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探究

合集下载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作者:苏琳来源:《学理论·上》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民社会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扮演重要角色。

在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又经历了国家与社会同结构、国家与社会统一和国家与社会分离三个阶段。

分析了这三个阶段的各自特点,又探讨了公民社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探究出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坚持制度创新,坚持公民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最终通过公民社会与政府良性合作达到善治。

关键词:公民社会;公民社会组织;市场经济中图分类号:D648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064-03一、公民社会的概念(一)古典意义的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西方政治学中的传统概念,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而“城邦的一般含义就是为了要维持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集团。

”[1]109在古希腊社会,人们如果想成为城邦真正的公民,就必须从家庭这个私人领域跨入到城邦这个公共领域。

在古希腊,城邦是国家和社会的结合,国家和社会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相互融合。

“公民社会在西方思想史上,既是作为西方历史经验的一类社会实体,又是西方思想文化传统及其话语谱系中的一种解释模式。

”[2](二)现代意义的公民社会近代以来,西方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统一的情况不复存在,国家与公民社会开始分离,二者各自独立。

“16世纪以后,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和君主专制政体的建立,市民等级在王权保护下获得了从事工商业活动的自由,私人领域的相对独立开始了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进程。

然而在君主专制制度下,不受限制的王权对工商业活动和私人领域的侵犯又必然妨碍公民社会的顺利发展。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代议制民主原则,为私人领域的独立存在和工商业活动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上和制度上的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过程。

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近年来,公民社会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

公民社会是指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公民个体或者团体相互联系、互动,通过公民行动参与公共事务,并为社会的改革和进步做出贡献的社会形态。

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

本文将对这一相关性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公民社会的形成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在一个经济相对繁荣的社会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更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

经济的发展为公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和环境。

例如,发达的市场经济为个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同时,经济发展也为公民社会的组织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物质支持和资源。

其次,公民社会的发展对经济的良性循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足够的经济发展作为基础,而经济的持续发展也需要一个积极参与的公民社会来促进。

公民社会的团体和组织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提供社区服务等方式,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监督和参与政府决策,实现公民权益的保护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进而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为经济的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公民社会中的个人和团体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创造性,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制度的改革。

而这种创新和变革正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当公民社会中的个体和团体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创新思维时,将会带来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市场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然而,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首先,经济的不平等分配可能削弱公民社会的发展。

如果社会中的经济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那么公民社会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因为较低的社会阶层可能无法充分参与公共事务,缺乏足够的资源和平等的机会。

其次,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导致一些公民社会组织脱离原本的目标和初衷,成为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利益集团。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近年来,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对此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蓝皮书的内容和相关观点。

蓝皮书指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的公民社会也迅速崛起。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于公民社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政府的开放和包容态度也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蓝皮书指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公民组织的发展不平衡。

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公民组织相对较为发达,而一些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民组织相对较弱。

此外,公民组织的规模和实力也存在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

蓝皮书还强调了公民社会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公民社会可以提供独立的监督和评估,推动政府的公正和透明。

公民社会还能够发挥积极的社会参与作用,为社会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因此,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还提到了公民组织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公民组织可以代表弱势群体争取权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这对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蓝皮书还对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公民组织的能力建设,提升组织的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其次,加强公民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更强大的力量。

再次,加强公民社会与政府的合作,共同推动社会进步。

最后,加强公民社会的法治建设,为公民组织的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全面分析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期待中国公民社会在未来能够继续健康发展,为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新课件)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新课件)

