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古代印度文学

合集下载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历史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历史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历史上的文学创作与文化传承古代印度文学与诗歌是印度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承载着古代印度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传承。

从古老的吠陀经典到马哈巴拉塔史诗,印度的文学创作从未停歇。

古代印度的文学创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吠陀时代。

吠陀时代的文学作品多为吠陀经典,这些经典是印度古代宗教仪式的核心,包含了古代印度人民对神灵和宇宙的思考。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摩奴杜铎》和《吠陀经》。

这些经典反映了吠陀时代人们对生命、死亡、宇宙和宗教仪式的理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印度的文学创作在古代王朝的支持下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

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例如卡利达萨的《亲王与乞丐》和阿耆尼的《纳缚巴瓦王曼义》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问题,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力。

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是古代印度文学的另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有巴拉斯的剧作《母与子》,《母与子》是一部关于母爱和家庭的悲剧,被称为印度古代剧作的瑰宝之一。

此外,慕卡世纪的翻译家普赫拉杜耶的《纳提什塔纳》也是古代印度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这部作品是一部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史诗,被誉为印度的“第五部经典”。

古代印度的史诗创作也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著名的古代印度史诗有《摩奴杜铎》和《马哈巴拉塔》。

《摩奴杜铎》是古代印度一部重要的法典,也是一部关于人生道德、政治和社会组织的史诗。

《马哈巴拉塔》则是古代印度最伟大的史诗之一,它以普列希特和阿尔詹邦德为中心,描述了他们与卡乔特亚王朝的斗争和命运。

这两部史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宏大历史,也展现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古代印度的文学创作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印度人民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也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瑰宝。

古印度文学

古印度文学

古印度文学古印度文学1.古印度文学的生长环境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印度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夺目,是世界古代文学中最完整、丰富的文学之一,其发展一般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梵语古典文学时代。

印度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12世纪),上承两大史诗和早期佛教文学。

两大史诗使用的梵语是通俗梵语,含有较多的非规则语法现象。

而这一时期的梵语文学作品,使用的是经过梵语语法家规范化的古典梵语。

印度古代文学中的戏剧、抒情诗、叙事诗和小说等纯文学形式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从公元1 世纪起到公元3 世纪,古印度的西北部被来自中亚的贵霜帝国所征服。

贵霜帝国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称为大月氏。

大约在公元1 世纪初,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这标志着统一的大月氏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贵霜帝国建立后,势力日强,进一步南侵印度,到公元1 世纪末,发展到鼎盛时代,其领土扩展到北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贵霜帝国是与当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的东汉帝国并驾齐驱的四大帝国之一,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帝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政局并不稳定。

从公元3 世纪起,贵霜帝国逐渐衰落。

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就生活在一二世纪贵霜帝国时期,他的作品是现存最早的梵语古典文学作品。

贵霜帝国衰落后,北印度又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

公元4 世纪初。

摩揭陀重新兴起,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约公元320 年——公元5 世纪中叶)。

经过后继者三摩答剌笈多和旃陀罗笈多二世的不断征伐,至5 世纪初,笈多王朝统一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一部分,成为孔雀王朝之后的又一个庞大帝国。

笈多王朝属于印度古代历史上的盛世。

笈多王朝全盛时,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和佛教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梵语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

笈多王朝帝王大力奖励文学和学术活动,三摩答剌笈多本人就有" 诗王" 之称。

最杰出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就是超日王(即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宫庭" 九宝" 之一。

《古代印度文学史》课件

《古代印度文学史》课件

印度古代文学对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印度古代文学中的故事、诗歌、哲学等对阿拉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 《一千零一夜》中的许多故事就来源于印度古代文学。
阿拉伯文化对印度古代文学的影响:阿拉伯文化中的伊斯兰教、伊斯兰哲学、伊斯兰艺术等对印度古代文学产生 了影响,如印度古代文学中的伊斯兰教元素、伊斯兰哲学思想等。
印度古代文学与阿拉伯文化的交流方式:印度古代文学与阿拉伯文化的交流方式包括贸易、旅行、文化交流等, 如印度古代文学中的阿拉伯商人、旅行家、学者等。
印度古代文学与阿拉伯文化的共同点:印度古代文学与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如 伊斯兰教、伊斯兰哲学、伊斯兰艺术等。
添加标题
印度古代文学对欧洲文学的影响:如《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等作品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等作品都受到了印度古代文学的影响。
苏尔达斯:《摩诃婆罗 多》
瓦拉哈米希拉:《罗摩 功行》
苏尔达斯:《摩诃婆罗 多》
迦梨陀婆:《沙恭达罗》
巴纳:《五卷书》
巴纳:《五卷书》
迦尔纳:《罗摩衍那》
迦尔纳:《罗摩衍那》
语言优美:使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 手法,表达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 想
主题鲜明:主题明确,内容丰富, 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副 标 题
汇 报 人 :







