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动物环境卫生学ppt课件
动物环 环境 与机体内部生理机能关系。 动物生态学:环境对动物的 种类、数量、形态、机能。 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习惯 与环境关系及规律。 动物环境控制工程学:如何 工程手段适应或改善环境。 动物环境卫生学:
动物环境科学的分支之一。
2.目的:
( 1 )为动物(或畜禽)创造良好的生活和 生产条件。(保证健康,预防疾病,提高 生产力和降低生产成本,充分发挥家畜的 利用价值来满足人民生活和轻工业原料伤 日益增长的需要。) ( 2 )同时对动物生产中产生的粪尿,恶臭, 污水,药物残留等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 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37.8
0.18 -0.09 -0.35 -0.62 -0.88 -1.15
45.4 68.0 90.7 113.4 136.4 158.7
- 0.58 0.54 0.50 0.46 0.43
表2 环境温度对更赛母牛发情周期及发情持续期的影响
环境温度
(℃)
18.2
33.5
发情周期
(天)
19.5
17.0
动物环境卫生学
鸵鸟
孔雀
鹧
鸪
长白公猪
杜洛克公猪
表1. 温度对猪(进食量、增重和饲料效率的影响 气温℃ 进食量kg/d 日增重kg 饲料/增重 能量效率% 0 5.07 0.54 9.45 19.4 5 3.76 0.53 7.10 25.7 10 3.50 0.80 4.37 41.7 15 3.15 0.79 3.99 45.8 20 3.22 0.85 3.79 48.2 25 2.63 0.72 3.65 50.1 30 2.21 0.45 4.91 37.1 35 1.51 0.31 4.87 37.4
• 生产场地和动物圈舍是动物必须 的生活环境.
(完整版)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试题答案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1.环境应激:是指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2. 生物节律:动物由于光照时数的周期性变化,其生理状态、生化过程、行为习性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这种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节律。
3.临界温度:指气温下降或升高时,引起机体代谢率开始提高时的环境温度,分上限和下限,一般指下限临界温度.4.动物福利:维持动物生理与心理的健康和正常生长所需的一切事物。
5.尘肺病:微粒侵入到肺组织的淋巴间隙和淋巴管内,并阻塞淋巴管,淋巴液潴留,导致结缔组织增生,肺组织坏死。
二、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1.自然环境的三大要素是指气候因素、土地因素、生物因素。
2家畜的体热调节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两种方式,体热调节中枢存在于下丘脑。
3.温热因素的综合评定指标温湿指数的值越大(THI>69),奶牛热应激越严重;气温低于0℃时,风冷却力的值越大,家畜冷应激越严重;温热因素中以气温为核心。
4.可见光的生物学效应,主要是通过眼、视神经导致动物的下丘脑兴奋,使其分泌促释放激素;这些促释放激素经下丘脑下部-垂体门静脉循环系统到达垂体前叶,并使之分泌促激素;这些促激素再作用于相应的腺体产生相应的激素,参与代谢。
5.空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有害气体、微生物和粉尘三个方面的内容。
6.畜牧场粪便处理与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用作肥料、用作饲料、生产沼气。
7、水资源的种类可分为:地面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8.根据外围护结构的封闭程度,畜舍可分为开放式畜舍、半开放式畜舍、封闭式畜舍等类型。
9.畜舍横向机械通风的方式有负压通风,正压通风、和正负压联合通风。
10. 高山病的发生,是由于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导致机体组织缺氧所致。
三、判断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小气候与大气候的不同在于个别气象因素的差异。
动物环境卫生学第1章基本概念课件
复 习 思 考 题
1.家畜环境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学习研究家畜环境卫生学的意义有哪些?
3.名词解释:家畜环境、内环境、外环境; 环境应激、应激源;服习、驯化、适应。 4.家畜环境因素的分类及内涵是什么?
5.环境应激对家畜有哪些影响?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4.环境应激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在畜牧业生产中,常常利用畜禽的应 激反应,加快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种禽和商 品鸡的生产效率,常在产蛋末期给鸡群 以停水、饥饿、缩短光照时间等剧烈的 应激源,使其很快停产、落羽,然后再 改善饲养条件,能促使迅速恢复,而进 入下一个产蛋期,这就是利用应激实施 的强制换羽。
家 畜 环
家畜环境(Envieronment of Domestic Animal) 是指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 畜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总体。
所谓直接影响,是指气温、气湿等可直 接作用于畜体的气象因素。 所谓间接影响,是指如土壤中的重金属 元素可能通过饲料或饮水而影响家畜,成为 间接环境因素。
适应(Adaptation) :是指动物在长期生存竞 争中为适应外界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改善 的表现,是经过若干年、若干代自然选择 和人工选择的结果在行为、生理、解剖和 形态上已发生根本变化,并能遗传给下一 代。如牦牛能适应空气稀薄的高寒气候, 骆驼干热的沙漠气候。
家畜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5. 无惧怕和应激 十六、集约化动物生产带来的问题 1. 生产性能降低 2. 疾病传染和发病率高 3. 种畜利用率高,淘汰率高 4. 应激综合症高,影响畜产品质量 5. 身体伤害率高,影响胴体质量 6. 异常行为表现的个体多 十七、通风口的设计 1. 进气口在正压区内 2. 进气口均匀布置 3. 设地脚窗通风 4. 适度加大排气口 5. 减少进、排气口间的转折 6. 进气口要远离灰尘源 7. 畜舍跨度和净高适宜 十八、加大防寒管理 1. 适当加大畜禽饲养密度 2. 地面铺设垫草 3. 防止舍内潮湿(是间接保湿的有效方法) 4. 控制气流、防止贼风 5. 利用太阳辐射 十九、地面对畜禽和畜舍的影响 1. 影响畜禽的体温调节 2. 影响畜舍温热环境 3. 影响畜舍卫生状况 4. 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 5. 影响畜产品质量 二十、减少畜舍内微粒的措施 1. 建筑设施方面 ① 选址时注意远离尘源工厂 ② 布局时注意饲料相关建筑远离畜舍 ③ 使结构利于通风换气,必要时考虑畜舍内安装空气除尘器 2. 环境方面 在牧场周围种植防护林带,在场内道路两旁的空地上种植牧草和饲料作物,粉碎饲料的 场所或堆积干草的场地应远离畜舍。 3. 饲养管理方面 ① 饲喂湿拌和颗粒料 ② 在更换或翻动垫草时,应趁动物不在舍内时进行 ③ 禁止在舍内擦拭动物和干扫畜舍地面 ④ 保证舍内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及时排出舍内微粒
2
10 动科 1 班
史玉龙
个人整理
仅供参考
