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合集下载

山东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稿)山东省建设厅2006.02.19前言(初稿)本导则主要为指导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而制定。

根据建设部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政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省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本导则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反馈给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

目录1、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规划依据 11.4 规划原则 11.5 规划任务 2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1.7 规划期限 2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2 2.1 村庄用地分类 22.2 宅基地标准 3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33、村庄分类 33.1 村庄规划分类 4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4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43.4 村庄撤并 5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4.2 规划布局原则 54.3 规划布局类型 65、住宅 65.1 住宅建设标准 65.2 住宅设计原则 65.3 住宅平面设计 65.4 住宅立面设计 66、公共设施76.1 公共设施分类76.2 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7 6.3 公共设施的布局76.4 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77、生产建筑97.1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97.2 工业用地97.3 仓库及堆场用地108、绿化景观规划108.1 绿地分类108.2 绿地配置标准108.3 公共绿地布局原则 10 8.4 风貌特色108.5 景观节点118.6 河道景观规划118.7 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119、基础设施119.1 规划原则119.2 道路119.3 停车场129.4 给水工程129.5 排水工程129.6 供电工程139.7 电信工程139.8 工程管线综合139.9 能源利用139.10 环境卫生设施149.11 防灾减灾 149.12 竖向规划 1510、附则15附录A :规划编制程序及成果要求 16 A.1 基础资料收集16A.2 规划成果16附录B :村庄用地布局示意20 B.1村庄基本布局模式示意 20B.2 村庄扩展模式示意 22B.3 公共设施布局示意 241、总则1.1 规划目的为加强对我省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范围.........................................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 4 - 2.1现状调查 ........................................ - 4 - 2.2规划编制 ........................................ - 5 - 2.3批前公示 ........................................ - 6 - 2.4审查报批 ........................................ - 6 - 2.5批后公告 ........................................ - 6 - 2.6成果备案 ........................................ - 6 - 3规划内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 6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内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 11 - 3.7基础设施 .......................................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 13 - 3.9农房建设 .......................................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 19 - 4规划成果 .......................................... - 20 -4.1文本 ...........................................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 22 -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23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27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
行)》的通知
正文: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公布《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的通知
各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由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业经审定通过,编号JD14-051-2020,现予以公布,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本技术导则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

附件:山东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0年7月9日
——结束——。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总体要求 (1)1.4 编制要求 (2)1.5 其他规定 (3)第二章 编制技术准备 (4)2.1 片区和街区划分 (4)2.2 编码体系 (4)2.3 基础准备 (5)第三章 片区控规编制技术要求 (5)3.1 编制内容 (5)3.2 刚性控制内容 (8)3.3 弹性引导内容 (9)3.4 成果要求 (10)第四章 街区控规编制技术要求 (11)4.1 编制内容 (11)4.2 刚性控制内容 (12)4.3 弹性引导内容 (13)4.4 成果要求 (13)第五章 附则 (14)附:相关说明 (15)1第一章 总则1.11.2 1.3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县城的控规编制工作,建制镇可参照执行。

总体要求1.3.1控规编制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严格落实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1.3.2控规编制应衔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深化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市政设施等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保障公共利益。

1.3.3控规编制应落实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新理念,将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纳入控规,并落实到相关指标中。

1.3.4控规编制应贯彻阳光规划理念,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围 ................................................................................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4 - 2.1现状调查............................................................................ - 4 - 2.2规划编制........................................................................... - 5 - 2.3批前公示........................................................................... - 6 - 2.4审查报批........................................................................... - 6 - 2.5批后公告........................................................................... - 6 - 2.6成果备案........................................................................... - 6 - 3规划容 .................................................................................... - 6 - 3.1分类指导............................................................................ - 6 - . . .3.1.1村庄类型 ...................................................................... - 7 -3.1.2容要求 .........................................................................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 10 - 3.6道路交通.......................................................................... - 11 - 3.7基础设施..........................................................................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13 - 3.9农房建设.......................................................................... - 16 - 3.10绿化景观 ........................................................................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 19 - 3.12防灾减灾......................................................................... - 19 - 4规划成果............................................................................... - 20 -4.1文本................................................................................. - 20 - 4.2图件 ................................................................................. - 21 - 4.3数据库 ............................................................................. - 21 - 5规划实施............................................................................... - 22 -附录1:规划控制指标表 ........................................................ - 23 - . . .附录2: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4 - 附录3:近期建设项目表........................................................ - 26 - 附录4: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 27 -. .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城镇详细规划原理与设计——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专题讲解五--2

