙烯的过程为 故C正确。
2.有机化合物R是合成达菲的中间体,它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C )
提示:
1.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归纳总结
2.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
内容
正合成 分析法
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 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待合成有机化合物,其思维程序:
逆合成 分析法
采用逆向思维方法,从产品的组成、结构、性质入手,找出合成所需 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中间体,逐步推向已知原料,其思维程序:
2023届高中化学人教版二轮专题复习第80讲-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学案)
第80讲-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一、知识重构1.各类有机物的相互转化2.各类官能团的引入方法3.(1)利用HCN的加成增长碳链(2)利用羟醛缩合增长碳链(3)利用氧化反应缩短碳链(4)利用周环反应成环4.官能团的保护与恢复(1)碳碳双键: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利用其与HCl 等的加成反应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后再利用消去反应转变为碳碳双键。
HOCH 2CH=CHCH 2OH ――→HCl HOCH 2CH 2CHClCH 2OH ――――→KMnO 4/H+――――→1NaOH/醇2酸化HOOC—CH=CH—COOH 。
(2)酚羟基: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用NaOH 溶液或CH 3I 保护。
(3)醛基: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用乙醇(或乙二醇)加成保护。
①――→C 2H 5OHHCl――→H +/H 2O②――――――――→HO—CH 2CH 2—OH H+――→H +/H 2O(4)氨基: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以用醋酸酐将氨基转化为酰胺,然后再水解转化为氨基。
――――→CH 3CO 2O ――――→H 2O H +或OH-(5)醇羟基、羧基可以成酯保护。
二、重温经典1.(2022年全国甲卷36题)用 N -杂环卡宾碱(NHC base)作为催化剂,可合成多环化合物。
下面是一种多环化合物 H 的合成路线(无需考虑部分中间体的立体化学)。
(6)如果要合成H 的类似物H'(),参照上述合成路线,写出相应的D'和G'的结构简式、。
【答案】、【解析】对比H()与H'()的结构可知,将合成H的原料D中的苯环换为,即得到D',将G中的苯环去掉即得到G',所以D'、G'分别为、。
2.(2022湖南19)物质J 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该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①②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和为原料,设计合成的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答案】【解析】结合题给信息①、②,及由G到I的转化过程可知,可先将转化为,再使和反应生成,并最终转化为,即合成路线见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同步精品讲义 第20讲 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教师版)
一、构建碳骨架1. 碳链增长当原料分子中的碳原子数少于目标分子中的碳原子数时,可以通过引入含碳原子的官能团等方式使碳链增长。
①炔烃与HCN的加成反应:炔烃和醛中的不饱和键与HCN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含有氰基(一CN)的物质,再经水解生成羧酸,或经催化加氢还原生成胺。
②醛与HCN的加成反应知识精讲知识导航第20讲有机合成的主要任务③(醛与醛)羟醛缩合反应:醛分子中在醛基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αH)受羰基吸电子作用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活性。
分子内含有αH的醛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β羟基醛,该产物易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
2. 碳链缩短氧化反应可以使烃分子链缩短。
如烯烃、炔烃及芳香烃的侧链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碳链缩短的羧酸或酮。
①烯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②炔烃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③芳香烃的侧链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3. 碳链成环①第尔斯阿尔德反应:共轭二烯烃与含碳碳双键(三键)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环加成产物,构建了环状碳骨架。
②二元酸与二元醇的酯化反应二、引入官能团通过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等有机化学反应,可以实现有机化合物类别的转化,并引入目标官能团。