以增加或减少散热以维持正常体温的调节方式。 3、化学调节(产热调节) :在较严重的热或冷的环境中,仅靠散热调节不足以维持体温 恒定时,必须降低或提高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率,以减少或增加产热的调节方式。 三、等热区的影响因素 1、动物种类 2、年龄和体重 3、生理状态 4、皮毛状态 5、饲养水平 6、生产力 7、气候适应性 8、管理制度 9、其他因素 三、气温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1、对采食和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2、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3、对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4、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5、对机体健康的影响:①通过影响病原体间接影响动物健康②影响幼畜被动免疫③影 响动物抗病力④直接伤害、致病或致命 四、动物舍内防湿措施 1、选择干燥和排水良好的地址 2、注意建筑设施的防潮(地面、墙面使用防潮层) 3、注意舍内保温(应在露点以上) 4、保持室内适宜通风 5、加强饲养管理中的防潮工作 6、注意及时更换或添加垫料 五、添加垫料的意义 保暖 吸潮 吸收有害气体 增强畜体舒适感 保持畜体清洁 六、饲养密度对畜禽及环境的影响 1. 对舍温的影响 2. 对舍内湿度的影响 3. 对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4. 对噪音强度的影响 5. 对畜禽生活习性的影响 6. 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7. 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七、自净作用的卫生学意义: 1. 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2. 致病微生物减少 3. 寄生虫卵减少 4. 毒物浓度降低 八、沼气产生的条件: 1) 无氧条件 2) 有机物充足 3) 有机物中碳氮比适宜(25:1) 4) 温度适宜(35℃最佳)
家畜环境卫生学名词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家畜与外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利用、保护、改善和控制畜牧场及畜舍的措施的学科,是环境卫生学的一个分支,也是环境卫生学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在畜禽养殖领域的应用。
生物稳衡性:外界环境变化时,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维持内环境及生命活动相对稳定。
生物节律: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动物行为、生理机能以及数量、分布和生活方式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学周期,也称为生物节律。
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原:把凡能引起刺激反应的刺激因素(如刺激物的性质是机械的、物理的等等)称作应激原。
基因铭记:铭记是母畜在孵化和胎儿期刺激学习的结果,而基因铭记则指遗传的转录调节。
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是细胞在应激条件下合成上升的具有保护细胞功能的蛋白质家族,被称为分子伴侣。
热增耗: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被称为体增热也称为热增耗。
显热散热:辐射散热、传导散热、对流散热三种又可称为可感散热或显热散热。
潜热散热:动物体表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动物体热量的过程称为蒸发散热或潜热散热。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舒适区:舒适区是指动物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恒定的环境温度范围。
临界温度:指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动物通过物理调节仍不能维持体温恒定而开始提高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环境温度。
也称下限临界温度。
饱和差:饱和差是指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当时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
饱和差越大,表示空气越干燥,否则反之。
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中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露点温度。
简称露点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单位为g/m3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
温湿指数(THI):是用气温和气湿相结合来估计炎热程度的一种指标。
风向玫瑰图:将诸风向的频率按比例绘在8或16个方位上,表示风向分配情况的特殊图示。
动物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动物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环境:作用于动物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
2.应激:环境应激,环境因素干扰或妨碍动物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的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
3.应激源:引起动物应激的有害环境因素。
4.温热环境:指动物周围空气环境中的温暖、凉爽、炎热或寒冷等状态,由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和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素。
程。
23.自然沉淀:当水流减慢或静止时,水中原有的悬浮物可借助于本身的重力下沉,使水澄清。
24.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水体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逐渐消除污染以达到净化。
25.DO:水中溶解氧含量。
27.卫生距离:为了预防疫病传播与火势蔓延,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28.饲养密度:家畜在畜舍内的密集程度,一般用每头家畜占用的面积来表示。
29.PSE肉:动物在宰前遭受激原作用,导致宰后肌肉组织色泽苍白,质地松软,有渗出
液,这种肉不耐贮存,烹调合用性和适口性变差。
家畜环境卫生学重点名词解释
适应:家畜对内部或外界产生的有利于生存的生物学和遗传学变化。
短日照动物:绵羊山羊等动物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而发情配种的动物。
显热:非蒸发散热可使环境温度升高,这种热量叫显热。
热性喘息;高温时家畜进行快而浅的呼吸;其作用是减少深呼吸的产热量,避免呼吸造成的碱中毒。
空气电离:地面大气中的分子或原子在催离作用下分离成离子的现象。
相对湿度:在一定温度气压下实际水汽压和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露点;在一定气压下,使水汽至饱和时的温度。
应激:家畜对内部或外界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的总和。
贼风:一股温度低,速度大的气流。
堵塞门窗孔洞。
采光系数:指窗子有效透光面积和有效地面面积之比,通常以1:x的形式表示,幼畜舍1:10,育肥舍1:15。
入射角:畜舍地面中央一点所引直线与地面水平线间的夹角。
太阳方向角:太阳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的夹角。
