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合集下载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

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是导致事故和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心理状态,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警醒。

1.粗心大意表现特征:忽视安全,心存侥幸,麻痹大意。

例如:不注意交通安全,不遵守交通规则;不注意个人卫生,不保持环境清洁;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等。

2.急躁情绪表现特征:情绪冲动,判断力差,安全意识弱。

例如:为了快速完成任务而忽视安全措施;因为赶时间而超速行驶;因为心急而破坏工作场所的秩序等。

3.松懈心理表现特征:工作时疲惫、懒散、缺乏警惕性。

例如:在工作时间打瞌睡或分心;不认真检查工作场所的安全隐患;不注意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等。

4.麻痹大意表现特征:对周围环境缺乏敏感和关注,存在危险意识不足。

例如:对消防安全知识不了解或不重视;对危险源不进行排查和防范;对异常情况不及时报告和处理等。

5.侥幸心理表现特征:认为偶然事件不会发生,冒险行事。

例如:认为事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不遵守安全规定而抱有侥幸心理;为了省事而违反操作规程等。

6.自以为是表现特征:认为自己经验丰富,不需他人帮助,故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不听从他人建议或指导;自认为技能高超而忽视安全操作;不参加安全培训和交流等。

7.迟钝反应表现特征:身体反应迟钝,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例如:对紧急情况反应迟缓;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技能;无法及时报警或求助等。

8.紧张过度表现特征:情绪高度紧张,容易出错,导致安全问题。

例如: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集中注意力;因为焦虑而无法正常工作;因为过度紧张而无法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等。

9.消极心态10.对工作产生厌倦和消极情绪,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经常抱怨和消极怠工;不积极配合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等。

10. 逆反心理表现特征:经常做出反常、冒险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

例如:故意违反规定和纪律;对管理和监督产生抵触和反抗情绪;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采取危险的行动等。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

不安全行为反映了事故发生的人的方面原因。

不安全行为分下列几类:
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使用不安全设备;
4、手代替工具操作;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和不安全装束。

12、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人的十三中不安全行为 事故案例

人的十三中不安全行为    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下午2时左右,张xx感到上下联系不高级, 后让罗xx先拆下一块板来。当罗xx站在屋 内工作面上准备用手顶下第二块板时,在地面 拣螺栓的谢xx,安xx两人大声喊,“上面 有人,不要顶”罗听后从工作台上跳下来,顺 手从地下拿起一板长2m的方木棍就去顶第三 块屋面板,正蹲在板上的刘xx(男,21岁, 水暖工),随房板一起坠落地面;坠落高度 2.7m,头部着地,因颅内出血过多,经抢 救无效死亡。
拆除了安全装置; 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其他。
事故案例2
接头过滑轮绳脱,闸失灵梯落人亡
发生事故日期:1979年11月25日20时 35分。 发生事故地点:韩城电厂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2人,重伤2人。
事故经过
韩城电厂4号水塔混凝土筒壁采用液滑施工,施 工人员运输采用九孔井字架装两台自制电梯,20时 20分左右,当水塔筒标高53.2M层混凝土浇灌完 成后,吊桥上指挥台向木工、机工发出准备滑升的信 号,20时30分左右,木工李xx、张xx,机工 刘xx、屈xx先后进入2号电梯,当所乘电梯运行 至28.3m高度时,电梯钢丝绳突然从滑轮处拉断, 电梯抱刹未起作用,电梯由28.3m高度直接坠落 地面,电梯门拦及底盘槽钢严重变形,李(男,33 岁,三级木工,本工种工令十五年),屈(男,27 岁,本工种工令十五年,三级机工)两人因伤势过重, 经抢救无效死亡,刘张造成重伤。
事故原因
(1)2号电梯钢丝绳有一圆形穿插式接 头,因其频繁地经过滑轮和卷扬机滚筒, 受到挤压,摩擦半径的影响,逐渐拉松, 在电梯正升时,振动突然在在滑轮处拉脱, 使电梯坠落。过滑轮的钢丝绳有接头,严 重违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领导与安监部门渎职,管理混乱, 有章不循,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而表现出来的不安全行为,这些行为容易导致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通安全不当行为在人们日常出行的过程中,一些不安全的交通行为会直接危害到行人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安全。