1. 引入碳碳双键:卤代烃的消去反应、醇的消去反应反应类型示例CH3CH2Br+ NaOH CH2==CH2↑+ NaBr + H2O2. 引入碳卤键烷烃、芳香烃与X2的取代反应烯烃、炔烃与X2、HX的加成反应醇的取代反应3. 引入羟基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醛或酮的还原反应4. 引入醛基或羰基醇的催化氧化烯烃的氧化反应5. 引入羧基 醇被强氧化剂氧化 醛的催化氧化三、官能团的保护含有多个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进行反应时,非目标官能团也可能受到影响。
此时需要将该官能团保护起来,先将其转化为不受该反应影响的其他官能团,反应后再转化复原。
1. 羟基的保护2. 碳碳双键的保护碳碳双键易被氧化,在氧化其他基团前,可与卤素单质、卤化氢等加成,将其保护起来,待氧化其他基团后,再通过消去反应(NaOH 醇溶液)重新转化为碳碳双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2》教学设计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2》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与实施》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三有机化学基础主题1(有机化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部分的内容。
1、内容要求:认识有机合成的关键是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了解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方法。
体会有机合成在创造新物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及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贡献。
2、学业要求:能综合应用有关知识完成推断有机化合物、检验官能团、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等任务。
二、教材分析有机化学路线的设计与实施是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第3章烃的衍生物第5节的内容。
从章节整体来看,本章分类介绍了烃的衍生物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在本章的最后第5节,教材以有机合成为载体,对此前介绍的官能团的性质与转化、有机反应类型等内容进行系统化梳理和总结,并进行综合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碳骨架和官能团的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建立正向和逆向设计合成路线的方法模型。
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认识化学的应用价值,培养社会责任感。
本章的第5节有机合成,是对高中阶段学习的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的综合应用。
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上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典型性质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其相互衍生关系及重要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方法,通过综合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初步学会有机合成的方法,掌握有机合成过程的表示方法。
本节课为第5节有机合成第3课时,第一课时从碳骨架和官能团视角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和性质,并引入官能团保护的概念;第二课时构建了烃的衍生物转化模型,建立了正向和逆向设计合成路线的方法模型;本节课则立足于生活中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巩固正向合成和逆向合成分析法,进一步锻炼在陌生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重要药物的合成路线设计,体会有机合成在创造新物质方面的重要贡献。
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知识基础;在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从结构(官能团)出发分析化学性质的思维方法;但是仍然缺乏对有机化合物知识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应用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课后习题:有机合成(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有机合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2020河北唐山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可发生消去反应引入碳碳双键B.可发生催化氧化引入羧基C.CH3CH2Br可发生取代反应引入羟基D.与CH2CH2可发生加成反应引入碳环解析中羰基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不能发生催化氧化生成羧酸,B项不正确。
2.(2020山东泰安高二检测)在有机合成中,常会将官能团消除或增加,下列相关过程及涉及的反应类型和相关产物合理的是()A.乙醇乙烯:CH3CH2OH CH3CH2Br CH2CH2B.溴乙烷乙醇:CH3CH2Br CH2CH2CH3CH2OHC.乙炔CHClBr—CH2BrD.乙烯乙炔:CH2CH2CH≡CH解析A项中由乙醇乙烯,只需乙醇在浓硫酸、170 ℃条件下消去即可,路线不合理;B中由溴乙烷乙醇,只需溴乙烷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即可,路线不合理;C项中乙炔与HCl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的产物再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可得CH2Cl—CH2Br或CHClBr—CH3,不合理。
