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度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案教学设计
语s六下教案11飞天梦圆

111 飞 天 梦 圆2 黄子孙有一个梦,这个梦做了很久很久。
[①文章这样开头有何好处?]3 “嫦娥(chánɡ’ é)奔月”的神话产生的时候,当工匠们在敦煌石窟上勾勒“飞天”造型的时候,这个梦就已经萦绕在人们的脑海里了。
[②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作用?]这是一个瑰(ɡuī)丽绚(xuàn )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45 百年的岁月流转中,炎黄子孙们不断尝试去圆这个美丽的梦。
[③“不断尝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人们制作了巨大的风筝,人坐在风筝上,借风力飞上天去。
可是,风筝飞不了多高多远,在空中呆不了多长时间。
[④能不能把“可是”二字去掉?]6段导读:第3自然段写炎黄子孙借风筝上天的尝试失败了。
朝有个名叫万户的官员,是世界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
[⑤“第一个”有什么深刻含意?]7他把四十七支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
随着一声巨响,他消失在火焰和烟雾之中。
这是一次不成功的尝试,但是万户为梦想献身、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赋予了这个悲剧积极的意义。
[⑥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说有“积极意义”?]为了纪念他的壮举,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1☜ 2①开门见山,紧扣题目,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3②反复。
这样写深化语意,写出了飞天梦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从侧面说明了中华民族对探索太空的向往。
4③表达了对炎黄子孙不断探索精神的钦佩之情。
5④不能。
“可是”二字表转折,表达了对借风筝上天失败的惋惜之情。
6⑤“第一个”写出了历史上中国人在飞天领域的成就,尽管失败了,但其探索的精神不灭。
7 ⑥万户为了飞天而献身,本身是个悲剧,但其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可敬的,能够激励后人不断地去探索,从这个意8段导读:第4自然段写万户探索飞天也失败了。
次又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消磨掉炎黄子孙为实现飞天梦想而努力的决心和意志。
《飞天梦圆》教案

《飞天梦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尤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品质。
3. 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2. 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3. 航天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4. 航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5. 青少年如何为航天事业做贡献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航天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航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青少年如何为航天事业做贡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航天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航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发展历程:详细讲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易。
3. 分析辉煌成就: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让学生感受航天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4. 案例分析:介绍航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引导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为航天事业做贡献,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航天事业的重要性和青少年的责任。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航天事业的资料,加深对航天事业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航天科技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的掌握程度。
2. 技能性评价: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估学生对航天英雄的事迹和精神的认同程度,以及青少年为航天事业做贡献的决心和行动。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 (S版六年级第十二册)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S版六年级第十二册)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课文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设计理念:“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郭沫若语)在教学中,要培养这种精神,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自主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
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1、查找、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语文教案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1、查找、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
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
(板书课题:飞天梦圆)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
(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
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先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再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最后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第一步;一;;一;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导言: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
中国圆千年之梦迈出了怎样的一步呢1、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请学生说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
2、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小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教学目标】1.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的隐含意义;3.通过学习神话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懂、读懂和理解神话故事中的内容和情节;2.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故事的再造和改编;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神话故事,理解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隐含的意义,如作者想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准备】1.《飞天梦圆》故事内容PPT;2.课堂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出示PPT,让学生看图片,猜测今天要讲的内容;2.引入神话故事,并简单介绍神话的定义和特点。
二、讲授(30分钟)1.出示《飞天梦圆》故事,让学生先看故事内容,回答问题以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含义,让学生尝试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3.学生分组,每组口头演绎一段故事,试图改编故事,即根据神话故事的情节,加入自己的想象,创造新的情节。
