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9江苏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汇总

合集下载

苏教版2019届高考百所名校好题语文汇编试卷11论述类阅读(含解析)

苏教版2019届高考百所名校好题语文汇编试卷11论述类阅读(含解析)

论述类阅读一、【2019届江苏徐州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优秀通俗文艺可成经典李云雷①前不久,《射雕英雄传》三部曲英文版第一卷面向全球出版发行,年届94岁的金庸又一次引发关注。

经过这么多年,金庸作品在赢得几代人捧读同时,在国外亦有众多读者,其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特别是对方兴未艾的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通俗文艺来说,金庸作品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具有重要启示。

②传统武侠小说大多篇幅短小,即使有长篇如《水浒传》《三侠五义》等,某种程度上也是短篇故事的连缀,在结构上不是很讲究。

但从近代开始,武侠小说开始注重布局、结构与线索,这在金庸小说中达到一个高峰。

我们读《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会进入一个层峦叠嶂的武侠世界,其构思之精巧、线索之众多、布局之严密,令人叹为观止。

金庸不仅在形式上对武侠小说进行革新,也在小说主题上融入很多现代观念。

传统武侠小说主题限于武侠精神、“替天行道”、江湖与庙堂等,但在金庸小说中出现现代个人观念(如郭靖的成长)、现代爱情观念(如杨过小龙女之恋)以及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如乔峰的家国意识),对于武侠精神,金庸也将之从个人武力、侠义拓展到“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做出新的理解与诠释。

正是这种面对既有文学类型汲取所长,敢破敢立,其作品自成传统,在武侠小说史上奇峰突起。

③类型的“集大成”之外,金庸创作另一经验体现在锻造通俗文学的历史厚度上。

虽然当下有不少网络文学写作者奉金庸为“祖师爷”,但他们或者一味架空历史、飘渺于九霄云外,或者打着虚构名义随意编造,恐怕不会为金庸所认同。

与古龙的浪漫化叙述相比,金庸的小说更具现实感与历史感。

无论是郭靖、杨过,还是乔峰、韦小宝,都生活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中,具有触手可及的真实感,他们的身世遭际也更能牵动读者。

金庸调动起历史,同时不拘泥于历史真实,而是在历史素材基础上开拓出一片江湖天地,融入浪漫瑰丽的想象,创造出一个独属于他的武侠世界。

可以说在历史与想象之间、在形式与内容之间、在技术与艺术之间,金庸走的是一条中间道路。

全国卷之江苏省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全国卷之江苏省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1.(2015年江苏无锡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14题(5分)品味遗憾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不称心”、“大可惋惜”(的心理),既然如此,难道遗憾也值得品味?②是的,遗憾可品且意味深长。

不信请细品,如果没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遗憾,能有林黛玉那悲悲切切的诗文吗?再试想,如果《红楼梦》的结局果真是宝哥哥娶了林妹妹,满意得倒人胃口,那还叫世界名著吗?③原来,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

荆轲刺秦王,遗憾,偏偏没有刺中;屈原忠心耿耿,遗憾,偏偏碰上昏庸的楚怀王;岳飞挥师北上正欲直捣黄龙,遗憾,偏偏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临安!……④不是吗?细品一下,上述遭逢遗憾的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一种人世间最纯真最崇高的感情吗?⑤应该说,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

为什么?因为人人都有理想,而理想的最大特色就是高于现实,也正因为如此,现实的人才会在理想的门外久久徘徊,流连忘返!也许,这个追求理想的人至死也未能叩开理想的大门,但只要他追求过,奋斗过,拼搏过,他就无愧于人生!如果说这就是遗憾,那么,正是它,在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⑥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播种都意味着收获,尽管并不是所有的追求都能绽开花朵,但正如朱光潜老先生说的,“倘若件件事都尽善尽美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

”因此,我们可以认定,遗憾乃是人生的一种必然,既然如此,何必拒绝遗憾!13. 第②自然段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答:14. 阅读④⑤⑥自然段,简要概括作者品味遗憾所产生的一些感悟。

