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4053f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eb.png)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在现代商业环境下,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企业经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有效的库存管理模式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周转率,提高利润水平。
本文将讨论几种常见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
Just-In-Time(JIT)模式Just-In-Time模式是一种工具,通过准确计算需求并有计划地将产品及时送到需要的地方,以最小化库存持有成本。
该模式的核心是在需要时提供所需数量,在必要时避免过剩存货。
采用JIT库存管理模式的企业通常能够减少库存水平,提高库存周转率。
JIT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降低库存持有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供应链中某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无法按时交货。
因此,企业在采用JIT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定期盘点及订购模式定期盘点及订购模式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企业定期进行库存盘点,然后根据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进行订货。
这种模式相对简单易行,较为适用于销售周期有规律的产品。
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和实施。
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可能导致过多库存积压,增加库存成本。
此外,定期盘点有可能导致库存数据不准确,进而影响到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需求驱动库存管理模式需求驱动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进行库存管理的方法。
企业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和趋势,预测未来需求量,根据需求量来制定库存策略。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降低库存过剩的风险。
需求驱动库存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降低库存风险。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变化较大,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能力。
另外,需求驱动模式也要求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有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以便快速调整库存策略。
结论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库存管理模式。
在选择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时,企业需要综合考虑产品性质、销售特点、供应商能力等因素,并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
供应链环境下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docx
![供应链环境下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docx](https://img.taocdn.com/s3/m/eb0d4a1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a.png)
供应链环境下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摘要: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 对于供应链的库存研究也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对企业的供应链仓库管理。
供应链在管理过程中可以为其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下使得整个企业的库存始终保持在一个非常合理的水帄。
那么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既要加强对库存的资金占用率管理,同时还要加强资金的周转利用从而达到缩减成本且企业能够正常的经营活动的效果。
本文主要针对国内外企业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模式上的差异进行论述,为我国的库存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供应链;国内外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 (2014) 06-0-02 随着国际化经济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给各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但是在这些商机面前无疑也是更多的挑战。
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供应链的管理逐渐形成,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企业的发展管理指导。
供应管理链更注重全局,从制造、供应、销售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实现管理,在此过程中也要求企业可以很好的利用各个方面的资源,并且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从而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
本文主要结合库存管理以及供应链的相关理论的介绍实现对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分析,并且从国外的发展中寻求先进可借鉴经验,为我国企业供应链下实现库存管理提供建议,从而实现我国企业的库存管理模式提升。
一、供应链下研究库存管理的重要意义探究由于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其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占据着供应链集成管理和供应链企业实现合作的基础地位。
库存是企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如果库存过多则证明该企业的流动资金被占用,库存过多相应的会增加仓库的面积以及物品的保管费用等。
如果库存过少,那么则很容易出现因为材料缺乏而致使生产出现异常,造成材料订货成本升高,服务水帄下降,因此非常容易出现对客服服务满意度降低,从而影响客服合作兴趣。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问题,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方法
![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问题,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79c8e5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be.png)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控制库存管理是供应链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左右供应链效益的关键。
企业要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来提高供应链的系统性和集成性,增加企业的敏捷性和响应性,从而达到降低总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
库存管理通常被认为是对库存物资的数量管理,甚至往往认为其主要内容就是保持一定的库存数量。
但是,就库存管理所包括的内容来说,数量管理仅仅是其中的重要一项,并不是库存管理的全部内容。
库存是企业之间或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
因此,库存管理的真正本质不是针对物料的物流管理,而是针对企业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
一、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问题库存以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形式存在于供应链的各个环节,由于库存费用占库存物品的价值的20%-400%,因此供应链中的库存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和传统的企业库存问题有许多不同之处。
传统的企业库存管理侧重于优化单一的库存成本,从存储成本和订货成本出发确定经济订货量和订货点,从单一的库存角度看有一定的适用性,但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看,这显然不够。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库存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大类:信息类问题;供应链的运作问题;供应链的战略与规划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综合成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2、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
供应链管理的绩效好坏应该由用户来评价,或者用对用户的反应能力来评价。
许多企业采用订货满足率来评估用户服务水平,这是一种比较好的用户服务考核指标。
但是用户满足率本身并不保证运作问题,也不能评价订货的延迟水平。
3、不准确的交货状态数据。
交货状态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传递系统的问题。
4、低效率的信息传递系统。
5、忽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
很多公司并没有认真研究和跟踪不确定性的来源和影响,错误估计供应链中物料的提前期,造成有的物品库存增加,而有的物品库存不足的现象。
6、库存控制策略简单化。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5414106387c24028915fc3ee.png)
《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2. 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3. 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4. 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5. 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6. 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7. 7. 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中的时间分析8. 8. 某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时间分析9. 9. 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10. 10. 供应链运作对企业的影响研究11. 11.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12. 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13. 13.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14. 1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问题研究15. 1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研究16. 16.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17. 17.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18. 18. 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19. 19.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20. 20. 国内ERP应用状况分析21. 21. 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22. 22. RFID应用案例研究23. 23. EPC应用案例研究24. 24. 某企业ERP实施方案分析25. 25. 电子产品代码(EPC)在物流中的应用26. 26. 物流技术的经济性研究27. 27. 货物运输方案优化研究28. 28. 物流配送中货物装载问题研究29. 29. 货物运输系统优化分析30. 30. 车船配载理论与方法研究31. 31. 城市建材配送中心选址研究32. 32. 城市日用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33. 33. 配送中心作业计划优化方法研究34. 34.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35. 35. 随机需求的最优库存策略研究36. 36. 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研究37. 37. 试论某地区回收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38. 38.39. 39. 某企业物流规划案例分析40. 40. 某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41. 41. 信息时代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模式探讨42. 42. 物流网络化运营模式的探讨43. 43. 物流网络化中的风险分析44. 44. 虚拟库存案例分析45. 45. 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46. 46. 企业生产物料的合理采购及存储47. 47. 制造企业原料库存量的控制研究48. 48. 企业仓库管理流程中的时间分析49. 49.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50. 50. 运用物流成本进行企业物流决策51. 51. 商业企业物流成本分析52. 52. 企业物流作业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53. 53.54. 54. 物流客户服务策略的制定55. 55. 某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分析56. 56. 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的再造与控制57. 57. 医药品储备应急物流研究58. 58. 医药储备问题研究59. 59. 农业供应物流研究60. 60.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61. 61. 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62. 62. 农业销售物流研究63. 63. 建设项目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64. 64.图书物流合理化研究65. 65.印刷行业物流发展战略66. 66.67. 67.出版物物流标准化研究68. 68.企业销售物流研究69. 69.企业供应物流研究70. 70.敏捷制造与精益制造中的物流管理比较71. 71.市场营销渠道组合与物流模式分析72. 72.企业物流资产经营模式分析73. 73.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74. 74.物流外包决策分析75. 75.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探讨76. 76.第四方物流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77. 77.我国物流企业策略创新研究78. 78. 某地区物流发展史研究79. 79.物流产业发展初探80. 80.81. 81.城市物流需求分析82. 8283. 83.物流服务的价格问题分析84. 84.物流设施投资风险管理研究85. 85. 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研究86. 86.循环经济条件下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87. 87.废弃集装箱的收集、加工与再生88. 88.绿色包装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89. 89.政府行为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90. 90.91. 91.92. 92.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探讨93. 93.试论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率的途径94. 