吠陀时期(公元前1500年-公元前500年):印度最早的文学作品,包括《吠陀 经》、《奥义书》等。
史诗时期(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 诗的出现,标志着印度古代文学的成熟。
古典时期(公元前200年-公元500年):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如《薄伽梵 歌》、《摩诃婆罗多》等。

《古代印度》PPT优秀课件

《古代印度》PPT优秀课件
↓ 衰亡:受到外族入侵
文明成就
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梵文
练习
1.作为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明有其独特的魅力。下列与印度文明有 关且对其它文明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有 ( ) ①佛教 ②阿拉伯数字 ③金字塔 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③ B.①② C. ②④ D. ①④
2.阿育王在印度家喻户晓,他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王国。按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应属于哪个等级( )
阅读材料: 他(指造物主)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制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国王) 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义务,因为他们逃避自己的义务时,则使这个世界动摇。刹帝利无婆罗门不能幸福, 婆罗门无刹帝利不能昌盛。
——《摩奴法典》 请回答: (1) 这部法典出自古代哪个国家?反映了社会上什么制度? (2分)
公元前3世纪,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中亚→中国→朝鲜、日本、越南
(向北)

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
(向南)
白马寺
白马寺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 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 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 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A. 乔达摩·悉达多 B. 耶稣 C. 真主安拉 D. 宙斯神
5. 佛教故事说:有个首陀罗挑粪者叫尼提,他在路上遇到释迦车尼时 赶快躲开,但释迦牟尼却主动去找尼提,让他跟自己出家修行。这个 故事的核心是宣扬( )
A.尼提受种姓观念的影响
B.佛教只对低等种姓开放
C.佛教强调“众生平等”

(部编)《古代印度》ppt优选课件

(部编)《古代印度》ppt优选课件

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 卡、缅甸和泰国等
前3世纪孔雀王朝阿育佛王陀基涅本槃统一,宣布佛教为国教。
(一)早期的反抗
反抗的结果:
资料: 在佛教产生前,婆罗门教在古印度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公元前6世纪
左右,古印度出现了“沙门思潮”……(佛教)逐步成为古印度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宗教派别。佛教后来传出印度,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
级的(四的2)差级别种变逐姓化渐,:以即①制婆吠度罗舍的门和形、首式刹陀被帝确利罗立、代下吠表来舍的。、阶四首层种陀发社罗会。生群—变体—化分朱;别寰成《为世种界姓史制古度代中》 ②奴隶被“恶人”即贱民所取代
材料六:
说明:种姓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 动而变动。
小组讨论: (1)根据材料四,分析种姓制度形成的最初原因。 (2)根据材料五,这些文献关于种姓划分的记载有何不同?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质(性质):是贵族统治的工具,是一种不平等的阶级制度。
二印、度追早本期溯文源明:时种代姓制度因何形吠成陀时代
孔雀王朝时期
前23世纪
前18世 哈拉巴城市纪遗址
BC1500种年姓制度 前324年
前187年
孔 雀 王 朝 ( 公 元 前 324 一 前 187 )
为了新家园!
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弱小,无助······ 哈拉巴城市遗址
高种姓女人
逆婚
低种姓男人
一、雾里看花:何为种姓制度
材料二: 婆罗门贵族给种姓制度披上一层神圣的色彩。他们编造 说:造物主“原人”用自己的嘴变成了婆罗门,用手变成了刹帝 利,用腿变成了吠舍,用脚变成了首陀罗。
思考:分析婆罗门祭司将种姓制度赋予神秘色彩的目的何在?
种姓制度的实质又是什么?

