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论文〔设计〕〔普通高等教育〕论文题目汽车专业课程设计机械式变速器——计算说明书学院工学院专业名称车辆工程班级车辆081学号081024106姓名史阿蒙指导教师王青春职称副教授目录第一章设计题目,任务与分析 (2)第二章变速器的方案初步论证 (3)第一节变速器类型选择及传动方案设计 (3)一、结构设计 (3)二、变速器的径向尺寸 (3)三、变速器齿轮的寿命 (4)四、变速器的传动效率 (4)第二节变速器传动机构的分析 (4)一、换档结构形式的选择 (4)二、倒档的形式及布置方案 (4)第三节变速器操纵机构方案分析 (5)一、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 (5)二、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时应该满足的根本要求 (5)三、换档位置 (5)第三章变速器设计计算 (8)五、齿轮强度校核 (16)第四章变速器总成的拆装顺序 (37)一、变速器的装配顺序 (37)二、变速器的拆卸 (38)三、变速器总成装配应注意的问题 (39)第五章心得体会 (39)参考文献 (39)第三节变速器操纵机构方案分析一、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功用是保证各档齿轮、啮合套或同步器移动规定的距离,以获得要求的档位,而且又不允许同时挂入两个档位。
二、设计变速器操纵机构时,应该满足的根本要求〔一〕要有锁止装置,包括自锁、互锁和倒档锁;〔二〕要使换档动作轻便、省力,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三〕应使驾驶员得到必要的手感。
三、换档位置设计操纵机构首先要确定换档位置。
换档位置确实定主要从换档方便考虑。
为此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按换档次序来排列;〔二〕将常用档放在中间位置,其它档放在两边;〔三〕为了防止误挂倒档,往往将倒档安排在最靠边的位置,有时于1档组成一排。
第四节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设计各齿轮副的相对安排位置,对于整个变速器的结构布置有很大的影响。
各档位置的安排,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整车总布置根据整车的总布置,对变速器输入轴与输出轴的相对位置和变速器的轮廓形状以及换档机构提出要求。
汽车设计课设说明书
辽宁工业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骏捷舒适型轿车聚散器设计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101学号:8学生姓名:范英指导教师:秦玉英教师职称:副教授起止时刻:目录第1章汽车聚散器综述 (2)聚散器的结构型式 (2)聚散器的功能及其组成 (2)聚散器盖与发动机飞轮用螺栓紧固在一路,当膜片弹簧被预加压紧,聚散器处于接合位置时,由于膜片弹簧大端对压盘的压紧力,使得压盘与从动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
当聚散器盖总成随飞轮转动时(组成聚散器主动部份),就通过摩擦片上的摩擦转矩带动从动盘总成和变速器一路转动以传递发动机动力,要分离聚散器时,将聚散器踏板踏下,通过操纵机构,使分离轴承总成前移推动膜片弹簧分离指,使膜片弹簧呈反锥形变形,其大端离开压盘,压盘在传动片的弹力作用下离开摩擦片,使从动盘总成处于分离位置,切断了发动机动力的传递。
(3)对聚散器的要求 (3)第2章设计方案的分析与确信 (4)聚散器组成 (4)从动盘数的选择 (4)压紧弹簧形式的选择 (5)分离时聚散器受力形式选择 (5)压盘的驱动形式选择 (6)扭转减振器 (6)分离轴承的选择 (6)聚散器的散热通风 (6)第3章要紧零部件设计计算和验算的简要进程 (7)摩擦片的设计 (7)聚散器大体参数的优化 (9)膜片弹簧的设计 (11)从动盘毂花键的强度验算 (14)第4章要紧部件结构设计说明 (15)从动盘总成的设计 (15)聚散器盖和压盘的方式选择 (16)分离轴承的选择 (17)聚散器的通风散热 (17)聚散器种类的选择 (17)分离时聚散器受力形式的选择 (17)扭转减振器的设计 (17)聚散器的操纵机构选择 (21)第5章经济、技术分析及对设计所作的简要评语 (22)经济、技术分析 (22)简评 (22)参考文献 (23)附录 (24)第1章汽车聚散器综述聚散器的结构型式现代各类汽车上应用最普遍的聚散器是干式盘形摩擦聚散器,按从动盘数分类可分为:单片,双片,多片。
汽车设计说明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货车总体设计班级:7406112学号:************姓名:常*指导教师:***目录摘要 (5)第1章汽车形式的选择 (6)1.1货车轴数的选择 (6)1.2货车驱动形式的选择 (6)1.3货车的布置形式 (6)第2章汽车的主要参数的选择 (7)2.1汽车主要尺寸的确定 (7)2.1.1汽车外廓尺寸的确定 (7)2.1.2汽车轴距L的确定 (7)2.1.3货车前轮轮距B1和后轮轮距B2的确定 (7)2.1.4货车前悬LF和后悬LR的确定 (7)2.1.5货车车头长度的确定 (8)2.1.6汽车车箱尺寸的确定 (8)2.2汽车质量参数的确定 (8)m的确定 (8)2.2.1汽车载质量em的预估 (8)2.2.2整车整备质量2.2.3汽车的载客量 (9)m的确定 (9)2.2.4汽车总质量a2.3汽车轮胎的选择 (9)2.4轴荷分配及质心位置的计算 (10)2.4.1汽车轴荷分配 (10)2.4.2汽车质心分配 (10)第3章汽车发动机的选择 (13)3.1发动机的最大功率 (13)3.2发动机的选择 (14)第4章传动比的计算和选择 (16)4.1驱动桥主减速器传动比的选择 (16)4.2变速器传动比i的选择 (16)gi的选择 (16)4.2.1变速器一档传动比1g4.2.2变速器的选择 (17)第5章动力性能计算 (18)5.1驱动平衡计算 (18)5.1.1驱动力计算 (18)5.1.2行驶阻力计算 (19)5.1.3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0)5.2动力特性计算 (20)5.2.1动力因数D的计算 (20)5.2.2滚动阻力系数与速度关系 (21)5.2.3动力特性图 (21)5.2.4加速度倒数曲线 (22)5.2.5汽车最大爬坡度 (24)5.3功率平衡计算 (25)5.3.1汽车行驶时发动机能够发出的功率 (25)5.3.2汽车行驶时所需发动机功率 (25)5.3.3汽车功率平衡图 (26)第6章汽车燃油经济性计算 (28)6.1 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计算 (28)第7章汽车不翻倒条件计算 (30)7.1汽车满载不纵向翻倒的条件 (30)7.2汽车满载不横向翻倒的条件 (30)参考资料 (31)摘要根据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完成了任务书上所要求的某货车的总体设计。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实训类别: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院别:机电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班级:08车辆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
二0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课程名称: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
设计周数: 1 学分: 1
设计单位:机电学院实训地点:机电学院设计时间:2011-11-28至2011-12-5
连杆与连杆盖的定位方式
2、连杆大、小头厚度
考虑到加工时的定位,加工中的输送等要求,连杆大、小头一般采用相等厚度。
对于不等厚度的连杆,为了加工定位和夹紧的方便,常在工艺过程中先按等厚度加工,最后再将连杆小头加工至所需尺寸。
3、连杆杆身油孔的大小和深度
40Cr和45钢连杆锻造余热淬火工艺与一般调质获得的性能比较
3、连杆的强化喷丸处理
连杆经过喷丸处理后,表层会产生剧烈的塑性变形,将使晶体的点阵发生畸变,因此表层形成高密度的位错缠结,从而使表层等到强化。
连杆经调质处理后,硬度为228-269HBS,表面存在较大的压应力,心部处于拉应力状态。
另外对连杆采用滚压加工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强化工艺措施,即可消除切削前的痕迹,又使槽的几何尺寸和形状精确,提高了连杆的疲劳寿命。
十一、涂漆
涂装是指将涂料均匀涂覆在零件覆盖件表面上并干燥成膜的工艺,为了防止连杆受腐蚀和破坏,可采用金属保护涂层,金属涂层是用喷镀法、电镀法或氧化处理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燕山大学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 CA1041K2L2轻型载货汽车后悬架设计学院(系):年级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师职称:目录一、悬架静载荷的计算 (1)二、参数选择及计算方法 (1)1.选择悬架主要参数:n c、f c、c s、.n0、f0 (1)2.确定板簧总长L,满载静止弧高Ha,动挠度f d上、f d下 (2)3.板簧片数及断面参数选择 (3)4.板簧的应力校核 (5)5.各片长度的确定 (6)6.板簧的刚度验算 (6)7. 各片应力计算 (9)8.预应力及其选择 (10)9. 板簧总成自由状态下的弧高及曲率半径计算 (12)10. 各片在自由状态下的曲率半径及弧高计算 (13)11. 板簧的动应力和最大应力 (15)12. 最大加速度驱动时的最大应力 (16)13. 卷耳及弹簧销的强度核算 (16)三、附件的选择 (17)1.减震器 (17)2.U形螺栓 (19)3.U型螺栓上的螺母 (19)4.中心螺栓 (19)5.弹簧卡处的铆钉和螺栓 (19)6.卷耳处的销及油杯 (20)7.滑动轴承 (20)四、总结 (20)b)板簧长度增加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c)在垂直刚度给定的条件下,板簧长度增加又能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
在总布置可能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将钢板弹簧取长些。
原因如下:1 增加钢板弹簧长度L能显著降低弹簧应力,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弹簧刚度,改善汽车平顺性。
2 在垂直刚度c给定的条件下,又能明显增加钢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
3 刚板弹簧的纵向角刚度系指钢板弹簧产生单位纵向转角时,作用到钢板弹簧上的纵向力矩值。
4 增大钢板弹簧纵向角刚度的同时,能减少车轮扭转力矩所引起的弹簧变形。