三、活动(15分钟)1.学生设计自己的神话故事,试着根据故事的需要来创作新的形象和角色;2.学生分享自己的神话故事与大家分享。
四、小结(5分钟)1. 教师介绍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2. 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和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神话故事,学生不仅能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更有创造性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调整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飞天梦圆》教案

《飞天梦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精神。
(2)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国家科技事业贡献力量的意愿。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我国航天事业的起步1. 导入新课:(1)播放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航天事业。
(2)简要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 探究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背后的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3. 知识拓展:(1)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前景。
(2)引导学生关注航天事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三、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航天科技的魅力1. 导入新课:(1)展示航天科技的相关图片或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航天科技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航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3. 知识拓展:(1)介绍航天科技在探索宇宙、促进科学发展的作用。
(2)引导学生关注航天科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4. 课堂小结:四、教学内容第三课时:探索宇宙的奥秘1. 导入新课:(1)播放探索宇宙奥秘的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2)简要介绍宇宙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关注宇宙探索。
2. 探究活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宇宙的奥秘及其探索的意义。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3. 知识拓展:(1)介绍我国在宇宙探索方面取得的成就及未来发展规划。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1《飞天梦圆》语文S版

11、飞天梦圆教学目标1.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3.体会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飞天梦的执著与努力,从中受到熏陶与教育,激发民族责任感及探索科学的热情。
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激发民族荣誉感。
教学重点: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把梦想变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我国航天工程的有关信息,及相关神话传说的图片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走进千年梦圆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图片(出示图片),不管是神话中的人物还是现实中人物,他们共同的梦想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千百年来炎黄子孙们不懈地努力着,2003年10月15日早晨,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五号”飞船带着杨利伟叔叔——这位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来到了太空,首次取得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终于成为美好的现实。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千年圆梦的过程。
二、初读感悟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2、出示文中词语,重点指导容易读错的词语。
3、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师:读懂了哪一步就说哪一步,可以用书中的语言,如果你能根据课文的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用概括性的语言来归纳就更好了!师:同学们的回答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实现飞天梦的过程是漫长艰辛的。
(师板书)4、提出更高的要求: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圆梦的过程有序地描述出来呢?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
师:课文中的那些内容使你感动,请你划出来,并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读一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11《飞天梦圆》语文S版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叙述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的课文。
新中国成立后,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千年载人航天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设计理念:在教学中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设疑,共同解决,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大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1、会认能读“嫦、娥、绚、穹、锲”等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2、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如何一步步变成现实。
教学难点:将梦想变成现实所体现的航天人的执著追求、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小时候常听爷爷奶奶讲:后羿要射掉多余的九个太阳,河伯对他恨之入骨,发誓要报仇抢到美女嫦娥,为此,后羿十分烦躁。
有一天,一位大仙给了后羿一丸仙药,好心告诉他,如若吃了这丸药,便可摆脱人间的一切磨难和烦恼,升入月宫中。
后羿听后,如实告知了嫦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嫦娥为了让河伯对她死心,让丈夫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全心全意地去射掉九个太阳为民服务,她决心牺牲自己。
主意打定,她就急忙找出仙药,吞了下去。
过了一会儿,后羿醒了,他发现嫦娥心神不定,脸上泛着神奇的红光。
嫦娥含泪水嘱咐丈夫要好好珍重自己,请求丈夫原谅她。
话犹未尽,嫦娥只觉得心中恍惚,身子突然变轻了,接着双脚离地竟飞了起来。
嫦娥冉冉上升,飞进了月亮中那寂寞、冷清的广寒宫,做了月中仙女。
自从嫦娥飞上月宫后,后羿把痛苦、惆怅化作了力量。
日夜苦练本领,终于战胜了河伯,射掉了九个危害生灵的太阳,拯救了人类。
天帝也被嫦娥和后羿的精神感动了,后来便封后羿为天将,于中秋佳节日使二人重逢团圆。
从此,嫦娥和后羿在天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文中主要情节,掌握故事的写作特点及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优良风尚,弘扬团结的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主要情节,理解故事的写作特点及方法;2.教学难点: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通过故事反思合作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教师先讲解飞天梦圆的故事情节,让学生感受故事主人公的境遇,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热烈讨论。
2.集体阅读教师组织学生集体阅读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故事主旨,掌握故事的写作特点和方法。