(3分)答:答案:13.摆事实,论证分论点“遗憾可品且意味深长”。

14.①遭逢遗憾的人是崇高者。

②对遭逢遗憾的人扼腕长叹,展示出的是最纯真最崇高的感情。

③人人皆有遗憾,人生必有遗憾。

④追求理想就无愧于人生。

⑤追求理想,人生会闪耀着阳光一样的辉煌的亮色。

⑥遗憾能给人希望促人奋斗。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论述类文本阅读1.(福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⑶题。

(9分)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白龙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收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2019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精准提分二轮论述类文本层次思路题:层清意准

2019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精准提分二轮论述类文本层次思路题:层清意准

突破十二层次思路题:层清意准题型透视分析概括论述层次思路题是江苏卷连续七年的考查题目,主要有整体梳理全文思路题和概述段内层次题两种题型。

考生早已了然于胸,积累了经验,可是面对“层次清、层意准”这一答题要求,多数考生还是就差“最后一公里”。

二轮复习就要重点解决这一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厚度温度气度赵峰旻“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这是《西游记》的开篇诗,每当提起中华文化,人们往往要从“盘古开天地”说起。

这源于它既标志着中华儿女征服自然的精神气魄,又可借此厘清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来龙去脉。

《三五历纪》记载:人类历史太初,没有天,没有地,世界混沌黑暗中,孕育出大力神盘古,神斧一挥,天崩地裂,轻的气往上浮,成为天,重的气往下坠,成了地。

盘古像一根擎天大柱,顶立于天地之间,阻止天地重归混沌,一万八千年之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更厚,盘古也累倒了,身体变成了高山、河流、草木等自然物体,成为天地间最伟大的神。

盘古开天辟地只是人类成长的开始,这种成长,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前行,中华文明的渐渐演变,走向了一个博大、深厚、值得憧憬的漫长过程。

学者认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是世界公认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

人类一旦接近了历史,就接近了文明,而能证明华夏文明标志的莫过于城、青铜和文字。

河南淮阳一座黄帝时代的古城遗址考古,发现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

而与甲骨文一脉相承的“陶文”距今约有五千年,我们可以从距今五六千年龟甲上的河图和洛书中去寻根问祖,可以从“河洛文化”的历史脉络中,触摸中华文化的温度。

中华文化就像一堆篝火,在文明中不断扩大,历经尧、舜、禹,走过夏、商、周,日臻成熟,不断发光。

在西周建立礼乐文明之后,穿过春秋,越过汉唐……与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早期的主体——华夏文化。

2015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2015江苏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19页,共67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般而言,论述类文章的重要语句在内容上大 多具有被一般语句所证明或解说的特点。在文 章中常常是中心句、文段的起句与结句(或称首 句与尾句),以及在文中起关键作用或关联作用 的句子。
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语境。
第20页,共67页。
第一步: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句子所在段落。 第二步:运用结构分析的方法,理清语句的位置和范围,明确 句子与全文、与该段的关系。 ★语句若在文首(总领)文末(总括),答案将在全文寻找, 或找出各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各段的大意即可; ★如在段首,答案从本段寻找(阐述);若在段末,既要考虑 本段(归纳),还要考虑下一段(领起);若在段中,一般在 该句前后寻找(解说)。
(6分) (句子的理解)
从句子本身入手,抓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语境。
第14页,共67页。
(一)、重要词语的理解 在文章中,词语是承载信息的最基本的语言单 位。准确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则是理解文 章的基础,这既是阅读文章的最基本的要求, 也是最重要的能力要求之一。高考考查学生对 重要概念的理解,往往就是指词语在实际运用 中的具体意义,而不是从词典上背下来的一般 意义。
2011《捧与挖 》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
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17.鲁迅在文章结尾提出的“挖”,包含哪些深意?
第7页,共67页。
2012年《笑的价值》 15.文章中“笑的价值”包含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6分) 16.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论述层次。(6分)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 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江苏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10-13年及详解

江苏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10-13年及详解

(10)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谈静朱光潜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

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

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

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

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

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

姑且闭目一思索,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

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

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

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

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

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

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

静与闲也不同。

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

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2015江苏高考语文真题附解析(文字版),江苏高考语文真题★

