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粤教版
粤人版地理七上3.1《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教案设计
![粤人版地理七上3.1《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87b93756c175f0e7dd1375f.png)
陆地与海洋古蔺县东新中学校吴旭一、教材分析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
海陆分布大势、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地理的背景性知识。
陆地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所系,因此,本章节的内容在教材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四、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五、教学方法通过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请在下图画出七大洲、四大洋的简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新版)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a65b5faf1ffc4ffe47acd6.png)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本节课主要向同学们讲述了陆地与海洋的分布,首先讲述了七大洲的具体情况,接下来,向同学们描述了四大洲的基本情况。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习这一节课,培养读图能力、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海陆分布,让学生了解地球的状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地球。
【教学重点】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各种类型的地图,包括行政区划图,地形图,经济区分布图等;2、准备一些典型的图片;3、多媒体课件。
板书: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讲授新课】章节导入师:发生了地震该怎么办呢?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生:学生抢答。
师:海底有什么好东西呢?山上怎么会有海洋生物的化石呢?生:学生讨论回答。
学习新知师: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部分组成。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29%。
海洋面积为占地球总面积71%。
活动探究师:(课件展示)从人造卫星拍摄的照片上,你看到地球表面以什么颜色为主?这种颜色表示的地理事物是什么?生:学会讨论回答。
师:从图3.2中,你能看出海洋与陆地那个面积大?生:讨论回答。
师:读图3.3,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例约为%、海洋面积比例约为%,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例约为%、海洋面积比例约为%。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
学习新知师: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隔成若干块面积广大的大陆及许多面积较小的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
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活动探究师:读图 3.3和图 3.5,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半球;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和,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是;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是,最小的大洲是。
生:讨论回答。
师:读图3.7和图3.8,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是山脉、河、山脉和海峡;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运河;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运河。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a3ef90011ca300a7c3908f.png)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一、教材分析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
海陆分布大势、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地理的背景性知识。
陆地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所系,因此,本章节的内容在教材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四、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五、教法建议通过量算游戏、拼图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某某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六、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七、教学案例: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1、根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1)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而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57ab7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8.png)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是本册教材的第三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球表层认识的重要一环,对于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和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的分布特点,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以及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基本认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具体数据和特点,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以及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图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环境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2.难点:世界各大洲和国家的地理位置。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图表,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
2.分析法:分析世界地图,使学生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图表和文字的教学课件。
2.世界地图:准备一幅世界地图,用于分析和学习。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准备相关资料供学生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蓝色和绿色部分,引发学生对陆地与海洋分布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概况,以及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大陆和岛屿的分布,以及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世界地图,分析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粤人版地理七上3.1《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教学案设计
![粤人版地理七上3.1《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教学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22df979c281e53a5802ffe4.png)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
(3)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2)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三、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四、教法通过量算游戏、拼图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课时:1课时六、教学案例: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1、 根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1)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2)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3)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填“>”或“<” )(4)但是北极周围却是 ,而南极周围却是 (陆地、海洋)。
2、从地球仪上也能看出,世界海陆分布 (均匀、很不均匀)。
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分布 教案
![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分布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6e3482524de518974b7d11.png)
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一、背景与意义分析粤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二、三章从自然地理的角度让学生认识世界地理,建立初步的世界地理基础知识为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作好必须的准备。
本节教材位居第三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地理位置观。
作为新课程培训课例,面对的是没有学过地理的小学应届毕业生,组织教学应尽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体现新的教育理念,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并能在地图上识别,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多媒体、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通过读图、绘图、填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表象,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四、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路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五、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六、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练习法、讨论法、直观讲解法、列举法七、教学过程(一)地球?水球?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1)、录相:观看在太空中拍摄地球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
2)、教师设问: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来,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教案(粤教版)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教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34c7ef65ce0508763213a3.png)
一、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
A、南北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而半球的海洋面积广阔。
B、东西半球对比,陆地主要集中在 半球,而 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C、任意半球中,陆地面积 海洋面积。(>,=,<)
D、但是北极周围却是,而南极周围却是。(陆地,海洋)
二、断海拔和相对高度。
2、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判读及应用。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中的五种基本形态的特点。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及其特点。
5、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过程与方法
1、在绘图过程中,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培养积极向山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各种地形。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教材的教学过程,需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并积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绘制等高线,了解等高线的基本原理。
世界最大的半岛是
大洲
和它周围的合起来
最大的洲是。
3、区分洋、海 、海峡
洋
海洋的(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远、近)
例:
海
海洋的(中心,边缘)部分,离大陆较(远、近)
例:
海峡
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例:
3、认识七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学法指导:
七年级地理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导学案新版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导学案新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239b2828ea81c759f578a1.png)
七年级地理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导学案新版粤教版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海陆的分布情况。
2.举例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3.概述四大洋的分布。
二、预习要点1.七大洲的位置和特点。
2.四大洋的分布。
三、达标练习1.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_______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2.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