对于卡车的后悬架推荐在如下的范围内选择:L=(0.35-0.45)轴距代入数据,可得:mm.L1240310040=×=⑵满载静止弧高Ha满载静止弧高Ha是装配到汽车上之后的板簧弧高,一般后悬架为Ha r = 20~30 mm,考虑到钢板弹簧安装好后有足够的上跳动挠度,将满载静止弧高Ha取为25mm。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引言汽车设计作为一门复杂而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美学和人体工程学等多方面因素。
汽车设计课程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汽车设计项目中。
二、课程目标汽车设计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汽车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独立进行汽车设计和开发工作。
具体目标包括: 1. 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汽车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行业实践能力。
三、课程大纲3.1 课程内容汽车设计课程包括以下内容: 1. 汽车设计理论基础:包括汽车工程基础知识、汽车设计原理、数据驱动设计等; 2. 汽车设计软件应用:包括CAD、CAE、CAM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汽车设计案例分析:通过对国内外优秀汽车设计案例的分析和评估,培养学生的设计鉴赏能力; 4. 汽车设计实践项目:通过实际的汽车设计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汽车设计和开发过程中。
3.2 课程安排汽车设计课程通常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 1. 理论课:理论课程包括从汽车设计基础到先进技术的系统培训,学生通过听讲座、看案例分析和参观工作室等方式,掌握汽车设计的理论知识; 2. 实践课: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学生将在实践项目中负责汽车设计的不同环节,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原型设计和测试等。
四、课程考核汽车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多样,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考核方式包括: 1.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设计作品评估: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品进行评估,包括创意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等方面的考量; 3. 设计报告:对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设计过程和成果进行书面报告,评估学生的设计思路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资源为了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 1. 汽车设计实验室:配备了先进的汽车设计软件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平台; 2. 汽车设计图书馆:汇集了大量汽车设计方面的经典著作和案例集,供学生参考学习; 3. 行业合作机构:与汽车制造企业和设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就业机会。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版 (1)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2013年11月25日目录1 前言(第一层标题,三号黑体,行距:段前1行,段后1行) (1)2 驱动桥设计 (1)2.1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设计(第二层标题,小三号黑体,行距:段前、段后1行) (1)2.1.1 经济性原则(第三层标题,四号黑体,,行距:段前、段后1行) (1)参考文献 (2)1 前言(第一层标题,三号黑体,行距:段前1行,段后1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18磅)2 驱动桥设计2.1 驱动桥的结构方案设计(第二层标题,小三号黑体,行距:段前、段后1行)2.1.1 经济性原则(第三层标题,四号黑体,,行距:段前、段后1行)(1)××××××(第四层小标题,小四号黑体,行距:行距18磅)1)××××××(第五层小标题,小四号黑体,,行距:行距18磅)××××××××××××××××××××××××××××××××××××[1]。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理论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1.车辆参数 (2)1.1车型一 (2)1.2车型五 (2)2.车型一动力性能计算 (4)2.1发动机外特性功率与转矩曲线 (3)2.