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识图剪力墙柱钢筋计算
梁板柱剪力墙钢筋计算
![梁板柱剪力墙钢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8265c2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b.png)
加密区根数=((1.5*梁高-50)/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
P58
配筋分析:
配筋分析:架立钢筋
配筋分析:吊筋
柱
KZ1集中标注: 750*700:表示柱的截面尺寸 26Ф25:表示全部纵筋为26根25的 二级钢 Ф10·100/200:表示箍筋为10的一级钢和间距
梁 下部通筋长度=总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 +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梁 边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梁 中间跨下部筋长度=本身净跨+左锚固+右锚固
计算公式: 不伸入支座钢筋=净跨长度-2*0.1Ln 请注意标注方式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长度=净跨长度+2*锚固 当为构造钢筋时,锚固=15*D 当为抗扭钢筋时,锚固=Lae
板钢筋计算
01.
力筋 (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
02.
座负筋
03.
筋
04.
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
05.
钢筋 (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板的钢筋:
板中的钢筋种类
板的平法标注
板
集中标注内容:1号楼板,板厚120MM,板下部配置的贯通筋X为Φ10@150,Y向为Φ10 @100,板上部未配置贯通纵筋。
根数同中间层: N=54
竖向钢筋:
水平筋和拉筋同中间层
3185
335
05年试题分析
O5年试题
2号钢筋直径为8间距为150MM,(2)表示连续布置的跨数为两跨,900、1000表示自梁支座中线向跨内延伸的长度,两边对称延伸时,另一侧可不标注。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e9a0fe3524de518964b7d44.png)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2fc5b1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b1.png)
剪力墙钢筋计算详解1、暗柱钢筋计算(1)(A)纵筋长度计算:中间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1.2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500(B)顶层: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采用机械连接(如直螺纹套筒)时,长度=层高-500-板厚+Lae(C)纵筋根数:按图数(D)箍筋计算:(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E)拉筋长度:墙厚-保护层*2+2d+1.9d*2+max(75,10d)*2根数:层高/拉筋间距+1(端柱同暗柱)(2)剪力墙中的暗梁;暗梁纵筋长度=暗梁净长+两端锚固:(3)箍筋长度=暗梁宽+暗梁高)*2-8*保护层+8*d+2*11.9*d;箍筋根数=暗梁净长/间距+1(4)剪力墙中的连梁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左右两边锚固max(Lae,600)中间层连梁箍筋根数=(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顶层连梁箍筋根数(两端为直锚时)=(洞口宽-50*2/箍筋配置间距+1)+(连梁锚固直段长-100/150+1)*2连梁箍筋的长度=(梁宽 + 梁高 - 4 * 保护层) * 2 + 11.9*d*2+8*d (5)拉筋长度= 梁宽-保护层+2*11.9*d+2*d;根数=排数*((洞口宽-100)/间距)2、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暗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15d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墙身水平钢筋(墙端为端柱)外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内水平筋照设墙身纵筋计算基础插筋=弯折长度a+锚固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中间层纵筋=层高+搭接长度1.2LaE或非连接区500顶层纵筋=层高-板厚+锚固根数=(墙净长(墙长-暗柱截面长)-2*s/2)/间距3、墙身垂直钢筋(1)墙身竖向分布钢筋根数=墙身净长-1个竖向间距s/2(或2*50)/竖向布置间距+1墙身垂直分布筋是从暗柱或端柱边开始布置(2)遇有洞口时,需要分段计算根数墙梁钢筋与墙身钢筋的关系当设计未注明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拉筋直径:当梁宽≤ 350时为6mm,梁宽>350时为8mm,拉筋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
剪力墙墙柱、墙梁钢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剪力墙墙柱、墙梁钢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bec9f21647d27284b73516a.png)
剪力墙墙柱、墙梁钢筋量计算的基本方法
一、剪力墙墙柱
(一)、剪力墙墙柱纵筋的计算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剪力墙墙柱箍筋的计算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二、剪力墙墙梁
