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1]

合集下载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教学论文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问题与探讨
《品德与社会》课是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就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它分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较好道德品质的重任,而协助学生参予社会、自学做人就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核心。

《品德与社会》课程将“推动学生较好品德构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重新认识社会、参予社会、适应环境社会,沦为具备爱心、责任心、较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打下基础”做为总目标,同时实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科学知识这几个目标的内在统一。

可是,由于许多客观和主观的原因并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常常偏移和违反了这一教学的总目标。

我自专门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现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农村小学品社课教学。

一、小学品社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不平衡,教学研究活动太少。

由于当前教育实际,部分科目的教学人员流动性较大。

语文、数学两科教师确定后,《品德与社会》课就很少有专职教师了,基本上就是兼任。

这种兼任方式随意性很强,大多是以教师的工作量的大小课时的轻重来搭配很少考虑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造成了《品德与社会》兼课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因此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一般不把它当成教学教研的主攻方向,从而导致教师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没有太多的热情,既不钻研教材,也很少研究教法。

2.教学思想陈旧,教学过程瓦解社会生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开展专门的教研活动少且不够深入,新兼任教师对《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规律搞不清楚。

有的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只注意讲1。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当前品德与社会的仍有些“假、大、空”,特别是农村小学这种状况尤甚。

造成这方面的原因有许多,如:社会、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这门课程、教师本身素质跟不上这门新课程的发展等。

如何才能使当前农村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不流于形式,不再成为所谓的副科,可上可不上,可有可无的课程。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社会是国家重视小学德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

因此,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

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1.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

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

有的学生说:“我就跟他们讲道理,如果不听我就给他们写一封信说明我的想法。

”有的学生说:“我家里的人最怕我哭,我就哭,直到他们同意。

”也有的说:“我就偷偷地做,让他们瞧瞧我有能力做。

”我说:“确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但我们要勇敢地面对现实,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回去后,选择适合你的办法去试一试,也许就成功了。

老师相信你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

”有了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建议,再去实践,得到的可能会更多。

2.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

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与学一、教学的基本原则1、贴近生活的原则:“生活化”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显著特点。

其宗旨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他们在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中,通过与各种社会要素的交互作用和对生活的认识、体验、感悟来实现的。

因此,道德教育如果脱离了现实生活,它就成了无源之水2、有效性原则: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

基础性的东西才能实现有效性,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与可能的,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基础性的特点从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中反映出来。

例如人民版《品与社》第一单元《我在成长》内容标准为:(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对别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

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从这些内容标准中可以看出,教材内容的构建从最基础的、符合学生生活和认识特点的生活切入,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体验、感悟,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从而逐步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3、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学习就是要克服“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弊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自主学习的特征是:学生有目的地学;想学、主动学、会学、有效的学。

因此,教师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空间和活动机会,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二、《品与社》教学的主要学习方式《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要求实现学生的三种学习方式:1、让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习中,学生要以自己的经验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问题,认识社会,对各种问题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不畏师、惟上,成为学习的主人2、让学生合作学习。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6篇)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篇一关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论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多元评价的特点分析1、评价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当中,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存在是从单向评价向多向评价的转换。

多元化评价使得评价主体增加,对于评价主体之间的互动有促进意识。

在多元化评价当中,学生成为评价主体的一员,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共同参与评价活动。

评价主体以及评价对象共同致力于评价工作,可以使评价信息得到多层次与多方面的反馈,更好地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

在长期的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唯一评价者,而多元化评价将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结合,对于学生的主体性也是一种尊重。

学生在多元化评价过程中真切地接收每一位评价者的评价,可以规范其学习思想与行为,促进其健康成长。

2、评价内容多元化。

品德与社会学科不仅是让学生积累课本上的知识,更多地是引导学生将课本上正确的思想品德以及相关行为落实到自己的实践生活当中,利用科学的知识来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内容对于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建立有重要作用。

多元化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涉及到不同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与获取品德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方法。

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培养起来的价值观念以及面对不同社会现象的情感倾向。

二、多元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分析1、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评价思想。

要将多元化评价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当中,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评价理解。

多元化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中的'应用,是对当代教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挑战。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培养的重要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思维与学习是重要的教学任务。

2、加强第二课堂的开拓,应用多元评价。

在开展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时,教师要利用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开拓第二课堂。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品社课应该生活化,让孩子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教师要多关注孩子们的行为、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比如:看到有的学生乱扔垃圾,教师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认识到乱扔垃圾的行为给环境和他人带来的影响,以及有损自己的形象,让学生明白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让学生有羞耻和荣辱之心。