古印度文学

古印度文学

古印度文学古印度文学1.古印度文学的生长环境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印度文学成就辉煌,灿烂夺目,是世界古代文学中最完整、丰富的文学之一,其发展一般分为吠陀时代、史诗时代和梵语古典文学时代。

印度梵语文学时期(公元1-12世纪),上承两大史诗和早期佛教文学。

两大史诗使用的梵语是通俗梵语,含有较多的非规则语法现象。

而这一时期的梵语文学作品,使用的是经过梵语语法家规范化的古典梵语。

印度古代文学中的戏剧、抒情诗、叙事诗和小说等纯文学形式都产生于这一时期。

从公元1 世纪起到公元3 世纪,古印度的西北部被来自中亚的贵霜帝国所征服。

贵霜帝国在中国古代的史籍中称为大月氏。

大约在公元1 世纪初,大月氏人建立贵霜帝国,这标志着统一的大月氏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贵霜帝国建立后,势力日强,进一步南侵印度,到公元1 世纪末,发展到鼎盛时代,其领土扩展到北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贵霜帝国是与当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的东汉帝国并驾齐驱的四大帝国之一,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

帝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政局并不稳定。

从公元3 世纪起,贵霜帝国逐渐衰落。

印度著名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马鸣,就生活在一二世纪贵霜帝国时期,他的作品是现存最早的梵语古典文学作品。

贵霜帝国衰落后,北印度又重新分裂成许多小国。

公元4 世纪初。

摩揭陀重新兴起,旃陀罗笈多一世建立起笈多王朝(约公元320 年——公元5 世纪中叶)。

经过后继者三摩答剌笈多和旃陀罗笈多二世的不断征伐,至5 世纪初,笈多王朝统一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的一部分,成为孔雀王朝之后的又一个庞大帝国。

笈多王朝属于印度古代历史上的盛世。

笈多王朝全盛时,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梵语文学和佛教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梵语古典文学的黄金时代。

笈多王朝帝王大力奖励文学和学术活动,三摩答剌笈多本人就有" 诗王" 之称。

最杰出的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就是超日王(即旃陀罗笈多二世)的宫庭" 九宝" 之一。

《古代印度》优质课件人教部编版1

《古代印度》优质课件人教部编版1

第3课 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约公元 前23世纪至前18世纪,出现哈拉巴文明和摩亨 佐·达罗等早期文明。
哈拉巴遗址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流域 和恒河流域定居,印度北部出现许多小国。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达印度文明的鼎盛时 期,印度基本实现了统一。
阶级固化
社会学把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种原 因而形成的,在社会的层次结构中处于不 同地位的社会群体称为社会阶层。各阶层 之间流动受阻的情况就称为阶层固化。
那有没有可能靠自身努力突破这个阶级 固化呢?
请同学从我们之前学过的古代史举一些 帝王的例子。
隋朝创立了什么制度,让寒门子弟可以 有机会突破阶级固化。
2.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的 状态。 社会越 是被手 机所充 斥,手 机越是 能够发 挥自己 的潜能 。这从 另一个 方面要 求了手 机的普 及化。 事实是 ,手机 确实越 来越普 及了。
3.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 功能, 它将书 信和电 话融为 一体, 而且更 为便捷 。不过 ,同书 信姗姗 来迟相 比,手 机将等 待的美 好期望 一扫而 空。等 待和期 盼趋于 消失。 手机在 扫荡了 书信的 同时, 也扫荡 了书信 的特有 抒情, 扫荡了 埋伏在 书信中 的品味 和生活 风格。
A
B、公元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D、公元3世纪
5、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B
D、号召削弱王权
1.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 味着这 个人可 能处在 一种特 殊的状 态。事 实上, 如果一 个人从 来不用 手机, 他发现 不了手 机的意 义和功 能,但 是,一 旦他使 用了手 机,他 会发现 ,没有 手机是 一件难 以想象 的事情 。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戏剧艺术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戏剧艺术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戏剧艺术古代印度是一个多元文化而繁盛的古国,其文学与戏剧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传统而闻名于世。

这些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不仅反映了古代印度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还对当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古代印度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古代印度文学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吠陀时期,当时的经典著作被称为吠陀经。

这些经典是用梵语写成的,内容包括宗教、哲学、科学、道德等方面的知识。

吠陀经开创了古代印度文学的先河,为后来悠久而丰富多样的文学遗产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印度的文学逐渐发展,并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状态时期达到巅峰。

其中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摩诃婆罗多》。

它是由婆罗多(Vyasa)编写的长篇叙事诗,描绘了古代印度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

2. 古代印度文学的特点与风格古代印度文学以其独特的主题和风格而闻名于世。

首先,宗教是古代印度文学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作品通常反映了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等宗教的思想和信仰。

