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诸葛亮的名士风范_牟发松
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3)
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3)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伟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的热情赞颂堪称千古定评。
一千多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对他仍怀着当年诗圣的那股敬仰之情。
诸葛亮的智慧与精神,他所达到的完美境界,就像一首伟大的诗篇,让人受益无穷,百读不厌。
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 [篇2]诸葛亮为后人树立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典范,是多谋善断,集文治武功于一体的“智慧”的化身,具有清正廉明的“政治”风范,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
他是智慧的化身、忠贞的典型,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其光辉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诸葛亮德才兼备忠贞报国鞠一、淡泊名利,静以修身诸葛亮是“俭以养德”之典范。
诸葛亮一生崇尚节俭,并以此来治国。
身为宰辅、“相父”,专决朝政十余年,却“蓄财无余,妾无副服”,力求死后“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死时又遗命薄葬,他就是这样清清白白地飘然而去,简简单单地长眠在青山之中,其俭约实在罕见。
终其一生,如其所言,清正廉洁,字字浩然,垂范千古。
在诸葛亮大力提倡和以身作则的影响下,蜀汉形成了以节俭为荣、奢华为耻的社会舆-论和社会风气,很多蜀汉官员都做到了居官清廉,不尚奢华。
如董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1。
”费伟“家不积财。
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2。
”诸葛亮后来位极人臣,在治国理政、戎马倥偬的百忙之中,从没忘掉治家和对后辈的教育,在齐家上他同样要求他的子孙们养成节俭的习气,从而以成大器。
他不以财产遗子孙,却留下了《与兄谨言子乔书》、《与兄谨言子瞻书》、《诫子书》、《又诫子书》、《诫外甥书》等一批精神财富,以告诫后辈。
其教育子女的佳作《诫子书》千古流芳:“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砺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3” 这段话谆谆教诲,给后辈留下了“澹泊致学,俭以养德”,“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修身治性思想,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三国》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习作三篇
《三国》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习作三篇第一篇:早在《草船借箭》中领略过诸葛亮的足智多谋。
一个手摇鸡毛扇,上知天文,下识地理的智者形象跃然脑海。
那时的诸葛孔明,在小学生的眼中,大有一番“神仙”风范,在浓雾弥漫的江上使“造箭”故事圆满的画上了句号。
而今有在《出师表》中重逢诸葛孔明,却不再用幼稚的眼光看待这位历史宗师,也不再带有神秘感的惊叹来评价他。
初读《出师表》,已被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所折服。
在面临蜀汉即将被伐之时,规劝后主“惟坐而待之,孰与伐之。
”进而有是“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充分体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忠贞思想。
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了他无限的忠诚和“报先帝、忠陛下”的忠贞及“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刘备的知人善用和亲贤臣的气度。
“亮躬耕陇田,好为《梁父吟》”,原先的诸葛亮本是一介平民,过着隐居的上呢搞活,却有谁识得他超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自被请出茅庐后,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抱负才能得以施展。
我很庆幸没有埋没又一个人才,没有又一番《马说》式的怀才不遇。
试想,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出庐,刘备父子又将是如何的结局?恕我冒昧,也许也就不会有历史上的蜀汉了吧。
这也是诸葛亮与刘备交情非同寻常的原因,铸就了诸刘的鱼水关系。
很遗憾,诸葛亮的死使蜀汉彻底颓覆,从此溃败,历史终究还是选择了蜀国的倾覆。
迂朽的刘禅也因此而被世人所唾骂,而诸葛亮以一生又是充满光辉与赞赏。
“诸葛孔明”也因此而流芳千古。
(三河中心学校初三(1)班黄小琴)第二篇:他,是智慧的化身,“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
他是成功的象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
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论证诸葛亮范文素材9篇
论证诸葛亮范文素材9篇论证诸葛亮范文素材第一篇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慢慢历史长河中,数风流人物如春笋一般节节而出,而我却只欣赏其中一人——诸葛亮。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
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
”毫无疑问,这是对诸葛亮才华的侧面概括。