94.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运输的探讨95. 95.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96. 96.试论流通加工对物流合理化的影响97. 97.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对策98. 98.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99. 谈企业物流与信息化的协同发展100.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1、零售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现状及对策探讨2、包装的合理化设计是改善物流的关键3、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4、第三方物流组织运作模式探讨5、物流配送中心规划设计、作用及其有关问题6、敏捷供应链下的物流运作7、重构供应链的延迟化策略8、供应链运营和绩效诊断9、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要点与运行思考.10、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11、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12、第三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3、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14、物流行业客户满意度研究15、试论废弃物物流体系的建立16、汽车企业供应物流研究17、.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18、XX地区物流业的现状与发展19、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研究20、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21、牛鞭效应的成因及治理22、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23、沃尔玛的物流体系分析24、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发展探究25、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26、现代物流中不合理运输分析及相关措施27、我国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28、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29、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30、如何降低零售业的缺货率31、论公路运输建设与物流的关系32、现代物流下公路货物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33、企业仓储合理化途径与改进策略34、如何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试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35、车辆优化调度理论与方法36、融通仓模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37、零售型企业物流运作分析38、企业物流外包的评估与实施39、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40、物流行业客户满意度研究1 运输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王鸿鹏2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电话:3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45 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对比分析67 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运作探讨8 制造企业物流运作探讨9 商业企业物流运作探讨1011 XX港口集装箱运输发展研究12 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竞争力13 物流信息系统(MIS)应用研究14 集装箱运输如何向多式联运方向发展15 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研究16 港口物流保税区发展探索17 VMI原理及其应用研究1819 我国保税区国际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20 国际物流运作系统初探王鸿鹏1 某物流节点的选址探讨刘旺盛2 某企业设施布局优化电话:3 某企业库存管理问题分析与改进38091904 某企业物流配送网络设计或线路优化5 论我国企业的物流外包问题6 关于社会大物流合理化之探讨7 XX企业物流配送网络设计及线路优化8 XX物流中心设计或XX物流中心的改进设计9 XX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10 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探讨1112 某企业采购管理问题分析及改进13 采购绩效评估指标的研究与分析14 某企业供应商关系管理问题研究刘旺盛1 企业物流成本控制途径分析初良勇2 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比较分析电话:61852063 第四方物流及其发展策略研究4 某港口物流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5 航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具体策略6 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战略7 我国物流园区建设及存在的问题分析8 某9 企业销售物流合理化的途径分析1011 某具体项目物流配送网络及配送线路规划12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13 库存控制模型及其计算机实现14 物流配送网络优化方法分析15 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策略研究16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理论与方法17 企业物流外包若干问题研究18 物流企业EDI系统建设问题研究19 基于GIS/GPS车辆自动监控系统研究20 基于供应链的VMI系统运作研究初良勇1 虚拟物流联盟企业的构建王岳峰2 物流园区的规划理论与方法电话:3 敏捷物流企业联盟最优伙伴的选择研究 61802334 模糊数学在物流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5 保鲜物流中心及其信息系统研究6 港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7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关系研究89 最优库存控制仿真研究10 MRP原理及其应用研究11 如何管理你的仓库?12 戴尔公司和IBM的供应链分析及比较1314 世界工厂的物流瓶颈15 中国邮政如何迎接联邦快递和DHL的挑战?16 厦门的城市交通研究王岳峰1 厦门港物流园区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邵晓娴2 我国物流企业品牌战略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电话:3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4 厦门港电子商务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56 试论物流企业企业文化的关键作用及构建7 试论厦门物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8 供应链拉动企业核心竞争力9 客户管理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整合10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探讨11 厦门物流园区交通影响分析及对策12 厦门港区港联动发展的策略与对策13 我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探讨邵晓娴1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及相关对策研究曾艳2 长三角港口的竞争与合作战略电话:3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分析4 某制造型企业物流运作分析5 某6 传统运输企业向物流企业发展策略7 供应链中运输网络的设计方案8 物流企业的绿色运输战略分析9 物流企业管理模式分析10 第四方物流业趋势分析11 物流系统成本控制策略分析12 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服务内容和特点分析13 供应链核心企业形成条件分析14 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策略15 实现供应链有效协调的案例研究16 电子商务对物流企业的价值分析17 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18 某生产企业构建物流体系的探索1920 曾艳物流管理毕业论文题目荟萃【时间:2010-08-12 16:52 来源:未知】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1. 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对深圳的启示2. 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建议3.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以深圳为例4. 我国社会XXXX资源回收物流的经济意义及物流体系建立5. 我国XXXX废弃物物流策略研究6.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7. 深圳市物流园区规划及其发展`8. 深圳物流园区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9. 深圳空港发展的进程、现状及对策研究10. 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逆向物流研究11. 深圳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与对策12.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改革和发展13.14. 国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及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借鉴15. CEPA基础上深港物流合作16.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关系研究—以深圳为例17.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18. 浅析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19. 国际快递巨头压力下中国快递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0.21. 戴尔直销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22. 汽车企业的采购模式23. 深港集装箱港口竞合经济学分析24.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25. 关于中远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探讨26. 现代物流发展对深圳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27. 现代物流业与深圳经济的发展28. 标准化、信息化物流对深圳经济的促进作用29. 深圳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研究30. 通过逆向物流实现餐饮业“绿色化”的策略研究3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模式探讨32. 从深港物流一体化看两地集装箱港口合作的趋势33. 深港两地物流的发展与合作34. 物流园区选址浅析35. 我国医药逆向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36. 深港两地港口衔接研究37. 深圳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的目标模式38. 我国IT供应链中渠道管理问题研究39. 国内连锁超市与沃尔玛的配送系统比较分析40. 深圳市粮食配送中心选址研究41. CtoC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42. 广州会展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43. 大珠三角地区港口群整体发展战略探讨44. 淘宝网物流配送模式分析45. 盐田码头对沙、盐保税区发展的影响46.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7. 关于深圳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48. 深港通关口岸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49. 深圳民营快递的经营情况分析50. 深港合作背景下深圳港口的发展战略51. RFID在道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中的应用52. 国际物流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53. 我国国际货代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对策54.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竞争分析55. 我国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上海家化的物流外包研究56. 深港两地机场合作研究57. 论政府在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中的作用58.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系统规划59. 现代物流园区选址探讨—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例60. 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构建战略研究61. 深圳港与香港港的竞合及经济博弈分析62. 深圳发展成为物流中心城市的研究63. 中小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64.65. 深圳家具零售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分析66. 珠三角区域经济下的港口格局及发展分析67. 浅析再制造工程中的逆向物流68. 粤港澳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合作研究69. 深圳逆向物流的SWOT 分析和发展策略70. 深港集装箱港口现状比较与对策研究71. 深圳集装箱运输市场分析72. 深港两地港口竞合战略探讨73. 深港两地港口产业的竞合战略研究74. 第三方物流企业关系营销策略的探讨75. 企业逆向物流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76. 深圳与香港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状况研究77. 提升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78. IT行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79. 湛江发展物流业的对策80. 现代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研究81. 国际航运市场态势与深圳航运企业的应对策略82. 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及风险防范83. 关于深圳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对策研究84. 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85. 对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探讨86. 深港两地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87. 我国汽车行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88. 运输现代化与我国现代物流建设89. 深圳货代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90. 传统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研究91. 珠江三角洲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策略研究92. 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及策略分析93. 盐田港区仓储业发展的探讨94.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竞争力培育研究95. 