其次,情爱和人性也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

古代印度的文学作品经常描绘爱情故事、英雄壮举和人性的复杂性。

古代印度文学的风格多样,包括吟唱、散文、寓言和戏剧等。

其中,寓言被广泛采用,尤其受到吠陀时期的影响。

这些寓言故事以动物和其他生物为主角,旨在传达道德和伦理教导。

此外,古代印度的文学作品通过美丽的诗句和复杂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古代印度戏剧的兴盛与影响古代印度的戏剧艺术在文学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世纪间,古印度的戏剧艺术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出现了两种主要类型的戏剧:梨俱戏(sanskrit drama)和古印度剧(Indian Theatre)。

梨俱戏是由梨俱(Natya Shastra)创作的古代戏剧。

它是古代印度最早的一部具有系统化体系的戏剧理论著作。

梨俱戏以神话和历史为题材,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成为古代印度皇室盛会的主要娱乐形式。

马工程外国文学古印度文学课件陈夏临

马工程外国文学古印度文学课件陈夏临
以不死。为了报仇,他的头经常咬啮或吞食日神和
月神。以往印度解释日食和月食的依据即本此。
马工程外国文学课件宁德师范学院陈夏临
第十八页,共121页。
当月轮出现的时候,湿
婆顺手捞了出来,当作
了额头的装饰。意想不
到的事情发生了——老
龙王不堪痛苦,不慎
把毒液吐进了大乳海,
而这毒露,足以毁灭
三界。情势危急,湿
印度河流域文明由达罗毗荼人创造,突然终
止的原因,众说不一。约BC2000,原生活在伏
尔加河流域的雅利安人,一支进入印度。

雅利安人是印度诸民族的总称,分布于欧,
亚,非,澳诸州。有关印度的雅利安人,他
们原与欧洲雅利安人属于同种,有说法,印
度雅利安人的祖先曾和希腊人,罗马人,法
兰西人,西班牙人等共同生活很长时间,或
姓划分的最古老的依据。

据吠陀经,印度的四个种姓是婆罗门教三大主
神之一的梵天所创造,梵天用口创造出了婆罗
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大腿创造了吠舍,
用脚创造出首陀罗。
马工程外国文学课件宁德师范学院陈夏临
第十页,共121页。






夜女神来了,她用许多眼睛观察各处,她披戴上一切荣
光。不死的女神布满了广阔区域,低处和高处,她用光
此他又被称为Kanja(意味
“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
七言”(47个字母)。”
在宇宙创造之时,梵天创造了十一位生
主,据信是人类的祖先。梵天
《摩奴法典》说他们分别是Marici、
Atri、Angiras、Pulastya、Pulaha、
Kratuj、Vashishta、Pracetas、Daksha、

比较文学史上古印度文学概述(上)

比较文学史上古印度文学概述(上)

比较文学史上古印度文学概述(上)古代印度泛指南亚次大陆,是一个地域广袤而又相对独立的地理单位,它北倚喜马拉雅山,南接印度洋,东西两面濒海,几乎与整个亚洲大陆隔离而居。

但“孤立”的地理环境并未阻滞得住远古文明在印度的崛起,印度是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50万年以前,这里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足迹,20世纪人类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之一——“哈拉帕”古城遗迹的重见天日更是为印度悠久的人类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不仅如此,借助于南部的海洋和西北部的一些低矮的山口,印度很早就与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建立了广泛的文化、文明联系,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文化聚散地。

20世纪美国著名学者伯恩斯、拉尔夫等在综观印度文明史的概貌时曾形象地评价说:“印度不仅是一个面积广大,人口稠密的地区,而且还有许多不同层次的文化,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语言和不同的经济条件,其历史极其复杂。

印度人操五、六种不同类型的语言。

居民成分包括所有三大不同人种——黑人,黄人和白人——且组合和比例各不相同。

……多少世纪以来,尽管有历史上种姓制度的无情隔离,印度仍是一个人类的熔炉。

”与此相对应,中国学者也曾有人把印度文化的总貌概括为“三多”,即民族多(约有400多个)、语言多(今天印度仅法定语言就有16种之多)和宗教多(目前印度99%的人口信奉宗教,主要宗教种类达9种之多,不出名的印度原生宗教更是无法计数)。

