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合集下载

基于arc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基于arc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基于arc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案一:成果图展示:设计过程:1.基础数据格式转换(1)在开始→程序→arcgis中启动arccatalog(2)在arccatalog左边树形目录中找到基础数据(单元图.dwg,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等基础数据。

不好意思,我当初的命名是1,2,…给您带来不便)(3)点击左边的“加号”展开数据,选择其中的线数据(polyline)进行格式转换(4)在线数据上右击→Export→To Shapefile(multiple)(5)打开如下对话框,设置好输入路径,ok,即可完成转化。

(6)其他数据,按上述步骤进行转换2.拓扑错误查找编辑(1)在arccatalog某个文件下右击新建一个New Personal Geodatabase,在New Personal Geodatabase下右击新建一个New Feature Dataset,任意指定一个名字,坐标系最好选择unkown,然后下一步,finish即可。

(2)在新建的New Feature Dataset上右击→Import→feature Class(multiple)进行数据导入(3)在打开的对话框中添加导入的数据,导入路径是默认的。

(4)在New Feature Dataset上右击→New→Topology新建一个拓扑文件,添加拓扑规则,ok。

(5)启动arcmap ,把建立的New Feature Dataset 拖入arcmap 中(6)添加编辑工具条,开始编辑,(7)在工具栏空白位置右击,添加拓扑工具条,在中选则要编辑的图层。

(8)在Topology中选择建立的拓扑规则文件,将激活此图标,点击将打开如下图对话框点击search将出现所有拓扑错误(9)在editor菜单中添加Advanced Editing工具条进行编辑。

3.线文件到面文件的转换(1)把没有拓扑错误的线文件转换为面,打开arctoolbox,选择Data management tools →feature→feature to polygon进行转换,(2)以此方法,完成其他图的转换(单元图,公用设施,环境条件,基础设施人口密度)4.面属性数据输入(1)在其中一个涂层上右击→open Attribute Table打开属性表,点击添加一个字段,在该字段中对照cad上的面的分值输入属性值(2)依次完成各图的属性值输入5.面文件到栅格图像的转换(1)在arctoolbox中,选择conversion→to raster→polygon to raster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设置参数如下,其中,value一项选择自己添加的字段,栅格大小指定合适大小(数值要记住)。

基于GIS的神木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神木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神木县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神木县是陕西省榆林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中国重要的北方旱地农业区之一,其农业发展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农用地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合理利用和保护农用地的土地资源,以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神木县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研究,有助于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范围本课题主要以神木县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和遥感数据,以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质量、土地生产潜力和综合效益等因素为主要指标,对神木县的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 对神木县农用地的入手调查和现状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质量状况、农田面积、耕地坡度、灌溉条件等方面的基础调查和分析。

2. 利用GIS软件对神木县农用地资源进行数字处理和空间分析,包括建立农用地空间数据库、坡度分析、灌溉条件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分析等。

3. 基于农业生产效益、土壤质量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需求,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农用地进行不同等级的分等定级,并制定相应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4. 提出至少一种合理的可行性方案,对神木县农用地的利用和保护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遥感分析、GIS分析、统计分析和综合评价等方法和技术,包括:1. 利用无人机或卫星遥感数据获取神木县内农用地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

2. 利用高精度地形数据和遥感数据,绘制神木县农田地形图,并进行坡度分析。

3. 结合气象、水文等数据,对分析灌溉条件和耕地坡度的影响。

4. 利用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神木县农用地面积和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结合土地质量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神木县农用地进行分等定级,确定土地利用的重点区域和方向。

四、研究预期结果1. 知道神木县农用地的现状和分布情况,分析土地利用的问题和不足。

土地分等定级实验报告(3篇)

土地分等定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和方法,验证其在实际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通过本次实验,期望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土地分等定级的概念、原则和方法;2. 掌握土地分等定级的技术流程;3. 分析土地分等定级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作用;4. 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的效果和可行性。

二、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了更好地管理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分等定级作为一种科学、合理、公正的土地资源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区域选择本次实验区域为我国某市某县,该县地处我国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展较为发达。

