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西欧社会思潮
西方社会思潮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及对策
西方社会思潮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及对策金玲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一些西方社会思潮传播进入中国,冲击和侵蚀着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
我们必须要正确认识西方社会思潮,把握其思想实质,分析正视西方社会思潮给90后青年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积极推进90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诸多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人的流动、交流、沟通与互动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进程和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方文化的相互碰撞、激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到中国,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我国高校,90后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开放意识强烈、容易接受外来文化,接受新鲜事物,但其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有限,对鱼龙混杂的各类社会思潮无法理性辨识,在极具迷惑性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下最容易被误导和利用,产生价值观的扭曲。
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抢占90后大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积极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智特点当代90后大学生是社会中最为敏感及冲动的群体,他们具有时代精神,拥有主流价值,具备国际视野。
然而,90后大学生的思想、心智等正处于成长阶段,无法完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如追求享乐、缺乏精神支柱与坚定的信念,有些甚至对中国政治一元化持怀疑态度等。
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经济转型、贫富不均、学习不堪重负、就业创业压力等也现实问题给青年大学生带来了种种焦虑和恐惧。
在大学校园里,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偷偷地潜入,大学生的思想在一定的程度上受到冲击;部分学生思想意识混乱,政治信仰模糊,利己主义浓厚;有一些则价值取向产生扭曲,他们重索取回报轻付出奉献;有一些知行脱节,在认知上对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内容了解,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与之相悖;更有一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发展很漠然,认为与己无关、缺乏社会责任感等等。
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的例子
社会思潮与社会运动的关系的例子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和理论,这些思想和理论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20世纪初,一种新的社会思潮在西欧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
它就是马克思主义思潮。
然而,该思潮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上却发生了重大改变,比如“三·二六”事件以后,在西欧兴起的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思潮对当时的社会思潮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马克思与“三·二六”事件的关系在“三·二六”事件中,马克思被判为无国籍人士,作为历史事件的一部分载入《德意志意识形态》,引起了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与共产主义运动之间的激烈斗争。
但是这些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从而引发了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思潮的兴起。
该思潮是对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实践所进行的一次重新定义。
这种转变也反映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者们的一些著作中。
例如,在《资本论》中有很多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性质和社会主义经济性质之间关系的论述,例如“空想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是由工业生产所导致”等。
同时他们还提出了自己在政治上进行积极改革,努力解决德国民主政治问题、促进资产阶级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社会主义等主张。
二、“三·二六”事件的影响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激进主义思潮在西欧迅速发展并引起广泛的社会共鸣。
然而,该社团在20世纪初产生了严重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它在指导思想上提出了新的主张。
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理解是社会运动和政策的核心。
马克思对社会主义的研究是由他本人及其追随者对现实进行的直接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所创造和形成的。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当时社会运动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
它还揭示了一些当时现实社会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与社会发展有关的重要问题以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政策问题和理论问题。
四、改革社会改革社会运动是20世纪初由德国的激进主义者在德国首都柏林发起的一场群众的社会运动,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
[详细讲解]世界现代化历程
世界的近代化与现代化历程一、世界现代化的一般过程1、17——19世纪:亚非拉受到西方殖民者的奴役,只有欧美资本主义现代化一种模式。
但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先发内生型,如英法美;后发外生型,如德意日俄)本时期,政治上,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推翻了封建制度,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如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拿坡仑法典、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等)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实现了政治民主化;经济上,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使得民主自由平等等观念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准则,理性取代了愚昧和迷信。
