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范文:2028-“精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报告怎么写范文
行动研究报告怎么写范文引言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实地观察,来改进和推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行动研究报告起到总结和记录研究过程和结果的作用,本文将介绍行动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和结构,以供参考。
1. 研究目的在行动研究报告中,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应该明确指出研究想要解决的问题或探究的课题,同时陈述研究的目标和预期结果。
例如:本次行动研究旨在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采取一系列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期望在研究结束后能够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标,并培养他们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能力。
2. 研究背景在行动研究报告中,研究背景部分可以阐述目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进行研究的动机和背景。
例如:目前,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他们往往在描述和表达想法的过程中缺乏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
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注重纸笔作业的完成,缺乏积极的互动和实践环节。
因此,我们决定进行本次行动研究,以改进学生的写作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研究设计与实施在行动研究报告中,研究设计与实施部分应该详细描述研究的整体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
这包括研究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材料和方法等相关信息。
例如:本次研究持续了三个月的时间,共有50名初中生参与。
在研究开始前,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作文评估,以了解学生的写作水平和需求。
然后,我们设计了一系列的写作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小组合作写作和个人作业。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定期的评估和反馈,以检查学生的进步和调整教学策略。
4. 研究结果与讨论在行动研究报告中,研究结果与讨论部分应该总结和分析研究的结果、发现和得出的结论。
同时,也可以进行讨论和解释,解释结果与先前研究或理论的关系,以及对实践的启示和建议。
例如:通过研究的最终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教科研课题申请:《校本化的特色学校文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 评审书
校长课题申报\高中校长课题申报校本化的特色学校文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校本化的特色学校文化研究选题依据___高中特色学校专项课题________学科分类_______基础教育_______________ 课题负责人___ ___XXX___ __________课题类别________规划课题______________ 负责人所在单位______XX市XX中学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202X年5月_____________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2X年1月修订申请者的承诺与成果使用授权一、本人自愿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
认可所填写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为《课题申请·审批书》)为有约束力的协议,并承诺对所填写的《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涉及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同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课题申请·评审书》所有数据和资料。
课题申请如获准立项,在研究工作中,接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其委托部门的管理,并对以下约定信守承诺: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2.遵循学术研究的基本规范。
科学设计研究方案,采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如期完成研究任务,取得预期研究成果。
3.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
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
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
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4.恪守学术道德。
研究过程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成果真实,不重复发表研究成果;对课题主持人和参与者的各自贡献均要在成果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
行动研究开题报告
行动研究开题报告行动研究开题报告引言:行动研究是一种通过实践解决问题、改进教育实践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并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
一、背景和问题陈述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等。
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这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教育研究方法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问题识别和目标设定:通过观察和调查,确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和教学效果不佳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设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的目标。
2. 行动计划的设计:根据问题和目标,设计具体的行动计划,包括改进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参与度等。
3. 行动实施:按照行动计划进行实施,记录实施过程中的观察和反思。
4. 数据分析和解释:对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找出问题的原因和改进的方向。
5. 结果评价和总结:评价行动的效果,总结行动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四、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结果: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增加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有效 consolodation。
3. 探索行动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探索行动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五、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本研究计划从2022年9月开始,预计历时一年。
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1. 2022年9月-2022年10月:问题识别和目标设定,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和目标。
2. 2022年11月-2023年1月:行动计划的设计,根据问题和目标,设计具体的行动计划。
特色学校可行性研究报告
特色学校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关注自身的特色和竞争优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特色学校作为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新兴教育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青睐。
