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培养论文

合集下载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仅可以达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终身体育思想的确立,可使初中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积极地参加身体锻炼,继续从各方面接受健身的指导及教育。

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意识;培养策略引言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增强体质、使体能处于最佳状态的有效手段。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可以说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使他们在青少年时期起打下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

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体育意识的概念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

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

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二、初中体育意识的特点内在性: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客观性: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历史制约性: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浅论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浅论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情况在教学 , 比如说 , 在铅球投掷教学 中 , 对初学者首先进行动作模 作 、 节奏 , 达到能够独立完成任务的可能。同时 , 也要善于发现和利
仿练 习和原地徒 手投掷练 习 , 运用动作学习和掌握的规律进行 由浅 用学生 的“ 闪光点 ” , 发 挥其优势 , 激发其 主动性。在学生受 到挫折
意识 ” 。
Hale Waihona Puke 习和参 与体育 的兴趣 和主动性 , 促使体育习惯养成 , 树 立“ 真身体育 的知识结构 : 首先要具 备精深的专业 知识 和精湛 的专业技能 。激发 学生学 习兴趣和积极性 。 其 次要 兼融其他学识 和技能 。 ( 3 ) 要有较强
2 、 改 革 课 程 体 系
2 _ 1 、 认真研究教材
越 来越 突 出在教 与学过程 中的主体意识 , 强调接 受者 的主动参 与性和动机与兴趣 。因此 , 培养 学生体 育的意识 成为当前体育教 学 中广泛
开展 素质教 育的重要手段 。体育意识 支配和指导人的体育行 为 , 培养 学生体 育意识是 学校体 育教 育 目 标之一 , 为体育教 育工作者正确把
内在动力 。体育运动本身 所包 含的的竞 争性 、 参与性 、 互动 性 、 协助
只有具有 了兴趣 , 才会具备动力 , 才能更好 的持之 以恒 , 也能很
性, 对 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也具有很好 的培养和磨练作用 。因 好 的培养学生 的 自觉性 。因此 , 教师 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身体素质 练
地 教育 、 教学能力 , 课外 体育活动地组织 和训 练能力及创新 能力 和
广泛地社会交往能力 。具有 良好 的身体素质和一个健康 的体魄 。
4 、 中学生体 育意识 的培 养
4 兴趣 是 最 好 的 导 币

浅谈对学生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

浅谈对学生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

浅谈对学生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论文【摘要】体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

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终身体育意识等现代体育意识。

【关键词】体育教学;体育意识;培养体育教育是一个能将体质、意志和精神融为一体并能影响其一生的综合教育过程,将会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需要。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利用体育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现代体育意识的培养。

1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参与意识是学生主体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

只有学生有强烈地参与意识,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主体才有生机和活力。

但不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这种积极性从低年级到高年级,总体上呈逐步递减的趋势,尤其女同学及体胖、体差等同学的身上尤为明显。

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启发诱导学生参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参加”为“我要参加”。

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笔者认为:第一,要经常进行目的意义的教育,要使他们意识到参加体育锻炼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

第二,要创新教学内容,要在科学性,健身性的基础上注意娱乐性、趣味性,使学生在运动中体验到乐趣。

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授课内容和问题,学生则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及兴趣,选择不同难度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得。

第三,要探索新的方法、手段。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完美精湛的动作示范,促使学生克服生理心理惰性,并根据个性特点及特长,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使学生成为体育运动爱好者,不仅在学校积极参与,走出校门后仍然坚持,让体育运动伴其终生。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加 大意 识 教 养 的 力 度 , 发挥体 育教 学 的主渠 道作 用 , 发 挥 体 看, 与其对体育活动的主观行为相 比具有共性 , 也 存 在 一 定 的 差 性 ;
发 挥 体 育 宣 传 的导 向 作 用 , 构 建 校 园 体 育 文 异 。在 中学 生 群 体 中 , 因为受知识 与文化背 景的影 响 , 对 体 育 活 育 竞 赛 的激 励 作 用 , 动 的价 值 现 象 较 以 前 更 有 时 代 意 义 上 的认 识 。其 次 , 学 校 体 育 化 氛 围 , 培 养学 生 高 尚 的体 育 情 操 ; 开 展 丰 富 多 彩 的 校 园 体 育 文
初 中生 因 受 文 化 修 养 、 体 育基础 、 身 体 素 质 和 认 知 能 力 等 因
素的影响 , 加 之来 自家庭 、 学校 、 社会 等外部环境 的制 约, 造 成 体
初 中体 育教 学 中培 养 和 提 高 人 们 的 体 育 意 识 的途 径 有 : 改