实验区域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

2. 实验方法(1)实地调查:组织实验团队对实验区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土地权利、社会经济等数据。

(2)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建立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3)模型构建:根据实验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分等定级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4)土地分等定级: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对实验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分等定级。

(5)效果评估:对比实验前后土地利用情况,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的效果。

3. 实验步骤(1)制定实验方案:明确实验目的、内容、方法、时间、人员等。

(2)实地调查:组织实验团队对实验区域进行实地调查,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质量、土地权利、社会经济等数据的收集。

(3)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建立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4)模型构建:根据实验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土地分等定级模型,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5)土地分等定级:运用所构建的模型,对实验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分等定级。

(6)效果评估:对比实验前后土地利用情况,评估土地分等定级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地分等定级结果根据实验区域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综合实验—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7.3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课程综合实验—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7.3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综合实验一——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利用各种常用软件如AUTOCAD、ARCINFO、ARCVIEW等的能力;3.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AutoCAD,Arcinfo, Arcview,Excel,ArcGIS2.方法准备:《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3.数据:dj-lu.dwg (道路分布图);面状的图形:单元图.dwg;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规划条件限制作用分值图.dwg;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dwg;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dwg;例如图所示:线状的图形: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1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2作用分值图.dwg。

道路通达度分值图.dwg;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例如图所示:实验原理:根据国家2002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UDC城镇土地定级规程》的规定:1.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为全面地、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城镇土地,以及为有关部门制订规划、计划和有偿使用土地提供依据。

2.土地定级的原则* 综合分析原则:定级应对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差异划分土地级。

土地级既要反映土地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也要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差异;* 主导因素原则:土地定级应根据城镇内影响土地优劣的因素种类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分析对土地级起控制和主导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评定土地级;* 地域分异原则:土地定级应掌握土地区位条件和特性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并分析各个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形成的地域分异状况,将类似地域划归同一土地级;* 级差收益原则:土地定级应在初步划分的土地级上对级差收益明显的有关行业进行级差收益测算,测算值作为确定土地级数目和了解行业级差收益的重要参考依据;*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土地定级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必要时才对某些现阶段难以定量的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以减少人为任意性,提高土地级精度。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一个主要趋势,城市土地的高价值和资源稀缺性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城市土地的定级和标定地价是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和利用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我国城市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仍然基于人工估价手段,标准化程度不高,效率低等。

因此,开展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将以GIS技术为基础,探索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技术途径。

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和建立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GIS系统平台,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图形化展示等环节;2.研究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理论和方法,包括遥感影像处理、特征提取、可视化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建模等;3.开展城镇土地的定级和标定地价实证分析,以某城市为例,研究城镇土地价格分布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土地分类标准等,并对比分析传统人工估价的结果与本研究结果;4.总结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方法与流程,提出可推广的方案。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基于GIS技术的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采集和处理:收集相关城镇土地数据,包括不动产登记资料、遥感影像、城市规划、土地交易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处理和预处理;2.建立GIS系统平台:构建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GIS系统平台,包括数据管理、图形展示、模型建立等模块;3.特征提取:采用遥感影像处理技术,提取城镇土地的相关特征数据,包括土地类型、地形、建筑密度等;4.空间统计分析:采用GIS技术,对城镇土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空间自相关性分析、空间回归分析等;5.建立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模型: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回归模型等,建立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模型;6.实证分析:以某城市为例,开展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实证分析,比较传统人工估价的结果与本研究结果的差异性;7.总结和提出方案:总结城镇土地定级和标定地价的技术方法和流程,提出可推广的建议。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测算思路与流程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测算思路与流程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测算思路与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测算思路与流程在城镇土地管理和利用中,分等定级是确保土地合理利用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基于GIS城镇土地分等定级(ArcGIS)

基于GIS城镇土地分等定级(ArcGIS)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利用GIS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验要求(1)本次任务的目的及设计方案(2)方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A、单元图中每个单元各个因子值的求取方法及结果;B、单元图中各单元总分值的求取方法和结果;C、单元分级并进行修正。

二、实验原理(一)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根据国家2002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UDC城镇土地定级规程》的规定:1.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为全面地、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城镇土地,以及为有关部门制订规划、计划和有偿使用土地提供依据。

