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总结
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建筑的工作总结

环境友好
节约能源可以通过使用节能灯具和优化 建筑物的绝缘材料来实现。
节水可以通过安装节水设备和收集雨水 来实现。
环境友好
减少废物产生可以通过使用可 持续建筑材料和拆除旧建筑时 进行循环利用来实现。
资源可持续 利用
资源可持续利用
绿色建筑追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包括 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可再生能源是指利用自然界中不断生成 的能源,例如太阳能和风能。
可持续发展建筑绿色建 筑的工作总结
目录 总结 环境友好 资源可持续利用 经济效益 结论
总结
总结
可持续发展建筑是以环境、社 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为基础, 通过创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来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 物的效能和舒适性。
总结
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重要组成 部分,它追求对环境友好,节能减排, 可持续利用资源的目标。
结论
结论
可持续发展建筑和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 行业的发展方向。
通过采用环境友好的建筑原则和实践, 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 环境污染和节约成本的目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
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 的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 发展做出贡献。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资源可持续利用
环保材料是指通过选用可循环 利用和低环境污染的材料来减 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可以在长期来看为建筑业带来 经济效益。
虽然初期建设成本可能较高,但通过节 约能源和减少运营费用,可以在长期节 约成本。
经济效益
绿色建筑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 价值和吸引力,因为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采用绿色建筑的原则和实践,我们 可以在建筑行业中实现环境保护、资源 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香港绿色建筑发展经验总结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建筑系 收稿日期:2009-07-20
展理念,特别是对于公屋规划与设计的空气流通分析, 以确保在高
71
建筑学报
设计研究
RES EARCH ES I N DES IGN
密度的发展中,所有建筑都能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保障居民的卫 生条件与舒适的居住环境。 房屋署在大量公屋的建造过程中也积累 了大量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 努力以有限的造价建造可持续的人居 环境。房屋署发展及建筑处团队于 2008 年度环保建筑大奖,其中 可持续发展公屋的微气候研究项目获得研究及规划类优异奖。 房屋 署在为全香港 200 万人提供住房的实践中,坚持了绿色、可持续的 理念。 香港屋宇署负责拟定及施行私人楼宇有关安全、 卫生和环境方 面的标准,缔造安全和卫生的建筑环境。根据《建筑物条例》和其 他建筑物法例的管辖范围, 屋宇署致力于提供多项服务以推广和协 助可持续楼宇的建造和保养。对于新建楼宇,屋宇署在图则审批及 建造过程中,与建筑专业人士伙伴合作,严格进行审查,以确保符 合建筑标准的同时鼓励可持续的建筑。 在以年度环保报告的形式推 广绿色建筑与环境,包括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办公室环保 管理措施以及教育培训等。 香港建筑署负责发展政府的公共建筑设施, 确保工程保持一定 的设计及建造水平, 同时为政府的公共建筑设施提供保养及维修服 务,提供专业的策划、设计、兴建、物业维修保养和咨询服务。建 筑署积极推动生态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研究制定了 《建筑署绿化屋 顶应用研究》等标准, 并从 2001 年开展了环保承建商奖励计划, 以 鼓励承建商在建筑期间加倍注重环保及提高对工地环保的意识和水 平。与此同时,建筑署也承担了两项重要的环保建筑设计:香港湿 地公园和上水屠房。 1. 2 民间组织 香港的绿色建筑民间组织主要由从事建筑与环保行业的相关人 士组成,主要包括建造议会(Construction Industry Council) 、商 界环保协会(Business Environment Council) 、香港环保建筑协会 (HK-BEAM Society ) 、环保建筑专业议会(Professio nal Green Building Council) ,以及酝酿成立中的香港绿色建筑议会 (Hong Kong Green Building Council) 。 建造议会属于半政府组织,成员来自代表业内各界别的人士, 包括专业人士、学者、承建商和政府官员等,主要是就长远的策略 性适宜于业界达成共识、 向政府反映建造业的需要,并为政府提供 沟通渠道, 取得与建造业所有相关事宜的意见。其下的环境及技术 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提出建议以改善楼宇及基建项目的环保效 益,包括有关提升能源效益、改善室内环境质素,以及尽量减低环 境负荷的建议;就改善建造合约环境表现的良好作业方式提出建 议,包括减低环境滋扰及减少废物产量的措施等。 香港环保建筑协会(HK-BEAM Society) 是香港建筑物环境评 估方法(HK-BEAM) 的创始人和拥有者,并致力于推广此项绿色建 筑评估体系。协会监督评估标准的运行与实施。协会的任务是通过 生命周期改善建筑环境性能,提供更加健康、舒适、持久的工作与 居住环境,协会不断的改进与加强这套评估体系,以适应各种变 化,特别是建筑使用者,鼓励并协助当地建筑行业朝可持续的方向 发展。 商界环保协会(BEC)是香港最早由商界自发成立、推广企业社 会及环保责任的独立非营利机构。 其下的可持续楼宇及建筑工作小 组旨在促成可持续举措和处理建筑业存在的环境问题。 该工作小组 主要活动包括:检讨政府咨询文件并对其做出评论,以及针对主题
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都市,面临着诸多环境挑战,例如能源消耗大、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香港开始推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以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内容和重要性。
首先,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能源效率。
香港的建筑消耗大量能源,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节能技术,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降低建筑的能源消耗。
其次是资源可持续利用。
方案鼓励采用可再生材料,并在建筑废料处理中采用可再生技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此外,建筑设计还应考虑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例如采集雨水用于灌溉和冲厕。