3.引导思考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故事中人物的角色扮演、冲突、合作等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故事背后所蕴涵的道理,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找到关于合作的真谛,让学生体验到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其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课堂小结教师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进一步增强对团结合作的认识,形成对合作的感悟,并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合作意识、发散性思维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分别结合个人任务和小组合作任务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检测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将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长、弱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讲解故事内容、帮助学生阅读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凝聚力和合作意识,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等都是需要不断探索和改进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发起问题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飞天梦圆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飞天梦圆》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未来的向往。
教学内容《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飞天梦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的文本材料,并熟悉故事内容。
2.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准备几个问题,用于课堂上与学生互动交流。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入《飞天梦圆》的故事背景。
2.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和讨论有关航天科学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分析故事情节1.教师让学生读故事的标题,并思考故事内容可能与什么相关。
2.学生逐段阅读故事,并在故事中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信息。
3.学生分享自己标记的信息,并与同学一起探讨故事情节解读。
第三步:理解作者的意图1.教师与学生共同推导和分析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题材,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
2.学生根据故事中的细节和对作者意图的理解,撰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步:展示和讨论1.学生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的文章,并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关注和比较不同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第五步:拓展学习1.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航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领域。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航天科学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篇关于该主题的综合报告。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思考、发言和互动交流的情况。
2.教师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3.教师评估学生在课后拓展学习和综合报告撰写中的表现。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一步了解航天科学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
2.鼓励学生参观科技馆或航天博物馆,亲身感受和了解航天科学的实际应用。
结束语通过学习《飞天梦圆》这个故事,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和掌握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还能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1《飞天梦圆》语文S版

《飞天梦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多媒体辅助教学,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把握航天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课文第二、三段是教学重点,要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体会杨利伟发回的讯息以及对儿子说话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超越梦想》歌曲同学们,我们刚刚听的是哪一首歌曲?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让岁月铭记这一回。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扬眉吐气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定能……(齐读题:梦圆飞天)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航天史将永远记下这样的一些文字:一座大漠中的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艘神奇的宇宙飞船——“神舟”5号一个难忘的日子——2003年10月15日一个英雄的名字——杨利伟一次圆梦的壮举——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3.课文写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
这一过程写了哪三个场面?(板书:送行——发射——问候——圆梦)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1.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
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出示读书小提示:(一人读提示)学习小提示:⑴快速默读课文6~15自然段,把你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划出来,并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你的感受。
⑵小组互动,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2.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眉毛和眼睛都在读书啦。
老师想请同学们说,你喜欢这部分的哪些语句呢?师生交流:⑴预设1:第6自然段我喜欢。
为什么?为什么紧张。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

《飞天梦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教案设计(S版六年级下册)中华民族圆了“飞天梦”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态度:让学生从人造卫星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中,体会到让科学造福人类的道理。
通过了解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为祖国航天事业早贡献的远大志向。
能力: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人造卫星对生产和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
学会所急和整理相关资料,独立思考,得出结论,知识:初步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状况,知道人造的球卫星和神州飞船的相关知识,了解航天人科技攻关、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