育意识淡薄 , 所 以 重 智 轻 体 的 观 念 仍 然 占 主 导 地 位 。学 生 参 与 变 人 们 对 体 育 和 体 育 活 动 的 态 度 , 使 之 具 有 正 向 的 体 验 和 积 极 体 育 的意 识 差 , 体 育 意 识 没 有 真 正 形 成 。不 过 , 从 中 学 生 体 育 锻 的 态 度 ; 努 力 提 高 人 们 的体 育 素 质 , 使 人 们 更 能 够 反 映 体 育 和 体 进 行 在 针 对 性 的 炼活动主观行为等方面来看 , 就 其 行 为 认 识 上讲 , 当 代 中学 生 对 育 活 动 。具 体 的 是 加 强 学 生 的 思 想 品 德 教 育 , 排 除各种 消 极 因素 的 干扰 , 提 高 师 生 的 体 育 积 极 体 育 活 动 倾 向方 面 有 了 明显 的 提 高 。从 具 体 落 实 到 实 践 的 情 况 教 育 和 引 导 ;

中学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中学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中学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近年来,中学体育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论文旨在研究中学体育教育的核心要素,探讨其在学生身心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首先,中学体育教育的核心要素包括课程设置、教师素养和学生参与度。

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体育技能,既要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和体验的全面发展。

教师素养是中学体育教育的关键,要求教师具备坚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而学生参与度则需要加强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鼓励和引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教育中,发挥自己的潜能。

其次,中学体育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身体的免疫功能,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

其次,体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同时,体育运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

最后,体育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积极的影响,运动可以释放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抗压能力。

然而,当前中学体育教育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单一,缺乏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体育教师素质存在差异,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影响了教学质量。

此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缺乏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参与。

为了改进中学体育教育,我们建议加强教育部门对中学体育课程的指导和评估,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

此外,学校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与度,改善课堂教学方法,增加趣味性和实践性。

同时,家庭和社会也应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和比赛机会。

综上所述,中学体育教育在学生身心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中学体育教育的核心要素的研究,。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 山镇许庙初级 中学
由于初 中教育在 一定程度 上还脱离 不开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初中体育教 学也一直得不到足够 的重视 。贯彻素质 教育 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 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正确 的体育意识,可以促进 学生现在、将来乃至一生 都能 坚持不懈地参 与体育活 动,使学生终身收益。因此,有必要对初中体育教 学 中体育意识及 培养作番剖析和阐述,与大家一起学习共 同探讨 。 体育 意识及 构成 所谓 体育 意识 ,就 是人 脑特 有的对 体育 和体 育活 动 的态度 控制 系统 。 体 育意 识是 客观存 在 的体育 现象 在人 们头 脑 中的反 映 ,是人对 体育 感觉 、 思 维和 判 断的 总和 ,是人对 体育 运动 总 的认识 和看 法 。体育 意识 是相对 稳 定 的 ,它主 要 由态 度状 态和 体育 素质 构成 。态 度状 态包括 人们 对体 育和 体 育 活动 的认 识状 态 、情感状 态 和意 志状态 。体 育素 质 ,既包 括人们 关 于体 育 和 体育活 动 的认知 及其 水平 ,也包 括 人们关 于体 育和 体育 活动 方法和 技 能的熟 练程度 ,以及对 体育和 体 育活动 的接 受和吸 收 能力 。
的囚素 对学 生体育 意识 的影 响也不 可忽 视 。 学校 体育 活动 的客观 条件 较差 , 体育 教师 的积极 性很 难调 动起 来 。学生主 观上 他们 想选 择 自己喜 欢的体 育 项 目作为 锻炼 的首先 条件 , 同时在进 行体 育锻 炼时 ,希 望有 专 门的教师 给
二 、体 育意识 的特 点 体育 意识 具有 以下特 点 。 内在 性 :体育意 识 不等于 体育 行为 ,体 育意 识是 内隐 的 ,是一种 内在的 结构 ;客观 性 :体育 意识 一方 面是人 脑这 个 自 然物 质的 机能 和属性 ,另一方 面体 育意 识 的来源 是客观 存在 的 :社会 性 : 任 何 人的体 育 意识都 不 是 与生 俱来 的 ,而是在 长 期的社 会生 活 中,通 过与 他人 的交 往和 相互作 用 ,通过 社会 环境 持续 不断 的影 响,通 过大 量 的体育 实践 活动 而逐 步形成 的 ;能动 性 :体育 意识 能够支 配和 调节 人们对 体 育和 体 育活动 的意 志和情 感体 验 ,能够 限制 或推 动人们 的体 育活 动 :稳定 性 : 体育 意识 形成 后 ,将 持 续较长 时 间而不 轻 易改变 ;对象 性 :任何 体育 意识 都是 针对 体育 和体 育活动 中的某 一对 象 , 因而它 具有主 体 与客体 的对 应关 系 ;系统 性 :体育 意识 是一种 态度 控制 系统 ,各 态度之 间彼 此相 连 ,紧密 相关 ,形 成有 机联 系 ;历史 制约 性:体 育意 识 的反 映对 象 是在 一定 的历史 条件 、一 定 的社会体 育需 求和 社会体 育能 力下产 生和 进行 的 。 三 、学生体 育意 识的判 断