最后,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还致力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控制和室内照明等。
其次,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绿色建筑能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建筑业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行业之一。
通过推行绿色建筑,可以大幅减少碳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其次,绿色建筑有助于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室内空气质量和噪音控制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而绿色建筑能够通过合适的室内设计和材料选择来改善这些问题,提供更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此外,绿色建筑还能够提高建筑的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包括香港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绿色建筑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购房者对绿色建筑的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推行绿色建筑不仅有益于环境和生活质量,还能为建筑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最后,推行香港绿色建筑行动方案需要多方合作。
政府、建筑公司、设计师和业主等各方都需要共同努力,采取相关措施。
首先,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鼓励和支持绿色建筑的发展。
其次,建筑公司和设计师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积极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和材料,并提供相应的培训。
香港回归日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环境与绿色发展

香港回归日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环境与绿色发展1997年7月1日,香港从英国统治下回归到中国,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
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本文将介绍香港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环保和绿色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
1. 环境保护的重视香港特别行政区自回归以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香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和法规,积极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同时加强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加大环保投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 水质保护与海洋生态保育作为一个海岛城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对水质保护和海洋生态保育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升。
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加强排污管控、保护海岸带和珊瑚礁生态等措施,有效维护了香港的海洋生态环境。
此外,发展海洋再生能源也成为香港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3. 空气质量改善与气候变化应对香港特别行政区也重视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
加强了对工业企业、机动车辆和燃煤电厂等污染源的管控,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还加入了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组织,积极参与气候变化问题的国际合作。
4. 生态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香港特别行政区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设立多个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修复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加强对土地利用和开发的管理,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和农田利用,保护了香港的自然资源。
5. 绿色产业发展与可持续经济香港特别行政区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促进可持续经济的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新能源汽车,鼓励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等绿色产业的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还为香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总结:香港回归后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在政策制定、法规执行、资源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建筑行业年终工作总结推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建筑行业年终工作总结推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贡献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今年我们在推进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下面将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绿色建筑是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念的体现。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绿色建筑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减少对大气、水资源的污染等方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我们始终将绿色建筑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
二、推广绿色建筑的具体做法1. 提高员工意识,加强培训:我们开展了多次关于绿色建筑理念的员工培训,加强员工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和理解。