2、20世纪上半期:现代化模式突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单一模式,发展为多种现代化道路以美国罗斯福新政为代表,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产生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以土耳其的凯末尔革命为代表,产生了民族独立国家现代化模式。
3、二战后:现代化模式更加丰富多彩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模式的束缚,产生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民族独立国家探索出适合自身国情的多种现代化道路,如韩国与新加坡利用发达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印度吸收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长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西亚国家形成了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工业结构二、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一)、资本主义政治发展阶段概况1、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建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2、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扩张: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的统一、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3、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民主与专制两种政治道路:(1)、以英、法、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道路①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②法国民主共和政体:179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称帝又重行君主专制;民主与法制交替,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③美国共和政体: 《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制度和三权分立制及总统制;南北战争后,废除黑人奴隶制,共和政体相对完善.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较为充分发展,实行的是政党政治、公民自由的体制,同时以较为健全的代议制度,即议会政治制度作为实际上的保证。
社会主义思潮
当代西方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趋势与特征随着当代西方社会的深刻变化,各种社会思潮也竞相展现,其中就有各类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影响较大者有民主社会主义、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后社会主义等。
1.民主社会主义这是在西方特别是西欧影响最大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从1951年社会党国际成立、《法兰克福宣言》发表起,信奉民主社会主义思想的西欧国家的工党、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就积极活跃于政治舞台,成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政党之一。
它们宣扬的以“四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思想民主、国际民主)为核心内容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不但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影响最大的政治思潮之一,而且也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扩散和渗透。
2.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这种思潮明显受当代的西方后工业社会理论的启发和影响。
后工业社会的社会主义者认为,在后工业社会中,人类面临如生态环境、资本短缺、人口爆炸、失业、核武器的威胁等问题,只有通过共产主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出路,共产主义是人类发展的共同归宿和必然规律。
3.生态社会主义本世纪50、6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开始关注人类生存环境问题,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群众环保运动,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及时地顺应了这一意义深远的社会动态,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生态学社会主义的观点。
他们从关心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人文主义立场出发,认为人类生态危机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矛盾和危机的结果,为此提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地球”的口号。
4.市场社会主义这是在原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受挫、西方世界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西方一些左翼政党和理论家倡导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市场,而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不可或缺的,应从市场就是资本主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误区中走出来,将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结合起来。
5.后社会主义所谓后社会主义一般是西方学者对原先实行以苏联模式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反省、改革后,所选择的新发展道路的称谓。
浅谈20世纪初末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的原因
浅谈20世纪初末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同态度的原因马克思主义诞生于一个半世纪之前的德国,曾经像“幽灵”一样在欧洲的大地上徘徊。