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探讨--以宝供物流为例96. 深圳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97. 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发展分析98.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与市场诚信的关系研究99. 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00. 深圳港口物流发展研究101.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102. 我国本土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103. 珠三角港口群竞争与合作104. 深港物流协同化实施探讨105. 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106. 加快我国铁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化的对策探讨107. 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108. 深圳集装箱运输行业研究109. 港口对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分析--以深圳港为例110. 深圳外向型经济发展与物流研究111. 现代物流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112.113. 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114. 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腹地地缘的战略优势115. 深圳物流市场的基本特征及开发策略116. 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现代港口中的应用117. 我国家电行业物流发展现状与运作模式研究118.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的模式选择119. 深圳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与物流需求的关系研究120. 以区域经济理论浅析深圳与香港两地的港口合作121. 物流金融的内涵辨析122. 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以长三角港口群建设实践作案例分析123. 深圳集装箱港口物流专业化服务及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124. 深港物流的融合125. 珠三角区域经济下的港口格局演变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发布时间: 2008-12-12 16:07:39 被阅览数: 3756 次1.商丘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2.物流主要理论探讨3.企业生产物流的现状及其对策探讨4.我国公路运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5.现代公路运输中的空载问题探讨6.制造类企业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7.制造类企业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探讨8.现代物流管理成本核算探讨9.10.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11.论现代物流技术和装备的发展12.论现代物流配送形式13.论现代物流包装技术14.运输合理化探讨15.论现代物流中心选址16.论货物的存储技术17.供应链管理原理探讨18.现代装卸技术及其设备探讨19.论国际贸易与物流的关系20.论市场营销与物流的关系21.论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22.论第三方物流23.企业物流合理化途径探讨24.论共同配送25.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26.企业物流管理的电子商务化应用对策27.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研究28.论物流标准与物流发展29.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30.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31.超市物流配送中心模式的合理选择32.车辆配载理论与方法33.传统运输业的转型创新34.逆向物流资源整合35.运输合理化及现代化的研究36.绿色物流理论及其发展路径探讨37.运输企业/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策略38.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39.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40.货运代理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战略41.企业运输方案设计42.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43.44.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45.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46.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47.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48.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49.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50.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移51.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研究52.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和关系管理53.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54.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55.配送中心的选址与规划56.企业生产过程的物流效率浅析57.准时采购模式在企业当中的运用58.敏捷制造模式下的物流策略59.企业仓储技术研究60.企业物流中心的建设分析61.连锁经营业的物流配送策略研究62.搬运装卸设施的规划与管理63.物流客户管理研究64.企业物流组织与设计分析65.XX企业的物流建设实证分析66.企业物流信息系统是实际感想-----存在问题讨论67.论产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68.企业库存控制与生产物流的关系69.物流客户服务的新思路70.物流运输工具(设备)选择对成本的影响71.论库存(库房)管理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72.73.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知识结构初探74.关于郑州港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75.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76.发展现代物流要重视优化企业物流管理77.物流业中网络GPS的运用前景分析78.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的问题79.从交易成本角度分析第三方物流的发展80.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统计指标研究81.中国第三方物流服务营销策略组合的研究82.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83.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探讨新经济与现代物流的关系84.GPS在现代交通运输中的应用85.物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分析86.中外物流配送业发展比较研究87.论物流标准与物流发展88.电子商务环境下专业物流公司发展的探讨89.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90.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建设91.物流技术对物流发展的影响92.结合某汽车行业实际分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管理的模式93.零售商与供应商的关系透视94.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95.企业管理的采购问题96.供应链管理在外经业务中的实用性分析97.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98.99.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100.论城市环境与物流合理化。
供应链库存的四种模式
![供应链库存的四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27ca974caaedd3382c4d314.png)
供应链库存的四种模式2015-3-13供应链的库存管理不是简单的需求预测与补给,而是要通过库存管理获得用户服务与利润的优化,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先进的商业建模技术来评价库存策略、提前期和运输变化的准确效果;决定经济批量时考虑供应链企业各方面的影响;在充分了解库存状态的前提下确定适当的服务水平。
通过对客户、生产、运输等资源的平衡利用,企业对供应链中不确定性产生的缺货、延迟等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缓解与控制。
根据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主体及内涵的不同,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模式。
1.传统库存管理模式各节点企业的库存管理是各自为政的,物流渠道中的每一个部门都各自管理自有库存,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而且相互封闭。
供应链中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是基于交易层次之上的由订单驱动的静态单级管理库存的方式。
2.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JMI模式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模式,更多地体现了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能够有效解决供应链中的“Bullwhip”效应,提高供应链同步化程度。
这种模式下强调供应链节点企业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从而使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都能从相互的协调性来考虑问题,保证供应链相邻两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实体对需求预测水平的高度一致,从而消除需求变异放大。
任何相邻节点需求的确定都是供需双方协调的结果,库存管理不再是各自为政的独立运营过程,而是供需的连接纽带和协调中心。
3.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VMI模式是一种战略贸易伙伴之间的合作性策略,是一种库存决策代理模式。
它以系统的、集成的思想管理库存,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同步化运行。
在这种库存控制策略下,允许上游组织对下游组织的库存策略、订货策略进行计划与管理,在一个共同的框架协议下以双方都获得最低成本为目标,由供应商来管理库存,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并通过对该框架协议经常性的监督和修正使库存管理得到持续的改进。
4.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CPFR)CPFR是一种协同式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技术,建立在JMI和VMI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同时抛弃了二者缺乏供应链集成等主要缺点,能同时降低分销商的存货量,增加供应商的销售量。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e59bf05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c1.png)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
02
式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01 实现方式
供应商与零售商共享销售数据,供应商根据数据 决定库存量和补货频率。
02 优点
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
03 缺点
数据共享可能涉及商业机密,需要建立信任关系 ;同时需要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以实现数 据共享和实时更新。
某零售企业的库存控制策略调整与物流优化
库存管理模式
该零售企业原先采用单一的库存控制策 略,无法根据不同商品的特点进行差异 化管理和配送。为了提升运营效率,该 企业采用了基于供应链的库存控制策略 调整与物流优化模式。
VS
实施效果
通过实施新的管理模式,该零售企业的库 存周转率提高了20%,销售额增加了15% 。同时,差异化库存控制策略使得企业能 够对不同商品进行精准管理,有效避免了 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此外,物流优化使 得商品配送效率提高了30%,客户满意度 也有了显著提升。
供应链是指产品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分 销到最终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它涵盖了供应商、制 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多个环节,是连接企业与企业 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是指对企业的库存商品、原材料、零部件等资 产进行全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达到优化资 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的目的。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是由供应商 根据销售数据决定库存量和补货频率 ;联合库存管理(JMI)是由供应商 、制造商和零售商共同制定库存计划 和补货计划;协同库存管理(CMI) 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供应链 各节点企业的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
风险控制
供应商管理库存(VMI)需要建立信 任关系和信息沟通平台,避免数据泄 露;联合库存管理(JMI)需要建立 高效的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避 免合作方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协同 库存管理(CMI)需要建立高效的协 调机制和信息沟通机制,避免合作方 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同时,由于涉 及到多个企业之间的合作,协同库存 管理需要更高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供应链与库存管理策略差异概述
![供应链与库存管理策略差异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c8679365fbfc77da369b15f.png)
Source
Make Deliver Source
Customer
Customer’s Customer
Internal or External
----Supply-Chain Council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1621.8.16Monday, August 16, 2021
2
增值物流
供应商 供
企业
最
经
网
终
的
应
供应商
商
采购加工装配批发配送
销 商
点
客 户
信 息 流、 资 金 流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3
什么是供应链(续)?
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多个企业形成的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链”或“网” 中的一份子。在它们的全部行为中,至 少有一部分是作为其它企业的用户或供 应商。
4
13
物料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物料采购成本占企业生产运作成本的比重 很大
劣质物料给企业所带来的成本,尤其是潜 在成本十分昂贵
物料采购极大地影响企业产品的及时交货
14
物料采购管理的要旨
对不同物料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加强供应商管理
15
如何对不同物料采取不同的 管理策略?
