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新基础教育新论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
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教育学年级:2011级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新基础教育”实验改革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首任所长叶澜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起并主持的一项中国本土化、理论与实践交互生成、整体综合式的大型课题。
其主要任务是要形成21世纪新的基础教育观念和创建面向2l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新型学校。
一、叶澜教授简介叶澜教授,祖籍福建南安,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留校工作至今。
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澜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等。
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义组召集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等职。
已出版的专着有《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等;撰写并主编的丛书与研究报告有“教育学科元研究”丛书、“世纪之交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系列丛书、“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系列丛书、《中国教育学科发展年度报告》等;在《中国社会科学》《教育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多项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是“新基础教育”的先行者。
二、“新基础教育”提出背景20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校长随笔 叶澜谈新基础教育对我的启示
教学资料
校长随笔叶澜谈新根底教育对我的启发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曾说过:“我们追求的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模式的改变,我们追求的是学校整体转型。
‘新根底’强调:对一般教育教学实践的延续研究,是教师开展的根本路径〞。
学校的整体形态、内在机制等,要完成从近代型到现代型的转换,近代型主要是工业生产方法,现代型以每个人的开展为教育的至高使命。
把人找回来,让生命在学校里呈现活力,这是我思考新型学校建构的根本立场。
那么,现代新型学校的特质是什么?我的观点是“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放开、过程互动、动力内化〞。
提升学校的生命质感,是变革的内在核心。
因此,在我看来无论你搞什么样的、什么模式的教育,学校的至高无上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离开“生命〞〔人〕一切都无从谈起,教育的根本不能改变。
叶澜教授在文中谈到了四个读懂:1、读懂时代,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
2、读懂学校,明晰研究性质为整理转型的自觉。
3、读懂教师,提升教师转型开展的自觉。
4、读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双方致力于建构新型关系的探究自觉。
“四个读懂〞,其实就是唤醒我们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我们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按照教育和社会开展规律,紧追时代的步伐,从学校、教师、实践方面进行深层次改革,以生命的质量和开展为核心,追求更大的进步和提升。
只有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型人才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王建军叶澜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课题负责人;教育部人文科社科百所重点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
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进行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1999年开始进入到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时间。
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从项目的辐射范围到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在不断扩大。
尽管如此,“新基础教育”仍然是一项不容易理解的研究项目。
“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秉持的许多立场、提出的许多观点、使用的许多术语乃至这个研究项目本身的运作方式,都有不同于传统的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地方。
这些立场、观点与方法,乃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长期交互作用的产物,脱离了具体的实践和理论背景,单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产生困惑乃至误解。
正因如此,我们很感谢《教育发展研究》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可以就“新基础教育”的一些问题,直接与叶澜教授对话,从而对“新基础教育”研究有一个更为全面、更为真实、更为深入的理解。
王建军(以下简称王):我注意到在最近的书面表述中,提及您所主持的“新基础教育”这项变革项目时,都使用了引号,这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吗?叶澜(以下简称叶):1994年我们最初提出“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课题时,国内教育界的同仁还较少使用这个词。
但在近两年间,随着国内基础教育改革形势的迅速发展,矢志于创造和尝试新的、适应新时弋要求的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教育界同仁越来越多,冠以“新基础教育”五个字的其他的研究项目或著作也开始出现,如“新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等等,为了避免造成混淆和误解,我们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书面提及这个实验项目时,在“新基础教育”五个字上加引号,以表示这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我们这个研究项目。
叶澜“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
叶澜“新基础教育”经典言论“新基础教育”特质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
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叶澜语丝◇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它能够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