马克思主义反映了一个时代具有国际普遍性的问题和呼声,因而自它产生之后就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开来,并深刻影响了19世纪下半叶和整个20世纪人类历史的进程,从而获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一切不抱偏见的人们都已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最具社会效用和实践意义的思想体系。
它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弥散、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赢得了其他任何思想体系都不可比拟的荣耀和辉煌。
然而,如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所经常昭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径情直遂的。
在二十世纪初末,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有了两种截然不同态度,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事实上,自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的这一个半世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归结起来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学说得到检验和证实的变化,如资本主义的跨国化发展和全球化趋势,可以说,当年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全球扩张必然造成的种种“从属”现象,以及存在于“生产的国际关系”和“国际分工”中的不平等交换关系,在今天已经成为活生生的现实;另一类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没有预见到的新变化,如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像他们所设想的那样,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首先爆发并取得胜利,而是在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发生的,而这些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后,由于种种原因,都程度不同地出现过失误和挫折,乃至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了苏东剧变的“逆转”,使社会主义的前途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在在二十世纪初收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
事实上,在西方世界,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
不少在西方甚至在世界范围影响卓著的社会科学家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直接就自称或被别人称为“马克思主义者”。
从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卢卡奇、葛兰西、柯尔施,到盛极一时的法兰克福学派,再到当代公认的国际著名学者,如法国的德里达、德国的哈贝马斯、英国的吉登斯和美国的詹姆逊等,都对马克思主义持积极肯定的态度,或者至少是持同情理解的态度。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下)
哈代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自己顽强的奋斗或抗争经历,但是由于性格和 环境等“自然”的因素,最终都很难摆脱悲剧结局。哈代描写了生存的残酷, 体现出对“命运”、“自然法则”这样的“神秘意志”的思考。也体现出作 者对社会前景的认识较为模糊。
A、所有导致悲剧的因素在哈代看来是无法解决的,人在其中显得无力和渺小, 而上帝似乎对此无动于衷。
浮士德:也追求人的各种层面的统一性,但是他是前后相继的阶段
性的,每个阶段是单一的。而裘德同时承受了人性的各个方面的力量 的撕扯。
浮士德较为乐观的人生态度在19世纪的现实面前已显现出其较为 悲观的一面。
BACK
第四节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一、概况 二、屠格涅夫与冈察洛夫 三、奥斯特洛夫斯基 四、托尔斯泰与契诃夫
1、科学和科学主义:遗传学和进化论 唯物主义 实证主义
2、人文主义哲学:唯意志主义 生命哲学 精神分析 存在主义
3、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
BACK
(Comte,1798~1857)
(Feuerbach,1804-1872)
(Darwin ,1809-1882)
生命只有一个祖先, 因为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原 始细胞的开端。
父亲是有名的石匠,父母都 喜欢音乐且重视教育。16岁开始 做建筑学徒,同时苦读。建筑论 文曾获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奖。有 音乐、绘画及语言才能,通古希 腊文及拉丁文。在哲学、文学和 自然科学方面有广博学识。受当 时的进化论影响,在宗教方面成 为怀疑论者。25岁写诗,1866 年开始小说创作,1874年与爱 玛·拉文纳结婚。在爱玛的鼓励下, 连续创作了多部作品并获得极大 成功,他从此放弃建筑行业。 1912年,爱玛去世,1914年, 哈代与一位忠实读者再婚。哈代 一生大部分时光都深居简出,但 作品却闻名世界。
平均主义描述
平均主义描述
平均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主张社会财富应该平均分配,消除贫富差距。
这种思潮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最初由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提出,后来也被一些社会民主主义者和进步人士所接受。
平均主义的基本理念是,社会财富应该平等分配,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机会和权利。
这种思想认为,贫富差距是社会不公平的根源,只有通过平等分配财富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
在平均主义的理念中,国家应该扮演重要的角色,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实现财富的平等分配。
这种思想认为,国家应该对富人征收更高的税收,通过福利政策来帮助穷人和弱势群体。
平均主义的实践者们在不同的国家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实现财富的平等分配。
例如,苏联和中国在20世纪采取了共产主义的方式,通过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来实现财富的平等分配。
而在西欧和北美,社会民主主义者则采取了更温和的方式,通过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来实现财富的平等分配。
然而,平均主义也受到了一些批评。
一些人认为,平等分配财富会减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导致经济的停滞和倒退。
此外,一些人也认为,平均主义的实践可能会导致政府的过度干预和腐败。
总的来说,平均主义是一种有争议的社会思潮,虽然它的实践方式存在争议,但它对于社会公正和财富分配的重视,仍然对人们的思考和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
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西方哲学两大思潮的转变实证主义哲学思潮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是现代西方哲学史上的两大思潮,可以说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两朵花。