教学重难点:指导我国的卫星发射技术和载人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前列,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骄傲。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东方红一号”人造的球卫星和“神州五号”“神州六号”“神州七号”飞船的图片、资料或实况录像。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太空奏响东方红一、提问激趣,引入主题教师出示“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时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师:这就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的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的壮观场面。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东方红一号”卫星吗?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太空奏响《东方红》”。
板书课题。
二、学生看书,感知主题(课本中的有关内容)三、兴趣结组,拓展主题1、学生谈书上介绍的内容。
师:课前,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搜集一些有关人造地球卫星的资料,建议大家把课本内容和你们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理出一条线索,这样我们就能有章可循了。
2、交流讨论,理出线索第一颗人造为卫星发射的背景;“东方红一号”发射的有关情况;各式各样的人造地球卫星;地球卫星的用途。
3、兴趣结组A根据兴趣和资料结成小组,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B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组织学习。
C先把资料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小组中选出大家感兴趣的和课本内容联系紧密的内容,以备全班交流。
《飞天梦圆》教案

《飞天梦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飞天的历史,掌握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类飞天的历史2.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3. 航天英雄4. 航天科技的应用5. 航天未来的展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飞天的历史,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航天英雄的事迹。
2. 教学难点:航天科技的应用,航天未来的展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航天知识。
2. 运用案例教学法,介绍航天英雄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利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航天资料,制作课件。
2. 学生准备:预习相关内容,了解航天基础知识。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详细信息,以便更好地为您服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太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飞天的梦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飞天的历史。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介绍航天英雄的事迹。
4. 案例分析:分析航天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卫星导航、通信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航天未来的展望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第二步: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3. 第三步:课堂讲解,系统传授航天知识。
4. 第四步:案例分析,强化学生对航天科技应用的认识。
5. 第五步: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7. 第七步: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八、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学生小组讨论表现: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语文S版】2018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教案:《飞天梦圆》说课稿

《飞天梦圆》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飞天梦圆》是本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都是以科技为主题的文章,从编者的意图可以看出本单元是引导学生关注科技、热爱科学的.《飞天梦圆》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通过送行——发射——问候——梦圆的顺序,生动地描述了“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表达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充满喜悦与自豪.因此,本文不仅传达了一种科技讯息,而且也是一篇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文章.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3)初步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4)指导学生搜集有关信息,进一步感受祖国航天事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1)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飞天梦圆的喜悦之情.(2)理解梦圆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二、说学情我们班学生整体素质不是很高,但部分学生课上发言踊跃,也能起到带头作用.朗读的水平还可以.但我们农村学生,在搜集资料方面可能有些困难,尤其是网上查阅有关资料还需跟教信息的老师沟通一下.三、说教法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难点,我将此课安排为二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落实教学目标1)第二课时:精读感悟,了解“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的过程,感受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之情.同时也了解通讯报道的一般特点.(落实教学目标2、3)多媒体课件:神舟五号发射的有关视频、我国航天事业重大纪事的演示文稿根据新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朗读——讨论交流——反馈——小结这一过程进行.四、说学法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反馈的环节进行,这样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动脑、动口、动手,开拓视野,加深巩固,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大胆提问,积极参与探索.五、说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出示敦煌飞天的壁画,引出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来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引出课题.2.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神舟五号的资料.简单交流.(二)学习新课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课文脉络.3.精读课文.分四个场景进行学习:送行、发射、问候、梦圆(1)送行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段①指名学生说说读懂的内容,然后提出疑问,通过讨论交流并回答②我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A.2003年10月15日是什么日子?B.我国第一个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员是谁?C.找出人们为杨利伟送行时表达心情的句子.让学生来讨论交流③指名学生反馈④教师小结(希望这个时刻快点到来)(2)发射①指名朗读②让学生讨论,找出发射人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感受喜悦和自豪③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④教师小结(3)问候①让学生自由读第三段②找出杨利伟说话的句子③指名有感情朗读这部分内容④提问:从这些语言当中,你们感受到什么?⑤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⑥教师小结(这些语言文字的描述,表达了杨利伟登上太空的兴奋之情和充满自豪,感受地球是那么迷人、可爱)(4)梦圆让学生朗读最后一自然段①梦圆的意义是什么?②让学生讨论交流,感受喜悦和自豪③教师总结.(三)总结交流学习收获1.