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6)2.3最高车速Uamax (9)2.4汽车加速度和加速度倒数图 (10)2.5加速时间t (14)2.6汽车爬坡度 (14)2.7汽车动力特性图................................ (16)2.8汽车百公里耗油曲线图 (19)2.9综合分析 (21)3.车型五动力性能计算 (22)3.1发动机外特性功率与转矩曲线 (22)3.2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24)3.3最高车速Uamax (27)3.4汽车加速度和加速度倒数图 (28)3.5加速时间 (31)3.6汽车爬坡度 (32)3.7汽车动力特性图. (33)3.8汽车百公里油耗曲线图 (35)3.9综合分析 (37)4.心得体会 (39)5.参考文献 (40)一.车辆参数车型一:解放CA1091载货汽车一、发动机CA6102(附表一)Nmax=99kw(相应转速3000r/min)Mmax=373N.m(相应转速14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7205mm,全宽B=2476mm,全高H=2436mm,轴距L1=4050mm,前轮距B1=1850mm,后轮距B2=174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7.64,i2=4.835,i3=2.856,i4=1.895,i5=1.377,i6=1,i倒=7.66。
主减速器比io=6.33。
车轮:9.00-20。
三、使用数据:滚动阻力系数f=0.03;道路阻力系数:强度计算用Φ=1性能计算用Φ=0.8空气阻力系数:Cd=0.8;迎风面积:A=0.78X宽X高;最大速度:Vmax=90km/h;最大爬坡度:28%;传动系效率:η=0.9表一:发动机参数转速n(r/min)1000 1200 1300 1400 1600有效扭矩Tq(N.m) 368.96 370.12 373.00 366.12 352.29耗油率b(g/(kw.h))315.50 306.79 306.12 305.90 305.51转速n(r/min)1800 2000 2400 2800 3000有效扭矩Tq(N.m) 347.81 342.32 332.25 319.44 308.45耗油率b(g/(kw.h))303.04 306.34 311.65 322.34 320.53表二:重量参数:空载满载车重(kg)4250 9445前桥(kg)2030 2485后桥(kg)2220 6960车型五:BJ122轻型载货汽车一、发动机475Q(附表一)Nmax=66马力(相应转速4500r/min)Mmax=11Kg.m(相应转速3000r/min)二、整车参数:1.尺寸参数:全长L=4425mm,全宽B=1695mm,全高H=1795mm,轴距L1=2400mm,前轮距B1=1440mm,后轮距B2=1260mm.2.重量参数(附表二)3.性能参数:变速箱传动比i1=5.03,i2=2.73,i3=1.60,i4=1,i倒=5.46。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材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名称:汽车设计二、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成为具有汽车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
课程内容包括:汽车设计概论、汽车造型设计、汽车结构设计、汽车材料与工艺、汽车美学与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创新潜力;2. 帮助学生建立汽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体系;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思维,使其具备汽车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逐步形成汽车设计领域的专业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汽车设计概论:介绍汽车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相关理论;教学方法:理论讲授、案例分析2. 汽车造型设计:包括汽车外观设计和内饰设计;教学方法:实例剖析、设计实践3. 汽车结构设计:介绍汽车各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实例分析4. 汽车材料与工艺:介绍汽车所用材料的特性和应用,以及相关加工工艺;教学方法:知识讲解、实地考察5. 汽车美学与人机工程学:讲解汽车设计中的审美标准和人机交互原理;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讨论交流五、教学评价与考核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设计作品:学生完成的汽车设计作品,包括手绘设计图、三维模型等;3. 期末考核:结合设计作品和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考核。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 主教材:《汽车设计基础》2. 参考书目:《汽车造型设计原理》,《汽车结构设计与分析》,《人机工程学导论》七、教学环节安排:1. 理论课程:每周2学时2. 实践课程:每周2学时3. 设计讨论和指导:每周1学时八、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一份完整的汽车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报告、设计草图和三维模型。