印度文化、文明的这种丰富博杂投射到文学中去,也形成了后者特有的瑰丽多姿、丰富奇异的景象。

几千年来,丰富多姿的印度文学也一直是人类文学弥足珍贵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印度文明的缘起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发源地,“印度”之名也由此而来。

达罗毗荼人是印度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同时也是著名的“哈拉帕文明”的主要缔造者,据考古发现,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达罗毗荼人就已经发明并掌握了文字,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由于某些复杂的原因,今天达罗毗荼人的文字文明已经脉断难寻,目前有史可考的上古印度的文学遗产大都是外迁而来的雅利安人的创造。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传统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传统

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传统古代印度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国家,其文学与诗歌传统独具特色。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们的作品影响了后世,并成为了印度文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梵书和史诗在古代印度,梵书是神圣的经典,被视为印度教的根基。

梵书包含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这两部史诗被广泛地传诵和演绎,描绘了古代印度的历史、神话和宗教故事。

《摩诃婆罗多》堪称世界文学的杰作,被誉为人类智慧的巅峰之作。

它以其丰富的情节、深刻的人物塑造和智慧的思考,吸引了无数读者。

二、吠陀经典吠陀经典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之一,被认为是音韵的宝库。

这些经典涵盖了宗教、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包括了许多祷文、祝福以及关于宗教仪式的描述。

吠陀经典的语言典雅磅礴,对印度文学和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三十六计和婆罗门的教诲三十六计是古代印度的文学传统之一,被认为是战争和策略的典范。

它以丰富的典故、寓言故事、哲理和智慧的箴言,阐述了战争中的种种策略和方法,深受各个王朝和政治家的推崇。

婆罗门的教诲是另一个重要的文学传统,主要阐述了道德和人生原则,向人们传授了人生智慧和道德观念。

四、泰戈尔的诗歌泰戈尔是印度现代诗坛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波斯的席勒”和“东方的巴达维达”。

他的诗歌作品多以爱、自然和人生哲理为主题,充满了对生活和世界的热爱和思考。

泰戈尔的诗歌风格典雅简练,语言优美动人,给读者带来了深深的感动和启示。

五、古代印度女性文学家在古代印度,女性文学家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比如,卡尔希帕尼亚·塔克瓦是一位著名的女性诗人和文学家,她的作品反映了她对女性权益和社会正义的关注,给予了后来的女性文学家巨大的鼓舞和启示。

总之,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诗歌传统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领域。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承载着印度人对生活、宗教、哲学和道德的思考和理解。

这些优秀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古代印度,也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古代印度》(优质)PPT课件

《古代印度》(优质)PPT课件

1.古代印度的地理特征 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
是个地理概念,在地理上
古代印度
地理是位指置今天的南亚南次亚大次大陆陆, 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 斯坦、孟加拉等国。印度
气候的类名型称起源于热印带度季河风,气中候 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 “天竺”。
印 度 文 明 曙 光
主要河流
印度河
知识讲解
2.发展历程
当堂练习
3.2018年4月27日,印度总理莫迪到武汉与习近平进行非正
式性会晤。莫迪表示,中印都是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
下列属于古代印度的有( C )
新巴 ①空中花园
比伦 王国
③佛教
A.①②③
②伊莎草卷 古埃及 ④种姓制度 B.①③ C.③④
D.②③④
甘肃敦煌莫高窟 大 同 云 冈 石 窟
课堂小结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古代印度河流域
文明

孔雀王朝


森严的种姓制度: 四个等级及概况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创始人及外传
当堂练习
1.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摩揭陀国著名的奴隶制王朝,因 其创建者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饲养孔雀的家族而得 名。下面对孔雀王朝的表述有误的是( C )
鲁沙时,其手、嘴、腿、脚分别化成了一种种姓,你能分别把它们对号入 座吗?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知识讲解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管祭祀,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详解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详解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成就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详解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成就古代印度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国家,其文学与艺术成就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中,我们学习了古代印度的历史知识点,下面将详解古代印度的文学与艺术成就。

一、文学成就在古代印度,文学得到了极高的重视。

印度古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维达时期、古代梵文时期、巴利文时期和中世纪梵文时期等阶段。

1. 维达时期维达时期是印度古代文学的起源时期。

这个时期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摩诃婆罗多》。

《摩诃婆罗多》是一部史诗作品,它以婆罗多家族为背景,讲述了英雄阿周那的故事,被誉为“史诗中的史诗”,对于后世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古代梵文时期在古代梵文时期,印度的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

