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后称为)壳聚糖
壳聚糖和壳聚糖纤维
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 萄球菌、酿脓链球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一般 人体表皮存在的皮肤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肠细 菌如大肠杆菌和人体真菌如白色念珠菌,也有显 著的抑菌作用。人体表皮细菌在用粉状甲壳素处 理过的琼脂培养板上培养都被杀死;表皮葡萄球 菌只要用0.1%或1%的甲壳素乙酸溶液处理就能 全部被抑制。
二、在化妆品原料中的应用
1)洗发香波、头发调理剂:甲壳素粉沫比表面积大,孔隙率 高,吸收皮脂类油脂远大于淀粉或其他活性物质,是洗发剂理 想的活性物质。 2)固发剂: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质子化带正电,能和头发的 负电荷相互作用,有很强的亲合力,在头发表面形成薄层,是 理想的固发剂原料。 3)牙膏添加剂:壳聚糖是良好的牙膏添加剂,它能够中和由 口腔链球菌产生的有机酸,减弱非溶性葡萄糖在牙齿表面的附 着能力,对抗腐蚀、洁齿起一定的作用。
甲壳素
水溶性壳聚糖
壳聚糖
甲壳素
壳聚糖概述
壳聚糖及甲壳素的结构与纤维素非常相似,如结构图,
不同的是纤维素葡萄糖单元二位碳上是羟基,壳聚糖是氨基, 甲壳素是乙酰氨基。
OH O O * * O * O *
OH
OH O
甲壳素
* HO
壳聚糖
HO NH2
纤维素
HO OH
* O
NHCOCH3
n
n
n
壳聚糖的性质 物理性质
织物整理剂 壳聚糖作为织物的整理剂,可使织物耐摩擦、耐水洗,并 具有固色作用,提高了织物的坚牢度,改善织物的外观和 手感,使织物滑爽光洁,对人体健康与环境保护有重要意 义
2、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天然材料具有人工材料所不具有的优点,甲壳素及壳聚糖 是自然界中极少存在的带正电荷的聚合多糖,含有某些有 助于细胞黏附和保持细胞分化功能的信息。它可以减少成 纤维细胞的生长,减少瘢痕形成,从而促进内皮细胞、毛 细血管、心肌细胞及神经轴突的再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 容性 将壳聚糖植入小鼠体内,全部存活,皮毛无异常,切开皮 肤局部无充血、无水肿。
甲壳素
甲壳素因为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而不能被身体利用。脱乙酰
基后可增加其溶解性因此可被身体吸收。甲壳素脱乙酰基纯度 越高其品质越好。
成的量多达1000亿吨。
甲壳素理化性质
甲壳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固
体,在水、稀酸、稀碱以及一般的有机溶剂中难以溶解,溶
于浓酸、浓碱、磷酸、硫酸、乙酸,甲壳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 壳聚糖不溶于水,可溶于部分稀酸。 2.甲壳素是食物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但是可被酶 分解吸收,若甲壳质和蔬菜、植物性食品、牛奶和鸡蛋一起
要素——“人体的第六生命要素”。被欧美政府认定为机能 性免疫物质。
甲壳素的来源
甲壳素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 壳动物虾、蟹、昆虫等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处,甲 壳素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 纤维素。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
但含量只在2%-7%之间。据估计自然界中,甲壳质每年生物合
6.脱乙酰壳多糖是碱性多糖,有止酸、消炎作用,可降
低胆固醇、血脂。
7.溶解后的几丁聚糖呈凝胶状态,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因甲壳素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吸湿性很强,
可用做化妆品保湿剂。
8. 甲壳素是天然纤维素(动物性食物纤维),没有毒性和 副作用,其安全性和砂糖近似。
4.甲壳素能形成氢键而吸附阴离子化合物。因此在水
的净化和废水处理中获得一定应用。
5.甲壳素化学上不活泼,不与体液发生变化,进入人体
壳聚糖
性质
主要物理性质
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和碱溶液中,但可溶于稀 酸,游离氨基质子化促进溶解。溶于稀酸呈 粘稠状,在稀酸中壳聚糖的B-1,4糖苷键会慢 慢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 壳聚糖在溶液中市带正电荷多聚电解质,具 有很强的吸附性。
主要化学反应
酰化反应
羧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度、相对分子质量、 黏度有关,脱乙酰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 其他化学反应(如shiff碱反应 接枝共聚反应 小,越易溶于水。 交联反应) 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通透性、 成纤性、吸湿性和保湿性。
来源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N-乙酰基的产物,一般而言,N-乙酰基脱去 55%以上的就可称之为壳聚糖,或者说,能在1%乙酸或1%盐 酸中溶解1%的脱乙酰甲壳素,这种脱乙酰甲壳素被称之为壳聚 糖。事实上,N-脱乙酰度为55%以上的甲壳素,就能在这种稀 酸中溶解。
自然界中的来源
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支 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软体动物(如鱿鱼、乌贼)的内壳和 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
应用
药物载体 缓释药物 抗菌 功能性药物
1. 提高肽类药物的吸收 2. 制取抗癌药剂
絮凝剂 废水处理
壳聚糖(CHITOSAN)
定义
壳聚糖(chitosan),又名 脱乙酰甲壳素,是自然界广泛 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 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属于高分 子直链型多糖,是自然界唯一 的碱性多糖,壳聚糖作为一种 天然、绿色的环保高分子物质, 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可食用性 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且安全 无毒,对环境无公害。
甲壳素
甲壳素即几丁质中文名称:甲壳质英文名称:chitin其他名称:壳多糖,几丁质;几丁质、甲壳素定义:由N-乙酰基-D-吡喃葡糖胺聚合而成的直链多糖,是虾、蟹外壳的主要有机成分。
Chitin.甲壳质是181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并命名为CHITIN,译名为几丁质。
外观及性质: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
甲壳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Chitosan derivatives)可溶于水。