(一)、剪力墙墙梁连梁钢筋的计算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剪力墙墙梁暗梁钢筋的计算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
2、箍筋:暗梁范围内布置箍筋,暗梁范围内加一根即N=(暗梁-50×2)/间距+1。
框架柱、剪力墙钢筋计算
![框架柱、剪力墙钢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7d97b67783e0912a2162af6.png)
钢筋平法计算手册第二章框架柱钢筋计算一、“平法”柱的标注方法现行柱钢筋“平法”设计的表达方式有列表注写方式、截面注写方式两种。
二、基础插筋的计算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 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1、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一2、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图2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 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3、04G101-3P45柱插筋构造二图3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 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1、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一图4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钢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l lE(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2、04G101-3P32柱插筋构造二图5(图2)(图3)(图4)(图5)弯钩长度a的取值表:柱墙插筋锚固竖直长度与弯钩长度对照表竖直长度弯钩长度a≥0.5laE(≥0.5la) 12d且≥150≥0.6laE(≥0.6la) 10d且≥150≥0.7laE(≥0.7la) 8d且≥150≥0.8laE(≥0.8la) 6d且≥150三、柱根的判断(03G101-1P41、GB50010-2002 P178)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图6)(图6)注:1、柱根:有地下室时的柱根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和首层楼面位置,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顶面,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2、底层柱: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指的是相邻基础层和首层,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3、底层柱净高:有地下室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顶面或基础梁顶面至相邻基础层的顶板梁下皮的高度和首层楼面到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无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从基础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无地下室有基础梁时的底层柱净高指的是基础梁顶面至首层顶板梁下皮的高度。
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钢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4c9554eccbff121dd3683df.png)
第一章:剪力墙钢筋在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图1) 1、剪力墙需要计算哪些钢筋?剪力墙主要有墙身、墙柱、墙梁、洞口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墙身钢筋包括水平筋、垂直筋、拉筋和洞口加强筋;墙柱包括暗柱和端柱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墙梁包括暗梁和连梁两种类型,其钢筋主要有纵筋和箍筋。
2、计算剪力墙墙身钢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基础型式、中间层和顶层构造;墙柱、墙梁对墙身钢筋的影响。
剪力墙墙梁墙柱墙身钢筋水平筋拉 筋垂直筋洞口下方端 柱连 梁洞口上方暗 柱暗 梁楼层连梁顶层连梁中间层-变截面基础层-插筋暗 柱端 柱顶层-锚固外侧筋内侧筋洞口箍筋纵筋暗撑加强筋双洞口连梁跨层连梁第一节:暗柱1.1、总公式1)、帮扎连接: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n(1.2Lae+层高)--板厚+锚固长 度Lae2)、机械连接: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n 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 1.2、分公式1)、帮扎连接: 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搭接长度1.2Lae 中间层纵筋=中间层高+搭接长度1.2Lae 顶层纵筋=顶层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2)、机械连接: 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基础外露长度500 中间层纵筋=中间层高顶层纵筋=顶层层高--非连接区长度500--板厚+锚固长度Lae 1.3、变截面情况(以A 、B 层为例)1)、当c/(板厚++水平间距)<1/6时,,符合如图c 种情况 A 层情况:帮扎连接:外(内)侧纵筋长度=A 