集超人智慧与谋略于一身的诸葛亮,被善于招揽人才的刘备重用,蜀国在诸葛亮的全力以赴下,终成就了大业。
我喜欢诸葛亮遇事镇定自若,深谋远虑。
在“空城计”中,智慧的他毫不畏惧司马懿的逼迫,从容布置,从而使对方退兵,西城得以转危为安。
我喜欢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
在“草船借箭”中,妒贤嫉能的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从而借来十万支箭,为赤壁之战准备了足够的箭支,也保全了自己。
我还喜欢诸葛亮的智勇超群与忠贞不渝。
诸葛亮为了求得南方的长治久安,听从马谡的建议,采用“攻心为上”的计谋,在与孟获的战斗中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地归顺了刘备,成为蜀汉南方的屏障……这一幕幕,道出了他的智慧,演绎着他的神话般的人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风春月。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诸笑谈中。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连同他的名字一起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他“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却偏偏遇上一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无限的崇敬和思考。
纵观他传奇的一生,既有“隆中对”对天下局势的远见卓识;又有“舌战群儒”对东吴谋士的磅礴气势;有“草船借箭”对天气及曹操洞若观火的预测和揣摩;更有“火烧赤壁”对战事的胸有成竹……在历史的风霜里,他羽扇纶巾,缓缓从历史中走来,手中的扇子微微一抖,嘴角的表情微微一扬,金戈铁马止步于千里之外,浩浩敌军殒命于埋伏之中。
他,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三国英雄,一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伟人!论证诸葛亮范文素材第二篇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人,可是,一次登山改变了他的命运。
狂狷入圣_论诸葛亮形象的狂狷底蕴
其所称 道 虽 仅 结 论 为“古 今 来 贤 相 中 第 一 奇 人”,但其具体所指,实已有过于“知之为知之,不知 为不知”( 《论语·为政》) 的孔子,而到了“疑鬼疑 神之不测”之神乎其神的地步,简直比“圣人”还拔 高了一筹。
日本著名哲学家、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作家池田 大作应 该 是 综 合 了 历 史 与 文 学 影 响 的 评 价 认 为: “诸葛孔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所 以 能 赢 得 人 们 的 崇 敬,一 方 面 固 然 由于他的闪闪发光的睿智,同时也是由于他终生面 对理想,一贯无私意所致。”又说: “孔明通过自身的 一生,显示了他为大义为理想而献身的心灵,该多么 清冽澄明! 特别是《出师表》,使他为贯彻高迈之志 所怀抱的真诚得以千古不朽。”[4]虽然没有说到圣、 神的地步,但其所指向也正是如此。
但在儒家 看 来,即 使 诸 葛 亮 真 是“志 极 高 而 行 不掩”的“狂者”,那 也 不 妨 其 人 格 的 高 尚。 因 为 这 种“狂者“性情的本质是追慕古圣先贤,其中就包含 了“进取”之义,即孔子所说“狂者进取”。而《论语 ·雍也》载:
子贡曰: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可谓 仁乎? ”
三、诸葛亮之“狂者进取”
朱熹认为,“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10]《三国 演义》写诸葛亮即是这样一位“狂者”,主要在他因 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前,并且是通过他人之口转 述而出,如第 36 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写道:
( 徐) 庶曰: “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 若得此人,无 异 周 得 吕 望、汉 得 张 良 矣。”玄 德 曰: “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 ”庶曰: “以某比之,譬犹驽 马 并 麒 麟、寒 鸦 配 鸾 凤 耳。 此 人 每 尝 自 比 管 仲,乐 毅; 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 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议论文】诸葛亮人物分析_500字
预防呼吸性碱中毒
定期进行呼吸系统健康检查
应急处理呼吸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让其保持坐位
应急处理呼吸性碱中毒
如果患者意识不清,将其放置 在侧卧位 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 帮助
应急处理呼吸性碱中毒
随身携带患者相关的医疗信息和药物
呼吸性碱中毒 的紧急处理步
避免激发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免加重症 状
紧急处理时需注意的事项
妥善处理患者的伴随症状和并 发症
随时与医疗专家保持联系,获 取适时建议
紧急处理时需注意的事项
定期进行呼吸系统的复查和治疗效果评 估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呼吸性碱中毒 预防与应急处
理教程
目录 预防呼吸性碱中毒 应急处理呼吸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的紧急处理步骤 紧急处理时需注意的事项
预防呼吸性碱 中毒
预防呼吸性碱中毒
了解呼吸性碱中毒的原因和常 见危险因素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持通风 良好
预防呼吸性碱中毒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使用合适的防护装备,如口罩和呼吸器
骤
呼吸性碱中毒的紧急处理步骤
确定呼吸性碱中毒的症状和体 征