甲壳素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用。
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肥胖等症,有利于预防癌细胞病变和辅助放化疗治疗肿瘤疾病。
甲壳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因此被欧美中日政府认定为机能性免疫物质。
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但含量只在2%-7%之间。
甲壳素是宇宙中唯一带正电的阳性食物纤维,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甲壳素,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吨。
甲壳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其次才是蛋白质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甲壳素的重要性。
蟹壳中含有40%的蛋白质、30%的钙、30%的几丁质。
提取甲壳质(几丁质)的工艺是:首先用稀的氢氧化钠液除去蛋白质,然后,用盐酸除去钙盐,剩下的就是几丁质。
为了从这些几丁质中除去乙酰基,用长时间的高温,使之在浓的氢氧化钠中发生反应,就可制成含有氨基的甲壳质。
因为几丁质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很难被人体利用。
经脱乙酰基成几丁聚糖后它能溶于稀酸和体液中,可被人体所利用。
甲壳质名称概括一般通称:甲壳质,甲壳素,(经乙酰化后称为)壳聚糖. 英文名称:Chitin.中文学名:几丁质,甲壳素化学名称: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别名:壳多糖、几丁质、甲壳质、明角质、聚乙酰氨基葡糖分子式及分子量:(C8H13NO5)n (203.19)n性状:外观为类白色无定形物质,无臭、无味。
壳聚糖
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
分子式:C56H103N9O39分子量:1526.4539简介壳聚糖是甲壳质经脱乙酰反应后的产品,脱乙酰基程度(D.D)决定了大分子链上胺基(NH2)含量的多少,而且D.D增加,由于胺基质子化而使壳聚糖在稀酸溶液中带电基团增多,聚电解质电荷密度增加,其结果必将导致其结构,性质和性能上的变化,至今壳聚糖稀溶液性质方面的研究都忽略了D.D值对方程的影响。
壳聚糖是以甲壳质为原料,再经提炼而成,不溶于水,能溶于稀酸,能被人体吸收。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一级衍生物。
其化学结构为带阳离子的高分子碱性多糖聚合物,并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能和生物活化功能。
近年来国内外的报导主要集中在吸附和絮凝方面。
也有报道表明,壳聚糖是一种很好的污泥调理剂,将其用于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活性污泥菌胶团,并能提高处理效率。
但研究其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其强化生物作用的机理,国内外均未见有报导。
在甲壳素分子中,因其内外氢键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有序的大分子结构.溶解性能很差,这限制了它在许多方面的应用,而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的产物一壳聚糖,却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大量游离氨的存在,溶解性能大大改观,具有一些独特的物化性质及生理功能,在农业、医药、食品、化妆品、环保诸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物性数据1. 性状:白色无定形透明物质,无味无臭。
2. 密度(g/mL,25℃):未确定3. 相对蒸汽密度(g/mL,空气=1):未确定4. 熔点(ºC):未确定5. 沸点(ºC,常压):未确定6. 沸点(ºC,5.2kPa):未确定7. 折射率:未确定8. 闪点(ºC):未确定9. 比旋光度(º):未确定10.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ºC):未确定11. 蒸气压(kPa,20ºC):未确定12. 饱和蒸气压(kPa,60ºC):未确定13. 燃烧热(KJ/mol):未确定14. 临界温度(ºC):未确定15. 临界压力(KPa):未确定16. 油水(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未确定17. 爆炸上限(%,V/V):未确定18. 爆炸下限(%,V/V):未确定19. 溶解性:溶于PH<6.5的稀酸,不溶于水和碱溶液.主要用途1.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农业种子、日用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等行业。
壳聚糖
文献综述钟士亮 041511130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是由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单元和β-(1,4)-2-乙酰胺基-2-脱氧-D-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共聚体[1]。
而甲壳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高分子化合物之一,每年的天然产量达上百亿吨,仅次于纤维素。
甲壳素与Ca2+是虾、蟹、昆虫的外壳、藻类、菌类细胞壁的主要构成成分[2]。
壳聚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明显碱性、带正电荷的天然多糖类有机高分子。
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羟基、氧桥以及富含电子的吡喃环活性基团,通常在生物体内表现出极强的亲和性,同时具有抗菌活性等,但是,壳聚糖结构上大量的羟基和氨基,使得壳聚糖分子间与分子内有强烈的氢键作用,所以壳聚糖不溶于一般溶剂和水,但可以溶解于稀酸,如醋酸,盐酸等,这使得壳聚糖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因此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能特别是改善其水溶性,是壳聚糖改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3-4]。
壳聚糖在生物学和医学上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据报道壳聚糖单体,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促进脾脏抗体生长,抑制肿瘤细胞[5];强化肝脏功能,降低血压,吸附胆固醇;在微酸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显著的吸湿保湿力;活化植物细胞,促进植物快速生长[6]。
壳聚糖能促进血液凝固,可用作止血剂。
它还可用于伤口填料物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还具有消炎、减少创面渗出和促进创伤组织再生、修复和愈合的作用。