通过培训,我们的员工逐渐认识到了绿色建筑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我们的实践中。
2. 绿色材料的选择:在项目中,我们积极选择使用环保、节能的绿色建材,例如可再生材料、低VOC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能够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能为项目节约能源。
3. 建筑节能设计:我们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通过优化建筑的结构、采用高效节能设备等手段,实现了在不同项目中的节能效果。
4. 严格控制建筑废弃物:我们加强了对建筑废弃物的管理,将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提高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作为目标。
通过与回收公司合作,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废弃物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1. 推动城市绿化建设:我们积极参与城市的绿化建设工作,与市政府合作,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地的建设和保护。
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我们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绿色空间,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2. 提供低碳交通解决方案:我们为项目提供了更多的低碳交通解决方案,例如建设自行车停车场、支持公共交通建设等。
通过减少机动车辆的使用,我们为城市减少了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提高了居民的出行质量。
3. 加强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我们与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和项目。
未来建筑绿色节能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未来建筑绿色节能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借鉴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逐步恶化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剧,绿色节能建筑变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未来建筑的发展中,绿色节能将成为主导趋势,而国际上已经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和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能源利用和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来介绍国际上的经验和借鉴。
一、建筑设计方面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是关键所在。
在国际上,许多地标性建筑都采用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如新加坡的“花瓣大厦”和英国的“伦敦Gherkin”。
这些建筑采用了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创新的建筑材料,既满足了建筑功能的需求,又实现了节能环保的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自然光线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采光设备的运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减少了对人工照明的依赖,从而节约了能源消耗。
二、能源利用方面绿色节能建筑要实现高效的能源利用,需要综合考虑供暖、供冷、照明和电力等方面。
国际上有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以借鉴。
首先是采用可再生能源。
许多国家已经在绿色建筑中广泛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来供应电力和热能,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是利用高效设备和系统来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
例如,一些国际绿色建筑通过灵活的空调系统和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对供暖、供冷和照明等能源的有效控制和监测,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三、技术创新方面绿色节能建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国际上有许多先进的技术可以借鉴。
首先是建筑材料方面的创新。
如今,国际上已经涌现出很多新型的建筑材料,如节能玻璃、保温材料和多功能墙体材料等。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建筑能耗,并提高室内外环境的舒适性。
其次是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建筑内外环境的智能监测和调节,从而实现节能效果。
例如,智能化照明系统可以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减少能源的浪费。
最后是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能源消耗和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为建筑的绿色节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区的环保改善与发展

香港回归日香港特区的环保改善与发展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并成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以来,香港特区一直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香港特区在环保方面所取得的改善与发展,并分析其对当地社会与经济的影响。
一、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香港特区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并积极实施。
首先,特区政府设立了环境保护署,负责监测和管理环境污染。
该署不断加强对工业和建筑行业的监管,促使其采用更环保的技术和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香港特区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特区政府鼓励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企业和居民提供相关的补贴和支持。
同时,特区政府也鼓励居民采用更节能的电器设备和照明系统,以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消耗。
此外,香港特区还注重生态保护,努力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