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以增加氧 气浓度
呼吸性碱中毒的紧急处理步骤
携带患者进行高浓度氧气治疗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
呼吸性碱中毒的紧急处理步骤
根据患者的病情,考虑进一步 的治疗措施
紧急处理时需 注意的事项
紧急处理时需注意的事项
尽量避免将患者暴露在进一步的危险环 境中
“狂狷入圣”——论诸葛亮形象的“狂狷”底蕴
“狂狷入圣”——论诸葛亮形象的“狂狷”底蕴张宏【期刊名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6【摘要】The image of Zhu Geliang is shaped by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he is not set the image at the beginning. As the story goes on, he becomes "crazy spirit" of the saints from a "person not to do something" hermit.%诸葛亮形象超凡入圣的高度,至唐代已经形成,而其近于神乎其神的形象则主要由于《三国演义》的塑造。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形象并非一出场即定型,以后再无变化,而是“由狂狷入”,具体则是以其应刘备“三顾”出山为转折,由一位“狷者有所不为”的隐士,转变为“狂者进取”的圣者。
但其作为“圣人”进而神乎其神的形象底蕴,仍是其“狂狷”的性情,故日“狂狷入圣”。
【总页数】5页(P130-134)【作者】张宏【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国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36.2【相关文献】1.鲁迅笔下狂狷者形象的文学意蕴 [J], 吴正平;2.“狂狷入圣”——论诸葛亮形象的“狂狷”底蕴 [J], 张宏;3.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君子、狂狷、乡愿形象 [J], 吕蒙;4.狂狷入圣:诸葛亮文化人格简论 [J], 张宏5.狂狷入圣:诸葛亮文化人格简论 [J], 张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2篇)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五古•读诸葛武侯传书唐•李白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个人评价(2)可谓是汗牛充栋,虽然无法列举所有人的评价,但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评价:1. 曹操:“亮智胜余,操计绝伦。
以遗诸葛亮,此乃曹彰不如也。
”这是曹操对诸葛亮的评价。
曹操认为诸葛亮的智慧超过了自己,自己的计策远不及诸葛亮。
他还特别强调,如果按照自己的计划将所有计谋留给诸葛亮,那么曹操自己在智谋方面就远远不如。
2. 孙权:“草船借箭,如此计策,亮之风范也。
”这是孙权对诸葛亮在草船借箭一战中所展现的计谋和智慧的评价。
孙权认为,诸葛亮能够运用极其简单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充分展现了他的智谋和风范。
3. 刘备:“亮之妙法,超出人类,堪称圣人。
”这是刘备对诸葛亮的评价。
刘备非常赞赏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华,认为他的计谋和策略超出了常人,堪称圣人。
刘备还将自己和诸葛亮相提并论,说明了对他的高度评价。
4. 杨修:“世间之名士,诸葛孔明为之数也。
”这是杨修对诸葛亮的评价。
杨修是东晋时期的名士,他认为在世间的名士中,诸葛亮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他认为诸葛亮的才华和智慧是无可比拟的。
5. 陈寿:“诸葛亮兢兢业业,处事谦和,是公正明智的典范。
”这是三国演义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
陈寿认为诸葛亮一直以兢兢业业的态度工作,他的处事方式谦和公正,智慧明智。
陈寿将诸葛亮视为典范。
综上所述,古代名人对诸葛亮的评价无一不表达出对他智慧、才华和为人处事的赞赏。
他们认为诸葛亮在智谋方面超出常人,是当时的顶尖儿的智者之一。
此外,他们还赞赏诸葛亮的为人,认为他谦和、正直,是典范的代表。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特点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特点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他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的代表,更重要的他是千百年来士大夫知识分子的人格之神。
在中国历史上,德才兼备的人不少,但像他这样集智慧与人格于一身,可谓绝无仅有。
诸葛亮的人格、节操、风范,概括起来是如下四个方面:1、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诸葛亮隐居隆中时,博览群书,广交士林,关心时势,每自比管仲乐毅,负有担大任、致高远的远大抱负。
但他又绝不是那种醉心于功名利禄、汲汲于荣华仕进的俗子。
事实上,当时曹操称雄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他的朋友石广元、孟公威皆投其麾下,他却不为所动,其兄诸葛瑾在东吴颇得重用,他也不去投靠。
最后,刘备三顾茅庐,以千古未有的求贤至诚深深打动了他,他才毅然步出草庐,一匡天下。
在著名的《戒子书》中,诸葛亮曾如此谆谆告诫:“夫君子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宁静无以致远”,真乃至理名言,也是他淡泊节操的真实写照。
2、尽瘁国事,忠心辅政。
诸葛亮先后辅佐刘备、刘禅两代皇帝,忠心耿耿,公而忘私,刘备很信任他,临死托孤于他,并大义地提出让出家天下,但他没有夺取君位的政治野心,侍奉扶不起的阿斗,更加殚思竭虑,“亲理细事,汗流终日“,最后以身殉职,病死军中,时年五十四岁。
诸葛亮辅佑后主,实际上是执一国之政,出帅入相,但后主并不感到他的威胁,群臣并不感到他的僭越,倘非心底无私,国而忘家,焉能如此!3、任人唯贤,清正廉明。
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真乃金玉良言,至今仍振聋发聩。
