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手法(课堂PPT)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表现方法之象征
象征的分类
二、 从象征的量上:
1.全文象征; 2.局部象征。
1.全文象征
例如: 契诃夫的《变色龙》 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用
变色龙象征媚上欺下、见风使 舵的沙皇军警,使作品意义更 深远。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
表现手法之象征
情境导入
荷玫竹花瑰字象花象征象征清征气白爱节情
知识讲解
概念解读
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 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 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 手法。
象征的构成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 体和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 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 别的事物。
去歌颂献身精神; 用“松”、“柏”等做“象征体”——去
歌颂崇高的品德。
二要,明确“象征义”。 一个象征体可以包含不同的象征义赋予它什么象
征义必须十分明确,不能含糊其辞,令人费解。 三要,根据表达需要,确定是采取全文象征,还是局部象 征的方法。
象征的作用
一、使抽象的思想、概念形象化 比如《白杨礼赞》,作者目的是为了赞美北
美文品析
残荷・生命・旋律
自从知道了荷有既可美食,又能观赏,浑身聚宝,具有很高实 用价值的本质与“出淤泥而不染”的秉性,尤其是当我读懂了苏轼 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黄橘绿时”(《赠刘景文》)诗句时,顿悟荷花虽然可枯,荷叶虽 然可以凋零,但是荷枝仍然不畏风霜地傲然而立;苏轼是借荷花让 好友记着一年里最美好的景色,正是橙子黄橘子绿的秋末冬初季节, 以此劝慰不要妄自菲薄,虽然人到中年,但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 仍然是可以大有作为。随之,我把荷的一生视作一种文化,空闲时 总会有意无意地喜欢在荷花池前坐坐。喜欢荷,不分季节地喜欢,
《致橡树》(课堂实用课件-好!)
女_性_柔_韧_气_质_。
2、诗人在表述“即使是由衷的奉献, 也还是不够的”这一爱情观时,采用 的比喻意象是A( )
A、泉源 险峰 日光 春雨
B、鸟儿 凌霄花 泉源 险峰
C、泉源 险峰 鸟儿 日光
D、鸟儿 凌霄花 日光 春雨
比较欣赏
“…… 你 以 为 我 穷 ,
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 我也有的。如果上帝赋 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 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 就像我现在难于离开你。 上帝没有这样。我们的 精神是平等的,就如同 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 的站在上帝面 前。” ——《简爱》
▪ (1):作者以橡树和木棉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 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他们比邻而居、并肩站 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诗人通过 “木棉”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 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 值的新时代崭新的爱情观。
▪ (2):诗人所表达的爱情观与传统的爱情观的 最大区别在于,作为爱的双方必须保持人格的独 立和平等,尤其作为女性更应该强调自身的尊严 和价值,而不能成为男性的附庸。这其实是新时 代觉醒了的女性所发出的呐喊。
理想的爱情观 独立 平等
艺术手法
▪ 1、象征手法 ▪ 橡树 男性
2、先破后立
木棉
女性
3、比喻
4、对偶、反复、对比
巩固练习:
1、《致橡树》的作者是_舒_婷__, 原名龚_佩__瑜_,她是当代_朦_胧__诗
派的代表作家之一。 《致橡树》通过
象_征_的手法,用_内_心_独_白_的抒情方 式,表达出对一种新的_爱_情_观的追 求。橡树象征_男_性_阳_刚_气_概_,木棉
舒婷的诗,明
1、初步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掌握诗中出现的意象群,并 会熟练运用 (橡树 木棉);
《15.白杨礼赞》课件(共42张PPT)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堂检测
2.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坦荡如砥 ) (2)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 到妙语佳句。(妙手偶得) (3)暗暗地生长。( 潜滋暗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纵横决荡)
课堂检测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B )
A.近半年来,梅葆玖、陈忠实、杨绛……等大师的离去,无 不使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悲痛之情。 B.“都到齐了吗?同学们。”老师说,“到齐了我们就可以 出发了。”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词激励着我 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D.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 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 学大师。
课文解析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 平凡的树!