例如,行人闯红灯、违停、跨越护栏、不按交通规则行驶等行为,驾驶人超速、未系安全带、驾驶疲劳、饮酒后驾车等行为都是不安全的交通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会造成交通事故,还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电气安全不当行为电气安全不当行为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中对电气设备的操作不当,容易造成电气火灾、电击事故等。

在家庭中,许多人为了方便,会自行改装插座、拆装电器,不注意电器的绝缘等问题,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在工作中,电工操作不当,也容易导致电气事故的发生。

因此,提高电气安全意识,规范电气操作行为对于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三、火灾安全不当行为火灾安全不当行为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对火灾的预防和隐患排查不够重视,对火源、电气设备等管理不严格,以及对于火灾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这些行为都会增加火灾事故的发生几率,严重危害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给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网络安全不当行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的频率越来越高,而网络安全威胁也越来越严重。

人的不安全行为在网络安全中的表现主要包括:访问未知的网站、点击未知文件、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使用弱密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登录个人账户等等。

这些行为会导致计算机受到病毒攻击、个人信息被盗、钱财遭到损失等,对于网络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五、其他安全不当行为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不安全行为容易导致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

例如,在家中乱扔杂物、饮食不健康、过度饮酒、吸烟等行为也会导致火灾、健康等问题。

在工作中,过度劳累、未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无视安全防护等行为同样会危及人身安全。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不安全行为的内容: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3、使用不安全设备;4、手代替工具操作;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等);8、在起吊臂下作业、停留;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用具;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

扩展资料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

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也是“三违”的部分内容。

1、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

违章指挥具体包括:(1)、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2)、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3)、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2、违规作业:主要是指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交接制度等)的作业行为。

违规作业具体包括: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

3、违反劳动纪律:主要是指工人违反生产经营单位的劳动纪律的行为。

违反劳动纪律具体包括:不履行劳动合同及违约承担的责任,不遵守考勤与休假纪律、生产与工作纪律、奖惩制度及其他纪律等。

注:违章就是生产人员及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活动中,违反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和章程,违反安全技术措施及交底要求。

不安全行为是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人为错误。

包括引起事故发生的不安全动作,也包括应该按照安全规程去做,而没有去做的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不符合安全规定、不顾及自身安全和他人
安全的行为,常常可能引发意外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以下是部分人
的不安全行为的表现:
1. 不系安全带:驾驶时不系安全带,或者作为乘客不系安全带,这是一种常见的不安全行为,容易造成车祸时人员伤亡。

2. 靠近危险区域:在工厂、建筑工地等危险场所,有些人经常
将身体部位伸入机器或设备,或者攀爬高处。

这种行为非常危险,
极易导致事故发生。

3. 擅自离开岗位:有些工作人员工作时私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或者未经允许随意离开现场。

这种行为会导致工作中断,可能引起
事故和财产损失。

4. 盲目疏忽:在进行一些危险的操作时,有些人可能因为缺乏
经验或过于自信而忽略安全规定。

例如,使用电器时不注意相关保
护措施,或使用化学品时不正确操作,都会带来潜在的危险。

5. 驾车违规行为:一些人在开车的时候,可能闯红灯、超速、
不打转向灯等违法行为,这种行为会带来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6. 暴露于危险环境下:有些人可能不了解或忽视危险因素,而
暴露于危险的环境下。

例如,不戴防护眼镜进行焊接或不戴手套进
行抢修电器,都可能导致伤害。

7. 忽视疾病预防:一些人可能因为忙于工作或者不重视自身健康,忽视疾病预防,例如不戴口罩、不勤洗手等,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非常危险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采取安全措施,避免发生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危险事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汇总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汇总不安全行为是指能够导致事故发生的人为错误,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则是指能够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和警告、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工作期间私自串岗、离岗、睡觉、干私活、打闹、斗殴、穿着不合适的衣物等。

