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6课北宋的政治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39张PPT)(共39张PPT)
知州3的.权地力方。 贫弱。
制钱 谷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由中央掌握; 设置_转__运__使_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 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 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 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 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
抽调而成。宋太祖为了控制兵权,对禁军进行了改编, 大约一半部署在京师,另一半安置在各地。 • 厢军是地方军,很少进行军事训练,多从事工役和杂役, 因而也称为“役兵”。 • 乡兵,分处在各地,战时征召,闲时务农,类似于民兵 性质。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
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D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2016·岳阳)“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
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D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 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
的历史事件是( D)
• 结果: • 统一了南方和中原地 区
思考:北宋是否完成了国家的全部统一?为什么?
没有完成统一。 原因:北宋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 的分裂局面。但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 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 政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下第6课北宋的政治共14张PPT

二、消除南方割据政权
方针:先北南宋后北未统一全国
结果:
积结贫束、了五积代弱十国的分
裂局面;即中唐原和南 方的分裂割据局面结 束了。
北宋
北 宋
怎样坐稳江山?
地方 pk 中央
兵 权 钱
怎么办?
此非他故,方镇太 重,君弱臣强而已。
君臣密谈、谋划天下
我忧伤了!唐 末以来战斗不息, 生民涂炭。
惟稍夺其权, 权 制其钱谷, 钱 收其精兵, 兵
宋初太祖时,取士较严,进士人数最多也没超过31人,宋太宗 即位后,开始突破100大关,有时一科竞达300多人… …宋代平均 每年取士的人数约为唐代的5倍,约为元代的30倍,约为明代的4 倍,约为清朝的3.4倍。
——《宋代扩大科举取士与冗官问题》
怎样评价 “重文轻武”?
积极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 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影响 1、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人统军,将不统兵)
2、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 3、加重了财政负担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北方战乱多

五代(907—960)(中原地区)

统 安藩黄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治 史镇巢
后 之割起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期 乱 据 义 907亡 朝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历史上的帝王是如何登上皇帝的宝座的?
1、篡权 2、打仗统一天下 3、世袭
“被逼迫”为帝??
一、人北教宋版七建年级立下册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 立北宋,定都开封。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21张ppt) (共21张PPT)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21张ppt) (共21张PPT)

重文轻武的弊端
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
见P32知识拓展
强干弱枝,北宋后期军队战斗力低下
机构臃肿,官员冗滥 财政开支巨大
权力制衡
以古鉴今
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 国历史上的哪两位皇帝。 [ ] A.唐高祖、宋太祖 B.唐高宗、宋太宗 C.唐太宗、宋太祖 D.唐太宗、宋真宗 2、《百家姓》是我国影响极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 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 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 A.明代 B.元代 C.唐代 D.宋代
3、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 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 映了哪一王朝的统治状况?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北宋初期的政治改革最终形成了“冗官”、“冗 兵”、“冗费”的局面,从借鉴的视角,当今政府应 [ ] A.加强军队建设 B.重视精兵简政 C.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D.大力发展经济
1、设 参政知事 若干 人,位同副相,与宰相 共执行政权。
2、由 政事堂 、 枢密 院 和 三司使 分割宰 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 财政权。
中央集权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
措 军事

积极影响
加强了对军 队的控制
消极影响
削弱了军队 的战斗力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军队的调动 ③经常调动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①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②设 参政知事 若干人,位同副相,与 宰相共执行政权。 ③由 政事堂 、 枢密院 和 三司使 分 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
①派文臣担任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②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③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 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赋税收归中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 (共31张PPT)

在地方
加 强 对 分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实行轮换制; 设立通判分割知州的权力;设转运使收 地 方 的 缴地方官司的财财税权。 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也造成了地方官 僚臃肿。
3.强化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 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 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相权大大被削弱)
三、重文轻武政策
材料一 北宋时“状元登第,虽 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 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矣。” (注:即便是将帅率兵数十万,收 复了失地幽蓟十六州这种功劳,也 赶不上一个状元及第时的荣耀。)
A.赵匡胤
B.李世民
C.刘彻
D.嬴政
4.下图反映了北宋哪一方面的政治改革措施 B ( ) A.削弱相权 B.加强中央集权 C.改革科举制度 D.重文轻武的政策
5.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以下对如图所示宋太祖评价正确的有(
)
D
① 发动“陈桥驿兵变” , 建立了北宋王朝
② 通过“杯酒释兵权” , 加强了中央集权
赵匡胤与赵普议事图
吾欲息天 下之兵,为国 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同时给出
原因: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建议: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即夺其 权、制钱谷、收精兵。
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军事