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行了。
在这个课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探索的精神,自我超越的精神。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叶澜
叶澜,女,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而言,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意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
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理解】课堂应当是务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
教学本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绝对完美的课堂!一节非常顺溜的课,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二.有效率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
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
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
【理解】现如今都在追求高效课堂,可是又有多少课堂达到了最起码的要求——有效呢?曾经本人对“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说法也有所质疑,认为再差的课堂也应该是有效的,可是现在知道是我的认识片面。
追求高效课堂没错,那也许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课堂的有效,至少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三.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叶澜与新基础教育
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把教师教育工作建设成“融‘教育服务’、‘教育研究’、‘专业学习’于一体的专业工作”是建设现代化师资队伍,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研究活动,是大面积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不同于专业研究者的专业研究成果,而是一种教学实践中的教育理论总结。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当代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示范,在基础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节叶澜与新基础教育叶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1941年出生,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
现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等社会职务。
曾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副校长等职。
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等研究课题。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试析中国当代道德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构成》分别获得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作为研究生导师,叶澜教授培养了硕士博士60余人。
重点研究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等领域,先后发表了《关于加强教育科学“自我意识”的思考》《时代精神与新教育理想的构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思维在断裂处穿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再寻找》等众多产生广泛影响的论文。
一、叶澜的“教育生命”观在叶澜的心目中,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
她认为创造,能够唤起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与欢乐。
因为从小受当教师的父亲一言一行的影响,叶澜对教师职业有一份特别的尊敬和羡慕。
高中毕业在大学报考志愿时一口气将六个志愿全填成师范大学,并且把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作为第一志愿。
从那时起,叶澜就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教育系的学生到教师,从青年教师到一个研究教育的著名学者,不知不觉中,已经过去了40多年。
“新基础教育”论读书笔记0707zhou
读《“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有感一、通读全册——实践下的经典新教育理论刚到吴小就听校长介绍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第一次青年教师开会,详细记录的也是大家学习叶澜教授三篇文章后的体会;在此教学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从开始的懵懂、专家引领、到实践体验也一直围绕着“新基础教育”,但所有的理论学习在如今看来都是那么的零碎而肤浅,因为在我通读了整本书之后总有一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一本书,要谈的方面真的很多,要表达的感受也异常的丰富,心中有似一泻千里的冲动。
但为了防止本人的一大毛病“漫无边际”,暂且结晶为一语——它是“实践下的经典新教育理论”。
之所以“经典”是作者就连提纲的形成过程也是一系列的选择、取舍、提炼、建构的过程,使作者要阐述的问题不断清晰化和系统化;之所以称“新教育理论”是通篇作者在阐明自己观点与立场的时候都列举对比了古今中外各大派系教育理论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紧密结合当今中国学校教育实际;之所以讲“实践下的”是我深感这本书虽然是理论书,但我读来一点也没有想抛弃的感觉,没有如同嚼蜡的感觉,没有读政府文件一样或听新闻报道一样的感觉,因为它来源于五十多所初中、小学自1999年秋天开始持续五年的发展研究。
正如叶澜教授自己所言,“新基础教育”这个生命体由“儿童”成长为“少年”。
所以它是活的理论,怎么能不让我欣喜若狂呢?二、细读第九章——课堂教学改革1、立足点与着手点——站在更高的山峰全面深入地分析教育转型性变革,从最日常、最为基础性的日常教育实践着手研究。
叶澜教授在对于当代“非学校教育”思潮对课堂教学地位的多重否定中不但很理性揭示了,学校教育改革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已是现实的要求;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对未来社会教育发展的构想,即使在当今发达国家都尚未成为趋势清晰的走向,更不是现实,对于今日的中国来说则更为遥远。
这样的务实精神实在让我钦佩,教育理论只有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从当下的时代要求与实际需求出发才具有生命力,不是吗?另外,叶教授对于各种相关变革构想的思辩更显示了他具有唯物辩证的哲学精神。
中国基础教育变革精神之思考--兼论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研究的启示
灾 难性 后果 。面对 基础 教育 的 “ 基础 性” 问题 , 叶澜 先 生指 出, “ 小 学 与初 中的 九 年 既是 人 生 奠基 和 独 立 人 格 初 步形 成 的重要 时期 , 也 是 国家 规定 每 一个 中 国公