透光角;畜舍中央一点到窗口上缘和窗口下缘引出的两条直线所夹的角。
空气轻离子:大气中性原子丢掉电子带正电荷,自由电子与大气中性原子或分子碰撞带负点。
空气重离子:空气轻离子附着在固体或液体的悬浮的微粒上就形成了空气重离子,重离子活性小,直径大,寿命长。
冬季低限热阻:冬季保证外维护结构内表面湿度不低于允许值的的总热阻。
有机污染:水中有机污染物分解产生N、P等营养素,促进水生生物(特别是藻类)大量生长,繁殖,大量消耗水中溶解氧,使鱼类不能生存,最后藻类也因缺氧而死亡,病腐败产生臭气,这种水体称为水体富营养话。
标志是水中总P大于20mg/m3.水体污染一般用溶解氧(DO),生物需氧量(COD),化学耗氧量表示(BOD).DO≥4-5mg/L,COD≤2-3mg/L,BOD≤3-4mg/L日射病:强烈的太阳辐射穿透颅骨,使脑部温度升高,导致脑部损伤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体温不高或稍高。
温热环境:直接与家畜的体热调节有关的环境因素总和,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热辐射和气流。
体热平衡:机体产热和散热两个对立的过程中的动态平衡。
环境卫生学
45、环境污染:是指自然环境诸要素(空气、土壤、水体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产生的或来自自然界的污染物的污染,并超过自然界的自净能力而达到一定程度,对人、畜和其他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
46、换气:畜舍密闭情况下,引进舍外新鲜空气,排除舍内污浊空气
47、采光系数(=窗户的有效采光面积/畜舍地面面积 )
36、畜舍布置形式一般要求横向成行,纵向成列;尽量将建筑物排成方形,避免排成狭长而造成饲料、粪污运输距离加大,管理和工作不便。四栋以内,单行排列;超过四栋则可双行或多行排列
37、适宜温度是指对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利的环境温度。
38、生产环境温度是指在生产中不至于导致家畜生产力明显下降以及健康状况明显变化的温度。
4、应激:干扰或妨害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或行为上反应的过程
5、第一阶段:动员阶段或警觉反应,是机体对应激源作用的早期反应;第二阶段:适应或抵抗阶段,经受了应激源的作用,畜体获得全身性的适应;第三阶段:衰竭阶段,应激因素作用时间过长或强度过大,动物抵抗力耗尽,出现营养不良、新陈代谢不可逆变化、不再能继续适应、出现应激综合症,直至死亡。
20、热性喘息:当气温升高到某一限度时(过高温度处),动物开始加快呼吸,表现为呼吸急速、浅表,张口伸舌,流涎,这种反应称为热性喘息
21、高温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1)采食量及饲料利用率 动物采食量下降,消化率提高,生产性能下降2)饮水量3)生长肥育速度减慢4)产蛋性能 产蛋率下降,蛋体积变小,蛋重减轻,蛋壳变薄,变脆,粗糙5)产奶性能产奶量显著下降,无脂固形物和酪蛋白含量减少6)对畜产品品质的影响 高温环境有利于动物脂肪的沉积。过高时,易诱使猪产生PSE(pale,soft,exudative,苍白、软、渗出性肉)7)死亡率↑:尤其幼畜禽
家畜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家畜环境卫生学家畜环境:是指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对家畜生活和生产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的超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应激因子:家畜环境中凡是能引起机体呈现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因素称为应激因子。
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包括热辐射、温度、湿度、气流等。
基础代谢产热:指动物处于饥饿、休息(静卧清醒)、温度适宜(20℃)、消化道无养分可吸收的状态下的产热量。
体增热(heat increment,HI):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被称为体增热生产代谢产热:是指动物生产产品如生长、繁殖、产乳、产蛋、产毛等或劳役而增加的产热量。
活动产热:是指动物因起卧、站立、步行、自由运动、觅食、饮水、争斗、适应环境变化和其它生理活动等而增加的产热量。
辐射(radiation)散热:是指物体表面以电磁波形式连续释放热量的过程,辐射散热可以不通过中间介质而传递。
传导散热(heat loss of conduction):是指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通过分子或原子的振动或旋转等将热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过程。
对流散热:是动物与流体(气体或液体)之间分子相对位移造成的热传递。
蒸发散热(Heat loss of evaporation):是指动物体表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时吸收和发散动物体表热量的过程。
畜体热平衡(homeothermy):是指动物体产热速度等于散热速度,产热量等于散热量的动态平衡状态,是恒温动物体温保持恒定的前提。
等热区(zone of thermal neutrality):是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即下限临界温度与上限临界温度之间的环境温度范围。
饱和水气压:空气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水气压被称为“饱和水气压”。
绝对湿度: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单位为g/m3。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水气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我对动物环境卫生学的认识4000字
我对动物环境卫生学的认识4000字动物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动物生活环境对动物健康和生产影响的科学。
它涵盖了动物环境的设计、优化和管理,以及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清除等方面。
家畜环境卫生学是动物环境卫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家畜 (如牛、羊、马等) 的生活环境、生理和行为特点,以及家畜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
动物环境卫生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畜牧业的发展。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关注动物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马厩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在欧洲,18 世纪后期,人们开始对家畜的环境卫生进行研究,并逐渐建立了相关的学科。
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动物环境卫生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0 世纪初期,人们开始对家畜的人工气候室进行研究,并建立了家畜环境生理学这一学科。
20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环境卫生学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和普及。
在现代,动物环境卫生学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畜牧业生产、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动物健康的重视,动物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和应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