在特色学校中,学校会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办学理念,制定出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由于特色学校通常都会面临更高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因此在开办特色学校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可行性研究,以确保学校的稳健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本报告旨在对特色学校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1. 探讨特色学校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其与传统学校的不同之处;2. 分析特色学校的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掌握其发展机遇和挑战;3. 确定开办特色学校的可行性和关键成功因素,为相关教育机构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本报告采用了综合分析、案例研究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比较,以及对特色学校的实地调研,全面深入地研究了特色学校的可行性问题。
四、特色学校概念和特点特色学校是指以独特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办学模式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的一类学校。
特色学校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理念独特特色学校在教育理念上通常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特长和个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教育。
例如,艺术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体育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2. 教学方法个性化特色学校在教学方法上通常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例如,采用项目制学习、小班授课等教学方法。
3. 专业师资团队特色学校通常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师资团队,教师有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和指导。
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对学校的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创建特色学校之我见教学研究—教育论文【课题立项】
创建特点学校之我见教学研讨—教育论文【课题立项】如何创建特点学校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中小学校要“办出各自的特点”以来,关于“特点学校”的理论研讨和理论渐成热点,全国各地创建特点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近年来,特点学校在本质教育大环境中,也越来越显示出独有的令人向往的光环,包含着不尽的能量,因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创建特点学校也已完全构成共识。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需求,面对培养先生创新精神和理论能力的需求,为了学校本身的保存和发展,为了教育的全面公平,许多学校都在寻求、创建本身的独特办学风格,创建特点学校或彰显学校办学特点,以顺该当前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潮流。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旧事周刊》就评选出世界十所最具特色的学校。
其具体特点有:日本四谷小学特点是每个先生都有发明或专利;荷兰一所大学是每个先生能用两种以上言语写作、对话。
知名教育专家朱永新由此得到启示:“好的标准多样,特点却是独一。
留在历史上的是个性。
有特点才有竞争力。
”他多次宣讲:“没有最好,只需最特,最特就是最好。
”“学校没个性,先生也难有个性,没个性就没创造力、竞争力。
有特点才有出路。
”在他的《新教育之梦》中描绘的“理想的学校”,首先就该当是一所有特点的学校。
北师大刘复兴教授认为:“特点学校有不同于普通的制度化、标准化学校的个性特点,有本人的特点。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特点是指不同于普通,不是平平常常,而是有所创新,具有个性,而且这类个功能够构成传统,代代相传。
特点学校就是在办学方面,有本人的思想,有本人的理念,有独特的举措,为全校师生所认同,构成传统。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特点学校的内涵。
一.特点学校的内涵何为特点学校?理解特点学校,首先应明确特点的概念。
古代汉语词典把“特点”定义为“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的颜色、风格等。
”普通地,人们也可把“特点”理解为事物特殊的质量,特殊的品质。
是指事物的出类拔萃的地方,即事物的某些方面优于其它方面且优于其它同类事物同一方面的优秀品质,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优势。
学校特色教研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您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校拟开展特色教研活动。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向校领导提交以下特色教研申请书。
一、申请背景1. 教育改革需求:当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要求学校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学校发展需要: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开展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3. 学生成长需求:开展特色教研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特色教研活动内容1. 研究主题: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围绕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方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校的特色教学模式。
3. 研究内容:(1)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高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2)教学方法: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3)学生评价:研究多元化、全面化的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特色教研活动实施步骤1. 组织筹备阶段:成立特色教研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 实施阶段:(1)开展专题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2)组织教师观摩优质课,学习先进教学经验。
(3)开展教学研讨活动,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方法。
(4)开展课题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3. 总结阶段:对特色教研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四、特色教研活动预期成果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
学校特色学校创建课题研究方案
大庆市八百垧第六小学“习惯养成,育德育人”特色学校创建课题研究方案有人提出:“未来教育的竞争,必将是特色的竞争和质量的竞争。
”为此,没有特色的学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必定缺乏旺盛的生命力。
办学特色是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条件所形成的超越一般化标准的个性特征。
办学特色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先进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的特色,是办学目标、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所学校办学经验趋于成熟的标志。
根据大庆油田教育中心提出的创办特色学校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
我校确定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学生一生幸福的基础为办学根本宗旨,以教学生学会做人和学会学习为办学目标的“习惯养成,育德育人”特色学校创建构想,具体方案如下:一、实施背景《辞海》上说,习惯是由于重复或多次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是指经过不断实践,已能适应新情况。
习惯是一种惯性的行为、惯常的行为、常见的行为。
习惯如自然,习以为常,习以为性,说明了习惯的重要性。
好习惯提升人的品质和生活品位,坏习惯糟蹋人的形象和生活层次。
因此,在教育中人们特别注重培养人的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等。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
”现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注重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能力。
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质上就是相信人、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表现在教育上,就是以教师为本和以学生为本。