由远指到近指,由“这就是”到“决不是 ”,白杨树的外形和神韵愈加清晰,作者的感 情也愈加强烈。
课文解析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 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 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 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 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方法指导
象征
象征是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这意义不是 事物本身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所做的联想和寄托。
象征不同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它们主要是着眼于局 部的语言表达效果)。象征是一种写作技巧,大都表现在 文章立意上,是借某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在表达 象征意义之前,往往要对这一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突出 其某方面的特点,为赋予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做好铺垫。
象征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家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 想、情志寄托于物,巧妙地传达给读者,以增强文章的表 现力。
古诗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 PPT课件
虚实结合
想象为虚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昌龄的《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虚实结合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005全国卷2)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007重庆卷)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7、夸张
(2005福建卷)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背景点击】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 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不要经常艳羡他人, 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虚: ①不得进门的遗憾;
景中有情 ②怦然心动的愉悦; ③满园春色的想象;
景中有理 ④“美好的东西总是关锁不住的”的哲思。 景中有人 ⑤其园主人隐士乎?
(2006天津卷)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第5课《白杨礼赞》+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质朴 崇敬
坚强 白杨树
赞美
象征
广大军民保卫祖国
寄语
希望我们也在自己广阔的生命原野,纵横 决荡,不折不挠,做生活里的白杨!纵使 极普通,也要努力向上!
感 谢 倾 听 !
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 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
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任务二:学手法
象征: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形象的具体事物表现某种
抽象的概念、思想、情感的表现手法。
本体: 白杨树
象征体: 人/精神
坚强不屈、朴质 严肃、靠近团结、 力求上进
一课一得
如何运用象征手法 本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中国共产 党领导下的北方广大抗日军民。请你仿照这种写法, 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完成一次片段写作。200字左右 (如粉笔、小草、蜡烛、太阳、仙人掌、向日葵……) (5分钟)
写作指导
①仔细观察事物,描摹事物; ②寻找象征物和象征对象的共通点; ③有自己的独特发现和审美,挖掘其独特的精神品质; ④借鉴写作技巧,增强文章表现力。
齐读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朗读指导:从“我赞美”到“我要高声赞美”,情感愈加炽烈;从“实在是不平 凡”到“决不是平凡的”,语气愈加坚定真诚。
第二环节:以读悟情--悟出不平凡
小组合作,聚焦学习1——7段找出白杨树的 不平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如何礼赞?)
合作要求:积极主动、人人参与、讨论热烈、认真倾 听、圈点批注、代表发言。5分钟
相似点
考点 理解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考查形式:(1)说说××在文中有何 象征意义。(2)文章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结合 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课白杨礼赞PPT课件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 的相持阶段。茅盾在1938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 1940年3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 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 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 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 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 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
“矛盾”由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沈雁冰由于参加革命活动, 被蒋介石通缉,由于报社不敢登他写的文章,所以他内 心十分矛盾,便在手稿上署笔名为“矛盾”。后来,他 把写好的小说手稿给叶圣陶看,发表前,叶圣陶说: “‘矛盾’是个哲学名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且‘矛’ 不像姓氏,并且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如此尖锐的笔 名不太好,你署名‘矛盾’,一看就知道是假
第一部分(第①段):开篇点题,直接抒发对白杨 树的崇敬和 赞美,领起全文。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描写黄土高原的 景色,交代白杨树生 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⑤、⑥段):描绘白杨树的形 象和性格,突出它 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⑦、⑧段):揭示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⑨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
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 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 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 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 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表达技巧之表现手法(课堂PPT)
作品通过叙写世间愚人和贤人生不同而死相同的情 形,表达对世人不辨贤愚的愤慨,同时也流露出人 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答案 (1)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 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 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另一方面, 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垅,不由抒发生死之悲。 一笑一愁,是作者面对既是自然佳节又是扫墓时节的清明之 景所产生的两种不同的情感。
记叙
顺叙 倒叙 插叙 平叙
表达方式
描写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 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视听结合、远近结合
抒情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 物言志,情景交融)
表现手法
表达 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修辞
表 手法
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 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 反复、反语、引用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对比
真题热身
考点透析
诊断自测
专项再练
【例5】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 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 袖。 简析这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4】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思考:后人评价第四句“其妙无比”,你认为妙在 何处?