3.已知:乙醇可被强氧化剂氧化为乙酸。
可经过三步反应制得。
设计最合理的三步反应类型依次是()A.加成、氧化、水解B.水解、加成、氧化C.水解、氧化、加成D.加成、水解、氧化解析先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然后该物质和Cl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再被强氧化剂氧化生成,故反应类型依次为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故正确选项是B。
4.(2021山东济南高二检测)格林尼亚试剂简称“格氏试剂”,它是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作用得到的,如:CH3CH2Br+Mg CH3CH2MgBr,它可与羰基发生加成反应,其中的“—MgBr”部分加到羰基的氧上,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
今欲通过上述反应合成2-丙醇,选用的有机原料正确的一组是()A.氯乙烷和甲醛B.氯乙烷和丙醛C.一氯甲烷和丙酮D.一氯甲烷和乙醛,要得到2-丙醇,则必须有CH3CH(OMgCl)CH3生成,因此必须有CH3CHO和CH3MgX,分析选项中物质,则反应物为CH3CHO 和CH3Cl;答案选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第11讲: 有机合成
有机合成❖ 教学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的概念,反应原理及其应用; 2.了解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能根据碳原子的氧化数法判断有机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3.了解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的特点,能写出简单的聚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了解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类型之间的关系,能判断有机反应类型,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知识梳理知识点一. 有机化学反应的主要类型1.取代反应。
(1)取代反应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2)有机物与极性试剂发生取代反应的结果可以用下面的通式来表示。
888811221221A B A B A B A B +-+--+-→-+-(3)烃的卤代、芳香烃的硝化或磺化、卤代烃的水解、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酚的卤代、酯化反应、酯的水解和醇解,以及即将学到的蛋白质的水解等都属于取代反应。
①卤代。
CH 4+X 2−−→光CH 3X+HX②硝化。
③脱水CH 3CH 2OH+HOCH 2CH 3CH 3CH 2OCH 2CH 3+H 2O④酯化 CH 3COOH+HO —CH 3∆浓硫酸CH 3COOCH 3+H 2O⑤水解。
R —X+H 2ONaOH ∆−−−−→R —OH+HX R —COOR '+H 2OH +RCOOH+R 'OH(4)取代反应发生时,被代替的原子或原子团应与有机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直接相连,否则就不属于取代反应。
(5)在有机合成中,利用卤代烷的取代反应,将卤原子转化为羟基、氨基等官能团,从而制得用途广泛的醇、胺等有机物;也可通过取代反应增长碳链或制得新物质。
特别提示:取代反应的特点是“下一上一,有进有出”,类似于置换反应,如卤代烃在氢氧化钠存在下的水解反应CH 2Br+NaOH ∆−−→CH 3OH+NaBr 就是一个典型的取代反应,其实质是带负电的原子团(为OH -)代替卤代烃中的卤原子,上述反应可表示为CH 3Br+OH -∆−−→CH 3OH+Br -。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第三章第五节 有机合成
4.常见消去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1)卤代烃消去:
醇 CH2Cl—CH2Cl+2NaOH―△―→
CH2===CH—CH3↑+NaCl+H2O。
浓硫酸 (2)醇消去:CH3CH2OH ―17―0 ℃→ CH2===CH2↑+H2O。
[跟踪训练]
1.可在有机化合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是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还原
合成
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试剂
试剂
示例:原料―条―件→……―条―件→产物
(其他无机原料任选,用反应流程图表
解析:根据逆合成分析法可确定 C 为
,进而确定 B 为
,最后确定 A 为
。
答案:(1)碳碳双键、酯基 (2)
赢微点——内化学科素养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思维模型
[应用体验] 1.(2021·山东等级考·节选)一种利胆药物F的合成路线如图:
[跟踪训练] 1.对氨基苯甲酸可用甲苯为原料合成,已知苯环上的硝基可被还原为氨基:
,产物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则
由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步骤合理的是
()
A.甲苯―硝―化→X―氧―化―甲―基→Y―还―原―硝―基→对氨基苯甲酸
氧化甲基 硝化 还原硝基 B.甲苯――――→X――→Y――――→对氨基苯甲酸