诸葛亮如此进谏后主,他本人则更是任人唯贤的典范。
托志忠雅的蒋琬,清廉有才的费祎,智勇双全的姜维,都到他的重用和培养。
他死后,这几人成为蜀国的中流砥注。
托孤大臣李严运粮失责又慌报军情,被诸葛亮废为平民,但对李严之子仍加以信任,并促进他劝父改过自新。
由是李严不仅不抱怨,而是心怀感激,诸葛亮去世,李严因悲痛发病而死。
浅谈《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人物形象
浅谈《三国演义》之诸葛亮人物形象作者:于伟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20期摘要《三国演义》作为独具特色的四大名著之一,自问世以来,深受各阶层读者的喜爱,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
本文仅对《三国演义》中塑造诸葛亮的人特形象进行简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形象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乃至被人称为智慧的化身。
下面就从他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兼济天下的治世全才、严于律已的优秀品质、鞠躬尽瘁的高尚美德等四个方面对其形象进行浅析。
1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诸葛亮以经世致用为己任,匡扶社稷为理想,自然不同于寻常只会在书卷中经营雕凿的腐儒酸丁,只知引经据典,死于句下。
“躬耕于南阳”时,诸葛亮还四处游学与观察,关心当时的政要,体察民间的疾苦。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后,形势和任务对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博览群书,对天文地理、医卜星相、兵器机械等都有相当的研究。
诸葛亮不仅具有高远的理想和强烈的政治抱负,而且积极进取,为实现理想和抱负,百折不挠,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他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如关羽大意失荆州、夷陵之败、刘备病死白帝城、南中之乱、六出祁山而无功。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正是对诸葛亮一生的真实写照和总结。
诸葛亮作为一个贤相,有着胸怀天下的政治抱负,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辅佐刘备,为共图霸业奋斗了一生。
2兼济天下的治世全才《三国演义》中塑造的诸葛亮形象,堪称“古今来贤相第一奇人”。
后人把他的“智”与曹操的“奸”、关羽的“义”,被后人并称为“三绝”。
鲁迅也曾经评价说:“妆诸葛亮之智近于妖”。
作为一个杰出的的政治家,诸葛亮在辅助刘备建立蜀国、打击豪强、任人唯贤、改善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等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隆中对》中,诸葛亮初见刘备时便提出了拒蜀、联吴、抗魏的长远战略思想,显露了一个政治家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名士家风”系列之八淡泊明志学以广才——诸葛亮的修身与家风
“名士家风”系列之八淡泊明志学以广才——诸葛亮的修身与家风“名士家风”系列之八淡泊明志学以广才——诸葛亮的修身与家风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1日作者:李永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是千古名相诸葛亮生命中的最后一年。
这年2月,诸葛亮第五次率师北伐,决定倾全国之力放手一搏。
正是这最后一次北伐期间,诸葛亮在征伐武功县时,给远在孙吴的兄长诸葛瑾写信,提到“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对儿子诸葛瞻的期待与关怀溢于言表。
而后不久,诸葛亮又写成千古名篇《诫子书》,给年幼的诸葛瞻: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短短几十字,严谨精干,不事雕琢,流露出对儿子的关爱之情,是作为父亲的诸葛亮,家常而温情的一面。
写成《诫子书》不久,同年8月,诸葛亮便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这封信也成为他留给儿子诸葛瞻的遗训。
在诸葛亮的教导与影响之下,诸葛瞻文武兼备、忠君爱国,后阵亡于绵竹战场,时年三十七岁,被史学家干宝评价:“瞻虽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而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作为修身与教育子弟的经典,《诫子书》读来振聋发聩、受益匪浅,成为后世诸多文人修身、治学的精神动力。
除了《诫子书》,诸葛亮在《诫外甥书》《又诫子书》《与兄瑾言子乔书》等家书中也表达了他的家训思想。
当今经济社会高速发展,面对利益和欲望,人们的诱惑和困惑越来越多,更需要从诸葛亮的家训思想中汲取智慧,学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志以成学”等修身、治学态度,培养高尚的品格,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和视野的宽度,积极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少孤动荡,志存高远除了非凡的才能与智慧,诸葛亮被人所熟知的,还有他曾经“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恬静时光。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百世贤相
诸葛亮:鞠躬尽瘁的百世贤相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他足智多谋,用兵如神。
他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诸葛亮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丞相之一。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自小失去双亲,由当时任豫章太守的叔叔诸葛玄将他和弟弟带到任上代为抚养。