教 师 职 业 观 念 是教 师形 象 的核 心 之 一 。对 教 师 劳动性 质 的认 识决 定 着教 师 职业 观 , 比如 我 们 时常 用
师 是变 革 的 “ 钥 匙” 。在 新 基础 教 育 的这把 锁 面前 , 新
对新 人 的要 求 将要 在 新 的教 育 场 域 与环 境 中实 现, 如 同好 种 子 要 在 适 宜其 生 长 的 土壤 中存 活 , 叶澜
先 生 曾讲 : “ 变革 , 尤 其 是重 大变 革 , 无 论 是 社会 的还
是教 育 的 , 都 不是 全 然 自发发 生 的 、 自然 而成 之事 , 它
是一 种 由变 革 主体 审时 度势 , 研 究现 状 、 发现 问题 、 分 析原因 、 研究可能 、 明 确 目标 、 选 择 策 略 与设 计 方 案 ,
的钥匙 便是 新教 师 , 它们 相适 相应 。
反思 , 形成独立选择和积极价值观 , 有责任感和义务
感, 在保 持 自尊 的 同 时学 会 对话 , 具 有 自信 与超 越 的 精 神等 方面 , 可谓 是 触及 到 了中 国教育 的 陈 旧灵 魂 。
( 二 )转型 的 学校
基 于此 , 针对教师变革 , 新基础教育 提出 了“ 新 型 教 师” , 认为 “ 实 践 面 临 的是如 何依 靠 现有 的教 师 队伍 来 探 索创 造 ‘ 新 基 础教 育 ’ 的实践模 式 。 ” , 教 师 的变革 与 学 生 的变 革 、 教 育 观念 的变 革 是 同等 重 要 的 , 有 时教
叶澜:新基础教育观点(教师必看)
叶澜:新基本教导不雅点(教师必看)不雅点一:四个还给把教室还给学生,让教室焕产性命活气;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味;把创造带给教师,让教导充满聪明挑衅;把精力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黉舍充满勃勃活力.不雅点二:以工资本“新基本教导”最关怀的是人.它转变一小我,转变他脑筋中不雅念,转变他的教授教养行动.教授教养思惟,成果是教师更新了,教室更新了.在这个进程中,教师要有一种摸索精力,要有一种自我超出的精力.不雅点三:办事目的“新基本教导”其实不是为最好的学生预备一项改造方略,而是为所有同意转变本身.同意实现更好成长.同意完美本身的教导群体办事的.不雅点四:生态教导“新基本教导”其实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本来就因性命消失而充满内涵活力的教导,从被传统教导弊病造成的“戈壁状况”,从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况.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导的“生态工程”,是教导的返朴归真.不雅点五:教导的意义在必定意义上,教导是直面人的性命.经由过程人的性命.为了人的性命质量的进步而进行的社会运动,是以工资本的社会中最表现性命关怀的一项事业.不雅点六:教室的意义教室教授教养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支付,不只是他人交付义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本身性命价值的表现和自身成长的构成.每一个酷爱学生和本身性命.生涯的教师,都不该该歧视作为性命实践构成的教室教授教养,由此而激提议自觉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性命知足的欲望,积极地投入教授教养改造.不雅点七:教师的聪明教师的创造才干.主导感化,恰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施展,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聪明与才能提出一系列的挑衅:当学生精力不振时,你可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高兴时,你可否使他们归于镇静?当学生不得要领时,你可否给以启发?当学生没有信念时,你可否唤起他的力气?你可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欲望?你可否听出学生答复中的创造?你可否发觉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更?你可否让学生本身明确错误?你可否用不合的说话方法让学生认为存眷?你可否使学生认为你的精力脉搏与他们一路欢跳?你可否让学生的争辩擦出思维的火花?你可否使学生在教室上学汇合作,感触感染协调的欢愉.发明的惊喜?不雅点八:教师感化的施展教授教养进程的真实推动及最终成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行进状况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法决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教师尽管教同一门课,面临同一批学生,但他在每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形和阅历的进程都其实不雷同,每一次都是独一的.不成反复的,丰硕而具体的分解.教师的创造才干.主导感化,恰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时向教师的聪明与才能提出一系列的挑衅.不雅点九:模式问题我们要小心模式问题.请求教师的行动是操纵的.按模式去行动意味着什么呢?就是意味着你把他算作手腕,算作不克不及思惟的人.不克不及本身融会的人.不克不及本身去反思.去发明本身和转变本身的人.这个时刻,你就须要一个外在的模式.外在的操纵去规范他的行动.如许,你照样把他算作一个行动者,而不把他看作是一个思惟和行动同一的人.不雅点十:教室操纵在教室实践中到底应当什么做,这个创造空间应当还给教师,不必去做那么过细的划定,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他完整可以从当时的情景.他的感触感染.他的一些设法主意去做起.我们不是要给他一个模式,我们是要他有如许的创造的冲动,要他发展出聪明来,要他越来越认为本身是一个可以主动地.自立地创造的人.“新基本教导”的价值在这里,“新基本教导”的艰苦也就在这里. 这种把丰硕庞杂.变更不居的教授教养进程,简约化为特别的程序化的单一的熟悉运动,把它从整体的性命运动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教授教养不雅最基本的缺点,它导致教室教授教养的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少朝气与乐趣,缺少聪明挑衅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性命活气在教室上不单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并且受到压制和制约,从而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不雅点十一:教师定位“新基本教导”寻求的是“等于创造者,又是进修者;等于教导者,又是研讨者;即转变旧的教导模式,也转变本身.”“新基本教导”在实践进程中,碰到了许多艰苦.许多问题.发明问题就是发明了成长的空间.问题意味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地解决这些问题.当然问题不会主动地转化为成长空间,这须要的是我们对实际的立场,做积极的实际主义者.。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
聚焦朱永新“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1、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
2、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四大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3、思考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理念与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聚焦朱永新教授"新教育实验"与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1、《东西沟通三人谈:新教育实验》/news/2004/06/12/24/news220502407. shtml 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第一件事叫营造书香校园。