壳聚糖结构如下图1.1:图 1.1 壳聚糖的结构式它分子链上的胺基和羟基都是很好的配位基团。
1 壳聚糖的性质1.1壳聚糖物理化学性质1811年法国科学家Braconno提取得到的甲壳素,甲壳素通过脱乙酰化得到壳聚糖,从此人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
壳聚糖呈白色或灰白色,略有金属光泽,为透明且无定形固体。
在185 ℃下开始分解,不溶于水和稀碱,可溶于大多数有机酸和部分无机酸中,壳聚糖分子中同时存在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修饰、接枝、以及活化等[7]壳聚糖以其氢键相互交联成网状结构,利用适当的溶剂,可制成透明的的薄膜,壳聚糖的溶液具有粘性是一种理想的成膜物。
【文献综述】甲壳素脱乙酰化制备壳聚糖
文献综述应用化学甲壳素脱乙酰化制备壳聚糖甲壳素纤维是以天然高聚物虾皮、蟹壳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型动物绿色纤维。
近二十年来,随着人们绿色环保、抗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甲壳素纤维以其天然的抗菌功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丰富的原料资源和优良的纺织加工性能成为开发的热点,取得很大的成果,是一种大有发展前景的纤维品种。
甲壳素(chitin)又称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名称为聚乙酰胺基葡萄糖,广泛存在于昆虫类、水生虾、蟹甲壳类和菌类、藻类的细胞壁中,是一种蕴藏量仅次于纤维素的极其丰富的天然聚合物和可再生资源。
纯的甲壳素是一种无味无毒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固体,在水、稀酸、稀碱以及一般的有机溶剂中难以溶解。
由于甲壳素是天然生物高分子,具有高等动物组织中的胶原和高等植物组织中的纤维素两者的生物功能,因而甲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甲壳素本身带有正电荷,其分子中的氨基阳离子与构成微生物细胞壁的唾液酸或磷脂质阴离子发生离子结合,限制了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同时,甲壳素纤维与人体皮肤汗液接触时可激活体液中的溶菌酶,防止微生物有害细菌侵入体内,具有抑菌洁肤、吸湿透湿、舒适健康的作用效果。
甲壳素大分子链上存在大量羟基(-OH)和氨基(-NH2)等亲水基因,故甲壳素织物有很好的亲水性和很高的吸湿性。
甲壳素在生物体内可以通过酶的作用而分解,它与生物体的亲和呈现于细胞之间,因而抗原性低,对血清蛋白质等血液养分吸附能大,可加快伤口愈合并有极好的螯合能力,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
经浓碱处理脱去其中的乙酰基就变成可溶性的甲壳素,称为壳聚糖(chitosan)。
壳聚糖(chitosan)是白色略带有珍珠光泽的固体,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甲壳素(chitin)脱去乙酰基转化而成的产物,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
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的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
壳聚糖是高分子多糖,经降解得到低聚糖甚至更小分子的寡糖。
甲壳素
浅析甲壳素及衍生物壳聚糖0前言:甲壳素(chitin) 又名几丁质,是自然界中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一种多糖,同时,也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
其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高达58~85 %) 、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海藻及真菌等中,另外在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动物肌肉与骨结合处,以及低等植物中均发现有甲壳素的存在。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大部分乙酰基后的产物是甲壳素最为重要的衍生物。
自从1811 年,法国科学家H.Braconnnot 发现甲壳素以来,甲壳素逐渐被认识与利用。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日趋活跃,甲壳素和壳聚糖已被现代科学称之为继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五大生命要素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
甲壳素和壳聚糖经过改性之后生成的改性高分子具有无毒、可以完全被生物降解在自然界形成良性循环等诸多优点,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甲壳素,壳聚糖,利用,开发1. 结构及理化性质1.1 结构甲壳素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学名是β- (1 →4) - 2 - 乙酰氨基- 2 - 脱氧- D - 葡萄糖,是由N - 乙酰氨基葡萄糖以β- 1 ,4 糖苷键缩合而成的。
如果把此结构式中糖基上的N - 乙酰基大部分去掉的话,就成为甲壳素最为重要的衍生物壳聚糖。
1.2 理化性质1.2.1 物理性质甲壳素是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型、半透明固体,相对分子质量因原料不同而有数十万至数百万,不溶于水、稀酸、稀碱、浓碱、一般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的盐酸、硫酸、磷酸和无水甲酸,但同时主链发生降解[7] 。
壳聚糖是白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因原料不同和制备方法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也从数十万至数百万不等,不溶于水和碱溶液,可溶于稀的盐酸、硝酸等无机酸和大多数有机酸,不溶于稀的硫酸、磷酸。
在稀酸中,壳聚糖的主链也会缓慢水解,溶液的粘度逐渐降低1.2.2 化学性质甲壳素和壳聚糖化学性质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 其分子结构当中含有羟基、氨基和自由基,可以发生酰化、酯化、醚化、氧化、烷基化、螯合、接枝共聚及交联等一系列化学反应,这对于研究认识它们的本质,进行创新性工作,开发新产品有重要意义。
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综述
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张洁海洋药学0844130摘要: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对组织和细胞无毒副作用的生物材料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
壳聚糖(α(1-4)2-氨基2-去氧β-D葡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得到的天然多糖中惟一的碱性多糖,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