从时间意义上来说,人文主义(humanism)作为一种思想,在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就已经出现,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14世纪兴起于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意大利,15~16世纪在西欧其他一些国家得到广泛传播。
然而作为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种表现,人文主义哲学思潮却是在反实证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就是为什么本文选取了从实证主义到人文主义转变这一题目的原因。
本文将概括性地谈谈20世纪西方哲学这两大思潮的演变和命运。
实证主义(positivism)自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以寻求科学、捍卫科学的面孔表现于世,尤其是这种学说在后来的发展中,不仅在理论上对“什么是科学”作了系统的论述,而且在方法论、研究程序、研究方法上也作了具体规范性的要求,如此情况必然引起世界学者对此种哲学的重视。
然而,一个有趣的事实是,众多学者论述实证主义,实施实证主义方法论,但对什么是实证主义的则各行其是。
实证主义的基本信念是认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无根本区别。
由于科学已经取代宗教成为无可争议的权威,将自然科学中卓人成效的方法运用于社会生活领域,建立一门关于社会的科学既势所必然,又合情合理。
孔德是最早把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证主义的欧洲思想家。
他对“实证的”一词人含义作了这样的解释:(1)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时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关于实证哲学,孔德在那六卷本里给以详尽而系统的解说。
如果从总体上,尤其是从表现于圣西门、孔德和涂尔干思想中去论及法国的实证主义思想,其要旨可概括十二种之多。
但就其与本文所论述的内容而言,这里只择其有关孔德思想中的几点要旨。
第一,在英国经验主义的影响下,孔德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种类神学的、形而上学的和绝对的观念,拒绝对本体论的研究。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概述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概述作者:曲艺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6期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20年代初,在德、意、法等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并逐渐形成的一股小资产阶级左翼激进主义思潮。
这股思潮一经出现,很快受到西方激进知识分子异常狂热的颂扬,于是便蔓延开来,并形成各种流派。
严格说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完整统一的学派,但由于他们在批判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面,在对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的态度上,以及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和政治倾向等问题上,彼此之间又存在着共同之处,因此,被统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西方社会思潮中图分类号:D641文献标识码:AOutline of Western Marxist ThoughtQU Yi(College of Marxism,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12)Abstract"Western Marxism" is in the early 1920s, in Germany, Italy, France and other major capitalist countri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emergence of an evolving trend of petty-bourgeois left-wing radicalism. Once this stream of thought appeared, and soon praised by the West abnormal fanatical radical intellectuals, so they spread, and the formation of a variety of genres. Strictly speaking, "Western Marxism" is not a complete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of the school uniform, but because of their criticism of the traditional aspec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attitude of the founders of Marxism, as well as modern criticism of capitalism and the political orientation and other issues, but there are commonalities between each other, therefore, be referred to as "Western Marxism."Key wordsWestern Marxism; Marxism; western social thoughts1 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西方马克思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先进地区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产物。
简述19世纪欧洲的各种社会思潮
· 15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摘 要】19世纪的欧洲,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着前所未有的大变动。
在政治上接连发生了法国大革命、拿破仑战争引起了维也纳会议,而维也纳会议又引发整个欧洲的封建专制复辟逆流。
这些变动在此之前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而这些变动欧洲主要各国的几乎所有的社会阶层都参与或者卷入进来。
而在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和成功则引起了整个西欧物质生活的极大变化,使得欧洲原先的政治制度和理念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于是乎反对欧洲封建专制复辟和要求符合工业革命发展潮流的各种改革和革命运动相继发生。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造成了社会结构的一个巨大变化,产生了一种以前从未有过的新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
这种原有的社会阶级的分化,也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新整合,形成了一些意向并不相同的群体,这些利益集团都希望在19世纪初的社会变革大浪潮中争取到自己的地位和前途。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在19世纪初期,各种社会思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起,各种“主义”就都出现了,这些主义都反映了当时土地贵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以及工人阶级并存的社会状况,反映了当时的各个阶层、阶级以及利益团体的不同意向。
