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绪论By X D·sfyn & Shmily1.马克思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
3.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段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理论来源:1)、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被称为“合理内核”;2)、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被称为“基本内核”。
6.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7.科学社会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由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
8.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与时俱进。
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共产主义社会。
12.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一章1. 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真正的哲学。
2. 恩格斯第一次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哲学问题的基本内容:①第一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马克思必考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基本内核是辩证法思想;费尔巴哈——基本内核是唯物主义。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昂立圣西门、沙尔傅里叶、罗伯特欧文。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
(基本特征、科学性的具体体现)(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什么是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根据这个哲学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派别);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根据这个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列宁的物质概念列宁对物质概念作出的科学解释:“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郑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多选题库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起义是(BCD)B、1831年和1834年的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有(ABC)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4、“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CD)A、理论脱离实际C、教条主义D、唯理论5、价值的特性有(ABCD)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6、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ABCD)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BD)B、历史分析方法D、阶级分析方法8、资本积累阐明了(ABCD)A、剩余价值转化为了资本B、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C、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本质D、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CD)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主义的民主10、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BCD)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C、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1.马克思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所谓“真正的哲学”(ABD)A.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B.可能是唯心主义哲学D.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2.马克思一生主要完成的重大理论发现是(BC)B.历史唯物主义C.剩余价值学说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的哲学。
(BC)B.费尔巴哈C.黑格尔4.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理解: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①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的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7、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展的方向和道路。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18、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是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运用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认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艰巨性:(1)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
A. 事物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表现形态和发展态势上看,呈现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
B.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不可逆的基本方向和趋势。
在由辩证否定所构成的事物发展的链条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扬弃”,是质变。
事物发展到否定之否定阶段,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克服了前两个阶段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保留了前两个阶段的积极因素,又增加了新的内容。
它推动着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4、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方式25、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6、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多样性包括1、各国、各民族在经历某种社会形态时,其经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各有特点,不存在一个简单的模式,而是多样化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理解: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①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的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7、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他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大力,是贯穿于其他规律的范畴的中心线索。
质变和量变,看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对立统一关系。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及其原因,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9、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10、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1、归纳和演绎2、分析和综合3、抽象和具体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1、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一是以往的历史理论多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这些关系的根源;二是以往的理论都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
1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是互相依存互相吸取、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即克服又保留。
1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脉络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脉络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分三个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毛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它的主要理论来源是辩证法和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组成部分,实践概念是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科学地揭示客观经济规律,揭示经济规律也是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成功的认识经济规律,便可以利用经济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为人民大众谋利益,对经济规律认识的越深刻、越全面,行动就越自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科学社会主义。
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
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
又称科学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来源(一)德国古典哲学。
代表人物:(1)黑格尔:第一次把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发展和联系,创立了唯心主义辩证法。
2、费尔巴哈。
把自然思和人类做为出发点,大胆批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自然界不依赖于人的观念存在。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创立了唯物主义。
(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主要贡献:提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三)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贡献: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预测到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会被新的社会所取代。
不足之处是未能认识到推动这种替代的物质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理解: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①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的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7、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他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大力,是贯穿于其他规律的范畴的中心线索。
质变和量变,看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对立统一关系。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及其原因,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9、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10、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1、归纳和演绎2、分析和综合3、抽象和具体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11、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一是以往的历史理论多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这些关系的根源;二是以往的理论都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1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是互相依存互相吸取、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即克服又保留.1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税利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阐明了剩余价值学说,揭开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规律,阐述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
科学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阐明了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条件和发展规律,指出了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正确道路,即坚持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用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消灭剥削、“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社会,并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是直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是统一的、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与证明,科学社会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落脚点。
这三个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完整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的世界观。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把它们其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同整体割裂开来,都会使它丧失自己的原有性质,并导致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马克思主义概论主观题
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答: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与其他阶级社会的改革相比,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有哪些特点。
答:(1)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主动的、自觉的、(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有广阔的群众基础。