本文就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壳聚糖,结构,性质,应用壳聚糖(Chitosan,简称CTS),壳聚糖是由N-乙酰糖胺组成,其中糖胺的含量超过90%,具有黏多糖相似的结构特点,而黏多糖在组织中分布广泛,是细胞膜有机组成成分之一,故壳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⑴~⑵。
表现为无毒、无刺激、无免疫抗原、无热原反应、不溶血,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抗酸、抗溃疡、降脂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⑶~⑸。
而且具有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并可通过活化免疫系统显示抗癌活性,与现有的抗癌药合用可增强抗癌效果,近年来其作为药物微球材料的研究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然生物活性多糖。
本文就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一.壳聚糖的结构与性质1.壳聚糖的来源—甲壳素壳聚糖来源于一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线性聚合物一甲壳素,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后得到的一种生物高分子Ⅲ。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多糖类生物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支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软体动物(如鱿鱼、乌贼)的内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将甲壳动物的外壳通过酸碱处理,脱去钙盐和蛋白质,即可得到甲壳素。
甲壳素化学名为[(1,4)一2一乙酰胺基一2一脱氧一B—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05)。
,单体之间以B(1-4)糖苷键连接,分子量一般在lO6左右,理论胺含量为6.9%。
甲壳素的化学结构与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结构非常相似(见图l),故又称为动物纤维素。
(a)甲壳素(b)纤维素图1甲壳素和纤维素的结构甲壳素是白色或灰白色无定型、半透明固体,不溶于水、稀酸、碱和一般的有机溶剂,可溶于浓的盐酸、硫酸、磷酸和无水甲酸。
甲壳素(甲壳质)的功效
甲壳素(甲壳质)的功效甲壳素,又称甲壳质、几丁质,英文名Chitin。
甲壳质是181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O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并命名为CHITIN,译名为几丁质。
外观及性质: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
甲壳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Chitosan derivatives)壳聚糖(chitosan)不溶于水,可溶于部分稀酸。
甲壳素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用。
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肥胖等症,有利于预防癌细胞病变和辅助放化疗治疗肿瘤疾病。
一般通称:甲壳质,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后称为)壳聚糖.英文名称:Chitin.中文学名:几丁质、甲壳素化学名称: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别名:壳多糖、几丁质、甲壳质、明角质、聚乙酰氨基葡糖分子式及分子量:(C8H13NO5)n (203.19)n性状:外观为类白色无定形物质,无臭、无味。
能溶于含8%氯化锂的二甲基乙酰胺或浓酸;不溶于水、稀酸、碱、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剂。
自然界中,甲壳质广泛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外壳、真菌的细胞壁等。
它是一种线型的高分子多糖,即天然的中性粘多糖,若经浓碱处理去掉乙酰基即得脱乙酰壳多糖。
甲壳质化学上不活泼,不与体液发生变化,对组织不起异物反应,无毒,具有抗血栓、耐高温消毒等特点。
脱乙酰壳多糖是碱性多糖,有止酸、消炎作用,可降低胆固醇、血脂。
甲壳素功效:1、降血脂作用血脂是指血液中脂类的含量。
广义的脂类指中性脂肪(甘油和甘油三酯)和类脂质(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
“甲壳质”可通过几个途径产生驱脂作用。
1)“甲壳质”阻碍脂类的消化吸收:进入肠腔的脂类因难溶于水无法吸收,需经过胆汁酸的乳化作用,将脂肪变成很小的油滴,以此来扩大与胰脂酶的接触面积利于脂肪的消化。
壳聚糖
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系甲壳质(chitin)脱去乙酰分子基团后的物质称,也称脱乙酰甲壳素、几丁聚糖、甲壳胺、壳多糖等。
九十年代,该产品自日本进入中国市场后被称呼为“救多善”、“基多酸”等。
壳聚糖是自然界唯一带阳离子的天然活性多糖,被成为人体第六生命要素,在日本被确定为唯一可以宣传疗效的保健食品,可以广泛运用在食品、医药、保健、日化、农业、环保等多个领域。
食品级壳聚糖:食品级壳聚糖采用寒冷水域的、无污染的、多年生蟹壳(一般为阿拉斯加雪蟹壳),依靠尖端的生物生化技术生产而成,安全可靠、有益健康。
壳聚糖功能作用:保健品领域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调节胆固醇、抑制癌细胞、排出体内重金属、增殖肠道有益菌;食品领域保健保健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增稠、营养液澄清、果汁澄清、水果保鲜、食品防腐、果酒脱酸、葡萄酒脱酸。
生物医用材料:人工皮肤、手术缝合线、创伤生物敷料、人工器官、隐形眼镜、人工血管、神经修复导管等。
医药领域:药物缓释控释、医药敷料、治疗溃疡、治疗烧伤烫伤、医疗器械、抗菌消毒产品、医用纱布等。
日化领域:护肤化妆品、固发剂、头发整理剂,洗发香波,功能性护肤品等。
其它:环保领域废水处理、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吸附、大分子物质絮凝回收、生活用水净化等。
造纸领域造纸增强剂、造纸助留剂、造纸中性胶等。
烟草领域烟草薄片胶、烟草过滤嘴。
纺织印染纺织整理剂、印染助剂。
农业领域促进生长、抑制病害、提高品质。
功能材料各种膜材料等等。
壳聚糖的优势我公司生产的医药级和食品级壳聚糖,100%以北冰洋附近寒冷水域生长的阿拉斯加深海雪蟹壳为原料,采用现代高科技手段,依靠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提取精制而成,完全符合欧美等发达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现已长期销往美国、德国、加拿大、荷兰、日本、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本公司采用的蟹壳原料,通过本公司驻加拿大的海外分支机构直接进口,质量保证,渠道畅通。