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育工作中最基础性、最关键的环节。
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情操,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我们加强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内容,是真正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
习惯,将决定我们每一个人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的高度。
二、特色主题自2002年起,学校确立了“让良好习惯伴孩子一生”和“三个‘一切’”的办学目标。
行动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的开题报告
行动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教育质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而校本教研,作为一种特殊的教研方式,日益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
它不仅可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还可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研模式。
因此,本文选题为“行动研究——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
二、研究的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究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以期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本研究的具体问题如下:1.校本教研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2.校本教研的优势和局限是什么?3.如何开展校本教研?4.如何保证校本教研的有效性?5.如何评价校本教研的效果?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结合文献资料的分析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校本教研的定义和特点、优势和局限、开展方式、保证效果和评价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
1.文献资料的分析: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学术资料,探究校本教研的相关理论及实践,理解校本教研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2.实地调查的方法:选取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学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全面了解校本教研的实际开展情况,分析校本教研的难点及解决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提供依据。
四、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对校本教研的定义、特点、优势和局限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2.详细介绍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探究如何保证效果;3.总结出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建议;4.为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研究的进度计划本研究的时间框架如下:1.第1个月:查阅有关文献和学术资料,撰写文献综述;2.第2-3个月:进行调查取证,设计问卷、访谈提纲,实地调查并收集数据;3.第4-5个月:数据分析,形成初步结论;4.第6个月:撰写研究报告初稿,并进行修改完善。
5.第7个月:完成论文修改,撰写学术论文。
特色学校创建课题申请
二是特色形成的途径往往采用短平快式的套路。以个别学生的特长来替代整个学校的特色,以个别活动的开展来标注整个学校的特色。这在一些以艺术、体育为特色的学校中表现得特别突出。而学校特色建设最需要的完整、系统、兼顾全体学生,兼顾教育全程的指标相比较,差距是十分明显的。我们觉得,在学校特色建设的研究中,还有必要特别强调,特色学校和学校特色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于特色的理解,学校特色当然应该格外关注和体现教育的本质特性。
(二)事实依据
我们学校有深厚德育教育的文化底蕴,在当地有良好的社会荣誉。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科研指导的要求,在九五、十五科研中,我校寻找到一些开展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在专题系列活动中形成了德育工作评估体系,特色活动形成四大特色――校园文化网络特色、社会教育网络化特色、精神文明创建特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在工作实践中融合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个方面的力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事例。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科研,坚持以德育教育为首,注意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已改:我们的课题重点将放在特色课程(“弟子规”、“太极拳”)的设置、推广和普及研究方面,在活动育人体系建设方面,将以众多的社团为载体,原则让每个孩子都参加适合自己的社团,结合自身的探索与实践,及时总结和发现特色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提供思考和解决的案例和分析,力求能够形成对全市学校特色建设带有普适意义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关于创建特色学校的研究报告
依托快乐儿童文学打造特色学校一、问题的提出所谓特色学校,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独特的、优化的、稳定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的学校。
学校创建特色化是在全面和规范化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以创建特色为突破口和切入点。
以点带面,以核心带全局,以局部带整体,全面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快乐儿童文学特色课程,能够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能够培养儿童人文素养,更能为儿童生命历程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
然而随着学校的整体发展,中山路小学已经到达一个高原期,如何突破瓶颈期,使学校的发展重新走入一个新的阶段,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
为此提出“依托儿童文学,打造特色学校”的课题就是为了给学校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二、背景分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学校在教育观念的转变,在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三大课程"体系的实施方面,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改革成果,作文教学多年沉淀的经验,更为学校的发展做好了先期的准备,学校特色的发展已经初见雏形。
这些具有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厚底蕴和创特色、创品牌的浓郁氛围,给我们今天开展特色学校创建打下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校本环境。
正因为如此,“依托儿童文学,打造特色学校”已经到达了喷薄欲出的阶段。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人们对学校特色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对于中山路小学这样一所窗口学校,特色建设关系学校的未来,寻找突破点是提高特色影响力的关键因素。
这是一所依靠改革获得突破的学校,到目前为止,学校的继续发展无法绕开它,学校的整体发展必须依赖好的学校特色。
本着从学校层面寻求实施突破点这一理想,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一种能充分发挥每个孩子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孩子身心和谐发展,培养每个孩子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
为此我们依据快乐儿童文学为依托,以作文教学为龙头,带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努力实现学校的特色建设,使师生心智协调发展,实现和谐教育。
课题申报范文:2440-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一、课题的提出1、我校开发建设特色校本课程的政策依据。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传统和优势、学生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这为我校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资源确立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导向。