按照以下因素将物料分类:
供应链示意图
制造商
分销商
5
库存
用户
供应商
组件厂
总装厂
分销商
市场/客户
供应链示意图 6
Plan
Deliver Source
Make Deliver
Suppliers’ Supplier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大全精选全文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大全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f8bbfa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c4.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物流毕业论文题目物流毕业论文题目大全时光飞逝,已经接近年末,也是到了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了。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物流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朋友,欢迎阅读分享。
物流毕业论文题目1一:供应链管理方向1. 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2. 网络时代供应链管理模式的研究3. 供应链风险形成机理分析4. 构建我国企业间供应链的对策初探5. 供应链管理下企业采购管理的发展趋势6.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7. 企业内部供应链流程中的时间分析8. 某商品供应链各环节的时间分析9. 供应链的风险防范对策研究10. 供应链运作对企业的影响研究11.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共享问题研究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及运行机制探讨13. 供应链企业间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14.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运输问题研究15.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成本研究16. 条码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17.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18. 配送中心仓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19. 采购管理信息系统设计20. 国内ERP应用状况分析21. 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22. RFID应用案例研究23. EPC应用案例研究24. 某企业ERP实施方案分析25. 电子产品代码(EPC)在物流中的应用26. 物流技术的经济性研究27. 货物运输方案优化研究28. 物流配送中货物装载问题研究29. 货物运输系统优化分析30. 车船配载理论与方法研究31. 城市建材配送中心选址研究32. 城市日用品配送中心选址研究33. 配送中心作业计划优化方法研究34. 物流设施选址问题研究35. 随机需求的最优库存策略研究36. 逆向物流网络中的选址问题研究37. 试论某地区回收物流网络的形成与发展38. 试论废弃物物流体系的建立39. 某企业物流规划案例分析40. 某地区物流发展规划研究41. 信息时代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模式探讨42. 物流网络化运营模式的探讨43. 物流网络化中的风险分析44. 虚拟库存案例分析45. 仓储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研究46. 企业生产物料的合理采购及存储47. 制造企业原料库存量的控制研究48. 企业仓库管理流程中的时间分析49. 物流成本核算研究50. 运用物流成本进行企业物流决策51. 商业企业物流成本分析52. 企业物流作业环节费用的比较分析53. 物流行业客户满意度研究54. 物流客户服务策略的制定55. 某企业物流业务流程分析56. 企业物流作业流程的再造与控制57. 医药品储备应急物流研究58. 医药储备问题研究59. 农业供应物流研究60. 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61. 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分析62. 农业销售物流研究63. 建设项目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64.图书物流合理化研究65.印刷行业物流发展战略66.汽车企业供应物流研究67.出版物物流标准化研究68.企业销售物流研究69.企业供应物流研究70.敏捷制造与精益制造中的物流管理比较71.市场营销渠道组合与物流模式分析72.企业物流资产经营模式分析73.我国物流企业上市公司现状分析74.物流外包决策分析75.物流企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的探讨76.第四方物流对中国物流产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77.我国物流企业策略创新研究78. 某地区物流发展史研究79.物流产业发展初探80.第三物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81.城市物流需求分析82.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与物流需求研究83.物流服务的价格问题分析84.物流设施投资风险管理研究85. 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发展研究86.循环经济条件下逆向物流体系的建立87.废弃集装箱的收集、加工与再生88.绿色包装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89.政府行为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90.运输路径优化问题研究91.试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92.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的探讨93.试论提高物流设施(设备)利用率的途径94.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运输的探讨95.生产企业内部物流合理化探讨96.试论流通加工对物流合理化的影响97.试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对策98.我国发展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二:对外物流方向1. 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及对深圳的启示2. 第三方物流的风险识别及防范3. 中国邮政物流的现状与发展建议4.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讨——以深圳为例5. 我国社会XXXX资源回收物流的经济意义及物流体系建立6. 我国XXXX废弃物物流策略研究7. 企业物流模式的选择8. 浅析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发展战略9. 物流客户关系管理10. 我国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11. 业务外包的风险管理和控制12. 基于循环经济的汽车逆向物流研究13. 深圳海港快速发展的成因分析14. 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改革和发展15. 物流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16.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17. 国外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经验及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借鉴18. CEPA基础上深港物流合作19. 供应链管理下通讯和电子行业价值探讨20.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问题研究21. 浅析中国物流企业的服务营销22. 国际快递巨头压力下中国快递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23. 连锁零售企业物流配送模式及其发展探究24. 戴尔直销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25. 汽车企业的采购模式26. 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与库存控制27. 深港集装箱港口竞合经济学分析28.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29. 浅析物流外包的风险与防范30. 关于中远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探讨31.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32.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33. 现代物流发展对深圳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34. 现代物流业与深圳经济的发展35. 标准化、信息化物流对深圳经济的促进作用36. 我国快递业法制化建设研究与分析37. 通过逆向物流实现餐饮业“绿色化”的策略研究38.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行模式探讨39. 电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采购管理40. 物流园区选址浅析41. 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探索42. 深圳湾口岸公共交通情况调查及其线路设计43. 我国医药逆向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44. 我国IT供应链中渠道管理问题研究45. 浅析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的发展与未来46. 国内连锁超市与沃尔玛的配送系统比较分析47. 零售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的控制48.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49. 制造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对策分析50. 基于V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分析51. CtoC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52. 广州会展物流行业的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53. 大珠三角地区港口群整体发展战略探讨54. 基于循环经济的逆向物流研究55. 淘宝网物流配送模式分析56. 国外多式联运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57. 关于深圳物流产业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58. RFID在道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中的应用59. 浅析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60. 国际物流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研究61. 我国国际货代业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分析与对策62. 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发展的思考63. 我国制造业企业供应链伙伴关系研究——上海家化的物流外包研究64. 国际多式联运单证的无纸化研究65. 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构建战略研究66. 论政府在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中的作用67. 生产主导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研究68. 中小物流企业共同配送系统规划69. 现代物流园区选址探讨—以平湖物流园区为例70. 基于供应链的虚拟企业构建战略研究71. RFID在路口车辆监控的应用72. 供应链采购中的供应商质量管理73. 中小型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研究74. 货运网络营销研究75. 关于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几点思考76. 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研究77. 珠三角区域经济下的港口格局及发展分析78. 货运营销管理相关问题探讨79. 浅析再制造工程中的逆向物流80. 粤港澳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合作研究81. 自营、外购--企业物流模式选择82. 第三方物流企业关系营销策略的探讨83. 企业逆向物流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84. 深圳与香港港口的`集装箱运输状况研究85. 物流外包的利弊及其与市场诚信的关系研究86. 物流外包的发展及其风险管理87. 提升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策略88. IT行业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89. 湛江发展物流业的对策90. 现代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研究91. 深圳和香港交通状况与合作研究92. 国际航运市场态势与深圳航运企业的应对策略93. 物流外包的决策分析及风险防范94. 关于深圳发展绿色物流业的对策研究95. 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研究96. 物流信息网络平台研究97. 对我国逆向物流发展的探讨98. 西部开发与环境保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环保的影响99. 我国汽车行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100.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战略和措施101.运输现代化与我国现代物流建设102.深圳货代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03.传统货代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策略研究104.珠江三角洲主要港口之间的合作策略研究105.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及策略分析106.物流外包的动因及风险管理策略研究107.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探讨--以宝供物流为例108.国际集装箱枢纽港发展分析109.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及其与市场诚信的关系研究110.中国邮政快递(EMS)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11.集装箱运输需求弹性分析与营销对策112.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评价113.我国本土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114.珠三角港口群竞争与合作115.物流外包的风险类别及其防范措施116.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117.加快我国铁路运输业现代物流化的对策探讨118.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119.港口对其经济腹地的贡献度分析--以深圳港为例120.现代物流与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互动效应研究121.我国零售物流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122.我国制造企业物流实行JIT运作的风险与对策123.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研究124.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腹地地缘的战略优势125.供应链管理思想在现代港口中的应用126.我国家电行业物流发展现状与运作模式研究12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逆向物流的模式选择128.以区域经济理论浅析深圳与香港两地的港口合作129.物流金融的内涵辨析130.提升港口群整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以长三角港口群建设实践作案例分析131.珠三角区域经济下的港口格局演变132. 绿色物流——物流中的新亮点133. 物流品牌的原点回归——品牌定位134. 整合物流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现状、机会、威胁) 135. 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136. 顺应时代潮流,树立绿色物流观137.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138. 知识经济对企业物流的影响139. 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分销渠道140. 如何进行企业的品牌建设141.论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142. 如何塑造企业形象143. 论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144. 企业物流的战术策略145. 企业要重视文化塑造146. 企业物流与企业文化147. 买方市场条件下企业的市场物流148. 试论我国企业物流配送能力的培养与增强149. 现代企业物流发展趋势及其对策150.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51. 传统企业如何发展电子商务152. 试论电子商务与中国物流的发展153.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154.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税收问题及其对策155.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分析156. 