其中最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千零一夜》。

这部作品是包含了许多故事的故事集,以阿拉伯为背景,描绘了许多令人惊叹的情节,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3. 巴利文时期巴利文时期是印度古代文学的重要发展阶段。

巴利文是印度佛教的语言,它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佛经和佛教故事中。

这些作品以简练明快的文字表达佛教教义和佛陀的故事,对于佛教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 中世纪梵文时期中世纪梵文时期,印度的文学创作继续繁荣发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拉玛耶娃》和《玛哈巴拉》。

《拉玛耶娃》讲述了英雄拉玛的故事,揭示了正义战胜邪恶的道理;《玛哈巴拉》则以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为蓝本,进一步发展了史诗的艺术。

二、艺术成就古代印度的艺术成就主要包括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和雕塑艺术。

1. 建筑艺术古代印度的建筑艺术以印度教寺庙为代表。

其中最为著名的寺庙有泰姬陵和吉尔吉斯堡。

泰姬陵是一座以大理石建造的陵墓,它是莫卧儿皇帝沙贾汗为了纪念亡妻而修建的,被誉为“印度的皇宫”。

吉尔吉斯堡是一座由大石块砌成的雄伟堡垒,是印度历史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2. 绘画艺术印度的绘画艺术以壁画为主要形式,常常描绘宫廷生活、宗教场景和古代传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诗
• 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反映具有重大 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 著名英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 话色彩。 • 史诗说是世界通行的说法,沿用了18、19 世纪的欧洲人的定义。而印度传统习惯是 把《摩诃婆罗多》称为“历史传说”,称 《罗摩衍那》为“大诗”。
世界最长的史诗
• 据1979年版《圭内斯世界纪录大全》载:中亚地 区吉尔吉斯民间叙事诗《玛纳斯》长达50多万行, 比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还长约1/5。 • 另据1984年7月10日《人民日报》载:中国藏族史 诗《格萨尔王传》长约60多部,近200万行。 •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卷》:《格萨尔王传》 约有100多部,迄今发现的藏文版本已达50多部。 但《格萨尔王传》比《摩诃婆罗多》晚1000多年, 把印度两大史诗誉为“最长”是长期以来世界通 行的说法。就形成书面形式之早和具有广泛的世 界性影响这点来说,用此旧说也有合理处。
第五讲 古代印度文学
一、古代印度文明
• 中国古籍称之为 “身毒”、“天 竺”、“贤豆”等。 • “印度”,美好明亮之意。 • 摩汉卓达罗、哈拉巴 • 达罗毗荼人 • 雅利安人 • 孔雀王朝、笈多王朝 • 月护王的孙子阿育王 • 种姓制度。“四种姓”:婆罗门、 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 教、印度教
梵语
• 梵语属于印欧语系,是古代印度的文学语言和标 准语言,也是印度的宗教语言,用一种叫“天城 书”(Devanagari )的字母书写。天城书字母是 从古普塔手写体的变体——七世纪出现的最早的 碑文——发展起来的。梵语从左至右书写,它的 字母表由四十八个符号组成,其中三十四个是辅 音,十四个是元音或双元音。这个字母表被看作 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文字系统之一。 • 从公元1至12世纪,梵语是印度古代通用的标准语 言。 印度古典文学时期又叫做“梵语古典文学时 期”。
基本结构