层高+斜度伸长值--板厚--水平间距+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外(内)侧纵筋长度=A 层高-A 层非连接区500--板厚--水平间距+斜长+搭接长度1.2Lae B 层情况:帮扎连接:垂直纵向筋=B 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2)、当c/(板厚+水平间距)>=1/6时,符合如图a、b两种情况①、如图a这种形式A层情况:帮扎连接: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搭接长度1.2Lae(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机械连接:&说明:若是A、B两层都是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时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B层非连接区500(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若是A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B层为帮扎连接时外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搭接长度1.2Lae(外测纵筋)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内侧纵筋)若是A层为帮扎连接,B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时B层情况:帮扎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B层非连接区500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②、如图b这种形式A层情况:帮扎连接: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机械连接:&说明:若是A、B两层都是焊接(或机械连接)情况时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若是A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B层为帮扎连接时外(内)侧垂直钢筋=A层高-A层非连接区500-板厚+锚固长度Lae若是A层为帮扎连接,B层为焊接(或机械连接)时B层情况:帮扎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搭接长度1.2Lae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搭接长度1.2Lae机械连接:变截面插筋=1.5Lae(锚固长度)+B层非连接区500垂直纵向筋=B层层高-B层非连接区500+上一层非连接区5001.4、箍筋长度=(宽度--2*保护层)*2+(高度--2*保护层)*2+8d+1.9d*2+max{10d,75mm}*2根数计算表层数连接情况计算式基础层(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基础上下不布置箍筋要减“1”,基础层上下布置箍筋要加“1”,基础层上或下端布置箍筋不加也不减)底、中、顶层帮扎连接加密区根数[(1.2Lae*2+0.3Lae--50)/间距(5d且<=100)+1]+非加密区根数[(层高-搭接范围)/间距]机械连接(层高--50)/间距+11.5、拉筋1)、同时构住主筋和箍筋:L=(h--2c)+4d+1.9d*2+max{10d,75mm}*22)、只构住主筋:L=(h--2c)+2d+1.9d*2+max{10d,75mm}*23)、根数计算帮扎连接:基础层n=[(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500](基础上下不布置箍筋要减“1”,基础层上下布置箍筋要加“1”,基础层上或下端布置箍筋不加也不减)*每排拉筋个数底、中、顶层n=[(1.2Lae*2+0.3Lae--50)/间距(5d且<=100)+1+(层高-2.7Lae)/箍筋间距]*每排拉筋个数机械连接:[(层高-50)/箍筋间距+1]*每排拉筋个数第二节:连梁2.1、墙端部洞口处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0.4Lae+15d,支座宽--保护层+15d}+窗洞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2*50)/箍筋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宽--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2.2、墙中部洞口单跨连梁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600}+窗洞口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2*50)/箍筋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宽--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2.3、墙中部双洞口连梁(双跨)底、中、顶层纵筋L=max{Lae,600}+两洞口宽合计+窗间墙宽+max{Lae,600}中间层箍筋根数n=[(洞口宽a--2*50)/间距+1]+[(洞口宽b--2*50)/间距+1]顶层箍筋根数n={[(左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洞口总宽+窗间墙--2*50)/间距+1]+[(右锚固长度--100)/间距150+1]}1)、连梁里拉筋直径的规定:①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同剪力墙水平分部筋②拉筋直径:当梁宽<=350时为6mm,当梁宽>350时为8mm,拉筋的间距为两倍箍筋间距、竖向沿水平筋隔一拉一2)、拉筋根数的计算①连梁里排数的计算=[(连梁高-2*保护层)/水平筋间距+1](取整)/2②每排拉筋根数计算=(连梁净宽-2*50)/连梁箍筋间距的2倍+1③连梁里拉筋的总根数=①*②第三节:剪力墙3.1、基础层:插筋=弯折长度(a)+竖直长度(h1)+搭接长度1.2Lae根数n=[(剪力墙净长-插筋间距)/插筋间距+1]*排数水平筋:①连续通过:外测L=墙外测长度-2*墙保护层内测L=墙外测长度-2*保护层+弯折15d②水平外测筋相互搭接:外测L=墙外测长度-2*墙保护层+0.65Lae*2内测L=墙外测长度-2*保护层+弯折15d③根数n=[(基础高度-基础保护层)/间距+1]*排数拉筋: ①长度L=(b-2c)*2+4d+1.9d*2+max{10d,75mm}*2②根数n=[(墙净长-竖向筋间距)/拉筋间距+1]*基础水平筋排数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基础插筋(基础平板中)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h1+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一弯折长度a与框架注相同图1当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2-保护层+基础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04G101-3P45墙插筋构造二图2基础插筋(基础主梁中)当基础梁底与基础板底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 04G101-3P32墙竖向钢筋插筋构造 注:如采用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图3当基础梁顶与基础板顶一平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高度-保护层+基础底部弯折a+伸出基础顶面外露长度+与上层钢筋连接图4图1 图2图3 图43.2、中间层:垂直筋=中间层高+1.2Lae(当遇到洞口时弯折15d)根数=[(剪力墙净长-竖向筋间距)/竖向筋间距+1]*竖向筋排数水平筋计算表筋号位置长度计算根数内侧墙外测长度-2c+弯折15d*2 (层高-离地高度-窗高-保护层)/间距1号筋外测墙外测长度-2c+15d (层高-离地高度-窗高-保护层)/间距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窗高+离地高度-门高)间距2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窗高+离地高度-门高)间距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门高-间距/2)/间距+1 3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门高-间距/2)/间距+1内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2 (离地高度-间距/2-保护层)/间距4号筋外测图示长度-2*保护层+15d (离地高度-间距/2-保护层)/间距拉筋根数:(墙总面积-门洞面积-窗洞面积-窗下面积-连梁-暗柱)/间距*间距即墙净面积/间距*间距3.3、顶层垂直筋=层高-板厚+锚固长度Lae根数=[(剪力墙净长-垂直筋间距)/垂直筋间距+1]*排数水平筋、拉筋同中间层算法钢筋部位及其名称计算公式说明附图墙梁侧面纵筋和拉筋当设计未注写时,侧面构造纵筋同剪力墙水平分布筋;03G101-1P51当连梁截面高度>700时,侧面纵向构造钢筋直径应≥10mm,间距应≤200;当跨高比≤2.5时,侧面构造纵筋的面积配筋率应≥0.3%。
剪力墙钢筋计算实例
![剪力墙钢筋计算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e865975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9.png)
剪力墙钢筋计算
(a)基础部分
(b)中间层(一、二层) (c)顶层(三层) 图 7-28 剪力墙墙身竖向分布筋
剪力墙钢筋计算
图 7-29 剪力墙墙身水平分布筋
剪力墙钢筋计算
解:(1)基础部分
① 竖向插筋。墙插筋保护层厚度按大于 5d 考虑,墙插筋“隔二下一”。因此,根据式(7-4)、式(7-5)、式(7-6)
根据式(7-9)可得竖向钢筋根数为
竖向钢筋
根数=排
数
墙净长
2 S2
S2
/
2
1
25Biblioteka 200 100 2002 1 52 (根 )
② 水平分布筋。根据式(7-2)可得水平分布筋的长度为
长度=墙净长+端柱截面尺寸 (c d箍 d外) 2 15d 2
5 200 600 (15 8 20) 2 1510 2
可得竖向插筋的长度和根数如下。
下弯插筋长度=基础内高度+基础内弯钩+搭接长度 1200 40 16 2 max{6 10,150}1.2 42 10
1128 150 504 1782 (mm)
其中:
直锚插筋长度 基础内高度 搭接长度 1128 504 1632 (mm)
总根数=排数
6 0 1 4 ( m m )
由于在基础高度范围内设置水平分布钢筋与拉筋的要求是:间距不大于 500 mm,且不少于两道,因此基础内
水平筋的根数至少为
2 3 6 (根)
③ 拉筋(按中心线计算)。根据式(7-11)可得拉筋长度为
拉筋长度=墙厚 2c d 11.9d 2 250 2 15 8 11.9 8 2 402.4 (mm)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精华].doc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计算[精华].doc](https://img.taocdn.com/s3/m/c4b65be380eb6294dd886cd1.png)
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中间层无变截面中间层变截面顶层内墙顶层外墙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第二节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一、连梁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第三章柱KZ钢筋的构造连接第一章基础层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钢筋平法识图和算量(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
![钢筋平法识图和算量(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6591f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e8.png)
