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的历史惊心动魄
课件2: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课件2: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https://img.taocdn.com/s3/m/63be07e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0.png)
们围观的情形 等十二篇。多是习惯法的汇编。
形成:公元前5世纪中期(以《十二铜表法》的颁布为标志) 评价: 成文法按律量刑和判决,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 惯法;但法律仍然维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名词 公民法是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 解释 的关系,适用范围限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意] 贝卡利亚著,黄风译《论犯罪与刑罚》
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既有利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也有利于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及推动其他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a.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 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 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 立掌握旨法权。 b.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法律中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 “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思想,注意保护个人的各种权利,包括生命 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 c.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建立了律师制度 和陪审团制度。实行无罪推定原则,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 是无罪的。
材料一:正是这一场席卷欧洲的 罗马法复兴运动,使已经熄灭了 好几个世纪的古典法治思想的火 炬,在这里重新被点燃。
—— 汪太贤《论罗马法复兴对 罗马法由此逐渐为欧洲和世 近代西方法治理念的奠定》 界所继受。
(4)王权强化 材料二:13、14世纪初是法国卡佩王朝王权集权、民族国家 开始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法律因素主要有:法学家阶层 的形成;王室立法的发展;建立了以王室法庭为核心的司法权执 行体系。王室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不断增强,都使法国王权集 权到一个新的高度。 ——包来军《 浅析中世纪晚期法国 卡佩王朝王权集权的政治和法律因素》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ec0146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c.png)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亚非文明1. 古埃及- 古埃及那可是相当神秘呢。
它就在非洲东北部的尼罗河下游。
尼罗河就像古埃及的老妈,每年定期泛滥,带来肥沃的土壤,让古埃及人能种出好多粮食。
- 古埃及的法老那可是老大,他们自认为是神的化身。
金字塔就是法老的陵墓,那可是巨大的建筑工程,像胡夫金字塔,简直是古代建筑的奇迹。
古埃及人还发明了象形文字,那些像小图画一样的文字刻在石头和纸草上,用来记录各种事情,比如宗教仪式、法老的丰功伟绩啥的。
2. 古巴比伦- 古巴比伦人还创造了楔形文字,那文字的形状就像楔子一样,是用芦苇杆在泥板上刻写的。
3. 古印度- 古印度在南亚次大陆。
这里有个种姓制度,就像把人分成了四个等级的大盒子。
最高等级是婆罗门,都是些祭司贵族,他们负责祭祀和宗教事务;刹帝利是国王、武士和官吏,他们负责统治和打仗;吠舍是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要向国家纳税;首陀罗是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人,他们地位最低,干的都是些苦活累活。
这种种姓制度严重影响了古印度社会的发展,把人都框得死死的。
- 古印度还诞生了佛教。
乔达摩·悉达多,也就是释迦牟尼,他看到世间的生老病死等苦难,就出家修行,最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后来传播到了亚洲的很多地方。
二、古代欧洲文明1. 古希腊- 古希腊就像欧洲文明的老祖宗。
它是由很多城邦组成的,像雅典和斯巴达就很有名。
- 雅典的民主政治那可是相当有特色。
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能投票决定城邦的大事,像战争、和平、选举官员啥的。
但是呢,这里的民主也有局限性,因为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民主权利,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除在外。
- 古希腊的建筑也很有特色,像帕特农神庙,那柱子、那造型,非常精美,是古典建筑的典范。
2. 古罗马- 古罗马最开始是个小村子,后来慢慢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帝国。
罗马共和国时期,有元老院、执政官等机构来管理国家。
罗马的衰落与基督教的崛起
![罗马的衰落与基督教的崛起](https://img.taocdn.com/s3/m/e66019f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63.png)
罗马的衰落与基督教的崛起
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赦令》,基督教正式合法化。
公元393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正统地位确立。
基督教在《米兰赦令》颁布之前一直作为非法宗教存在。
早期的基督教信徒主要集中于罗马帝国的下层异族,被罗马政权认定为有威胁的组织,一直受到罗马统治者迫害。
罗马帝国疆域太过于辽阔,随着军事力量的衰落,罗马帝国对于边疆地区影响力有限,所以基督教虽然一直受到迫害,但是依然顽强的生存和发展。
罗马帝国多年的战争,富裕阶层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同时赋税的严重和战争的破坏,导致自由农民无法与奴隶主竞争,罗马下层自由农民逐渐破产,变为无产"农奴"。
基督教的信徒逐渐增加了大量的罗马破产农民。