★2015江苏高考语文真题附解析(文字版),江苏高考语文真题★
2015年的江苏高考真题会在考后发布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小编紧密关注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题一旦公布将会第一时间在此页面显示
★2015江苏高考语文真题附解析(文字版),江苏高考语文真题★
摘玫瑰,就要先折掉刺枝;想走坦途,就要斩除那些荆棘;想看到天明,就要勇敢闯夜寂;厚德载物,天道酬勤,小编先祝所有考生高考顺利!015年江苏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试题一旦公布,将会第一时间在此页面显示。同时还有更多2015江苏高考科目真题及答案会在考后的第一时间公布,建议您收藏本网站(ctrl+D收藏即可)。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江苏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最新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苏锡常镇3月调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重《水浒》轻《三国》的传统刘勃明代文人里愿意谈几句小说的,往往捧《水浒》而贬《三国》,而且认为《水浒》不是略胜一筹,是高着几个档次。

这种倾向一直延续到鲁迅、胡适一辈。

何以如此,可能和三国故事的两个传统有关。

一是史传。

这个传统里的故事讲述人,一般有点文化,但也不会太高。

大体上,把《三国演义》改成现在最常见样子的毛纶、毛宗岗父子,代表这个群体的较高水平,而下限大概就是鲁迅《风波》里赵四爷的样子,“不但能说出五虎将姓名,甚至于还知道黄忠表字汉升和马超表字孟起”。

这类人把宣传“仁义礼智信”的传统价值观,当作小说很重要的功能和义务。

他们特别信服正史的记录,会尽量往上靠,不大喜欢胡乱发挥。

但说他们更关注历史倒也不见得。

只是他们既然有且仅有一点读写能力,便很以这种本事为自豪,所以能够接近正史,乃是有文化的证明,至于正史本身也可能会错,他们就不关心了。

另一个是民间传统,《全相三国志平话》和许多元杂剧都属于这个传统。

这些作品主要面对不能阅读,通过听书看戏来获取信息的受众,价值观和趣味自然也和他们更加接近。

所以它更看重的道德是“忠义”:忠不是儒家的忠,而是一种更具体的人身依附关系;义也不是儒家的义,而是通常所说的“江湖义气”。

另外就是,他们有火辣辣赤裸裸的富贵欲望。

如元杂剧《桃园结义》写关张见刘备“实为贵相”,就请他喝酒,刘备大醉后出现异象:关羽:兄弟,你见么?他侧卧着,面目口中钻出条赤练蛇儿,望他鼻中去了。

呀呀呀,眼内钻出来,入他耳中去了。

兄弟也,你不知道,这是蛇钻七窍,此人之福,将来必贵也。

等他睡醒时,不问年纪大小,拜他为兄,你意下如何?这个传统的另一个兴奋点,是武力崇拜,所以喜欢写智商硬伤而神勇无比的人物,《说唐》里有李元霸,《残唐五代》里有李存孝,平话《三国》里的张飞也属这一类,曾几乎以一人之力平定黄巾之乱,至于单挑打得吕布、赵云落荒而逃也不在话下。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2018-2019)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2018-2019)

江苏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汇编(2018-2019)【五】(18分)〔200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咸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

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

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

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聚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茎兰兰担i尘萱苎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

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真的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况且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如今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jb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况且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江苏省近年高考语文阅读类文本题及答案

江苏省近年高考语文阅读类文本题及答案

江苏省2004-2012年9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题(2012年江苏卷)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邮差先生师陀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

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

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住在心里叹息。

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

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的是各种各样的信。

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它们最多的大概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①“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他在空旷的很少行人的街上走着,一面想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

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

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

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他于是笑了。

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于是敲门。

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

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

她出来的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

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

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来了。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论述类文本阅读内容理解题