2.土地定级的原则(1)综合分析原则:定级应对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差异划分土地级。

土地级既要反映土地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也要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差异;(2)主导因素原则:土地定级应根据城镇内影响土地优劣的因素种类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分析对土地级起控制和主导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评定土地级;(3)地域分异原则:土地定级应掌握土地区位条件和特性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并分析各个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形成的地域分异状况,将类似地域划归同一土地级;(4)级差收益原则:土地定级应在初步划分的土地级上对级差收益明显的有关行业进行级差收益测算,测算值作为确定土地级数目和了解行业级差收益的重要参考依据;(5)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土地定级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必要时才对某些现阶段难以定量的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以减少人为任意性,提高土地级精度。

3.土地定级的技术方法(1)因素的作用分计算采用相对值法和距离递减法,按0——100分封闭区间赋分,因素指标与作用分的关系按正相关设置,因素条件越好,距离越近,作用分越高;(2)单元划分可选用主导因素均值法、叠置法或动态网格法;(3)权重确定采用特尔菲测定法、因素成对比较法、层次分析法;(4)单元总分值计算采用因素加权分值和法。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分级定级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分级定级

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分级定级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土地利用规划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了合理分配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测绘技术在土地分级定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如何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分级定级,以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更好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

首先,测绘技术可以通过获取精确的空间数据,为土地分级定级提供可靠的依据。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利用卫星遥感、地面测量等技术,能够获取土地的空间位置、地物属性等信息。

通过对土地表面特征和地形的测量,可以建立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库。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土地分级定级,还可以支持其他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工作。

其次,测绘技术可以帮助确定划分土地分级的指标和标准。

在进行土地分级定级时,需要确定一系列评价指标和相应的标准。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获取土地的地形、坡度、坡向和坡度方差等数据,作为定级的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定土壤质地、地下水位、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为不同土地类型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全方位测量和分析,可以制定出更合理、更精确的土地分级定级标准。

此外,测绘技术还可以帮助进行土地分级定级结果的可视化展示。

采用GIS软件,可以将测绘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土地分级结果的图表、图像、地图等信息产品。

这些产品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示了土地分级定级的结果,使决策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为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除此之外,测绘技术还可以帮助进行土地分级定级结果的动态监测和管理。

利用测绘技术,可以建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状态的变化情况。

通过定期的测量和更新,可以对土地的分级定级结果进行动态管理。

这有助于发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并及时调整土地利用策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利用测绘技术进行土地分级定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它可以通过获取精确的空间数据,为土地分级定级提供准确的依据;通过确定划分土地分级的指标和标准,为土地分级定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可视化展示结果,使决策者更直观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潜力;通过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土地利用策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设计字数:3251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12期字体:大中小打印当页正文摘要: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是基于GIS面向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开发的信息系统。

该系统以MAPGIS为平台,以Visual Basic为开发语言,采用模块化开发方式进行开发,具有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功能,可以实现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的实时更新。

