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国学》素养 修炼师格魅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国学》素养修炼师格魅力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是当代教育文化发展创新的根基。学习、领会、践行《国学经典》关于教师人格及其魅力修炼的思想,对广大教师丰富自身的人文素养、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师格魅力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国学经典》;教师;人格魅力;内涵;修炼

《礼记·学记》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其意为,凡是为学之道,以教师得到尊敬最难做到;教师受到的尊敬,他们传授的道理、知识才会受到尊重。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激励力和凝聚力,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对学生起着示范、激励、熏陶、浸润的作用。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美的偶像。教师的一言一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人们比喻说:“孩子的心田是块奇怪的土地,你播下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你播下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你播下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你播下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

《国学经典》关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人格魅力是教师树立威信的基础

崇高的威信靠的是教师精湛的业务能力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即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谈举止、文化素养、品德情趣以及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2.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能拉近师生距离、协调师生间关系、制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教育情境,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质,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3.教师的人格对学生人生走向和未来职业的选择有导航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性格有时会决定学生的命运

4.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动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5.教师的人格魅力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它应该洋溢着民主、和谐与随意,弥漫着平等、互动和包容;流动着人格的魅力与融融的情调,显示着温馨、和美的人性的关怀;更应飞溅出智慧和性灵的火花,飘逸着罗

曼蒂克的瑰丽想象。正如乌申斯基所说的,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照亮学生心灵的阳光。

6.教师的人文素养、人格魅力对学校的发展影响

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是一个优秀的名师,是学校优质资源,是学校的名片,对学校良好形象的建塑具有特殊的作用。

总之,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激励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

二、《国学经典》关于教师人格魅力内涵的解读

《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如珍珠般散布着的关于教师师德修养和教师人格内涵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具体说来,《国学经典》关于教师人格魅力内涵包括以下几个体系。

1.师德+操守

《四书》之首《大学》论述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德者本也”。因此,伦理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过程来说,伦理道德教育既是教育的起点,又是教育的归宿;既是教育的依据,又是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既是教育的过程,又是教育的目的。

由于教师的内在的德性决定外在的德行,外在的德行表现内在的德性,因此,作为优秀的教师应当德性与德行统一,为师之德与为师之操守统一。只有拥有了为师之德,坚守了“为师之操守”,才能使自己成为良师。

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塑造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尤其是在当今这浮躁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高尚的“为师之道”和“为师之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前提。

2.诚信+责任

履行诺言、敢于担当是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重视诚信与责任的民族。《国学》经典中,对诚信与责任的思想理念作了细致深刻的阐述。《易经》是这样说的:“君子进德修业,中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也”。君子增强内在的道德意识,净化外在的道德行为而使品德提高。执著而又真诚,是为提高道德意识;心口如一,表里一致,是为了净化行为。老子亦云;“夫礼者,中信之薄而乱之首”“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可见,诚信和责任是千百年来人们(特别是君子、教师)遵从的道德规范;诚信在我国“为师之道”和“为师之德”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被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一个教师能认真履行他的诺言,担当起为“为师之道”“为师之德”的重任,是教师高尚的

人格力量之所在。

3.学识+素养

教师的人格魅力必然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素养是水,人格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学识渊博和丰厚的人文素养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基础。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业使命一是传道,即通过传为人之道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这是帮助学生解决立身的问题;二是授业,通过专业知识传授,让学生掌握专业之技,学会生存、解决立业的问题。因此,在知识的传授方面,教师必须是学生的学问之师。试想,如果一名教师自身的知识短缺、人格境界低下,他能胜任教师职业吗?一个自身都缺乏必要的知识和素养的教师,是不可能肩负起于人的神圣职责的。

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叶圣陶《论集》第490页)。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4.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形象魅力是教师完美人格的外在体现。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