罗马帝国后期遭遇大量的蛮族入侵,而罗马帝国依靠军事力量已经无法取得胜利,破产的农民已经对帝国失望,残酷的奴隶制度下的奴隶也不可能为帝国而战。
罗马帝国政权已经无法凝聚整个国家的力量,下层人民不愿为帝国而战,而宗教意识形态可以重新支撑起国家的凝聚力,基督教逐渐与罗马融为一体。
不愿为罗马而战,那就为基督教而战。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而基督教罗马主教在蛮族入侵中,维持住了罗马城的独立地位,同时大量传教士广泛的传播福音,意大利半岛逐渐将罗马主教视为政治和精神的领袖,并逐渐扩大影响区域。
罗马帝国的衰落为基督教的崛起创造了客观条件,也延缓了罗马帝国的衰亡,基督教的世界影响力从此开始。
公元年耶路撒冷圣殿被罗马帝国摧毁
![公元年耶路撒冷圣殿被罗马帝国摧毁](https://img.taocdn.com/s3/m/e88e86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d.png)
公元年耶路撒冷圣殿被罗马帝国摧毁公元70年,耶路撒冷圣殿遭到罗马帝国的摧毁,这一事件被认为是犹太人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对犹太文化、宗教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圣殿的历史背景、摧毁的原因以及后续影响。
一、圣殿的历史背景耶路撒冷圣殿是犹太教最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它由两座建筑物组成:第一座圣殿(所罗门的圣殿)和第二座圣殿(赫萨家的圣殿)。
所罗门的圣殿是在公元前10世纪建造的,而赫萨家的圣殿是在公元前6世纪初重建的。
圣殿不仅是犹太教的宗教中心,也是犹太人民族认同感的象征。
这里供奉着犹太人民族的神,成为他们的信仰与团结的象征。
圣殿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犹太信徒前来祈祷和献祭。
二、摧毁的原因1. 罗马帝国的统治公元前63年,罗马帝国征服了耶路撒冷,并将其纳入其统治之下。
犹太人民开始受到罗马人的压迫和限制,这引发了民族与宗教冲突,逐渐升级为反抗罗马统治的斗争。
2. 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在圣殿被摧毁之前,有一些犹太人团体开始组织起来,力图推翻罗马统治,重新建立犹太国家。
他们的行动被罗马人视为叛乱,并被镇压。
3. 圣殿的冲突地位圣殿作为犹太人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的象征,引起了很多群体的争夺和冲突。
犹太复国主义者将圣殿视为恢复犹太国家的中心,而罗马人则试图控制圣殿,以巩固他们在该地区的权力。
三、后续影响1. 犹太人民族的分散圣殿的摧毁导致犹太人民族的分散和流亡。
大批的犹太人被驱逐出耶路撒冷,逃往其他地区。
这些流散的犹太人形成了全球犹太人的社群,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保持着犹太文化与传统的传承,但也面临了种族迫害和贫困。
2. 犹太复国主义的再兴虽然圣殿被摧毁,但犹太复国主义并未烟消云散。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犹太复国主义的思想得到了继续传承,成为犹太民族团结的重要因素。
最终,在公元1948年,以色列国成立,犹太复国主义者实现了他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3. 犹太教的转变圣殿摧毁后,犹太教的许多仪式和习俗发生了改变。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https://img.taocdn.com/s3/m/81d251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4f.png)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在古代罗马帝国的辉煌时期,基督教作为一种新兴宗教逐渐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的衰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不仅涉及宗教信仰的转变,还涉及社会、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首先,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之间存在着宗教信仰的转变。
在罗马帝国之前,古罗马人信奉着众多的神灵,他们相信神灵的存在和干预。
然而,随着基督教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基督教的教义并转变信仰。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是独一无二的上帝,这与古罗马人的多神信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以及对道德和伦理的要求吸引了许多人,尤其是在罗马帝国内部社会底层的人民中,基督教迅速传播。
其次,基督教的兴起也与罗马帝国社会的动荡有关。
在罗马帝国的后期,社会经济的不稳定和政治腐败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和分裂。
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奴隶制度的存在使得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基督教提供了一种信仰和希望,使人们能够在苦难中找到安慰和力量。
基督教的教义强调爱、仁慈和宽恕,这为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
此外,基督教的兴起也与罗马帝国政府的态度有关。
起初,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持有冷漠的态度,甚至进行了迫害。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开始认识到基督教的影响力和潜力。
君士坦丁大帝是第一位接受基督教的罗马帝国皇帝,他在公元313年颁布了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并给予基督教以保护。
这一举措不仅标志着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也为基督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基督教的兴起也与罗马帝国文化的转变有关。
罗马帝国的文化以古希腊文化为基础,但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逐渐发生了变化。
基督教的艺术和建筑风格开始出现,取代了古罗马的神话题材。
基督教的教义和价值观对艺术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罗马帝国的文化逐渐向基督教的方向转变。
综上所述,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衰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历史趣谈罗马帝国皇帝尼禄 第一个压迫基督教的暴君
![历史趣谈罗马帝国皇帝尼禄 第一个压迫基督教的暴君](https://img.taocdn.com/s3/m/e82608cac1c708a1284a4458.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罗马帝国皇帝尼禄第一个压迫基督教的暴君