• 全诗共分七篇:(一)童年篇(序曲); (二)阿逾陀篇(宫廷阴谋,罗摩被流 放);(三)森林篇(林中生活,悉多被 十首魔王罗波那劫走);(四)猴国篇; (五)美妙篇;(六)战斗篇;(七)后 篇(补叙罗波那、哈奴曼的事迹,悉多入 地,罗摩归天)。
基本内容
• 三种成分的有机结合:一是阿逾陀城 宫廷阴谋的传说;二是罗摩因悉多被 劫而与十首魔王罗波那大战的故事; 三是一些自然神话。
基本结构
• 10万颂,分为18篇: ①初篇;②大会篇; ③森林篇;④毗罗吒篇;⑤备战篇;⑥毗 湿摩篇;⑦德罗纳篇;⑧迦尔纳篇;⑨沙 利耶篇;⑩夜袭篇;11妇女篇;12和平篇; 13教诫篇;14马祭篇;15林居篇;16杵战 篇;17远行篇;18升天篇。史诗后面附有 《诃利世系》,故有时称为第19篇,实际 上这是一部独立著作。
1、吠陀时期文学
• 又叫做吠陀文献 • 印度最古老的诗歌总集 • “吠陀”原意是知识、学问、智慧,后转化 为教义、经典之意。 • 有狭义的吠陀和广义的吠陀之分
狭义的吠陀文学
• 指《吠陀本集》(简称《吠陀》), 即“四吠陀”,包括《梨俱吠陀本 集》、《娑摩吠陀本集》、《夜柔吠 陀本集》、《阿闼婆吠陀本集》四部。 • 《吠陀本集》是吠陀教的圣经。
迦梨陀娑
• 古代印度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古典梵 剧的最高代表,“印度的莎士比亚”。 • “迦梨陀娑”的意思是“迦梨(时母)女 神的奴仆” • 抒情长诗《云使》 • 三部传世剧作:《摩罗维迦与火友王》、 《优哩婆湿》、《沙恭达罗》。 •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把迦梨陀娑列 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加以纪念。
阿育王(约前273—前232)
• 月护王的孙子 • 孔雀王朝最伟大的 人物,被史学家认 为是世界文明史上 最杰出的当政者之 一。 • 尚佛
电影《阿育王》海报
二、古代印度文学
• 三个时期: 1、吠陀时期文学(公元前 15世纪——前5世纪) 2、史诗时期文 学(公元前5世纪——公元后3、4世纪) 3、古典时期文学(公元前后——12世 纪) 。
4、伦理学角度
• 古印度两大史诗的故事都被投射到一个宇宙的背 景上,婆罗多大战和罗摩的故事仅仅只是天神们 与阿修罗们之间不断发生的斗争中的一个偶然事 件,是宇宙演变的一个阶段。斗争的焦点是达磨 与非达磨的矛盾冲突,这是敌对原则之间的较量。 史诗以此设置、评价人物,安排情节发展,从而 形成贯穿始终的、基本的、显在的主题:宣扬达 磨(法、正法,达磨是音译,法、正法是意译) 即氏族社会晚期、奴隶制时代、封建社会初期理 想的伦理道德观念。
《摩诃婆罗多》
• 史诗中心故事的基本 情节可分为以下5个层 次:①纵火阴谋 ②五子同妻 ③赌博骗局 ④俱卢大战 ⑤尾声
《摩诃婆罗多》 中译本
怖 军 中 毒
般 度 五 子 被 流 放
阿 周 那
黑公主受辱
黑天
2、《罗摩衍那》
• 书名意为“罗摩传”或“罗摩的漫游”。 • 这部史诗在印度被称为“最初的诗”、 “大诗”、“众诗中之最优秀者”。蚁垤 被誉为“最初的诗人”,具有诗歌之祖的 崇高地位。
(一)两大史诗形成之谜
• 《摩诃婆罗多》标明的作者是毗耶婆,这 是音译,意译为广博仙人;又名岛生黑仙 人。 • 《罗摩衍那》的作者相传是蚁垤仙人,这 是意译,音译为跋弥或瓦尔米基。 • 印度两大史诗的形成是一个以民间口头创 作为基础的长期流动、不断膨胀的漫长过 程,带有流动性、随意性和开放性,是印 度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
印度传统文学 ——“神话的文学”
大梵天
湿婆
毗 湿 奴
2、史诗时期文学
• • • •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往世书史诗》(36部) 佛经文学 佛教文学:《佛本生经》(佛教寓言故事 集)
3、古典时期文学
• 《五卷书》(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 • 首陀罗迦的《小泥车》 • 迦梨陀娑的《云使》(抒情长诗)、《沙 恭达罗》(诗剧) • 文艺理论著作《舞论》(又译《戏剧学》) • 味、“情由”、“情态”、“不定情”
两大史诗