答:此句使用想象与通感,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 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 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 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 具一格。
诗歌鉴赏之象征虚实结合课课件
临江仙
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当风轻借力,
[宋]侯蒙
一举入高空”。是这些人行径的生动写照。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方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宵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际上是写人,勾勒出一个势利小人得势后自鸣得意的面貌。
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之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实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虚
2、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实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虚
3、飞流直下三千尺,实疑是银河落九天。虚
4、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实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虚
《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
借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
比喻、象征、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 以试探底细的诗。
诗人为达到此目的,采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请对此作 简要的分析。
(注) 太华:华山。微飙:微风。卖阳艳:在春天艳丽的阳光下 卖弄颜色。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 一个正直的人。
末四句诗人运用什么手法来表达感情的?
诗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叙)希望你向长松一样 坚强不屈,不要做桃花李花任人摆布。(析)鼓 励抗拒恶势力,受到挫折也不改变自己的决心, 绝不要做受环境摆布的软弱桃李。(评)
下片写风筝飞入天空之后的情形。“才得吹嘘身渐稳”,刚刚得到风吹,风筝渐渐 在天空稳当地飘起来了,比喻某些人在社会上受到吹捧,获得了稳固的社会地位。“只 疑远赴蟾宫”,还要打算远远地上天。“雨余时候夕阳红”,雨过天晴,傍晚的落日通 红。这是形容飞黄腾达的景象。“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从平地向上看,能有几 个人像我这样上了天呢?进一步描绘了得势小人洋洋得意的神态。名义上是写风筝,实
浅谈教学中的象征手法
奏,仿佛正是踏上新大陆、实现美国梦前 的最后一首田园曲、一支康塔塔,艺术至 上的精神笼罩着所有人,无贵无贱、无长 无少,无一不感动、不震颤。集中呈现的 比 琴 一 幕 ,尤 其 让 人 拍 手 称 快 、为 之 动容!
三、探讨象征内涵
然而,20 世纪初的欧洲无疑是小学 生难以想象的,对此,就需要联系中国在 20 世纪初的实际情况及随之而来的巨 变。从今天来看,那段时期是让世人怀 念不已的阶段,即使中国也是如此。例 如 ,那 些 津 津 乐 道 的 民 国 大 师 、博 雅 君 子,如胡适、陈独秀、蔡元培、鲁迅等人, 都是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字,他们的事 迹也一直是教材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 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内容!
小学科学 下半月刊
浅谈教学中的象征手法
◇钟延红
“象征”是一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一个重点和难点,在很多课文或古诗词 中都会运用这种手法。按照当前较权威 的《现代汉语词典》(第 6 版)的解释,主 要有以下内涵:一、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 种特殊意义;二、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三、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四、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五、迹 象、特征。在教学课堂中,由于“象征”所 代表的深层内涵,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不 足、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要完整准确地 理解“象征”,还有一定难度。为帮助学 生体验“象征”所带来的深刻内涵,在讲 述“ 象 征 ”这 一 常 见 文 学 修 辞 手 法 的 时 候,我通过电影《海上钢琴师》来引导学 生讨论和认识这一手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PPT-白杨礼赞
4、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把这种意义揭示出来的呢?
作者先描绘白杨树不平凡的外形及内在气质、精神 风貌,再运用反问句引起读者联想,由树及人,引出与 白杨树极其相似的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北方农民、哨兵以 及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
5.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呢?
了解写作背景 : ·1940年前后(抗战相持阶段)。 ·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延安抗日根据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 多次粉碎敌伪“扫荡”。 ·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 “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 ·含蓄的象征手法,帮助《白杨礼赞》冲破国民政府“审查”,顺 利发表。
2.怎样的白杨树(阅读文章第五自然段)
1.白杨外形特点是什么?有何深刻涵义? 外部形象: 干——笔直 枝——靠拢
叶——向上 皮——光滑
深刻内涵:正直、团结、进取、质朴
形美 形美
总形象:力争上游(以形传神)
3.白杨树象征了什么?