各种新“主义”的迅速产生。
【关键词】社会思潮 民族主义 自由主义简述19世纪欧洲的各种社会思潮周广智19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这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
导致了19世纪初在欧洲兴起了各种新学说和新运动。
它们在欧洲1848年革命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想了解欧洲19世纪初这些学说到底起到怎样的影响,最好的方法就是回顾一下在当时出现的、至今仍有影响力的诸家学说。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新“主义”的创造,并不意味着它们的思想也是新的。
即便不追溯到更早的年代,这些新主义当中的许多思想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就可以找到源头。
就像当时的学者们在讨论自由主义学说之前,就已经非常热爱自由了;同样的,它们在没有听说过保守主义之前,就已经是保守的了。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文艺复兴):1.核心内容:主张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一切,反对以神为中心。
2.特点:主张人文主义,是早期的资本主义思想的延伸。
第二次:(宗教改革)1.核心内容:反对教权,提倡王权。
2.特点:教权被严重削弱,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第三次(启蒙运动):1.核心内容:从人文上升到理性的角度;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论。
2.特点:规模扩大,从思想领域扩张到法律领域;形成鲜明的制度。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次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兴起,封建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制度与封建的宗教制度)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权力,利益14到18世纪的西欧,兴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推动着人文精神欧洲一共出现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在14~18世纪,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是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另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就是反对封建神学、宗教束缚和基督教的禁欲主张,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
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体系。
具体来说,它否定了封建特权。
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同时,它也否定了君权神授。
人文主义者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
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
总之,在文艺复兴中,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
启蒙运动是一场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17~18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西方思想史—第九章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潮
西方思想史—第九章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潮第九章二十世纪的西方思潮第一节实用主义一、简介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词πραγμα(行动)派生出来的。
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哲学派别,在20世纪的美国成为一种主流思潮。
对法律、政治、教育、社会、宗教和艺术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同名图书《实用主义》是一本决定美国人行动准则的书,是美国的半官方哲学。
冯友兰总结的实用主义主要观点最为简洁明了。
在《三松堂自序》中冯说:“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
它的真理论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
它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人们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
至于经验的背后还有什么东西,那是不可知的,也不必问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无论怎么说,人们总是不能走出经验范围之外而有什么认识。
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经验。
所谓真理,无非就是对于经验的一种解释,对于复杂的经验解释得通。
如果解释得通,它就是真理,是对于我们有用。
有用就是真理。
所谓客观的真理是没有的。
” 如此说得之,实用二字昭然若揭。
代表人物创始人:皮尔士推向大众:詹姆士推广到更广的领域:杜威二次大战后:胡克(发展了实用主义哲学的反马克思主义内容)刘易斯:(把实用主义引进逻辑学领域,促进了实用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的合流)胡适:五四运动时期,胡适将实用主义第一次传入中国。
二、理论特点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实证主义功利化,强调“生活”、“行动”和“效果”,它把“经验”和“实在”归结为“行动的效果” ,把“知识”归结为“行动的工具”,把“真理”归结为“有用”、“效用”、或“行动的成功”。
实用主义的要义体现在皮尔士所表述的这一观点中:认识的任务,不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是认识行动的效果,从而为行动提供信念(“思维的唯一职能在于确立信念”)。
三、方法论实用主义方法论的根本原则,是一切以效果、功用为标准。
其目的在于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科学和宗教等对立的理论。
实用主义不同于传统哲学的特点之一,是从方法入手讲哲学。
世界各国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及党派
总体而言,“由于地理、历史、文化、宗教等各方面的原因,亚洲的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欧民主社会主义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④这不仅表现在名称各异,还表现在与社会党国际的关系相对松散,政策上与社会党国际差异较大,具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倾向、实用主义特征和本土性。