2、新中国建立至今的社会共同体
▲ 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整合共同体和城市“单 位”共同体
▲ 阶级
▲ 再看看政治共同体 ▲ 其他可能的共同体
3、目前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及其问题
一方面,我国基于民间组织之上的公民社会雏形 初显,主要表现在 : 民间组织的初步发育;公民的自治程度;影响公共 决策;志愿者组织;公民论坛(尤其是各类知名网上 论坛) 另一方面,确实还存在很多问题:有明显的官民两 重性,影响其作为民间组织价值中必不可少的独立性 作用的发挥;其结构和功能还未定型,运行还很不规 范,从而其社会公信度受一定影响。
我们为什么要有公民社会 ?
■ 现实层面:两难困境 ■ 理论层面:在国家与社会二者间形成适宜 于现代化发展的良性结构。
(二)我们有无公民社会?
1、中国传统上的社会共同体与社会整合
传统中国社会,即民国以前、君主时代的中 国社会,从民间来看,有两种力量在整合社会 中起着重要作用 : 其一,士绅阶层 ; 其二,家族、宗族 。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
社会决定国家
国家来自于社会
市民社会最典型状态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国家最终将回归社会
20世纪两位”新马克思主义”思想家
葛兰西:他强调市民社会的文化意义 ,认为,工人
阶级首先要把斗争矛头对准市民社会,而不仅仅是政 府即政治社会,应在市民社会中发起“阵地战”,通 过市民社会中的斗争取得文化的“领导权”,进而夺 取政治的“领导权” 。
1、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
2、自下而上的市场经济草根力量
3、由外而内的国际力量
“ 现在检验共产党制度化 的主要标志就是看它能否 成功地发展出新职能。 ”
—— 塞缪尔· P· 亨廷顿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公民社会的建设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是一个对公民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报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起步到逐渐成熟。

在改革开放以前,公民社会的发展非常有限,社会组织几乎没有发展空间。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的公民社会开始逐渐崛起。

目前,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数量不断增加,从以前的少数几个到现在的成百上千个。

这些组织在教育、环保、扶贫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尽管中国公民社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和运作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大多是非营利性的,但法律对其地位和权益的保护还不够充分。

其次,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平衡,一些领域的组织相对薄弱。

再次,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有限,与政府的合作和对话还不够密切。

三、中国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完善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和运作机制,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要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提高其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

再次,要鼓励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企业等各方面进行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最后,要提高公民社会组织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增强其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

总结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蓝皮书是一个对公民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报告。

通过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探讨,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希望中国公民社会能够在法律保障、组织能力、合作机制和参与度等方面实现进一步提升,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的文献研究

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的文献研究

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的文献研究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蓬勃的态势。

与此同时,关注公民社会的话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那么,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联系呢?本文将基于中国的文献研究探讨这个问题。

一、公民社会的定义和发展公民社会是指由现代国家以外的行动者组成的民间社会组织网络。

在这种组织网络中,公民可以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并具有一定的自主性。

公民社会发源于欧洲,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成为一个众人所共知的概念。

2002年,我国颁布了《社会团体管理条例》,该法规明确规定了公民社会的地位和作用,并逐步推动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目前,中国的公民社会已经从早期的单一的、狭窄的界面,逐步向着多元化、广泛化发展。

二、公民社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公民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首先,公民社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

经济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而公民社会的发展正是构建良好社会环境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公民社会可以参与到经济活动中,如参与到企业股份制的改革、成为消费者、以及对财政政策等相关的领域进行社会监督等。

其次,公民社会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公民社会能够发挥社会力量,提升公共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对于资源整合、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反对水规划中的过度开发湖泊、保护野生动植物及民间文化遗产等活动,都是公民社会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三、发展中国家的公民社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重视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倡导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协调与平衡。

而且,公民社会主张社会公正、公平等价值,在社会和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拯救被压迫的人民,也要拯救压迫者自己。

”四、公民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尽管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其面临着许多困境和问题。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

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的初探【摘要】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的历史背景、定义与特征、对有效治理的作用、现状及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在文章展望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公民社会兴起的建议和加强我国公民社会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我国公民社会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的提升,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公民社会兴起、有效治理、历史背景、定义与特征、作用、现状、挑战、发展展望、建议、治理重点。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不断变迁,公民社会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民社会兴起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民主机制,还可以提升政府的治理效能,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的公民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如公民参与度不高、公民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受限等。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有效治理,探讨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对于促进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本文的重要部分之一。