实验方式:诵读中华经典。
学校每周定期进行"诵读考"。
每个孩子都可以申报1至6级的考试,且依诵读篇章的多寡难易赢得不同的段位。
实验效果:学生阅读水平提高明显)第二大行动叫师生共写随笔。
实验方式:让老师与孩子共写随笔,每天必须坚持实验效果:为了写的精彩他必须活得精彩,他必须做得精彩。
)第三大行动叫聆听窗外声音。
实验方式:把外面的声音引到学校。
让学生找到具体可感的人生榜样;另外要求老师们能够主动关心窗外的世界,与孩子们进行分享。
实验效果:激发学生的生活激情,开阔老师的视野)第四个行动叫熟练运用双语。
实验方式:在双语(中文、英文)的运用上,要求参加学校每个月要给孩子有十分钟在全班,或者全年级,或者全校同学面前用中文、英文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讲话的机会。
实验效果:增强学生的双语沟通能力)第五个行动叫创建数码校园,创建数码社区。
实验方式:教会学生如何在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每个老师每个孩子能够建设他的个人主页。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
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第一篇: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叶澜“新基础教育”理论简述一、叶澜教授简介1、生平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作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世纪80年代末,叶澜在上海进行深入的调查,发现教育实践中存在无视人的现象,不少教师的心目中依然有书无人、有知识无人、有群体无人。
1994年,叶澜再一次深入实际,开始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
作为教育学学者和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她以“民族——世界”为横坐标系,以“生命——时代”为纵坐标系,在学校教育与管理的多个领域,进行了诸多创生性的探索。
探索一:在学校中“人”的发展与管理上,确立了“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
探索二:把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确立为学校改革与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翼,并在其中灌注了“生命关怀”。
探索三: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使制度成为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枢纽。
探索四:重建学校文化,实现以“生命·实践”为底蕴的学校文化转型。
目前,在叶澜教授和专家组的指导下,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下,全区正在大面积推广“新基础教育”。
2、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3、科研项目(部分)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4、代表性著作《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此外,还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方案及叶澜“新基础教育”主要论点
“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方案及叶澜“新基础教育”主要论点“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方案(初稿)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仅要实现学校与学校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学段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之间的均衡,更要注重教育硬件与教育软件之间的均衡发展,克服当前过于强调学校硬件建设而忽视学校软件建设的现象。
为此,我们决定在城区部分学校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力图促进学校在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的更新,改善师生的生存方式,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育内涵。
“新基础教育”实验项目,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领衔实施的一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项目。
该项目从1994年开始,15年来经历了探索性实验、发展性实验、成型性实验三个阶段,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新基础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从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整体性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中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尊重实践教育规律;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株洲市“新基础教育推广性实验”工作由株洲市教育局总体负责,由株洲市教科院牵头协调,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教师工作科、教育督导室等部门以及城市四区教育局共同具体组织实施。
一.实验目标通过因地制宜地推广“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已有成果,在城区部分中小学推动思想观念系统、教育活动方式、师生生存方式的更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探索出富有本地特点的实践“新基础教育”的基本策略、有效途径和工作方式。
根据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塑造出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整体提升城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内涵。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立足于从学校整体改革的角度,重塑学校的教育文化,特别强调激发师生的内在潜力和生命活力,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人的生命价值,享受教育的幸福。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5篇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5篇第一篇: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观观点一:四个还给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带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焕发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观点二:以人为本“新基础教育”最关心的是人。
它改变一个人,改变他头脑中的观念,改变他的教学行为、教学思想,结果是教师更新了,课堂更新了。
在这过程中,教师有一种探索精神,有一种自我超越精神。
观点三:服务目标“新基础教育”并不是为最好的学生准备一项改革方略,而是为了所有愿意改变自己,愿意实现更好发展,愿意完善自己的教育群体服务的。