尽管目前亚洲不少国家都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活动,但这些政党所在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状况差异很大。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就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大国,可谓国富、民裕、兵强,国家政局也比较稳定,人均预期寿命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达82岁左右。而印度、菲律宾、尼泊尔等国,则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所得、绝大多数人民的实际生活水平,还是人均预期寿命(都在70岁以下)都无法望及日本之项背。据2007年透明国际公布的这些国家的清廉指数排名,日本、印度、菲律宾、尼泊尔的清廉指数排名分别为第17位、第75位、第133位、第131位。印度和菲律宾分别是所谓的“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和“美式民主国家”,又有民主社会主义性质的政党执政或合法存在,但长期没有解决好贫困、腐败等许多国内的痼疾。如果有谁说:“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印度”或“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菲律宾”,显然至少在目前,还无法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一点。
第三章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的社会福利思想介绍
本章目录
第一节 欧洲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 一、社会民主主义的产生 二、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思想 三、社会民主主义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德国历史学派及其对德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影响 一、德国历史学派的产生 二、德国历史学派的社会福利主张 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与立法 第三节 英国的社会改良主义 一、费边社与费边社会主义 二、费边社会主义的福利思想 三、费边社对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的影响
“我们的社会改革,是在上层阶级道义的反省之下,以
国家权力为主体,让劳动阶级被动地成为国家社会主义
的受益者。”
“政府对于国民经济经济生活的干涉及地方自治团体统
治权的扩大,会渐渐接近社会主义的门口。所谓实行部
分社会主义,就是对所有的分配不均现象加以调整。” 。
——瓦格纳
三、德国社会保险政策与立法
19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法国的浦鲁东无政府主义、 德国拉萨尔的国家社会主义等。另外,传统的资产阶级自 由主义的自由、民主思想对社会民主主义也有极大的影响。
在许多国家,社会民主主义又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 分支。实际上,社会民主主义与对马克思主义的修正有着 更直接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曾经广泛
1871 年俾斯麦在给他的阁僚的一封信中就写到:“( 1 ) 生产、交易,及价格等诸关系中,对于具有正当理由的劳 动阶级的要求,只要在能与国家利害相调和的范围内,政 府应通过立法及行政手段予以满足;但( 2 )对于有危害 国家之虞的煽动,在不萎缩健全的公共生活的范围内,应 用禁止或刑罚法规以制止。” 1881年德皇威廉一世也说:“社会恶害的矫正,只靠镇压 社会民主党的煽动骚扰是不够的;还要渐次寻求方法,积 极增进劳动者的福祉。┄对于祖国,应谋求国内和平秩序 的永续保证;对于贫者,应谋求他们生活上的更安定与更 丰富。”
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演变
欧洲民族主义的发展与演变欧洲的民族主义思潮自近代以来便有所涌现,尽管其具有百花齐放的形态,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西欧中心论的限制。
直到克罗地亚的独立,信奉民族主义的政治派别才露出一丝曙光。
20世纪初,欧洲的民族主义运动经历了一轮强烈的复兴,这是由于大量的非民族主义势力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帝国主义。
西班牙的巴斯克地区依靠语言和强烈的民族感情在民族问题上很快就成了欧洲的一座风向标,德意志联邦的普鲁士王室力图实现德国的统一和强盛,在战争和领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多种宗教和民族的矛盾。
同时,新兴的俄罗斯政府也积极协调及安抚各种不同的族群。
二战後,欧洲的民族主义由军事拓展到社会和文化领域,辞汇和伦理基础被分化和多样化。
以西欧国家为首,欧洲逐渐变成了一个在法律和时尚上受欢迎的地方,许多西欧国家对政治等领域的限制逐渐松动。
德国也变得更加多元化,民族和文化多样性深入到了每一个角落,多个政党参与竞选尽管难以办到全面的统一,但对民族主义的发展和演变造成了深远影响。
最近几十年来,欧洲的民族主义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稳步和坚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由于移民问题和恐怖主义的不断爆发,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面临恐怖威胁的局面,同时民族、种族和信仰之间的冲突也日益加剧。
例如,在英国脱欧公投中,一些反移民的结构和非民族主义结构推动了大量的强制离境措施,这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当然,欧洲的民族主义发展和演变不是一帆风顺的,也并非不可限量的。
在欧盟的带领下,欧洲的社会文化逐渐向一个更加多元化和包容的方向发展,民族主义的政治危机正在逐渐减弱,它在一定范围内为欧洲实现了整体的共识。
同时,欧洲民族主义的影响力逐渐能得到遏制,这样可以促进欧洲的文化交流和民族通商。
总的来说,欧洲的民族主义发展和演变多层次、多样化,它的发展已经从背道而弛的过激和局势恶化走向了适度平衡和和谐。
当然,在全球化、数字时代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未来欧洲的民族主义会进一步向哪个方向发展,离不开全球化、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十六章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和教育实验
进步教育是作为进步主义运动的一部分发端 的。进步主义运动是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的 广泛的社会改良运动,旨在反对工业社会的 政治经济弊病。进步主义者们力求同时改革 教育和社会事务。
(一)进步教育运动始末
兴起階段
成型階段
转折階段
衰落階段
结束
19世纪末至1918 1918-1929 1929-1943 1944-1957
• 儿童学
• 凯兴斯泰纳的公民教育和劳作学 校理论
课外作业
• 评述西欧新教育运动。 • 概述进步主义教育思想。
谢谢!
• 1898年德国利茨开办德国第一所乡村教育之家
• 1899年法国德莫林开办罗歇斯学校
• 1921 年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出版《新时代 的教育》杂志。
• 1922 年提出 7 项原则,推行儿童中心的教 育目标。
• 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世界教育联谊会” 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二)爱伦·凯
• 教育环境的安排 • 课程论思想的主要特征:兴趣中心 • 教学方法分为三段:观察、联想、表达
(四)罗素 • 现代教育四大发展趋势 • 提出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
• 如何评价新教育思潮?