导语:尼禄克劳狄乌斯这一人物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他在位14年时间。
自从他去世后,后世的人们对他的史料与创作的作品相当的多,可是大多数的
尼禄克劳狄乌斯这一人物是古罗马帝国的一位皇帝,他在位14年时间。
自从他去世后,后世的人们对他的史料与创作的作品相当的多,可是大多数的作品对他的形象描述并不是很好。
下面就然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这一人物尼禄克劳狄乌斯的事情吧。
根据史料中记载中说,尼禄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生活在王朝宫廷里,在当时的生长环境中充满了腐朽和虚荣以及还有各大阴谋。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环境使他变得放荡不羁,很是腐败不堪。
对于这样的表现具体主要表现在他当上皇帝之后,那时的他虽然表面上奉行着“君主所为,尽皆合法”的政治原则,可是在实际中,他却过着非常荒淫的生活。
在他的宫廷,以及罗马的街道都是他用来放纵狂欢作乐的地方。
记得在尼禄刚刚当上皇帝后,由于他的放荡和无知,所以基本上的实际政治权力全部控制在他母亲阿格里皮娜及的手里。
刚开始的时候,尼禄很是敬畏他母亲阿格里皮娜的权势,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他开始逐渐怨恨起母亲对他的严加控制,面对于这样的矛盾使得尼禄对他的母很是不满并且变得十分尖锐。
后来在公元59年的时候,尼禄密谋组织准备杀害他的母。
他将计划准备在其母亲乘船的时候设法将船沉没,可是这个阴谋并没有实现,懊悔的他最终狠心下令杀害了他母亲的性命。
尼禄皇帝
尼禄·克劳狄乌斯,他是古罗马帝国的皇帝,他于54年的时候登上了皇位,在皇位上一共有14年的时间。
据说,尼禄这个皇帝并没有立
生活常识分享。
基督教历史上干的坏事
![基督教历史上干的坏事](https://img.taocdn.com/s3/m/c970e79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7f.png)
基督教历史上干的坏事基督教历史上干的坏事首先、这紧仅代表一位没有宗教信仰的普通人的思想,请不要探讨宗教问题,本人的目的只是统计基督教历史上做的坏事。
其次、并无恶意中伤基督教之意,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基督教有其善的一面。
我们要一分为二。
但可悲的是,基督教的历史,实在让人胆寒。
再次、只是回头重看历史,最后、这对基督教本身也有好处。
正视历史,不按时间顺序排列,欢迎大家踊跃添加另外部分引用他人文章,可能会有不好的字眼,表示歉意,同时也为他们提供的文章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16世纪的欧洲人,双眼被无知、偏见和贪婪所蒙蔽,除了闪闪发光的金子,他们什么也看不到。
在狭隘的宗教感情的驱使下,入侵者四处搜罗历史文物,然后堆成一堆儿烧掉,用这种野蛮无比的方式,有系统地消灭“异教”文化。
1562年7月,在曼尼城中心广场上,西班牙神父狄亚哥·迪兰达(Fr Diego de Landa)亲手烧毁了成千上万的玛雅古籍抄本、故事画册和书写在鹿皮上的象形文字书卷。
此外,他还砸碎了无数神像和祭坛。
他得意洋洋地记录道:“我们搜查到大批书籍,记载的全是迷信的玩艺儿和撒旦的谎言,我们干脆放一把火把它们烧掉。
当地土著眼睁睁在旁观看,心痛极了,难过极了。
”二、组织第一次十字军东征,造成东征的百姓几乎全军覆没,三、组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099年7月,攻陷了耶路撒冷施行屠城,一万多名无辜的平民男女老幼全部被杀死,鲜血流成了小河。
四、组织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在威尼斯商人的怂恿利诱下,十字军的进攻矛头指向了东罗马帝国。
这批欧洲骑士,毫不留情地进攻和抢劫了信奉同一个“十字”的国家,早已忘记了收复“圣地”的圣谕,暴露出了他们所谓的征讨异教徒不过是侵略的借口。
拜占庭帝国近千年的文化艺术珍品遭到彻底的抢劫和破坏。
五、组织儿童十字军。
1212年,在教皇和封建主的哄骗、煽动下,3万多名儿童参军。
他们大多是农家孩子,年龄不超过12岁。
在法国马赛集合后,被送上木船渡海“东征”,结果,有的船遇风暴,沉入大海;有的船到埃及,船上儿童全被船主卖为奴隶。
基督教发展简史
![基督教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faddab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c.png)
基督教发展简史基督教是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之一,其发展历史悠久且影响深远。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主要事件,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一、起源与背景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古代罗马帝国,其创始人是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是犹太人,他的教导和行为吸引了许多追随者。
他的死亡和复活成为基督教的核心信仰,被视为救赎人类罪恶的重要事件。
二、早期发展基督教最早是在耶稣基督的使徒和门徒之间传播的。
最著名的使徒是彼得和保罗,他们分别在耶路撒冷和罗马传播基督教。
早期的基督教会面临着来自罗马帝国的迫害,但这并没有阻止基督教的传播。
相反,迫害使得基督教成为追求真理和信仰的人们的避难所。
三、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
这个事件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地位得到提升,它的信徒数量迅速增加。
罗马帝国的官方宗教地位使得基督教的教义和组织结构得到了更多的规范和统一。
四、东西方分裂公元1054年,东方基督教和西方基督教发生了分裂,这被称为东西方教会分裂。
这个事件主要是由于教义和权力争议引起的。
东方基督教发展成为东正教,而西方基督教则发展成为天主教。
这个分裂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基督教在不同地区的教义和组织结构有所差异。
五、宗教改革16世纪,马丁·路德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宗教改革运动旨在对天主教教会的教义和实践进行改革。
这个运动导致了新的基督教教派的形成,如路德宗、加尔文宗和安立宗。
宗教改革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基督教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六、基督教的全球传播自宗教改革以来,基督教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欧洲的殖民扩张使得基督教传入了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
基督教的传播对这些地区的文化、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督教的传教活动也导致了许多新的基督教教派的形成。
七、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基督教历史与文明