浅谈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

浅谈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

浅谈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受到广泛关注。

篮球运动作为一种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竞技项目,在初中体育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篮球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团队协作精神,还能锻炼他们的攻守意识,为我国篮球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体育;篮球教学;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策略引言在初中阶段,篮球是体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篮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攻守意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攻守意识是篮球比赛中的重要素质,它不仅能够帮助球员更好地完成进攻和防守任务,还能提高球队的胜率。

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攻守意识,是每个篮球教师都需要重视的问题。

1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意义提高学生篮球技能和竞技水平。

培养守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和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篮球比赛中,攻守转换瞬间发生,运动员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动作。

通过培养学生的攻守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比赛的节奏和变化,从而在比赛中发挥出更高的水平。

此外,攻守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战术学习,提高篮球技能水平。

促进学生体能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培养攻守意识有助于学生体能和心理素质的提升。

在篮球比赛中,攻守双方需要极高的体能和心理承受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攻守意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应对比赛中的高压局面,增强心理素质。

同时,攻守意识的培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反应速度等体能指标,为他们在篮球运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基础。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袖能力。

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培养学生攻守意识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袖能力。

在篮球比赛中,攻守双方的转换需要队员之间密切配合,形成统一的战术体系。

通过培养学生的攻守意识,可以使他们更加注重团队协作,提高队员之间的默契。

2初中体育篮球教学问题2.1初中篮球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全面如今部分初中在篮球课程教学中将动作训练放在首要位置,体育教师在运球、上篮、跑位、传球等基础动作的理论讲解和实践训练上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合作性学习主要应用于讲解后的大学生的自主训练环节。

注重体育技能教学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论文

注重体育技能教学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论文

注重体育技能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现代人的寿命平均为70多岁甚至更长,比解放初期增长一倍,这与人们的锻炼意识增强,养成较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

这样可以缓解焦虑、压力等,降低患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的危险,可以提高人的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等,增强人的免疫力。

笔者做了一个调查,目前大多数锻炼的人群是中老年人,而都限于走走步、转转圈、跑跑步,像将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跳舞作为锻炼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还有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只要有时间就坐着玩点小牌。

长此以往,腰椎、颈椎等疾病接踵而至。

这时候想锻炼不晚,但关键是锻炼什么。

打球吧,上学时就没有认真学过,也不感兴趣。

跳舞吧,没这个细胞,也怕别人笑跳得不好。

那就只有转圈圈了,可时间长了觉得枯燥无味,没意思,不能持之以恒。

如果教出来的学生将来一项体育技能都没掌握,只知道玩,更别谈终身体育意识了,发生这种情况我们有责任。

课标实施初期,由于对课标理解不够,只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而忽略了教会学生技能。

比如,推铅球教学,只要求学生模仿投,不要求掌握铅球最后用力技术。

篮球教学只教但不管教会,导致学生打篮球动作不标准,以后想纠正都难。

近年来,我重新拟定了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必须掌握一到两项体育技能。

我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努力的:一、课前认真备课1.目标清晰、简明备课时制订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2.内容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3.教法灵活、恰当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