C.甲苯―还―原→X―氧―化―甲―基→Y―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氨基苯甲酸
D.甲苯―硝―化→X―还―原―硝―基→Y―氧―化―甲―基→对氨基苯甲酸
解析:由甲苯制取产物时,需发生硝化反应引入硝基,再还原得到氨基,将甲 基氧化得到羧基;但氨基易被氧化,故甲基氧化为羧基应在硝基还原前,否则 生成的氨基也被氧化,故先进行硝化反应,再将甲基氧化为羧基,最后将硝基 还原为氨基。另外还要注意—CH3为邻、对位取代定位基,而—COOH为间位 取代定位基,故B、C、D均错。 答案:A
3.5 有机合成——引入官能团(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一、官能团的引入
(课本P84)
4人小组进行讨论, 按白纸上的内容书写, 然后派代表总结汇报。
一、官能团的引入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
注意:消去反应的条件!!1
(1)醇的消去反应
CH3CH2OH
浓硫酸 170℃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CH3CH2Br +NaOH
CH2=CH2↑ + H2O
醇 △
CH2=CH2↑+ NaBr+ H2O
(3)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CH≡CH + HBr 催化剂
△
CH2=CHBr
CH≡CH + Cl2
催化剂 △
ClCH=CHCl
2、引入碳卤键的三种方法
(1)烷烃、苯及其同系物的卤代
+ Br2 FeBr3
Br + HBr
CH4 +Cl2 光照 CH3Cl+ HCl
D.①⑤④②
-OH 加成
-OH 消去
加成
-Br 取代 -Br
【课堂练习】教材P91 答案:
卤代烃性质活泼,可以发生取代、 消去等反应,转化为多种有机化合 物。因此,引入卤素原子常常是改 变有机分子性能的第一步反应,在 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课堂练习】教材P91
CH2=CH-CH=CH2 ① CH2—C—CH=CH2 ② CH2=C—CH=CH2
=
R—CH—R′+ O2 Cu R—C —R′+ H2O
(2)炔烃水化 CH≡CH+H2O —催—△化—剂→ CH3—CHO
(3)某些烯烃、炔烃被O3或酸性锰酸钾溶液氧化
CH3COOH +
①O3 ②Zn/H2O
3-5-1有机合成 (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H2O , H+ CH3CH2COOH
卤代烃与炔钠的反应
CH3C≡CNa+CH3CH2Cl→CH3C≡CCH2CH3+NaCl 2CH3C≡CH+Na 液氨 2CH3C≡CNa+H2↑
③由格氏试剂与卤代烃、醛、酮反应增长碳链:
RCl + Mg
无水乙醚 RMgCl
d.酚与Br2的取代反应:
CH3 —OH 与过量溴水
③引入羟基:
a.烯烃与水的加成反应:
CH2=CH2 + H2O
CH2=CH2CH3+ H2O
b.卤代烃的水解反应:
BrCH2CH2CH3 CH3CHBrCH3
c.醛、酮与H2的加成反应:
O=
CH3CH2CHO + H2
CH3CCH3 + H2
d.酯的水解:
⑵缩短碳链 ①通过氧化反应等使烃分子链缩短。如烯烃、炔烃及芳香烃的侧链被
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H≡C—R
CO2+RCOOH
⑵缩短碳链: ②脱羧反应 羧酸钠与碱石灰共热,可发生脱羧反应生成烃。
R-COONa + NaOH
CaO △
R-H + Na2CO3
思考:对甲基苯甲酸钠的脱羧反应?
③烷烃的分解反应 C4H10 △ CH4+C3H6
④形成环醚:
HO
浓硫酸
OH △
(4)碳链开环 ①环酯水解开环 ②环烯烃氧化开环
KMnO4 HOOC
H+
HOOC
2. 引入官能团 有选择地通过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等有机化学反应,
可以实现有机化合物类别的转化,并引入目标官能团。 ①引入碳碳双键: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NaOH醇溶液,加热) 醇的消去反应 (浓硫酸,加热) 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催化剂,加热)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合成课件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正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三、逆向合成分析法
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逆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易得和廉价的。
CH4 +Cl2
CH3Cl+ HCl
光照
2)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包括烯烃和炔烃)
CH2==CH2+Br2 CH2BrCH2Br
3)醇与HX取代
C2H5OH + HBr C2H5Br + H2O
△
催化剂
CH3
Cl
COOC2H5
H3CO
CH3
CH3
OCH3
A
Cl2
催化剂 ①
一定条件下
CH3I
C2H5OH
B
HO
COOC2H5(产品)
HI
②
③
④
⑤
⑥
官能团的保护
OCH3
COOH
CH3
OH
CH3
OCH3
课后作业:
P67 1、2
C2H5OH + NaBr
水
△
4)酯的水解
稀H2SO4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 + H2O
△
④引入-CHO或羰基的方法有:
1.醇的催化氧化; 22OH+O2 2CH3CHO+2H2O
催化剂
△
1.醇的催化氧化; 2.偕二卤代烃的水解(L
【高中化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5同步教师用书:第3章 第4节 有机合成
第四节有机合成1.掌握构建碳链骨架的方法和引入官能团的方法及有机物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
(重难点)2.掌握有机合成的途径和条件的合理选择,以及逆合成分析法。