2019年高考语文江苏论述类文本阅读内容理解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
[命题陷阱五] [类型解读]
无中生有
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没有此意, 而是命题者故意增加内容,以此来干扰考生。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边练边悟] (2017· 高考全国卷Ⅲ,T1—B) 审选项 抓关键 (请标识 关键词)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 在城镇化 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 找原文 定题源 (请标识 与选项 对应的 关键词) 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 留住乡愁 。 这 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 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 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 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第四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命题陷阱一] [类型解读]
偷换概念
命题者在整合概括中,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 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 用、 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 改变, 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 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边练边悟] (2018· 高考全国卷Ⅲ,选项 T1—C) 审选项 抓关键 (请标识 关键词) 城市的意义 对 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 的, 城市体需要一种 抽象 的 意义共同性 。
栏目 导引
第四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解题指导] 勾画选项与原文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的表程度、 范围、数量、频率等的关键词;然后比对选项和原文中的一 些表范围、 程度的关键词, 如“全部、 都、 全、 一些、 部分、 相关、所有、人人,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 等。

2015_2019江苏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汇总

2015_2019江苏论述类文本阅读真题汇总

201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

”前人是这样说过。

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

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

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

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

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

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

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

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

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

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

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

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最新江苏省2018-2019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2)

最新江苏省2018-2019年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 (2)

精准训练十五紧扣语境,理解词句含义(意)练前提示对文中重要词语、概念及句子内涵的理解是江苏卷论述类文本考查的重点内容,其考查多选内涵丰富、理解起来难度稍大的词句,且选取词句类有变化。

做此类题必须牢牢把握好这样一个原则:以词句本身为抓手,紧紧扣住所在语境,以更深入地把握其思想内涵,对于词语、概念理解题,要特别关注核心词语(指凝聚了全文思想感情的词语)、形象化词语、指代性词语;根据词语出现的地方确定语境,仔细阅读,用好瞻前顾后法、比照辨析法等。

对于句子含意理解题,一定要运用好四种方法:①位置入手法;②关键词突破法;③结构透析法;④表达意图分析法。

词句含义(意)理解题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把原文关键词语“缝”进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节选)宗白华周济(止庵)《宋四家词选》里论作词云:“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

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

”孟子曰:“充实之谓美。

”从这两段话里可以建立一个文艺理论,试一述之。

一切生活部门都有技术方面,想脱离苦海求出世间法的宗教家,当他修行正果的时候,也要有程序、步骤、技术,何况物质生活方面的事件?技术直接处理和活动的范围是物质界。

它的成绩是物质文明,经济建筑在生产技术的上面,社会和政治又建筑在经济上面。

然经济生产有待于社会的合作和组织,社会的推动和指导有待于政治力量。

政治支配着社会,调整着经济,能主动,不必尽为被动的。

这因果作用是相互的。

政与教又是并肩而行,领导着全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古代政教合一,政治的领袖往往同时是大教主、大祭师。

现代政治必须有主义做基础,主义是现代人的宇宙观和信仰。

然而信仰已经是精神方面的事,从物质界、事务界伸进精神界了。

人之异于禽兽者有理性、有智慧,他是知行并重的动物。

知识研究的系统化,成科学。

综合科学知识和人生智慧建立宇宙观、人生观,就是哲学。

哲学求真,道德或宗教求善,介乎二者之间表达我们情绪中的深境和实现人格的谐和的是“美”。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

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

一、2019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答案详解】1. 根据原文,“为谁创作、为谁立言”是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问题。

故选C。

2. 根据原文,“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故选D。

3. 根据原文,“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故选B。

二、2020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答案详解】1. 根据原文,“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故选C。

2. 根据原文,“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

”故选A。

3. 根据原文,“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表象,大约需要借助一些技巧。

”故选D。

三、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详解【真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答案详解】1. 根据原文,“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

”故选A。

2. 根据原文,“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故选B。

3. 根据原文,“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

”故选C。

总结:历年高考语文试卷真题及答案详解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高考语文的命题趋势和答题技巧。

通过对真题的分析,考生可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语文成绩。

同时,考生还可以通过解题过程中的思维训练,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历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含答案)

历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含答案)

历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题(含答案)一、阅读下面短文,回答7-10题。

(12分,每小题3分)2004年(福建卷)磁共振现象为成像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将人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无线电射频脉冲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停止射频脉冲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出来,被人体外的接收器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获得图像。

许多原子核的运动类似“自旋体”,不停地以一定的频率自旋。

如果把物体放置磁场,原子核可以在磁场中旋转。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决定原子核旋转的频率和方向。