设计项目需符合汽车设计的规范,突出个性和创新。
以上为汽车设计课程的设计指导书,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汽车设计能力。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代码:SJ068309)••••说明书•••姓名••专业班级••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二、设计参数与要求三、变速器总体方案设计四、变速器主要参数选择五、变速器设计与计算六、变速器结构元件设计七、同步器设计八、变速器操作机构设计九、附件——设计图纸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课程设计训练,掌握汽车变速箱布置方案、结构设计和理论分析与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参数与要求1、设计参数最大功率90KW/5500转/分钟;最大扭矩200Nm;最高设计时速150Km;共4个前进档位,一个倒档,汽油发动机,小型乘用车,发动机前置前驱。
2、要求参考测绘汽车变速器结构进行方案设计。
绘制变速器零件图若干、二维装配图1张,三维图1张。
三、变速器总体方案设计1、变速器组成画出二维结构装配图分析变速器主要组成零部件,档位组成,换挡形式、轴承支撑、方案布置特点等;参考教材P84-882、工作原理画出原理简图,说明个档位动力传递路线。
参考教材P79-83.对倒档要求画出布置方案图(参考课本图3-5)四、变速器主要参数选择参考教材第三节1、档数2、传动比3、中心距4、外形尺寸5、齿轮参数6、各档齿轮齿数分配(附带插图)五、变速器设计与计算(参考教材第四节):1、损坏形式2、轮齿强度计算与校核3、轴的强度计算与校核要求:画出受力分析图、弯矩图、扭矩图,写出受力分析与计算步骤。
六、变速器结构元件设计结构特点、材料等(参考教材第七节)七、同步器设计(参考教材第五节)八、变速器操作机构设计(参考教材第六节)。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前言11 汽车离合器的整体描述21.1 离合器的概述21.1.1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21.1.2 离合器的功用和分类21.1.3 离合器的设计要求21.2 摩擦离合器的组成31.3 从动盘的选择41.4 压紧弹簧和布置形式的选择41.5 膜片弹簧支承形式的选择51.6 压盘的驱动形式61.7 离合器的通风散热62 离合器的主要参数的选择72.1 后备系数β72.2 单位压力72.3 摩擦系数f、摩擦面数Z和离合器间隙Δt8 2.4 摩擦片的尺寸计算及校核92.4.1 摩擦片外径D、内径d和厚度b92.4.2 摩擦片平均摩擦半径102.4.3 离合器的静摩擦力矩102.4.4 摩擦片的校核103 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123.1 从动盘的设计123.1.1 从动片的设计123.1.2 从动盘毂的设计123.1.3 摩擦片的设计133.1.4 波形片的设计143.2 离合器盖的总成143.2.1 离合器盖的设计143.2.2 压盘的设计143.2.3 传动片的选择163.2.4 支承环163.2 分离轴承的总成164 膜片弹簧的设计174.1 拉式膜片弹簧的结构特点174.2膜片弹簧基本参数的选择174.3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184.4 膜片弹簧的强度计算194.5 膜片弹簧的材料及制造工艺215 扭转减振器的设计235.1 扭转减振器的概述235.2 扭转减振器的参数选择235.2.1 扭转减振器的主要参数235.2.2 扭转减振器参数的具体选择23 5.3 减振弹簧的设计245.3.1 减振弹簧的分布半径255.3.2 单个减振弹簧的工作压力255.3.3 减振弹簧的尺寸设计256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276.1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要求276.2 离合器操纵机构形式的选择276.3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286.3.1 操纵力传动比的计算286.3.2 操纵机构踏板行程的计算286.3.3 操纵力的计算及校核296.3.4 分离离合器所做的功29结论30参考文献31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液压技术、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汽车传动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传动系重要组成部件之一的离合器总成,担负着传力、减震和防止系统过载等重要作用。