特区政府积极推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并加强对非法走私野生动物和破坏性捕捞等行为的打击。
二、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的建立为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香港特区建立了完善的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
特区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建设了一系列的环境监测站点,对空气质量、水质、噪音和土地污染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这些监测数据不仅为环境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方便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了解和参与。
特区政府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发布环境数据,提供实时的空气质量指数和相关的健康建议,使市民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三、环境意识与教育的提升为了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香港特区开展了大量的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
特区政府与学校、社区组织和企业合作,举办环保讲座、展览和志愿者活动,提供环保知识和技能培训。
此外,香港特区还注重环境教育的普及,将环保知识融入学校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项目。
通过这些举措,香港特区培养了一批有环保意识和责任感的新一代,并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环保改善与发展对香港社会与经济的影响香港特区在环保改善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对当地社会与经济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论香港房屋环保政策

论香港房屋环保政策简介香港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际都市,房屋问题一直是该地区的热门议题之一。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香港政府开始关注房屋领域的环境保护。
本文将深入探讨香港房屋环保政策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情况。
发展历程香港的房屋环保政策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政府开始认识到建筑业对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香港的房屋建设数量大幅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能源消耗、废弃物产生和水资源浪费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香港政府于1990年代初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
政府制定并修改了相关法规,加大了对房屋建筑的环保要求,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环保政策的目标香港房屋环保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减少房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降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数量,保护有限的自然资源。
具体目标包括:1. 节能减排香港政府鼓励房屋建设采用节能技术和设备,通过改善隔热材料和建筑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政府还制定了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新建房屋达到一定的能效指标。
2. 提倡可再生能源为了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香港政府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在一些房屋项目中,政府要求使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以减少对传统电力的需求。
3. 废物管理与回收利用香港政府鼓励开发商在房屋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并提倡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
政府制定了相关法规,规定建筑工地必须与废物处理机构合作,进行废物管理和处理。
4. 水资源管理香港是一个水资源稀缺的地区,政府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房屋建设中,政府要求采用节水设备,减少用水量。
政府还推动雨水收集系统的应用,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和冲厕等非饮用水领域。
5. 绿色建筑发展为了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香港政府提供财务和技术支持给予开发商和业主。
政府还设立了相关认证机构,对符合一定标准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认证和评级。
实施情况香港房屋环保政策的实施情况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政策法规与评价标准 2.1政策法规 在香港,以《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为主要强制性法律规定, 是由机电工程署在1998年lO月推出此计划。守则合共5册,定出 照明、空调、电力和升降机及自动梯等装置的能效规范。设计者、 建筑师、建筑物发展商、物业管理机构等可递交相关经注册工程师 认证的资料,以供评估是否符合守则的能效规范。符合规范的建筑 物可获颁发注册证书,并可于建筑物的文件上使用该计划的“高能 效建筑物标志”以推广其能效的成就。至2008年12月,共颁发了 2259张证书予931座建筑物的2436个装置。新建的商业楼宇和住 宅及工业楼宇的公用地方(包括公私营界别),以及现有楼宇的主要 的大型翻新工程均须符合此守则。 另外,机电工程署联合环境保护署于2008年7月颁布了Ⅸ香 港建筑物(商业、住宅或公共用途)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减除的核算和 报告指引》,简称碳审计指引,以协助建筑物用户及管理人员提升 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知、量度其温室气体排放表现,以及积极参加 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以有系统及科学化的方法为香港建筑物的温 室气体排放及减除做出核算及报告。在“2008—2009年度施政报
作等内容。
香港环境保护署于1986年成立,汇聚了6个政府部I]的人员 和资源,负责统筹及推行预防和管制污染工作,同时拟订和推行环 保政策。环保署的职责相当广泛,包括:构思环境保护、自然保育 等政策,执行环保法例,监察环境质素,为多类废物提供收集、转 运、处理和处置设施,就城市规划及新政策对环境的影响提供意 见,处理污染投诉和事件,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以及鼓励市民支