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控 制 对 军 队 的 调 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
(地方)
②实施三年 一换的制度, 频繁调动州 ③ 县长官
归纳总结
内容 目的 措施 影响
加强了对军队的 控制,但是消弱 了军队的战斗力。
军事方面 消 除 武 ①解除禁军将领 将 专 权 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的积弊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在中央 削弱宰 相的权 力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9张PPT)

皇帝,以树枝指地方。
地 方
那么根据北宋的统治措
地 方
地 方
施,我们可以把北宋政 治的特点概括为:
强干弱枝
中 央
加强树干,削弱枝叶。比喻削减地 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
守内虚外
1、(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
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弱节度使的实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 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 将不识兵。

皇帝
三步走策略
2. 3. 夺其权 制钱谷 行政权 军权 财权 中书门下 枢密院 三司 (参知政 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三司使) (枢密使) 事、宰相) 增设多重机构(中书门下、枢密 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 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利 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
B.实行更戍法 C.设置转运使
D.派遣文官担任知州
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枢密院有调兵之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 C.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州的长官 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
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重 文 轻 武
的政策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积极: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 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消极: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 军队战斗力减弱 官吏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 政支出。
如果以树干指中央或
北宋建立 三要素
时间:
960年
宋太祖
建立者: 赵匡胤(yìn) 都城:
东京(开封)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26张PPT)

获得功名的人实际也占据了朝中的显要位置。文官制度成功地将大量人才收罗进了政府,同时通过诱人的仕途消除了才俊之士图谋不轨的威胁。1148年至1256年间的进士中,有一半以上三代均为布衣,可见科举制度网罗人才之力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种文官制度的成功,后世再未发生陈桥兵变那样的篡位事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宋太祖的疑惑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治动荡的原因是什么?应该如何处理?
话说宋太祖黄袍加身之后,忽一日把老战友们召进宫来,把酒言欢。半酣之际,太祖从容坦言,担心诸位可能在下属的邪恶引导之下被迫篡权。功臣宿将慌忙请示该怎么办。太祖说:“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尔曹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我且与尔曹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乎!”功臣如蒙大赦,双方成交,皆大欢喜。——赵冬梅《法度与人心》
重文轻武文昌盛
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形成了文臣统兵格局
建立不同于前朝的枢密院制度,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长官为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主管调动全国军队,分掌军政大权。——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宋太祖为什么要让文官掌握军政大权?
实行了怎样的政策?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的格局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强化集权固中央
(宋)太祖既得天下,诛李筠、李重进,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戈不自,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为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司马光《涑水纪闻》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版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3张)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人教版新版七下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3张)