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哪些内容难于理解,然后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习,这样会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养学生自我体 育的基础上 , 教会学 生在 不同条件和不 同年龄 坚持锻炼 育活动的 趣和爱好强调的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
的方法。而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教育可以学习到有关体育的基本知 识、 技术和自我锻炼的体 育意识 。 学校体育对实施终身体育起着 很重要的启 蒙和桥 梁作用 , 体育 在 教学中, 学生的体 育意识 对培 养其终 身体育 意识也 有着基 础之作 用。 学生的体育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 培养体 育行 为, 还可以
教 学 改 革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在体 育 教 学 中培 养 学 生终 身体 育 意 识
李 ( 安第九中学 长 涛 陕西西安 700 ) 11 2
【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体育意识的阐述 , 以及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分析 , 出了在 体育教学 中可 以通过社会环境 的营造 , 提
教法与学法的运用以及学习评价等 各个 环节都要 把学生主动 、 全面的 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和学习潜能 , 提高学生 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 , 自觉地调整运动 手段 、 方 发展放在中心地位 , 法、 时间等 , 从而适应环境变化 , 以保证自己的体 育爱好和 锻炼习惯 的 的体育学习兴趣和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健康成长。 连续性 , 实现与终身体育的接轨 。 学生形成坚持锻炼 的习惯 是体育与健 康课程 要达到的重 要目标 , 二 、 体 育教 学 中如 何 培 养 学 生的 终 身 体 育 意 识 在 因为学生只有真正地形成 了锻炼习惯 , 他们 才能自觉地坚持锻炼 , 才能 在体育教学中 , 应该如何培 养学生 的终 身体育 意识呢?笔者 认为 切实地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 才能使体 育锻炼成为 生活中一个 不可缺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摘要】: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针对教学中学生体育学习的特点,对体育意识进行剖析,把握新课程改革有利时机,对培养学生体育意识途径进行探讨,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最终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能力、习惯。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教学体育意识培养途径实际教学中发现,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参加体育运动的认识不足,只停留在参与某项体育活动的兴趣,达不到从根本上的参与意识,本文根据中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特点,结合新课标的实施要求,对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途径进行探讨。

一、现阶段中学生的体育意识1、体育认知方面。

体育认知是指学生对体育的知识性和理性的追求。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影响,我国中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体育知识掌握有限,对体育锻炼价值和意义了解不深。

许多学生只知道埋头读书,认为“参加体育锻炼会浪费学习时间”,不懂得健身方法。

据内蒙古大学对青少年学生是否了解全民健身计划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中学生中,了解全民健身计划者占18.8%;只了解一些者占52.9%;不了解者占29.3%。

全民健身计划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宣传,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了解,更谈不上对体育重要性的理解。

2、体育情感方面。

体育情感是指对体育的感受和评价。

这里就学生对体育的态度和体育锻炼频度来看一下:据有关学者对增城市四所中学的学生共800人,其中每所中学200人发出问卷表。

调查结果表明,仅43%的学生每周体育锻炼5次;10.6%的学生每周锻炼3~4次;48.8%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有38.3%学生竟无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结果表明当前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是相当薄弱,与国家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相差甚远。

3、体育意志方面。

是体育意识的能动方面,是学生自觉确定参加体育的目的,并在确定目的支配下克服行动中的障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形态。

体育锻炼最根本的原则是要持之以恒。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和体育习惯养成论文

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和体育习惯养成论文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少年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学校体育工作承担着重要的培养、引导和教育的任务。

本文通过激励理论、个性培养、社会性引导等几个维度浅谈了体育意识的培养及体育习惯的养成,并将相应的方法和经验总结起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体育意识;体育习惯;激励理论;学习情境【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学校体育要为学生打好终身体育基础,在学校体育界中取得了共识。

如何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着一段很长的路要走,第一步就是抓好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第二步则是抓好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

体育意识是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按照个人对体育的认识,采取个人认为正确有效的方式以决定行为的心理活动。

体育习惯是学生在不断重复的练习中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为方式,它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成长。

1 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1.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就应有意识的把思想教育有机的渗透到学校体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中去,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的同时,提高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

1.2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提高师生的体育积极性学校体育的消极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出于条件限制,将就着教与学。