此外,还包括擅自进入危险区域、跨越红坯辊道、跨越转盘、乘、坐、钻皮带、跨越运转设备、卷扬、卷扬三角区内站人等。

还有物体存放不当、接近漏料处没有安全设施、上下楼梯不扶栏杆、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等。

在起重作业中,违反“十不吊”的规定也是一种不安全行为。

此外,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等行为也是不安全的。

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等行为也是不安全的。

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乙炔瓶在使用储存时未保持直立位置等也是不安全的。

在作业现场不走安全通道、通过铁路道口、交叉路口未及时瞭望、在吊物下行走、作业、停留、站立、攀登运动中的物体(件)、坐在栏杆、轨道上休息、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检修报告书等行为也是不安全的。

坐、乘吊物升降装置、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扫、清扫等工作、未停机戴手套处理旋转设备也是不安全的行为。

修理电焊机时,必须先断电检查并处理故障。

在起重作业中,必须确认吊物放置环境状况后再指挥吊运,以避免占用或堵塞安全通道。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按规定时间巡回检查特种设备(如压力)。

行走于铁路界限内时,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不得抢过道口或横穿铁路,更不能擅自进入要害岗位。

在检修作业现场,禁止追打逗闹,以及与移动、旋转设备接触或身体、肢体处于设备运行空间内。

进行内作业时,必须使用通风设施,并且电气作业必须做到一人作业一个人监护。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100种人的不安全行为1.班前、班中饮酒,酒后上岗、串岗、脱岗、睡觉。

2.擅自进入危险区域(喷溅、煤气、放射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高温烫伤、吊物下方)等。

跨越运转设备、卷扬。

3.上下楼梯手未扶栏杆。

4.高处作业不佩带安全带或设置安全网。

5.违反起重作业“十不吊”6.机动车辆混装乙炔、氧气或使用翻斗车装运气瓶。

7.擅自拆卸、挪用或损坏安全标志、防护、信号装置。

8.在有粉尘场所作业未按规定戴防尘口罩。

9.气瓶在阳光下暴晒、靠近热源、坐在气瓶上吸烟。

10.电焊机一、二次接线端无防护罩或电源线未包扎。

11.焊接、切割作业未戴防护镜、焊工手套,电焊不穿绝缘鞋。

12.移动车辆运行未了望或车停在坡上不塞三角垫。

13.乙炔瓶在使用储存时未保持直立位置等。

14.作业现场不走安全通道。

15.在吊物下行走、站立,攀登运动中的物体(件)。

16.坐在栏杆、轨道上休息。

17.未按规定要求填写检修报告书(包括:登高、动火、工作票等)。

18.坐、乘吊物升降装置。

19.未停机戴手套处理旋转设备。

20.登高作业不使用梯子。

21.检修作业挂单牌。

22.进入危险区域工作未做到二人同行,一人作业一人监护。

23.在禁火区吸烟或向禁火区抛烟头。

24.用手代替工具进行作业。

25.戴手套指挥吊物或多人指挥、不用标准手势、哨音指挥。

26.拆除作业无统一指挥。

27.施工现场不在构筑物周围设安全警戒线,拆除护栏、楼板、楼梯等有用设施,在拆除前不进行安全交底。

28.临时性作业不进行安全交底,不制定安全措施。

29.使用吊(夹、索)具无最大起重量标牌。

30.煤气警报器擅自关机,有问题不汇报,作业时不使用。

不做CO含量分析,不设监护人或无检测器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

31.用有油脂的手套、棉纱和工具接触氧气瓶、瓶阀、减压器及管路等。

32.戴油脂手套从事切割作业。

33.使用氧气瓶、乙炔气瓶时,气瓶安全附件或安全距离不符和要求。

34.起重作业上升限位、抱闸、警铃失灵进行起吊作业。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事故隐患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管理的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通常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生产劳动作业过程中,要避免事故发生,我们首先要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那么,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别都有哪些类型呢?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补充件),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分类如下:
1.人的不安全行为
2。