不久,诸葛玄因受排挤而离任,带着全家投奔了他的好友荆州的刘表。
诸葛亮17岁那年,诸葛玄去世,从此,诸葛亮就在隆中开始了“躬耕陇亩”的生活。
青年时代的诸葛亮十分刻苦好学,研读了很多历史书籍,而且十分自信,常常以春秋战国时代的名臣管仲和乐毅自比。
当时的许多俗人并不理解这位奇才,纷纷嘲笑他自不量力。
但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却从这个谈吐优雅的年轻人身上看到了不同凡响之处。
有一个叫庞德公的人,善于品评人物,与诸葛亮见了几次面,就对诸葛亮佩服得五体投地,兴奋地称之为“卧龙”。
当地的一些青年名士,如崔州平、徐庶等人,也都和诸葛亮一见如故,成了好朋友。
随着诸葛亮结交的名士越来越多,“卧龙”的雅号也渐渐流传开来。
有一个叫黄承彦的老名士,平时脾气古怪,很少把别人放在眼里,但对诸葛亮却十分赏识。
他有一个正当妙龄的女儿,天资聪颖,极有文才,就是人长得难看。
尽管如此,黄承彦仍将这个女儿视若掌上明珠,不肯轻易许人。
自从认识诸葛亮后,他就一心想让诸葛亮做自己的女婿,但他却不知诸葛亮看不看得上自己这个丑女儿。
于是有一天他试探诸葛亮道:“听说相公正打算娶妻。
老夫有一爱女,长得不算好看,但是聪明能干,明白事理,论才倒正与相公匹配。
”这时候的诸葛亮不但才名远扬,而且他身高八尺,相貌堂堂,黄承彦让女儿嫁给诸葛亮,虽说出于爱女心切,却实在有点不自量力。
谁知诸葛亮对于婚姻大事的见解也不同于流俗,听完黄承彦对女儿的介绍后,他觉得这样的才女确实难得,于是一口应允了这门送上门来的亲事。
就这样,皮肤黝黑、头发稀疏的黄氏之女成了诸葛亮的妻子。
以后的事实证明,诸葛亮的这一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其貌不扬的黄夫人在生活中给了诸葛亮不少助益,成了诸葛亮不可缺少的贤内助。
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范本一份
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范本一份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 1诸葛孔明人物形象分析在中国人民心中,有一个家喻户晓、极富魅力、光辉四射的历史人物,他就是三国时代那位羽扇纶巾的军师、丞相诸葛亮。
清代才子纪晓岚曾用他响亮的名字出了一副上联:“明月照纱窗,个个孔明诸葛亮”,几百年来一直无人能对,成为世间“绝对”。
其实,真正成为千古“绝对”,无人媲美的,恰恰是诸葛先生本人。
“智多星”的丰采“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智慧之神,在英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在当时即有“智多星”的称号。
高卧隆中时,他还只是一介书生,即被当时大名士宠德公称为“卧龙”,司马微赞为“识时务的俊杰”。
公元207年,他出山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先与孙、曹逐鹿中原,后与司马懿争雄天下。
正是他的智慧,曾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能走出困境,取荆益两州,三分鼎足,成就帝业。
也正是他的智慧,庸主刘禅能坐稳江山,长期与强大的魏国抗衡,使司马懿“畏蜀如虎。
” 诸葛亮的智慧,首先在深度上表现出多层次性,兼具大智与小智,并具急智与远谋。
智有大智与小智之分。
有小智者未必有大智,有大智者也未必有小智。
宋代吕端,颇有智谋,但小处不甚精明,宋太祖谓他“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智还有急智与远谋之别。
这二者也常不可得兼。
与诸葛亮同时代的鲁肃,有大谋远略,但乃一忠厚长者,做事、决策未必敏捷过人。
如此看来,诸葛亮确实是完美的智者。
他有大智,有远智,自不待言。
他的“隆中对”,被誉为“千古奇策”,奇就奇在他第一个预见“天下三分”,并进而提出促成天下三分的战略战术。
后来形势的发展也果如他的预言判断。
真可谓智转乾坤!刘备伐吴大败,病死白帝城,蜀国从其颠峰上一落千丈。
他再次受命危难之际,毅然重整旗鼓,闭关息民,养精蓄锐,和吴平戎,使蜀吴又成犄角之势,共钳曹魏,并毅然六出祁山,以攻为守,虽最后回天乏术,但数载保全之功同样是体现深谋远虑。
但诸葛亮如果__如此,还不足以成为智慧的化身。
人物分析诸葛亮300字作文通用46篇
人物分析诸葛亮300字作文通用4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讲话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letter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s, sentence summa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物分析诸葛亮300字作文通用46篇人物分析诸葛亮300字作文第一篇许多人都十分崇拜诸葛亮,我也不例外。
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诸葛亮是个足智多谋,细心谨慎的人。
后人评价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分析诸葛亮的人物形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许多人都十分崇拜诸葛亮,我也不例外。
但不是因为他的神机妙算,不是因为他的淡泊名利,而是因为他那份谦虚的态度,学习了《出师表》之后,我更家感受到了他的谦虚。
2、他才华过人,但他却说自己“出身卑鄙”,或许他确实出身较为低微,但他那满肚子的计谋与对当世之事独到的见解,却已盖过一切。
3、他功高盖主,但他却担心自己“托付不效”,孔明不只一次被后人喻为人中之龙,正是他的才能才使他能够“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能够让刘备临终时寄他以大事,能够让赵云鞍前马后地为他办事。
这一切难道说明不了什么吗?4、或许是谦虚才使得他满腹计囊,或许是谦虚才使得他能辅佐刘备、刘禅两父子打天下,因此我敢断言,是谦虚的态度造就了这位千古奇才。
5、诸葛亮,字孔明,是三国中的风云人物。
他总是以谦卑、感恩、机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在我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
6、诸葛亮对于刘备的知遇之恩充满了感激。