关键词: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信息系统Abstract: urban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system is based on GIS ShiXianJi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 The system with MAPGIS as a platform to Visual Basic language for development, modular development way of development, has the urban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the function of the appraisal, can realize the urban land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and evaluating updates.Keywords: town land; Classification, gradation, appraisal; Information system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估价是对城镇土地质量的综合评价,为调控土地市场,合理有效的管理城镇土地资源,全面掌握城镇土地质量及利用状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有偿出让、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国家要求各地2-3年进行一次城镇土地基准地价更新工作。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因素作用分值图的算法实现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因素作用分值图的算法实现
7 . 5分 等值 面 , 依 次类 推 , 每 个 因子 图斑 最 多可 生 成 2 0个等 值 面 。
I To po l o gi c a l Op e r a t o r pTo po l— f e a t u r e DI .
Sha pe a s I To po l o gi c a l Op e r a t o r ;
定级 工作 的效 率 和准确 性 。
的等值 面 越 精 细 ) , 可 以计 算 出 每 个 分 档 到 因 子 图斑 的缓 冲距离 , 相 邻 两 档 间 的 面就 是 对 应 分 数
段 等值 面 。例 如 0分 与 5分 之 间 的 缓 冲 图 斑 为
2 . 5分 的等值 面 , 5分 与 1 0分之 间 的缓 冲 图斑 为
地等 级 的过程口 ] 。 本文基 于 E s r i 公 司 提供 的 Ar c E n g i n e开 发
产业 集聚 状况 , 每 个 因子 都 有 不 同的作 用 分 计 算
衰减 模 型 , 本 文使 用指数 衰 减和 直线 衰减模 型 。
3 . 1 . 1 点、 线 状 土 地 有 偿 使 用 制 度 改 革 的深 入 及 土地 市场 体 系 的不 断 完 善 , 地 产 市 场 逐 渐走 向规 范, 土地定 级 目前 已成 为我 国地 产 评 估 的一 项 基 础工 作 , 同时 有关 城镇 土 地 定 级 信 息 系 统建 设 的
[ 作者简介] 李江 ( 1 9 7 9 ) , 男, 汉族 , 江苏南通人 , 工程师 , 主 要从 事 地理 信 息 系统 的设 计 与 开 发 。
2 0 1 5年第 5期
do ubl e d i s 2一 r e s ul t .DI S2:

城镇土地定级

城镇土地定级

• 利用MAPGIS软件结合实习底图制作 定级成果图
五、定级单元分值计算
THANK YOU
• 港区集疏运条件优越,京 山、沈山、京秦、大秦 四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秦 高速公路直达港口,大庆 至秦皇岛输油管线直达 码头前沿;港口经济腹地 辽阔,主要包括华北、东 北、西北各省、市、自 治区;
(3)基本设施状况资料的收集与调查
• 供水
• 水厂7座,设计供水能力39万立方米/日。给水管网总长 622公里,连接全区所有用户。
λ =1/5(5.0715+5.5+4.91+5.13+4.74) =5.0703
n CI =0.0703/4=0.02 n 1
CI CR 0.02 / 1.12 0.02 0.1 RI
三、秦皇岛海港区土地定级资料调查
• 秦皇岛市海港区,是 秦皇岛市委、市政府 所在地,全市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这 里依山面海,地理位 置优越,风景优美, 气候宜人。
• 供电
• 拥有装机容量1000兆瓦热电厂一座,地图主网有220kv 变电站4座,110kv变电站17座,35kv变电站28台,总 容量271.81万千伏安。电压吅格率99.27%,供电可靠 率99.98%。
形成以联产集中供热为主,以锅炉煤气等其他方式为 辅的供电格局。供电总面积达28平方米。
• 供热

• 供气
• • 总规模为日产煤气29万标准立方米,天然气管线投入使用。 有污水处理厂3座,日处理能力18万吨。有垃圾处理厂4 座,日处理能力 1250吨。有特种垃圾焚烧厂1座,日处理能力8万吨。城市集中饮用水源 地水质达标率逾96%。城市河流中、上游水质达到水功能区划分标准。 近岸海域水质达到各类功能区划分标准,海水浴场达标率100%.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设计说明样本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设计说明样本

——基于GIS城乡土地分等定级设计阐明设计过程:1.基本数据格式转换(1)在开始→程序→arcgis 中启动arccatalog(2)在arccatalog 左边树形目录中找到基本数据(dj-lu.dwg,单元图.dwg,道路通达度分值图.dwg,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规划条件限制作用分值图.dwg,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dwg,基本设施作用分值图.dwg,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1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2作用分值图.dwg。

)(3)点击左边加号展开数据,选取其中线数据(polyline)进行格式转换(4)在线数据上右击5.打开如下对话框,设立好输入途径,拟定,即可完毕转化。

(6).剩余数据按上述办法依次转化2.拓扑错误查找编辑(1)在arccatalog 某个文献下右击新建一种个人地理数据库,在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下右击新建一种要素数据集,任意指定一种名字,坐标系最佳选取unkown,然后下一步,完毕即可。