公民社会兴起与有效治理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公民社会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研究公民社会的兴起对于提高社会民主治理水平、增进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信和合作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有效治理,才能实现我国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倡导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和更加高效透明的治理机制,为我国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中国公民社会_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_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_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引言公民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形态,代表着个体权利的实现与社会公平的追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公民社会在近几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成就。

本文将探讨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分类及其制度环境,以期深入了解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概念:中国公民社会的内涵与特征公民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中有不同的内涵。

一般而言,公民社会是指在政治体制内,个体与团体通过参与公共事务、承担社会责任和行使权利来实现自身利益及社会发展。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始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其特征包括民间组织繁荣、市民意识觉醒、公民参与程度提高等。

分类:中国公民社会的组织形式与领域中国的公民社会可以分为两大领域:政治公民社会和经济公民社会。

政治公民社会包括政治参与、维权和公共治理等方面,经济公民社会则主要涉及市场经济、消费者权益保护等。

在政治公民社会领域,民间组织如非政府组织(NGO)、基金会等为公民提供了积极参与政治及社会事务的平台。

在经济公民社会领域,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发挥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

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的政策与法律保障政策及法律保障是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法律,以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

例如,2016年颁布的《公益组织法》明确了对公益组织的扶持、监督等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公益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工会、共建股份制等措施,使得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关系更加平等和谐。

挑战与展望: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与未来发展尽管中国公民社会近年来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公民社会在行动自由、言论自由等方面仍受到一定的限制。

另一方面,公民社会组织的融资与资源缺乏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未来,中国公民社会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同时,公民需要增强自我意识、行使公民权益,积极参与公共事务,促进公民社会的繁荣与发展。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进入90年代以来,civil society(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步成为中国学界研究的重点,知识界就此理论进行严肃的反思,相关的研究成果叠出,涉及领域广泛。

文章拟就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市民社会研究状况做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一、中国公民社会理论研究兴起的背景从civil society的本源来看,它是一个完全源于西方的极富包容性和开放性而内涵不断变化的概念,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涵义,甚至可以说是不同的意蕴。

然而,从90年代开始,大陆学界对这一概念倾注了大量的热诚。

对中国大陆的学者而言,借助于这样一个纯粹西方的概念并不仅仅是用于解决现实的困境,更多的是希望能用其来提供一个解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路径及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理想框架。

1.从整个世界的大环境来看,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的公民社会理论在西方的重新复苏为中国学术界提供了最直接的知识来源。

西方公民社会理论之所以复兴,其原因在于:A.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非西方国家都面临着强大的民主化浪潮,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人们重拾了对市民社会的关注。

B.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暴露出来的高度集权的弊端使人们开始对斯大林式的全权国家进行反思。

从70年代起在东欧的一些国家自下而上的出现了声势浩大的争取民主的运动,一些学者借助于市民社会的概念对表达他们的反国家主义的思想,最终酿成了90年代初的苏联、东欧巨变。

有学者把巨变看成是市民社会复苏的直接结果。

C.从整个西方社会来看,二战后,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失灵,福利国家的危机,也促使一部分学者呼吁限制国家的权力和活动范围,向市民社会回归。

国家中心论开始衰落,人们期待官方的、扎根于共同体的组织比国家更能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80年代起,随着治理和善治理论的兴起,国家权力重新向社会回归,公民社会理论家开始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对此理论展开研究。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公民社会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内,民间自由组织与政府、市场等机构之间互动产生的公共领域。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深远的话题,它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经济发展、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分为四部分,分别从公民社会的起源及发展、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公民社会与市场关系以及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等方面探讨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一、公民社会的起源及发展公民社会的发展与现代化、产业革命及社会变革相关联,它是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中形成的一个强大的社会力量,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民社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市民社会”,随着18世纪欧洲政治思想的变革和启蒙运动的兴起,公民社会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领域。