本课是一篇通讯报道,通讯报道的特点: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原因、有结果,结构完整,内容充实,让读者读了之后能获得自己想知道的有关信息.同时,本文又洋溢着动人的感情.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2.学习本课,不仅了解有关“神舟”号飞船的信息,知道我国在航天事业上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更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四)布置课后作业搜集有关航天资料(落实教学目标4):了解神七的有关信息,以及神八、神九还有2020我国的航天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突出本单元练习的重点.六、说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如下:送行:心情激动发射:扣人心弦问候:充满自豪梦圆:意义重大。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飞天梦圆》教学设计教材说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文中记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漫游太空的美好妄图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记叙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进展。
在宽敞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差不多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把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妄图终于实现了。
课文颂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学习目标:1.读课文,把握生字,积存好词佳句。
2.读课文,抓住课文的要紧内容。
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进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圆梦的通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的默默奉献、勇于探究、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读课文,感悟品味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达中国人圆漫游太空之梦的决心、艰辛及欢乐之情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1、让学生熟读课文2、引导学生自学生字,积存词语。
生字:嫦、娥、绚、穹、锲词语:漂亮绚烂、锲而不舍、凌云壮志、积劳成疾、猝然长逝、惊天动地等。
过程:(略)第二课时内容:完成学习目标的第二、三项。
程序:一、导入新课1、读课文,体会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如何样的梦?读句子,体会用词的精妙,语句优美:“这是一个漂亮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2、摸索:炎黄子孙是如何样圆梦的?二、自读自悟摸索题:1、炎黄子孙漂亮绚烂的飞天梦是如何样一步一步实现的?2、在圆梦的每一步里,你体会到什么?作者是用哪些词语、句子表达出来的?(划一划,写一写)三、研读汇报让同学们把读的感受说出来。
例如:1.明朝万户为勇于实践,为妄图献身。
2.品读第6自然段:“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rsqu o;东方红一号’送上了太空。
”体会了中国差不多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决一步。
3.品读第7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品味出航天人的坚强拼搏精神。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6篇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
3、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飞船发射成功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读题导入,激发情趣。
(播放《梦圆飞天》歌曲)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感受?(生交流:自豪、激动)是啊,千年古国飞天梦,就在盛世今朝圆。
我们伟大的祖国圆了申奥梦之后,又圆了她千年的梦想————飞天。
接下来就让我一起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出示课件,师板书课题,生齐读)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千年情悠悠,悠悠梦千年。
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描绘了几个场景并找出最令你激动的场面。
出示读书小提示:(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看到了大家专注的神情和端正的学习态度老师很感动,谁愿意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交流?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1、送别场景。
“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送行,为航天员杨利伟送行。
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你读到了什么?(A、喜悦与自豪。
)为什么而喜悦?为什么而自豪?你能怀着喜悦与自豪读一读吗?(生读)(B、人们对祖国的关心与热爱,他们都期盼并相信神5飞天会成功的,所以我读到了人们的祝愿)他们会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祝愿飞天成功,顺利祖国更富强……)大家说的真棒,老师发现后面还有一个省略号,谁告诉老师它的作用是什么?那可能还有谁呢?(生举手发言:陪伴他训练的队员来了,他的亲人来了,“飞天成功”的呼喊声响起来了……)让我们齐读这喜悦与自豪的场面吧。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7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优秀7篇)《梦圆飞天》教学案篇一《梦圆飞天》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一篇讲述现代科技的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中国第一次土载人航天飞行的情景,主要人物是宇航员杨利伟,课文是按送行发射对话圆梦这样的顺序组织全文,这一课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歌颂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激起民族的自豪感。
所以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讲述了有关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近些年来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对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先进的武器等,给学生作了一些铺垫,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很浓。
课文学完以后,我运用现代的多媒体,通过网络让学生回顾当年神舟飞船上天的视频,这样课文与实况进行对照,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效果很好。
梦圆飞天教学反思《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细地记叙了神舟五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本课的重点主要是体会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学生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学生自己的感受。
本课重点从语句中体会感情,要想让学生体会到语句中的感情就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
引导学生读课文,例如当学生读到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他们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让学生反复读去体会人们为神舟五号航天飞船送行时的无比激动的心情。
文章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描写扣人心弦的发射场面。