壳聚糖的应用保健品原料:壳聚糖作为保健品原料,一般设计人体每天用量约为1g-3g;0#胶囊灌装量一般设计为0.2g-0.5g/粒,每粒胶囊的灌装量与原料的密度有关。
壳聚糖
②羧甲基化—壳聚糖与氯乙酸反应便得羧甲基化 的衍生物。③磺酸酯化—甲壳素和壳聚糖与纤维 素一样,用碱处理后可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磺酸 酯。④氰乙基化—丙烯腈和壳聚糖可发生加成反 应,生成氰乙基化的衍生物。
上述反应在甲壳素和壳聚糖中引入了大的侧基, 破坏了其结晶结构,因而其溶解性提高,可溶 于水,羧甲基化衍生物在溶液中显示出聚电解 质的性质。
人类取之不竭的生物资源。人类最早利用甲壳资源始于 中国著名的《本草纲目》中的记载:蟹壳有破瘀消积的 功能。“蟹”字本身即指:解毒的虫类。1811年,法国 学 者布拉诺首先在蘑菇类中发现了甲壳质,从此人类开始 了漫长的研究与应用 。
壳聚糖的结构
壳聚糖是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产物。而甲壳素又称 甲壳多糖、几丁质。是由N-乙酰α-氨基-D-葡萄 糖胺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含氮多糖。 甲壳素结构 壳聚糖结构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果蔬保鲜剂:用壳聚糖 进行涂膜保鲜,其膜层 具有通透性、阻水性, 可以对各种气体分子增 加穿透阻力,形成了一 种微气调环境,可使果 蔬保鲜。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用作水的澄清剂和酶固定化剂等 领域。
谢谢观赏!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抗氧化剂:肉类食品中 由于含有高含量的不饱 和脂类化合物易被氧化 而使肉类食品腐败变质, 从而缩短肉制品的贮存 寿命和破坏肉制品的风 味。用壳聚糖处理则可 以延长肉类贮存寿命。
壳聚糖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保健食品添加剂:壳聚糖难 被人体胃肠消化吸收,当人 把它们摄入体内后,它们可 与相当于自身质量许多倍的 甘油三酯、脂肪酸、胆汁酸 和胆固醇等脂类化合物生成 络合物,该络合物不被胃酸 水解,不被消化系统吸收, 从而阻碍人体吸收这类物质, 使之穿肠而过排出体外。因 此,壳聚糖类可以降脂,减 少食品热量。
壳聚糖简介
壳聚糖是甲壳素经化学处理脱乙酰基后的产物。
甲壳素在自然界的资源非常丰富, 是许多低等动物,特别是节肢动物,如昆壳类及其它动物外壳的重要成分。
每年地球上甲壳素的自然生成量
可达10
11
t ,是年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
[ 1]。
早年由于甲壳素不溶于一般溶剂,所
以食用之后的蟹、虾壳大多按废料处理,结果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人为浪费和生活环境的污染。
近年
来,由于脱乙酰基后生成的壳聚糖能溶于稀酸水溶液,并且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 故愈来愈受到重
视。
壳聚糖呈半透明状固体,颜色为白色或灰白色, 略有珍珠光泽,其结构与纤维素相似, 是D_氨
基葡萄糖经过β_1 , 4 键连接而形成的一种天然的线性阳离子生物聚合物。
它无毒、无害、可食用、
安全可靠、易于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具有广泛的用途。
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壳聚糖的开发及应
用研究越来越感兴趣。
壳聚糖作为无毒天然保鲜剂用于果蔬贮藏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壳聚糖在果
蔬表面形成聚合物薄膜, 显著抑制果蔬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水分蒸发、物质代谢和果色转化等生理
生化过程, 推迟生理衰老,延长贮藏期,起到保鲜作用
[ 2]
;并且具有天然抑菌性, 可抑制食品表面的
多种真菌、细菌。
本文就壳聚糖保鲜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
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甲壳素的医学应用
甲壳素的生物医学应用摘要甲壳素(Chitin).亦称甲壳质,是自然界中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多糖,广泛存在于昆虫,甲壳类动物外壳及真菌细胞壁中。
经脱乙酰化反应转变成甲壳胺(chitosan),即壳聚糖。
甲壳素发现于1811年,1887年用化学方法和X射线衍射测定了结构。
多年来对它的化学性能进行了广泛研究。
脱乙酰化度和平均分子量是甲壳胺的两项主要性能指标。
甲壳素一般不溶于水、碱和常规有机溶剂中。
只溶于盐酸等无机酸及甲醇、乙醇等有机酸。
高度脱乙酰化甲壳胺可溶于水。
甲壳胺分子中有许多胺基和经基,容易进行化学修饰和改性。
这类天然多糖具有明显碱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降解产物为对人体无毒的的N一乙酰氨基葡萄糖和氨基葡萄糖。
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低分了量甲壳素(胺)或其寡聚糖在体内不积累,无免疫源性。
随着研究的深入,甲壳素及其衍生物作为具有独特性能的生物材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
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本文对其近年的应用研究作一简要介绍。
关键词甲壳素;生物材料;医学应用引言1977年意大利科学家RAA Muzzarelli 出版专著《Chitin》①,自它问世以来就备受各国科研工作者的青睐。
甲壳素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化工、医疗、食品、农业、环保、保健品等领域。
甲壳素是一种天然生物高分子,广泛存在于虾、蝎、虾蛤等许多低等动物中,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可再生利用的自然资源之一,年产量仅次于纤维素,也是数量最多的含氮有化合物,同时也是目前自然界中唯一发现带正电荷的物质。
1甲壳素的分子结构甲壳素又名几丁质,其结构如图1-1所示,是由2一乙酰氨基一2一脱氧一β-D-葡萄糖以α-1,4-糖昔键缩合而成的多糖类生物大分子,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昆虫类、甲壳类和软体动物骨骼以及某些真菌的细胞壁中。
地球蕴藏量丰富,每年产量可达100亿吨,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有机物,也是数量仅次于蛋白质的含氮有机物,是地球上一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天然资源②。
壳聚糖合成
第一章 绪 论1.1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脱乙酰基后的产物,是甲壳素最基本、最重要的衍生物。
甲壳素又名甲壳质、几丁质,化学名为(1,4)—2—乙酰胺—2—脱氧—β—D —葡聚糖,主要存在于虾、蟹、蛹及昆虫等动物外壳以及菌类、藻类植物的细胞壁中。
节肢类动物的干外壳约含20~50%甲壳素。
自然界中甲壳素有三种结构:α、β、γ,其中最为常见、普通的是α型。