自己也倾尽权利为刘备出谋划策,而这些计策中,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智慧。
7、“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神机妙算。
“借”回了整整几船的箭,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8、“火烧赤壁”中,诸葛亮知己知彼,利用曹操军队不会水的特点,水上作战,使曹操把船全部用锁链连在一起,以致于着火之后,逃都逃不走。
诸葛亮用火烧曹军的船,弄得操军士兵丢盔弃甲,死的死,逃的逃,狼狈不堪,打了漂亮精彩的一仗。
9、诸葛孔明的智慧闻名于诸侯,传颂于后人。
在无数次的行军对战中:烧藤甲兵、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无一不是经典之作,令敌军闻风丧胆,草木皆兵……一、外貌形态三国演义中对诸葛孔明是这么写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提到猪哥亮在执掌刘备的军队后,常常手持羽扇,身披鹤氅,坐一辆四轮小车等之类的语言,按照今天的标准,诸葛亮身高超过一米八,长得也颇有气质,很有风范,虽住在隆中,却也非不修边幅,而是保持了高洁的情操。
论述诸葛亮形象的论文
论述诸葛亮形象的论文论述诸葛亮形象的论文在《三国演义》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诸葛亮无疑是塑造得最为成功,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
可以说,他是全书的真正主角,是维系全书的灵魂。
罗贯中满怀挚爱之情,倾注全部心血,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他塑造为一个高雅、睿智、充满理想色彩和艺术魅力的艺术形象,一个光彩照人的不朽典型,成为古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典范,中华民族忠贞品格和无比智慧的化身。
我历来十分敬重历史人物诸葛亮,也深深地喜爱艺术形象诸葛亮。
二十余年来,我曾多次撰文,谈及诸葛亮的方方面面。
2001年,又郑重撰写《忠贞智慧,万古流芳论诸葛亮形象》一文,比较深入地论述了诸葛亮形象的成功之处。
此后几年来,有关诸葛亮的评议仍层出不穷。
其中,严谨的探讨、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固然不少,而无根之谈、轻率之议、轻薄之言却也颇多。
要区别这两类看法,得出有根有据、有说服力的.见解,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事实出发,从真实可信的材料出发,以公允的态度,作出有分寸的评析;还要坚持同情之理解的精神,尊重历史背景和特定语境,设身处地地理解前人,既要体现当代意识,又要注意尊重历史;既不盲目地对古人顶礼膜拜,又不以后来居上,的优越感而藐视前贤。
为此,特再撰本文,就人们议论较多的三个问题,略加辨析,以就教于学界师友。
汉末建安十二年(207),当时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虚岁)的诸葛亮请教。
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拟定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先夺荆州,再取益州(跨有荆、益),形成天下三分。
第二步,外结孙权,内修政治,等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一路直捣政治腹心地区宛、洛一带,夺取东汉首都洛阳;一路夺取西京长安和整个关中地区;两路夹攻,以图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
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慨然同意出山辅佐。
从此,这条卧龙冲天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夭矫腾飞,大展宏图,而《隆中对》也成为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蓝图。
中国三国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下, 已取得阶段性 的成果 。目 已出版了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丛书一套 , 三 国政治制度剖析》 《 前 即《 、 三国儒 家 思想 研究 》 《 国礼仪 习俗 研析 》 《 国经 济发 展探 索》、三 国民族 关 系新 析》 《 国著 名 战例 新探 》 、三 、三 《 、三 、 《 三国历史人物新评》 三国文学艺术散论》 还有一本《 国科技成就探秘》 和《 , 三 即将完成 , 该丛书从政治制 度 、 家思 想 、 儒 军事 战争 、 历史 人物 、 制习 俗 、 礼 民族关 系 、 文学 艺 术 及科 技 成 就等 多 角 度 、 方位 的对三 国 全 历史 文化进 行研 究 。另 外近 3年 来 , 国历 史文 化研 究所 正在 进行 两个 项 目的研究 , 是 教育部社 科基 金 三 一 项 目《 荆州 学派 及其 影 响研究 》, 一是 全 国高 校 古籍 整理 工 作 委员 会 的古 籍 整理 项 目《 校补 ( 晋 春秋 ) 汉 》,
论诸葛亮的古代知识分子特质
作者: 梅铮铮
作者机构: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124-127页
主题词: 诸葛亮;古代知识分子;知识分子阶层;《出师表》;心理素质;安身立命;思想意识;优秀分子;刘备;武侯祠博物馆
摘要: 论诸葛亮的古代知识分子特质梅铮铮千余年来,诸葛亮一直是人们推崇和景仰的对象。
尤其是宋元以后,随着平话、小说、戏曲的兴盛,诸葛亮更成为三国题材故事中最突出的人物之一,并且呈现出偶像化、神圣化的趋势,直接影响着今天的人们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
本文拟就...。
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论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孟祥才
【期刊名称】《临沂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5(027)005