第二节 进步教育
• 进步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是指 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 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亦称“进步 主义教育运动”。
二、几种教育制度和方法
• 帕克的昆西教学法 • 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 沃特的葛雷制 • 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 • 华虚朋的文纳特卡计划 •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第三节 实验教育学
• 实验教育学产生的背景 • 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主要代表人物
浅议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论文)
浅议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轨迹要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潮进行全面的了解诶 ,首先要对民族主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民族主义(nationalism)是近代从西方传过来的一种社会思潮。
一般认为,民族主义思潮最初发韧于十七世纪的西欧;也有人认为民族主义起源于十八世纪的英国和法国,以后推广到整个欧洲,并经过美国的独立战争扩展到美洲,到了二十世纪,则风靡到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其主要标志就是民族国家的兴起。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族主义的理解 ,大致可以被界定为一种以民族感情、民族意识为基础的纲领、理想、学说或运动。
产生于民族危难和社会危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 ,其主流思想则是以中华民族、整个国家为主体 ,以建立中华民族的独立国家为基本诉求 ,以保家爱国为宗旨。
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变化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内外因素的交织碰撞使中国思想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出现了名目繁多而变化迅速的社会思潮。
而在这众多的社会思潮中 ,以萌芽于 19世纪末的民族主义思潮最为引人注目。
近代中国的巨变并非始于自觉,而是在十九世纪末叶西方帝国主义坚船利炮的轰击下开始的。
中国近现代化是中国在西方“兵临城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劣势下被逼而起的自强运动,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所受最大的屈辱,过去一百年,即是中国的“屈辱的世纪”。
天朝之败于“西夷”,是一屈辱,一败再败,国将不国,则是大屈辱,败于西夷,而又必须学于西夷,更是屈辱之至。
故而,中国百年来之现代化运动,实是一雪耻图强的运动。
一百多年来 ,这股扎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又深受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的中国民族主义思潮时隐时现 ,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和正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向世界展示了她的斑斓多彩:辛亥革命、新民族主义革命、中华民族崛起。
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这样一个前后相继、日积月累的过程,而回顾近代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发展,也可以将之划分为类似的三个阶段。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
COOCO.因你而专业.可圈可点web试卷生成系统谢谢使用一、选择题(每空?分,共?分)1、中国古代和世界近现代都很注意用权力制约权力,以下关于隋唐三省职权的牵制与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中的三权制约最根本的不同是:A.三权内容不同 B.本质目的不同 C.制约方式不同 D.对社会影响不同2、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在此强调了A.人文精神 B.理性主义 C.言论自由 D.民主法治3、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经典著作中这样指出:在整个漫长的十八世纪,对于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而言,“没有一个人在他们著作的某一部分中,不对中国倍加赞扬。
只要读他们的书,就一定会看到对中国的赞美——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政府好比是后来全体法国人心目中的英国和美国。
”这体现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之一是实行( )A.中央集权制度 B.以德治国 C.君主专制 D.开明君主制4、欧洲的某个时期,产生了一个“充满思考与批判”的社会群体。
他们极力展望“新世界的政治蓝图”。
认为天主教会“应对人们盲目崇拜、不宽容以及加诸于人类社会的无数不幸负责”。
这个社会群体应是( )A.16世纪的德国新教徒 B.15世纪的西班牙航海家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D.14世纪的文艺复兴学者5、“自达尔文、黑胥黎等以生物学为根据,创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之说,其影响延及于世间一切之社会,一切之事业,举人世间所有事,无能逃出其公例之外者。
”下列各项不能支持材料观点的是()A.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 B.为启蒙思想的发展提供依据C.为中国维新变法提供了理论支撑 D.工业革命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勃兴6、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自由不等于放任。
放任就会使一部分人侵犯其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人身、行动和财产,而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制。
这表明洛克的观点是()A.只有民主政体才能保证思想和言论自由B.只有分权才能防止专制,保障自由C.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充分享有自由D.只有通过新的社会契约,才能实现平等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甫和主教。
20世纪初西欧社会思潮