在磁场旋转的原子核有一个特点,即可以吸收频率与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使原子核的能量增加;当原子核恢复原状时,就会把多余的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用适当的电磁波照射它,然后分析它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知构成这一物体的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物体内部精确的立体图像。

水约占人体体重的2/3,在人体不同组织和器官中,水分比例不一样。

有趣的是,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会导致水分变化,而这种变化恰好能在磁共振图像中反映出来。

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

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

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

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测出来。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编程,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不同水含量和水分子运动的反映组织化学结构的三维图像。

从而在被观察的身体部位产生非常清晰的组织或器官图像,有利于弄清疾病的病理变化。

由于磁共振成像与X射线、CT等原理完全不同,故对人体没有兵贵神速,几乎适用于全身各系统不同疾病的检测;尤其对颅脑、脊椎和脊髓疾病的检测,更能显示它优于CT。

它可以不用血管造影剂即显示血管结构,故对血管、肿块、淋巴结和血管结构之间的鉴别更加独到。

它对软组织的分辨能力高于CT数倍,能够敏感地检测出组织成分中水含量的变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亦更早地发现病变。

2015年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5年高考江苏卷语文真题含解析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语⾔⽂字运⽤请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 的智慧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 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 ,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B.②⑤①④⑥③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2015年江苏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毎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3 题宋代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在唐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了窗前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宋代的货币流通和信用进入迅速发展时期,开创了古代金融的新篇章。

宋代在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

信用形式有借贷,质,押,典、赊买赊卖等多种形式。

借贷分为政府借贷和私人借贷。

政府贷借主要表现为赈贷的形式,在紧急情况下通过贷给百姓粮食或种子的方式,帮助他们度过困境。

私人借贷多为高利贷。

它可以解决社会分化和“钱荒”带来的平民百姓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满足特殊支付和燃眉之急的需要。

质、押是借贷担保的形式,由质库、解库、普惠库、长生库等机构经营。

质属动产担保,它的设立必须转移动产的占有;押属不动产担保,通常将抵押物的旧契交付抵押权人即可。

债务人违约时,债权人可用变卖价款优先受偿。

典当作为不动产转移的一种形式,也是在宋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特点是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价后,就占有了出典人典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支配权,典权存续期间典权人不向出典人支付租金,出典人也不向典权人支付利息。

宋代,商业贸易非常发达,但通货偏于紧缩,故赊买赊卖行为也很普及,几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所有物品都能进行赊买赊卖。

而且赊买赊卖所涉及人员的关系也异常复杂,触及官家和私人各层面。

从其实际效果看,解决了军需、赈济了贫民、加强了流通、满足了财政,更重要的一点,它向束缚生产流通扩大和发展的高利贷发起了冲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宋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对货币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社会中货币供给和流通状况不尽理想,表现为货币流通区域的割据性、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货币币材的复杂性以及大量流通的铜铁钱细碎和不便携带的特性,其结果是抑制了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在高度发达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保障下,通过民间自发力量的作用或官府的强制推行,宋代社会陆续涌现出诸如茶引、盐引、香药引、矾引、便钱、交子、钱引、见钱公据、关子和会子等大量新型纸质信用工具。

2019论述类文本

2019论述类文本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文学已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学科建构。

中国当代文学已经走过六十多年的历程,在时间上是现代文学的两倍多,但却是一个处于“未完成”状态的年轻学科。

在当前我国大力倡扬“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直面中国当代文学学科的问题与困惑,并寻求学科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方法,应成为当代文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议题。

当代文学的学科建构离不开“外源性”的理论资源,而且事实上,它在推动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方面曾起到重要作用。

问题是,长期以来,我们热衷于向“西方取经”,过于偏重这些“外源性”资源。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崇拜黑格尔的“历史哲学”,90年代服膺阿尔都塞的“历史总体性”和詹姆斯的“永远历史性”,新世纪迷恋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与谱系学”以及德里达的“解构学”。

对于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同样顶礼膜拜,超之若鹜。

举例说,美国华裔汉学家王德威的论文《被压抑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发表,就无异于在国内现当代学术界扔进了一颗深水炸弹。