![基督教历史与文明](https://img.taocdn.com/s3/m/a125a3ef998fcc22bcd10d09.png)
天主教 东正教
十字军东征
公元7世纪,穆斯林势力扩张,拜占庭帝国屡 遭亚洲骑兵的侵略,11世纪耶路撒冷圣城沦陷。 天主教为了解放圣地,遂于1095—1291年先后发 起了8次“十字军东征”。
迫害女巫运动
黑暗的中世纪,饥荒、瘟疫给这个时代蒙上了灰色的阴影。教会无法解 释庄稼歉收、人畜患病的原因,使得愚昧的民众开始怀疑上帝的主宰,有象 征着魔鬼的撒旦左右着世间万物。 14-15世纪各种异端邪说开始盛行,各类巫术大行其道,而教会为这些 异端想象虚构了各种罪名,更把女巫描绘成撒旦的情人,邪恶且淫乱。 在天主教势力强大的地区,举报和追捕女巫成了乡民到军队的重要活动。 持续到17世纪末,成千上万的无知妇女被烧死或绞杀。
基督教 历史与文明
1080900025 王鸿雁
◇基督教历史大事记 ◇基督教对文明的影响
保罗传教——主的光芒洒向世界
耶路撒冷会议(公元50年)决定:外邦人只要遵 守“禁戒偶像崇拜、奸淫、吃被勒死的牲畜的血” 的禁律,就可不接受割礼 而皈依基督教。 保罗三次传教路线,足迹遍及小亚细亚、希 腊、意大利各地,在外邦人中建立了许多教会。
基 督 教 的 建 筑 艺 术 —— 教 堂
“ ”教堂 教堂 地下教堂 “巴西里卡”建筑风格
地下教堂
最初,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遭受了200多年的 迫害,他们没有公开的礼拜场所,只能利用教徒家宽 敞的房间甚至是地下墓穴作为秘密集会,举行宗教仪 式的场所。这就是基督教堂的雏形。
2008.6.16约旦考古 200地下教堂。 2000年的地下教堂。 年的地下教堂 研究人员认为, 研究人员认为,这个 教堂可能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基督教教堂
清教运动
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英国 第一艘载运清教徒 移民驶往北美殖民 地的船只。1620年 地的船只。1620年 月离开英国, 9月离开英国,12 月到达普利茅斯。 月到达普利茅斯。
探寻古代宗教与信仰从多神教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探寻古代宗教与信仰从多神教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b069a37a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c.png)
探寻古代宗教与信仰从多神教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在古代社会,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从多神教到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一、多神教的起源与发展多神教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信仰形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这些文明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
在多神教的信仰中,人们崇拜和信奉各种不同的神灵,每个神灵代表着不同的自然力量或人类的特定属性。
例如,古希腊神话中的宙斯是天空和雷电的神,阿波罗是太阳与艺术的神。
多神教的发展与古代社会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
人们通过崇拜和祭祀神灵来祈求丰收、福泽和保护。
同时,由于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征战,多神教的信仰渐渐扩展到更广阔的地域范围,并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
二、佛教的起源与发展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
佛教起源于印度的种姓制度社会,解决了一部分人对宗教的追求和满足。
佛教不信仰神明,而是以追求解脱和心灵的清净为主要目标。
佛教的教义强调生命的轮回和因果报应。
通过修行和达到悟道,人们可以解脱苦难和痛苦,实现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道教、儒家等思想的融合,形成了中国佛教的独特体系。
三、基督教的起源与发展基督教起源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其基础是犹太教。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是耶稣基督的救赎和复活,以及相信上帝的存在和圣经的启示。
基督教在其起初发展阶段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然而,基督教很快在罗马帝国内传播开来,并成为国教。
基督教随着欧洲殖民扩张而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各地形成不同的分支和教派。
四、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其创始人是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核心信仰是只信奉真主(阿拉)的唯一神,并且相信穆罕默德是真主的先知和使者。
伊斯兰教通过清真寺的礼拜和斋月的禁食等仪式来宣扬和维护信仰。
伊斯兰教在成立初期就迅速传播到整个中东和北非地区,并在之后的时期扩散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等地。
罗马历史上的暴君尼禄
![罗马历史上的暴君尼禄](https://img.taocdn.com/s3/m/7d56cf3d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dc.png)
罗马历史上的暴君尼禄古罗马史学家泰西塔斯曾有过这样的惊人记载:“在皇帝的私人竞技场上,一些基督徒被蒙上兽皮,让狼狗活活咬死,另一些人被紧紧地捆在十字架上,点燃后作为黑夜中的火炬。
身穿驭手服装的皇帝和人群混在一起欣赏这一壮丽奇观。
”谁是导演这场暴行的恶魔呢?就是恺撒大帝的末代子孙,罗马皇帝尼禄。
一、罪恶之家公元37年,尼禄出生在罗马附近繁华的海滨城市安齐奥。
他的父亲是罗马帝国的一个劣迹昭著的官员,曾杀死过许多无辜的百姓。
尼禄3岁时父亲死去,母亲是喀里古拉皇帝的胞妹,叫阿格里庇娜,是一个美如天仙毒如蛇蝎的女人。
她专门以杀戮折磨他人为乐,后来和克劳第厄斯皇帝结婚。
她先说服了克劳第厄斯立尼禄为嗣,后来又劝说他让尼禄代替他自己亲生儿子布里坦尼克斯继承王位。
趁克劳第厄斯没有改变主意之前,阿格里庇娜就用一盘有毒的蘑菇把他毒死了。
她又用一大笔钱收买了宫廷卫队,然后正式宣布16岁的尼禄为新的罗马皇帝。
当时的罗马帝国以罗马为中心,北起布列颠南到摩洛哥,西从大西洋东到里海,疆域十分广大。
国家的所有权力都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罗马军团是这一权力的基础。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立法者、法官和祭司。
人民没有发言权,元老院形同虚设。
尼禄所继承的王国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帝国。