对于很多学校而言,由于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上的“贫泛”,导致许多的教学内容不能开展。

学生也就只能学到零碎的、间断的、毫无系统可言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

(2)学校的认识不足,管理不善。

由于学校体育得不到就有的重视,加之管理不善,而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

教师觉得教多教少、教好教坏一个样,于是就能教多少就教多少,教成什么样就教成什么样;而学生则认为,学与不学、学好学坏也没什么区别,也就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能学多少就学多少。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摘要】由于初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脱离不开应试教育模式的束缚,初中体育教学也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贯彻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精神;意识当前,初中升学考试的一些必考科目是初中教师和学生一直关注并努力实践的教学重点。

作为体育教学,在升学的时候,因为只是把体育达标作为升学的参考内容,所以也一直得不到重视,因此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就往往也会仅仅围绕升学达标的项目内容展开,这样一来就把素质教育所贯彻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意识培养的教育目标给放弃了,其实这是一种严重错误的教育思想。

来我们评价学生的合格标准即是看其是否符合“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标准即使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有其积极合理的现实意义。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德智体“三育的完美结合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初中阶段作为人才的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更应该注重对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教育,在完善文化课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体育体格的培养和塑造,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合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完全能够起到对于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坚忍不拔品格的形成,团结协作意识的奠定,竞争拼搏意志的塑造,而这些体育精神也正属于学生德育教育的范畴,由此可见“德智体“三种教育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所以作为学校和有责任心的体育教师,都不能把体育教学看作是可以偏废的学科,而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做为一名初中体育教师,我认为初中生是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体育教师更应该积极利用体育课所提供的有利条件,自觉地融德育的内容于体育教学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提高品德素养,成为一个合格而有用的人才。

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初中体育教学要想完美地实现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体育教师就必须把握住体育教学的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论文]

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创新意识[论文]

浅谈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促进人脑的发育,增强人的创新意识。

但是,基于学校体育各种因素的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很难在体育课堂中得以体现。

针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

创新意识,是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创造活动的智力结构的关键因素,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

它以追求新颖、独特、富于开拓性为基本要求,集各种思维方式于一体。

只有具备强烈的创新意识,才能想前人之未想,创前人不曾创。

学校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意识。

那么,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是学生创新行为的主要动机。

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是推动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的动力之一。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敢怀疑、勇于创新。

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效果要比“教师单纯讲学生只管听”的教学方法好得多。

例如,对于体育课的准备活动究竟如何开展这个问题,我曾经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主安排。

结果,学生的创意让我出乎意料,创意百出:一位同学把课的准备部分将以往的慢跑热身部分,换成了打“橄榄球”(把篮球当作橄榄球),男生、女生分组进行,这样无论男生、女生的篮球技能如何,都很好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学生们玩得很起劲,甚至有同学建议整节课都上“橄榄球”,学生真正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另外,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不拘一格,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将学生带入到具有创造性的情境中去。

例如,在篮球分组教学比赛中,男女混合分组(如4对4半场比赛,其中一边各有一名或者两名女生),女生控球时只允许对方女生防守,男生控球时男女都可以防守,既增加了新鲜感又加强男、女生之间的互动。

再如,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耐力长跑。

初中体育教师论文范文3篇

初中体育教师论文范文3篇

初中体育教师论文范文3篇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个是培养学生体育思想。

下面店铺整理了初中体育教师论文,供你参考。

初中体育教师论文范文一探究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摘要】初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师在关注学生的体能状态的同时必须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引导下树立长期锻炼的意识。

实行兴趣教学,教师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选择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以及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权,使他们自主地学练,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是我们教学一线的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都应重视的问题,但在天长日久的教育教学中,也容易忽视教育教学在一些问题,本文摘其笔者在教学实践的所得,与一线教师共话初中体育教育教学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兴趣培养;教学创新根据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育课也应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性,让学生在欢乐中精神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技能得到发展。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今天,我们为适应当前以创新教育、愉快教学为突破日的教学改革,选择以中专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为依据,结合中专学生精力充沛、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我领你跟”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着重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

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技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陶冶情操,增强自信,从而表现出中学生不同的气质美。

为终身体育打基础。

一、体育教学的多样化1.优化练习设计突出多样化和趣味性,学生掌握各种技能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反复练习,因此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练习设计的不断优化成为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环节。