一时间,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到处都是“被压抑的现代性”话题,甚至“没有……何来……”的句式也到处被模仿。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不应失去自己的学术主体性。

我们的当代文学史写作要有自己的学科特色、基本范畴、主体身份和当代性品格。

当代文学学科建设要将落脚点转移到“内源性”理论资源上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二是中国的本土经验,三是清代“朴学”的实证方法。

比如传统文化中的文章学传统、《史记》对理想文化人格的塑造和高超的叙事技巧,都可以成为我们撰写当代文学史的参照,并促使当代文学史家去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当代文学如何回归或复活传统的叙事美学与诗学,等等。

当代优秀作家已清醒意识到: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西方哲学思想的演释,也不是技术主义的炫技,而必须植根于本民族的沃土中,并通过“本土经验”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以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的情怀、高贵的精神气质,引导人类走向真善美的新高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书家和善书者沈尹默“古之善书者,往往不知笔法。

”前人是这样说过。

就写字的初期来说,这句话,是可以理解的,正同音韵一样,四声清浊,是不能为晋宋以前的文人所熟悉的,他们作文,只求口吻调利而已。

笔法不是某一个人凭空创造出来的,而是由写字的人们逐渐地在写字的点画过程中,发现了它,因而很好地去认真利用它,彼此传授,成为一定必守的规律。

由此可知,书家和非书家的区别,在初期是不会有的。

写字发展到相当兴盛之后(尤其到唐代),爱好写字的人们,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就产生出一批好奇立异、相信自己、不大愿意守法的人,各人使用各人的手法,各人创立各人所愿意的规则。

凡是人为的规则,它本身与实际必然不能十分相切合,因而它是空洞的、缺少生命力的,因而也就不会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也就不可能使人人都满意地沿用着它而发生效力。

在这里,自然而然地便有书家和非书家的分别了。

有天分、有休养的人们,往往依他自己的手法,也可能写出一笔可看的字,但是详细监察一下它的点画,有时与笔法偶然暗合,有时则不然,尤其是不能各种皆工。

既是这样,我们自然无法以书家看待他们,至多只能称之为善书者。

讲到书家,那就得精通八法,无论是端楷,或者是行草,他的点画使转,处处皆须合法,不能四号苟且从事,你只要看一看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遗留下来的成绩,就可以明白的。

如果拿书和画来相比着看,书家的书,就好比精通六法的画师的画;善书者的书,就好比文人的写意画,也有它的风致可爱处,但不能学,只能参观,以博其趣。

其实这也是写字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六朝及唐人写经,风格虽不甚高,但是点画不失法度,它自成为一种经生体,比之后代善书者的字体,要严谨得多。

宋代的苏东坡,大家都承认他是个书家,但他因天分过高,放任不羁,执笔单钩,已为当时所非议。

他自己曾经说过:“我书意造本无法。

”黄山谷也尝说他“往往有意到笔不到处”。

就这一点来看,他又是一个道地的不拘拘于法度的善书的典型人物,因而成为后来学书人不须要讲究笔法的借口。

我们要知道,没有过人的天分,就想从东坡的意造入手,那是毫无成就可期的。

我尝看见东坡画的枯树竹石横幅,十分外行,但极有天趣,米元章在后边题了一首诗,颇有相互发挥之妙。

这为文人大开了一个方便之门,也因此把守法度的好习惯破坏无遗。

自元以来,书画都江河日下,到了明清两代,可看的书画就越来越少了。

一个人一味地从心所欲做事,本来是一事无成的。

但是若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自然不是意造的矩)的程度,那却是最高的进境。

写字的人,也需要做到这样。

(有删改)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善书而不知笔法,这一现象出现在写字初期,当时笔法还未被充分发现和利用。

B.唐代爱好写字的人渐多,有一批人好奇立异,自创规则,经生体就是这么产生的。

C.二王、欧、虞、褚、颜诸家都是严格遵守笔法的典型,他们都属于书家的行列。

D.元明清三代,书画创作每况愈下,优秀作品越来越少,与守法度的习惯被破坏有关。

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在写字过程中,那些与实际不能完全切合的人为的规则,不具有普遍的永久的活动性,因而不能称之为笔法。