观点四:生态教育“新基础教育”并不是要强扭什么,而是要使原本就因生命存在而充满内在生机的教育。
从被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的本真状态。
从这个角度看,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是教育的返朴归真。
观点五:教育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看,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提高人的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
观点六:课堂的意义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
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该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而激发起自发地上好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育改革。
观点七:教师的智慧教师的创造才能、主导作用,正是在处理这些活的情景中得到发挥,这些活的情景向教师的提出一系列的挑战: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让他们振作?当学生们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无绪时,你能否给他们以启迪?当学生没有信心时,你能唤起他们的力量?你能否从学生的眼睛里读出愿望?你能否听出学生回答中的创造?你能否觉察出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你能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能否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让学生感到关注?你能否让学生觉得你的精神脉搏与他们一起欢跳?你能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的惊喜?观点八:教师的作用的发挥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由课的具体进行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的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
新基础教育理论概要一、叶澜教授简介叶澜,女,1941年12月生于上海,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并留校工作至今,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
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同时,还是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师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委员会主任、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二、新基础教育理论学术观点和体系她倡导的“新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其核心理念是:教育应直面人的生命,应影响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健康全面地发展。
由其开创和引领的“新基础教育”实验越来越吸引国人的耳目视听,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反响,愈显示生命的内在活力。
“新基础教育”理论及推广性、发展性研究(以下简称“发展性研究”),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重点课题,该课题是在1994-1999年“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取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开展的延续性课题。
在探索性研究结题后,课题组成员于1999年5月紧接着开始了推广性、发展性研究,该课题于2004年5月结题。
(一)新基础教育的指导思想作为“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的延续性项目,发展性研究与前者相比较,有一致的方面,也有发展性的区别。
在探索性研究中,主要对学校变革中的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两大方面展开了研究,但尚未进入到学校整体变革的层面;主要对课堂教学和班级建设这两大领域进行批判性分析,重建性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和系统化。
发展性研究将“学校变革”的主题,集中和提升到“学校转型性变革和创建新型学校”上,确立了创建“新基础教育”理论和21世纪新型学校的研究目标,明确了“成人成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通过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构成的方式,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开展教育转型性变革研究,达到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与学校整体转型相互实现的目的,以实现世纪初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转型性变革问题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研究的相互推进和更新。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
评述叶澜的“新基础教育”摘要: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叶澜教授在此背景下提出了“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研究经过八年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关键词:叶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自1994年开始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后,1999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这个阶段至今也已经进行了三年半的时间。
刚开始在探索性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只是在为数不多的学校里进行的,进入推广性、发展性阶段之后,参与实验的学校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个规模较大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包括大学的研究人员,包括参与实验的学校和教师,也包括某些区域性推广的地区的行政领导与教研员。
在这三年半中,“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个项目的辐射范围、参与研究的学校和师生数量、以及“新基础教育”研究在境内外的影响,都不断扩大。
一、“新基础教育”的由来近20多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并还在继续进行着一场深刻的转型性变革。
作为在社会中生存、且是社会重要构成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变革在不断地变化着。
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近期发展,取决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状态,取决于成人世界中各种人的素质、行动与精神面貌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的明天,无疑取决于今日的学校教育状态,取决于儿童、青少年世界中成长着的人的素质与精神面貌。