【摘要】就真实的才干和事功而言,诸葛亮在三国时代并不是最顶尖的人物.他之所以备受后人的敬慕和爱戴,在于其复汉兴刘的坚定信仰,卓然不群的政治才能,料事如神、指挥若定的军事才干,以及忠公体国、清正廉明的品行所展示的人格魅力.在与曹操的"汉贼"、"奸雄"、"谲诈"的人品映照对比中,更加凸显出中国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光辉.
【总页数】4页(P125-128)
【作者】孟祥才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6.2
【相关文献】
1.大智·真情·至诚——从《出师表》中看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J], 曹新龙
2.诸葛亮感动历史感动今天的人格魅力 [J], 巩淑芳
3.诸葛亮感动历史感动今天的人格魅力 [J], 巩淑芳
4.悲剧生涯的人格魅力——诸葛亮形象的崇高美 [J], 王前程
5.周恩来与诸葛亮人格魅力之比较 [J], 何以贵;胡学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诸葛亮的用人策略
论诸葛亮的用人策略
姚声正
【期刊名称】《青年思想家》
【年(卷),期】2004(000)001
【摘要】时势造英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激烈、残酷、变化万端的战争中表现得富有远见,多谋善断,但更为关键的是,他能够将一系列判断和计划付诸实施,因此,他的知人善任和不拘一格为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行动的有效保证,本文重点讨论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总页数】3页(P90-92)
【作者】姚声正
【作者单位】井冈山师范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3
【相关文献】
1.赤壁之战前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新论——兼论诸葛亮出山和“隆中对” [J], 贾国栋;周宁
2.日本企业用人策略——日本企业经营者的用人策略 [J], 陈渊
3.“没有事后诸葛亮就没有事前诸葛亮”——陈云总结经验教训时倡导的一个工作方法 [J], 毛胜;
4.谈诸葛亮的用人策略——再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 [J], 朱鸿
5.诸葛亮与《孙子兵法》——兼评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J], 李兴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 “玄虚”
③
。刘琰和习祯的谈论内容,史无记载,今已不得而知。《襄阳记》称习祯 “名亚庞统”,据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亦善谈论,“性好人伦”,不过如何焯所言,无论庞统,还是习祯,乃至
当时正在襄阳的司马徽、庞德公等,都还属于人伦、清议型的 “东汉之风流”
《后汉书》卷 74 下 《刘表传》: “刘表字景升,山阳高平人,鲁恭王之后也。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与同郡张俭等俱被讪
议,号为 ‘八顾’……初平元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诏书以表为荆州刺史……初,荆州人情好扰,加四方骇震,寇贼
相扇,处处麋沸。表招诱有方,威怀兼洽,其奸猾宿贼更为效用,万里肃清,大小咸悦而服之。关西、兖、豫学士归者盖有千数,
② 牟发松: 《说风流———其涵义的演化与汉唐历史变迁》,《历史教学问题》2010 年第 2 期。
③ 《后汉书》卷 61 《左周黄列传·论》: “陈蕃、杨秉处称贤宰,皇甫张段出号名将,王畅、李膺弥缝衮阙,朱穆、刘陶献替
匡时,郭有道奖鉴人伦,陈仲弓弘道下邑。其余宏儒远智,高心絜行,激扬风流者,不可胜言。” 《后汉书》卷 82 上 《方术传上·
《三国志》卷 37 《蜀书·庞统传》。何焯: 《义门读书记》卷 27 《三国志·蜀志》 “庞统传”条。司马徽, 《三国志·庞统
传》称 “颍川司马徽有知人鉴……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由是 ( 统) 渐显”。《世说新语·言语》“南郡庞士元闻司马德操在颍川”
条注引 《司马徽别传》: “徽字德操……有人伦鉴识。”参见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 《世说新语笺疏》,上海: 上海古籍出
点,因而我是同意清人何焯、近人逯钦立的意见的,
②
他所吟唱的当是流行于其家乡齐地的挽歌,借
以表达其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放达且不无落寞的心境。至于 “啸”,那更是魏晋
名士标志性的行为艺术,众所周知的有孙登、阮籍。
③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称诸葛亮 “远明风
流”、“标榜风流”,唐六臣注释此 “风流”,或引征嵇康 《琴赋》中的 “体制风流,莫不相袭”,或
④
。但从刘琰 “车服饮食,
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言语虚诞”,“身中秽垢”,“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
之病”,知其性行颇为放达,所谈或涉 “玄虚”,其 “风流”已接近两晋名士,故义门何焯谓刘琰使
侍婢 “诵读 《鲁灵光殿赋》”,乃是 “于侈靡中炫其风流”
⑤
。而刘琰当官而不任事,“随丞相亮讽议
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 “可谓名士矣! ”
“素舆、葛巾、毛扇” ( 或称 “白毛扇”、 “白羽扇”) 的形象,隐耕咏歌、 “抱膝长啸”的举
止,
①
不禁使我们想起其后两晋名士的风度。 《语林》称司马懿叹羡诸葛亮 “可谓名士”,即使历史
上未必实有其事,却也反映了晋人对诸葛亮名士风度的认同。关于 “好为梁父吟”,诸葛亮喜欢吟咏
白羽扇换成白柄麈尾的话就更无二致了。在宋人的笔下,“羽扇纶巾”的诸葛亮则是一个典型的儒将
形象。孙吴名将周瑜,《三国志·吴书》本传但称其 “长壮有姿貌”,又说孙权赞誉他 “言议英发”,
非吕蒙所能比,但苏东坡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却将诸葛亮的 “羽扇纶巾”装扮在周瑜身上,以
标显其 “雄姿英发”。实际上诸葛亮经刘备三顾之后,即 “许先帝以驱驰”,以 “北定中原”为志
的究竟是指流行于其故乡齐地的 “葬歌”,还是他自作的见于唐欧阳询 《艺文类聚》,据说是讥刺设