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会与其品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在社会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看法。

品德的重要性,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有好品德塑造印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好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才会让家庭和睦、同事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

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比如: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

品德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校的孩子也能有好品德,走出门都能体现好素质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我认为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来确定目标。

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学生的实际生活,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生活能力。

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比如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考虑到我所在的学校地处郊区,学校里也基本上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子女。

和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样很容易发生危险。

虽然学校、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获甚微。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论文篇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乌审旗第二实验小学赵小梅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

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1.角色扮演引发共鸣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

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

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出的教育模式。

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

2.组织辩论深化明理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

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

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3.开展实践知行结合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论文【摘要】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就会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得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并且提高其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体性生活化趣味性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在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基本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

适当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得学生的知识更为丰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途径与方法应当引起教师以及家长的关注。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性策略(一)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的关键,只有学生自愿的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将学习作为生活中的另一种"娱乐"项目,把知识深深的印在脑海当中。

(二)实行小组合作教学方式在一个班级当中,要做到尽可能的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反映出自身的思想与动态,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其最佳的方式使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学习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

例如,在学习第四单元"我和小伙伴"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所要掌握的知识。

这一章主要是让学生领略到友情的意义,使学生能够珍惜身边的伙伴与友情。

那么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合作的意义与朋友的重要性,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概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一定文化素养,令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秀文化底蕴,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将中华优秀文化渗入到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之中,确保学生全方位地成长。

《品德与社会》是综合性的一门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思想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可以提升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发展。

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相结合,能够显著地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对于此,主要有以下的几点渗透方面。

1.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创建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老师需在进行优秀文化传授的同时,与《品德与社会》的教材相结合,不可对于教材内容进行过多的覆盖,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相吻合,要在繁多的传统文化类别中选择最为合适的素材,以此来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辅助,从而实现对小学生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认知的提升。

比如,在四年级下册《共建绿色家园》的学习中,老师就可以把传统文化中的有关绿色家园的优秀文化理念意义与之相融合,可以先向传达绿色家园的意义,以及建立绿色美好对于生活的影响,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理念,进行植树造林、生态环保等都是对于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老师能够进行其中一种的描述,通过演讲、图片或者视频等方法令小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认识绿色家园对生活的重要性,同时,还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进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因为小学生有着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特性,如果只是用语言教学就会令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

所以,在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在进行课本内容之前,为小学生讲述一个与课程相关的小故事,如此一来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老师可在上课前讲述《环卫工人》的小故事,充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梯。好 的品德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各种活动 中、 从 生活中进行学习 , 通过与生 活实际相联系 , 获得直接经验 ,主单纯地 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
四 、学 以致 用 ,回归 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 ,又服务于实践 , 这是 学 习的最终 目的。 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
际的密切联系。 ”所以我们在确定教 学 目标 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 ,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
为起 点 ,联 系学 生 的 生 活实 际 ,动 态 生 成 教
手, 在课 程中进行整合 , 使学生有一个学 习、
吸纳 、提升 的过程 , 丰富拓展学生原有 的生
活经验 ,最终 回归生活。
学目 标。 要确立情感 目标、 行为与习惯 目标 、 知识 与技能 目 标。 也就 说教学最终 目标是要
素。每个人的成长轨迹 , 都会 与其 品性有着
千丝万缕 的关系。品德的重要 性 , 不仅仅体 现在职场上 ,也表现在生活 中的方方面面 ,
譬如对 于朋友 、 对于家庭、对 于社会 ,由好 品德 塑造 形成 的综合印 象会让个 人赢 得广
作为 《 品德 与社会 》的教师 , 在教学工作 中

立足 生活需 要 ,确 定教 学 目标
总之 ,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 , 我努
品德 与生活课标 指出 :“ 教学活 动在 内 容上 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 , 提倡和鼓 励教师从 儿童 的实 际生活 中捕捉 有意义 的
内容 。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 出:“ 教学要面 向学生 的生活实际, 加强课程 内容与学生实
基 础教 育2 0 1 4 年9 月( 上)
小学 《 品德
品德是 一个人走 向成 功至关 重要 的 因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完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完整版

小学品德与社会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如何让学生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襄阳市襄州区小集小学杨丽莉【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

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感悟。

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行为行为回归升华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融入、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关键词】生活化经验品德行为? 习惯升华提高回归品德是一个人走向成功至关重要的因素。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会与其品性、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在社会这个群体组织里,个人品德决定着大家对自己的认可程度,从而形成大家对自己的期待和认识,无形中就确立了你在群体中的价值和地位。