2、校本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之间的关系开发以尚美文化为特色的校本课程,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健康、和谐、全面发展,这是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首要任务之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形成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这就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与学校特色建设二者之间关系十分紧密:学校特色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立足点,校本课程开发为学校特色建设奠定深厚基础,学校特色建设推动校本课程开发,从而二者形成一股合力,最终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学校办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二、课题概念的界定我们采用层层剥笋的方式对课题概念进行分解和界定。
1、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特色:《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特色”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与一般相比,特色具有独特的单一性;与共性相比, 特色具有鲜明的个性。
特色意味着某事物在与同类事物相比中, 既有同类事物的共性,更彰显着与同类事物对比鲜明的个性特征。
“特色”是在共性基础上所展现出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特征和个性。
3、学校特色:学校特色是指办学主体在全面育人的工作中所选择的重点,或是把已出现的某种经验特色通过深化积累,逐步形成某种富有个性的强项或优势,也是特别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而稳定的品质。
学校特色教研申请书
学校特色教研申请书1. 申请目的和背景本申请书旨在申请开展学校特色教研项目,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2. 申请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围绕学校的特色教育理念和教学需求,以课堂教学为主线,开展以下研究内容:2.1 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改进通过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探索适合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课程设计与开发根据学校特色和学生需求,研发符合教育课程标准的优质课程,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2.3 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通过开展各类教师培训、研讨会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为学校特色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3. 项目实施计划本项目的实施计划如下:3.1 阶段一:项目准备阶段•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工作安排;•成立项目组织机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和研究文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2 阶段二:研究和课程设计阶段•组织教师团队开展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总结经验教训;•设计和开发符合学校特色的课程,包括教材、教案和教学资源等。
3.3 阶段三: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阶段•组织各类教师培训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和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教学改革。
3.4 阶段四:项目总结和成果展示阶段•对项目进行总结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展示项目成果,包括研究报告、教学成果和学生作品等。
4. 项目预期效果本项目预期能够达到以下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推动学校特色教育的深入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5. 项目预算本项目的预算为XX万元,具体预算细节将在项目立项后进行详细制定和审核。
6. 项目组织和管理本项目将成立项目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行动研究报告范例
行动研究报告范例一、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教育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我们开展了一项行动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影响。
二、研究问题本次行动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1、新的教学方法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新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何影响?三、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了一所普通中学的初二年级两个平行班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实验班和对照班。
两个班的学生在入学成绩、性别比例、家庭背景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方法1、实验法在实验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实验前后,分别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学习成绩测试。
2、问卷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学习态度调查,了解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动机、自信心等方面的情况。
3、访谈法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新教学方法的感受和看法。
五、新教学方法的设计与实施1、新教学方法的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具体实施步骤(1)课前预习:教师提前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程的基本内容。
(2)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上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课后拓展:布置具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和实践。
六、研究结果1、学习成绩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在平均分、优秀率和及格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2、学习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较大的改善。
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动机更加明确,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七、结果分析1、新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原因(1)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2)探究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特色学校实践活动报告(2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色学校建设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我校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探索特色学校建设之路。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特色学校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创新创业大赛本次活动以“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大赛。
参赛学生围绕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提出创新项目,进行项目展示和答辩。
通过比赛,选拔出具有创新潜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为学校特色发展储备人才。
2. 实践基地建设我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建设了多个实践基地,包括科技创新实验室、传统文化体验馆、社会实践基地等。