(3)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可以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身的范围内,使各种矛盾不断的得到解决。
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答:(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2)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另一种是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4.简述垄断阶段竞争依然存在的原因。
答: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是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自然而然的走向垄断。
首先,竞争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核心机制,有商品经济就必然存在的竞争。
其次,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现实的经济主体来看,虽然在某些部门存在着垄断组织,但也还存在未形成垄断的部门及大量的非垄断企业,这些经济主体之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即使是已形成垄断的部门,也绝大部分是几个垄断企业并存,他们之间本质上依然是相互竞争关系。
因此,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不但存在着竞争而且竞争的主体、形式、内容和激烈程序,都较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有新的发展。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资产阶级政党有着本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
绪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主要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1831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8英国宪章运动、1844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1、黑格尔:贡献: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足:他的辩证法是唯心的,不彻底的。
2、费尔巴哈(德):贡献:把自然界和人当做哲学的出发点,大胆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不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贡献: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不足: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法),欧文(英):贡献: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种种矛盾,预见到资产阶级必然被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
不足:未能理解这一历史过度的表现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第一章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键: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人与世界关系,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础: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地位。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重要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经典导读试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2、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BC)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3.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4.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5、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B)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6、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BCD)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7.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CDE)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8.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BCD)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E.联系的本质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9.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BD)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E.社会规律没有客观性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D)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认识是否经历一个过程1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BCD)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E.主体与客体的统一12.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BCE)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E.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1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B)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1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CD)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E.前者是唯心史观,后者是唯物史观15.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是下列哪一部马克思的著作?(B)A、《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序言》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共产党宣言》D、《德意志意识形态》16.哪本著作标志着伯恩斯坦与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及第二国际马克思主义的彻底决裂?(C)A、《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理论》B、崩溃论和殖民政策C、《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D、《礁石》17.下列哪部著作是马克思花费心血最多、写作时间最长的?( B )A、《共产党宣言》B、《资本论》C、《德意志意识形态》D、《反杜林论》18.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合作共同他们的见解和主张所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 B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德意志意识形态》C、《共产党宣言》D、《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19.经验批评主义和哲学修正主义在俄国的危害后果十分严重,最重要、最直接的伤害体现在哪一方面?(B)A、造成工人运动的极大思想混乱。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一、基本概念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来源和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三个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30-3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从起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的生物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意识。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3.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4.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35)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和意义(45)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终始,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马克思知识点
1、(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核心、精髓、归宿)。
3、(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4、(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基本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自然观])、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5、(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6、(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课本P16—18)7、(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即与时俱进)。
8、(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P4(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选)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选)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包含两个方面内容:⑴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由此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⑵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由此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选)哲学的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相关知识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参考答案: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它的内容极其丰富而宏伟,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
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马克思主义并不是诸多个别论断和个别结论的机械总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所包含的各项基本原理,是一个互相依存、互相贯通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是不能任意分割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是从哲学革命开始的。
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史积累了大量的人类智慧,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资源,但是马克思以前的哲学都有根本性的缺陷。
各派唯心主义哲学的共同缺陷是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各派唯物主义哲学则带有朴素的或形而上学的特征,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
这些哲学都不可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更不可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尤其不可能成为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影响比较大的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最大代表,他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方法却是辩证的。
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却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的唯物主义带有形而上学性和直观性的缺点,在社会历史观上也是唯心主义的。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剥掉了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外壳,吸取了它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清除了费尔巴哈哲学中的形而上学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杂质,批判地吸取了它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核心,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统一起来,并且贯彻于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融为一体,从而创立了同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有着本质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造成了哲学史上空前的革命变革,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因而它是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多选题
二、多项选择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马克思主义法学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CD)。
A、德国古典哲学B、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E、法国启蒙思想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E)。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阶级斗争学说E、剩余价值学说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E)。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好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E、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5、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 AD )。
A、根本属性B、普遍状态C、主观形式D、存在方式E、唯一特性6、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ABCD)。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C、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E、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7、意识的本质是(AD)。