公民社会的发展在19世纪获得更大的支持,成为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场制度的重要基盘。

二、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公民社会组织是指在公民社会中自愿组成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由公民参与与管理。

公民社会组织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力量,是实现社会民主化、人权保障、教育、基层建设、社会服务、文化活动等多个方面必不可少的机构。

公民社会组织与政府有着复杂的关系,其关系有包括合作、裨益、矛盾等不同状态。

一般来说,政府为公民社会组织提供相关支持,使它们在任何社会领域中都能够参与和发挥社会作用。

政府需要为公民社会组织提供的支持包括:法律支持、政策支持、宣传支持和经济支持。

公民社会组织则需为政府提供复杂的支持,如协助政府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等。

三、公民社会与市场关系公民社会与市场是不同的社会领域,但仍然存在着复杂的关系。

公民社会在涉及到市场的社会领域中,具有类似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角色,既是市场借助民间权力实现规范和公正的主要机构,同时也是市场与国家互动的平衡机构。

公民社会的组织活动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弥补市场机制和市场经济系统的不足和失范,从而达到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正的目的,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更为稳定和可预期的业务环境。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探究

我国公民社会发展探究

切社 会事务 , 不仅 考虑不 到各 地 区的具 体特殊情 况 , 这 而
互 办 给 推 行 公 有 制 和 计 划 经 济 , 政 治 上 实 行 高 度 中 央 集 权 体 制 且 导 致 了 我 国政 府 机 构 膨 胀 。 相 推 诿 、 事 效 率 低 下 , 在
社会造成 了 巨大 的 资 源 浪 费 。我 国 的 民 间 组织 涉 及 了科
1 1 我 国 公 民社 会 的 产 生 . 与 西 方 某 些 发 达 国 家 不 同 , 国 经 历 了 漫 长 的 封 建 社 我
了 本 群 体 的 利 益 , 且 为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起 到 了 巨 大 而
的推动作 用 。
. 会 , 这 种 国家 权 力 高 度 集 中 的 王 权 统 治 体 制 下 , 本 就 没 13 公 民 社 会 的 兴 起 对 我 国 社 会 发 展 的 巨大 意义 在 根 随着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不 断 完 善 , 治 改 革 的 日渐 深 政 有 “ 会 ” 概 念 , 民 也 没 有 权 利 和 自 由 , 民社 会 湮 没 于 社 的 人 公
政 治 环 境 的根 本 变 化 也 给 公 民 社 会 的 发 展 注 入 了 催 生 剂 , 公 民社 会 迅 速 地 成 长 起 来 。 1 2 我 国 民 间组 织 的 发 展 . 民间组 织 是公 民社会 的血 液 , 民社 会 的成 长 有 赖 于 民 间 公
民可 以 通 过 各 种 利 益 团 体 来 表 达 自 已 的 利 益 要 求 , 民 间 各

曾经起 到积极 地 推动 作用 , 这一 时 期 的 民 间组 织 可谓 是 我
国公 民 社 会 的 雏 形 。 14 9 9年 新 中 国成 立 , 国共 产 党 执 掌 政 权 后 在 经 济 上 中 以致 于 1 4 9 9年 以 前 产 生 的 所 有 民 间 组 织 几 乎 完 全 消 失 。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研究贾耀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近年来,我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和初步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

尽管如此,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将从公民社会概念入手,探析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意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公民社会的继续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中国公民社会若干问题研究公民社会(CivilSociety)是一个源自西方的概念,一个相对独立的公民社会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的产物。

目前,中国公民社会正在形成之中,学术界对中国公民社会一些重要范畴和概念还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所以,在讨论中国公民社会的相关问题之前,有必要首先明晰公民社会的内涵与外延。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又被称为市民社会或民间社会,它们是英文CivilSociety的三个不同中文译名。