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基于整车匹配的汽车变速器总体设计及整车动力性计算课程:《汽车设计》课程设计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车辆122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吴亚兰孔祥安设计期限: 2015.06.29-2015.07.17目录目录 I前言 11总述 31.1设计题目:基于整车匹配的变速器总体设计及整车动力性计算 3 1.2设计资料 31.3课题分析 32变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计算 52.1变速器结构分析与型式的选择 52.1.1变速器传动机构前进挡布置方案的分析 52.1.2 变速器传动机构倒挡布置方案的分析 52.2 变速器基本参数的确定 62.2.1 变速器的档位数和传动比 62.2.2 中心距A的确定 82.3 齿轮参数的确定 82.3.1 齿轮模数 82.3.2 齿形、压力角与螺旋角 92.3.3 齿宽 102.3.4 齿顶高系数102.3.5 各档齿轮齿数的分配 103采用VB程序语言进行整车动力性程序设计 153.1 设计基于整车匹配的动力性计算软件系统流程图 15 3.2 编制程序软件,绘制汽车动力性曲线 163.3 对动力性曲线的分析 163.3.1 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 163.3.2 汽车功率平衡图 163.3.4 汽车加速度曲线 183.4 编译VB程序 204整车动力性计算 294.1汽车的行驶方程式 214.2动力性评价指标的计算 224.2.1最高车速224.2.2最大爬坡度224.2.3最大加速度225设计小结 23谢辞 24参考文献 25前言随着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机动车尤其是汽车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必不可缺少得交通工具。
作为汽车行业技术革新的代表——变速器更是受到了大家的重视。
变速器是汽车传动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用来改变汽车的车速和转矩、使汽车反方向行驶、实现空挡滑行等。
机械式变速器因其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和工作性能可靠在各类汽车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发动机设计姓名:专业:学号:指导老师:目录1.发动机概述 (2)2.发动机课程设计目的及内容 (5)2.1课程设计目的 (5)2.2发动机课程设计的任务 (5)2.3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5)3.给定参数 (6)4.本发动机的结构特点,适用范围 (7)5.主要零件的材料及成型方法的选用依据 (11)6.现代发动机技术发展动态论述 (12)7.小结 (18)8.参考文献 (18)1.发动机概述发动机是将自然界某种能量直接转换为机械能并拖动某些机械进行工作的机器。
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称为热力发动机(简称热机),其中热能是由燃料燃烧所产生的。
内燃机是热力发动机的一种,其特点是液体和气体燃料和空气混合后直接输入机器内部燃烧产生热量,然后再转变成机械能,另一种热机是外燃机,如蒸汽机,汽轮机或燃气轮机等,其特点是燃料在机器外部燃烧以加热水,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输送至机器内部,使所含的热能转变成机械能。
内燃机与外燃机相比,具有热效率高、体积小、质量小、便于移动、起动性能好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飞机、船舶以及汽车、拖拉机、坦克等各种车辆上。
但是内燃机一般要求使用石油燃料,并排出的废气当中所含的有害气体成分较高。
根据车用内燃机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主要构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活塞式内燃机和燃气轮机两大类。
前者又可按活塞运动方式的不同分为往复活塞式和旋转活塞式两种。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在汽车上面的应用最为广泛,本次课程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三缸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发动机是一部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
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完整word)汽车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姓名朱林雨
学号 201325120118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车辆工程
年级 2013 级
指导教师王新亮
2017年1月1日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老师:王新亮
学生:朱林雨发题日期:年月日
目录
第1章离合器的结构设计 (7)
1.1离合器结构选择 (7)
1.2离合器结构设计的要点 (8)
1.3离合器主要零件的设计 (9)
第2章离合器的设计计算及说明 (10)
2。
1离合器设计所需的数据 (10)
2。
2摩擦片主要参数的选择 (10)
2。
3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12)
2。
4膜片弹簧的载荷与变形关系 (13)
2。
5膜片弹簧的应力计算 (15)
2.6 扭转减振器设计 (17)
2。
7减振弹簧的设计 (17)
2。
8从动轴的计算 (19)
2.9从动盘毂 (20)
2。