城镇详细规划原理与设计——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专题讲解五--2

五、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总则 第二部分:村庄建设标准及分类
第三部分: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内容
第四部分:规划成果要求
1、总则 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
设用地标准 3、村庄分类 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住 宅 6、公共设施 7、生产建筑 8、绿化景观规划 9、基础设施 10、附 录
1、总则
▪ 规划目的 ▪ 适用范围 ▪ 规划依据 ▪ 规划原则 ▪ 规划任务 ▪ 规划编制与审批 ▪ 规划期限
▪ 采用异地新建是改善生活条件的重要手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 们的经济选择。
▪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对配套设施与环境建设的要求提高。 ▪ 强调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反映了社会属性与社会关系的第一性。
三、关于《导则》的说明
1、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成果要求
山东省土地面积达到15.71万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下辖17个地级市、49 个市辖区、31个县级市、60个县、460个街道办事处、277个乡、1194个镇, 规划区外有7.7万个村庄。
3、村庄建设在村镇规划体系中的地位
“村庄建设规划”不是脱离城乡协调发展的孤立的规划,而必须有合理 的上层次的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作指导。
四、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 2000年)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防洪标准》(GB50201-94)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1997年) 《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 《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
研——分析村庄规划建设存在问题——研究现状村庄规划技术标准、村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__________ 说明书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四规划设计原则 (2)五规划目标 (3)六规划结构 (3)七规划布局 (3)八道路系统规划 (4)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十建筑设计 (5)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一、规划背景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

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

二、规划范围及区位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

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现状条件及评价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

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

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

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4.《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5.《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7.地形图8.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四、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

济南市农村村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济南市农村村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济南市农村村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我市农村村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保障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修正)、《山东省乡村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1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集体建设用地上农村村民个人新建、改建、扩建和翻建供其本人或家庭成员使用的私有住房(以下统称“村民自建房”),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本辖区内村民自建房的属地管理责任。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等部门依法负责村民自建房相关业务指导工作。

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下同),负责本辖区内村民自建房的用地审核批准、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管理及服务等工作。

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配合镇人民政府进行村民自建房的建设监督管理,开展经常性的巡查。

自建房村民对房屋的质量安全负总责,承担建设主体责任。

第四条村民自建房,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的原则,注重建筑质量,满足村民需求,体现特色风貌。

第五条镇人民政府应根据上位规划组织开展镇辖区内村庄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工作,引导村民按照规划实施建设。

第六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享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按照《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规定执行。

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村民统一组织实施住房建设。

村民住房建筑基底面积不得超过宅基地面积的70%;建筑层数三层及以下;总建筑面积不大于260平方米;室内外高差应控制在0.45米以内;层高一般不超过3.5米。

村民自建房应符合抗震、无害化卫生厕所等要求,要与美丽村居建设、传统村落保护相结合,打造彰显泉城文化和建筑风貌的泉城特色新民居。

第七条区(县)人民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村民自建房实施细则;镇人民政府应当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将村民自建房的申请条件、申报审批程序、审批工作时限、不动产登记等相关规定进行公示。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 - 1 - 1、1地位作用............................................................................................ - 1 - 1、2适用范围............................................................................................ - 1 - 1、3制定依据............................................................................................ - 1 - 1、4规划原则............................................................................................ - 3 - 1、5规划期限............................................................................................ - 4 - 1、6编制单元............................................................................................ - 4 - 1、7工作底图............................................................................................ - 4 - 2工作流程 ..................................................................................................... - 4 - 2、1现状调查........................................................................................... - 4 - 2、2规划编制........................................................................................... - 5 - 2、3批前公示........................................................................................... - 6 - 2、4审查报批........................................................................................... - 6 - 2、5批后公告........................................................................................... - 6 - 2、6成果备案........................................................................................... - 6 -3、1分类指导........................................................................................... - 6 -3、1、1村庄类型................................................................................. - 7 -3、1、2内容要求................................................................................. - 8 - 3、2发展分析与定位.............................................................................. - 8 - 3、3生态保护与修复.............................................................................. - 9 - 3、4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 - 9 - 3、5产业发展与布局............................................................................ - 10 - 3、6道路交通......................................................................................... - 11 - 3、7基础设施......................................................................................... - 12 - 3、8公共服务设施................................................................................ - 13 - 3、9农房建设......................................................................................... - 16 - 3、10绿化景观....................................................................................... - 18 - 3、11历史文化保护.............................................................................. - 19 - 3、12防灾减灾....................................................................................... - 19 - 4规划成果 ................................................................................................... - 20 -4、1文本.................................................................................................. - 20 - 4、2图件.................................................................................................. - 20 - 4、3数据库.............................................................................................. - 21 -附录1: 规划控制指标表 ......................................................................... - 23 - 附录2: 国土空间结构调整表.............................................................. - 23 - 附录3: 近期建设项目表 ......................................................................... - 25 - 附录4: 村庄规划管制规则样式............................................................ - 26 -1总则1、1地位作用村庄规划就是法定规划,就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城镇开发边界外的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就是以上位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编制的“多规合一”的实用性规划,就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
(试行)》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自然资源厅
•【公布日期】2019.09.12
•【字号】
•【施行日期】2019.09.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
行)》
近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引导村庄建设,推动乡村地区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导则》由总则、工作流程、规划内容、规划成果、规划实施五部分组成。