积极的参与和老师的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学相长。

2.充实内容是基础,我们从课标理念上可以知道,只有让学习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贴近,才能使学生学起来有兴趣,才容易理解和接受。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提高对 “ 终身体育” 的认识 , 体育运动是保持人体机能 、 体能 处于最佳状 态 , 增强人 们的体质 的有效手段 , 在人 的一生 中都必 须选择不 同的身体锻练的形式和内容 , 以增强体质 , 延缓生命衰 老。 因而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是提 高身体健康的有效方式。 由于人 的健康状况不是一成不变的 ,体质 的强与弱在一定 的条件下可 以转化 , 不进行锻练 , 强的会 变成弱 , 经常有规律地锻 练 , 的可 弱
时代淘汰的危险。 学生理解 了终身体育的这一意义 , 对培养学生 终身体育意识 , 将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 。 2 培 养 中学 生 终 身体 育 意 识 的 方 法
21 激发 学生 的 体 育 兴趣 .
() 1引起好奇心和趣 味性强 的体育项 目。
( ) 引起美 好情感 、 2能 与时俱进 、 具有鲜 明时代特 色和贴近 生 活 的体 育 项 目。 () 3 富有竞争性与挑战性的体育项 目。
的重要 内容 ; 二是在终身体 育思想的指导下 , 以体育 的体系化 、 整体化为 目标 , 在人的不同时期 、 不同生活领域 中提供参加体育
活 动 机 会 的 实 践过 程 。 1 终 身体 育 意 识 的 意 义 . 2
中学生通过体育理论学习和运动实践 ,选择与 自己相适应 的体育运 动, 并使这种运动成为 自己持之以恒以至终身 的运 动 , 为 自己终生健康服务。随着 现代社会 的飞速发展 、新世纪的挑
23 提 高教 师 业务 水 平 .
终身体育意识 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 。
1 终 身 体 育 意识 的涵 义 和 意 义
11 终 身体育意识的涵义 . 终身体育是 2 0世纪 9 O年代 以来体育改革和发展 中提出 的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体育场地 、 体育设施 以及体育教材上都 十分缺乏 , 这就造成很多体
学生们连接触体 育活动的机会都没 有 , 更 体育意识 的特 点具体有如下几点 : 内在性 。 体育意识 和实际的 育活动不能正常 的开展 , 体育活动是不 同的 ,它是 隐藏在人们 内心的一种 意识结构 ;客观 不用提培养体育意识 了。 性。 体 育意识虽然不是具 体的可操作 的, 但是它也是客 观存 在于人 们 内心的一种心 理活动 ; 社会性 。 人们 的体 育意识不 是天 生的 , 而

工作热情难 以调动 , 这就机打 的 的有人们对这项体 育活动的熟练程度 以及 对专业知识 的理解 和接 很多体育老师并没有做到这一 点 , 阻碍了学生体育意识 的培养 和形成 ; 很多 学校也存在这种情况 , 在 受能力 : 而态度状态则是指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一种情感意志 。
2 、 体 育 意 识 的 特 点
的兴趣 . 让他们 能够 长久 的坚持锻 炼并达到 良好 的效果。 因此 , 本文对初 中体育教 学中学生体 育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探讨 。 关键 词 : 初 中体 育 体 育意识 培养
多学校 目前 的实践情况来看 ,已经较 以前的教学方式有 了很大的 1 、 体 育 意 识 及 构 成 学生开始正确 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体育活动 的重要 性 , 让学生 我们 通常所说 的体 育意识 ,就是指认得 大脑 系统 中控制我么 转变 , 体 育活动 的部分 。 意识是 对客观事物 的真实反 映 , 因此 , 体 育意识 能够有机会 参与到各种各样 的体育 锻炼 中。但是不容 乐观的是很
3 、 学 生 体 育 意 识 的判 断
高体育工作 的教 学素质 。 让 学生受到专家专业 的体 育教育 ; 学 校进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个体差异,尊重并爱护学生 ,要关注学生 的运动需要 和 运动兴趣 ,注重采用分层教学来引导学生。其次 ,要 注 重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 ,在运动 中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多 交流 ,相互学习 ,相互进步。如在篮球教学的三步上篮 教学 中,引导小组 中已经掌握基本技巧的学生去带动其 他学生 , 让小组成员获得共同发展 。 又如在铅球教学中, 如何投掷才能让距 离更远 ,教师可引导力量相差不大 的
挑战 、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拓展 ,让学生在活动 中巩固
所 学 知 识 ,形 成 技 能 。教 学 中教师 必 须 清楚 地 认 识 到 ,
终身体育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而学生的对体育理论知识 的学习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参 与到体育运 动 过程 中,在过程 中认知 、了解、理解、掌握并应用体育
致 学 生 兴趣 缺 失 ,此 时 教 师 不 防引 导 学生 来 一 次 比赛 ,
学生 的兴趣被激发了,参与也就积极了。体育器材 的规
划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具有积极意义 的,因为在现 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因器材不足或场地等 因素而影响运 动 ,通过这种训练能让学生更合理地安排器材的使用 ,
以 良好 的 师生 关 系 为基 础 ,教学 中教 师注 重 关 注 学生 的
如在篮球教学的运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 中,运 球 ,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是急促好 ,而运球 、传接 球技术 动作和对球的控制是基本技能 目标 ,同时还要发 展学生的灵敏 、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在此基础上上 培养学 生合作精神。在教学 中,如运球 ,学生不仅要通 过 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掌握高低运球 、单手前后左 右运 球 、左右手交替运球 、体前变 向运球 、胯下运球 、急停
知识。
2 . 构建和谐课堂气 氛,发挥学生主体性 。实施开放