网络商品直销与网络商品中介交易的对比分析157. 浅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158. 谈企业文化的建设159. 浅谈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160. 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市场物流的新思考161. 我国加入WTO如何规避企业的不正当竞争162. 企业网络营销物流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163. 企业战略结构的调整及分析164. 市场调查分析及经济活动分析165. 企业物流中的法律问题探讨研究166. 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167. 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及经营发展探讨168. 广告设计与策划169. 创业设计及商务活动策划170. 连锁经营与特许经营171. 商品结构分析及商品创新172. 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173. 浅谈我国“绿色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74.企业库存控制方案设计175.企业运输方案设计176.企业配送体系的构建177.制造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的研究178.仓储业物流战略探讨179.物流企业资源整合与规模化研究180.第三方物流企业资源整合研究181.现代粮食企业物流经济模式分析182.绿色物流的政策环境分析与对策研究183.中小物流企业竞争力研究184.浅谈国家对物流产业的政策支持185.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186.基于VMI的供应连管理模式187.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188.企业物流外包的战略决策和关系管理189.条码技术分析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190.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191.配送中心的选址及规划192.仓储业物流战略讨论193.危险品仓库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研究194.中国汽车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95.连锁经营企业开展物流服务问题研究196.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研究197.我国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研究198.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信息系统规划199.基于CRM(客户关系管理)的供应链管理研究200.供应链协同化管理面临的困难与应对策略201.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202.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203.六西格玛与物流服务质量管理204.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因素的研究205.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研究206.商业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运作研究207.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网络化经营问题研究208.绿色物流管理的研究209.企业采购外包管理研究210.浅析供应商开发与控制211.基于WTO形式下,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采购212.浅议准时化采购管理213.对采购管理中供应商数量选择的研究214.郑州市物流业发展现状调查;215.某企业物流管理设计;216.某企业在2006~2010年间的物流发展规划; 217.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的策略;218.高职高专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219.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定位模型的研究220.公路运输业对发展物流服务的研究221.传统储运如何向现代物流转化222.供应链企业间战略合作模式研究223.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对策研究物流毕业论文题目21、“互联网+”时代物流业的创新发展2、“一带一路”区域物流协同发展分析3、5R管理在钢铁物流中的实践4、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质量研究5、B2C电子商务物流企业顾客体验评价研究6、DH公司应急物流系统的优化研究7、SC公司物流服务模式创新的研究8、北京市废旧汽车逆向物流系统优化分析9、北京市物流需求预测研究10、菜鸟物流模式对现代物流发展启示11、超高频射识别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12、大连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13、当当网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14、德邦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研究15、第三方物流的仓储管理16、第三方物流的利与弊17、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问题研究18、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单质押风险评价研究19、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单质押服务现状问题的探讨20、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21、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22、第三方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研究述评23、第三方物流企业盈利模式与成本管理分析24、第三方物流实施VMI配送优化的研究25、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设计探讨26、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的融合研究27、第三方物流运输云计算应用28、对比分析农产品的冷链物流模式29、对我国物流成本的再认识30、多车场物流协同运输调度的方法研究31、改革中小制造业物流成本控制的策略32、高职物流英语的特点及翻译探讨33、公路低碳物流发展影响因素分析34、公路煤炭物流网络优化研究35、关联物流运输调度问题研究36、关于铁路物流能力提升路径的探讨37、广西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网点布局方案研究38、广西物流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分析39、杭州地区第三方物流发展对策40、合肥农产品物流管理模式创新研究41、河北烟草物流增值服务研究42、基于RFID技术的生产物流管理系统改进研究43、基于第四方物流平台的快递末端网点优化整合44、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业新型发展模式分析45、基于供应链系统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研究46、基于供应链下上海通用汽车整车分销物流的方案实施47、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甩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探讨48、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物流运作模式研究49、集宁现代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研究50、计算机之大数据对智慧物流的影响51、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52、精益思想应用于企业物流管理探讨--供应链环境下53、军地物流深度融合发展研究54、考虑供应不足的应急物流车辆路径优化模型及算法55、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发展问题的研究56、兰州铁路局物流基地布局规划方案的探讨57、零售商主导下物流外包的三级供应链决策58、绿色物流园区评价方法初探59、宁波电商与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对策探讨60、企业物流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61、企业物流中心的选址问题研究62、企业物流周转与存货管理的关系研究63、浅析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实践64、如何加强钢铁行业物流企业综合事务管理65、试论物流机械设备使用管理66、数据挖掘技术在物流企业信息共享中的应用67、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平面设计研究68、网络购物背景下的物流服务质量测评69、网络视角下的物流集群研究进展70、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研究71、我国电力企业物流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探究72、我国零担物流时效性问题探究73、我国生鲜农产品第三方冷链物流系统模型研究74、我国物流金融业务运作及盈利模式构建75、我国物流运输现状及其发展路径76、我国现代农业与物流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77、我国医药第三方物流发展探讨78、我国制造业企业物流模式研究79、物联网环境下金属物流电子商务的优化供应链设计80、物流包装箱改进及信息技术研究物流毕业论文题目31、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研究2、B2B电子商务对交易成本的影响的分析3、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结构的影响4、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价值创新5、电子商务时代网络营销的变迁6、电子商务的发展创新与环境构筑7、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敏捷制造研究8、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企业经营战略分析9、电子商务时代和信息时代的供应链管理与物流配送10、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业发展对策探讨11、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思考12、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与对策13、试论企业电子商务的风险控制14、试论电子商务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15、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化16、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难题及对策分析17、论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的作用18、浅谈运输成本控制19、论智能运输系统在我国的发展20、中国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研究21、公路危险品运输管理探讨22、浅谈超载运输的危害及其对策23、浅谈超限运输的危害及其对策24、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中的若干问题研究25、浅谈运输工具的选择对成本的影响26、道路运输责任划分的研究与分析27、浅谈运输线路的选择和优化28、道路货运装卸搬运合理化的研究与探讨29、浅谈运输合理化30、关于XX市快速公交系统的调查与分析31、关于XX市XX集装箱运输公司的调查与研究32、关于公路集装箱运输经济学初步理论研究33、基于集装箱的离散型、分布式运输生产与运作初步研究34、关于公路集装箱运输企业IT战略研究35、浅议公路集装箱运输系统及关键系统需求36、公路与铁路集装箱运输相关法规调查与分析37、公路集装箱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初步研究38、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39、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研究40、XX物流信息系统规划设计41、物流企业核心竟争力研究42、XX物流通道系统规划设计43、物流中心规划与设计方法研究44、物流配送路线优化的研究45、试论区域经济中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46、试析供应链管理对中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与作用47、关于现代物流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48、关于建立区域物流规划的的战略思考49、区域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50、XX企业物流系统整体规划51、基于供应链设计和规划的方法应用52、基于中部崛起的河南物流业发展对策分析53、“牛鞭效应”产生的机理与对策研究54、关于我国内陆地区现代物流系统规划的几点思考55、论货物运输合同的法律适用56、如何构建我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57、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违约责任58、仓单制度研究59、仓储法律制度研究60、校园规划设计招投标若干问题的研究61、试述招投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62、保留所有权买卖合同期待权的若干问题研究物流毕业论文题目41、RFID技术研究及其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2、基于RFID的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3、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4、ZX公司电子产品仓储管理的研究5、医药冷链物流仓储管理系统关键问题研究6、远征药业仓储管理研究7、X仓库仓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8、RFID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及设计9、S联通公司物资仓储管理策略研究10、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11、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2、基于RFID的供应链仓储管理研究及系统设计13、仓储管理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和开发14、现代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15、A公司仓储管理研究16、基于RFID的百货超市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7、RFID技术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18、基于RFID的现代邮政物流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19、面向自动化化立体仓库的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20、面向自动化立体仓库的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21、VMI模式下A公司仓储管理研究22、某备件库仓储管理系统效率优化研究23、基于RFID技术的仓储管理系统开发24、射频识别技术在仓储管理中应用的研究25、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6、基于RFID的立体仓库仓储管理系统的研究27、仿真技术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8、海港发电厂仓储管理优化研究29、J公司仓储管理优化研究及系统开发30、JDZ电厂仓储管理优化设计与研究31、基于RFID的零售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设计。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研究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b452b2195f312b3069a508.png)
业 尤其 是上 游企业 陷入 “库存 陷 阱 ”中,而且 零 售 商 所 在 地 , 替零 售 商进 行存 货 管 理 与 决
这 些 企 业对 于 库 存 积 压 现 象 还 并 没 有 重 视 起 策 ,在技 术不 能为其 提供支 持时 ,供应 商派人
来 。 除此 之外 ,企 业库存 周 期也较 长 ,据 相 管 理与决 策零 售商库 存决策 ,但 不管 是否拥有
管理模 式主要采 取MRP、ABC、订货 点法等技术 三 、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管理库存
进行库存管理 。
(VM1)模 式 研 究
(二 )传统库存控制模式导致的问题
(一 )VMl实施的具体形式
传 统库存 控制 中 ,各节 点 企业有 时为 了保
VMI的实施并不仅仅 只有某种单一模式 ,供
层 层上 报 、缺乏沟 通 ,所 以上 游企业 很难对 变 商受制于零售商 ,并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VMI。
化 的实 际消 费需求 做 出准 确且 快速 的反应 ,并
2.当拥有 一定 的信 息技术 能力后 ,供应 商
且 由于 “牛 鞭效应 ”的存 在 ,更容 易使各 级企 不仅 提供 技术 支持进 行存 货决策 ,而且 从属 于
核 心企 业为 中心 ,通 过对链 条上 的物 流 、信 息 之,VMI的主要思想就是供应商在用户 的允许与
流 、资 金流 进行控 制 ,完成 从顾 客 需求为 首到 支 持 下设立 库存 ,确 定库存 水平 和补 给策 略 ,
将顾 客 所 需要 的产 品或 服务 送到 顾客 手 中的过 并拥有库存控 制权 。
成 品、产 成 品等 产 品库 存 的收发状 况进 行各 自 存 降低 到一 定水平 后才会 开始新 的生 产计划 ,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1b675f2581b6bd97e19ea5d.png)