二、弑母杀妻年轻的尼禄一登上王位后,就开始担心14岁的异母兄弟布里坦尼克斯会要求得到其父的王位,在那个曾帮助其母制备毒蘑菇杀死尼劳第厄斯的毒品专家洛卡斯帮助下,尼禄得到了一种烈性毒药。
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他把毒品放进了布里坦尼克斯的酒中。
席间,当这个14岁的小孩饮进毒酒痛苦地痉挛时,尼禄一边津津有味地继续吃饭,一边若无其事地解释说,这只不过是在发癫痫病,使在场上的人都目瞪口呆。
这是他开创的第一个杀人纪录。
但是这时尼禄还不能随心所欲地行使最高权力,因为他的母亲阿格里庇娜要分享他的权力,并常常以女王身份自居,这使尼禄十分恼恨。
他策划了一个残暴的毒计。
一次,他在海滨举行宴会招待母亲,然后用一只特别的船送她回家。
罗马帝国与古代基督教的关系与冲突
![罗马帝国与古代基督教的关系与冲突](https://img.taocdn.com/s3/m/87c0a5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7.png)
罗马帝国与古代基督教的关系与冲突古代罗马帝国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涵盖了现在的欧洲、北非和中东地区。
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基督教作为一种新兴宗教逐渐发展起来。
然而,罗马帝国与基督教之间很快出现了关系与冲突。
首先,我们来看罗马帝国对待基督教的态度。
在基督教刚刚兴起的时候,罗马帝国对其采取了相对宽容的态度。
当时的罗马帝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不同信仰被纳入了罗马宗教体系中。
然而,基督教的特点是专一宗教信仰,故意排斥其他信仰。
这与罗马帝国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精神团结的目标有所冲突。
因此,罗马帝国开始对基督教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和禁止。
其次,基督教与罗马帝国之间的冲突也体现在宗教传播和信仰实践上。
基督教信徒的崇拜方式和宗教仪式与罗马帝国的神庙群体崇拜和宗教仪式格格不入。
基督教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联系,拒绝向罗马帝国的神庙中的众神祈祷。
这种信仰实践在当时被罗马帝国视为对社会秩序和传统的挑战,因此受到了强烈的排斥和压制。
然而,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内得到了渐渐的发展和扩散。
这是由于基督教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独特性,满足了一部分人对精神寄托和信仰追求的需求。
同时,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也运用了一些策略,如设立教堂和组织传教活动。
这些措施使得基督教在罗马帝国的不同地区得以传播和扎根。
在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逐渐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些罗马皇帝,如君士坦丁大帝,开始接纳基督教,并将其宣布为国家宗教。
这种变化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罗马帝国对待基督教的态度。
基督教逐渐从受到迫害和排斥的地位上升到了得到宽容和认可的地位。
然而,罗马帝国与基督教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
基督教内部也存在着派别和教义之争。
这些争端经常通过政治手段和聚会辩论来解决,给罗马帝国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基督教教派之间的分裂也为罗马帝国提供了一些军事上的机会,他们常常采取分化策略来削弱基督教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罗马帝国与古代基督教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与冲突。
罗马帝国对基督教持续的打压和禁止,基督教与罗马帝国宗教体系的冲突,以及基督教内部派别之争等问题,都使得两者之间的关系颇为紧张。
罗马时代的基督教及其影响
![罗马时代的基督教及其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f94c8c20c22590102029d93.png)
罗马时代的基督教及其影响2009-03-26 11:36首先要说明的,基督教之前的罗马宗教,绝非一成不变,也绝非完全来自本土,罗马众神基本上来自希腊众神,此外也有些来自近东的神灵,比如密特拉,这缘于两河流域的神灵,在波斯和罗马都有崇高的地位,在三世纪初,由于迦太基的塞维鲁登基做皇帝,一时间罗马的主神成了迦太基的巴尔(博得之门和暗黑破坏神的巴尔的原型),罗马人成了汉尼拔(巴尔的崇拜者),犹太教也仍旧存在着,但犹太教由于其民族主义性质,注定无法普及。
在基督教诞生初期,清苦的基督教徒,屡遭罗马的残酷迫害,他们的生活极为拮据,只能在一些简陋的甚至废弃建筑中,举行宗教仪式,那时的教会,确实几乎是美德的代表,人们互相援助,有几分共产主义的感觉,但也仅此而已,这情况也并未持久,基督教逐渐转向城市,由于其救济制度,永生平等等教义,受到了社会底层的欢迎,但为异教神庙制作雕像,工艺品的手工业者,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基督教禁止偶像崇拜,“手做的不是神),与基督徒有深厚矛盾,同时,基督教的很多教义,与罗马当时的情况相矛盾,因此罗马官方并不喜欢基督教,此外基督教尽管承认并尊重世俗统治者的权利(凯撒的物当归凯撒,上帝的物当归上帝)(一切权柄来自上帝……),但当世俗统治者与教义发生冲突的时候,基督徒必须要站在世俗统治者的对立面,此外基督教的服从是服从上帝,而非服从国家,当基督徒逐渐发展的时候,他对罗马确实造成了威胁,因此罗马皇帝长期以来坚持迫害基督徒。
但这迫害最终还是失败了,罗马公民权的普及,意味着罗马公民身份的贬值,他们作为公民的荣誉感和国家主义也大幅贬值,而基督教提供了代替方案,此外基督教巧妙地宣传手法,神秘主义,在宗教方面的融合性,以及禁止杀婴这一可以增加基督徒出生率的教义,也使其相比其他信仰更有竞争力,罗马帝国时代,普遍的对世俗社会的悲观主义,更是基督教悲观主义的良好土壤。
同时,罗马皇帝(尤其是戴克里先)的迫害,并非完全没有效果,基督教徒中最虔诚,最坚定,最勇敢的一部分,大多被迫害而死,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懦弱的信徒,到君士坦丁时代,妥协不仅是罗马当局对基督教的妥协,也是基督教对罗马的妥协,教会迅速堕落了,能够腐蚀世俗社会的一切贪婪,同样能腐蚀教会,罗马对基督教的优待,导致大量追逐名利之人进入教会,大量涌来的财产让过去教会的朴实和节俭的原则被迅速抛到脑后,在这些新加入的信徒中,为了获得更高的地位,利用政治关系,社会关系,贿赂等手段,迅速把教会彻底腐蚀,很快的,就出现商人主教,政客主教了,世俗社会和教会的界限模糊了,教会中有道德的人士曾感叹,为教会兴起可叹息的理由,比之前遭受迫害可叹息的理由更多。
罗马帝国的宗教多样性与基督教兴起
![罗马帝国的宗教多样性与基督教兴起](https://img.taocdn.com/s3/m/e86bb0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a.png)
罗马帝国的宗教多样性与基督教兴起罗马帝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社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仰和宗教实践。
