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情绪对压抑遗忘记忆的影响_曾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探新2012,Vol.32,No.1,17-21
PSYCHOLOGICAL EXPLORATION
负性情绪对压抑遗忘记忆的影响*
曾灿1,雷鸣1,2,杨文静1,张庆林1
(1.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2.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成都610031)
摘要:该实验使用Think/No-think(T/NT)任务,从外显和内隐记忆两个方面探讨负性情绪、测试时间对压抑遗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外显记忆成绩中情绪与T/NT任务的交互作用
显著,在NT条件下中性词回忆的成绩优于负性词,同时,情绪的主效应显著,被试对中性词的记忆
显著高于负性词。但是T/NT任务的主效应不显著,情绪ˑT/NT任务ˑ测试时间的交互不显著。
在内隐记忆成绩中,在所有条件下的记忆成绩均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情绪;压抑;遗忘;内隐记忆
中图分类号:B8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1-0017-05
1引言
心理学界最早由Herbart提出压抑(repression)的概念(Erdelyi,2006),该概念提出时用于说明意识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当需要进行其他思维活动时,必须压抑先前的思想内容。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压抑,是弗洛伊德在Herbart的基础上作为个体防御机制的概念而被提出的,他认为,个体受到挫折后,会把意识不能接受的冲动、矛盾、情感等排斥到意识之外,以致遗忘,并且这种遗忘会导致记忆痕迹的消失。心理学家们一直期待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观点,即个体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压抑产生遗忘。Wegner等人(1987)最初试图通过使用白熊(White bear)实验范式来证明,实验中要求被试努力控制自己的思维不去想“白熊”这个词,结果发现这种压抑方式并不能导致遗忘。在此之前,有学者早已提出记忆信息的遗忘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造成的(McGeoch&Irion,1952),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这一观点。在这种背景下,Anderson等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衡量当前形势,控制优势条件反射动作,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对于记忆,人类也应该同样具有控制优势记忆的能力,能够控制自己记住希望记住的内容或者遗忘不希望记住的内容,基于这种假设,在2001年Anderson通过巧妙的改造Go/No-Go范式,将其转变为Think/No-Think (TNT)范式,试图证明人类可以对记忆进行主动的操纵,使之被记住或者遗忘,如同人类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一样。
TNT范式的流程一般分为学习、实验任务(想或者不想)、测试三阶段。先学习若干线索-目标词对,如ordeal-roach等,当被试达到要求的学习熟悉度后即进入Think/No-Think的阶段,此时,当呈现Think(T)的提示线索时及线索词,被试应努力回忆与线索词相对应的目标词,当呈现No-Think (NT)的提示线索及线索词时,要求被试控制自己不要去想与之对应的目标词,同时,还有一部分在学习阶段学习过的词不会出现在这个阶段,在测试阶段将作为基线水平与实验任务词进行比较。此阶段完成后进行测试,查看压抑的效果。在Anderson以往的一系列实验中都发现,NT条件下的信息回忆量要显著低于T条件,并且要显著低于基线水平的,表明个体确实可以通过主观的努力主动的将不希望记住的内容遗忘。Anderson等人(2004)通过使用fM-RI研究进一步发现,当被试主动压抑不想记住的记忆内容以达到遗忘的效果时,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增加,而海马的激活减少,他们认为海马的激活是和陈述性记忆的形成有关,但记忆的压抑是要求人们阻止提取的过程,额叶是人类主动进行控制的脑区,额叶激活的增加代表个体对自己意识的控制增加,因此在压抑遗忘中被试使用前额叶脑区来控制海马区以阻止记忆的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刻意要遗忘的信息,常常是一些具有负性情绪的内容,如创伤性事件,痛苦的回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SKD08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70892)。