白杨树象征着那些正直、质朴、坚强、团 结战斗、不屈不挠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广大军 民,也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崇 高精神。
所以,分析事物的象征意义,首先要抓住描写
事物特征的语句,其次,要找准两者之间的相似 点,从联想得到答案。
——分析象征含义的方法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一、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
格式:我由 想到了 ,它象征了
。
示例:1、我由荷花想到了它的端庄正直,“出淤泥而不染”,它 象征了社会中正直、不媚俗的正人君子。
2、我由蜜蜂想到了勤劳,它象征了那些勤勤恳恳创造美好生活的 人们。
10
二、选取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 完成一次片段写作训练。(提示:先找二者相似点,再 展开联想,最后揭示象征意义。)
《白杨礼赞》PPT课件
创作时间:《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也看到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
创作地点:延安。
时代背景
20世纪40年代,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
主题思想
《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不平凡形象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和斗争意志的歌颂。
05
CHAPTER
艺术手法鉴赏及影响
以白杨树为象征,通过描绘其生长环境、普遍性和外形特点,赞美了北方农民的质朴、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描绘白杨树的过程中,茅盾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议论,使得文章既有生动的形象描绘,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抒情与议论的结合
通过对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北方农民在艰难环境中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松树
柳树柔美多姿,象征着优美、温柔和依恋。在古代诗词中,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情别绪和思念之情。
柳树
梅花在寒冬中独自开放,象征着坚强、高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花也是气节和坚韧不拔的象征。
梅花
竹子挺拔修长,象征着高雅、清高和虚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还被赋予了谦虚谨慎、坚韧不拔的象征意义。
细腻的心理描绘
作为茅盾的代表作之一,《白杨礼赞》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奠定了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确立了茅盾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该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主题,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发了许多作家对农民形象和斗争精神的关注和表现。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第15课《白杨礼赞》课件(共44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
交代白杨树
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 的生存环境,烘
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 托出一种“不平
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 凡”的环境氛围,
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 为白杨树出场进
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成果展示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是不是有些多余?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不多余,这是为了与白杨树形成对比。
楠木
白杨树
品格
贵族化
普通当中蕴含着“不平凡”
代表贱视民众、
代表在北方坚持抗
所代表的人
顽固倒退的人们。 战的广大民众。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合作探究
探究任务
请你结合学过的课文回忆一下象征手法有什么特点,并分 析作者是如何将白杨树的精神品质与北方抗日农民的精神品质 联系在一起的。
课程导入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知识卡片
《红梅赞》是歌剧《江姐》的主题歌。
小说《红岩》中的人物江雪琴。
描写了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 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狱中地下革命斗争,而 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狱中 进行了英勇战斗,虽然这些共产党人最后惨遭屠杀,但 却充分显示了这些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探究方法
➢ 默读课文,找到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 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些语句和标题之间的关系。 ➢ 从外形、姿态等角度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的。
课程导入 夯实基础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北极普通的一 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2024版古诗雪梅PPT课件
古诗雪梅PPT课件•引言•文本解读与赏析•意象分析与情感表达•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体现•知识拓展:相关诗词欣赏与比较•互动环节:课堂讨论与分享目录CONTENTS01引言诗人卢梅坡创作《雪梅》的灵感来源和时代背景《雪梅》一诗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古诗《雪梅》背景介绍诗人其他作品及时代背景卢梅坡的其他代表作品及其风格特点卢梅坡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其创作的影响卢梅坡的文学地位和贡献02文本解读与赏析《雪梅》全诗内容展示,附带拼音和断句。
原文呈现重点字词注释诗句大意概述对诗中的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简要概括每句诗的意思,为后续的深入解读打下基础。
030201《雪梅》原文及注释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展示诗中描绘的雪后梅花盛开的景象,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的意境。
景象描绘分析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感,如对梅花的喜爱、对雪景的陶醉等。
情感表达深入挖掘诗的主题思想,如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
主题思想探讨诗意阐述与内涵挖掘分析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学生体会这些手法在表达诗意和情感方面的作用。
修辞手法运用探讨诗中塑造的梅花和雪花的意象,以及这些意象在传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意象塑造通过朗读和吟诵,让学生感受诗的音韵美感和节奏韵律,加深对诗的理解和喜爱。
音韵美感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03意象分析与情感表达诗中梅花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梅花形象塑造通过描绘梅花的形态、色彩和香气等特征,展现梅花独特的美感和生命力。
象征意义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象,象征着坚韧、高洁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与诗人的情感共鸣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情感追求和人生理想。
氛围营造通过雪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静谧的氛围,为诗人的情感抒发提供背景。
雪景描绘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漫天飞雪、银装素裹的壮美景象。
与梅花的相互映衬雪景与梅花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彰显出自然之美与诗意之美。
《白杨礼赞》优秀PPT课件
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 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 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 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 节课我们将跟随茅盾的脚步,去了解西北高 原极易见的一种树——白杨树,看看作者是 怎样描写白杨树的,白杨树在作者笔下具有 怎样的气质和象征意义。
合作探究
第五部分(9)
篇末写楠木的目的何在?