(2)在新建要素数据集上右击导入-要素集(各种)进行数据导入(3)在打开对话框中添加导入数据,导入途径是默认(4)在新建要素数据集上右击新建拓扑完毕后,系统会提示与否验证,点击-是(5)启动 ARCMAP,把建立好要素集拖入arcmap图层中(6)添加编辑工具条,办法:在工具栏空白处右击√选编辑菜单添加拓扑工具条,办法:在工具栏空白处右击√选拓扑菜单先点击在中选取要编辑图层。

点击就可以查看错误错误如下图:(7)将里面错误改正办法可以用打断线等3.shp线文献到面文献转换(1)把改好线文献转化为面,打开arctollbox,选取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面(2)以此办法,完毕其她图转换(单元图,公用设施,环境条件,基本设施人口密度等)4.面属性数据输入(1)在其中一种图层上右击—打开属性表点击属性表左上角添加一种字段在该字段中对照CAD上面分值进行输入属性值(2)依次完毕各个图属性值输入5.线属性输入在arcmap中加载对对外交通图,类似面属性输入同样,输入每一条线属性值二模型建立1.把通过属性输入数据所有加载到ARCmap中,2.右击arctoolbox—增长一种新toolbox然后右击新建toolbox新建模型3.在空模型中右击—图属性—符号系统—样式24.把除单元图以外面文献拖入到模型中,并把面转栅格工具拖入模型中(位置—转换工具—转为栅格—面转栅格)用把数据与工具连接起来。

gis 土地分级实验

gis 土地分级实验

综合实验一——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利用各种常用软件如AUTOCAD、ARCINFO、ARCVIEW等的能力;3.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实验准备:1.软件准备:AutoCAD, Arcinfo, Arcview,Excel,ArcGIS2.方法准备:《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3.数据:dj-lu.dwg (道路分布图);面状的图形:单元图.dwg;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规划条件限制作用分值图.dwg;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dwg;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dwg;例如图所示:线状的图形: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1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2作用分值图.dwg。

道路通达度分值图.dwg;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例如图所示:实验原理:根据国家2002年7月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UDC城镇土地定级规程》的规定:1.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综合评定和划分城镇土地等级,为全面地、科学地管理土地,合理利用城镇土地,以及为有关部门制订规划、计划和有偿使用土地提供依据。

2.土地定级的原则* 综合分析原则:定级应对各种经济、社会、自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按差异划分土地级。

土地级既要反映土地在经济效益上的差异,也要反映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差异;* 主导因素原则:土地定级应根据城镇内影响土地优劣的因素种类及其作用的差异,重点分析对土地级起控制和主导作用的因素,突出主导因素的影响,评定土地级;* 地域分异原则:土地定级应掌握土地区位条件和特性的分布与组合规律,并分析各个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形成的地域分异状况,将类似地域划归同一土地级;* 级差收益原则:土地定级应在初步划分的土地级上对级差收益明显的有关行业进行级差收益测算,测算值作为确定土地级数目和了解行业级差收益的重要参考依据;* 定量与定性结合原则:土地定级应尽量把定性的、经验性的分析进行量化,以定量计算为主,必要时才对某些现阶段难以定量的社会、经济因素采用定性分析,以减少人为任意性,提高土地级精度。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课程设计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课程设计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掌握土地分等定级在城镇规划与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及土地政策对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给定的城镇土地进行初步的分等定级。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提高问题分析、解决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GIS等,进行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认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提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