【微阅读】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北宋谚语 【解读】在宋代,将军们不管立了多大功勋,也难有 文臣那样的风光。说明宋代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图解历史】
人物:__A__ 成就:建立__B__ A._宋__太__祖__ B._北__宋__
【知识构建】
清朝学者赵翼曾写诗评论说:“千秋疑案陈桥驿, 一著黄袍便罢兵。”评价的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北宋 建立后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建立: (1)建立:960年,_赵__匡__胤__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北 宋,以_开__封__为都城。 (2)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们按照先南后北的统一 方针,结束_中__原__和__南__方__的分裂割据局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微点拨】 ☉易混点 北宋政权统一的是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 并未统一全国。 ☉易错点 宋朝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关键点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 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 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微思考】 宋朝科举制度发展的影响? 提示:(1)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2)促进了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3)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 局面。
【重文轻武社会安】 材料三 北宋通过改革,采取了以文立国的国策,实 行文人统治。宋太祖把科举制度作为人才选拔的基本 制度。
(4)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实行什么政策?有 什么影响? 提示:重文轻武政策。 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 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 生,有利于政权和社会的安定。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PPT)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 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 ?……”普曰:“……其故非他,节镇(藩镇)太重,君弱臣 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 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集中 军权
解除 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 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 将领 , 割断 将领 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集中 行政 权
结果
中央
削弱 相权 ,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派 文臣 担任州县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思考二:宋朝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 (1)原因: ①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依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 陈桥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朝。 ②因为赵匡胤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 别多,所以他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不信任武将, 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2)影响: ①积极方面: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维护了 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力下 降;政府机构重叠,官吏冗余,效率低下,财政开支庞大;地方 上财政困难;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地方 设置 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设置 转运使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加强
皇权 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 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 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 (共33张PPT)
【小组讨论·重文轻武的影响?】 材料一:北宋的军队数量以及军费开支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小组讨论·重文轻武的影响?】 材料二:国内外学者对宋朝的评价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英国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军事上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 有发兵之权而无握病之重;京师之兵总于 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上下相 维,不得专制。此所以百三十余年无兵变 也。” ——范祖禹《范太史集》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皇 帝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1.原因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宋太祖
宋太宗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2.措施
①重用文官
文 臣 统 兵 的 代 表 : 欧 阳 修
《劝学诗》 宋真宗(北宋第3位皇帝)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具 体 措 施
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措施 军事上 内容
①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政治上
①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副宰相,多重机构) ②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
天下尚未统一; 武将篡位。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5张PPT)

4、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 利:
中央集权强化,皇权大大加强。
北宋年间政府的收入和支出表格:
• 弊:
北宋军队数量示意图
分析:
采取各项措施的利弊。
利: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权力集 中于皇帝 弊:中央权力过于分散,政府效率低下
北宋的政治
一、北宋的建立 960年 赵匡胤 东京开封 二、北宋统一南北 1、条件: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趋势 2、方针:先南后北 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后周
十国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赵匡胤(宋太祖) 陈桥兵变 建立者: 时间: 960年 定都: 东京(开封)
黄 袍 加 身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陈桥驿
北 宋
东京
2、北宋统一南北
结合地图册24页地图,学习。
(2)方针:先南后北
(1)条件: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趋势;
2、中央:削弱相权(分化事权)
1、赵匡胤取代下列哪个朝代建立了北宋:
A、后唐 B、后周 C、后汉 D、后晋
2、唐朝结束后中国历史出现了:
A、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B、三国鼎立局面
C、西晋统一的局面
D、宋金对峙局面
1、据材料一,总结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方镇太 重、君弱臣强的局面? 2、据材料二地方收权后结果会怎么样?
在地方
• A.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 • B.设置通判 • C.设置转运使
《宋史· 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 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 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3、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上
分析: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必然性。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17张PPT)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共17张PPT)
削弱 宰相的 权力
加强对 地方的 控制
措施
影响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权和调兵 权分离
积化加 削极到强 弱了 了:前对 军中所军 队央未队 的集有战的控 斗权的制 力强程,。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度,皇权大大加强

分割宰相的民政、 军政和财政大权
加强了皇权 消造极成:了①机导构致臃军肿队战斗力
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
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兵权
行政权
第三篇 重文轻武
③宋朝注重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大宋幅太宋度宗太即增祖位最加后多开科一始举次突是取破311士0人0大名,关诸额,科,有最时多提一是高科96竟进人达;士 地30位0多,人进;宋士真不宗仅继续授增官加,从如优在,100而0年且录取升进迁 迅士 士速的40。人9人数,约诸为科唐更代高五达倍1。129人。宋代平均每年取
1.原因: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重现,避免武将篡夺政权。 2.表现:
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祖
宋太宗
②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 策,文臣统兵格局形成
文官担任要职,主 持军务,地位高于
武将
武将受牵制,统军 的指挥权被严重束

第三篇 重文轻武 欧阳修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
第三篇 重文轻武
论从史出
积材极料一作用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从王朝内部来说, 扭横转亘两了宋五三代百十多国年时始终期没尚有武一轻股文政的治势风力气膨,胀杜到绝足了以威武胁将赵跋宋扈皇和位兵的稳变固转。移的情 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课件(共27张PPT)