(重难点) 3.了解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有机合成的过程[基础·初探]1.有机合成的概念有机合成指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的过程。
2.有机合成的任务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有机合成的过程4.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碳碳双键的方法①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②醇的消去反应,③炔烃的不完全加成反应。
(2)引入卤素原子的方法①醇(或酚)的取代,②烯烃(或炔烃)的加成,③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方法①烯烃与水的加成,②卤代烃的水解,③酯的水解,④醛的还原。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 1.由怎样转变为?【提示】 由转化成的流程为――→NaOH――→通入CO 2。
2.如何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提示】 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转化流程为 CH 2===CH 2――→HCl 加成CH 3CH 2Cl ――→NaOH/H 2O水解。
[认知升华]1.常见的取代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 (1)烷烃的取代,如CH 4+Cl 2――→光照CH 3Cl +HCl 。
(2)芳香烃的取代,如+Br 2――→FeBr 3+HBr 。
(3)卤代烃的水解,如CH 3CH 2X +NaOH ――→H 2O△CH 3CH 2OH +NaX 。
(4)酯的水解,如CH 3COOC 2H 5+H 2O CH 3COOH +C 2H 5OH 。
2.常见的加成反应中,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1)烯烃的加成反应,如CH 2===CH 2+HX ―→CH 3CH 2X 。
其他如H 2O 、X 2等均可以引入或转化为新的官能团。
(2)炔与X 2、HX 、H 2O 等的加成 如HC ≡CH +HCl ――→催化剂△H 2C===CHCl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3册课后习题 第3章 第5节 有机合成
第五节有机合成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能引入卤素原子的反应是( )。
①在空气中燃烧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加聚反应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有机化合物的燃烧是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而加聚反应是将不饱和的小分子转化为高分子,此反应过程中不改变其元素组成。
2.换位合成法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研制新型药物和合成先进的塑料材料。
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利用率为100%。
①置换反应、②化合反应、③分解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成反应、⑥消去反应、⑦加聚反应等反应类型中能体现这一原子最经济原则的是( )。
A.①②⑤B.②⑤⑦C.①③⑦D.④⑥⑦答案:B解析:②化合反应、⑤加成反应、⑦加聚反应的产物都只有一种,原子利用率为100%。
3.卤代烃能发生下列反应:2CH3CH2Br+2Na CH3CH2CH2CH3+2NaBr。
下列有机化合物可合成环丙烷的是( )。
A.CH3CH2CH2BrB.CH3CHBrCH2BrC.CH2BrCH2CH2BrD.CH3CHBrCH2CH2Br答案:C解析:根据已知信息可知,与溴原子相连的两个烃基,连在了一起,形成了更长的碳链。
CH3CH2CH2Br反应得到CH3(CH2)4CH3,A项不符合题意;CH3CHBrCH2Br反应得到CH3CH CH2,B项不符合题意;CH2BrCH2CH2Br反应得到,C项符合题意;CH3CHBrCH2CH2Br反应得到,D 项不符合题意。
4.下列反应可以使碳链增长的是( )。
A.CH3CH2CH2CH2Br和NaCN共热B.CH3CH2CH2CH2Br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C.CH3CH2CH2CH2Br和NaOH的水溶液共热D.CH3CH2CH2CH2Br(g)和Br2(g)光照答案:A解析:CH3CH2CH2CH2Br和NaCN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H2CH2CH2CN,使碳链增加一个碳原子,A符合;CH3CH2CH2CH2Br和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碳原子数不变,B不符合;CH3CH2CH2CH2Br和NaOH的水溶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碳原子数不变,C不符合;CH3CH2CH2CH2Br(g)和Br2(g)光照,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溴代烃,碳原子数不变,D不符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催化剂
CH2=CH2 +H2O 加热加压 CH3CH2OH
2)醛(酮)与氢气加成
催化剂
CH3CHO +H2 Δ CH3CH2OH
3)卤代烃的水解(碱性) 水
C2H5Br +NaOH △ C2H5OH + NaBr
4)酯的水解 CH3COOC2H5 + H2O稀△H2SO4CH3COOH+C2H5OH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链状“变”环状
由乙烯和其他无机原料合成环状化合物E,请 在方框内填入合适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CH2=CH2 Br2