2. 学生能够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地理学科教学课程,结合城镇规划与土地管理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的。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参与,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基本概念- 土地分等定级的定义- 土地分等定级的目的与意义2. 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与方法- 分等定级的原则- 分等定级的具体方法- 教材第二章内容3.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应用- 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教材第三章内容4.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政策- 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分析- 土地政策对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影响- 教材第四章内容5. 实践案例分析-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分等定级方法与应用- 教材第五章内容6. 土地分等定级技能训练- GIS等现代技术在土地分等定级中的应用- 数据收集、处理与分析- 教材第六章内容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土地分等定级的原则与方法第三课时: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应用第四课时: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政策第五课时:实践案例分析第六课时:土地分等定级技能训练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以及我国土地资源现状与政策等理论知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城镇区 必选 位因素
城镇聚 必选 集规模 因素
城镇人口规模
城镇人口密度
城镇非农业规模 城镇工业经济规模
城镇人口密度
城镇二三产业值 城镇工业销售收入
备选
备选 备选
21
第二节 城镇土地分等
因素层 选择要求 因子层 评价指标 城镇人均铺装道路 面积 城镇人均生活用水 量 城镇气化率 城镇排水管道密度 选择要求 必选 备选 备选 备选
11
第一节 土地分等定级基本原理
二、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基础
(三)地价理论
P=(R—C)/r
式中:P——地价; R——预期总收益,指在正常管理水平、正常市场状况、最佳土 地利用形态时的收益; C——预期总成本,它包括各种税收、营运成本、建筑物折旧等; r——资本还原率,与一般通行利率、投资风险等有关。
18
第二节 城镇土地分等
• 一、城镇土地分等的程序
• (一)城镇土地分等准备工作 • 2、各种表格准备 ▫ 土地分等工作由土地行政主管 • 有选择性地从《城镇土 部门组织实施。 地分等定级规程》附录 ▫ 1、计划方案准备 ▫ 内容包括: 表格中选择工作表格。 开展城镇土地分等的区域和 • 3、工作图件准备 范围; 分等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 准备有关编制分等成果 时间划分和经费预算; 图和资料图所需的工作 需要的技术资料和图件资料; 分等成果图; 底图。 分等技术方案。
适宜性评价
√ 效益性评价
现状评价
预期评价
定性评价
定量评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第一节 土地分等定级基本原理
一、相关概念
(二)城镇土地等
反映城镇之间的土地的地域差异。 它是将各城镇看作是一个点,研究整个城镇在各

实验十三、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综合实验)

实验十三、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综合实验)

实验十三、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综合实验)实验十三、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1)掌握不同数据格式与ArcGIS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常用软件如AUTOCAD、ArcGIS等的能力(3)便于学生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二、实验准备软件准备:AUTOCAD,ARCINFO, ARCVIEW,EXCEL方法准备:《城镇土地分等定级规程》数据准备:dj-lu.dwg,单元图.dwg,道路通达度分值图.dwg,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规划条件限制作用分值图.dwg,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dwg,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dwg,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1作用分值图.dwg,商服繁华2作用分值图.dwg。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根据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原理和方法,利用所提供的数据ArcGIS 软件下完成所给城镇的分等定级工作,其中基本的定级因子及其分值已在所给的图中标明,各因子的权重也在下文中给出。

其中,几个主要步骤和要求如下(详细的技术方法请同学们自行设计):(1)对所给的单元图、道路图、各定级因子图进行整理,把CAD格式的数据转到ArcGIS 下;(2)在ArcGIS下,获得单元图中每个单元的各个因子值;(3)根据各因子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的),求得各单元的总分值。

各因子的权重如下:●商服繁华1:0.09●商服繁华2:0.07●道路通达度:0.11●对外交通:0.09●基础设施:0.09●公用设施:0.11●环境条件:0.17●规划限制条件:0.17●人口密度:0.1(4)对各单元的分值按照其频数进行分级,得到此城镇的级别图。

四、实验报告要求作出书面报告,包括设计方案、技术方法和结果。

具体内容如下:1)本次任务的目的及设计方案;2)方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a)CAD数据的整理及向ArcGIS的转换方法;b)单元图中每个单元各个因子值的求取方法及结果;c)单元图中各单元总分值的求取方法和结果;d)单元分级并进行修正。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ArcGIS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

上机二: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一、上机内容简介本练习的研究区域为某山区的一个小镇。

研究区域面积为1555公顷,其中镇建成区42.6公顷,镇周边有2处独立工矿和5处较大的农村居民点。

本练习主要是针对研究区的生活区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选取交通便捷性、环境适宜性、城市氛围和地形适宜性4类评价因子,其中环境适宜性和地形适宜性还包含子因子,如表2-1所示。

用地适宜性评价因子与权重表2-1对于各单因素的居住用地适宜性评价,本练习统一将评价值分级成1-5级,其中3级是勉强可用于居住用地建设,但需要进行特殊处理,5级代表最适宜建设,1级代表完全不适宜建设。