动物环境卫生学主要包括家畜环境卫生学和野生动物环境卫生学两个方面。
家畜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家畜的生活环境、生理和行为特点,以及家畜场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
野生动物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生理和行为特点,以及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保护和管理等方面。
动物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和维护人类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动物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家畜环境卫生学 (2)
1.热射病:在炎热潮湿的夏季,由于家畜主要赖于维持热平衡的蒸发散热受阻,致使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严重时会突然倒地昏迷,发生‘中暑’,我们又称之为热射病2.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3.绝对湿度: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4.相对湿度: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的指标5.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于当时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6.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时的温度为露点7.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依靠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8.应激: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称之为环境应激9.光周期:光照时间运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规律变化10.光钝化:动物长期处于持续的长光照下,会产生对光的不敏感的现象10.地窗:设于采光窗下,按采光窗面积的0.3-0.5设计成卧室保温窗可形成穿堂风和扫地风,对防暑更为有利11.采光系数:窗户的有效面积与舍内地面面积之比12.透光角:畜舍地面中央一点到窗户上缘和下缘引出的两条直线之间的夹角>=513.入射角:畜舍地面中央一点至窗户上缘所引的直线于地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2514.正压通风:通过风机将舍外新鲜空气强制送入舍内,使舍内气压增高,舍内污浊空气经风口或风管自然排出15.体增热:饥饿的动物采食了饲料后,还没有完成消化,吸收,但体内已经产生一定的热量,以前生理学上称之为特殊动力作用16.红斑作用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和特异反应17.基础代谢产热:家畜在饥饿,休息,气温适宜和消化道中无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的产热量。
家畜环境卫生学
家畜环境卫生学一、名词解释1、应激:是指作用机体的一切异乎寻常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
它伴随有一系列的神经和内分泌的变化,特别是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和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2、温热环境:是指直接与家畜体热调节有关的外界环境因素的总和。
3、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物理和行为调节无法使动物保持体温正常,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4、过高温度:如果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体温升高,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代谢率可提高10-20%,这因高温引起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也可称为“临界温度”,但为别于下限临界温度,特称为“过高温度”或“上限临界温度”.5、热性喘息:就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动物出现的增加呼吸频率,减少呼吸深度的现象。
热性喘息常见于汗腺不发达或缺乏汗腺的动物如猪、鸡、狗。
6、舒适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舒适区,在舒适区内畜体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为舒适。
7、噪声:物体呈不规则,无周期性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噪声(物理学角度)。
凡是环境中不协调的声音,人们感到吵闹或不需要的声音,均称为噪声。
8、游离余氯:水的消毒一般用氯进行,为了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氯的用量必须超过水的需氯量,使氯化消毒后尚能剩余一些氯,称之为游离余氯。
9、光敏作用:当机体内含有某种光敏物质时,在接受光照时,而引起的皮肤炎症和坏死现象。
10、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湿度(饱和水汽压)和绝对湿度(实际水汽压)之差。
1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单位为克/立方米。
绝对湿度直接表示空气中水汽的绝对含量,即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量12、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含有水汽量与空气中可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之比。
它表示空气潮湿的程度,以百分率表示,是表示空气湿度最常用的指标。
环境卫生学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家畜环境: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环境应激: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
温热环境:家畜周围空气中的温暖、炎热与寒冷、它由空气中的温度、湿度、气流和太阳热辐射等温热环境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
标准代谢:家畜在饥饿、休息气温适宜和消化道中无养分可吸收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的产热量。
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短时间内,体内代谢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能。
以热的形式散失。
生产产热:家畜的生殖、生长、产乳、产毛、产蛋,都在维持产热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产热量,这主要是营养成分转化为上述畜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
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助物理调节维持体温正常的环境温度范围。