《导则》规定,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将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作为单元编制规划。

规划编制坚持多规合一、统筹安排,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优化布局、节约集约,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尊重民意、简明实用等原则。

《导则》明确,规划编制要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成果、数字线划地图和比例尺不低于1:2000的地形图或国土数字正射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拟进行居民点建设规划的应按1:500实测工作底图。

规划编制要充分结合实际、尊重民意,通过走访座谈、现场踏勘、问卷调查和驻村体验等方
式,全面了解村庄现状情况、问题和发展需求。

《导则》结合山东实际,区分不同村庄类型,进行分类指导,明确不同的规划内容,按照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战略要求,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对生态保护与修复、农田保护与土地整治、产业发展与布局、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提出了具体要求,突出山东特色。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〇一七年七月目录第一章 总则 (1)1.1 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总体要求 (1)1.4 编制要求 (2)1.5 其他规定 (3)第二章 编制技术准备 (4)2.1 片区和街区划分 (4)2.2 编码体系 (4)2.3 基础准备 (5)第三章 片区控规编制技术要求 (5)3.1 编制内容 (5)3.2 刚性控制内容 (8)3.3 弹性引导内容 (9)3.4 成果要求 (10)第四章 街区控规编制技术要求 (11)4.1 编制内容 (11)4.2 刚性控制内容 (12)4.3 弹性引导内容 (13)4.4 成果要求 (13)第五章 附则 (14)附:相关说明 (15)1第一章 总则1.11.2 1.3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我省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编制工作,切实提高规划编制和管理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山东省城乡规划条例》《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县城的控规编制工作,建制镇可参照执行。

总体要求1.3.1控规编制应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严格落实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不得突破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要求。

1.3.2控规编制应衔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深化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市政设施等专项规划的核心内容,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用设施,保障公共利益。

1.3.3控规编制应落实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绿色低碳等城市发展新理念,将城市“双修”、城市设计、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纳入控规,并落实到相关指标中。

1.3.4控规编制应贯彻阳光规划理念,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山东省建委关于印发《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鲁建村发[1997]293号1997年10月5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村镇规划编制管理,提高村镇规划的科学性,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县以下建制镇(不含县城关镇)、集镇、独立工矿区及村庄的规划编制。

第三条编制乡(镇)规划一般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村庄应在乡镇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编制建设规划。

第四条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

第五条承担村镇规划编制任务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和省关于规划设计资格的规定。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有关部门提供编制村镇规划所需要的基础资料。

编制村镇规划采用的勘察测量资料,须经县以上建设主管部门审查同意。

第七条编制村镇规划,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第八条编制村镇规划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并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的规定。

第二章乡(镇)总体规划第九条乡(镇)总体规划包括乡(镇)域规划和乡(镇)驻地规划两部分。

第十条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应当对乡(镇)的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及自然条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取得准确的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编制乡(镇)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包括:(一)自然资料1.乡(镇)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图;2.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地震资料;3.自然资料的分布、储量和开采状况。

(二)经济、社会资料1.乡(镇)历史沿革、文物古迹、革命史迹;2.行政区划、社会组织、村镇空间地域分布情况;3.乡(镇)及所辖村庄的人口数量、构成情况、历年人口变动情况、劳动力及其转移趋势;4.乡(镇)及所辖村庄经济发展状况(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及比例,人均收入,农、林、牧、副、渔、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等各行业的产值及比例),主要农作物分布、产量和农业区划、主要工业企业的基本情况等;5.土地利用情况(建设、农田、水利、矿产开发、山地、荒地、滩涂、林果用地等);6.文教卫生事业资料;7.商业、服务业、集市贸易情况;8.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其他专业规划资料;9.乡(镇)驻地各项建设用地分布情况;10.乡(镇)驻地主要公共设施分布及建筑状况。

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山东省建设厅2006、5一、编制目的和依据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加强对村庄整治规划与行动计划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指导,做好新时期村庄整治工作,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编制山东省村庄整治技术导则。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以及社会力量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基本原则3.1资源整合利用、落实“四节”原则3.1.1村庄整治要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剂利用的方针。

提倡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厉行节约、多办实事。

3.1.2村庄整治应充分体现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四节”方针。

3.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3.2.1按不同地域分类指导。

东部、中部、西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对于不同地区村庄的整治,对其各类公用设施的改造与完善,均应因地制宜,不搞一个模式一刀切。

3.2.2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城镇建成区郊区的村庄,应以邻近的城镇化、现代化环境为依托,最大限度地利用城市已有的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公用设施,提升村庄的综合功能和环境质量。