具体步骤:✓首先,对各个单因素作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然后,进行栅格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住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图。

二、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2.1、交通便捷性评价交通便捷性评价将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如表2-2所示。

交通便捷性的评价标准表2-21步骤1:启动ArcMap,打开“chap04\练习数据\评价基础数据\评价基础数据.mxd”。

该地图文档包含【道路】图层,道路有两种类型:省道和县道。

步骤2:选择所有省道要素。

➢右键单击【道路】图层,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打开属性表】,显示【表】对话框。

➢点击【表】对话框的工具条上的【表选项】工具,在弹出菜单中选择【按属性选择…】,显示【按属性选择】对话框。

➢选择上部列表框中的【类型】字段,然后点击【获取唯一值】按钮,【类型】字段的值将显示在中部列表框中。

➢点击下部输入框,然后双击【类型】字段,单击【=】按钮,双击中部列表框中的【省道】,从而构建了一个表达式【[类型]=‘省道’】。

其含义是选择“类型”字段值为“省道”的要素。

➢点【应用】,可以发现所有“类型”字段值为“省道”的要素均被选中。

➢关闭【按属性选择】对话框和【表】对话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不同数据格式与ArcGIS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常用软件如AUTOCAD、ArcGIS等的能力;
(3)便于学生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要求
1、把CAD数据转换到ARCGIS,根据原始数据要求,单元图、公用设施作用分
值图、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处理
为面状数据。

商服繁华作用分值图、道路通达度分值图、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
为线状数据;
2、将所有转化好的栅格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按照商服繁华1 0.09、商服繁华2 0.07、道路通达度:0.11、对外交通:0.09、基础设施:0.09、公用设施:0.11、环境条件:0.17、人口密度:0.27的权重值进行计算;
3、对计算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分级处理。

三、实验内容
1、将CAD格式的单元图转为面状图层
→→打开ArcToolBox→Conversion Tools→To Geodatabase→CAD to Geodatabase
→→选择需要导入的数据、输入导出位置、导出名称,点击OK
→→将CAD线状要素转为ArcGIS数据,进行拓扑检查,并修改拓扑错误
→→把单元图的line转换为面状:打开ArcToolBox→Date Management tools→Features→Feature To Polygon
→→转化完的结果如下(此处以单元图为例)
2、属性连接
→→右击转换后的图层—Join and Relates—Join,
把单元图、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规划条件限制
作用分值图、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基础设施作
用分值图的数字标注转换到图层的属性表中
→→右击连接属性之后生成的图层→Table
Attribute Table添加数据属性为Double的属性列
→→利用Field Calculator将数据赋给新建列
3、CAD转线图层
→→打开ArcToolBox→Date Management tools→Features→Feature To Line,把商服繁华作用分值图、道路通达
度分值图、对外交
通作用分值图为线
状数据(此处以道
路通达度为例,结
果如下图)
→→采用基于空间
位置的join操作把
原有的CAD里面的
文字标注即属性数
据读入线状要素中:
右击转换后的图层
→Join and Relates—Join,把商服繁华作用分值图、道路通达度分值图、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数字标注转换到图层的属性表中
4、生成Tin
→→打开ArcToolBox→3D Analyst Tools→Data Management→TIN→Creat TI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建TIN的文件,以及依照的字段,建TIN的方式(以对外交通图为例)
→→结果如右图
5、将生成的TIN转成栅格图
→→打开ArcToolBox→3D Analyst Tools→Conversion→From TIN→TIN to Raster把商服繁华作用分值图、道路通达度分值图、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公共设施分值图、、环境条件作用
分值图、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的TIN转换成栅格
→→生成结果如图所示(此处以道路通达度为例)
6、将所有转化好的栅格数据进行加权计算,按照商服繁华0.09、商服繁华0.0
7、道路通达度:0.11、对外交通:0.09、基础设施:0.09、公用设施:0.11、环境条件:0.17、人口密度:0.17单元图:0.10的权重值进行计算
→→Spatial Analyst Toools→Map Algebra→Raster Calculator
结果如图所示
7、对计算后的结果进行分级处理
→→Spatial Analyst Toools—Reclass—Reclassify
结果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