• 全球最长的史诗,仅《摩诃婆罗多》的 篇幅就是荷马史诗总和的8倍,全部《圣 经》篇幅的3倍。 • 以古代印度最流行的诗律输洛迦写成。 每颂即一节诗,共32个音节,分两行排 列——双行诗体,作四句吟唱,没有尾 韵。 • 《 摩 诃 婆 罗 多 》10 万 颂 , 即 20 万 行 ; 《罗摩衍那》2.4万颂,即4.8万行。
三种内容:
• 一是史诗中心故事——婆罗多后裔俱卢族与般度 族之间的战争; • 二是许多插话,有200个左右,主要出现在《初篇》 和《森林篇》; • 三是关于政治、法制、哲学、宗教风俗和道德规 范等非文学性诗体著述,是说教内容,主要出现 在《毗湿摩篇》、《和平篇》和《教诫篇》,其 中的《薄伽梵歌》最重要,出现在第六篇即史诗 的核心《毗湿摩篇》中。
《沙恭达罗》
• 席勒在一封信中断言:“在古希腊没有一 部诗剧能够在美妙的女性的温柔方面,或 者在美妙的爱情方面与《沙恭达罗》相比 于万一。” • 1791年歌德曾写诗赞美说:“倘若要用一 言说尽——春花秋实,大地天国,心醉神 迷,惬意满足,那我就说‘沙恭达罗!’”
国王豆扇陀和净修女沙恭达罗 的爱情悲剧
两大史诗
• 《摩》的现在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 纪直至公元4世纪。《罗》的主要部分大 约是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2世纪之间数百 年的产物。 • 《摩诃婆罗多》反映的是比较原始落后 的印度西部文化;《罗摩衍那》则展现 了比较先进的印度东部文化。
(二)两大史诗的基本结构与情节
1、《摩诃婆罗多》 题意:“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 • 印度教把四吠陀当作宗教神圣经典,《摩诃婆罗 多》又被认为是阐明印度教全部实质的“第五吠 陀”,它是印度人民心目中的圣经。 • “酥酪中的醍醐,医药中的长生酒,水中的海洋, 四足兽中的牛”。 • 一部能征服敌人、占领土地的“胜利之歌”。 • “史诗中的史诗”。
广义的吠陀文学
• 除了《吠陀本集》外,还包括《梵书》 (15部)、《森林书》(8种)、《奥 义书》(200多种)。
吠陀语
• 《吠陀本集》大都使用诗体,所使用 的语言叫“吠陀语”,它是世界上最 古老的拼音文字之一,从左到右横写, 属于印欧语系,是印度的“雅语”, 有如中国的“文言文”,也是印度古 典梵语的前身。
1、宗教角度
• 两大史诗几乎包含了各个宗教派别教义的 基础,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 印度教。但这两部史诗被列入印度教的经 典。所以,其宗教意识以印度教教义为主 体,尤其是毗湿奴教派的观点。
2、社会-历史批评角度
• 人国、猴国、魔国争夺王权的斗争。《摩诃婆罗 多》写列国纷争,《罗摩衍那》所反映的是王国 统一战胜森林、流放、战乱的问题。 • 从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制——一夫一妻制的过 渡。 • 种姓矛盾。罗摩(刹帝利)和持斧罗摩(婆罗门) 决斗的故事,同刹帝利罗摩对立的是婆罗门罗波 那。 • 民族矛盾。雅利安人与土人之争,还有雅利安人 的农业文明对南印度如楞伽岛(斯里兰卡)的游 牧文明的征服。 • 宗教派别之争。印度婆罗门教和锡兰(斯里兰卡) 佛教的冲突。
印度雅利安人
• 约BC2000
希腊、拉丁 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 (伏尔加河流域) 波罗的海民 族和斯拉夫 人的祖先 一支向西进入 伊朗(波斯) 进入印度 (前1750左右) 进入巴比伦
伊朗雅利安人与印度雅利安人同种族,同一文化 渊源,在语言、宗教、神话等方面关系密切。
恒河
• 圣河 • “恒河母亲”
天 神 与 阿 修 罗 的 战 斗
《薄伽梵歌》第十六章中所说的 “神阶”与“魔阶”两类性格
• 属于“神阶”的是行达磨的正面形象:勇敢无畏、心地纯 洁、坚定不移、宽大为怀、自我克制、超然物外、正直诚 实、信守诺言;属于“魔阶”的是不行达磨的反面角色, 他们的品质刚好相反:虚伪、傲慢、易怒、自高自大、蛮 横无礼和无知无识。 • 这是以神话原型思维方式所得出的理想中存在的两个世界 的对峙,以虔信的态度认为这个世界是有一个道德管理方 式的,正是法(达磨)与非法(达磨)之间的冲突,也就 是正确与谬误、光明与黑暗之间永无休止的冲突或截然对 立,才使人类逐步摆脱原始蒙昧,走向秩序井然、宁静和 平的文明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