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施方案
篇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引导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标准在教学与评价中的地位,准确把握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与要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及教育教学规律,科学开展教学与评价工作。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保障全体学生接受公平且高质量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二、组织领导
组长:龚文冲
副组长:陶战平、周德明
组员:姚红梅、郁国华、陈颖、沈妹忠、陆剑鸣
1、行政高效管理。

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依靠高效的组织管理,通过行政管理,将学习、实
践、总结等各环节落实好,获得实效。

2、加强专业指导。

基于课标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绝好契机,因此在开展该项工作时应该充分重视对教师的专业指导,使教师通过参与该项工作,更新教育观念,锤炼教学技能,提升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1、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学校要通过教研活动和业务学习活动,积极推动和引导教师改变基于个人经验和基于教材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的做法,真正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阶段教学目标及课时教学目标。

鼓励教师编制“学期课程实施计划表”,明确各学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进度安排与评价方法等,并具体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据此确定教学方案及实施方式。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教师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要围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经历、探究体验和表达交流等要求,精心设计“学习准备期”、“快乐活动日”综合活动。

要在实践中总结阅读、表达、探究、实践、交流、游戏等活动的实施经验。

3、有效调控教学进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要认真倾听学生发言,多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并适时予以鼓励。

要探索课堂观察和分析的途径与方法,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

4、学校教师要了解儿童品德发展基本阶段理论,以便为分析和促进小学生的品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品德心理结构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要素间的辩证关系,以树立形成小学生知行统一的完善品德的意识;要掌握品行养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了解我国当代小学生品行发展的基本特点,因势利导,有效促进品行养成;要了解小学生分享、合作、助人、安慰等亲社会行为以及攻击等不良行为的成因,为有效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和良好行为习惯奠定基础。

5、理念是行动的指导。

教师要了解教育哲学的基本知识,深入思考人生与教育、知识与课程、教师与学生等教育基本问题,能对不良现象和观念进行专业思考和判断,并逐步树立自己的、正确的教育目的观、教育价值观、学生观、教师观及课程观等信念,“让教育哲学成为教师成长和实施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精神资源。


了解小学教育的宏观背景,明确其定位。

教师要了解我国的教育发展史,尤其是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为鉴,做出当代小学教育的价值判断;教师应理解学校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清楚小学生培养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还应了解我国学校教育的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明确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其在整个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地位;教师应懂得我国的《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以及与儿童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依法执教,能维护小学生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掌握课程与教学、班级管理的基本理论。

小学教师应了解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理论,懂得小学课程与小学培养目标及我国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明确小学课程的总体特点、基本构成及其与其他学段课程之间的关系,以便能从宏观视角理解所教学科的地位和价值;教师还应在理解小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教学原理,理解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快乐成长的促进者。

掌握教育研究和专业发展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具体而言,教师应了解小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内容,明确自身专业发展的重点;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能正确认识自身特点,善于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并吸收优秀教师的成长经验,从而对自身专业发展进行规划、自主发展。

四、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
1、学校和教师要把评价建立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

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过程性评价,探索通过课堂观察及时评价学生表现。

2、要设计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实施多元评价,探索学年、学期等阶段性评价。

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一、二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试。

3、备课时应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学段目标、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教学环节,达成教学目标。

4、依据课标开展教学,严格控制进度,不随意拔高难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体验机会,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通过教研活动,群策群力,优化课堂教学。

5、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

加强作业与教学的关联,使作业成为学习延伸和学习成果的检测手段,更成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低年级坚决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

中高年级通过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必要的学习辅导,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信心。

7、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学校和教师要淡
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明确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不是学生进行评定或比较,而在于发现学生在目标达成过程中的差距,进而调整教学方案或向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措施与保障
1、学校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与监督,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与指导,坚决杜绝违反课程标准开展教学与评价的行为,
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把“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作为学校依法办学的重要工作,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2、学校领导小组要深入课堂,积极开展教学评价现状调研,善于发现问题和经验,加强教学指导,解决教师在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以调查证据为基础,及时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针对教师邀请教研员和卖家来校作教材教法分析、教学案例分析,开展教学展示、教学论坛、专题研修的方式,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专题培训,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篇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计划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求,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负担,根据《郑州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精神,以推进课改为载体,以落实减负增效为目标,围绕“三三制”,从教学研究,作业优化等方面深化改革,提高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意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教学规律,落实课程标准,明晰低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掌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尊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发展与个性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和教育质量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三、主要任务:
(一)组织学习,统一认识。

1.组织召开例会,全体教师会,教研组长会,学习登封市教研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

2.召开教研组专题学习会议,针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开展有关学习准备期,单元作业设计,学科评价等方面的专题、学习,结合教学工作实践,全面理解“基
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内涵。

3.召开全校家长会,宣传“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意义,及时告知学校的工作举措,开展孩子身心发展专题辅导,提出相关的家庭教育建议,家校沟通,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有效实施,整体推进
1.加强领导与管理
学校成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小组。

组长:郑春晓
组员:王振峰、孙晓峰、孙海龙、王同勋。

工作小组做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学习、宣传、指导、督察及评价反馈工作。

严格执行教育局20XX
学年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课时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规范课表要求。

广泛听取师生及家长意见,认真制定“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校工作计划,深入教学第一线,在教学各环节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工作。

2.优化教学与评价
(1)以课改精神为引领,倡导“以生为本、有效教学、快乐学习”,做到“不拨高、不抢跑、不歧视”,不断优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有效性。

以生为本——依据课标,关注学生的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编制课程实施计划表。

严格把握学段目标,将其细化分
解到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中,妥善处理教学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

有效教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知识与技能维度,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根据学生在知识掌握、问题表达、思维水平、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落实教学目标,实现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及教学效能的提升。

快乐学习——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营造关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精心设计作业,加强作业量的分层控制,提高各层次学生作业量的合理有效性,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实现乐做、能做,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体会成功的喜悦。

不拨高——严格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安排课时,实施评价,不随意拔高教学和评价要求。

不抢跑——严格按照备课组制定的课程实施计划表安
排课时,组织教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

不歧视——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不歧视任何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2)强化评价诊断、改进与激励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