而正是在这个多元化的背景下,基督教得以兴起并成为罗马帝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本文将探讨罗马帝国的宗教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背后对基督教兴起的影响。
一、宗教多样性的背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人口来自各个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他们拥有不同的信仰系统和神话传说。
传统的古罗马信仰是宗教多样性的核心,诸神崇拜成为罗马帝国维持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的一种手段。
此外,希腊神话、埃及信仰、巴比伦神话等也在罗马帝国范围内广泛流传。
此外,犹太教在罗马帝国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犹太教作为独一无二的一神教,与罗马帝国的众神信仰形成鲜明对比。
犹太教的信仰与实践,如犹太人对圣殿的崇拜和独特的法律制度,在罗马帝国社会中引发了独特的宗教和文化冲突。
二、基督教的出现在这种宗教多样性的环境下,基督教的兴起可以被视为一种新的宗教运动。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基督在公元30年代被钉在十字架上,并在此后的几十年内传播着他的教义。
基督教宣传了一种新的神学信仰,提供了对生活和死亡的新解释,并承诺了来生的救赎。
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宗教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基督教强调了个体的信仰和灵魂的拯救,而不再依赖于诸神崇拜或宗教仪式。
这种新的观念极大地吸引了许多罗马人,尤其是罗马帝国中的弱者和被边缘化的人群。
基督教的教义对这些人提供了希望和庇护,成为他们的精神依托。
三、宗教迫害与基督教发展尽管基督教在罗马帝国中获得了广泛传播,但它也遭到了罗马当局的迫害。
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为这种新的信仰与古罗马信仰和帝国的统治观念不兼容。
基督教徒被视为背叛者和叛乱者,他们面临被逮捕、殴打、流放和处决的危险。
然而,正是这种迫害反而进一步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基督教徒的殉道壮举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忍耐和宽恕精神,使得其他人更加关注基督教的教义和信仰。
迫害加剧对基督教徒的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促进了基督教组织的建立和扩张。
罗马帝国皇帝对早期基督教态度变化及其原因综述
![罗马帝国皇帝对早期基督教态度变化及其原因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7a6659bba8114431b80dd809.png)
M文史纵横丨W罗马帝国皇帝对早期基督教态度变化及其原因综述张 帅(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北京 100048)【摘 要】 早期基督教起源于罗马帝国初期,于君士坦丁大帝时期拜为国教。
本文分析了在这约二百五十年的时间内,主要罗马皇帝对早期基督教的态度,并通过史料分析其态度产生及变化的原因:政治因素往往成为罗马帝国皇帝迫害或是宽容基督教的主要因素。
为巩固自身统治,采用扶持基督教的方式,使其成为维护帝国统治的重要政治力量。
这一做法对于罗马帝国来说意义深远,基督教在君士坦丁大帝皈依(312)年后数年间便为整个罗马帝国提供了统一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 君士坦丁;早期基督教;罗马皇帝关于罗马帝国对早期基督教态度变化的过程及原因,学界已有诸多论述,但现有的著作和论文多处于“行为与原因”分离的状态。
故本文将对尼禄至狄奥多西一世之间的主要皇帝进行尽可能地探讨。
并逐个分析其行为及行为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同时,在本文中将早期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关系划分为“局部迫害阶段”和“全面迫害基督”。
并以君士坦丁大帝为界限,以后的阶段称为“宽容阶段”。
一、局部迫害阶段尼禄是罗马帝国第一位迫害基督教的皇帝。
在其统治时期,由一场大火引发的针对基督徒的迫害非常惨烈。
关于尼禄迫害行为产生的动机,史学界已有定论,即转嫁罪名,在此不多赘述。
此处重点探讨尼禄选择基督徒作为替罪羊的原因。
一方面,此时的基督教群众基础极差,深遭民众厌恶。
在塔西佗的《编年史》中这样记述这一迫害事件:“与其说是因为他们放火,不如说是由于他们对人类的憎恨,临死前还遭到讪笑……尽管基督徒的罪行完全当得起这种及其残酷的惩罚。
”[1]“尼禄为了辟谣,找到这样一类人作为替身的罪犯,用各种残酷手段惩罚他们。
这些人都因作恶多端而受到憎恶,群众则把他们称为基督徒。
”[2]塔西佗作为那一时代著名的史学家,其作品态度基本代表了那一时代社会针对基督教的主流评价。
另根据史学家推断,可能最早从这时起,“基督徒”这一称呼就成为了定罪理由。
基督教
![基督教](https://img.taocdn.com/s3/m/fb39b4c70c22590102029d38.png)
基督教重大事件简记1、公元1世纪中叶,基督教兴起于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西部地区。
2、公元64年,罗马大火。
尼禄皇帝将纵火罪强加在基督徒身上,进行残酷迫害。
3、公元2到3世纪开始,基督教会中出现了一批补充和解释教义的神学家,其中其中贡献较大、思想纯正者被尊称为教父。
4、罗马皇帝戴克里先(284——305年在位)在其统治末期颁布敕令,禁止基督徒举行宗教仪式,并开始迫害基督徒,捣毁基督教堂,没收教会财产。
5、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返还没收的教堂和财产。
6、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召开尼西亚会议,规定三位一体为正统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使基督教有了统一的教义和组织,并确立了皇帝对教会的最高领导权。
7、公元392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颁布法令,关闭一切异教神庙,禁止献祭活动。
历史上一般以392年定为罗马国教之年。
8、公元496年,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克洛维率领3000亲兵在兰斯接受洗礼,宣誓加入基督教。
9、公元511年,克洛维下令召开宗教会议,重申基督教拥有在罗马帝国时期所拥有的一切特权,从此把教会变成了封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9+、529年,圣本尼狄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卡西诺山创立修院,并制定了《修士守则》,主要内容是修士必须放弃个人财产、绝对服从修院院长和坚持集体隐修生活。
10、公元754年,教皇为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矮子丕平加冕。