3.2.3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为目标,村庄整治措施与“三集中”相结合,统筹安排,优化整合。

3.3区别对待,多模式整治的原则3.3.1散户散村迁建。

对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规模小、建筑及环境质量差的散居户和自然村落,可向小城镇、中心村和有一定规模的大村迁建。

3.3.2村庄就地整治。

对具有一定规模且已有某些公用设施的村庄、发展条件和基础较好的村庄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和条件,实行整村就地整治,进行村庄改造和完善。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文本

———说明书————————目录————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范围及区位 (2)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 (2)四规划设计原则 (2)五规划目标 (3)六规划结构 (3)七规划布局 (3)八道路系统规划 (4)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4)十建筑设计 (5)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 (5)十二环卫规与划消防规划 (6)十三用地平衡表和综合技术经济指标 (6)大场镇凤墩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文本一、规划背景随着大场镇加大打造人居城镇的力度,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城镇,以董家口港建设为契机,大场镇对镇域进行了综合整治;大场镇凤墩社区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大场镇凤墩社区力图打造风景优美、环境清新、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人类居住圣地;二、规划范围及区位凤墩社区位于大场镇驻地,北邻334省道,整个社区占地面积约为40亩,整个小区地势北高南低;凤墩社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西邻凤凰中心商务区,为凤墩社区的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状条件及评价凤墩社区现状条件较好,主要用地为耕地;该处地形平坦,整个社区地质状况良好,无需做人工改造即可施工;该小区内的地下水位较低,不必考虑地下水对建筑地基的影响;因此,从总体上讲凤墩社区的现状为其能顺利的施工及竣工验收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三、规划依据及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2. 城镇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3. 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2007版4. 青岛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5年12月5.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6. 大场镇城镇总体规划2004-20207. 地形图8. 国家、山东省、青岛市其它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条例四、规划设计原则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注意处理好自然环境商业氛围人的关系,把居民对居住环境、居住类型和物业管理三方面的需求作为规划设计重点,努力把社区规划成具有优美的居住环境、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世纪新型居住小区;主要创新点和指导原则为:1、重视城镇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小区规划努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及居民生活模式,使小区融汇在城镇的大环境中,成为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规划重视建筑体量、色彩及空间关系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充分结合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区位,创造出一个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的山水园林居住环境;注重小区区位优势,规划上尽量体现新世纪的居住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商业前景,设计高起点,融入全方位的新世纪居住环境理念;2、满足住宅的居住性、舒适性、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规划根据物业管理需要确定组团规模和服务设施内容;服务设施配套齐全,位置得当,符合居民生活要求和行为轨迹,便于在保安、清洁、绿化、水电、家政等方面推选规范化服务,为物业管理及服务提供了便利条件,提高了工作质量,降低了管理成本;3、加强空间领域限定、提高居住安全性社区按照空间的不同属性和人的行为逻辑规律,将小区用地分成不同空间序列,并通过小区主入口以及组团、单元入口的标志性景观进一步加强空间的领域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了居住环境的安全性;4、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动态体系进行规划;注意采用具有灵活性和可改性的技术处理方法,在建设中留有发展余地,在道路、停车位等方面作前瞻性的策略布置,使规划具有弹性,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5、强调适度的人车分离,营构人性化的社区空间环境既为步行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社区休闲环境,也为行车者提供便捷的交通、停车及入户线路;6、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创造舒适、优美、卫生、安宁的生活环境;规划的用地布局及空间组织以人的需求为依据,充分考虑人的可达性、便捷性及舒适性,做到以人为本,为人服务;在满足日照、采光和通风的基础上,着重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强调绿地景观系统的均好性,使居民最大程度接近自然、享受自然,保证居民的身心健康;五、规划目标充分利用所具有的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与交通条件,将凤墩社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具有极大吸引力与品牌效应的现代化居住小区;1、高效能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不仅要齐全,而且要做到安全、高效、可靠,建设现代化高效能的通信设施和协调的道路交通系统,建设高效能的上