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式供应链中的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当系统没有协调时,供应链各成员自身优化而行动,结果只是局部最优,这导致重复建立库存,无法达到供应链整体的最优.为了实现全局最优,供应链成员应该认识到什么是对整个系统最优,为协调供应链各成员的行为,必须获得信息,而获得信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
这种双赢的伙伴关系,为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提供了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
下面介绍四种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一、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or Managed Inventory,简称VMI)系统,有时也称为“供应商补充库存系统”,是指供应商在用户的允许下,管理用户的库存,由供应商决定每一种产品的库存水平和维持这些库存水平的策略.在采用VMI情况下,虽然零售商的商品库存决策主导权由供应商把握,但是,在店铺的空间安排,商品货架布置等店铺空间管理决策方面仍然由零售商主导.VMI是建立在零售商与供应商伙伴关系基础上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它突破了传统的“库存是由库存拥有者管理"的模式,不仅可以降低供应链的库存水平,降低成本,还能为用户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加速资金和物资周转,使供需双方能共享利益,实现双赢。
VMI的特点是:一方面信息共享,零售商帮助供应商更有效地做出计划,供应商从零售商处获得销售点数据并使用该数据来协调其生产、库存活动与及零售商的实际销售活动;另一方面供应商完全管理和拥有库存,直到零售商将其售出为止,但是零售商对库存有看管义务,并对库存物品的损伤或损坏负责.实施VMI有很多优点。
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对于零售商来说,可以省去多余的定货部门,使人工任务自动化,可以从过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骤,使库存成本更低,服务水平更高其次,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通过协调对多个零售生产与配送,进一步降低总成本。
此外,供应商能按照销售时点的数据,对需求做出预测,能更准确地确定客货批量,减少预测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安全库存量,命名存储与供货成本更小,同时,供应商能更快响应用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使得用户的库存水平也降低。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8e5db0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9.png)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企业在供应链中对库存进行有效管理的过程。
它是为了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和降低成本而进行的重要环节。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库存成本、库存风险、库存优化以及信息共享。
库存成本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库存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订货成本和缺货成本。
持有成本是指企业在库存过程中所需支付的各项费用,如仓储费用、保险费用和折旧费用等。
订货成本是指企业为了补充库存所需支付的成本,如采购成本和运输成本等。
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库存不足而导致的销售机会损失和声誉损失等费用。
通过合理控制库存成本,企业可以降低供应链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库存风险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另一个特点。
库存风险包括过剩库存风险和缺货库存风险。
过剩库存风险是指由于库存过高而导致的资金占用和货物贬值等风险。
缺货库存风险是指由于库存不足而导致的销售机会损失和声誉损失等风险。
通过合理的库存管理,企业可以降低库存风险,保证供应链的稳定运作。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还包括库存优化。
库存优化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对库存进行合理配置和调配,以实现最佳的库存水平和库存分布。
库存优化能够帮助企业减少库存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库存风险,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还包括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是指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共享和交流信息,以实现库存管理的协同和优化。
通过信息共享,供应链各方可以更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库存规划和调配。
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性,有效减少库存风险和成本。
供应链库存管理有多种模式,包括传统模式、Just in Time模式和供应链金融模式等。
传统模式是指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企业根据预测的市场需求和供应能力来制定库存计划,通过固定的库存水平来应对需求和供应的波动。
传统模式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是容易导致库存过剩或库存不足的问题。
Just in Time模式是一种基于需求驱动的库存管理模式。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4ecfe941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fd.png)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计划、控制和监控来管理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库存水平和库存流动的一种管理方式。
其特点和模式主要包括:合理的库存水平、准确的库存需求预测、优化的库存管理策略、高效的供应链协同以及灵活的库存流动。
合理的库存水平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合理的库存水平意味着既要满足客户需求,又要控制库存成本。
通过合理的库存水平可以确保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并且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
为了实现合理的库存水平,供应链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供应能力和资金状况等因素来制定库存目标,并通过库存分析和库存优化技术来实现。
准确的库存需求预测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
准确的库存需求预测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避免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
为了实现准确的库存需求预测,供应链管理人员需要收集和分析市场需求、销售数据、供应能力和资金状况等信息,并运用统计分析和预测模型来进行库存需求预测。
优化的库存管理策略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优化的库存管理策略可以帮助企业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和服务水平。
为了实现优化的库存管理策略,供应链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来制定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如ABC分类法、经济订货量模型和安全库存模型等。
此外,供应链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供应链协同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来优化库存管理策略。
高效的供应链协同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效的供应链协同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供需平衡、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服务水平。
为了实现高效的供应链协同,供应链管理人员需要与供应商、分销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等各个环节的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通过信息共享、协调决策和共同优化等方式来实现供应链协同。
灵活的库存流动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特点之一。
灵活的库存流动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降低库存积压和缺货风险。
为了实现灵活的库存流动,供应链管理人员需要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网络和物流系统,并通过快速响应、快速交付和灵活调配等方式来实现库存的灵活流动。
供应链环境下多级库存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
![供应链环境下多级库存管理模式的分析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b994b10f90c69ec3d5bb7536.png)
p nsmet J l i n) MI ( it n ae e tn etr) dVMI e dr n ae e tn etr) dpooe efr e eeo m n e do e h , J n Ma g m n vnoy a o I n no g m n vnoy a rp sst t r vl e trn f Ma I n h uh d p t
在不 同程度 上体现 了系统 、 成 、 同的思 想 , C F ( o aoav l n g, r a i & R p n h e tC F ) 集 协 而 P R C lb r i Pa i F e s n l te n n o c t g el i m n P R 建立 在 J ( es , MI Jj a ae et net y 和 V IV no M ae et net y的最佳分级实践基础上 , o t n gm n I n r) M ( e dr a gm n Ivn r) nM v 0 n o 同时摒弃了 J I V I M 和 M 中的主要缺点。
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 围绕 每一级库存展 开管理 。
( o a oa v ln ig F rcs n C l b rt e a nn . oe at g& R pe i me tC F  ̄ l i P i e ln h n. P R) 。 s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库存管理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零售企业库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38161410a6f524ccbf85db.png)
浅谈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零售企业库存管理摘要:本文浅谈了中国零售企业所面临的难题——库存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式,即建立一种新型的基于供应链管理下的库存管理模式。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要求零售企业重新调整与供应方的关系,优化流程,有效管理信息和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关键词:供应链零售企业库存管理0 引言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夫曾说过:“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进入21世纪,一方面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人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巨大的市场与消费潜力,促使沃尔玛、家乐福等国际零售巨头纷纷加快脚步,不断扩大版图,逐渐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挺进。
这些跨国企业不仅单体面积巨大,且多以连锁方式扩张发展,凭着丰富的运营经验,霸占了中国的零售业的大半江山。
而本土的企业,虽占了地理优势,然而在管理和技术上,无法与外国的企业相抗衡,一直处于劣势。
另一方面,又由于零售业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给我国本土企业添加了更多新的挑战,使得我国零售企业不得不寻找突破,以适应局势的转变。
而其中困住这些本土零售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库存管理问题。
无论是大的零售企业,还是小的零售店,几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库存问题。
一旦库存供应不足,不能及时向顾客提供货品,就极有可能丧失顾客,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缺货损失。
屡次的缺货,就会影响顾客对企业的信任,很有可能最后顾客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投向其他竞争者。
因此,如何有效的进行库存管理,避免高库存,又能最大程度的及时供货,满足顾客需求,降低缺货损失,成为了我国零售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的新内涵供应链管理是指用系统的观点通过对供应链中的财、物和信息流进行系统的设计、规划、控制与优化,以通过建立从生产到零售各个环节主体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来达到最大程度地减少内耗与浪费,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达到最优化并最大限度保证供应链中的成员取得满意的绩效和利益,满足顾客需求的整个过程。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7a9a6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b.png)
简述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特点和模式供应链库存管理是指企业在供应链中对物料和产品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过程。
它涉及到从原材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的库存管理活动。
以下是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主要特点和模式:1.需求不确定性:供应链中的需求往往是不确定的,可能受到市场需求波动、季节性变化、新产品推出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考虑到这种不确定性,并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需求波动。
2.存储和运输成本:库存管理需要平衡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之间的关系。
存储成本包括库房租金、保险费用、货物损耗等,而运输成本则包括运输费用、物流服务费等。
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在降低存储成本和运输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3.客户服务水平:库存管理也需要考虑客户服务水平的要求。
企业需要确保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避免库存不足或过剩的情况发生。
因此,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根据客户需求和交付时间来制定库存策略,以确保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
4.供应链协调: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涉及到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调。
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方包括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需要通过信息共享和协作来实现库存管理的协调。
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技术的运用可以提高供应链协调性,减少库存持有成本和缺货风险。
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中,常见的模式包括:1.定期定量模式:根据一定的周期和数量进行订货。
企业会在特定的时间间隔内,以固定的数量进行订购或生产,以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需求。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求比较稳定、预测准确的产品。
2.依据订单的模式:根据具体的订单需求进行订货。
企业只在接收到订单时才进行订购或生产,以避免库存积压和库存过期的风险。
这种模式适用于需求不确定或高度定制的产品。
3.安全库存模式:在正常的库存水平之上保留一定数量的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用于应对突发需求增加、供应链中断或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的风险。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缺货风险,但会增加库存持有成本。
4.Just-in-Time(JIT)模式:基于实际需求,通过精确的协调和时间管理,在需要的时候及时交付物料和产品,以减少库存持有和运营成本。
浅析供应链模式下的库存管理
![浅析供应链模式下的库存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52f16d9d6bec0975f465e2b9.png)
21 供 应 链 模 式 下 的 库 存 管 理 的特 点 .