• 尼采(德国1844-1900):他的唯 意志主义又称“权力意志”。“权力 意志”即“求强大力量的意志”。它 的含义有二:第一,权力意志也 是生存意志,但它追求的不是生 命自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 身的能力,是求生命力的扩张。 第二,“意志就是支配”,这意味 着意志本身就是内在的强力,它 包含着命令和服从的必然性。尼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 叔本华(德国1788-1860):叔本华的唯 意志主义又称“生存意志主义”。把意志 归结为生存欲望,并把这种求生存的意 志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在叔本华看来, 科学和理性所以认识的具体事物只限于 虚假的表象世界,人们只有通过非理性 的直觉才能达到对意志世界的认识。意 志的本质是盲目的欲望,人的欲望得不 到满足时会感到痛苦,得到满足后又会 觉得无聊,因此,人生的两大因素就是 痛苦和无聊。人类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是抛弃一切欲望,最终断绝生命之源。
采又认为,权力意志充沛的强 者是少数,多数人是弱者;少 数统治者理应支配和统治多数 弱者。
• 弗洛伊德主义思潮: 弗洛伊德主义思潮: • 弗洛伊德于二十世纪初创立了精 神分析学,它与唯意志主义和生 命哲学有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 哲学特征和人生哲学意蕴。精神 分析学说的核心是“里比多”即 性欲概念。弗洛伊德认为“里比 多”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心理活动 的源泉和动力。在弗洛伊德学说 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了阿德勒的 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三十年代中后期又形成了新弗洛 伊德主义,将精神分析学说进一 步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 学领域,使之进一步哲学化和社 会学化;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 后弗洛伊德主义主要是以拉康为 代表的语言精神分析学派和以德 勒泽和居塔里为代表的后弗洛伊 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 存在主义思潮: 存在主义思潮: • 作为一种思潮,存在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的思考与 批判的学说。它形成于二十年代的德国,二战后,以法 国为中心,流传西方各国,六十年代以后又相继传到苏 联东欧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 特等人。存在主义提出并试图解决资本主义世界人的异 化和人的自由问题。出于它以关切人的境况、尊重人的 价值为特征,因而为现代西方社会各阶层从不同的角度 所接受和采纳。它强调人的意识的自由存在的本体论, 主张非理性的临界体验的认识论,注重个人主义的自我 造就的伦理观,宣扬“积极的”悲观主义的历史观,这 都成为现代西方思想领域的流行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 德国在欧洲的历史地位发 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欧洲工业发展的重心从英国 转移到了德国, 德国成了欧洲大工业的诞生地及代表。 二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从英、法向德国位移, 德国 成了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三是经济实力的对比变 化, 导致了欧洲格局的改变, 群雄纷争的多极格局为
采又认为,权力意志充沛的强
者是少数,多数人是弱者;少
数统治者理应支配和统治多数 弱者。
• 弗洛伊德主义思潮: • 弗洛伊德于二十世纪初创立了精
神分析学,它与唯意志主义和生 命哲学有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 哲学特征和人生哲学意蕴。精神 分析学说的核心是“里比多”即 性欲概念。弗洛伊德认为“里比 多”是人的全部行为和心理活动 的源泉和动力。在弗洛伊德学说 的基础上,后来形成了阿德勒的 个体心理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三十年代中后期又形成了新弗洛 伊德主义,将精神分析学说进一 步从生理学心理学领域转向社会 学领域,使之进一步哲学化和社 会学化;七十年代以后,出现了 后弗洛伊德主义主要是以拉康为 代表的语言精神分析学派和以德 勒泽和居塔里为代表的后弗洛伊 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英、德争霸格局所取代。
• 唯意志主义思潮:
• 唯意志上义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在德国产生 并广泛流传其它国家的现代非理性主义思潮,其代表是 叔本华、E·哈特曼和尼采。它将情感、意志作为现象的 本体,否定理性的作用,认为传统理性主义是人的“退 化”所致。总的看来,意志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 化的抗议,虽然它采取了极端的形式。叔本华的悲观主 义的生存意志主义对人生采取了虚无主义的逃避态度; 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倾向个人主义的英雄主义。唯意志 主义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潮的开创性流派,现代 西方人本主义思潮无不受其影响,对西方的政治、文化 诸多领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 尼采(德国1844-1900):他的唯 意志主义又称“权力意志”。“权力 意志”即“求强大力量的意志”。它 的含义有二:第一,权力意志也 是生存意志,但它追求的不是生 命自身,而是使生命得以超越自 身的能力,是求生命力的扩张。 第二,“意志就是支配”,这意味 着意志本身就是内在的强力,它
包含着命令和服从的必然性。尼
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 叔本华(德国1788-1860):叔本华的唯 意志主义又称“生存意志主义”。把意志 归结为生存欲望,并把这种求生存的意 志作为世界万物的本原。在叔本华看来, 科学和理性所以认识的具体事物只限于 虚假的表象世界,人们只有通过非理性 的直觉才能达到对意志世界的认识。意 志的本质是盲目的欲望,人的欲望得不 到满足时会感到痛苦,得到满足后又会 觉得无聊,因此,人生的两大因素就是 痛苦和无聊。人类摆脱痛苦的唯一途径 是抛弃一切欲望,最终断绝为一种思潮,存在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的思考与 批判的学说。它形成于二十年代的德国,二战后,以法 国为中心,流传西方各国,六十年代以后又相继传到苏 联东欧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 特等人。存在主义提出并试图解决资本主义世界人的异 化和人的自由问题。出于它以关切人的境况、尊重人的 价值为特征,因而为现代西方社会各阶层从不同的角度 所接受和采纳。它强调人的意识的自由存在的本体论, 主张非理性的临界体验的认识论,注重个人主义的自我 造就的伦理观,宣扬“积极的”悲观主义的历史观,这 都成为现代西方思想领域的流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