计 “二桃杀三士”的晏子的 “梁父吟”,自古以来争论纷纭,莫衷一是。联系上文的考察,再参据
《世说新语·任诞》第 42 条 “张湛好于斋前种松柏,时袁山松出游,每好令左右作挽歌。时人谓张
屋上陈尸,袁道上行殡”,第 45 条 “张驎酒后挽歌甚凄苦”,可知好唱葬歌本是魏晋名士的一个特
⑤
,亦即脱下朝服戴上角巾 ( 即便装) 回家当名士去。而诸葛亮军旅之中仍是 “葛巾
性增强。原意为推行教化的风流,其内涵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体现 “婞直之风”的清议和谈论
逐渐演变为玄学性清谈。与此同时,汉末士人也群体性地发生蜕变,这些蜕变了的汉魏名士,成为魏
102
晋 “风流名士”的前辈,而这种变化了的 “风流”,遂成为两晋 “名士”的重要标志。
而已”,也是两晋名士官员的典型特征。刘琰屡因薄行、酒荒,几乎受法律制裁,都多亏诸葛亮 “扶
持全济”,才得保禄位。而据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虽以治理军国严明著称,若就其个人
好尚而言,却与刘琰等名士颇有相通的一面,毋宁说,诸葛亮原本就是一位名士。
汉魏之际的荆州南阳、襄阳地区,自洛阳倾覆,原聚集于东汉首都洛阳、分布于 “关西兖豫”
表安慰赈赡,皆得资全。遂起立学校,博求儒术,綦母闿、宋忠等,撰立 《五经》章句,谓之后定。爱民养士,从容自保。”刘表为
汉末有称号的党锢名士中的 “八及”之一,在 35 名全国性名士中,他排在第 22 位; 而在其家乡山阳郡的名士排名中,他升为 “八
顾”之一,排在第 11 位,详见 《后汉书·党锢传·序》,并参见 《三国志》卷 6 《魏书·刘表传》。关于刘表在荆州的文化活动,请
而已。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 《鲁灵光殿赋》。建兴十年,
与前军师魏延不和,言语虚诞,亮责让之。琰与亮笺谢曰: “琰禀性空虚,本薄操行,加有酒荒
之病,自先帝以来,纷纭之论,殆将倾覆。颇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国,原其身中秽垢,扶持全济,
致其禄位,以至今日……”于是亮遣琰还成都,官位如故。
称诸葛亮 “远知此二人 ( 管、乐) 高风流于前代,可师而行”,或称其 “见古人之风流”而 “自
比”,
④
理解不尽相同,但在名士以风流相标榜的东晋时代,袁宏以 “风流”来 “赞”诸葛亮,正是
将他视为风流名士的。由此可见诸葛亮对 “有风流”的刘琰之欣赏、扶持有加,或有惺惺相惜之故。
在晋人袁宏、裴启的笔下,诸葛亮的形象宛若他们同时代即两晋的风流名士———如果将其手中的
了儒家的 “教化”和 “移风易俗”之义。晋宋时期根据诸家 《后汉书》撰成的 《后汉纪》、 《后汉
书》,首次以 “风”、“流”来表现东汉时期引领特定士人群体的风气及其影响,并以 “风流”形容
党锢 “名士”的正气、风骨及其传播。党锢名士风流的特征是 《后汉书·党锢传·序》所谓 “婞直
之风”,它一方面体现着儒家重教化、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另一方面,其末流则表现为虚伪做作以
的艺术虚构,一定程度上是有文献可征的历史形象。这一形象,就是汉魏之际的风流名士形象。
一、标榜风流
《文选·赞》所录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曾称诸葛亮 “标榜风流,远明管乐”; “遐想管乐,
远明风流”①。有关 “风流”一词,笔者最近一篇小文中有所研究。② 据之, “风流”一词自汉代出
现,下至唐朝,其义涵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汉的 “风流”本指社会风尚 ( 风气) 的流播,并被赋予
形象。
关键词: 诸葛亮; 三国名臣; 名士; 圣人; 管仲
中图分类号: K23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0246 ( 2011) 01 -0102 -08
众所周知,在 《三国演义》中,羽扇、纶巾、鹤氅,再加上行军作战时乘坐的 “素舆”,即为诸
葛亮的招牌行头 ( 此装束在 《三国演义》后来的章回中多次出现) 。这样的形象,并不全然是小说家
①
而在从东汉
党锢名士及其风流向两晋玄学名士及其风流的转变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涉及本文的主人公。
《三国志·蜀书·刘琰传》:
刘琰字威硕,鲁国人也。先主在豫州,辟为从事,以其宗姓,有风流,善谈论,厚亲待之,
遂随从周旋,常为宾客…… ( 后主时) 迁车骑将军。然不豫国政,但领兵千余,随丞相亮讽议
《三国志·杨戏传》注引东晋习凿齿 《襄阳 ( 耆旧) 记》亦称 “习祯有和习祯之 “有风流”,具体表现为 “善谈论”。关于东汉时期的 “谈论”,据
刘季高等先生的研究,占主流的是 “品核公卿,裁量执政”的 “清议派”和 “奖训士类”、品题人物的
论》: “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虽弛张趣舍,时有未纯,于刻情修容,依倚道艺,以就其声价,非所能通物方,弘时务也。”
略论诸葛亮的名士风范
牟发松
( 华东师范大学 历史学系,上海 200062)
摘要: 诸葛亮作为风流名士的形象,不仅仅有小说家的艺术虚构,而且是有文献可征的历史形象。历
史上的诸葛亮形象是经由千百年流传而层累构成的,已成为一个亦清亦任亦和、且法且道且儒的完美圣人
的数以千计的文人学士,聚集于该地,主政荆州的刘表,本来就是著称的党锢名士,
⑥
又号称 “坐谈
客”,虽 “非霸王之才”
⑦
,但发展文化,招引名士,俎豆礼乐,人伦清谈,却为其所长,因而刘表治
略论诸葛亮的名士风范10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牟发松: 《说风流———其涵义的演化与汉唐历史变迁》,《历史教学问题》2010 年第 2 期。
见唐长孺先生 《汉末学术中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载 《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年。
《三国志》卷 14 《魏书·郭嘉传》; 《后汉书》卷 74 下 《刘表传》 “赞”及注引 《九州春秋》; 《三国志》卷 23 《魏书·裴
潜传》。下的荆州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文化中心和人才高地,而在荆州的名士集团中,诸葛亮即为其中一员,
向,不计 “成败利钝”,“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从此将自己当年隐居隆中的名士好尚与治国整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