B.书与画相似,书家之书正如画师之画,谨严而不失法度,而善书者之书正如文人的写意,别有风致。

C.苏东坡天分高,修养深,意造的书画自有天然之趣,但率先破法,放任不羁,成为后世不守法度的借口。

D.一味从心所欲做事是不可取的,但写字的人如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却能达到最高的境界。

17.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6分)17.是否尽合笔法;能否诸体皆工;是否适宜学习。

2018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中国建筑的希望梁思成建筑之始,本无所谓一定形式,更无所谓派别。

所谓某系或某派建筑,其先盖完全由于当时彼地的人情风俗、政治情况之情形,气候及物产材料之供给,和匠人对于力学知识、技术巧拙之了解等复杂情况总影响所产生。

一系建筑之个性,犹如一个人格,莫不是同时受父母先天的遠传和朋友师长的教益而形成的。

中国的建筑,在中国整个环境总影响之下,虽各个时代各有其特征,其基本的方法及原则,却始终一贯。

数千年来的匠师们,在他们自已的潮流内顺流而下,如同欧洲中世纪的匠师们一样,对于他们自己及他们的作品都没有一种自觉。

19世纪末叶及20世纪初年,中国文化屡次屈辱于西方坚船利炮之下以后,中国却忽然到了“凡是西方的都是好的”的段落,又因其先已有帝王骄奢好奇的游戏,如郎世宁辈在圆明园建造西洋楼等事为先驱,于是“洋式楼房”“洋式门面”,如雨后春笋,酝酿出光宣以来建筑界的大混乱。

正在这个时期,有少数真正或略受过建筑训练的外国建筑家,在香港、上海、天津……乃至许多内地都邑里,将他们的希腊罗马哥特等式样,似是而非地移植过来,同时还有早期的留学生,敬佩西洋城市间的高楼霄汉,帮助他们移植这种艺术。

这可说是中国建筑术由匠人手中升到“士大夫”手中之始;但是这几位先辈留学建筑师,多数却对于中国式建筑根本鄙视。

近来虽然有人对于中国建筑有相当兴趣,但也不过取一种神秘态度,或含糊地骄傲地用些抽象字句来对外人颂扬它;至于其结构上的美德及真正的艺术上的成功,则仍非常缺乏了解。

现在中国各处“洋化”过的旧房子,竟有许多将洋式的短处,来替代中国式的长处,成了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这些亦正可表示出他们对于中国建筑的不了解态度了。

欧洲大战以后,艺潮汹涌,近来风行欧美的“国际式”新建筑,承认机械及新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已占据了主要地位。

这些“国际式”建筑,名目虽然笼統,其精神观念,却是极诚实的。

这种建筑现在已传至中国各通商口岸,许多建筑师又全在抄袭或模仿那种形式。

但是对于新建筑有真正认识的人,都应知道现代最新的构架法,与中国固有建筑的构架法,所用材料不同,基本原则却一样——都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墙壁的。

这并不是他们故意抄袭我们的形式,乃因结构使然。

我们若是回顾到我们古代遠物,它们的每个部分莫不是内部结构坦率的表现,正合乎今日建筑设计人所崇尚的途径。

这样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艺术,竟融洽相类似,在文化史中确是有趣的现象。

我们这个时期,正该是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而又强旺更生的时期,也是中国新建筑师产生的时期。

他们自己在文化上的地位是他们自己所知道的;他们对于他们的工作是依其意向而设计的;他们并不像古代的匠师,盲目地在海中漂泊,他们自己把定了舵,向着一定的目标走。

我认为,他们是最有希望的。

(有删改)17.分析文中“兼二者之短的‘低能儿’”出现的原因。

(6分)17.社会上有崇洋媚外的风气;一部分建筑师对中国建筑存在鄙视;一部分建筑师虽对中国建筑感兴趣,但缺乏真正的了解。

18.文中“‘国际式’新建筑”的内涵是什么?(6分)18.承认机械及新材料的主要地位;有极诚实的精神观念;其构架法的基本原则是先立骨架、次加墙壁。

19.中国建筑的希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联系全文,简要概述。

(6分)19.数千年来中国建筑取得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有其一贯的基本方法及原则;中国建筑因新科学、材料、结构正赶上强旺更生的时期;拥有文化自信和自觉艺术追求的新建筑师群体正在产生。