地球上每年甲壳素的生物合成量为数十亿吨,是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下图1-1是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结构:图1-1 甲壳素、壳聚糖分子的结构示意图Fig.1-1 The configuration schematic of chitin and chitosan纯净的甲壳素和壳聚糖均为白色片状或粉状固体,比重0.3,常温下能稳定存在。
甲壳素分子之间存在强烈的氢键作用,使得甲壳素形成高度的结晶结构,因而甲壳素分子高度难溶。
甲壳素不溶于水及绝大多数有机溶剂,也不溶于稀酸、稀浓碱,只溶于浓酸和某些溶剂。
壳聚糖分子的活性基团为氨基而不是乙酰基,因而化学性质和溶解性较甲壳素有所改善,可溶于稀酸、甲酸、乙酸,但也不溶于水和绝大多数有机溶剂。
由于氨基和羟基比较活泼,壳聚糖的化学性质较甲壳素活泼,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比如烷基化、酰基化反应等等。
1.2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产品的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由于其可再生性、生物相容性以及结构中的多种活性基团,具有多种优良的性质,已经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农业、环保等多个行业中。
1.2.1 在环保中的应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够通过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整合物且可帮助微粒凝聚,故广泛用作化工、轻工纺织等废水处理中的吸附剂和絮凝剂。
壳聚糖作为吸附剂和絮凝剂,能够有效地捕集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并可以抑制细菌生长,使污水变清,特别是对于汞、铬、铜、铅、钴、3n n甲壳素壳聚糖锌和砷等元素的离子有明显的吸附滤除作用[1-2]。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壳聚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chitin)的脱乙酰化产物,化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在医药、化工、食品、环保等方面具有许多应用价值。
在水处理方面,壳聚糖可用作吸附剂、絮凝剂、重金属离子螯合剂等。
其最大优点是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目前最大用量是作为无毒的阳离子絮凝剂处理有机和螯合中的有毒金属离子。
1 壳聚糖对有机物的作用壳聚糖是直链型的高分子聚合物,由于分子中存在游离氨基,在稀酸溶液中被质子化,从而使壳聚糖分子链上带上大量正电荷,成为一种典型的阳离子絮凝剂。
壳聚糖作为絮凝剂,其絮凝机理主要是:①桥联作用:絮凝分子借助离子键、氢键同时结合了多个颗粒分子,因而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把这些颗粒联结在一起从而使之形成网状结构沉淀下来;②电中和作用:水中的胶粒一般带负电荷,当带有正电荷的链状生物大分子絮凝剂靠近胶粒时,中和其表面上的部分电荷,使胶粒脱稳,相互之间发生碰撞而沉淀;③基团反应:絮凝剂大分子中的某些活性基团与被絮凝物质相应的基团发生化学反应,聚集成大分子而沉淀下来。
壳聚糖作为絮凝剂与其他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更易被环境中的微生物降解,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壳聚糖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可与其他有机分子,如蛋白质、氨基酸、核酸、酚类化合物、醌类化合物、脂肪酸等形成氢键、共价键或配位键而牢固结合。
壳聚糖对有机物的吸附有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吸附。
化学吸附是单层吸附,有选择性。
物理吸附是通过静电引力、疏水交互作用、范德华力等的吸附,是多层吸附。
甲壳素和壳聚糖在溶液中与中的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是离子交换吸附,为等当量交换吸附。
1.1对各种染料的吸附G.Mckay对壳聚糖吸附染料性能作过详细的研究,并对其吸附染料的机理做了系统的分析。
其研究表明:壳聚糖对染料的吸附平衡等温线不是单一的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它更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线的复合型式,称之为General等温线。
壳聚糖化学组成结构 化学性质
壳聚糖化学组成结构化学性质
组成结构:
壳聚糖是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后的产物,即脱乙酰基甲壳素,学名聚氨基葡萄糖,又名可溶性甲壳质,化学名称为(1,4)聚-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别名甲壳胺,是由N-乙酰-D-氨基葡萄糖单体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状高分子化合物。
化学性质:
壳聚糖含有游离氨基,能与稀酸结合生成胺盐而溶于稀酸。
由于分子中2-C位上的氨基反应活性大于-OH基,易发生化学反应,使壳聚糖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多种化学修饰,形成不同结构和不同性能的衍生物。
通过酰化、羟基化、氰化、醚化、烷基化、酯化、酰亚胺化、叠氮化、成盐、鳌合、水解、氧化、卤化、接枝与交联等反应,可制备壳聚糖衍生物。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抗菌剂,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具有毒性低、生物相容性好且无抗原性的优点,但其水溶性差,只能在酸性条件下抑菌。
壳聚糖分子链上有很多氨基、羟基等活性基团,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能进行多种化学改性,从而获得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生理功能。
目前,提高壳聚糖抗菌活性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对壳聚糖的衍生改性等方面,包括壳聚糖的羧甲基化、硫酸酯化、季铵盐化等,但尚未开发出壳
聚糖胍盐类衍生物。
壳聚糖胍盐衍生物是具有生物活性的胍基化合物,其生物活性比壳聚糖更高,同时大大降低了甲眯磺酸的毒性,可以作为新型抗菌杀菌剂、抗菌药物等应用于医药、纺织和农业等领域。
因此,对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
壳 聚 糖
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几丁质、聚氨基葡萄糖、可溶性甲壳素,是由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反应转化变成的分子量为12~59万的生物大分子。
壳聚糖可抑制细菌、霉菌生长,因此常加于腌制食品中或用于海产(虾)、水果(荔枝、猕猴桃)的保鲜。
由于极性基团的存在,壳聚糖对水有很高的亲和力和持水性,这对半干半潮食品的保湿有重要作用。
在保湿类化妆品中壳聚糖也已展露头脚,日本已有这类化妆品上市。