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策略论文

体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策略论文

体育教学中关于培养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探讨【摘要】终身体育意识是进行中学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和基础理念,目的就是充分发挥中学时代在学生的整个人生阶段中承上启下的作用,通常终身体育知识、体育技巧以及体育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能够保持体育运动,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必要性培养策略中学体育教学成果的典型标志之一就是能够成功培养学生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爱好,并逐渐养成可以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但是目前在素质推行力度不够、应试教育“余威”仍在的教育环境下,想要落实终身体育意识则具有一定的难度。

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便是对中学体育课程进行相应的变革和优化,以成功培养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爱好,并逐渐养成可以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教学目标,同时在潜移默化当中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还是改革,难点仍然是在教学观念的转变方面。

一、中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必要性在整个中学教育体系当中,体育教育这一课程占有重要地位,落实体育教育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落实终身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以及培养终身体育能力,不仅有利于达成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

第一,积极落实终身体育意识是培养学生对体育长久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和思维的活跃期,他们对某些事物的认识已经不单单局限于表面感兴趣的阶段,在兴趣的背后是对这一事物更加独立和独特的认识和理解。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不能够仅仅依靠单纯的“热闹”“好玩”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即便真的被吸引,这种兴趣也很难持久。

积极落实终身体育意识,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体育的本质和精髓,还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学习体育的热情和主动性,更加能够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健康的体育意识,这对学生来说,比较某些体育技巧、体育知识、体育理论更有价值,更能够让学生受益终生。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小议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小议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小议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很重要,下面给出几点看法:
首先,在体育课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能,同时要让他们明白运动的重要性,重视保护身体的安全,让学生明白以体育锻炼为人们身体健康带来的积极意义。

其次,要倡导学生运动休闲和公益活动,比如在课余参
加户外观赏、郊游等文化活动,促进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形成,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公众丰富着多彩多姿的体育文化。

再者,教师要在体育课上注重让学生了解国家体育的发
展和政策,提高学生的国家观念,让学生明白参加体育运动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让他们懂得分辨健
康的和不健康的运动,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为成长做好准备工作。

总而言之,通过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既可以
提高学生的体质,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增进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让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认识。

优秀的体育意识是我们追求健康身体以及更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最终健康人人有份。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体育意识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体育意识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如何培养体育意识【摘要】近年来,初中体育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以及教师对学生体育能力和意识的培养也愈加重视。

初中生正值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也处于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正在形成,加强学生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能够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初中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应渗透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在体育活动环节应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实现行为和意识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意识体育意识是坚持长期有效体育健身锻炼的最基本动因,其形成离不开兴趣的激发、体育健身习惯的养成等环节。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逐渐形成以“健康第一”思想为指导,强化培养健康意识,形成牢固的内在健身动力,为体育打下基础。

一、判断学生体育的意识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初中学生是否具有体育意识。

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

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

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

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人们有无体育意识是全民健身运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努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分析影响学生体育意识的因素学生因受文化修养、体育基础、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之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制约,造成体育意识淡薄,所以重智轻体的观念仍然占主导地位。