10分离轴承的寿命计算 (21)
第3章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 (21)
3。
1操纵机构 (21)
3。
2离合器踏板行程计算 (22)
3.3踏板力的计算 (23)。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课程代码:__8203381____ 专业:车辆工程年级:2008一、设计题目:中型载重车膜片弹簧离合器设计(后备功率小)二、主要内容:1.离合器基本参数及尺寸确定;2.离合器主要部件设计计算;3.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计算;4.绘制膜片弹簧零件图;5.绘制膜片弹簧离合器装配图。
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1.每一位同学按照指定的参数进行设计;2.膜片弹簧设计计算编制程序完成,并打印出膜片弹簧特性曲线图(图必须标明六个点及主要参数);3.说明书不得抄袭,必须独立完成;4.必须按时完成;5.设计说明书按规定格式书写;6.完成应提交的材料:设计说明书一份、离合器装配总图一张(1:1)、膜片弹簧零件图一张(1:1)。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1.根据已知数据初算摩擦片尺寸,然后根据相关约束条件进行验算;2.根据摩擦片外径初步确定膜片弹簧外径;3.初步确定膜片弹簧有关参数及用程序进行对参数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为止;4.压盘传动及定中方式确定;5.操纵机构设计计算。
五、进度安排1.准备及任务布置1天;2.离合器基本参数及尺寸确定1天;3.离合器主要部件设计计算4天;4.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计算1天;5.绘制膜片弹簧零件图1.5天;6.绘制膜片弹簧离合器装配图4天;7.编写设计说明书2天;8.机动时间0.5天。
六、推荐参考资料(不少于3篇)1. 王望予主编汽车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2.徐石安等主编汽车离合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陈家瑞主编汽车构造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6;4.吴宗泽主编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5.刘怀信汽车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目录摘要 (3)引言 (4)1摩擦离合器基本结构尺寸、参数的选择 (5)1.1离合器基本性能关系式 (5)1.2摩擦片外径D与内径d的选择 (5)1.3 离合器后备系数的确定 (6)1.4 单位压力P的确定 (7)1.5 离合器基本参数的约束条件 (8)2离合器从动盘总成设计 (10)2.1摩擦片设计 (10)2.2从动盘毂设计 (10)2.3从动片设计 (13)2.4扭转减振器设计 (13)3 膜片弹簧设计 (17)3.1 膜片弹簧的概念 (17)3.2 膜片弹簧的弹性特性 (17)3.3 膜片弹簧主要参数的选择 (17)4 压盘和离合器盖的设计 (24)4.1 压盘设计 (24)4.2离合器盖设计 (25)5 离合器操纵机构设计 (27)5.2 操纵机构结构形式选择 (27)5.3 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设计计算 (27)本次课程设计的是中型载重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根据所给汽车发动机的最大扭矩、最大转速、最大功率等基本参数等基本参数确定离合器基本参数。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悬架系统的设计
满载时前轴载荷:
满载时后轴载荷:
非簧载质量(指前悬架):
非簧载质量(指后悬架):
钢板弹簧长度:
骑马螺栓中心距:
满载时偏频:
叶片端部形状:压延。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共页第页
课程管理系统说明书悬架系统空气悬架系统减震可调悬架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主动悬架系统电子控制悬架系统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系统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交通工程学院
目录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汽车钢板弹簧设计
己知参数:
总重:
自重:
空车时前轴载荷: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部分:机械式变速器概述及其传动方案----------------------31. 变速器的功能与设计要求2. 变速器传动方案的确定3. 变速器主要零件结构方案分析第二部分:变速器结构形式及主要参数的选择--------------------101.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2.传动比及齿轮齿数的计算3.变位系数的计算第三部分:变速器结构形式及主要参数的选择--------------------104.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5.传动比及齿轮齿数的计算6.变位系数的计算第四部分:变速器轴的结构尺寸的确定-------------------------17 第五部分:小结第六部分:参考资料-----------------------------------------23一机械式变速器的概述及其方案的确定1.1 变速器的功用和要求变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汽车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提出的要求,改变发动机的扭矩和转速,使汽车具有适合的牵引力和速度,并同时保持发动机在最有利的工况范围内工作。