19.舞台艺术既要尊重历史传统,遵循规则,继承家法,依据曲谱、身段、脸谱来表演;还要积累经验,把握火候,挥洒灵气,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2016年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成人不自在郭英德《西游记》记录了孙悟空从出生、成长、奋斗,直到成为“斗战圣佛”的曲折过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人不自在。

//孙悟空的出生,和普通人大不一样,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摆脱了人与生俱有的社会关系。

用小说的话,就是“不服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约束”。

那么,作为一个原生态的人,他是不是就获得了真正的“自在”呢?这还不行。

他发现自己生活的环境太狭隘了,来来回回就在花果山上,交往的就是些猴兄猴弟。

他想要拥有更大的空间和世界,所以去寻仙问道,有了种种法力。

一个筋斗云翻出十万八千里,生活空间如此之大,可以为所欲为,来去自如。

有了这么广阔的生存空间,就获得真正的“自在”了吗?还和“成人”的两难处.)18.文中“如来佛的掌心”“紧箍咒”“八十一难”分别意味着什么?(6分)18.18.“如来佛的掌心”象征着孙悟空无法逃脱的社会规范;“紧箍儿”象征着孙悟空心甘情愿接受的社会规范;“八十一难”象征着孙悟空修心过程中所遇的障碍。

(“如来佛的掌心”意味着一种无所不能的社会规范;“紧箍咒”意味着一种对绝对自由的约束;“八十一难”意味着修心过程中所遇障碍。

)19.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西天取经”的寓意。

(6分)19.人生的成长是发挥个人能力、收心敛性的过程;人生要承担责任,克服困难,完成使命;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

(19.“西天取经”在文中是孙悟空充分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更是他收心敛性的过程,是他“成人”的过程。

同时这也是一种人生的命题,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最大的价值不在于目的,而在于过程,一方面希望有更多自由,另一方面又发现面临着种种约束。

这是两难的,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两难处境当中找到最佳位置。

)2015年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 ~18题。

罗丹的雕刻熊秉明雕刻的发生源自一种人类的崇拜心理,无论是对神秘力的崇拜,对神的崇拜,或者对英雄的崇拜。

把神像放在神龛里,把英雄像放在广场的高伟基座上,都表示这一种瞻仰或膜拜的情操。

雕刻家把神与英雄的形象具体化。

他的创作是社会交给他的任务。

所以雕刻家在工作中,虽然有相当的自由,可以发挥个人才华,但是无论在内容上,在形式上,还要首先服从一个社会群体意识长期约定俗成的要求。

有时,我们在庙宇装饰、纪念碑细部也看到日常生活的描写,有趣而抒情,然而那是附带的配曲。

罗丹的出现,把雕刻作了根本性的变革,把雕刻受到的外在约束打破。

他不从传统的规格、观众的期待去考虑构思,他以雕刻家个人的认识和深切感受作为创造的出发点。

雕刻首先是一座艺术品,有其丰富的内容,有它的自足性,然后取得它的社会意义。

所以他的作品呈现的时候,一般观众,乃至保守的雕刻家,都不免惊骇,继之以愤怒、嘲讽,而终于接受、欣赏。

他一生的作品,从最早期的《塌鼻的人》《青铜时代》,一直到他最晚年的《克列蒙梭》《教皇伯诺亚第十五》都受到这样的遭遇,只不过引起的波澜大小不同而已。

欣赏罗丹毕生的作品,我们也就鸟瞰了人的生命的全景。

从婴孩到青春,从成熟到衰老,人间的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爱和欲,哭和笑,奋起和疲惫,信念的苏醒,绝望的呼诉……都写在肉体上。

他说“忠于自然”,而在他的手中,人体已经开始扭曲,破裂;他说“尊重传统”,然而他已经把雕刻从纪念碑功能中游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