中国社会已进入21世纪,进入一个因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机制确立而产生深刻社会转型的新时代。
新时代需要一代新人,需要新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改革在新教育体系中具有奠基性的价值。
叶澜教授“新基础教育”实验就是为实现这一宏大目标而进行的。
从研究的目的或目标看,“新基础教育”研究是社会转型时期,为实现基础教育学校的转型而进行的。
2023年《新教育》读后感3篇
2023年《新教育》读后感3篇《新教育》读后感1在寒假休息的两周时间里面,我认真地阅读了叶澜老师的《新基础教育论》,这本书是叶澜教授积十多年“新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交互研究撰写而成的,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景式力作。
全书有3大编共12章组成。
第一编是“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社会基础论”,分别从“生存基础”、“世界变局”和“中国主题”三个层面作出阐述。
第二编以“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论”为题,从宏观变革的反思和宏观变革的性质、人物、主体、策略等方面构建当代中国教育宏观变革的理论。
第三编为“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重建论”,从中回溯了我国自1840年以来至改革开放前百年中国学校转型变革的历史,对当代中国学校转型性变革的内涵、学校教育日常实践和管理实践的重建作了系统论述。
我分三个阶段来读完这本书。
第一阶段:初读,采用圈点式阅读的方法,将好的字句划出,经典的教育理念标记出来。
第二阶段:详读,详细阅读__,在每一章节中留下随笔。
第三阶段:精读,特别经典的章节多次阅读,品味其中的精华,并撰写读书心得。
新基础教育在我校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几本新基础理论书籍,也聆听了许多优秀教师在新基础理念下的研讨课。
不断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践。
从“认同、接纳”到“实践、反思、重构”,都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富足。
今年寒假我又一次学习了叶澜教授的《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书中的只言片语触动着自己的内心深处。
叶澜教授数次强调着“教师工作直接面对的是生命,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和提高生命价值的事业。
……教师的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从导言中深深吸引我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不禁感触万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
《“新”论》主要特点概括(2009.11.12)
《“新基础教育”论》学习辅导报告系列主题报告之一:总论:《“新基础教育”论》与“新基础教育”研究(片段整理)报告人:叶澜2009.11.12《“新基础教育”论》的主要特点概括:1. 时代性。
它是当代中国社会与教育改革发展的产物,不是凭空而出的,不是思想中的构建。
我称之为“时代的教育呼吸”。
在此不做展开。
2. 原创性。
可以说书中的每一句话都经过自己头脑的思考、经过共同实践的探索,经过共同讨论。
十几年的日日夜夜,“新基础教育”使我们魂牵梦绕,在过程中遇到问题、快乐、进步、经验,我们都会兴奋、都会思考。
所以这本书中融化了每一位研究者、实践研究者,它不可能是抄来的。
《“新基础教育”论》也抄不来,它一定是创造的,没有创造就没有《“新基础教育”论》,它是原创的。
何谓原创?原创一定是亲历亲为的,不是从别人那里拿来、借来、抄来的,它是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去创建的。
对《“新基础教育”论》的原创性,我称之为是“带着研究者体温的理论”,它是有生命性的,是原创的。
这个体温是我们共同的,不是我一个人的。
当然,我可以无愧地说,在整个过程中,我从没有离开过研究,我是把它当作自己一生业务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事业。
为什么说是原创的?主要的是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在交互创生。
从理论的角度说,首先,我们指向对已有教育理论的反思和批判。
无论中外理论,我们都要重新审视。
第二,我们指向对当下现实问题的透析,对当下的现实要说得清楚。
理论的价值在于能够透析现实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描述现实。
第三,它指向对重建性实践的设计。
我们的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它不只是在批判,它同时在重建。
重建从哪里开始?我们从重建实践的设计开始。
我们的校长都有体会,在制订成型性研究阶段的五年发展规划时,第一个学期,我们用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上上下下反复修改,对教育学、新基础教育理论如何体现在规划中,有了深深的体会。
所以,理论转化为实践的第一步,从和老师们一起重新设计实践方案开始。
叶澜新颖演讲:“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地独特性
叶澜最新演讲:“新基础教育”班级建设的独特性此文是根据中国“新基础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始人和持续领导者,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叶澜教授,于2017年12月26日上午,在全国“新基础教育”共生体学生工作第四次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本文已经作者本人审阅。
时间:2017年12月26日上午地点:宁波市镇海区艺术实验小学与会者:特邀专家、全国“新基础教育”共生体学校代表等280余人叶澜教授:昨天因故没有参会,有点遗憾,但是抽空读了大家的论文,感到非常丰富。
这次参会的成员既有已经做了十多年“新基础”的团队,又有才做一年半的,还有签约不到半年的,这令人感到我们研究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在多层面呈现出来,这让我很感慨:我们多年一起努力,走到今天很不容易。
刚才两场专题讨论,看不到大家的倦容或厌烦,看到的是因成长而带来的幸福。
班级、班主任,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解放的时候我小学四年级,可以说班级、班主任伴随我长大。
很多老师的名字我已记不清,但是班主任的名字(从小学到初中、高中)我都记得。
关于班集体、班级研究,也不是全新的问题。
优秀的班主任也不少,在座陈镇虎老师是代表,而且他带领了一个班主任研究团队。
我们心中尊重的班主任,上海的有毛蓓蕾老师,南京的有斯霞老师等。
好的班主任有一些基本特点:首先是爱,爱这项工作,爱学生,无论是在“新基础”的班级建设中,还是在原来的优秀班级里,这都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爱的情感,不可能有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
第二,因为有爱,所以想方设法,努力改变班级和学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班主任往往有以下几类:一,善于把落后班级转变为优秀班级;二,善于转化后进生或困难学生,用自己的专业精神和情感,使别人眼里没有希望的学生发展起来;还有一类,“招”很多,学生喜欢,因为个人性格、素养,和学生交往的技能、智慧等,深受学生欢迎。
只是“管”学生的班主任,往往容易被忘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