品德、习惯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职场上,也表现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譬如对于朋友、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由好品德、好习惯塑造形成的良好形象会让个人赢得广泛的尊重,成为事业及其它方面向上的阶梯。

好的品德、习惯会有着极强的公众影响力。

在现实生活中,好的品德、习惯处处体现出价值,会令家庭和睦、邻里互敬、朋友帮扶、同事友爱……可以说,优良品德,是一个人的修养,表现出了无穷魅力。

表现在小事及细节方面,体现出谦让、关爱、诚实、勤劳等品质。

既然品德、习惯对于一个人、一个社会是如此重要,那么如何让在孩子们也能有好品德、好习惯,走出去都能体现好素质,甚至影响一生呢?我觉得这与《品德与社会》课怎么上有着重要关系。

《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

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

只有来自于孩子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

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生品社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重视学生有意义的生活,重视学生生活的内容,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新理念。

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享受成长的幸福。

【关键词】生活课堂品社学习兴趣参与记得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

”其实,学科与学科之间应该是相通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也应该如此,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思品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

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

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

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充满变化的过程,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将崭新的理念预设在教学预案中,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如此才能解决课堂上突如其来的“生成”,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撞击的火花,使“预设”与“生成”与时俱进。

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教学论文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

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

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

一、品德与社会教育的重要性1.培训道德思维能力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

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活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2.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品德与社会课程从生活教育开始,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已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主题。

德育生活化理论认为,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体、整个生活之中,不会有脱离于生活的孤立的道德。

品德的培养与学习应该遵循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与生活发生内在联系,使学生在品德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的道路,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帮助他们认识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启发学生道德自觉的`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强调,既能“真实反映社会”,又积极引导儿童的生活,要尊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理念[论文]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理念[论文]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研制《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

理念之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这就是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根本目标(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而且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理念之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因为,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而且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课程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要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这样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理念之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程追求有效的品德教育,不求“高,大,全”面面俱到.因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还处在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也是奠基阶段.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他们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的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具体来说:1、一条主线。

本课程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是儿童的社会生活。

因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是在他们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苏伊,这门课程的内容应紧紧围绕的社会生活来组织,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的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方法论文现今的小学思想品德课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教师的教学好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让学生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殊不知,这门课程的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取得好成绩,而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品德和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来教授这门课程。

让思品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贴近学生生活,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这样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正确确定思品教学活动的目标我们经常能观察到这样的现象,由于教师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实施的教学未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导致课堂上无人听讲,甚至课堂秩序混乱,无法达到教学目标。

这都与思品教学活动目标的确定有关。

二、优化、活化思品课教学素材社会飞速发展,事物不断变化,而德育内容的更新相对滞后。

教材中有些事例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水平脱节,缺乏针对性、趣味性。

思品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并具备及时准确的掌握社会新事例、新事物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更利于学生内化。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

小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思品活动化的极好素材,充实教材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学习《日益富强的祖国》这一课,教材上讲解的都是十几年前社会发展的情境,而六年级的学生在那个时期刚刚出生,对课本上所讲解的内容非常陌生,甚至讲解香港夜景的图片的时候,很多孩子都说,经常去,早都看腻了,比这图片好看的有很多,这有什么好看的?这时就不应该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搬,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让孩子们先了解过去的人们生活是什么样的,再根据实际情况,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困惑,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正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家庭、学校、社会——《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内容摘要】《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其宗旨是通过对学生生活的引导,发展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儿童需要安全和保护,才能去冒险;儿童需要支持,才能获得独立;儿童需要引导,才能找到生活的方向。

【关键词】家庭教育家校沟通自我保护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有着密切联系的主体,对于孩子们来说,如果认识得当,将有着不一样的收获。

一、如何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每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家庭教育不同,孩子的性格也有着个别差异。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是至关重要的。

我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溺爱型,一种是宠爱型,一种是严格管教型。

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计划生育已不在话下,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便造就了孩子的性格。

(一)溺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溺爱的孩子,在家里是个小霸王,在学校与同学的相处一般会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孤僻或骄纵等性格。

不尊重长辈、不尊敬老师、没有团结意识。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家长管不住他;在学校,老师不好教育他。

长而久之,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经过调查,在家庭环境里,父母长辈通常会以夸奖的方式来激励孩子的学习,但却忽视了培养孩子的传统美德——尊敬长辈。

孩子感恩意识比较薄弱。

所以,在疼爱孩子的同时,要先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到了学校才能更好地与同学相处。