A、人脑的机能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C、“绝对观念”的产物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E、人脑中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8、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ABE)。
A、心静自然凉B、审时度势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E、运筹帷握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 AB )。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B、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E、普遍和特殊的关系10、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DE)。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1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理解: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①意识反映客观物质世界是主动的,具有选择性的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现实对象性。
③人的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控性。
7、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他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大力,是贯穿于其他规律的范畴的中心线索。
质变和量变,看肯定和否定的关系,最根本的是对立统一关系。
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及其原因,而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9、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也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10、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是1、归纳和演绎2、分析和综合3、抽象和具体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11、唯心史观的非科学性一是以往的历史理论多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研究产生这些动机的原因,没有探索社会关系体系的客观规律性,没有把物质生产的发展程度看这些关系的根源;二是以往的理论都忽视人民群众的活动。
1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是互相依存互相吸取、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是: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即克服又保留。
15、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1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是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18、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是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9、运用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如何认识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艰巨性:20、真理和谬论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2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客观性。
2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3、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4、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生产方式25、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6、社会形态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是:多样性包括1、各国、各民族在经历某种社会形态时,其经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各有特点,不存在一个简单的模式,而是多样化的。
2、各国、各民族在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所选择的时间和方式是多样化的,不是同步同时,也不是同一种方式。
3、在某些特殊的国家、民族和地区,在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其社会形态的发展,在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发展序列上,可以越过其中某个发展阶段。
4、在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发展序列中,某些国家和民族还会出现一时或相当长时间的倒退和旧制度复辟现象。
统一性包括其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在没有外来条件严重干涉的情况,其社会形态将按照自然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一般都按照有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向向前发展,具体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
其二:属于同一社会形态的国家、民族,都有共同的本质特征。
27、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是:社会形态的更替。
28、当前我国阶级斗争主要特点:1、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我国的经济和文化还处于发展之中,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
2、阶级斗争的总趋势是逐渐缓和以至最后消失,但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还可能激化。
3、阶级斗争虽然存在,但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而同极少数敌人的斗争,我们有能力也有力量在法律范围内有秩序的进行,今后不再开展大规模的疾风暴雨式的群众斗争。
2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0、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历史分析法。
31、简述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诞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正是围绕这个问题同机会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成功的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2、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改造旧社会,实现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
3、无产阶级专政是最新型的专政相结合的国家的统一。
3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上层建筑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中,经济基础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居于主导地位,他对上层建筑起决定性作用。
33、社会各种矛盾中最基本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34、谈谈正确认识和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各个历史时期普遍起作用的作用规律,是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
第二、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35、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36、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3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哪些:主要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活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掌握一定生产技术所必须的教育和训练的费用。
3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它既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的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9、垄断利润就其本质而言,来源于: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40、加快资本周转可以提高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其根本原因是: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增加了。
41、简述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及各阶段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的采取货币、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殖,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42、资本主义国家由政府举办的社会福利有哪些种类目前遇到什么困难福利有社会救济、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制度的困境有:财政赤字扩大、推动物价上升,造成通货膨胀、产品竞争力下降、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43、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是: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贸易成为各国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量。
44、什么是经济一体化目前资本主义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哪些经济一体化,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水再生产的某些领域内实行不同程度的经济联合和共同的经济调节,向结成一体的方向发展。
经济一体化组织有:欧洲联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北美自由贸易联盟、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经济联系协定等。
45、剩余价值与利润这两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
46、二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资本输出的需要、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47、二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获得的新内容和表现形式是:混合联合公司成为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成为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组织形式、由国家出面组织的国际垄断组织的出现。
48、科技革命是怎样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断调整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导致了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新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奠定了物质基础,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飞跃,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第二次科技革命创造的生产力与自由竞争的资本所有制的关系发生矛盾。
然而自由竞争又为解决这一矛盾开辟了道路。
又为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
股份公司的出现更加推动了生产集中的发展,应为股份公司可以在更短的时间里集中大量的资本。
随着生产集中的发展,当少数大企业具有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市场的能力时,在资本本性的驱使下,必然走向垄断。
当垄断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私人垄断资本阶段其经济基础是垄断资本的集团所有制。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宇航等特别是以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技术革命。
1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这些部门需要大量资金他超过了私人垄断资本能承受的限度,只有借助国家的力量才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分工和专业协作化的程度进一步提高,生产已接近全面社会化。
3、在生产力大发展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扩展都离不开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离不开产品的开发。
49、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50、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是1、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2、实现生产资料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
3、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精神文明。
4、在全世界消灭一切剥削制度。
5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1、建立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2、消灭剥削制度,劳动人民成了社会的主人,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合作、平等互利的关系。
3、劳动产品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并为劳动人民利益服务,个人消费品分配实行“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的原则。
4、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又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生产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具有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5、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了国家政权,建立了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6、在封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劳动人民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和共产主义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52、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