物的^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几种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几种

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几种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个人的疏忽、粗心或者对危险的忽视而导致的可能危害自身和他人的行为。

这些不安全行为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驾驶危险行为。

驾驶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章变道、打手机等行为都属于驾驶危险行为。

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了驾驶者自身的安全,也给其他道路使用者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风险。

二、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

在工作中,不安全行为往往是由于工作人员对安全规章制度的忽视或者疏忽造成的。

比如操作工具设备不当、不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违章操作、忽视安全警示标识等行为都属于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

这些行为容易导致工作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生活中的不安全行为。

生活中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了很多方面,比如家庭用电不当、使用家用化学品不当、户外活动不慎、不注意交通安全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火灾、中毒、跌倒、碰撞等意外事件的发生,给生活带来了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四、个人行为不安全。

个人行为不安全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和不安全行为,比如抽烟、酗酒、不合理饮食、缺乏运动、熬夜等。

这些行为容易导致各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对个人的健康和身体造成长期的危害。

五、网络安全行为不当。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

个人在网络上的不安全行为包括了随意下载软件、访问不安全网站、泄露个人隐私信息、上网时间过长等。

这些行为容易导致个人计算机系统受到病毒攻击、个人信息泄露、上网成瘾等问题。

六、环境污染行为。

环境污染行为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行为,比如乱扔垃圾、乱倒污水、乱砍树木等。

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哪些
《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
在工作场所,安全生产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有时候人们的不安全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风险。

以下是一些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1. 忽视安全规定:有些员工可能会因为觉得安全规定麻烦或者觉得自己可以应付任何情况而选择忽视安全规定。

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意外发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

2. 忽略个人防护装备:在某些工作环境下,个人防护装备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选择不戴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装备,导致他们处于更大的风险之中。

3. 疏忽维护设备:在使用机械设备或工具时,疏忽维护设备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意外发生。

有些员工可能会选择忽略设备的维护,这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4. 过度自信: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自信过度而忽视安全风险。

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能够应对任何情况,因此放松了对安全的警惕。

5. 忽视培训:在一些行业中,员工需要接受特定的安全培训来了解如何应对特定的安全风险。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选择忽视这些培训,导致他们在面对危险时不知所措。

以上这些不安全行为都可能会给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带来风险。

因此,及时对这些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加强对安全意识的培训和教育,以及对不安全行为的纠正,才能确保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Learn standards and apply them. June 22, 2023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4.忘记关闭设备;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7.奔跑作业;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9.机械超速运转;10.违章驾驶机动车;11.酒后作业;12.客货混载;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14.工件紧固不牢;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16.其他;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1.拆除了安全装置;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4.其他三、使用不安全设备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3.其他;四、手代替工具操作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2.用手清除切屑;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六、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5.未“敲帮问顶”便开始作业;6.冒进信号;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9.私自搭乘矿车;10.在绞车道行走;11.未及时了望;七、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2.未戴防护手套;3.未穿安全鞋;4.未戴安全帽;5.未佩戴呼吸护具;6.未佩戴安全带;7.未戴工作帽;8.其他;十二、不安全装束1.在有旋转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肥大服装;2.操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3.其他;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1)