(二)宠爱型孩子的性格特点通常受到宠爱的孩子,会比较胆小、孤僻,会生活在家长温暖的屏障里。

据调查,这类型的孩子依赖性会比较强,在家依赖家长,在学校依赖老师,在学校受到宠爱的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比较欠缺,因此在学校很多考察动手能力的课程,这些孩子都不及于其他同学。

小学品社论文 (1)

小学品社论文 (1)

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学科课程,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品德知识和规范要求,更要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规范行为,最终实现教育的本质,将自然人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现在的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品德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现代德育理论和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丰富学生生活知识,提高其适应与创造生活能力,确立其积极生活态度,形成其健康人格为宗旨,通过教师的组织、参与、指导、帮助,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真正使学生在道德学习中确立起健康向上、合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生活理念,优化其生活过程,提高其生活质量,构建起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素质得以全面提高,让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成为回归生活的教学,让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成为回归生活的教育。

在教学中,我除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外,还根据本课程的特征,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过程中,我针对我班学生注重了以下几点:(1)、再现生活情景,创设贴近生活的学习活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中,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儿童的眼光看社会,努力发现学生生活中的社会问题,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多样化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自主参与学习活动,学会把握自己生活的方向,学会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走进生活,认识社会,健康成长。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

《品德与社会》论文篇一:品德与社会论文让孩子走进《品德与社会》的真实世界一直以来,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英、数三门学科固然重要,但孩子的思想更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见早就告诉我们“品德即知识”,况且这知识来得比语、英、数更为逼真有用。

从古代起,我国文字皆有提到“思想决定行为”,这也就说明了思想品德相当重要,所以,我国新课程标准把这门学科编制到了学校,让孩子们从小树立好思想,希望他们日后有个好行为,好出息!但是,这门学科往往被某些学校和任教的教师忽略掉了,他们只把它当作毫无重要的副科执教,甚至干脆不上此课,把时间用来上主课。

对此,我把这几年任教这门学科的深刻认识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引起执教这门学科的教育者们的有力共鸣。

一,打开门槛,引入生活。

大家都知道,《品德与社会》的编排都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而且更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门来讲述的一些案例和素材。

如此,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某些案例内容活教起来,让实践说话,将课本的变成真实的,让故事的变成生活的,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兴趣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自己的教学工作轻松了,孩子们也学得用心多了。

如在教到《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课题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一下书中人物的困境: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自己动手穿衣、煮饭、洗碗、打扫卫生等。

比如,你会煮最简单的是什么菜,煲饭时你是如何算定水和米的用量比例,洗碗时应该用什么姿势才不容易打碎碗具等等。

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还建议他们回家经历实践后,再把过程写下来,到下一节课来展开讨论,看谁说得最好,做得最棒,最后我给予评价和奖励。

这样,孩子的一些正确思想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在此,也同样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正确结论――“该怎么做才对,这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等等”,而是要让孩子们亲自去试一试,“你是怎么做到的?在做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去解决的?”如此,学生才能活跃思维,大胆尝试,勇敢地到生活中体验、实践,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
现在的一些思品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世界,往往局限于书本的世界,回避了现实生活,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

思品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

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

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创设开放式教学环境,提供一个轻松的自主学习氛围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

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

正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一)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

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学生小品表演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

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

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

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的体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当学生遇到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和问题时,经过自主、合作、探究,解决了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二是当得到教师表扬的时候,学生心理有一种愉悦感,学习兴趣倍增。

(二)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

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
握学习方法。

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尤其是实施教育的我们要时时保留一颗童心,让孩子们跟随我们的脚步,乐在其中。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

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

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

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

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

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

二、生活性的教学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

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

(一)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

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

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

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

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

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

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例如,教《城乡巨变》这一课时,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采访爷爷、奶奶,了解家乡以前的状况。

在上课伊始,我再播放有关家乡现在状况的录像,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自己了
解的家乡旧貌,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怎么发现的?家乡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

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二)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

如教学《我爱我家》时,我们让学生回家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一天干了多少事,了解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激家长,体谅家长的难处,尽量少给家长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

我们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才是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

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

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如在《珍爱生命遵守规则》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了解所居住的环境的交通情况及人们的交通意识和遵守的情况,我组织观看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视频》让他们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

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又如:在教学《学会安全自护》一课时,我给学生放映了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件,引导学生分析马加爵为什么会从一个“好孩子”变为国家A级通缉的重大杀人犯。

通过讨论,使同学们认识到,学习法律知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要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护法意识,让法律时刻伴随自己健康成长。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

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我们应该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
性、实效性、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为学生的品德形成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