05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从《大宋印象》导
入单元主题和主要人物, 以赵匡胤五个故事为明 线讲述措施,用范仲淹 承上启下,通过漫画和 图片对重文轻武影响进 行图史互证,以人文素 养为目标,培养“论从 史出”的思维习惯。
情感与价值观:
认识到赵匡胤结束五代 十国战乱局面,理解他加 强中央集权思路的历史背 景,并能分析他开创文治 的一系列举措带来的积极 影响,也能辩证长远分析 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影 响深远。

教学过程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1 导入新课
微课《大宋印象》 课前故事《陈桥兵变》
设计意图:
单元主题和人物
民族关系的发展 和社会变化
激发探究疑问 培养时空观念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2 讲述故事 自学重点
第一目: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分析五代战乱原因 2、故事二:杯酒释兵权 3、故事三:降服节度使 4、故事四:圣旨废除“赋税留州”制度 5、故事小结:问计赵普收三权 6、文举武举数据对项改革
设计意图:
梳理重点 引入难点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3 图史互证 突破难点
第二目:重文轻武的影响
1、自学填表合作展示:交流分析利弊 2、探讨对当世影响:
“三冗”图片漫画(财政负担) 实证探究(军队战斗力和民族关系)
3、探讨对后世的影响:
三则历史学家交锋观点 史料分析利大于弊
故事五:撤宰相凳子
设计意图:
突出重点
以人带事 历史解释 历史理解 论从史出
北宋的政治 教学过程
02 思维导图 梳理重点
一、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设计意图:
梳理重点 分析特点
宋的政治特点?
北宋的政治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课件 (共23张PPT)
6
一、加强中央集权 兵权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 而无发兵之权
7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军队驻 防地
2、控制调兵权
军队驻 防将地
军队驻 防地
8
加强中央集权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
史称: 北宋
3
第一篇:历史的年轮
4
第二篇:浪花淘尽英雄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统帅,960年朝廷派他北上
抗辽。军队行至陈桥驿时,将士甲对赵匡胤说:“将 军我们北上抗辽,生死未卜,可后周先帝去 世幼主继位,国家还不稳定将士们如何 安心打仗啊!”赵匡胤:“我等为国拼杀,是 希望有位德高望重的人来领导。”将士 乙:“大哥我等跟随你多年,深知你有能力 安定国家,就你来当皇帝吧。”将士乙把事先 准备好的黄袍披到赵身上,赵推辞:“不可不可!” 众将士叩头便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那就我当皇帝,回后周夺权。”
的 集权

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

权、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重文轻武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19
【课堂反馈练习】 1、历代皇帝登上皇位的方式有很多, 下列人物以黄袍加身登上皇位的是 ( D )。
20
2、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
央,设置( A、知州
C
) B、通判
C、转运使
D、宰相
3、下列不属于宋朝科举发展影响的是( ) A、在宋朝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D
2
北宋的建立 思考:北宋的统一有何特点?
时间: 960年
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8张PPT)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开封
事件:陈桥兵变(黄袍 加身) 意义:结束了中原和南 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实 现局部统一。
北 宋 结 束 五 代 十 国 局 面
965年 灭后蜀
979
陈桥驿
• 方针: • 先南后北,先易后难
年 978
北 宋
966
一切也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消极作用:战斗力下降减弱。官吏冗余,办事效率低 下,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形成了“冗官”“冗费”“冗兵” 的局面。
北宋的建立
收回兵权 中央:分化相权 地方上:控制行政权、财权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北 宋 的 政 治
宋太祖加强 中央集权
(权力分散,受制约)

措施
影响
(权力集中)
(பைடு நூலகம்官之首,权力过大)
节度使 (财权) 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使

判 使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 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 方的联系
加强中央集权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 办法,削弱相权。
秦汉时----丞相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好社会的安定。 材料二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科技文化: ——《陈寅恪先生文集》 材料三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 状态。” 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 材料四、 本朝鉴于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 治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3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32张PPT)