壳聚糖能溶解于弱酸中,是很方便的成膜材料,而且这种膜是可食用膜,同时又可在水和热水中保持原状,因此特别适合于固体、液体食品的包装。
香肠肠衣类的膜也是壳聚糖与其他物质复合制成的。
你身边有戴隐形眼镜的人吗?相信人数不会少。
用壳聚糖作原材料,让其溶液在聚乙烯膜上蒸发,进而在一个钢膜中加压即可形成软性接触眼睛,即隐形眼镜。
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一般对人体无毒副作用,在体内不积蓄,无免疫原性,因而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极广阔的前景。
已开发和潜在的应用实例包括人工皮肤(创伤敷料)、手术缝合线与骨修复材料、抗凝血剂和人工透析膜、药物制剂和药物释放剂等。
除此之外,壳聚糖曾在1991年被欧美学术界誉为继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之后的第六生命要素。
据文献报道,壳聚糖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作用有:强化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降血压,降血糖,强化肝脏机能;使血管扩张,从而改善腰酸背痛症状;治疗烧伤,烫伤,加速外伤愈合;防止胃溃疡,吸附体内有害物质并排出体外等。
此外,壳聚糖还能够用作凝胶化试剂,生物传感器,合成人工器官(人工皮肤、粘膜、腱、牙、骨)及骨固定棒材,还可作减肥药使用。
壳聚糖的应用涉及许多领域,其中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工业等行业对壳聚糖的需求增长最快;在医药、化工、造纸、农业、环保、轻纺等领域正在得到广泛的应用。
壳聚糖以其资源丰富、价格便宜、安全无毒等众多优点,使得各国对壳聚糖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化,预计未来若干年,国内外在对壳聚糖的开发和利用上会取得更多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后称为)壳聚糖中文名称:甲壳质英文名称:chitin其他名称:壳多糖,几丁质;几丁质、甲壳素定义1:由N-乙酰基-D-吡喃葡糖胺聚合而成的直链多糖,是虾、蟹外壳的主要有机成分。
应用学科:海洋科技(一级学科);海洋技术(二级学科);海洋生物技术(三级学科)定义2:由虾、蟹甲壳提取的含有氨基的多糖类物质。
Chitin.甲壳质是1811年由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1823年由欧吉尔(()dier)从甲壳动物外壳中提取,并命名为CHITIN,译名为几丁质。
外观及性质:淡米黄色至白色,溶于浓盐酸/磷酸/硫酸/乙酸,不溶于碱及其它有机溶剂,也不溶于水。
甲壳质的脱乙酰基衍生物(Chitosan derivatives)可溶于水。
甲壳素具有抗癌抑制癌、瘤细胞转移,提高人体免疫力及护肝解毒作用。
尤其适用于糖尿病、肝肾病、高血压、肥胖等症,有利于预防癌细胞病变和辅助放化疗治疗肿瘤疾病。
甲壳质(Chitin)的概念甲壳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因此被欧美中日政府认定为机能性免疫物质。
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但含量只在2%-7%之间。
甲壳素是宇宙中唯一带正电的阳性食物纤维,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甲壳素,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吨。
甲壳素是地球上数量最大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其次才是蛋白质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甲壳素的重要性。
蟹壳中含有40%的蛋白质、30%的钙、30%的几丁质。
提取甲壳质(几丁质)的工艺是:首先用稀的氢氧化钠液除去蛋白质,然后,用盐酸除去钙盐,剩下的就是几丁质。
为了从这些几丁质中除去乙酰基,用长时间的高温,使之在浓的氢氧化钠中发生反应,就可制成含有氨基的甲壳质。
因为几丁质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很难被人体利用。
经脱乙酰基成几丁聚糖后它能溶于稀酸和体液中,可被人体所利用。
甲壳质名称概括一般通称:甲壳质,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后称为)壳聚糖. 英文名称:Chitin.中文学名:几丁质,甲壳素化学名称: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别名:壳多糖、几丁质、甲壳质、明角质、聚乙酰氨基葡糖分子式及分子量:(C8H13NO5)n (203.19)n性状:外观为类白色无定形物质,无臭、无味。
能溶于含8%氯化锂的二甲基乙酰胺或浓酸;不溶于水、稀酸、碱、乙醇或其它有机溶剂。
自然界中,甲壳质广泛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虾、蟹、昆虫等甲壳动物的外壳、高等动物的细胞壁等。
它是一种线型的高分子多糖,即天然的中性粘多糖,若经浓碱处理去掉乙酰基即得脱乙酰壳多糖。
甲壳质化学上不活泼,不与体液发生变化,对组织不起异物反应,无毒,具有抗血栓、耐高温消毒等特点。
脱乙酰壳多糖是碱性多糖,有止酸、消炎作用,可降低胆固醇、血脂。
化学结构纯甲壳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固体,在水、稀酸、稀碱以及一般的有机溶剂中难以溶解,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和发展。
后来人们在研究探索中发现,甲壳素经浓碱处理脱去其中的乙酰基就变成可溶性甲壳素,又称甲壳胺或壳聚糖,它的化学名称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或简称聚胺基葡萄糖。
这种壳聚糖由于它的大分子结构中存在大量氨基,从而大大改善了甲壳素的溶解性和化学活性,因此使它在医疗、营养和保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甲壳素是地球上存量极为丰富的一种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界中迄今为止被发现的唯一带正电荷的动物纤维素。
由于它的分子结构中带有不饱和的阳离子基团,因而对带负电荷的各类有害物质具有强大的吸附作用。
同样它也能清除人体内的“垃圾”,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由于甲壳素具有这种独特功能,它被欧美科学家誉为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同等重要的人体第六生命要素。
甲壳质的化学结构和植物纤维素非常相似。
都是六碳糖的多聚体,分子量都在100万以上。
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它是由300~2500个葡萄糖残基通过β1,4糖甙链连接而成的聚合物。
几丁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由1000~3000个乙酰葡萄糖胺残基通过p1,4糖甙链相互连接而成聚合物。
而几丁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
1.分子量甲壳质是高分子量物质,其分子量可达100万以上。
分子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适合工业、环保领域应用。
低分子量容易被人体吸收。
分子量为7000左右的几丁聚糖,大约含30个左右的葡萄糖胺残基。