通讯作者:张庆林,E-mail:zhangql@swu.edu.cn。
忆等等,减少对这些伤痛事件的记忆将使个体获得更健康的心理,因此,为了让实验更具有生态效度,Depue等人(2006)在原有TNT范式的基础上将线索词变为中性的人脸图片,并将目标词分为中性和负性情绪两类,比较了中性词和负性词在压抑遗忘中产生的差异,使得压抑遗忘的研究内容更具有生态效度。
然而,以往的实验,对于以下的问题还没有做出回答,如,通过压抑达到的记忆遗忘效果是短暂的还是较长久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初遗忘的信息是会自动的恢复还是产生更大的遗忘?情绪在压抑遗忘的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遗忘的信息在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上是否会有差异,遗忘仅是一种在大脑意识层面的遗忘,还是在内隐意识中也得到了遗忘?因此,文章将从情绪信息与T/NT任务的跨时间效度,及其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测试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测试,试图通过实验,对压抑遗忘中情绪与时间的相互作用,及压抑遗忘所产生的遗忘程度做出一定的探索。
2实验方法
2.1被试
随机选取某高校大学本科生38人,男18人,女20人,所有被试无身心健康问题史,均为右利手,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实验。2.2设计
三因素设计:2(情绪刺激:中性词/负性词)ˑ2(实验任务:Think/No-think)ˑ2(测试时间:即刻测试/两天后再测)
因变量有两个指标,分别是记忆的内隐测试与外显测试。内隐测试采用词汇决策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外显测试为伪随机的词汇回忆任务。
2.3材料
选用CAFS(中国情绪面孔系统)中中性情绪面孔图片40张,男女各半,选用ANCC中(现代汉语双字词感情信息评定词)(罗跃嘉,王一牛,2004)40个词。其中中性词20个,熟悉度4.69,愉悦度4.77;负性词20个,熟悉度4.53,愉悦度2.78。两类词汇的熟悉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t=-2.358,p>0.05),愉悦度之间差异显著(t=-36.861,p<0.001)。分别用男性或女性面孔对应一种情绪效价的词,在实验中相互平衡,一半的被试学习男性面孔与中性词联接,女性面孔与负性词联接,另一半被试则刚好相反,脸和词之间没有任何联系。2.4程序
实验采用E—prime软件编程,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学习,实验(T/NT任务),测试及再测4个部分。
实验总流程图
:
第一阶段让被试学习“脸—词”对,首先在屏幕上并列呈现“脸—词”对,由被试按键后呈现下一个“脸—词”对,直至40对全部呈现完。然后先呈现脸,按键后对应的词会出现,当被试反复学习2遍后,对其进行测试,如果被试看到人脸后可以回忆出50%左右对应的词即通过测试进入T/NT阶段,如果没有达到则继续学习,直到可以通过为止。学习完成后,进行一个干扰任务,让被试写出20个省会名称,保证每名被试的干扰任务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
随后,进行想与不想的任务,每种条件下随机选出2个词,共8个,作为基线水平不参与此阶段,剩下32个中一半进行“想”处理,一半进行“不想”的处理。对“想”与“不想”任务的指导语保持与An-derson实验中的一致。
T/NT阶段具体的程序是:先呈现注视点500ms,然后呈现“想”或“不想”的提示1500ms,再并列呈现人脸和对应的“想”或“不想”,人脸在左,提示在右,每次4000ms,“想”的时候要求被试按键回答与之对应的词,指导语是“请回忆先前与之对应的词”。“不想”的时候盯着屏幕静止不动,不要按键,也不要回答,如果按键屏幕上会反馈,提示被试不要按键,指导语是“请一定不要回忆对应的词,不要按键,也不要回答”,每张脸随机呈现10次。
此阶段完成后,则进入第三阶段,即测试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首先采用词汇决策任务测试内隐记忆,在实验中加入20个假词,假词是将原有的40个词拆分开来,随机两两组合,排除掉音同、形近等干扰因素后组成的词,程序是:先呈现注视点800ms,然后呈现词500ms,由被试按键反应,真词按1,假词按2,要求在看清楚的前提下按键反应,反应的限制时间是1500ms,随后是800ms的空屏时间,以帮助被试更好地准备下一次测试。内隐测试后再进行一次减数的干扰任务,要求被试在纸上进行10分钟的减数任务,随后再进行外显测试,在屏幕上按顺序
81心理学探新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