为了报答教皇,丕平率兵进攻威胁教皇的伦巴第人,由此确立了教皇对罗马附近及拉文那总督去的统治,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史称“丕平献土”。
11、公元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的圣彼得教堂为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查理举行加冕礼。
查理被尊称为“罗马人的皇帝”,亦称“查理大帝”和“查理曼”。
11+、910年,法国阿奎丹公爵威廉划出他的一块猎场创立克吕尼修院,呼吁世俗封建主尊重教会和修院的自主权力。
12、公元962年,德国萨克森王朝奥托一世进军罗马,帮助教皇平定内乱。
古罗马帝国的迫害基督教早期基督徒的抵抗与存活
![古罗马帝国的迫害基督教早期基督徒的抵抗与存活](https://img.taocdn.com/s3/m/3fc694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d.png)
古罗马帝国的迫害基督教早期基督徒的抵抗与存活在古罗马帝国的历史中,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都与迫害紧密相连。
当时的古罗马帝国实行着多神教,终身制和皇帝崇拜,与基督教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然而,尽管基督徒经历了数百年的残酷迫害,他们却能够坚守信仰,并最终在罗马帝国的崩溃后存活下来。
一、基督教的早期受迫害在公元1世纪,基督教起源于古罗马帝国之外的地区,并逐渐扩散到帝国中。
然而,基督教的信仰与古罗马帝国的价值观产生了冲突。
基督教强调唯一的真神、平等和人道,这与当时的多神教、等级制度和奴隶制度相悖。
因此,罗马帝国的统治者开始对基督教采取严厉的迫害政策。
迫害行为包括将基督徒逮捕并送往竞技场作为野兽的食物、用火烙刑对待他们、处死在十字架上等。
这些残酷的行为旨在压制和摧毁基督教的势力,使其无法继续传播和存在。
然而,正是这样的迫害使得一些基督徒更加坚定地信仰着自己的宗教,并展示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二、基督徒的抵抗与忍耐基督徒对于迫害的态度和回应各不相同。
一些人选择逃离罗马帝国并寻求庇护,向外国或偏远地区逃亡。
这种逃避迫害的策略帮助了许多基督徒的存活,并且使得基督教在帝国之外得以扩散。
另一些人则选择留下,并面对迫害。
他们宁死不屈,坚信自己的信仰是真实的,并且值得为之牺牲。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在暴力和迫害的背后,有一些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也积极地保护和支持基督徒。
例如,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13年颁布的米兰敕令中,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废除了宗教迫害政策,并鼓励基督教的传播。
这一举措为基督教赢得了更多的信徒,也为基督徒在罗马帝国中存活下来提供了保障。
三、基督教的存活和发展尽管受到严厉的迫害,基督教在古罗马帝国中逐渐发展壮大。
基督徒通过隐藏自己的信仰,组织地下教会和秘密聚会,使得基督教能够在迫害的阴影下存活下来。
他们相互帮助、勉励,传播圣经的教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秉持着基督教的价值观。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帝国中取得合法地位,并逐渐替代了古罗马宗教成为主流信仰。
罗马帝国的宗教分裂
![罗马帝国的宗教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77f6ae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6b.png)
罗马帝国的宗教分裂罗马帝国的宗教分裂是指在古代罗马帝国时期,宗教信仰出现分歧和冲突,导致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团体分裂和对立。
这一宗教分裂主要表现为两大宗教派系的对峙,即罗马帝国原有的多神教信仰和基督教的兴起。
一、罗马帝国的多神教信仰罗马帝国有着悠久的多神教传统,罗马人崇拜众多神灵,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宙斯(罗马神话中的朱庇特)和尼普顿(罗马神话中的波塞冬)。
罗马帝国统治者往往会将自己奉为神格,受到民众的崇拜和敬仰。
多神教在罗马帝国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帝国统一的宗教信仰。
二、基督教的兴起然而,在1世纪初,一位名叫耶稣的犹太教先知出现在巴勒斯坦地区,并传播了新的宗教理念。
耶稣被称为“救世主”和“基督”,他强调爱、和平和仁慈的价值观,并呼吁信仰他的人摒弃旧有的偶像崇拜,转向独一的上帝。
耶稣的教义吸引了一部分罗马帝国内的犹太教徒和希腊化的非犹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逐渐在罗马帝国中扩散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这种新的宗教信仰。
基督教的教义主张个人信仰与上帝的直接联系,追求个人灵魂的救赎,并强调在地上的善行和道德规范。
这与罗马帝国的多神教信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宗教分裂的影响1. 社会动荡:罗马帝国内部的宗教信仰分裂导致了社会上的紧张局势和不稳定因素。
基督教徒拒绝崇拜罗马帝国的神灵和统治者,引发了当局对他们的迫害和镇压。
2. 统一性破裂:宗教信仰的分裂导致了罗马帝国统一性的破裂。
原本的罗马帝国官方宗教信仰被基督教所挑战,罗马帝国统治者在控制和操纵宗教方面失去了一部分权威。
3. 文化冲突:多神教信仰与基督教信仰的冲突也导致了文化上的分裂。
基督教提倡唯一神的信仰,拒绝崇拜其他神灵和偶像,这与罗马帝国原本的宗教信仰发生了冲突。
四、宗教分裂的结果1. 基督教合法化:4世纪初,君士坦丁大帝在米兰的《宗教自由公告》中宣布基督教合法,结束了对基督教徒的迫害,使基督教逐渐取得合法地位,并逐渐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2. 罗马帝国的衰落:宗教分裂也影响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宽容与压制:尼禄的基督教政策探究
![宽容与压制:尼禄的基督教政策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3ffa13c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6.png)
尼禄(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54—68年在位),是朱利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传言中的“暴君”。
古典史家认为尼禄犯下弑母杀妻,纵火焚烧罗马城等恶行,虽然在留存下来的古典文献中尼禄被描绘成暴虐奢侈的形象,但这些文献亦载对尼禄的褒扬。
据记载,从公元54年即位到59年,尼禄在罗马近卫军长官布鲁斯和哲学家塞内加的辅佐下,让罗马进入了鼎盛时期,以至于图拉真皇帝断言没有任何一个皇帝的统治能比得上这五年,甚至尼禄死后,臣民为了表达对尼禄的怀念,为他的坟墓献上鲜花,对尼禄的喜爱怀念尤以帕提亚人为甚。
1〇尼禄的出名还要“归功”于基督教的宣扬。