水解
A
氧化
B
C
O H2C
H2C O
E
O C C
O
+B
D
氧化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基团的保护
反应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节 有机合成
一、有机合成的过程
1、有机合成的概念 利用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有机反应,生
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2、有机合成的任务
有机合成的任务包括目标化合物分子骨架的 构建和官能团的转化。
3、正向合成分析法
此法采用正向思维方法,从已知原料 入手,找出合成所需要的直接可间接的中 间产物,逐步推向目标合成有机物。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二、官能团之间的转化
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 ----相互转化关系
烷烃
芳香烃
炔烃
烯烃 卤代烃
醇
醛
羧酸 酯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案例:
原料:乙烯 目标产物:乙酸乙酯
目标化合物 中间体
中间体
基础原料
逆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草酸二乙酯的合成
O
C—OC2H5 C—OC2H5
O
2 C2H5OH +
O C—OH C—OH
O O
H2C—Cl H2C—Cl
CH2
H2C—OH H2C—OH
C—H C—H
O
CH2
4、有机合成遵循的原则
1)起始原料要廉价、易得、低毒、低污 染——通常采用4个C以下的单官能团 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①通过加成消除催:C化=剂C、C≡C、C=O
CH2=CH2 +H2加热加压 CH3CH3
②通过消去或氧化或酯化或取代等消除:—OH
浓硫酸
③C通H3过CH加2 成OH或1氧70℃化消C除H2:==—CCHH2↑O+H2O
CH3 CHO+ H2
催化剂
△
CH3 CH2 OH
④通过消去反应或水解反应可消除: —X
从石油裂解中得到的1,3—丁二烯可进行以下多 步反应,得到重要的合成橡胶和杀菌剂富马酸 二甲酯。
问题:1、写出图中的A、B、C的结构式 2、图中哪些步骤是保护官能团的?为何要保护?
3、逆向合成分析法
是将目标化合物倒退一步寻找上一步反 应的中间体,该中间体同辅助原料反应可以 得到目标化合物。
所确定的合成路线的各步反应,其反应条 件必须比较温和,并具有较高的产率,所使用 物基础原料和辅助原料应该是低毒性、低污染、 易得和廉价的——通常采用4个C以下的单官 能团化合物和单取代苯。
醇 CH3CH2Br +NaOH △ CH2=CH2↑+ NaBr+ H2O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一个官能 “变” 两个
思考如何实现下列转化: (1)CH3CH2Cl→CH2ClCH2Cl (2)CH3CH2OH→CH2(OH)CH2OH
醇 CH3CH2Br +NaOH △ CH2=CH2↑+ NaBr+ H2O
3)炔烃加成
CH≡CH + HBr 催化剂CH2=CHBr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②引入卤原子(—X)
1)烃与X2取代光照
CH4 +Cl2
CH3Cl+ HCl
2)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
CH2==CH2+Br2
CH2BrCH2Br
3)醇与HX取代 △
C2H5OH + HBr
C2H5Br + H2O
4)苯与X2取代(包括苯环和取代基上的取代)
+ Br2 FeBr3
Br+ HBr↑
5)苯酚与Br2取代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④引入:C=O
1)醇的氧化 选填
2CH3CH2OH+O2
催化剂 △
2CH3CHO+2H2O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2)官能团的消除
正向合成分析法示意图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基础原料:
石油化工:炔烃 (乙炔)、烯烃 (乙烯、丙烯、 丁烯和丁二烯)、芳烃(苯、甲苯、二甲苯)
煤:苯、甲苯
植物发酵:乙醇
4、有机合成的过程
副产物
副产物
基础原料 中间体
中间体 目标化合物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 辅助原料
有机合成过程示意图
烯烃与水的加成;卤代烃的水解;酯的 水解;醛的还原。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二、有机合成的方法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PPT)
1、有机合成的常规方法
(1)官能团的引入 ①引入:C=C
1)某些醇的消去
浓硫酸
CH3CH2
OH
170℃
CH2=CH2↑
+H2O
2)卤代烃的消去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移动” 官能团
思考如何实现下列转化: (1)CH3CH2CH2Cl→CH3CH(Cl)CH3 (2)CH3 CH2CH2OH→CH3CH2(OH)CH3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2)尽量选择步骤最少的合成路线——以保 证较高的产率。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高中化学3-4有机合成-人教版(共34张 PPT)
思考与交流 1、引入碳碳双键的三种方法: 卤代烃的消去;醇的消去;炔烃的不完全加成。 2、引入卤原子的三种方法: 醇(或酚)的取代;烯烃(或炔烃)的加 成;烷烃(或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取代。 3、引入羟基的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