宋太宗亲手绘制的《平戎万全阵》
···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六男
经儿
苏轼
勤 若 苏辙
向遂
窗平
前生
读志
曾巩
程颢
三、重文轻武的政策
影响(作用):
①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积极:②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③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兵变 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领域 措施
内容
目的
募役法
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 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限制官僚等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经济 均方影①税田积响法极:核 平:实均变土征法地税收,到按一土些地的成多效少,、增好加坏了政府使 隐 增的加官 瞒财国僚 土家和 地政赋大 ,收税地 逃入主 避收。不 赋入能 税 水②最农利后消田法以极鼓失:励败触垦告犯荒终了和。大兴官修僚水利大地主的利益,遭促到进强农业烈发反展对,
镇太盛,加君强弱臣中强。 爱卿可有良策?央集权
宋太祖
臣认为惟收其精兵, 稍夺其权,制其钱 谷,,天下自安。
宰相赵普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军事
(收其兵)
1、解除 禁军将领 的兵权( 杯酒释 兵权 ); 2、控制对军队
的 调动 ,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3、经常调换 军队 将领,定期 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中央
分化 ,削弱相权: 1、在宰相之下又设相当于
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夺其权1) 2、设立多重
,分割宰相的军政、 大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共23张PPT)

• 科举制度的发展,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 影响,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也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 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文治局面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军队驻 防地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 2、控制调兵权
军队驻 防地 将 军队驻 防地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相权
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 的办法,削弱相权。
参知政事——行政权 枢密使——军权 三司使——财权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地方(行政权、财权)
文官地位高
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 宋朝文官出行图
• 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 主持军务,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 • 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严重束缚 了统军的指挥权
(3)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人科举考试图
岳麓书院
活字印刷术
五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十国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
事件:陈桥兵变 定都:开封(东京)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宋太祖和后继者 按照先南后北的 方针,陆续消灭 了南方割据政权, 结束了五代十国 的分裂割据局面
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 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 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 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 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
1.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 ,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 、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 么?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指的是:相权、兵权和财权。
措施:(1)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 队将领,定期换防。(2)相权:在中央,采取分化事 权的办法,削弱相权。(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 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 府设置通判。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又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 制,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 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 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影响:科举制度的发展,
对宋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 读书风气,也促进了整个社 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 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宋人科举考试图
宋太祖同学那么聪明,不知想了多少夜晚, 想出了一个万全之计。
在赵匡胤登基后的第二年( 961年),七杯月酒初释九兵日权晚
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高怀德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来 喝酒,当酒兴正浓的时候,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叹了一 口气,给他们讲了一番自己的苦衷,说:“我若不是靠 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念及你 们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 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石守信等人惊骇地忙 问其故,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 谁不想要呢?”
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在世,像白驹过隙那样
短促,所以要得到富贵的人,不过是想多聚金钱,多 多娱乐,使子孙后代免于贫乏而已。你们不如释去兵 权,到地方去,多置良田美宅,为子孙立永远不可动 的产业。朕同你们再结为姻亲,君臣之间,两无猜疑, 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宋太祖赵匡 胤为什么要 这样做?
答:他深知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他 自己是通过兵变成了皇帝,从内心深怕自己身 边的将领也会通过政变夺走他的帝位。
于是他绞尽脑汁把兵权、相权和地方的政 权和财权都牢牢的控制到了自己的手里。
宋太祖是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 调动,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相权:在中央,宋太祖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3)地方政权:在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 长官,频繁调动州县长官;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以分知州的权力。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宋朝的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 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 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机回师 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 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 匡胤就是宋太祖。
北宋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宋太
祖 都城: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太祖轶事
太祖长拳应源于赵 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 法真传,综合士卒在 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 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 势长拳。赵匡胤登基 后成为一代帝王,昔 日士卒犹觉此拳的珍 贵,乃名之为“宋太 祖三十二势长拳”。
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 何出此言,现在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
宋太祖说:“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想
要富贵,一旦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 帝,到时也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
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恳请宋太祖给他们 指明一条“可生之途”。
地方财权: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又在地方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作用: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导致积贫积 弱。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目的:为了防止 唐末以来武将专 横跋扈的的弊端 重现。
1.宋太祖有意重用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宋太宗继续采取拟制 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的政策,使文臣统兵 的格局逐渐形成。
宋太祖赵匡胤
2.北宋统一中原和南方
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 统一的趋势。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 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 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北 宋 地 图
3、中央集权的加强
观察五代十国部分政权更迭时间表 思考一下,五代十国的政权特点?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 王朝个个短命。
重武轻文的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扭转了五代
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 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材料研读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 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 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