库 存管理 的方 法主要有 A C B 管理法 、 量订货 法 、 定 定期订
货法 以及经 济订货法 ( O ) 1 ̄ 管理 方法等。 E Q 、T 存 J/
1 . B 管 理 法 .1 2 A C
0 引 言 。
式, 可以采用较大 的订货批量或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 1 . 定量 订货法 .2 2
随着人们对供应链认识的提高, 对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研究逐 步由简单 向复杂 、 由分散化供应链向集成化供应链发展 , 越 越来 重视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协调与合作 。 但这部分研究还处于起步阶 段, 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库存机制 , 将是保持供应链库存运行的稳 定性的重要途径 。同时, 探求供应链制度 的空间维度即制度如何 扩大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也将对供应链库存 的管理有重要 的影 响。 比如 , 为了建立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 , 用户必须考虑建立一个 合适的外包战略 , 因为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将库存功能转移到供
权力分割 的运营模式 , 建立 以流程 为中心的 、 面向市场和客户 的高效的供应链运作体 系 , 通过业 务流程的有效联接 , 同分 共 享需求 和当前存货水平 的信息 , 使得供应链的库存 总量 大幅降 低, 减少基金 占用和库存维持成本 , 实现共 同管理库存的 目标。
22 供 应链 模 式 下库 存 管 理 的 常 用模 式 -
标, 这是普遍存在 的问题。有的企业在采用库存周转率作为绩 效评价指标 , 未考虑对 用户的反应时间与服务水平 , 而用 户满 意应该成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 。 3 . 供应链 中的需 求变异原理引起库存波动 .2 2 当供应链各环节企业都 根据相邻 的下级企业 的需求信息 来做出供应决策时 , 市场需求信息 的不真实会 沿着供应链 的传 递过程产生不断放 大现 象 , 到达供 应链 的最终源头时 , 供应商 获得 的需求信 息与市场 的真实需求 信息 已经产生很 大差 异 。 由于这种需求放大效应 的影响 , 上游供应商的库存水平 往往 高 于下游企业 。这一现象 由宝洁公司最先发现 , 该公司考察一 次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探究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fb6042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9.png)
DISCUSSION AND RESEARCH探讨与研究1.供应链概念的相关介绍1.1供应链的概念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网络结构。
1.2供应链发展现状随着消费者的购物能力提升,电子商务慢慢代替了传统的商务,发展成为供应链交易中的主要方式。
主要体现在企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以及市场网络一体化的构建,进而实现统一平台,实行信息共享。
如果信息传输不及时,在流通过程中无法实现标准化对接,造成供应链环节出现偏差,不仅带来了巨大浪费,还造成不必要的产品损耗,间接增加了产品的成本。
然而伴随企业多元化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使产品品类复杂度增加,从而导致供应链的复杂度也大大增加,供应链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在市场经济下,供应链最初的经营导向主体是最终消费者,目前供应链由“最终顾客群体经营导向”流变为“市场需求及潜在顾客导向”。
2.库存管理的相关介绍2.1库存管理的概念库存管理的概念是把最近闲置的货物堆放在一起,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的管理,以便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
目的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模式探究文/任利霞 崔巍摘 要: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出现的新问题,提出了当前比较先进的库存管理策略和方法,从而为企业选用库存管理方法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VMI;联合库存管理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储运网 115探讨与研究 DISCUSSION AND RESEARCH在于降低库存,减少库存管理费用,平衡生产和销售计划,并且尽可能地降低损失。
2.2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问题在物流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环境下,供应链各个方面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当初的预期,直接导致产销双方都得不到利益最大化。
基于V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分析
![基于V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6542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f2.png)
基于VMI的供应链库存控制分析随着全球化和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
现代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库存。
高水平的库存管理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不仅可以避免经营风险和资金成本,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优势。
VMI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即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新兴的供应链管理手段,它通过供应商调配库存来降低企业库存水平,在保证供应链上每个环节的平衡和流畅的同时,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效益。
本文将基于VMI供应链库存控制分析的角度,探讨现代企业库存管理的关键问题。
一、VMI库存管理的基本原理及特点在传统的库存管理方式里,企业会依据销售预测或生产计划来订购所需的材料和产品,同时也会将一定量的安全库存留出来。
这样的库存管理方式简单实用,但其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
首先,这样的库存管理方式会占用企业宝贵的资金和物流资源,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其次,这样的库存管理方式容易造成库存过多或过少的情况,导致库存无法得到有效利用。
最后,这种管理方式缺乏灵活性,无法随时对库存量进行调整。
相比较而言,VMI库存管理模式显得更加科学和高效。
VMI模式是一种基于供应商和企业之间合作的库存管理方式,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应商负责库存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将库存管理责任交给了供应商,由供应商来负责控制库存数量和节点。
(2)企业可以及时了解库存情况。
由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库存数据共享,企业可以随时了解到库存的实时情况。
(3)供应商实现更好的生产计划。
供应商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客户的需求趋势,以便制定更好的生产计划。
(4)减轻企业库存风险。
由于供应商负责库存管理,企业可以将庞大的库存量精简,减轻库存风险,提高企业效率。
(5)优化企业供应链结构。
通过VMI模式的建立,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优化供应链结构,提高供应链的整体运作效率。
在VMI库存管理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减轻库存风险,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物流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和利润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3fba714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b8.png)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摘要:本文围绕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展开比较分析。
详细阐述了常见的几种库存管理模式,包括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供应商管理库存(VMI)、联合库存管理(JMI)和协同式供应链库存管理(CPFR)的基本概念、运作流程、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企业选择合适的库存管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比较一、引言在供应链管理中,库存管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库存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供应链的灵活性。
随着供应链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涌现出了多种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
二、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一)基本概念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主要是各个企业独立管理自身的库存,以满足自身生产和销售的需求。
(二)运作流程企业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预测等因素确定采购量和安全库存水平。
采购部门负责采购原材料或商品,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消耗库存,销售部门从成品库存中出货。
(三)优点1.管理相对简单,各个企业对自己的库存有直接的控制权。
2.对于规模较小、供应链简单的企业来说,易于操作。
(四)缺点1.容易产生牛鞭效应。
由于各企业之间缺乏信息共享,需求信息在供应链上传递时会被放大,导致上游企业库存波动较大。
2.库存成本较高。
各个企业为了应对需求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保持较高的安全库存。
(五)应用场景适用于供应链较为简单、市场需求相对稳定、企业之间协作程度较低的情况,例如一些小型的、本地化的企业。
三、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一)基本概念VMI 是一种以供应商为主导的库存管理模式,供应商根据客户的库存水平和销售数据来决定补货的数量和时间。
(二)运作流程供应商与客户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供应商实时监控客户的库存信息。
当客户库存水平低于设定的阈值时,供应商自动补货。
(三)优点1.降低牛鞭效应。
供应商直接掌握客户的需求信息,减少了信息传递的环节和失真。
2.降低库存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应链管理(双语) 课程论文(报告、案例分析)院专班系物流学院业物流工程级物工(1)学生姓名毕晓雨学号1221220002任课教师陆华2016 年 1 月4 日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库存管理模式比较摘要:库存管理是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供应链中的各种实体物质都有可能形成库存。
对于我国的大部分制造业而言,生产过程存在零部件繁杂,体积较大等特点,库存费用往往占到了20%~40%甚至更多,库存常常是降低整个生产成本的关键点。
库存管理策略就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1.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供应链(Supply Chain)是围绕其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链结构。