人旳不安全行为释义
七.攀、坐不安全位置 • 1攀、坐平台护栏、吊车吊钩、汽车挡板 • 2攀、坐围墙、树枝、危岩、窗口
人旳不安全行为释义
八.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1在吊车、行车、升降机旳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 2在悬挂旳物体旁边,未采用安全措施进行作业 • 3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验、调整、焊接、打扫
物旳不安全状态释义
• 2防护不当 2.1防护罩未在合适位置 2.2防护装置未调整不当 2.3坑道掘进、隧道开闸支撑不当 2.4防爆装置不当 2.5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 2.6爆破作业隐蔽全部缺陷 2.7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 2.8其他
物旳不安全状态释义
2.0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2.11设计不当,构造不符合安全要求 2.12通道门遮挡视线 2.13制动装置有缺陷 2.14安全间距不够 2.15拦车网有缺陷 2.16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 2.17设施上有锋利倒棱 2.18其他
• 山大道71号旳瑞安市瑞兴紧固件厂内发 生一起带钢打卷
• 机伤人事故造成一人死亡。死者谭朝清 ,系该厂老职
• 工,汉族,男,42岁,贵州省湄潭县抄 乐乡干溪村桥上

• 2、事故经过

2023年3月20日上午7时上班后,该厂带
钢打卷机操作工
• 谭朝清与同班职员杨中星、秦秀华一起操作 带钢打卷机。谭
领导者和操作者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树立安全生产意 识。
②事故责任人乙严重违章作业,毫无责任心和负责旳 工作态度,工作不用心,马马虎虎,造成严重后果。
③卷扬机属高速旋转旳设备,应采用严格旳防范措施, 当有人在卷扬机附近时,不允许随便开机,卷扬机回转部 位应有防护栏杆,应制定岗位责任制,以落实安全生产。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事故案例

人的十三种不安全行为----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
(1)2号电梯钢丝绳有一圆形穿插式接 头,因其频繁地经过滑轮和卷扬机滚筒, 受到挤压,摩擦半径的影响,逐渐拉松, 在电梯正升时,振动突然在在滑轮处拉脱, 使电梯坠落。过滑轮的钢丝绳有接头,严 重违章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领导与安监部门渎职,管理混乱, 有章不循,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教训与思考
随着公司发展,一些新工艺、新技术逐渐 投入使用,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职工操 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增强职工对本 岗位危险有害因素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和自 救能力;同时要结合生产实际,不断改进工艺 技术和设施缺陷,努力创造一个安全文明的生 产环境,只有这样,我们的安全才有保障。
二、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九、机器运转时加油、修 理、检查、调整、焊接、 清扫等工作
十、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十一、在必须使用个人防 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 中,忽视其使用
十二、不安全装束
十三、对易燃、易爆等危 险物品处理错误
一、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忘记关闭设备;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奔跑作业; 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机械超速运转; 违章驾驶机动车; 酒后作业; 客货混载; 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工件紧固不牢; 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其他。
五、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 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案例5
弯管器放置不妥,面板撬脱人坠落
发生事故日期:1985年5月29日17时20分。 发生事故地点:大武口电厂工程施工现场。 主要原因:违反操作规程。 伤亡情况:死亡1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
1、忽视和违反安全规程;(不遵守劳动纪律,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2、操作动作失误;(安全操作能力低,工作缺乏技巧)
3、精力不集中;(在工作现场喧闹,玩笑、分散他人注意力)
4、过度的疲劳。

(睡眠不足而疲劳工作,喝酒精神失常,视力近视,头昏等疾病,焦躁、恐怖、心不在焉等精神状态)
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创造一切财富的主要力量,是实现生产任务的关键,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人会造成物品的不安全状态,会造成管理上的缺陷,会形成事故隐患并可触发事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类型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析》将人的不安全行为归为十三大类1.操作失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为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操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操作)。

(7)奔跑作业。

(8)材料或送料过快。

(9)机器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作件固定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去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
3.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用手工代替工具操作
(1)用手代替劳动工具。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5.物体存放不当
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合出现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瞭望。

7.攀、坐不安全位置
如攀坐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等。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如在吊物下作业、在起吊物下停留。

9.机器运转时违规作业
如在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作业。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工作时精神不集中、东张西望等。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穿安全鞋。

(4)未戴安全帽。

(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

(7)未戴工作帽。

(8)其他。

12.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旁作业穿肥大服装。

(2)操纵有旋转零部件设备时戴手套。

(3)其他。

13.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处理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