下水、清洁能源供应、消防及垃圾回收加工等市政设施;2、高质量的生态环境加强绿化,保护生态环境污染,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防止污染;3、高品质的物质形态环境功能与形态并重,合理进行功能组合与用地布局,塑造富有特色的形态环境,构造一个空间层次丰富、具有时代感的居住小区;4、高水平的规划管理加强小区建设管理,合理确定土地利用率,统一规划,增加弹性和应变力,建立完善的管理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六、规划结构:小区分为两个功能区:商业功能区、居住功能区;商业功能区沿广青路布置,在经济效益上增加了沿街商铺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活力,也大大方便了居住区内部居民的生活和消费,并能受周边的经济带动共同发展,商业建筑设计的中心是营造特有的商业氛围,带动区域物流经济的发展;居住功能区在商业带内部形成丰富的居住形式;七、规划布局:人类居住活动的集约化是未来都市居住建筑的发展趋势,本方案以此为前提,将住宅、社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适当地集中,在满足人们社会交往、现代生活多种高标准的同时,有效控制建筑密度,让绿化环境成为居住空间真正的主题;1、住宅布局本次规划结构为“一心、一带、四片区”空间布局模式;“一心”是由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公寓、幼儿园结合中心绿地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一带”为与公共中心结合景观绿化带,形成凤墩社区的景观轴线;“四片区”为由道路、景观带等分隔而成的四个居住片区;2、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区位性与方便性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结合整个居住小区建设的情况,以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为原则,以适应家务劳动的社会化趋势和市场需求;同时,所配置的内容也避免与周边地区的设施不必要的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考虑现有地块的商业价值及居民使用的便利性,在小区的中心布置社区服务中心,在社区服务中心内设有老年文体活动站、医务室、警务室、等功能,从而使小区公建的配置能最大程度地为全区服务;小区垃圾实行袋装化管理,住宅组团设垃圾收集点,其设置充分考虑了环境因素及便捷的原则;八、道路系统规划:小区交通组织整体性与景观性结合地形特点与空间布局,在加强各组团相互贯连并便利内外交通的同时,创造合理的道路系统;道路设计与住区内城镇设计相结合,强调对景与转折,以形成步移景异的空间变化,共同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空间景观;整体道路交通系统以车行系统和步行系统为框架,同时,宅间道路和步行道路有机结合,使二者自成体系;规划注意协调机动车、自行车、人行三种交通方式的关系;依据居民出行方向及外围城镇道路妥善设置小区出入口;小区道路分三级:小区级主路宽8米,小区级次路宽5米,宅间路米,区内道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能够杜绝穿越性交通;小区车行道路格局为一站式;步行则主要通过小区内部的步行轴线进入各住宅组团,居民沿可就近通达居住地,保证居民生活的宁静和舒适;在入口处规划设置残疾人坡道,实现小区无障碍设计;小区内道路及铺装根据不同功能选取不同的材质;如小区内主要车行道为沥青路面;人行道、住宅院落内的车行道采用彩色混凝土地砖,室外停车场采用植草砖,以丰富小区景观;九、绿化景观系统规划:总体设计思想:系统性与生态性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将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造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绿地系统:本社区面积适中,人口适中,在社区西侧修建一个凤凰中心商务区,为社区居民在劳作之余提供一个休闲活动、放松身心的场所;充分利用白马河、吉利河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小区游园内设置贯通水系;同时每个片区又有属于自己的公共活动场地;利用小区内建筑布置的形式营造小区中心的主景观轴;主景观轴结合休闲广场,古亭及硬质铺地、绿化形成界面丰富而连贯的景观带,同时由主景观轴向小区各组团中心延伸,形成各组团中心的次景观核心;各组团轴之间形成,或种植形态优美的大型乔木,绿楔与主轴的交汇处形成新的景观节点,进一步强化了主景观轴;组团内部各院落绿化以朴实、自然为原则,种植多样的地方树种,乔、灌木、地被相结合,形成各组团院落的绿色景观特色;十、建筑设计1.住宅户型住宅采用大面宽,小进深的户型,争取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客厅与餐厅都有大面积的采光窗,100以上的户型均有双阳台;2.商业建筑结构布置上考虑可灵活分隔,方便业主,立面材料主要为花岗岩与落地玻璃相结合,统一安排广告位,在营造商业氛围的同时不失高雅的品位;3.建筑造型形象上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与现代气息,充分反映了其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领先品质;同时,在阳台、凸窗、檐口等细部处理上也力图做到亲切生动,营造自然的居家风格;总体上给人以细腻、精致、优雅的感觉;使建筑形式清新典雅而又符合现代城镇气氛,建筑造型表现出一种自由韵律,增强亲切感和生活气氛;建筑风格统一而又不千篇一律,共同和谐相处使小区必将具有浓郁的地域风景及强烈的可识别性;十一、新型技术的运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节能型保温外墙涂料内隔墙使用新型轻质墙体生态设计观念和措施:良好的社区通风和户型通风,减少纯硬地,采用植草砖;拥有充沛的日照;全部住宅采用无障碍设计,环境全部设导盲石和无障碍坡道;十二、环卫规划与消防规划在每个居住组团按60米的服务半径,布置垃圾收集点;车行路和宅前道路的设置,以及人行步道可保证消防车能够直接到达每个住宅单元;一期单体楼效果图二期单体楼效果图一期商业步行街规划图二期商业步行街规划图社区服务中心鸟瞰图户型图1户型图2户型图3户型图4户型图5户型图6期鸟瞰图十、技术经济指标1用地平衡表2技术经济指标。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订《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1998.04.30
•【字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
•【施行日期】1998.04.30
•【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法制工作
正文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90号)
1998年4月30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90号关于修订《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业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发布施行。