学生在实践基地内,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了解各领域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企业、农村等地,开展志愿服务、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4. 传统文化传承活动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通过举办书法、国画、剪纸、民间舞蹈等培训班,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5. 体育竞技活动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体育竞技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
四、活动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特色学校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
2. 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地点、人员安排等。
3. 加强宣传发动,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广泛宣传特色学校实践活动。
4. 落实经费保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
特色高中创建行动研究 研究目标
特色高中创建行动研究研究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特色高中创建行动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教育质量:特色高中的创建旨在提高教育质量,通过建立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学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2. 实现教育均衡:特色高中的创建可以促进教育均衡,通过建立多样化的教育课程和教学方式,让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宜的教育。
3. 推进教育改革:特色高中的创建是教育改革的一种重要举措,可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促进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4. 增强学校特色:特色高中的创建可以凸显学校的特色和优势,通过建立独特的教育课程和品牌文化,提高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
5. 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特色高中的创建可以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通过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地方产业和社会进步。
- 1 -。
行动研究的方法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行动研究是一种以实践者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研究方法。
它强调研究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实践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和问题反思,不断改进实践过程,提高实践效果。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在一次教育实践中的行动研究方法的应用过程,包括问题提出、方案设计、实施与评估等环节。
二、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个体差异、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方法单一等。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2. 问题提出在一次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在英语课堂中,学生对于语法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具体表现为:学生对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应用能力差;课堂参与度低,学习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我决定运用行动研究方法进行探究和改进。
三、行动研究方案设计1. 研究目标通过行动研究,改进英语语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语法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学习需求。
(3)访谈法: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语法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4)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观察效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3. 研究步骤(1)问题诊断:通过观察、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的困难和需求。
(2)方案设计:根据问题诊断结果,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
(3)方案实施:在课堂中实施教学方案,观察学生反应和效果。
(4)效果评估:通过测试、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教学效果。
(5)反思与改进:根据效果评估结果,对教学方案进行反思和改进。
四、行动研究实施过程1. 问题诊断通过观察和访谈,发现学生在语法学习中的主要困难:对语法知识理解不深,缺乏实际应用场景;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参与度低。
2. 方案设计针对上述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1)采用情境教学法,将语法知识融入到实际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建学校特色创建与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
“新建学校特色创建与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新建学校特色创建与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行动研究”(国家教师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特色学校创建与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与意义(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的特色创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何认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通过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创建学校特色,是教育改革新形势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课题.课题界定:围绕学校特色来开发特色校本课程,研究如何通过课程资源开发对新建学校办学思想、教师队伍建设、学生个性发展、课堂教学效益、学校文化品位提升起促进作用,从而提升学校特色品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探索校本课程开发程序、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组织校本课程的实施、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机制等几大方面.(二)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是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如何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目标,利用课程开发的技术,构建校本特色课程体系,促进课程的发展和优质课程资源的形成,科学实施,达成三种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形成特色和学校本身的发展.该项目的创新点在于利用课程的差异性,并通过特色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研究重点:1、课程设计与开发.课程设计在国家课程标准要求指导下,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校本课程设计.内容包换: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评价.既重视课程方向的建构,又重视过程性建构;既重视综合性,又重视特色性;既重视课程表层的趣味性,又重视课程深层的研究性.简而言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既重视学生认识能力的提升,实践能力的锻炼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又重视与国家课程的联系与发展,使校本课程和学生成长的需求相一致.2、实施与管理.加强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安排专任教师承担校本课程教学任务并列入教学计划、编入课表,学校教学部门定期检查校本课程的教案设计及课程实施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列入教师年终考核.