供应链就像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生产企业构成树根;独家代理商则是主杆;分销商是树枝和树梢;满树的绿叶红花是最终用户;在根与主杆、枝与杆的一个个结点,蕴藏着一次次的流通,遍体相通的脉络便是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的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图1 整条供应链的基本流程而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
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2.供应链中的库存和库存管理一个公司采用供应链管理的最终目的有三个:(1)提升客户的最大满意度(提高交货的可靠性和灵活性);(2)降低公司的成本(降低库存,减少生产及分销的费用);(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错误成本和异常事件的消除)。
其中的库存(Inventory)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现在和将来的耗用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包括原材料、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3.库存的作用简单的来说,库存使企业各个经济环节的独立运行成为可能。
它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各个部门环节连接起来,起到润滑剂的作用。
具体在企业经营中可分为以下五个作用:(1)供应链中库存是因为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
供给和需求的缓冲作用是通过调节库存储备来实现的,库存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不确定的顾客需求。
(2)平滑对生产能力的要求。
(3)缓解运营过程中不可预料的问题。
(4)利用数量折扣和订货周期,以此降低单位订购费用与生产准备费用。
(5)适当囤积,避免价格上涨。
二、目前供应链环境中常见的库存问题传统的库存管理着力于库存成本单一的优化,一般是从采购成本和存贮成本最小化原理来确定最佳订购点和订购数量,对于一般中小型企业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但是当这种传统的库存管理办法应用到大型企业,尤其是拥有一条完整的供应链的大型企业来说,其不足之处就日趋明显。
就整条供应链的环境下,目前常见的传统库存管理带来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一般的企业库存管理中普遍存在库存量过高以及整个供应链中需求变异放大的问题,即“牛鞭效应(The Bullwhip Effect)”。
此现象由需求变异原理引起。
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发现有些商品的顾客需求较稳定,变动不大,但是上游供应商往往比下游供应商维持更高的库存水平。
这种现象是由宝洁公司在调查其产品“尿不湿”的定货情况时发现的。
该产品的零售数量较稳定,波动不大,而分销商向宝洁公司定货时,其定单的波动程度比零售数量的波动要大得多,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供应链体系中的整体库存,给整条供应链的各个企业带了了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2)仅着眼于库存的成本优化,缺乏供应链的整体概念。
供应链的最终绩效应取决于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绩效。
而许多企业为了自身的目标和利益,往往在库存管理乃至供应链管理上缺乏全局思想。
比如,许多企业充分考虑了产品交付期和资金周转的速率,却忽略了对供应链上下级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从而缺乏了对客户满意性指标的考虑,成本依然没有下降。
(3)企业在库存中缺乏彼此的合作、协调、信息传递。
供应链的库存其实是一个整体,需要企业之间相互配合,没有有效地与各个部门沟通,就会使得库存、在途货物以及需求等基本信息发生偏差。
而企业间信息流通不够,则会由于信息延迟引起需求预测的误差和对库存精确度造成影响,使企业无法实施短期的生产计划,从而难以实现及时生产。
因此,在新型库存管理策略的构建下,应考虑下列内容:(1)实现信息共享。
由于牛鞭效应主要是供应链各阶段按定单而非按顾客需求进行预测造成的,因此,在供应链上实行销售时点数据(POS)信息共享,使供应链各阶段都能按照顾客要求进行更加准确的预测,从而减少需求预测变动性,减少牛鞭效应。
(2)改善操作作业。
改善操作作业,缩短提前期和减少定购批量来减少库存积压造成的不利影响。
(3)稳定价格。
制定相应的价格策略,鼓励零售商进行小批量定购并减少提前购买行为。
(4)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和信任。
通过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相互信任,实现信息共享,使供应链上的每个阶段供应与需求都能很好地匹配,降低交易成本。
由于传统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存在上述缺陷,为了适应供应链管理的要求,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方法必须作相应的改变。
以下将对目前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三种最常见的先进库存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三、先进的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策略先进的库存管理策略强调的是整条供应链中各企业间的协作与系统优化。
基于库存控制一体化、信息共享的基础上进行供应链库存管理,有效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响应度、准确度,所以这些管理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避免“牛鞭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真正从根源改善库存控制。
1.供应商管理库存管理模式(VMI)(1)VMI 的基本思想供应链流通环节中每一个部门都是各自管理自己的库存,各个供应链环节都有自己的库存控制策略。
由于各自的库存控制策略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需求的扭曲现象,即所谓的需求放大现象。
因此,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endor ManagedInventory ,VMI)应运而生,这种库存管理策略打破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体现了供应链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是一种新的有代表性库存管理思想。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
有的国外学者是这样定义VMI的:“VMI 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以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低的成本优化产品的可获性,在一个相互同意的目标框架下由供应商管理库存,这样的目标框架被经常性监督和修正,以产生一种连续改进的环境。
”因此,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它突破了企业间库存相互分割的模式,减轻了对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库存束缚,使得下游企业可以大胆投入核心产品的研发;另一方面,供应商作为上游企业可能在库存管理方面更专业化,可以提供专业知识、技术、软件给下游企业,使下游企业减少存货的投资。
(2)VMI 策略实施步骤供应商管理库存的策略可以分如下几个步骤实施。
建立顾客情报信息系统。
要有效地管理销售库存,供应商必须能够获得顾客的有关信息。
通过建立顾客的信息库,供应商能够掌握需求变化的有关情况,把由批发商(分销商)进行的需求预测与分析功能集成到供应商的系统中来。
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供应商要很好地管理库存,必须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保证自己的产品需求信息和物流畅通。
在此系统基础上可为产品标示条形码、ID/代码进行统一库存管理。
另外,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开始采用MRPII或ERP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这些软件系统都集成了财务管理和销售管理的功能。
通过对这些功能的扩展,以建立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
建立供应商与分销商(批发商)的合作框架协议。
供应商和销售商(批发商)一起通过协商,确定处理订单的业务流程以及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等)、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如EDI 现Internet)等。
组织机构的变革。
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VMI 策略改变了供应商的组织模式。
过去一般由会计经理处理与用户有关的事情,引人VMI 策略后,在订货部门产生了一个新的职能负责用户库存的控制,库存补给和服务水平。
(3)VMI 策略的实施范围一般来说,在以下的情况下适合实施VMI策略:零售商或批发商没有IT系统或基础设施来有效管理他们的库存。
制造商实力雄厚并且比零售商市场信息量大:有较高的直接存储交货水平,因而制造商能够有效规划运输。
2.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1)JMI 的基本思想JMI 是为了克服VMI的局限性,更好的规避“牛鞭效应”而产生的。
简单地说,JMI 是一种在VMI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JMI 体现了战略供应商联盟的新型企业合作关系,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
JMI 将供应链管理系统进一步整合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管理中心,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以供应链的整体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实现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
通过协调管理中心,供需双方需求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因而起到了提高供应链的运作稳定性作用。
(2)JMI 的实施策略由上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优良的协调管理机制,是有效的联合库存管理的关键所在。
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的共同目标。
要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首先供应链各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
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成为建立JMI 系统的首要切入点。
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
联合库存管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应链上各方利益的角色,起协调整个供应链的关键作用。
联合库存管理中心的作用是:对库存优化的方法明确确定,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供应商之间调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
建立共有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
要有效运行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必须建立一种公平、共同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各个企业、各级供应部门进行有效的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3)VMI 模式的适用范围企业根据自身供应链情况可选择两种VMI模式:各供应商的零部件直接存贮于核心企业的原材料库中,使各个供应商的分散库存为核心企业的集中库存。
而集中库存要求供应商的运作方式是:按核心企业的订单或订货看板组织生产,产品完成时,立即实行小批量多频次的配送方式直接送到核心企业的仓库中补充库存。
在这种模式下,库存管理的重点在于核心企业根据生产的需要,保持合理的库存量,既要满足需要,又要使库存总成本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