1998年4月30日
关于修订《山东省实施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的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省政府决定对《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作如下修订:
1.第三十六条修改为:“依法取得设计、施工或开发资质证书的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超过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设计、施工任务或者设计、施工的质量不符合要求,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资质证书。


2.第三十七条修改为:“未经批准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
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根据本决定,对以上规章部分条款的顺序作相应的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

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技术导则(试行)2013年前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要求,根据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通过政府统筹、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建设居住舒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提升生活质量。

参照国家有关村庄规划建设的法规和技术规范制定本导则。

(一)建设思路1、根据山东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的要求,以新建新型农村社区为主,旧村改造、特色聚居点保护与开发建设为补充,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2、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以及土地资源集约利用。

(二)具体目标1、基本目标社区功能和住宅功能基本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实现供电、通讯有保障,燃料清洁化,集中供水,垃圾集中收集与处理,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达到村容村貌整洁、道路平整、缆线规范、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生产方便的基本目标。

2、提高目标在基本目标的基础上,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物业管理完善,环境优美,有重点地做好内涵提升和历史文化、地方民族特色的挖掘工作,加强现代化设施建设,提高乡村建设科技含量,强化乡村产业、旅游休闲功能,体现乡村建筑和环境特色,达到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休闲观光吸引力、促进农村经济与建设的互动发展的较高目标。

(三)主要内容本导则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社区选址、安全与防灾;(4)建设用地与规划布局;(5)社区住宅设计与建设;(6)公共服务设施配套;(7)基础设施建设;(8)绿地组织与环境建设;(9)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保护;(10)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管理。

1 总则1.1 本导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城镇住宅设计标准》(DB51/5018-2000)、《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等相关技术规范,结合山东省相关指导文件与农村发展趋势拟定。

山东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地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建设厅二○○六年六月前言本导则主要为指导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而制定。

根据建设部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政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省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本导则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反馈给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

目录1、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规划依据 (1)1.4 规划原则 (1)1.5 规划任务 (2)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1.7 规划期限 (2)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1 村庄用地分类 (3)2.2 宅基地标准 (3)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3)3、村庄分类 (3)3.1 村庄规划分类 (4)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 (4)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5)3.4 村庄撤并 (5)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4.2 规划布局原则 (6)4.3 规划布局类型 (6)5、住宅 (6)5.1 住宅建设标准 (6)5.2 住宅设计原则 (7)5.3 住宅平面设计 (7)5.4 住宅立面设计 (7)6、公共设施 (7)6.1 公共设施分类 (7)6.2 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 (8)6.3 公共设施的布局 (8)6.4 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 (8)7、生产建筑 (9)7.1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9)7.2 工业用地 (10)7.3 仓库及堆场用地 (10)8、绿化景观规划 (10)8.1 绿地分类 (10)8.2 绿地配置标准 (10)8.3 公共绿地布局原则 (11)8.4 风貌特色 (11)8.5 景观节点 (11)8.6 河道景观规划 (11)8.7 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12)9、基础设施 (12)9.1 规划原则 (12)9.2 道路 (12)9.3 停车场 (13)9.4 给水工程 (13)9.5 排水工程 (13)9.6 供电工程 (14)9.7 电信工程 (14)9.8 工程管线综合 (14)9.9 能源利用 (15)9.10 环境卫生设施 (15)9.11 防灾减灾 (15)9.12 竖向规划 (16)10、附则 (16)附录A :规划编制程序及成果要求 (17)A.1 基础资料收集 (17)A.2 规划成果 (17)附录B :村庄用地布局示意 (21)B.1村庄基本布局模式示意 (21)B.2 村庄扩展模式示意 (23)B.3 公共设施布局示意 (25)1、总则1.1 规划目的为加强对我省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乡村振兴背景下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新泰市龙廷镇上豹峪村为例

乡村振兴背景下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新泰市龙廷镇上豹峪村为例

城乡规划·设计 2021年10月第18卷总第407期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7乡村振兴背景下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探索——以新泰市龙廷镇上豹峪村为例陈子豪1,4,赵玉清2,张 宽3,任亚鹏4(1.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2.山东建筑大学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3.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设计分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4.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62)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该战略要求顺应村庄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势,分类推进乡村振兴。

集聚提升类村庄在我国村庄中所占比例很高,因此该类型村庄规划是乡村振兴战略布局的关键,探索该类型村庄规划编制方法意义深远。

本文以新泰市龙廷镇上豹峪村为例,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开展规划调研,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全方位地探讨集聚提升类村庄规划编制思路和要点。