作者写楠木的目的是为了以树比树(白 杨树和楠木),以人比人(北方农民和国民 党反动派),以达到艺术效果的一致、协调 和完整。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 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 情,歌颂顽强的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 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合作探究
白杨树与北方农民有哪些相似之处。
(1)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2)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 不倒; (3)正直,坚强不屈,朴质。
合作探究
第8段有什么作用?
第8段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 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 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 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深化了 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 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背景链接
1940年前后,延安抗日根据地人民在中国 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战斗,多次 粉碎敌伪的“扫荡”。这一年,茅盾应朱德同 志之邀来到延安。他耳闻目睹延安抗日军民的 生活和革命精神,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 民族远大的前途。当他在西北高原上看到“参 天耸立、不折不挠地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 时,他似乎找到了一种感情的寄托,对白杨产 生了特殊的情感。他把对中国共产党、对抗日 根据地军民的深挚感情全部倾注在白杨树身上 了。《白杨礼赞》应运而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白杨礼赞》PPT优质教学课件
自学检测
2.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 点明题旨,直抒胸臆——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第二部分(2-4): 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 描绘白杨树的外部形态,揭示其内在气质,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 进一步赞美白杨树的内在气质,揭示其象征意义,突出主题。 第五部分(9): 否定“贵族化的楠木”,通过对比赞美白杨树来结束全文,
不是好女子 “伟丈夫”,两
对 词相对比,更突
扬
比
出了白杨树与众 树的不同。欲扬
伟丈夫 先抑,由赞美树
过渡到赞美人。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 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 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 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 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感受本文的结构美。 2. 品析语句蕴含的情感,理解象征、欲扬先抑等写作手法 的表达效果。 3.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 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自学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开垦( kěn ) 倦怠( juàn)倔强( jué) 婆娑( suō ) 虬枝( qiú ) 秀颀( qí ) 鄙视( bǐ ) 坦荡如砥( dǐ ) 恹恹欲睡( yān)
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农民
哨兵
精神 意志
象征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 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 想象和联想把他们联想起来。
舒婷《致橡树》(课堂PPT)
泉源、险峰、日光和春雨 一味奉献、自我牺牲的爱情
• 泉源:常年为大树送来清凉的慰藉,不求回报,一味 付出
• 险峰:让橡树长在其上,使橡树显得高大、伟岸,自 己则只是一种衬托 ,默默支撑着大树。
• 春雨、日光:无形地滋润、沐浴着有形的橡树,无怨 无悔的奉献。
• 它们为了橡树的蓬勃生长,无怨无悔地奉献、结予, 却忘了给自己一个独立的世界、创造自身价值的机会, 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固然可嘉,却也难免令人遗憾。
凌霄花、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16
思考
凌霄花、痴情的鸟儿、 泉源、险峰、日光、春雨 上述意象代表的爱情观分别是什么? “我”对此的态度是什么?