使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同样管理.研究难点: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实践范式研究,如何按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发展方向去开发和利用特色课程.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价值体系研究;2.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实践方向研究;3.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评价体系研究.(三)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1.国外研究现状:“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是1973年由菲吕马克和麦克莱伦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八九十年代才在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有所发展,不少国家鼓励各地区、各学校设计具有特色的课程,像美国等国家的中小学校几乎没有全国统一的教材,大多是校本课程.随着课程权力的下放,课程体制的弹性化、灵活化,开发校本课程已成为国际课程改革的主流之一.如美国、法国、以色列、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案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给予了我们许多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借鉴.2.国内研究现状:“校本课程”是“学校本位经营”理念在课程开发中的体现,它要求课程的决策与研制重心从学者专家及行政人员手中下放至学校,使教师成为课程建设的主体,改变以往按部就班被动执行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本位经营”的管理方式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流策略,而学校的课程也呈现出“必修、选修、活动”或“必修、活动、环境”等形式的“三大板块面貌”.随着自上而下的课程“研究―开发―推广”模式的突破,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部分学校尝试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提出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具备的条件: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制.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建立课程的三级管理模式,改变了课程管理政策上国家过于集中的管理方式.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国内进行的相关改革首先提到的是江苏省锡山中学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根据学校的育人目标(教育哲学)和学生的需求评估出发;萧山地区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或从本土资源出发或以学校的优势项目,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种强调行动与研究过程的课程建设专业活动,其目标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来满足学校、教师与学生需求的一种课程开发活动.我国部分学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学校要真正地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应该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由于每个学校的教育物质资源配置不同,师资质量各异,文化背景差异比较大,因此,不可能以同样的改革路径推进学校的发展.而特色均衡理论承认这种差别,并以差异均衡作为教育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适应了学校的实际,教师的实际,学生的实际.其对教育的评价标准认为教育的最高质量既不在于分数,也不在于知识,而在于使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成为充满活力的生长和自我实现的发展过程,在于使每一个体达成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随着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正进行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并力图通过校本课程开发来打造特色学校.然而,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校本课程实践的力度不大,未能发挥其对于特色学校创建的应有意义.本课题拟在厘清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内在机制.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由于对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致使校本课程开发在实践中产生种种现实困境,遮蔽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层价值,同时,也影响校本课程开发走向深入.“校本课程”既然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对独立的课程板块,学校就应该承担起开发的任务.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是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开发能力都相对滞后,加之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学校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开发“校本课程”而开发,致使校本课程实践存在随意化、不规范等问题,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因此,基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这一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存在重重困境.一方面,由于“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有限,难以发挥其对于形成特色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一理解也使得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存在诸多误区,阻碍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应该首先着力于澄清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开发促进特色学校的创建.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它既可以是学校对国家的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尤其是作为后一种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对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差异的教育实际更有其现实意义.而同时,由于这一理解突出了“以校为本”的理解,实质上保障了学校在课程开发中的自主权与决策权,使特色学校的创建也由此成为可能.(五)、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建设学校的特色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义务教育学校要在促进均衡中提升竞争力,应该以特色课程体系为主体培育学校品牌.课程体系特色不但是学校特色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更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关键.新课程背景下,学校拥有了课程设置权,教师拥有了课程发展权,学生拥有了课程选择权.建校以来,我们在优化课程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和特色办学中的作用,做了一些探索.我校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生长点创建学校特色,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优化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完善具有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努力把办学理念渗透到课程的有效实施过程之中,进一步彰显学校特色.另一方面,通过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帮助教师们认识到自己所教的科目与学校整体的教育目标和前景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整体的课程观和结构的课程观,形成整体的课程意识而不是狭隘的学科意识.由于传统上教师并不负责教材的改编或重组,长期处于课堂的具体教学设计.