关键词:乡村振兴;集聚提升;以人为本;综合整治[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892/ki.csjz.2021.30.01Exploration on the Preparation of Village Planning for Cluster Promo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of Shangbaoyu Village in Longting Town, XintaiChen Zihao 1, 4, Zhao Yuqing 2, Zhang Kuan 3, Ren Yapeng 4(1.Shandong Institut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2.Shandong Architecture University Design Group,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3.Shandong Design Branch of Fanhua Construction Group , Jinan Shandong 250000, China; 4.School of Urban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62, China)Abstract: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requires not only to comply with the law and evolution of the villages ’ development, but to promote the classified rural revitalization. Gathering and upgrading villages account for most rural areas in China, the village planning of which are the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planning of this type of village. Taking Shangbaoyu village in Longting town of Xinta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orientation” and develops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The ideas and key points of the planning for cluster promotion villages are discussed in all aspects.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luster promotion;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五种类型,包括特色保护类村庄、集聚提升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以及其他类型村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山东省建设厅二◈◈六年六月前言本导则主要为指导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而制定。

根据建设部要求,贯彻落实国家《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由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联合编制完成本导则。

本导则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贯彻国家有关村庄建设规划的政策,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相关国家标准和地方规定,对山东省内村庄建设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规定,并广泛征求了全省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审查确定。

本导则由山东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和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反馈给山东省建设厅村镇处。

目录1、总则 (1)1.1 规划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规划依据 (1)1.4 规划原则 (1)1.5 规划任务 (2)1.6 规划编制与审批 (2)1.7 规划期限 (2)2、村庄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1 村庄用地分类 (3)2.2 宅基地标准 (3)2.3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2.4、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3)3、村庄分类 (3)3.1 村庄规划分类 (4)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 (4)3.3 新建型村庄规划 (5)3.4 村庄撤并 (5)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 (5)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4.2 规划布局原则 (6)4.3 规划布局类型 (6)5、住宅 (6)5.1 住宅建设标准 (6)5.2 住宅设计原则 (7)5.3 住宅平面设计 (7)5.4 住宅立面设计 (7)6、公共设施 (7)6.1 公共设施分类 (7)6.2 公共设施的配置原则 (8)6.3 公共设施的布局 (8)6.4 公共设施的配置标准 (8)7、生产建筑 (9)7.1 农业生产设施用地 (9)7.2 工业用地 (10)7.3 仓库及堆场用地 (10)8、绿化景观规划 (10)8.1 绿地分类 (10)8.2 绿地配置标准 (10)8.3 公共绿地布局原则 (11)8.4 风貌特色 (11)8.5 景观节点 (11)8.6 河道景观规划 (11)8.7 环境设施小品设计 (12)9、基础设施 (12)9.1 规划原则 (12)9.2 道路 (12)9.3 停车场 (13)9.4 给水工程 (13)9.5 排水工程 (13)9.6 供电工程 (14)9.7 电信工程 (14)9.8 工程管线综合 (14)9.9 能源利用 (15)9.10 环境卫生设施 (15)9.11 防灾减灾 (15)9.12 竖向规划 (16)10、附则 (16)附录A :规划编制程序及成果要求 (17)A.1 基础资料收集 (17)A.2 规划成果 (17)附录B :村庄用地布局示意 (21)B.1村庄基本布局模式示意 (21)B.2 村庄扩展模式示意 (23)B.3 公共设施布局示意 (25)1、总则1.1 规划目的为加强对我省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步伐,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制定本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山东省行政管辖范围内、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的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类资源保护范围内及其它有特殊要求区域内的村庄要同时符合相应有关法律法规、规范规定及规划要求。

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按城镇规划标准编制。

1.3 规划依据1.3.1《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1.3.2《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3.3《山东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1997年)1.3.4《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2005年)1.3.5城镇(乡)总体规划1.3.6城镇(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3.7城镇(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3.8国家、省、市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1.4 规划原则1.4.1集中发展的原则。

调整现有农村居民点布局结构,减少村庄数量,壮大村庄规模,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水平,鼓励合村并点。

1.4.2节约用地的原则。

通过清理村内闲置宅基地、充分利用原有村庄用地进行旧村改造,新建用地要尽量选择非耕地进行建设,集中紧凑布局,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已搬迁合并村庄要尽快进行土地复垦,实现退房还田或还林。

1.4.3远近期结合、切实可行的原则。

村庄规划要密切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实事求是,量为而行;同时要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旧村改造与新村建设的关系,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1.4.4传承文脉的原则。

规划布局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合理继承原有的布局结构、空间形态,保护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建构筑物、古树名木、标志物,体现各地不同的民俗风情,突出地方特色。

1.4.5保障公共安全的原则。

全面建立防洪、防火、防疫、防污染、减灾的公共安全体系。

1.5 规划任务在乡镇总体规划所确定的村庄布局规划基础上,明确村庄建设的规模和标准,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范围和建设时序,科学进行村庄规划布局,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和谐、适合当地特点的人居环境。