实际是由下限临界温度和过高临界温度构成的一个温度区舒适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尚有一区域,在此区域内产热和散热正好达到平衡,不需进行物理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舒适,这一区域称为舒热区(舒适区)。
如环温高于舒适区,便开始遭受热应激,如低则遭受冷应激。
热平衡破坏:在家畜的热冷调节仍不能维持产、散热平衡时、必然引起动物提问的升高或者下降,叫做动物的热平衡的破坏。
绝对湿度: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g/cm 3.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
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百分率。
饱和差;在某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当时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之差。
饱和差愈大,表示空气愈干燥。
露点: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因为气温下降,使空气达到饱和,这是的温度为露点。
空气湿度:表示空气潮湿程度物理量叫做,简称气湿。
温湿指数:气温和气湿两者结合来评价炎热程度一个指标。
等温指数:用气温、气湿、风速相结合来评定不同状态奶牛热应激程度的一个指标。
有效温度:亦称作“实感温度”是在人类卫生学中根据气温、气湿、气流三个主要温热因素对人综合作用时,人的主观感觉制定出的一个指标。
环境卫生学
名词:1.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畜禽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以制定、利用、保护和改造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2.牧场设计学:研究畜禽的生活环境与其生长发育,生产力提高的关系,并给以创造出有利于这些生理活动的生活环境的科学.3.环境:环境是指作用于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即与家畜生活和生产有关的一切外界条件,或对家畜生存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4.应激:动物处在有害情况下,能产生保护性反应或适应以消除或防御之,假如那种有害因素超过动物机体所能忍受的限度,则家畜生理机能失调,轻则影响健康和生产力,重则引起疾病甚至死亡。
这种干扰和妨碍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称之为“应激”.5.应激源:凡能引起应激的刺激因素称为应激源.6.温热环境:是指炎热、寒冷或温暖、凉爽的空气环境,是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它是由空气温度、湿度、气流速度和太阳辐射等温热因素综合而成。
7.小气候:是指由于地表性质不同或人类和生物的活动所造成的小范围的特殊气候。
例如:农田、牧场、温室、车间、住房、畜舍的小气候。
8.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递、放射携带能量,这种传递、放射并携带能量的方式.9.长日照动物:马驴等在春季日照逐渐延长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长日照动物”.10.短日照动物:山羊、绵羊等在秋季日照逐渐缩短的情况下发情交配称“短日照动物”.11.基础代谢产热:常称“饥饿产热”,指饥饿休息,温度适宜和消化道没有养份可吸收的情况下的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也是动物最低产热量。
12.消耗饲料产热(体增热/热增耗):是指饥饿动物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
13.对流散热:是指受热物质本身的实际运动,将热由一处移至另一处称对流散热。
14.蒸发散热:热量通过皮肤,呼吸道表面水分的蒸发而散失,称蒸发散热.15.物理调节(散热调节):指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中,家畜首先借助于皮肤血管的舒缩,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其次通过加强或减弱汗腺和呼吸活动,寻找舒适的小气候和改变自身姿势来增加或减少热量的放散来维持正常的体温,这种调节叫物理调节。
动物科学考试重点——家畜环境卫生
名词解释:1.家畜环境:是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自然与社会因素之总体。
有内环境和外环境之分。
2.家畜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家畜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制定出利用、控制、保护和改造环境技术的措施的一门学科。
3.环境应激:家畜对干扰或妨碍机体正常机能的内外环境刺激,产生生理和行为上非特异性反应的过程。
4.临界温度:当气温下降散热增加时,物理和行为调节无法使动物保持体温正常,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这开始提高代谢率的外界温度称为“临界温度”或“下限临界温度”。
5.舒适区:在等热区的下半部偏上有一区内畜体代谢产热刚好等于散热,不需要物理调节,而能维持体温正常,家畜最为舒适。
6.温室效应:CO2对于从地表放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几乎不能透过,而且能够强烈的吸收,从而阻止辐射扩散到高空中去。
这样把热量储存在空气中,使大气的平均温度增高这种现象,称之为“温室效应”。
7.阳伞效应:与“温室效应”相反的一种效应,是由于大气中漂浮的许多固体和液体的微粒(统称为“气溶胶”)引起的。
它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从而对地面产生冷却作用。
8.水的硬度:是指水中的钙、镁等盐类的总含量,铁及其他物质也占一小部分。
9.露点:空气中实有水汽量不变,压力不变,当气温下降到使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该温度称为露点。
10.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11.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平均与最低月平均温度之差。
12.畜产公害:畜牧生产过程中,由于可以产生多种有害气体、粪尿、尸体、鸡的死胚与蛋壳,对人类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危害。
而在畜产品中由于某些元素的累积和富集、药物的残留,也可对人类健康和生命产生一定的危害,二者统称。
13.污染:有害物质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所允许的量,则称之为污染。
14.生物富集:是指有些物质通过食物链在各生物体之间传递过程中,其浓度逐渐增高。
15.环境自净:自然界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对有害物质具有一定的去除消害、降解、转化、灭活作用的能力。
动物环境卫生学