“这三个不同的中文称谓事实上并不是完全同义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差别”。

“市民社会”最为流行,是对civilsociety的经典译名,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译本。

但这一术语带有一定的贬义,许多人将它与资产阶级社会等同,把这里的“市民”误解为“城市居民”。

“民间社会”的称谓较中性,多为历史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的民间组织时加以使用。

而“公民社会”则是改革开放后学者对civilsociety的新译名,这是一个褒义的称谓,它强调civilsociety的政治学意义,即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

笔者采用俞可平先生的定义,即“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公民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

”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意义一个健全的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公民民主权利的坚强后盾。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综述―兼论公民社会研究进路【摘要】这篇文章旨在对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进行综述和探讨,通过引言部分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引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在正文部分分别介绍了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特点、影响公民社会发展的因素、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探索以及现阶段公民社会研究的主要问题。

最后在结论部分展望了公民社会研究的发展趋势,并总结出了研究的一些启示。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深入了解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公民社会概念、理论框架、特点、影响因素、建设路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研究启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背景十分复杂和多元。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深入,公民社会的角色和功能日益获得重视。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公民社会研究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实践的焦点之一。

公民社会研究背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中国政府改革和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政府的治理能力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背景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来理解和探讨。

公民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意义公民社会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公民社会的概念和特点,分析公民社会发展的影响因素,探索公民社会建设的路径,揭示现阶段公民社会研究的主要问题,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通过对公民社会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的重要性,促进社会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民主化进程,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

试论我国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试论我国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试论我国公民社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摘要:公民社会的出现和成长,对于缓冲个人与国家的矛盾冲突、遏制公权力的专断、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成长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民社会问题解决方法一般认为,所谓公民社会,是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这一领域由同国家相分离的组织所占据,这些组织在同国家的关系上享有自主权并由社会成员自愿结合而形成,以保护或增进他们的利益或价值。

公民社会的出现和成长,对于缓冲个人与国家的矛盾冲突、遏制公权力的专断、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建设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公民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立法方面的因素关于规范民间组织方面的法律规范,目前仅见1998 年国务院出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条例》以及2004年的《基金会管理条例》,这些都是行政法规而不是法律,法效位阶低。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关于民间组织的“母法”,这不利于民间组织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其自主自治的权力和协助政府治理社会的功能。

(二)审批登记和管理方面的因素现行的管理法规对民间组织的登记注册限制性条件太多。

其一是凭空设置一道门槛,限制了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其二是大量非营利性组织干脆不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而转向工商机关作为企业组织进行登记注册,扭曲了民间组织的正常形态;其三是导致民间组织与其业务主管机关形成了事实上的上下级关系,导致中国的公民社会行政化特征突出;其四是使不少民间组织干脆不登记而自行成立,不受任何监管地在社会上活动,使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处于失控的状态。

(三)主观认识方面的因素表现为不少党政官员对民间组织的漠视甚至不信任。

在目前中国各种社会矛盾高发、维稳费用日趋上升的背景下,很多官员对民间组织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的。

(四)文化支撑的因素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普通民众被剥夺了参与公共政治事务的权利,只能扮演逆来顺受的臣属角色。

中国公民社会_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_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_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一、引言公民社会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理论和概念,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现代国家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的重要标志。

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分类以及制度环境,并分析其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

二、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是指在国家和市场之外,由自愿加入的公民组成的社会组织网络。

它是在法制框架内,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的第三部门。

公民社会具有自治性、公共性、多元性和持续性的特点。

在公民社会中,公民可以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发表个人意见,维护权益,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三、公民社会的分类根据公民社会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公民社会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组织目标来划分,如慈善组织、专业组织、文化艺术组织等。

另一种分类方法是按照组织形式来划分,如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团体、基金会等。

这些分类方法体现了公民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四、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中国的公民社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建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公民社会组织,并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公民社会。