并没有选择学习主题,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无疑可以帮助教师在校外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之下获得这种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促进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建立特色课程开发促进新建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范式.此外,该成果在社会的推广使用,必将为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技术,进一步推动区域课程改革工作,提升区域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六)、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1.人力保障:课题组成员有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研究的丰富经验,课题组负责人及成员有深厚的教育理论积淀并注意吸收最新教育研究信息,多次承担国家、省、市以及区级科研课题课题研究,并取得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加之我们长期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对目前中小学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切的感受,能够捕捉到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还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与校内外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力争形成优势互补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相结合的研究队伍,充分发挥各自的理论优势和实践专长,以提高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准和实践效力.2.组织保障:课题组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专家型、研究型的校长亲自参加本课题的研究,为课题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提供了保证.以科研室为基础,将教务处、德育处组织起来,建立相互合作的研究组织,以调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群体研究的氛围,从而保证课题研究的落实与实施.3.物力保障:学校将为课题的开展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教育环境、资料信息、实验研究对象等.4.财力保障:课题组每年将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将自行筹集一定的经费,包括聘请专家课题研究、设备、研究资料、教学资料、会议费等,并在校内为实验教师立项提供一定的经费资助.二、主要研究内容1、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2、促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提高开发、设计、实施、评价校本课程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会,提高教师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所必备的综合素质.3、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探索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价值体系、实践方向、评价体系研究,构建特色课程开发促进学校特色建设的实践范式.三、已有基础及预期成果建校以来,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指导下,我校充分利用区域人文资源优势和自身丰富的教育资源,努力探索,致力于开发和构建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制订并逐步完善了《校本课程建设规划方案》.以活动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构建特色校本课程文化,以特色推动品牌学校发展.学校致力于全面的课程设置和实施,特别是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更富有特色,尤其新学期开始后,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规范.具体表述如下:1、形成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共识.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界对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通过研究,得出了初步的结论.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中,通过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设计的育人方案.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课程资源,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校本课程的建设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实现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良性运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平台,为学校的持续发展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2、建校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可以说是为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生长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充分注重主体性、合作性、选择性、开放性、生态性和创造性.教师与家长、学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经多次与教师、家长总结生活与教学的经验、智慧等,学校已基本了解和掌握教师与部分家长的个性特长,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积极而有利的条件.其次,经过调查、分析,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兴趣、爱好、目前学习的基础及今后的发展走向,取得了大量有用的信息与资料.3、学校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的个人业务进修、集体研讨活动、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授课等方面都将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课题组结构合理: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还有园区教师发展中心的鼎力支持.最终研究成果: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和校本教研的开发与实施,以其实践性、针对性、创新性,改进和完善教研制度和工作方式,形成高效地教研机制,结合学校和教师的实际,构建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加强对教师的理论培训,提高教师的校本教研实践能力;提升教师校本理论研究与校本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水平.建立校本教研组,切合实际的校本教研计划和模式,让校本教研有理可依,有据可行,并且要确保校本教研的长期性;切实提高我们的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全员参与,全员理解校本教研的真谛,改革和完善传统的教研方式,使我们的学校成为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培育人才的基地.四、课题组成员毛文生、董清、宋黎民、徐黎、梁军、石磊、徐艳、赵建康、解丽娟、石春秀、陈志峰、祁卫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教育”特色学校创建的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问题提出:
1.“精品教育”战略是对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一种回应;2.“精品教育”战略是对国家人才发展战略的一种具化;3.“精品教育”战略是对沙市教育发展构想的一种笃行;4.“精品教育”战略是对学校“十二五”研究与实践的一种深化。
课题界定:
精品教育:“精”本是最纯粹、最出色、最优秀的意思;“品”本意为物品。
引申为品种好、等级高、性质优的意思。
“精品”即为最精致、最完美的物品。
“精品教育”是一种最精致、最完美的现代优质教育形态。
我校“精品教育”的内涵具体为:在“双精”文化的引领下,以精致完美为理想,以蕙质兰心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轴心,以“四轮驱动”为策略,以精益求精为姿态的现代优质教育文化形态。
特色创建:“特”有单一、不平常、超出一般的意思,如独特、特别、特殊、特出等。
“色”引申为色彩、情景、种类、品质等义。
“特色”即为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特色创建”创造和建立具有学校独特风格与样态的教育内容与形式。