17
18
• 凌霄花是一种藤本植物,没有直立的茎, 攀援它物向上生长。
19
攀援的凌霄花
为了满足自己的 虚荣心,炫耀自己, 为了追求高贵的地 位,不顾一切地向 上爬,完全置自身 的人格尊严于不顾, 借攀附物来证明自 己的存在。
格和真挚爱情 13
全文结构:
• 以“不,这些都不够”把这首诗分为前后 两大部分 :
1. 前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传统认可的爱情模 式的批判、摈斥
2. 后一部分抒发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爱情的 渴望、憧憬
14
全文结构:
否定 — 批判、摈斥 — 传统爱情观 肯定 — 渴望、憧憬 — 理想的爱情
15
➢ 第1层,诗人运用了哪些意向来否定 传统的爱情观?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是我国朦胧诗派的
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 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 人”。《一代人》既是这 一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 这一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 黑暗要扼杀一个人明亮的 眼睛,却没有达到它的目 的,反而创造了它的对立 物:黑色的眼睛;黑暗使一 代人觉醒,使一代人产生 更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 与毅力。正是这坚毅的寻 找,才使他们看到掩盖在 生活表象之下的本质。 6
高中语文教案: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
高中语文教案: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简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其中,象征手法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分析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培养他们对于文本隐喻和意义的感知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象征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和应用;•学习鉴赏和分析几种常见的象征手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经典文学作品。
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认识象征手法1.1 引入(10分钟)•向学生简介本节课的主题,并让他们思考一下身边有哪些事物或符号具有特殊意义。
1.2 概念讲解(15分钟)•解释象征手法的定义,即通过某个具体的事物、人或地方来代表或暗示更深层次的含义。
•选择一段经典文学作品,向学生展示具体的象征手法,并引导他们理解其隐含的意义。
1.4 小组活动(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并分析其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背后的寓意。
第二课:常见象征手法2.1 预习介绍(10分钟)•引导学生预习常见的象征手法,包括动物象征、色彩象征、植物象征等。
2.2 教师讲解(15分钟)•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象征手法,解释其用法和代表意义。
2.3 练习训练(30分钟)•借助一些文学作品或摘录,让学生通过分析和思考来辨认出其中运用到的不同象征手法。
第三课:应用与创作3.1 示范演示(1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自己创作的短文或诗歌,其中包含了多种不同的象征手法,并向学生解释其意义和运用方法。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来创作一篇短文或诗歌,并尽量运用到多种象征手法。
第四课:作品分享与总结4.1 分享展示(30分钟)•每个小组将自己的创作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同时解释其中所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意义。
4.2 总结讲解(20分钟)•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回顾重点知识和技能,并鼓励学生继续运用和发展自己的文学分析能力。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与意象的区别:
相同之处:都是通过“象”这一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内在 情绪或思想。
不同之处:意象是指在抒情性作品中,借助景物描写来 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 圆。”就是借助景物形成意象,来表达心中的那种寥廓 孤寂之情;而象征则是用一个形象来表达一个哲理。
9
1
高尔基的散文《海燕》中,作者由海鸥在暴风 雨来临之前,它们在大海上飞翔的雄姿,表现了乐 观的激情和胜利的信心,由此作者联想到与无产阶 级革命者的“英勇无畏”有着相似点。
2
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中,通过对白杨树的赞 美,借白杨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 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海燕》一文中,“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在高傲地飞翔。”这句话中,就是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海燕 飞翔的敏捷、迅速,把海燕飞翔速度之快,身姿之矫健、勇猛形 象地表现出来;“高傲”一词又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海燕对恶 劣的环境无所畏惧的精神。
巴金的《月》一文中,“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这句话,就是运用了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明月的特征。 7
二、不同之处:
比喻属于修辞范畴,它可以比喻抽象的事物,也 可以比喻具体的事物;而象征则属于艺术的手法,它 与构思相关而不只是语言加工问题,是通过某一具体 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不言中让读者自己 去意会。
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 在于形象所暗示的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 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 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
“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 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 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 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 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 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 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 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 风。”
“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土地上空吹刮着的风, 象征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
“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 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6
象征与比喻
一、比喻: 比喻就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也就是用具体的、浅显的、
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一种修 辞手法。比喻也包含本体和喻体两部分,它要求喻体和本体事物 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点,可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二者之间常 用“像、似、若、好象、如同、仿佛、像……一样、如……一般” 等比喻词连接起来。
4
5
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 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 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 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以《我爱这土地》为例: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是正在遭受日寇欺凌 的国土的写照。
“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土地上的河流,象 征着长期郁结在人民心中的悲愤江河一般汹涌奔流。
什么是象征手法?
一、象征手法的含义: 象征手法,就是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
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换言之,象征 就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 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象征手法包括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 本体之间必须要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 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 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 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