2.脱乙酰基纯度几丁质经过脱乙酰基成为几丁聚糖。
几丁质因为不溶于酸碱也不溶于水而不能被身体利用。
脱乙酰基后可增加其溶解性因此可被身体吸收。
N-乙酰基脱去55%以上的则称为壳聚糖。
原料分布(1)节肢动物主要是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高达58%~85%;其次是昆虫纲(如蝗、蝶、蚊、蝇、蚕等蛹壳等含甲壳素20%~60%)、多足纲(如马陆、蜈蚣等)、蛛形纲(如蜘蛛、蝎、蜱、螨等,甲壳素含量达4%~22%); (2)软体动物主要包括双神经纲(如石鳖)、腹足纲(如鲍、蜗牛)、掘足纲(如角贝)、瓣鳃纲(如牡砺)、头足纲(如乌贼、鹦鹉)等,甲壳素含量达3%~26%; (3)环节动物包括原环虫纲(如角窝虫)、毛足纲(如沙蚕、蚯蚓)和蛭纲(如蚂蝗)三纲,有的含甲壳素极少,而有的则高达20%~38%; (4)原生动物简称原虫,是单细胞动物,包括鞭毛虫纲(如锥体虫)、肉足虫纲(如变形虫)、孢子虫纲(如疟原虫)、纤毛虫纲(如草履虫)等,含甲壳素较少;(5)腔肠动物包括水螅虫纲(中水螅、简螅等)、钵水母纲(如海月水母、海蛰、霞水母等)和珊瑚虫纲等,一般含甲壳素很少,但有的也能达3%~30% ; (6)海藻主要是绿藻,含少量甲壳素;(7)真菌包括子囊菌、担子菌、藻菌等,含甲壳素从微量到45%不等,只有少数真菌如Olm ycetes和Triohamycetes不含甲壳素;(8)其他动物的关节、蹄、足的坚硬部分,以及动物肌肉与骨接合处均有甲壳素存在。
除此之外,在植物中也发现低聚的甲壳素或壳聚糖,一种情况是植物细胞壁受到病原体侵袭时,一些细胞壁中的多糖降解为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其中就有甲壳六糖,典型的例子是树干受伤后,在其伤口愈合处发现了甲壳六糖;另一种情况是根瘤菌产生的脂寡糖,也是甲壳四糖、甲壳五糖和甲壳六糖。
医学性质医学名为:几丁聚糖(聚葡萄糖胺/壳聚糖)(一)可被酶分解而吸收甲壳质是食物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
若甲壳质和蔬菜、植物性食品、牛奶和鸡蛋一起食用可以被吸收。
在植物和肠内细菌中含有壳糖胺酶、去乙酰酶、体内存在的溶菌酶以及牛奶、鸡蛋中含有卵磷脂等共同作用下可将甲壳质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寡聚糖而被吸收。
当分解到六分子葡萄糖胺时其生理活性最强。
吸收部位主要在大肠。
(二)溶于酸性溶液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基团甲壳质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
),具有碱性,在胃酸的反应下可生成铵盐,可使肠内PH值移向碱性侧,改善酸性体质。
反应中生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这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带正电荷可食性食物纤维。
(三)对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进入人体内甲壳质被分解成基本单位时就是人体内的成分,壳糖胺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葡萄糖胺是人体内存在的;而甲壳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体内透明质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因此,甲壳质对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不会产生排斥反应。
(四)溶解后的几丁聚糖呈凝胶状态,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因甲壳质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吸湿性很强,可用做化妆品保湿剂。
(五)甲壳质是天然纤维素(动物性食物纤维),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其安全性和砂糖近似。
(砂糖致死量为18g/kg,而甲壳质为16g/kg)。
(六)可螯合重金属离子,作为体内重金属离子的排泄剂。
独特功效应用范围在工业上可做纺织品防霉杀菌除臭剂,可以通过后处理附着于纺织品纤维上,是纺织品提高附加价值的方法之一,用于制造内衣裤,袜子,家用特殊功能纺织品.医用手术衣/布,伤口敷料,烧伤创面敷料或深加工为人造皮肤用于大面积烧伤的治疗. 由于壳聚糖是阳离子型天然聚合物,有良好的扼制微生物/细菌/霉菌的作用,可以应用于食品保鲜,食品内包装,无毒无污染.将壳聚糖制成溶液喷涂于经清洗或剥除外皮的水果上,壳聚糖干后形成的薄膜无色无味通气,食用时不必清除薄膜. 也可应用于染料、纸张和水处理等。
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植物抗病毒剂。
渔业上做养鱼饲料。
化妆品美容剂、毛发保护、保湿剂等。
医疗用品上可做隐形眼镜、人工皮肤、缝合线、人工透析膜和人工血管等。
特殊生物功能1、降血脂作用血脂是指血液中脂类的含量。
广义的脂类指中性脂肪(甘油和甘油三酯)和类脂质(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
“甲壳质”可通过几个途径产生驱脂作用。
1)“甲壳质”阻碍脂类的消化吸收:进入肠腔的脂类因难溶于水无法吸收,需经过胆汁酸的乳化作用,将脂肪变成很小的油滴,以此来扩大与胰脂酶的接触面积利于脂肪的消化。
肝脏生成的胆汁酸(带负电荷)经胆道排入肠腔非常容易与聚集它周围的甲壳质(带正电荷)结合,形成屏障而妨碍吸收,同时由消化道排出体外。
大量的胆汁酸被消耗,从而阻碍脂类的吸收,实现降低血脂。
2)“甲壳质”有利于胆固醇转化:人体内的胆固醇主要来自食物摄入和自身合成。
当人们一提到胆固醇往往会谈虎色变,认为胆固醇是造成心脑血管动脉硬化疾病的元凶,因而把胆固醇看成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性,实际上胆固醇也是我们身体不可缺少的物质。
他是构成脑、神经、性激素、细胞膜等的重要物质,而脂肪消化吸收时不可缺少的胆汁酸,也是胆固醇转化而来的。
因此,胆固醇的值应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
少了影响胆汁酸转化引起消化不良;一旦过剩,就会聚集在血管壁上,使血液循环恶化,引发动脉硬化等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为胆固醇的主要携带者,胆固醇于肝脏转化为胆汁酸,储存于胆囊内,排入十二指肠将参与脂类的消化吸收过程,其后,95%的胆固醇被肠壁吸收入血重新回到肝脏,即所谓的胆汁酸的肝肠循环。
小肠内的胆汁酸与甲壳质结合排出体外,使进入肝肠循环的胆汁酸大为减少。
人体将肝脏以外的胆固醇运入肝脏,用来制造胆汁酸,最终促成体内胆固醇数量下降,血脂降低。
3)升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脂类与蛋白结合成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则将胆固醇由肝脏运向周围组织,诱发组织硬化;高密度脂蛋白将周围组织的胆固醇运回肝脏。
甲壳质降血脂,使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下降,低密度脂蛋白数量也随之下降,高密度脂蛋白数量上升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产生。
2、降血压的作用1)体液调节作用:造成高血压的原因很多,其中体液内分泌调节占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