我校创建“精品教育”特色学校的指导思想是:在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引之下,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之下,坚持优化办学条件和内涵提升相结合的发展战略,瞄准教育发展前沿,以教育创新为驱动,逐步建立起“精品教育”的理念系统、课程系统、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创建精品教育特色学校而努力奋斗。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以改善学校教育行为为目的的一种校本研究方法。
其特点是基于专业引领,开展群体合作、协同攻关,集研究、实践、反思、改善、提升为一体,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科研理念和研究类型。
学校精品教育特色创建的行动研究:学校为创建完美的具有学校独特风格的教育文化、教育内容与形式,在教育实践中学习、反思、研究、创新,致力于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升华学校的办学品位的校本研究。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俄罗斯在《2000-2025年俄罗斯联邦国民教育要义》宣称:教育负有把俄罗斯从危机中拯救出来的使命,保证全民族有美好的未来,每个家庭和每个俄罗斯公民过上应有水平的生活……所以教育要超前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追求卓越”运动。
而同时期,英、法、德等主要教育先进国家,也展开一连串的教育改革运动,致力于教育品质的提升。
时至今日,追求卓越的学校教育品质,仍然是主要教育先进国家持续努力的目标。
选题意义及价值:
我们的选题着眼于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首创精神,在传承学校现有特色的基础上,立足文化创新和实践创新,以创新驱动特色创建工作,努力建立具有学校独特文化风格与实践样态的教育内容与形式。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理论依据:1.素质教育思想;2.特色教育理论;3.科学发展观
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通过精品教育特色创建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推进精品教育的管理、师资、内容、形式、手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形成“精品教育”的理念系统、课程系统、视觉系统、行为系统,提升师生创造精品教育的价值感和享受精致生活的幸福感,提高师生对“双精”
文化的认同度和家长的满意度,到2020年,把我校建设成有一定文化品位的区级、市级乃至省级的特色学校。
研究内容:
1.“精品教育”的文化体系研究
本课题将围绕学校“双精”文化理念,继续深入地研究学校的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视觉)文化等,整合各文化之间的关系,丰盈特色学校的文化内涵,夯实特色学校的文化底蕴。
2.“精品教育”的课程开发研究
本课题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兴趣为前提,以活动为中心、以探究为手段,全面开发必修和选修校本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涵养学生的审美修养、培育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效。
3.“精品教育”的评价体系研究
本课题将围绕特色创建工作需要,修改完善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重点构建学生的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操作策略,并全面开展学校管理的精细度、校园建设的精致度、德育工作的精美度、课程建设的精当度、课堂教学的精彩度、教师队伍的精良度等方面的评价指标研究和实践操作,导向特色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研究假设:
瞄准教育发展前沿,以教育创新为驱动,逐步建立起“精品教育”的理念系统、课程系统、视觉系统、行为系统,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学生的综合素养,创建精品教育特色学校。
创新之处:
“精品教育”特色学校建设是我校追求理想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为避免“千校一面”的单一办学模式,建设“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关注过程、关注细节、关注差异、关注个体生命成长需要,通过此课题研究,让学校的个性得以发育、生长,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风格。
三、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实施步骤。
研究思路:
以课程建设为轴心,采取全员参与、整体联动、专题推进、评价导航等策略,运用以“行动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促进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
技术路线:
1.全员参与,形成工作、学习、研究、总结一体化
2.整体联动,形成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资源一体化
3.专题推进,形成各部门、各年级、各科组等行动一体化
4.评价导航,形成工作规范、文化建设、行为培养、素养提升一体化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辅之以必要的文献法、个案法、观察法、调查法和经验总结法等。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5年12月-2016年2月)
(一)行政会议,确定研究课题
(二)责任到人,组建研究机构
(三)查阅文献,撰写研究方案
(四)聘请专家,开题论证方案
(五)培训骨干,明确研究任务
(六)全员学习,理解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6年3月-2019年12月)
(一)兰韵文化课程研究(2016年3月-2016年6月)
(阶段目标、操作计划、各部门任务、、展示形式、师生要求、环境要求)1.围绕儿童节,开展兰韵文化研究
兰韵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个案研究
兰韵文化课程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兰韵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兰韵》校本教材的效益及其课堂教学的完善研究
3.制度文化研究
(二)民俗文化课程研究之一(2016年9月-2016年12月)
1.围绕中秋节和春节,开展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个案研究
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民俗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精彩课堂”提升的行动研究
3.课堂文化研究
(三)民俗文化课程研究之二(2017年3月-2017年6月)
(阶段目标、操作计划、各部门任务、师生要求、环境要求、评价指标)1.围绕正月十五和端午节,开展民俗文化研究
民俗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个案研究
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民俗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周末课堂”提升的行动研究
3.教师文化与行为研究
(四)书香文化课程研究(2017年9月-2017年12月)
(阶段目标、操作计划、各部门任务、师生要求、环境要求、评价指标)1.围绕读书节,开展书香文化研究
书香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个案研究
书香文化课程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书香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精细管理”提升的行动研究
3.管理文化与行为研究
(五)健美文化课程研究(2018年3月-2018年6月)
(阶段目标、操作计划、各部门任务、师生要求、环境要求、评价指标)1.围绕体育节,开展健美文化研究
健美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个案研究
健美文化课程的开发研究
健美文化课程的评价研究
健美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学校环境建设的行动研究
3.精品教育体色的视觉系统研究
(六)科技文化课程研究(2018年9月-2018年12月)
(阶段目标、操作计划、各部门任务、师生要求、环境要求、评价指标)围绕科技节,开展科技文化研究
科技文化课程的理念与实践操作个案研究
科技文化课程的开发与评价研究
科技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学校快乐大本营课程行动研究
3.课程文化研究
(七)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整理与操作策略研究(2019年3月-2019年6月)(阶段目标、操作计划、各部门任务、师生要求、环境要求、评价指标)1.整理学生评价要素,形成完整的指标体系
学生评价的效益研究
形成学校评价方案和经验总结
研究资料整理、建档
2.学生评价的经验总结研究
3.学生文化与行为研究
(八)中期检查(2019年9月-2019年12月)
1.召开课题负责人扩大会议,研究课题进展情况
2.完善课题研究中的不足
3.撰写子课题小结报告
4.整理阶段性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3月-2020年6月)
1.召开课题负责人扩大会议,研究总课题结题报告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编辑、成册课题成果
4.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结题
5.结题论证、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