尤其是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公民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公民社会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五、中国公民社会的挑战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政府监管的限制、公众参与意识的不足、社会信任度低、法律环境不完善等问题都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

此外,薄弱的组织能力、融资困难、人员培训等问题也是公民社会发展的挑战。

六、中国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

政府应该加强公民社会组织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为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同时,公众也应积极参与公民社会的建设,增强公民意识,提高社会参与的能力和质量。

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民社会是指一个由广大公民组成的、自由开放的社会文化组织。

它以公民为中心,通过自由和平等的组织形式,促进社会公正、合理、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建立和巩固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是实现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关键环节。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是一个自由开放、民主发展的社会文化组织。

它是由广大公民自发组成的,从而创造了包容、自由、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公民社会的重心是公民,是有组织的公民,是广大自由、独立、有参与精神的公民。

他们通过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志愿团体等形式,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管理。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许多政府无法承担的社会管理、服务和监督职能。

公民社会可以挖掘社会资本的潜在价值,发挥社会组织的各种功能,提高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度,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公民社会不仅有利于减轻政府的压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而且有助于提升民主政治制度的水平和民主文明的素质。

二、公民社会的重要性公民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公民社会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有效途径。

公民社会可以通过广泛的组织形式和参与方式,加强公民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管理,促进政策和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民主性。

其次,公民社会是实现社会公正和民生福祉的关键。

公民社会可以组织开展各种公益事业,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服务,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更好地惠及全体公民。

最后,公民社会是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必要条件。

公民社会可以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担当和社会意识,激励社会创新和文化创造。

三、公民社会的建设路径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需要系统的规划、有序的推进和切实的落实。

以下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几个建议:1. 加强制度保障和法律保护。

建立健全有序的公民社会组织体系和法律体系,赋予社会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地位,规范社会组织的活动范围和行为准则,稳定和加强社会组织的持续发展。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

在概念部分,可以探讨公民社会是指互助自组织的自发性公共领域;在分类部分,可以分析不同类型的公民社会组织,如慈善机构、NGO等;在制度环境部分,可以分析我国公民社会发展面临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

结论部分则可以总结公民社会的重要性,探讨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

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公民社会的相关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公民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推动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制度环境、重要性、发展趋势、挑战1. 引言1.1 中国公民社会:概念、分类与制度环境中国公民社会是指由自发形成的、相对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社会组织和活动的领域。

它是一个民间自发性组织成长起来独立于国家政府和市场的社会领域,与政府和市场对社会进行管理和调控的领域相对应。

公民社会是在现代国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领域。

公民社会通过对包括生产方式、政治关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民间自发性活动来影响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基本性质。

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并且在当今中国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中国公民社会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的运作机制,也有助于为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当前,中国公民社会的分类和制度环境问题也是中国学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的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界和社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2. 正文2.1 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是指由自发组织的公民所构成的社会领域,其独立于政府和市场,具有自治性和非营利性的特征。

在中国,公民社会的概念起源于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政治运动,是一个相对新近的概念。

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社会组织和公共参与的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民主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

公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民的参与和社会组织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认可。

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公民社会的需求越来越高,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参与。

本文将从公民社会的概念、建设和发展等多个方面来分析现代公民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一、公民社会的概念公民社会是指在政治体制内外,公民通过民间自组织,发挥其正当权利,实行自我限制与自我管理,推进民主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形态。

其含义包括一个自由、平等和公正的社会,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的社会,以及一个民主、透明和法治的社会。

公民社会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其概念的出现是对传统社会形态的一种挑战和超越,标志着现代社会的形态正在向一种全新的境界转变。

公民社会具有積極性和革命性。

它通过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推动着社會的进步和发展。

二、公民社会的建设公民社会建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公民的义务与担当。

公民社会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工作,包括法制建设、公民意识教育和民间组织的开展等。

1. 法制建设法制是公民社会建设的基础,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建立可以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

