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先秦诸子的语言理论

我国古代虽然没有语言学这个名词,但并不是说我国没有语言学,没有开展语言研究。我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学传统,它萌芽於春秋战国时期。

语言对人类社会生活非常重要。没有语言,社会也就难以存在下去。因此人们很早就对语言发生了兴趣,探索它的奥秘。由崇拜、敬重进而到对它进行研究。古代的印度和一些东方文明古国都有一些关於语言的传说保留下来。今天来看,这些传说虽然荒诞不经,但是当时人们却郑重其事地传颂它。

附:巴别塔的故事:“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作砖,把砖烧透了。他们就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他们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降临,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耶和华说,看哪,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都是一样的言语,如今既作起这事来,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我们下去,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于是,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他们就停工,不造那城了。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就是变乱的意思)。” 巴别塔的故事使人认为,世上存在多种语言是诅咒多于文化多元化。巴别塔的形象被用作推广国际辅助语言。(老子:人法地,地发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人类文化在不断地发展,也就更多地接触到语言问题。古代希腊学者讨论名称问题比较典型。这次讨论发端於希腊爱菲斯人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80)和亚德拉城的德謨克利特(前460-前370),后来苏格拉底(前469-前399)、柏拉图(前427-前347)也参加了争论。他们论争的焦点是:名称是按本身性质决定的,不是按自己

习惯决定的。前者称为thysei(按本质),后者称为thesei(按规定)。这场争论是和哲学问题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古代语言研究萌芽时期的状况,许多民族都经历了这个阶段。根据文献记载,我国的语言研究也萌芽於这个时期,首先是先秦诸子。

注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表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提出了“轴心时期”(Achsenzeit)的理论,认为在公元前

800-200年,几乎同时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三个相互隔绝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追求统一的目标,从而打破了古代文化数千年的寧静,创造了喧闹沸腾的轴心时期的文化。在中国,是以儒道墨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印度,是从《奥义书》到佛陀的眾多学派;在西方,除了希腊的一批哲人,还有伊朗的琐罗亚斯德,以及以色列的先知。儘管这三个地区的哲学家的信仰、思想内容和内在气质迥然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人证明自己有能力从精神上将自己和整个宇宙进行对比,他在自身内部发现了将他提高到自身和世界之上的本原。这是歷史全景中的共同因素,人类自觉地迈出走向普徧性的步伐,是以轴心时期为真正的起点的。因此,尔后的人类歷史在每一次新的飞跃前,总是要回忆和重新认识轴心时期的文化创造,从中寻找精神的原动力。

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期,各派政治力量纷纷登上政治舞臺,宣扬自己的学说,以图驳倒自己的对手,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语言问题就是讨论的问题之一。

关於先秦诸子对语言的论述也还有些不同的认识。有人认为古代语言研究应该从孔子讲起,有人认为最早谈语言问题的是老子,还有人更明确提出,奠定古代语言学理论的是墨子及其弟子所撰的《墨经》。这里其实没有重大的矛盾。

讨论先秦诸子的语言观有以下几点值得提出。

先秦诸子的确切年代还存在一些争论。但是古书不尽手著确是事实。《老子》未必是李耳写的,《墨子》也不尽出於墨翟之手。它们往往是这一学派的人不断增益汇集而成。因此对这些著作的作者和时代应该看得灵活些,不能够看得太固定。

先秦诸子在用语方面和今天的语言学术语不尽相同,而且各有各的特点,用今天的观念去硬套古人的论述,势必削足适履,与事实相违。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用语不同而说古代没有这方面的概念。比方说词这个概念,古代叫“名”,它多指单词,但是有的时候“名”又表示事物的名称。记录单词的字,古代则称为“文”。研究先秦时期的语言学史更应该注意这点。

应该指出,分析研究先秦的语言史料,因为距离今天时代貌远,特别需要小心谨慎,要注意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不宜过多引申阐发,过多发挥往往离题,容易出现拨高古人的毛病,背离了歷史的真实。先秦诸子保留下来的文献非常丰富。从语言学的角度去考察,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有许多史料需要进一步发掘整理。这里仅就已有定论的作一些介绍。

一、孔子的正名论

中文名孔丘逝世日期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外文名职业教师 Confucius

别名孔子,仲尼信仰儒学

国籍中国主要成就开创儒家学派

编纂《春秋》,修订“五

经”

创办私学,打破贵族教育

民族汉族代表作品《春秋》

出生地陬邑昌平乡(今曲阜出生日期公元前551年9月28日

市南辛镇)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正名在孔子(前551-前479)的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它不是语言问题的专论,但是对语言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孔子的正名论集中表现在《论语•子路篇》中: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闕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这里谈的名是名分,正名就是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这是孔子政治思想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古书里面记载孔子正名的事例很多,如: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顏渊篇》)

孔子主张的正名,主要就是正君、臣、父、子的关系,要正礼制上、名分上的用词不当,是有关政治伦理的问题。

孔子侍坐於季孙,季孙之宰通曰:“君使人假马,其与之乎,”孔子曰:“吾闻君取於臣曰取,不曰假。”季孙悟,告宰通曰:“自今以往,君有取谓之取,无曰假。”故孔子正假马之名,而君臣之义定矣。(《韩诗外传》卷五) 孔子正名的目的就在这里。孔子认为君王向臣下索取东西,不能够说“假”,说“取”就行了。他要正的就是这类名,这就牵涉到名分上的上下尊卑了。这一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