1.6 规划编制与审批村庄建设规划在市(县)、镇(乡)总体规划指导下,以镇(乡)为单位,由镇(乡)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统一进行编制。

编制村庄规划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由乡(镇)人民政府公布。

1.7 规划期限村庄建设规划期限一般为5-10年,规划期满或有重大环境变化(如上层次规划的调整或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发生变化,对村庄建设有较大影响等)时,经原批准机构同意,方可进行规划修编或调整。

2、村庄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2.1 村庄用地分类村庄用地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建筑用地、公共建筑用地、生产建筑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它用地9大类、28小类。

其中水域和其它用地不列入建设用地统计。

详细内容见附录C《〈村庄用地分类和代号〉及说明》。

2.2 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平原地区城郊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不得大于90平方米/人,其它居民点不得大于100平方米/人;丘陵山区居民点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不得大于80平方米/人(见表2-2)。

位于城市规划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保护区、各类资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村庄,当地市(县)人民政府有明文规定或法定规划有明确要求的,应按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或法定规划要求执行。

2.3、建设用地构成比例村庄规划要合理控制各类用地比例,规划四类主要用地按“表2-1”进行控制。

邻近旅游区及现状绿地较多的村,其公共绿地所占比例可大于4%。

表2-12.4 宅基地标准村民宅基地标准按《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执行。

新建宅基地面积限额:城市郊区及乡(镇)所在地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66平方米;平原地区的村庄,每户面积不得超过200平方米;村庄建在盐碱地、荒滩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平方米;山地丘陵区的村庄,村址建在平原地上,每户面积不得超过133平方米;在山坡薄地上的,可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266平方米。

人均耕地面积666平方米以下的,每户宅基地面积可低于前款规定限额(见表2-2)。

如各市(县)人民政府对村民宅基地有明确规定,其确定的标准低于上述条款的,按当地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执行;高于上述条款的,按本导则执行。

表2-23、村庄分类3.1 村庄规划分类3.1.1根据自然环境、历史发展过程、现状建设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结合地区发展需求,村庄建设规划分为改、扩建型和新建型两种类型。

3.1.2按照村庄规划期末常驻人口规模,将村庄分为小于500人、500-1000人、大于1000人三种规模。

3.1.3村庄按其在村镇体系中的地位和职能宜分为基层村、中心村。

3.2 改建、扩建型村庄规划3.2.1积极推进旧村的改造和整治,充分挖掘村庄用地潜力,加强绿化、环境卫生建设,完善设施配套水平,提高居住生活环境质量。

3.2.2改建和扩建的村庄规划应妥善处理好新旧村的建设关系,延续和发展原有的村庄格局,衔接好新旧村庄的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构成等要素,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促进村庄合理有序地发展。

3.2.3改建和扩建的村庄规划应形成集中紧凑的布局形态,避免无序的蔓延。

3.2.4历史文化遗存丰富、自然风景资源优美,属于自然与文化遗产,已纳入国家和地方保护范围,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民风俗和旅游价值的村庄,应编制保护规划。

以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原有的景观特征和地方特色。

3.3 新建型村庄规划3.3.1需要新建的村庄应首先考虑向城镇、集镇、行政村迁并。

3.3.2新建村庄的规划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规划用地布局合理,住宅组织有序,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宜人,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

3.4 村庄撤并3.4.1根据乡(镇)域规划,本着大村并小村、强村并弱村、交通便捷的村并交通不便的村、合并临近村的原则,因地制宜撤并村庄。

3.4.2规划撤并的村庄,除危房维修以外,所有集体和个人的建设活动(包括危房改造),都不得在原村址进行,应纳入所并入的村庄统一规划。

4、村庄建设用地布局4.1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4.1.1 村庄建设用地应避开山洪、风口、滑坡、泥石流、洪水淹没、地震断裂带等自然灾害影响的地段,并应避开自然保护区、有开采价值的地下资源和地下采空区。

4.1.2 村庄建设规划应立足于旧村改造为主,充分利用现状建设用地,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整合,改善生活居住环境。

4.1.3 新建村庄建设用地应选择在水源充足,通风、日照和地质地形条件适宜的地段,宜选择荒地、薄地,少占或不占耕地、林地和其它农用地。

4.1.4 村庄建设用地应避免被铁路、高等级公路和高压输电线路所穿越。

4.1.5 由两个以上自然村合并组成的村庄,应采取集中紧凑发展的模式,选择一个区位条件优越、现状基础设施和建设条件良好的自然村,作为建设重点,其它自然村应控制发展。

4.2 规划布局原则4.2.1 集中布局,紧凑发展。

采取集中紧凑的集约式布局,节约用地,保持公共服务设施合理的服务半径,节约基础设施投资,同时要避免穿越过境公路、高压线等大型基础设施。

4.2.2利用现状,结合自然。

与现状布局结构、道路系统相结合,减少拆迁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