为保证汽车倒车以及使发动机和传动系能够分离,变速器具有倒档和空档。
在有动力输出需要时,还应有功率输出装置。
变速器的主要功能是改变传动比,实现倒退行驶和中断动力传递。
由于变速器的这些功能,对变速器提出的要求主要是:1.能够保证汽车具有高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指标,这也是对变速器设计提出的最重要的要求。
在汽车整体设计时,根据汽车载重量、发动机参数及汽车使用要求,选择合理的变速器档数及传动比,来满足这一要求。
2.工作可靠稳定,操纵轻便。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变速器内不可以有自动跳档、乱档、换档冲击等现象的发生。
3.在保证动力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变速器应尽量重量轻、体积小。
影响这一指标的主要参数是变速器的中心距。
4.变速器应尽量传动效率高。
由于汽车加速和减速的时间比较短,大部分工作时间都出于稳定行驶工作状态,直接档工作时齿轮的啮合损失较小,可以有效提高传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五挡变速器
专业班级:车辆工程06级1班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年7月12日
目录
第一部分:车型基本参数---------------------------3
第二部分:传动方案拟定---------------------------4
第三部分: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5 第四部分:变速器齿轮的设计计算--------------------6 第五部分:变速器轴的设计计算----------------------14 第六部分: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18 第七部分:参考资料------------------------------20
计算与说明主要结果为了适应汽车变速器向着增大其单位质量的传递功率、增大其承
载能力、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长的寿命和更好的性能等发展方向,
变速器采用圆锥滚子轴承的日益增多。
在本设计中所采用的是锁环式同步器,该同步器是依靠摩擦作用
实现同步的。
但它可以从结构上保证结合套与待啮合的花键齿圈在达
到同步之前不可能接触,以免齿间冲击和发生噪声。
同步器的结构如
图2-4所示:
图2-4 锁环环式同步器
l、4-同步环;2-同步器齿鼓;3-接合套;5-弹簧;6—滑块;
7-止动球;8-卡环;9—输出轴;10、11-齿轮
倒档传动方案
变速器在一挡和倒挡工作时有较大的力,工作时在齿轮上作用的
力也增大,并导致变速器轴产生较大的挠度和转角,使工作齿轮啮合
状态变坏,最终表现出轮齿磨损加快和工作噪声大。
所以无论是两轴
式变速器还是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低档与倒挡,都应当布置在靠近轴的
支承处,以减少轴的变形,保证齿轮重合度下降不多,然后按照从低
档到高挡顺序布置各挡齿轮,这样做既能使轴有足够大的刚性,又能
保证容易装配。
倒挡的传动比虽然与一挡的传动比接近,但因为使用
倒挡的时间非常短,从这点出发有些方案将一挡布置在靠近轴的支承
处。
本设计采用图2-2所示的传动方案。
采用锁环环式同
步器
3I A max
A K T =计 算 与 说 明
主要结果
图2-2 变速器倒档传动方案
三、变速器主要参数的选择
1、档数和传动比
近年来,为了降低油耗,变速器的档数有增加的趋势。
目前,乘用车一般用4~5个档位的变速器。
本设计采用5个档位。
变速器各档传动比
一档 二档 三档 四档 五档 倒档 3.214 2.045
1.333
0.972
0.82
3.583
2、中心距
中心距对变速器的尺寸及质量有直接影响,所选的中心距、应能保证
齿轮的强度。
三轴式变速器的中心距A (mm )可根据对已有变速器的统计而得出的经验公式初定:
(3-4) 式中 K A ----中心距系数。
对轿车,K A =8.9~9.3;对货车,K A =8.6~9.6;对多档主变速器,K A =9.5~11;取K A =10
583
.382.0972.0333.1045.2214.35
4321======r
i i i i i i
K A =10
︒
mm
850
2.
5 2000
~
mm
5
7.mm N
轴在水平方向的弯矩图
73
轴在竖直方向的弯矩图
5
2222
221098.173118142⨯=++=++=n s c T M M M MPa MPa d
M W M 400][5.129323
=<===σπσ 所以强度满足要求。
5
s 10659.1M 15056741M 155887M ⨯====n c T
强度满足条件
MPa
MPa 400][40==σσ
553
3101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