动物环境卫生学家畜环境卫生学作业题(一)一、名词解释(20分)体温传导散热化学调节绝对湿度光周期皮温导热系数采光系数机械通风集中采暖二、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影响家畜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 考虑主风和地势,畜牧场各区应如何配置?3. 影响畜舍自然采光的因素有哪些?4. 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沼气的条件有哪些?5. 寒冷地区冬季如何搞好畜舍的防寒管理?6. 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7. 造成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8. 为什么高温高湿比高温低湿更热?家畜环境卫生学作业题(二)一、名词解释(20分)辐射散热红斑作用通风换气总传热系数露点大气污染自然通风局部采暖透光角微粒二、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家畜体内热量散失的途径包括哪几方面?2. 红外线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3. 消除或减少畜舍内有害气体的综合措施?4.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社会联系的要求?5. 自然通风的原理(风压换气和热压换气)?6. 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腐熟堆肥的条件?7. 为什么低温高湿比低温低湿更冷?8. 影响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有哪些?家畜环境卫生学作业题(三)一、名词解释(20分)基础代谢体增热蒸发散热有效温度色素沉着作用风压换气自然采光风冷指数水体污染腐熟堆肥法二、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高温条件下畜体是如何进行热调节的?2. 蛋鸡生产中恒定光照制度是如何控制的?3. 消除或减少畜舍内微粒的综合措施包括哪些方面?4.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水源的要求?5. 如何确定畜舍的通风换气量?6. 畜牧生产的主要废弃物质有哪些?7. 如何搞好畜舍冬季的防寒保温工作?8. 夏季家畜防暑降温的措施有哪些?家畜环境卫生学作业题(四)一、名词解释(20分)物理调节蒸发降温等热区相对湿度飞沫传染有害气体水体自净入射角负压通风化学好氧量二、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低温条件下畜体是如何进行热调节的?2. 蛋鸡生产中渐减渐增光照制度是如何控制的?3. 消除或减少畜舍内微生物的综合措施包括哪些方面?4.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土壤的要求如何?5. 造成畜牧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 利用畜禽粪便进行腐熟堆肥的条件有哪些?7. 畜牧场场址选择时对社会条件有何要求?8. 寒冷地区冬季如何搞好畜舍的防寒管理?家畜环境卫生学作业题(五)一、名词解释(20分)临界温度辐射散热温湿指数对流散热灰尘传染总热阻热压换气正压通风联合通风生化需氧量二、回答下列问题(80分)1. 家畜体内热量的来源包括哪些方面?2. 气湿对蒸发散热有何影响?3. 紫外线的生物学作用有哪些?4. 选择畜牧场场址时对地形和地势的要求有哪些?5. 寒冷地区如何进行畜舍的保温防寒设计?6. 影响家畜等热区和临界温度的因素有哪些?7. 消除或减少畜舍内微生物的综合措施有哪些?8. 夏季如何为家畜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条件?。
动物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动物环境卫生学知识点总结动物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动物生存环境与卫生状况的学科,它涉及了动物生态环境、卫生条件、疾病防控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和养殖业中,动物环境卫生学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这些对人类的健康风险。
本文将介绍动物环境卫生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以供读者参考。
一、动物环境卫生学概述1. 动物环境卫生学的定义动物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动物生存环境、卫生条件及其对动物疾病传播、防控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科学。
2. 动物环境卫生学的重要性动物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对于动物的生存,健康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传播,提高养殖效率,保证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动物环境卫生学对于人类的健康同样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为不良环境可能导致动物疾病的传播进而威胁人类健康。
二、动物环境卫生学的基本概念1. 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是导致疾病的生物体,它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
这些微生物在动物的生存环境中具有广泛分布,能够通过空气、水源、食物和媒介传播给动物,并对动物的生长与生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疾病的传播途径疾病的传播途径有多种,主要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传播、水源传播和媒介传播。
不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传播途径,研究动物环境卫生学时需充分了解各种传播途径,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3. 疾病的防控疾病的防控主要包括隔离患病动物、杀灭传染源、消毒传染途径、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
三、动物环境卫生学的重要内容1. 动物饲养环境的规划与改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对于动物的生存与健康至关重要。
饲养环境的规划与改造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减少疾病发生率。
关于饲养环境的规划与改造内容包括:建筑物结构、通风与通风、温度与湿度控制、垫料管理、光照管理等。
2. 动物生态环境的采样与分析动物生态环境的调查与分析是了解动物生存环境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动物生态环境的采样与分析,可以了解动物周围环境的状况,识别潜在的病原微生物污染源,并及时采取相关防控措施。
环境卫生学
环境的概念广义的环境是指除遗传因素以外的一切影响动物生存、繁殖、生产和健康的因素,包括外界环境和内部环境。
生境:栖息地,是环境的一部分.环境因子:指动物生存环境中的各个单一的因素生态因子:指周围环境中对动物具有直接的、明显的环境因子.非生态因子:指对动物作用不明显或暂无作用的环境因子.生存条件:指在生态因子中对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具有决定影响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非生存条件:指那些次要的对动物影响较小的生态因子.二、环境与动物的一般关系(一)机体与环境的统一(1)有利的方面:环境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a. 动物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如动物吸入O2,排出CO2;从环境中得到营养物质b.动物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增强体质、提高生产力。
如适度的温度变化能促进产蛋鸡的抗寒和耐热能力,提高产蛋率。
(2)有害的方面:在有害因素的刺激下,当生理调节机能与有害因素的刺激保持平衡,机体产生保护反应而不出现病理状态;当机体反应能力低下或外界刺激的性质、数量和强度超过机体的适应能力时,机体呈现病理状态。