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气势,然后播放准备好的神五发射录像,学生们十分激动,趁热打铁,让学生通过朗读第三部分找出杨利伟发出的两次问候,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从这两处话语中又能体会到航天员当时什么样的心情呢?我给他们示范读,让他们自己读然后回答问题,问题很快就答出来了,朗读让课文难点很快得到了解决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语文课只要让学生们多读多留给学生们时间去思考问题,难题慢慢就会变得容易解决,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飞天梦圆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的尝试和不懈的追求,重点叙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广大科技工作者、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神州五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载人航天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
课文赞扬了中国航天人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课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第二部分(第5—13自然段),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设计理念:
“教学的目的是养成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郭沫若语)在教学中,要培养这种精神,就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自主学习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自主学习的时空留给学生。
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完成教与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默读课文,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变成现实的,从而理解我国航天人的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2、过程与方法
会认“嫦、娥、绚、穹、锲”5个生字,读读记记“绚烂、壮举、凌云壮志、积劳成疾、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等词语。
3、情感与价值
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炎黄子孙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步实现的。
教学难点:
理解把梦想变成现实这一过程所体现的中国航天人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查找、搜集有关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走进千年飞天梦
从远古时期“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的神话,到敦煌的“飞天”壁画,到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飞天梦已做了几千年。
这是一个瑰丽绚烂的梦,这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想象力的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天梦圆》,去感受这个千年的梦是怎样圆的。
(板书课题:飞天梦圆)
学生读课题,质疑,理解课题。
(这个梦就是“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圆”是圆满,周全的意思;“圆梦”,是指实现梦想或理想。
课题的意思是“飞天的梦想变成现实了”。
)【先由神话故事激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再根据课题质疑,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动力。
】
二、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嫦、娥、绚、穹、锲”等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默读课文,理清顺序: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先写炎黄子孙为了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再写新中国成立以后,炎黄子孙的飞天梦,一步步地实现了。
最后写炎黄子孙还要实现更高、更远、更绚烂的梦,登上月球,探索火星,遨游更深更远的宇宙。
【本环节力求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达到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为深层的感悟打下基础。
】
三、研读“飞天梦圆”的过程,感悟航天精神
1、默读课文,想一想:炎黄子孙瑰丽绚烂的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2、第一步——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导言: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步步地来,中国实现飞天梦也是如此。
中国圆千年之梦迈出了怎样的一步呢?
(1)出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请学生说出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
(2)读第六自然段,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卫星上播放的《东方红》成为了中华民族叩响太空之门的声音。
(3)“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在我国航天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呢?
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
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出了圆千年之梦的坚实一步。
【人造地球卫星对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让学生先观看“东方红一号”的图片,再引导学生读课文,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了解“东方红一号”,感受到“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意义。
】
3、第二步——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1)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这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们为了千年飞天梦圆,他们怎样努力着,拼搏着?
学生自读课文第七自然段,结合课文内容谈感受。
(2)欣赏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时向国人招手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十三自然段,读出“神五”升空时的壮观,读出对航天英雄的深情与热爱以及对飞天梦圆的无比激动与自豪的感情。
(4)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在中国乃至在世界载人航天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这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华民族探索太空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
(5)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感悟航天人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它同时充分表明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着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4、介绍“神六、神七、嫦娥一号”,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
【这个环节的设计,紧扣“神州五号”飞天梦圆来展开,学生通过读书、思考,走进课文,去感受文本中描绘的“神五”升空和返回的壮观场面,了解“神五”飞天梦圆的伟大意义。
由于教材编排在前,而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在教学中要对“神六、神七、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作介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我国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
四、规划明天,实现更绚烂的梦
1、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航天人还有哪些更绚丽的梦需要实现?
2、中国的航天事业还有更绚烂的梦,谁来圆梦?
五、拓展延伸,感受我国航天新成就
结合资料,谈一谈你还知道我国航天事业上取得的哪些新成就?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口述炎黄子孙圆飞天梦的经过。
3、办一期有关我国航天事业成就的小报或墙报。
板书设计:
11飞天梦圆
“东方红一号”迈出坚实一步
杨利伟神舟五号飞船圆了飞天梦
……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