计算公式:外侧钢筋长度=剪力墙长度-保护层+弯折(15d)
计算 钢筋长度=(5000+2×150-2×15)+(3000+
过程
2×150-2×15)+2×15×14 = 8960
4-2-18
3.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根数计算
基础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根数 在基础部位布置间距小于等于500mm且不小于两道水平
总结
第一部分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 筋计算——以转角 处遇暗柱墙为例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构造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长度计算 转角墙水平分布钢筋数量计算
第一部分
剪力墙身水平分布筋计算
——以转角处遇暗柱墙为例
纯剪力墙
配筋平面图
配筋立面
1.转角墙水平分外侧钢筋
内侧钢筋
计算公式:内侧钢筋长度=剪力墙长度-保护层+弯折(15d) 计算 1号筋长度=5000+2×150-2×15+2×15×14=5690 过程 2号筋长度=3000+2×150-2×15+2×15×14=3690
分布筋与拉筋间距。
各楼层范围内剪力墙水平分布筋根数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根数 = (层高-2*0.05)/间距+1
起步距离
4-2-22
计算 过程
基础底-3.4
基础内水平分布筋根数 = 2根 -1至3层水平分布筋根数=[(3000-2*50)/200+1]+[
(3600-2*50)/200+1]*3 = 73根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0707ee9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9.png)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
剪力墙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抗震构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承受建筑在地震或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从而保护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而剪力墙的钢筋计算则是剪力墙设计的核心部分之一。
剪力墙钢筋计算公式如下:
As = V/(0.87fyd)
其中,As为钢筋截面面积,V为剪力大小,fy为钢筋的屈服强度,d为截面深度。
这个公式是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推导出来的,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出剪力墙中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尺寸。
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
1. 剪力大小:剪力大小是剪力墙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建筑结构在地震或风荷载下承受的剪力大小。
剪力大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尺寸。
2. 钢筋的屈服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钢筋在受到一定荷载作用下开始变形的强度大小。
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屈服强度,以确保钢筋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3. 截面深度:截面深度是指剪力墙截面的深度,也是剪力墙钢筋计算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截面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所需的钢筋数量
和尺寸。
4. 钢筋的间距:钢筋的间距是指钢筋之间的距离。
在进行剪力墙钢筋计算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钢筋间距,以确保钢筋的布置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剪力墙钢筋计算是剪力墙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计算出剪力墙中所需的钢筋数量和尺寸,从而确保剪力墙的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 谢谢
导入新课
【应用案例1】
某剪力墙平法图如下图所示,已知混凝土等级C30,混凝土保 护层厚度20mm,三级抗震,筏板厚度800mm,筏板底面标高为 -6.250。假定纵筋采用焊接连接,求GAZ1A在-2层和-1层内纵 筋工程量。
GAZ1A
GAZ1A 标高
纵筋 箍筋
基础顶~ 2.810
?
第一步:学习图集
-1层纵筋: L=-1层层高=2700mm
箍筋长度
保护层:20mm
箍筋根数
纵筋 箍筋
16G101-3 65页
课后作业
计算识图实训教材P103剪力墙柱在4、D轴相交处 YBZ8在-1层和1层纵筋、箍筋工程量。 要求:绘出纵筋和箍筋详图 纸张:A4,两张
பைடு நூலகம்
问题1、基础顶面标高是多少? 问题2、基础厚度是多少? 问题3、一层顶顶面标高是多少? 问题4、二层顶顶面标高是多少? 问题5、剪力墙柱纵筋、箍筋? 问题6、混凝土强度等级? 问题7、抗震等级? 问题8、基础插筋是否满足直锚?锚固长度是 多少?
16G101-3 65页
16G101-3 65页
纵筋 箍筋
角筋
16G101-3 65页
纵筋 箍筋
本工程剪力墙柱纵筋采用何种连接方式?
第三步:绘出暗柱纵筋示意图 基础插筋: 低位置连接:L=72+(800-40)+500=1332mm
高位置连接:L=1332+500=1832mm
-2层纵筋: L=-2层层高=26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