因此,公民社会建设必须紧密依托法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对政治和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同时,还要完善各种法律服务机构,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2. 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是一个人作为公民的基本素质,是公民社会的基石。

公民教育应始终贯穿各层次、各阶段的教育活动中。

此外,还应通过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公民的文化和思想素质,加强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认知,培养他们对法律和规则的尊重和遵守意识。

3. 民间组织的建立民间组织是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组织的建立可以促进公民对社会事务的参与和监督,有利于公共事务的公正、透明和民主。

在民间组织建设方面,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公民参与,推动非政府组织、行业组织和慈善组织等的发展。

三、公民社会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作者:王猛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年第01期[摘要] 中国公民社会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公民社会的发展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样意义重大。

但是,当前的中国社会要想进一步推进公民社会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困境。

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困境的具体分析,积极探寻中国公民社会的未来发展出路。

[关键词] 公民社会;社会组织;民主政治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 01. 107[中图分类号] C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01- 0208- 021 公民社会的概念分析中外理论学家对于公民社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政治方面,认为政府的过度干预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日常生活,主张政府和公民社会相分离。

这一认识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放松了对于国家事务的管制力度,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非营利性组织发展迅速,公民社会在中国初步形成。

2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现状公民社会意识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重的压制,各种信息传播媒介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公民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各种信息,公民社会意识极其薄弱;改革开放之后,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了法律的保护,加之信息传播媒介的种类更加多样,如网络和数字产品的出现,新兴的媒介工具成为公民发表言论和获取信息的重要载体,公民社会意识不断增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社会意识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困境3.1 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低当今中国社会规模以及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组织基本上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的,如中国红十字会和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它们所从事的各项具体活动必须得到政府的批准才能顺利进行,社会组织很难发挥自身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 ” 这一 新 的理 论 范 式 来 研 究中 国社会 的发 展 现 状 , 以期 为 综上所述, 从政 治实 践 角度 看 , 公 民社 会概 念 具 有动 员公 破 解 中 国社 会 发 展 难 题 提 供更 有 效 的解 释 和 答案 。 随 着 研 究 民积 极 主 动参 与 社 会生 活 , 积 极 追求 政 治权利 ( 平 等、自由、 安 的深 入 , “ 公 民社会 ” 这一 学术 概 念也 越来 越 引起学 者 的关注 。 全等) 的激 励 功 能 , 是 一种 外 显的 、 有 目的 的、 具体 的政 治 动 员