告”中提到,政府将预留1.5亿港币,资助大厦业主进行能源ncil)、香港环保建筑协会
(HK—BEAM Society)、环保建筑专业议会(Professional Green Building Council),以及酝酿成立中的香港绿色建筑议会(Hong Kong
Green Building
作者单位;香港大学建筑系 收祷日期;2009-o?一20
展理念,特别是对于公屋规翅与设计的空气流通分析,以确保在高
71
ARCI'IITECTUFL4L JOtlRNAL
万 方数据
200931建筑学报
———1设计研究RESEARCHES IN
DESIGN
密度的发展中,所有建筑都能获得较好的自然通风,保障居民的卫 生条件与舒适的居住环境。房屋署在大量公屋的建造过程中也积累 了大量的绿色建筑发展经验,努力以有限的造价建造可持续的人居 环境。房屋署发展及建筑处团队于2008年度环保建筑大奖,其中 可持续发展公屋的微气候研究项目获得研究及规划类优异奖。房屋 署在为全香港200万人提供住房的实践中,坚持了绿色、可持续的 理念。 香港屋宇署负责拟定及施行私人楼字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方 面的标准,缔造安全和卫生的建筑环境。根据《建筑物条例》和其 他建筑物法例的管辖范围,屋字署致力于提供多项服务以推广和协 助可持续楼宇的建造和保养。对于新建楼宇,屋宇署在图则审批及 建造过程中,与建筑专业人士伙伴合作,严格进行审查,以确保符 合建筑标准的同时鼓励可持续的建筑。在以年度环保报告的形式推 广绿色建筑与环境,包括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办公室环保 管理措施以及教育培训等。 香港建筑署负责发展政府的公共建筑设施,确保工程保持一定 的设计及建造水平,同时为政府的公共建筑设施提供保养及维修服 务,提供专业的策划、设计、兴建、物业维修保养和咨询服务。建 筑署积极推动生态可持续建筑的发展,研究制定了《建筑署绿化屋 顶应用研究》等标准,并从2001年开展了环保承建商奖励计划,以 鼓励承建商在建筑期间加倍注重环保及提高对工地环保的意识和水 平。与此同时,建筑署也承担了两项重要的环保建筑设计:香港湿 地公园和上水屠房。 1.2民间组织 香港的绿色建筑民间组织主要由从事建筑与环保行业的相关人 士组成,主要包括建造议会(Construction 界环保协会(Business
讨会及训练课程。
即将成立的香港绿色建筑议会(HKGBC)是基于现有民间绿色 机构,会员将来自建筑项目的开发者、专业顾问、承建商、研发培 训机构、行业工会、政府公务员等不同的岗位。议会将倡导绿色建 筑新趋势,如低碳/零碳房屋项目、新城市规划方法、清新空气技 术及减少温室效应气体、再生能源利用、加强建筑标准及能源守 则,以政府建议、私人参与共同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排放综合审计的部分费用,资助计划将进一步推动能源和碳审计以 找出节能和减排的机会。 2.2评价标准 作为较早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香港建筑物环境评估方法 (HK—BEAM)涵盖了安全、健康、舒适、功能、效率,同时也保持 地域性、融合全球性的生态策略的设计、建造、运营。现有两个不 同版本:4/04版本适用于新建建筑,5/04则适用于既有建筑。绿 色建筑评估体系在6个方面对建筑进行评价:选址、材料、能源、 水利用、室内环境、创新性等。 自该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推出至今,HK—BEAM已经完成超过 160个项目的评价认证,覆盖总建筑面积接近72万m2,评价认证 的建筑类型包括:私营和公营房屋、学校、政府总部、培训中心, 商业办公及零售业(私营及政府)、公司总部,政府部门总部、法庭, 大学、专上学院、中学学校,公共卫生设施、放射治疗以及康复中
居住环境,协会不断自撤进与加强这套评估体系,以适应各种/变
化,特别是建筑使用者,鼓励并协助当地建筑行业朝可持续的方向 发展。 商界环保协会(BEC)是香港最早由商界自发成立、推广企业社 会及环保责任的独立非营利机构。其下的可持续楼宇及建筑工作小 组旨在促成可持续举措和处理建筑业存在的环境问题。该工作小组 主要活动包括:检讨政府咨询文件并对其做出评论,以及针对主题
建筑学报"2t】09.11^胍HfTEcTL,R^L
万 方数据
JOb'RNAL
心等。HK-BEAM的最高级别为优秀,但从2006年开始,将优秀 改为自金作为最高级别。
项目开发中的环保经验同时在高校等科研机构成立建筑节能科研 基金。长江实、Ik捐出100万港币在学校建筑推行可再生能源计划, 并在世界各地评估与推行风力发电与太阳能利用计划。
(Environmental
Services
Department)、建筑署(Architectural
Department)、房屋署(Housing Department)以及屋宇
署(Building Department)。 香港机电工程署于1948年成立,主要负责维修医院、机场及 演奏厅等设施,以及在气体、电力、升降机及自动梯安全和能源效 益等方面,执行规划管理职务及提供顾问服务。机电工程署下的能 源效益事务处负责制订、实施及推行改善能源效益和节约能源的计 划及推广。』再生能源的应用。能源效益事务处设有2个部,分别为 能源效益A部和能源效益B部。两个能源效益部的主要职责包括: 制订建筑物能源效益守则,以改善升降机和自动梯、照明设备、空 调装置、电器装置以及中央控制和监察系统等建筑装备装置的能源 效益,提高建筑物的整体能耗表现、推广建筑物生命周期能源分析 以及管理香港建筑物能源注册计划、进行有关可能强制实施能源效 益措施的研究、进行能源效益和节约能源的各种公众教育及宣传工
3香港发展商的绿色建筑实践 香港的绿色建筑发展离不了众多地产发展商的支持。作为业 主,各大地产商为本港绿色建筑的市场推广作了重要贡献。由于篇 幅限制,本文将简要列举部分发展商对绿色建筑发展所作的努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3.3参与政府环保计划活动 为了促进环保建筑的发展,香港政府各个部门,如环保署、机 电工程署等每年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鼓励与表扬对建筑与能源有贡 献的业主。其中,香港卓越计划融合过去三个由政府推动的环保奖 项——“香港环保企业奖”、“明智减废计划”及“香港能源效益奖”, 务求吏有效地运用资源,且能建立一个具共公信力并广泛覆盖各界 别的奖项计划,以鼓励各个业主与发展商推动环境保护。 长江实业旗下的港基物业2006年获机电工程署颁发的香港 能源效益住宅楼宇组大奖与环保建筑专业议会颁发的“环保大 奖——现有建筑组别”。太古集团的多个大厦也在此活动中获得 优异大奖。新鸿基地产连续近3年获得香港企业环保成就奖。2007 年-2008年间,希慎同大厦租户成功循环再利用超过825000千克 的废纸,以及节省超过6800个垃圾袋,获得11个“卓越级别”的
to
as
the the
promotion ofHong Kong green building development,as well practice oflanded properties developers
KEY
on
green
building.
WORDS/green building in Hong Kong,organizations and
associations,norms and standards,developers
1政府机构与民间组织 1.1政府机构 在香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府机构主要包括:机电工程署 (Electrical
and Mechanical Protection Services
Department)、环境保护署
Environment Industry
问题向政府提出建议,如绿色建筑标签计划;组织技术介绍和参观 活动,分享有关町持续楼字和建筑的创新方法和技术方面的知识, 并启动一系列项目和计划,进一步促进香港可持续性楼宇和建筑。 环保建筑专业议会(PGBC)是由香港建筑师学会、香港工程师 学会、香港园境师学会、香港测量师学会及香港规划师学会等创会 会员以担保有限公司形成成立。环保建筑专业议会以职业工作者的 经验与优势投身于甘肃“无止桥”以及四川地震灾后援建等公益事 业,并提出零碳社区计划研究和以环保建筑设计及技术为主题的研
筑的发展。
关键词/香港绿色建筑机构组织规范标准开发商
ABSTRACT/This
DaD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