3. 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叫_____ _______,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4.每个大洲的面积都它所在大陆的面积。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B.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C. 只有一块大陆被赤道穿过D. 任意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陆地面积都小于海洋面积6. 同一纬度的海洋与陆地相比较( )A. 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B.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C. 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D. 全年海洋气温高于陆地7. 世界第一大岛是()A. 加里曼丹岛B. 台湾岛C. 格陵兰岛D. 马达加斯加岛8.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A. 格陵兰岛B. 澳大利亚大陆C. 亚欧大陆D. 加里曼丹岛9. 在北极上空俯视,北冰洋四周的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A. 亚洲、欧洲、北美洲B. 北美洲、亚洲、欧洲C. 亚洲、北美洲、欧洲D. 非洲、北美洲、亚洲10. 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 亚洲B. 非洲C. 南极洲D. 大洋州探究案一、要点回顾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面积较小的陆地叫。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
2.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是,最小的大陆。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它位于。
二、问题展示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什么?2.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称为什么?3. 地球表面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是什么?4.四大洋的面积大小?三、课堂小结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说课稿1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5a5d79b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e.png)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1《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是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以及掌握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基本面貌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具体数据和比例,以及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和分析数据,学生能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掌握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理解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学生能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不平衡性,增强对地球资源的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教学难点:海陆分布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数据。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面貌,提出问题:地球上是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引发学生的思考。
2.新课导入:介绍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
3.课堂讲解:通过地图和数据,讲解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5.总结:对海陆分布的情况进行总结,强调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
6.拓展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得出地球上海陆分布的情况。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地球海陆分布的情况,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比例,海陆分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陆地与海洋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广东人民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陆地与海洋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5d95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88.png)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和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填图,绘图等方式学习地理知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的热情。
重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分布,七大洲在各个半球的分布教学过程激趣导入:利用地球卫星照片导入新课。
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引导学生从图中发现地球表面是由陆地与海洋两部分组成。
此时教师导言:地球表面的陆地与海洋分布有何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海洋与陆地的分布。
自主学习:1.读教材P39课文,完成教材p39—40“活动1—3”,掌握以下知识:海洋与陆地面积分别是多少?比例各为多少?自主学习后,请小组代表分享答案,教师点拨: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从哪个半球看,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2.读教材P40“知识之窗”掌握以下基本概念: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大洲、洋、海。
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结合图片给同学们讲解大陆、岛屿等概念,教师再呈现另一幅图片,任意指一处,让学生说出对应的名称。
然后讲解海与洋的区别。
3. 读教材P40—43课文及图、图,完成以下任务(1)在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熟记它们的位置。
(2)读图,把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出来,并形成口诀。
(3)读表3—1,将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自学完成后,教师呈现大洲大陆分布图,让学生说出字母所对应的名称,若味回答正确,则让同桌补充,若还未正确,则让其他小组补充。
在记忆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大小顺序时,形成口诀记忆,要求学生当堂记忆,并在草稿本上默写。
互助交流:1、指图说出四大洋沿岸各有哪些大洲?2、指图说出七大洲周围分别有哪些大洋?同桌之间相互拷问,然后抽互助小组上台指图说图检查掌握情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粤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教案 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609f52fab069dc502201b3.png)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一、教材分析海陆分布特点是决定人类生存环境的最基本因素,海陆分布大势、地球表面分为海洋和陆地。
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和进一步学习地理的背景性知识。
陆地是目前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而海洋则是人类未来的生存所系,因此,本章节的内容在教材和学生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都十分重要。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能在地图上识别出大陆、岛屿、半岛、群岛。
(3)在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4)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地图、地球仪,通过运用比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
(成有关七大洲、四大洋的(2)通过读图、绘图、填图、拼图等多种途径,在学生头脑中形地理表象。
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大陆、半岛、海峡等地理概念,对世界地形图其他实例做出判断。
(3)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1)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积极探索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水球”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2)通过对“地球”、(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四、教学难点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五、教法建议通过量算游戏、拼图游戏等活动(观察、对比及感知、体验、动手)来获取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相关知识,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分组合作、小组竞赛、讨论探究、讲练结合的方法进行本节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1课时六、课时安排建议:七、教学案例: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知识准备半球。
半球,赤道以南为、赤道把地球平分为两半球:赤道以北为1 半球。
为°以西到°半球,为°以东到°、220W160E20W160E根据以上的半球图,比较各半球海陆面积的大小:1、(半球的海洋面积比较广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海陆的分布情况。
2.举例说出七大洲的分布。
3.概述四大洋的分布。
4.培养学生阅读、分析地形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读图分析七大洲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是怎样分布的?它们占有面积多大?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我们可以一睹陆地和海洋的特点。
(世界海陆分布)(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讲授新课
1、海洋和陆地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
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命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有时也除去江河湖泊)的部分称为陆地。
它由大陆、岛屿、半岛和地峡几部分组成。
它的平均海拔高度为875米。
总面积1.49亿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积的29.2%。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因为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故有人将地球称为“水球”。
海和洋不是一回事,
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两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
(海陆分布的特点)
(无论哪个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陆地占29%,海洋占71%)
2、七大洲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亚洲:地形复杂,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欧洲:以平原为主,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非洲:以高原为主,有“热带大陆”之称。
大洋洲:分三部分:西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高原。
北美洲:中间平原为主,两侧多山地、高原。
南美洲:西部山地,东部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南极洲:冰雪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七大洲面积大小比较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洲界线
①亚洲
与欧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与非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与北美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与大洋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②欧洲
与亚洲的分界: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与非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与北美洲的分界:丹麦海峡
③非洲
与亚洲的分界: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与欧洲的分界:直布罗陀海峡
④北美洲
与亚洲的分界:白令海峡
与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⑤南美洲
与北美洲的分界:巴拿马运河
与南极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⑥大洋洲
与亚洲的分界: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⑦南极洲与南美洲的分界:德雷克海峡
4、四大洋
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
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似“S”形的洋带。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是四大洋面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
(四大洋面积大小比较口诀:太大印北)
(四大洋位于的大洲)
五、板书设计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3.全世界共有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六、作业布置
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
七、教学反思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引导学生从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出发,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对陆地与海洋的分布进行分析,并结合习题巩固知识。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发现地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填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