学生参与体育的意识差,体育意识没有真正形成。

不过,从中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主观行为等方面来看,就其行为认识上讲,当代中学生在体育活动倾向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终身体育作为新的终身教育思想体现,它为学校体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关键是人们要有较强的体育意识。

而正确的体育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现在、将来乃至一生都能坚持不懈地参与体育活动,使学生终身收益。

因此,有必要对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及培养作番剖析和阐述,与大家一起学习共同探讨。

一、体育意识及构成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

体育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体育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人对体育感觉、思维和判断的总和,是人对体育运动总的认识和看法。

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

态度状态包括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状态、情感状态和意志状态。

体育素质,既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知及其水平,也包括人们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的熟练程度,以及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接受和吸收能力。

二、体育意识的特点
体育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内在性:体育意识不等于体育行为,体育意识是内隐的,是一种内在的结构;客观性:体育意识一方面是人脑这个自然物质的机能和属性,另一方面体育意识的来源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任何人的体育意识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相互作用,通过社会环境
持续不断的影响,通过大量的体育实践活动而逐步形成的;能动性:体育意识能够支配和调节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意志和情感体验,能够限制或推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稳定性:体育意识形成后,将持续较长时间而不轻易改变;对象性:任何体育意识都是针对体育和体育活动中的某一对象,因而它具有主体与客体的对应关系;系统性:体育意识是一种态度控制系统,各态度之间彼此相连,紧密相关,形成有机联系;历史制约性:体育意识的反映对象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体育需求和社会体育能力下产生和进行的。

三、学生体育意识的判断
由于体育意识的构成主要是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因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别初中学生是否具有体育意识。

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否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是否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依赖感、必要感、赞同感和支持感等;是否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

在判别时,首先要看是否具备一定的关于体育和体育活动的知识、方法、技能和评论,因为这是基础。

如果已经具备,还要看是否具有正向体验和积极的意向。

只有同时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认识、情感体验和体育需要,才能说有体育意识。

人们有无体育意识是全民健身运动成败与否的关键,努力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是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初中阶段体育意识潜在因素的分析
初中学生因受他们文化修养、道德规范、体育基础、自身素质和他们认识能力等因素的局限性及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致使学生的体育意识淡薄,重智轻体的观念占主导地位。

学生的参与意识差,体育意识更令人担扰。

不过,从对中学生体育锻炼活动主观行为方面的情况看,他们就其行为认识上,反映出了当代中学生对体育活动倾向方面有了明显的时代进步。

从他们具体落实到实践中的情况看,与其对体育活动的主观行为相比具有其共性,也有差异。

在当代中学生群体中,他们受其知识、文化背景的影响,不仅对体育锻炼活动的价值现象较以前更有时代意义上的认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观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的主观参与倾向。

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对体育锻炼思想行为方面表现出主观参与倾向的比例较大,而真正参与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减少。

再者说体育教师及学校的因素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学校体育活动的客观条件较差,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

学生主观上他们想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作为锻炼的首先条件,同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希望有专门的教师给予帮助、指导,使他们能在喜欢的项目上得到锻炼。

如果体育教师的工作热情很难调动起来,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将极大的阻碍了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对于很多学校而言,由于体育器材、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上的“贫泛”,导致许多的教学内容不能开展。

学生也就只能学到零碎的、间断的、毫无系统可言的知识和
技能,使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受到极大的制约。

五、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意识培养
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体育意识的途径有:改变人们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使之具有正向的体验和积极的态度;努力提高人们的体育素质,使人们更能够反映体育和体育活动。

具体的是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行在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排除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提高师生的体育积极性;加大意识教养的力度,发挥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体育竞赛的激励作用,发挥体育宣传的导向作用,构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高尚的体育情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培养学生观赏体育比赛的能力。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

它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相互配合;它需要体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改变强行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技能的方法,改变体育教学公式化、成人化、训练化的方法,积极创新,着眼于未来,适应现代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

学校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但要把它真正变成有效的学校体育实践,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中,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将是关键,其必将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终身体育思想的建立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我认为学校体育工作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意识的培养和体育习惯的养成。

如此,才能从
根本上来扭转这种现状,以达到“全民健身”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