三. 环境卫生在畜牧业上的重要性1. 环境是动物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2.环境是动物进行生命和生产活动的四大要素之一(遗传、营养、环境和防疫)3. 现代畜牧业对环境有越来越高的要求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特点优点缺点劳动力少环境刺激贫瘠产出高应激源多效率高抵抗力低下规模大疫病群发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投入高饲料转化率高种畜利用率低、淘汰高成活率高对技术要求高周转率高对生产条件要求高定义:动物环境卫生学是研究外界因素对动物的作用和影响的基本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的制订利用,保护环境措施的一门学科。
一、适应的概念动物对内部或外界剌激所产生的有利于生存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变化。
二、适应的类型(一)生物学适应(表型的)(二)遗传学适应(基因型)(一)生物学适应1 概念: 动物个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表现的形态解剖学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的,以及行为学的有利于生存的特征2 特点:(1) 这种特征随环境变化而改变。
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
家畜环境卫生学A卷答案一、名词解释1.家畜环境:是指环绕于家畜居住空间周围的各种客观环境条件的总和..3.贼风:是冬季密闭舍内;通过一些窗户、门或墙体等处的缝隙进入舍内的一种气流.. 5.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7.畜禽动物福利:是指满足动物与它的环境相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的一种需求..9.水生植物塘:就是在塘中种养一些漂浮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利用这些水生植物来处理污水;可将污染物浓度降低到相当于二级、超二级和三级出水的水平..11.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汽密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密度的百分比;由于在温度相同时;水汽密度与水汽压成正比;所以相对湿度也等于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13.风冷指数:又称风冷却指标;是气温和风速相结合以估计寒冷程度的一种指标..它主要用于估计裸露皮肤的对流散热量..15.牛床:牛床是奶牛采食、挤奶和休息的地方..牛床的主要作用是奶牛在卧地的时候;乳房接触在清洁、干燥、松软的床面上;保证奶牛既舒适又清洁..17.家畜环境卫生:是指家畜饲养环境的条件;卫生状况是否适合家畜的生长与生活等..19.减量排放: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21.人工湿地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湿地;经人为设计、建造的;在处理床上种有水生植物或湿生植物的用于处理污水的一种工艺.. .23.水汽压指大气中所含水汽的分压力..它是大气压力的一部分;其单位用帕斯卡;简称帕Pa表示..二、填空题.1.机体的体温调节主要包括和两种形式..散热调节产热调节3.为防止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佝偻病5.人工照明一般以和荧光灯作为光源;来代替或补充自然采光..白炽灯7.机体散热主要有、、、等四种方式..辐射传导对流蒸发9.畜禽尸体处理方法主要有、和 _深埋法高温分解法焚烧法11.在紫外线照射下;被照射部位皮肤会出现潮红;这种皮肤对紫外线照射的特异反应称为.红斑作用13.四种散热方式中;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方式又称为“”;这部分热能使环境温度升高;故又称为可感散热或显热..非蒸发散热15.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有、和.臭气生产污水畜禽粪便17.畜牧业生产中;常用作为雏鸡、仔猪、羔羊和病、弱畜的热源;这不仅可以采暖御寒;而且还可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红外线灯19.根据畜舍内外气压差;机械通风可分为:、和三种方式..负压通风正压通风联合通风三、单项选择题1.波长在____ nm以下的紫外线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而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____ nm..CA. 260;230—250B.300 230~250C. 300;253~260D.350;300~3503.为保证舍内的适宜光照强度;透光角一般不应小于B ..A.2.. B.5..C.10.. D.1505.为防止仔猪被母猪压死;一般对母猪进行限位饲养;母猪限位栏宽度为A cm.. A.60—65 B.55—60 C.50~55 D.45—55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11.在全部太阳辐射中;红外线约占一;紫外线约占____.. AA. 50%—60%;1%B.50%~60%;2%C. 30%~40%;1%D.30%~40%;2%13.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_℃..CA. 13—15 30-- 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15.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当外界温度超过A ℃时;有些奶牛就开始进行热性喘息.. A.20 B.22 C.24 D.2617.粪便是家畜的代谢产物;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C %..A.2~5 B.8—10 C.5~8 D.15~1819.当湿度低于A %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干裂等疾病..A.40 B.50 C.60 D.7021.母猪和仔猪对环境温度的要求不同;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__℃;而出生后几天的仔猪要求___℃..CA. 13~15 30—32B.15~18 28—32C. 15—18 30—32D.15~18 32~3423.鸡在38℃环境中;相对湿度超过或在41℃中;相对湿度超过____ ;均有热衰竭的危险.. DA. 55% 30% B.55% 15% C.75% 15% D.75% 30%25.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 B度为宜..A.10 B.15 C.20 D.2527.-般认为;在气温D ℃、相对湿度50%~80%下;猪的生长、育肥效果较好.. A.14—26 B.10—26C.10~23 D.14~2329.低湿的危害远低于高湿;当湿度低于 A%时;会造成猪皮肤和暴露黏膜干裂;增加舍内空气中颗粒物含量;从而使猪患皮肤或呼吸道疾病..A.40 B.50 C.60 D.70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热环境因素总和评价指标的是B ..A.有效温度 B.临界温度 C.风冷指数 D.温湿指数32.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家禽产蛋的适宜温度范围为A ;高温可使产蛋量、蛋重和蛋壳质量下降..A.12—23℃ B.12—28℃ C.15—30℃ D.15—35℃33·鸡蛋翻蛋角度以水平位偏前俯后仰各B 度为宜;而鸭蛋为50~55度、鹅蛋55~60度更好..翻蛋时动作要轻、稳、慢..A.10 B.15 C.20 D.2534.环境温度适宜时;机体的蒸发散热量约占总散热量的 A;家禽约占 ..但在高温环境中;机体则主要依靠蒸发散热排除体内多余的热量..A.25% 17% B.25% 20%C.30% 17%D.30% 20%35.试验证明;利用遮阳可使在不同方向上通过外围护结构传人舍内的热量减少B .. A.10~15 B.17—35 C.5~25’D.30~35四、简答题共40分1.