在基督教史家的眼中,尼禄代表着邪恶,是基督教的敌人。
基督教史家德尔图良认为,正是因为基督教的卓越引发了尼禄的责难,尼禄成为第一个挥剑直指基督教的罗马皇帝。
2〇并且基督教史家在解析《圣经》时,通常将《启示录》中那个长着七头十角的兽与尼禄联系起来,由此,尼禄的暴君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尼禄在古罗马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特殊的地位,近现代的罗马史家在重新审视尼禄统治时期后,对这段历史提出不同的见解。
学者们大多将目光集中在刻画尼禄的形象上,基于原始史料对这段历史时期进行再创作,其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不可避免地成为讨论的焦点。
在公元64年的大火过后,尼禄大规模地杀害基督徒成为基督教史上著名的“迫害”事件,古代的基督教史家将尼禄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基督者,他出于憎恨基督教而大肆捕杀基督徒。
3〇基督教史家的记载确实存有对尼禄夸大抹黑的嫌疑,有较强的主观性。
因此,近现代的大多学者相信古典史家塔西佗的记载,认为尼禄是为了辟谣才使基督徒成为替罪羊。
甚至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尼禄并没有迫害基督教,塔西佗的记载可能有一定的误导。
4〇不过以上争论大多散见于基督教史和古罗马通史以及尼禄的传记等,专门研究这一主题的书籍文章凤毛麟角。
相比于国外,国内也是将此问题置于罗马帝国与基督教之间关系这一大背景下进行探讨,5〇研究较为宽泛,且此类文章更为稀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的历史惊心动魄
基督教在早期的两百多年中经历了无数次政府取缔、逼迫以及民众的暴力对待,许多基督徒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
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基督教信仰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为圣徒们的精神所震撼,而古罗马帝国却在蛮族入侵、瘟疫和天灾中走向灭亡。
历史给人类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根据罗马史学家塔西图(Tacitus)的记述,古罗马皇帝尼禄(Nero)故意在罗马城纵火,然后嫁祸于基督徒。
后来,盖勒流也采取同样手段,十五天内在尼科米底亚皇宫制造了两起火灾并诬蔑为基督徒所为,迫使当时的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下狠心迫害基督徒。
为了煽动民众的反基督教情绪,古罗马的一些理论家编造了不少针对基督徒的谣言,诸如基督徒在拜神时要杀死婴儿并喝其血、吃其肉,还说基督徒狂饮、乱伦等等,所有古罗马社会的恶行都被强加在基督徒身上。
当年,尼禄(Nero)曾命令将不少基督徒投进竞技场中,罗马权贵们在大笑中看着这些人被猛兽活生生地撕裂咬死。
他甚至吩咐人把很多基督徒与干草捆在一起,制成火把并排列在花园中,然后在入夜时点燃,照亮皇帝的园游会。
奥热流(Marcus Aurelius)皇帝对基督徒的迫害也非常残暴。
根据史学家沙夫(Schaff)的描述,“殉道者的尸首,满布街头;那些尸首被肢解后焚烧,
余下的骨灰则散入河中,以免他们所谓的‘神的仇敌’沾污大地”。
公元二百五十年,僭主德修斯(Decius)发出敕令,命令基督徒必须在选定的反悔日放弃自己的信仰,否则将受到地方总督的审判。
身为基督徒的政府官吏或被罚为奴隶,或被没收家产;最坚定者被处死。
至于平民,处境更是悲惨至极。
公元三百零三年,戴克里先(Diocletian)皇帝又发出敕令,开始了“罗马帝国政府发动的最大一场宗教迫害”,众多摧毁教会、收缴圣经和屠杀教士的暴行发生了。
历史上,对女基督徒的迫害是骇人听闻的。
一些史书叙述了发生在公元二百零九年至二百一十年之间的一些事件,“据说那些视死如归的虔诚的妇女往往被迫受到严峻的考验,要她们决定,在她们看来宗教信仰和自己的贞洁究竟何者为重要。
奉命并来奸污她们的淫荡的青年事先都曾受到法官的庄严告诫,要他们对那些不愿向维纳斯爱神祭坛敬香的渎神的处女,必须尽最大努力来维护爱神的荣誉”。
众所周知,古罗马帝国的法律体系非常发达,辩护制度已经成熟。
但完善的法律体制没有阻止暴虐的统治者对正信的迫害,审判和刑罚却成为一种堂而皇之的迫害方式。
在古罗马时期,一位叫皮里钮(Pliny)的巡抚禀告他雅努(Trajan)皇帝说,“任何被控为基督徒的,我便审问他们是否真是基督徒,若他们承认,我便以刑罚警吓他们,并再次审问,假若他们坚持承认自己是基督徒,我便下令将他们处决”。
他
雅努(Trajan)在批示中说,“你在处理被控诉为基督徒的案件,做得非常正确……”。
在臭名昭著的西普里安被斩首案中,教父西普里安拒绝放弃信仰和“改过自新”,法庭便认定其“私自纠集犯罪集团”和“敌视罗马诸神”的罪名成立并判以斩首。
对正信的迫害不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能够理解的,因为它出于邪恶的统治者妒忌、独断和凶残的本性。
从历史上看,正信往往出现在道德衰败、人心腐化的时代,善的力量会直接冲击积存已久的种种恶的因素。
对正信的迫害,不过是善恶较量的表现,是邪恶在灭亡前的垂死挣扎。
在那些专横、歹毒的统治者看来,任何不遂其心愿的思想、信仰和群体都具有严重的“威胁”,都是予以取缔和打击的目标。
罗马皇帝多米田(Domitian)曾下令大规模搜捕基督徒并将他们处死,就连他表弟一家也不能幸免。
多米田(Domitian)之所以迫害基督徒,是因为基督徒不肯称他为神。
这位皇帝不甘按照惯例等待死后被追封为神,而在生前即要求百姓以“我们的主、我们的神”称呼他。
戴克里仙(Diocletian)皇帝为了有效地统一罗马帝国,要求所有罗马公民信奉同一信仰,基督徒因此成为他的心头大患。
于是,他便下令摧毁教会,基督徒被迫在背弃信仰或者死亡之间作出选择。
基督教在流传中坚持自己信仰的独特性,不肯与其他宗教融合或并列,也得罪了维护罗马宗教的人。
当时,古罗马城里供奉着各个民族五花八门的神,很多是邪
神,那些邪神的信奉者对正信耿耿于怀。
在古罗马时期,基督徒信守圣洁、仁爱、和平和公义,这在当时看来是一些不切实际的理想。
出于仁爱,基督徒拒绝进入竞技场观看战犯与奴隶肉搏至死,他们将自己的奴隶无条件释放。
不少教父批评罗马人奢华逸乐的生活方式,引起一些人很大的不满。
基督徒纯洁的个人生活与普遍堕落、奢靡的社会氛围形成一种强烈的对照,使很多人尤其是当权者感到一种很大的威胁。
在古罗马时期,主教坡旅甲(Polycarp)被解赴竞技场。
巡抚说,只要他在众人面前否认基督,就可得到释放。
坡旅甲(Polycarp)说,“八十六年来我一直事奉我的主,他从未亏待我,我怎可羞辱那位拯救我的君主?”巡抚打算烧死坡旅甲(Polycarp)。
坡旅甲(Polycarp)平静地说,“你想以火吓我,那火充其量不过燃烧一小时罢了,你却忘记那永不熄灭的地狱的火”。
随后,一群暴民一涌而上,将他活活烧死。
奥热流(Marcus Aurelius)皇帝在位时,有一位名叫洗弗连纳(Symphorinus)的年轻信徒为坚持信仰而被判处死。
在行刑前,他的母亲鼓励他说:“我儿,要坚强,不要惧怕死亡,因为它将你领进到真正的生命去。
仰望那在天上掌权的。
今日你在地上的生命不是被取去,它只不过是被转化,化成天上的生命”。
当时,很多忠实的基督徒甚至在没被判处死刑时也随同被判极刑的殉道者跳进熊熊烈火。
他们本该在烈火中呻吟,但却在烈火中赞颂他
们的神。
这是腐朽、昏聩的罗马社会所无法理解的。
历史的昨天、今天,为自己的信仰而献身,坚持自己的信仰而且还用善的力量去感化民众,这样的圣人和壮举使越来越多的人为他们的精神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