成熟的过程等, 探索了 公 民社会存在的历史必然性 , 为探 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动力提供了 新视 角。
【 关键 词 】 公民社会 成熟 必然性
2 0 世 纪9 0 年 代以来 , 中国理论界在坚持传 统马克思主义 理论界的不断进步, 就 中国社会的实 际来说, 人们越来越接受 政 治研 究的理论范式 和思维 向度的基础上 , 开始运用 “ 国家一 公 民社会 这 个译 名 。
公 共 治 理
PUbl i c A dm i ni s t r a t i on
中国公 民社会发展探究
口 朱 新蒙 高疆生
【 摘要 】 公民社会的构建是 当 代中国 社会转型的历史目 标, 应当 遵循公民社会形成的一般规律, 并结合中国 社会发
展的独特属性 , 制定适当可行 的构建目 标。 文章从公民社会 的概念 出发, 进 而分析 了 其在中国发展 的历史底蕴, 趋于
要表 现 在两 个方 面: 一方面 , 从 政 治 内涵 维 度厘 定 “ 公 民社 会 ” 的基本范畴。 早 期 中 国的 学 术 界 往 往 混 淆 “ 公 民社会 ” 与“ 市
亚当 ・ 福格森的 《 市 民社 会 史论 》作 为西 方 第一本 专 门论 述 市 民社 会 ” 的概 念 , 没有 明确 区分各 自的 使用 范 围。 随 着对 “ c i v i l 民社 会 的 著作 , 典型 反 映 l 『 西方 市 民生 活 的变 迁 和 走 向 ; 从 佩 s o c i e t y ” 概 念 的 深入 了解 与领 会 , 以及 相关 理 论之 间的 碰 撞 , 因( T P a i n e ) 到 黑格 尔 , 不 断细 化 了市民社 会 的 内涵 , 他们 将 市 学 者们 逐 渐 形 成了越 来 越 多的 语意 共识 。 中 国自古 以来 就 以农
的崛 起 , 公 民社会 的 概念 逐 渐 兴 起 , 以洛 克 、 潘 恩、 托 克维 尔等 环境 的差 异 以及城 乡二 元结 构 的 分化 , 市 民社会 这 种 称谓 很 容
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 民社会 理论家, 开始了公共领域的启蒙运 易遮 盖 其 原本 的政 治含义 , 因此 有必 要 探 寻更 为 贴切 的译 名。 动。 加上波 兰团结工会对国家集权体制 的反抗与斗争运动, 更 公民社会概念 的提出和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高度集权 的中
公民社会的政治底蕴 公民社会的溯源分析
在 当前 中 国政 治发 展 的大 背 景下, 公民 社会 的政 治 意 蕴 主 公 民社 会 的概 念 经 历 了由市 民社 会 到 公 民 社会 的转 换 。
2 0 世纪9 0 年代 以前,“ 市 民 社会 ” 频 繁 地 出现 在 西 方 文 献 中,
推动了公民社会的普及, 使 其逐渐成为了西方学术领域 的一个 国社会 内部开始渐渐生长出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共领域, 从而为
热门话题。比较典型的是哈贝马斯 理论 , 这一理论以公共领域 中国政治发展提供新的时代动力。 为切入点来阐明对公民社会的认识; 阿伦特对公民社会的剖 民主 化 是 保
民社会的概念定位于与国家平行的层面 , 但 又分离于国家的范 业大国著称, 农民工队伍非常庞大, 是不容忽视 的一个重要群 畴。 黑格尔吸收了洛克和孟德斯鸩的观 点, 整合并发展了自己 体 。 随 着 市 民社 会称 谓 的 逐渐 普 及 , 无 形之 中农 民群 体 被 排 除 的主张 , 明确提出了市民社会的具体用法。 随着当代 自由主义 出去 , 这无 疑 将 使 公 民社 会失 去 最 稳 固的 根基 。 随 着 中国城 乡
“ 公 民社会 ” 这一 称谓 是 通 过 外文c i v i l s o c i e t y 翻 译 而来 的 , 它 符 号 ; 从 政 治 价值 角度 看 , 公 民社 会 则 上升 为一 种 理 想模 式 , 从 政 治 学层 面 来 剖 析c i v i l s o c i e t y 的 实质 。 在 公 民社 会 的 发 展 它体现着文明与和谐 的政治价值; 从组织结构角度看, 公民社 史上, 公 民 社会 和 市 民社 会 这 两个 概 念 经 常 被 交叉 使 用 , 前 者 会代表了一种社会结构的良好状态, 体现着现代政治社会的制 强 调 的是 c i v i l s o c i e t y 的 政 治层 面 意 义 , 而 后 者更 着 重于 c i v i l 度 水平和 组织 特 征 。 s o c i e t y 的社会 层 面 意义 。
根植 于古希 腊 城 邦政 治生 活 的公共 性 , 他 认 为 古希 腊城 邦 互 为 障 公 民权利 得 以实 现 的政 治 形式 , 它 既是 评 价政 治发 展 的重 要
对立的根本原因是家庭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分疏 。
标尺, 又是政治发展 的基本 目标之一 。 公民社会有其发展的
公 民社 会 的 概 念 传 入 我 国 比较 晚 , 使 得 学 术 界 往 往 把 市 历史 土壤 , 一方 面 , 它 凭借 其 自身发 展 的独特 性 , 可 以起 到 限 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