什么是等热区和临界温度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答:家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机体可不必利用本身的调节机能;或只通过少量的散热调节就能维持体温恒定..此时;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基本平衡;代谢率保持在最低水平..通常;把这一适宜的温度范围称为等热区..4分将等热区的下限温度称为临界温度;等热区的上限温度为上限临界温度;为有别于下限的临界温度;常称其为过高温度..主要影响因素有:动物种类、年龄和体重、皮毛状态、饲养水平、生产力水平、对气候的适应性、管理制度和空气环境因素等..3.说明你所了解的消毒方法及主要应用场合..答:1喷雾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等;用喷雾装置进行喷雾消毒;主要用于饲养舍清洗完毕后的喷洒消毒、带畜消毒、畜牧场道路和周围、进入场区的车辆..2浸液消毒用一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进行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3熏蒸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42ml、高锰酸钾21g;21℃以上温度、70%以上相对湿度;封闭熏蒸24h..甲醛熏蒸饲养舍应在空舍状态时进行..4喷撤消毒在畜禽舍周围、入口、舍内饲养设备下面撒生石灰或火碱可以杀死大量细菌或病毒..4.什么叫减量排放在饲养动物过程如何实现减量排放 10分答:畜牧生产过程中;通过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减少饲料中某些成分含量;提高畜禽群对日粮原料的转化率;使畜禽排泄物的数量和成分减少或改变;以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利于环境保护..5分饲养过程中;通过品种改良;选择合理的饲料原料如低植酸玉米等;采用有效的配方和低蛋白日粮;实行分阶段饲养法或干湿喂法;减少饲料浪费;以及适当使用酶制剂、植酸酶等;可实现污染物的减量排放..此外;提高家畜的生产性能;也是减少氮和磷排泄量有效手段..5分8.畜禽场对死亡畜禽尸体的处理原则是什么..有几种处理方法8分答:对死亡畜禽的处理原则:第一;对因烈性传染病而死的畜禽必须进行焚烧火化处理;第二;对其他伤病而死的畜禽可用深埋法和高温分解法进行处理;处理方法有:深埋法、高温分解法和焚烧法等..1.高温对母畜繁殖性能的影响;主要通过1高温引起体温升高..2高温减少采食量而影响母体的营养..3高温可使血液从内脏集中到体表;蛋白质合成减少及胎盘生长变慢;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 4内分泌平衡失调.五、论述题1、试述三种青贮方式的特点及应用场合..答:青贮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采用青贮窖、青贮塔、塑料袋青贮以及地面堆贮;可根据不同的条件和用量选择不同的青贮方法及相应的配套设施..1青贮窖是传统的青贮设施;多采用地下式和半地下式两种方式..地下水位低、土质坚硬地区宜采用半地下式;地下水位高或砂石较多、土层较薄的地区宜采用地上式窖..每种方式的窖底应距地下水位0. 8m以上..2地面堆贮是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选择干燥、平坦的地方;最好是水泥地面..这种形式贮量较少;保存期短;适用于小型养殖规模..3塑料袋贮:采用塑料袋青贮方式有以下优点: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青贮质量好;粗蛋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消化率高;适口性好;采食量高;气味芳香;损失浪费极少;霉变损失;流液损失和喂饲损失均大大减少;保存期长;可长达1—2年;不受季节、日晒、降雨和地下水位的影响;可在露天堆放;可集中收割、晾晒;短时间内完成青贮生产;储存方便;取饲方便;节省了建窖费用和维修费用;节省了建窖占用的土地和劳力;节省了上窖劳力;不污染环境;易于运输和商品化..必要的条件是将青贮原料切短、切细;喷入或装入塑料袋;排尽空气并压紧后扎口即可..如果无抽气机;应装填紧密;加重物压紧..畜牧业生产中;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畜牧业主要污染源源有: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的是臭气、生产污水和畜禽粪便..畜牧场臭气主要来自饲料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以及粪便在一定环境下分解产生;也来自粪便或污水处理过程..较臭的物质来自氨气、含硫化合物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分解产物..臭气不仅影响人畜健康;对家畜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也有影响..畜牧业污水以规模化养猪场和奶牛场产生的数量最多;问题最为突出..污水的数量及性质因采用不同的栏舍结构、冲洗方式和地板结构、材料以及生产规模而异..家畜的粪便是畜产废弃物中数量最多、危害最为严重的污染源..粪便是家畜的代谢产物;每天排出的粪尿量一般相当于体重的5%~8%..畜禽粪尿排泄量主要受环境生态因子、饲料质量、饮水量等影响..二、是非题1.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必须选用波长283—295nm的紫外线;不可用一般的紫外线灯代替..√2.机体散热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四种方式..√3.从透光角来看;卧式窗户比立式窗户的采光效果好;但立式窗户散热较多;不利于冬季保温..×4.不论在寒冷的北方或炎热的南方;天棚上铺设足够厚度的保温层或隔热层;是提高天棚保温隔热性能的关键;而结构严密不透水、不透气则是提高保温性能的重要保证..√5.对因烈性传染病而死的畜禽必须用深埋法和高温分解法进行处理..×5.为防止佝偻病和软骨病的发生;在对畜禽进行紫外线光照射时;可以选用一般的紫外线灯..×11.二氧化碳是一种对血液和神经有害的毒物..×12.畜牧场粪便和污水已经成为当前畜牧场被周围居民投诉的首要原因..×13.断喙机又称切嘴机;用来切断鸡嘴;是养鸡场必备的机具..√14.环境温度是影响畜禽生产和健康最重要的因素..√15.蒸发散热引起环境温度的升高和环境湿度的增加;因此;称其为非可感散热或潜热..×21.二氧化碳因由家畜呼吸排出;而且比重大;所以在畜舍下部、畜体周围的浓度较高..√22.堆肥发酵最适含水率60一65%;低于30%微生物增殖受抑制;高于70%空隙率低空气不足.. √23.断喙机又称切嘴机;用来切断鸡嘴;是养鸡场必备的机具..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环境卫生学
名词解释
1.环境:作用于动物机体的一切外界因素。
2.应激:环境应激,环境因素干扰或妨碍动物机体正常机能而引起的生理上和行为上反应的过程。
3.应激源:引起动物应激的有害环境因素。
4.温热环境:指动物周围空气环境中的温暖、凉爽、炎热或寒冷等状态,由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和辐射等因素综合而成,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力的重要环境因素。
程。
23.自然沉淀:当水流减慢或静止时,水中原有的悬浮物可借助于本身的重力下沉,使水澄清。
24.水体自净:水体受到污染后,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水体在一定的时间和条件下,逐渐消除污染以达到净化。
25.DO:水中溶解氧含量。
27.卫生距离:为了预防疫病传播与火势蔓延,各建筑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28.饲养密度:家畜在畜舍内的密集程度,一般用每头家畜占用的面积来表示。
29.PSE肉:动物在宰前遭受激原作用,导致宰后肌肉组织色泽苍白,质地松软,有渗出
液,这种肉不耐贮存,烹调合用性和适口性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