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但是今天的讨论是起点不是终点;今天的交流不可能马上就形成评价一堂课的具体标准,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探讨。
我今天主要讲四点: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
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
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言标。
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二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的意义不仅是单向的,要努力实现两转化——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实践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一次检验,是对我们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完善:丰富、发现和再创造。
我们需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
开放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探究的态度、一个在改革中大胆实践的态度。
这个过程首先要求课改决策人员、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广大的教研人员不要抱着我是课改的指导者的身份到实践中去跟老师们交往,而是抱着在课改中去发现教师的智慧,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向题和困惑的心态。
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作是—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而不是等待有一套操作方法和一套评价指标的过程。
因为我在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常常感到"模式"和"操作"这两个前一段非常热门的东西对教师智慧、创造意识的压抑,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师自已都忘记了,我是可以探究的,我是能够思考的,我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期待着现成的"模式"和"操作"。
大多数教师都是想改革的;但也有不少人似乎认为有了这一些,就能够比较方便地、快捷地进入到新课程。
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性变化。
如果没有自己的投入、思考、实践,就难以使这场改革变成真正的实践而产生真实、有效的结果。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两个标准:第一是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反思;第二是不追赶时鬈,会对时髦作出评价,而不是因为时髦所以跟着走。
因此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办法,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
要把我们整个教改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深化,使我们的行为能体现出新的理念,同时,也就能不断形成我们新的对"好课"讨论标准的认识。
二、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观评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的一个抓手。
但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更新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观。
在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评价观的更新问题,因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新问题,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如果我们期望马上来制订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讨论将很难深入,因为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评价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的、要努力去做的是对我们过去的评价指标做—个透析,做一个它背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透析,同时还要搞清楚现在要做评价,我们的评价观是什么?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也许我们才说得清楚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清楚,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要用现在的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我们已有的实践层面和对这个层面的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三是跟个人的经验、理念、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
所以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观如果没有做一种前提性的深入探讨的话,将是千奇百怪而且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
今天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前提性的追求,然后来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具体地讲,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只有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编制具体的评价指标:①一个是怎样认识课堂,即课堂教学观是什么,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鲍价值、功能的认识。
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认识,这涉及到关于课堂教学的目的、过程、效果,同时还涉及到上面讲的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
对这些东西理解得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从价值性质到目的、过程、效果,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关系,价值是灵魂,性质的认识是对核心的把握,然后渗透到目的、过程和效果。
②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
这些直接相关的认识性的问题弄清楚了以后,还涉及评价方案的形态。
现在比较多的评价方案的形态是"并列式"评价方案,往往看不到评价之"魂"。
目前广泛应用的等级制评价方案、太多是缺乏梯度的评价方案。
所以在讨论具体的评价指标的前面,应该有一次关于课堂救学评价观的大讨论,否则很容易陷入到具体、陷入到评分标准、而忽视了它背后的灵魂。
三、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评价观的形成过程不仅需要有认真的理沦探讨,还需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已经有了实践形态的改革实践作出深入的评析,即评价观不只是理论问题,还应验证今天改革实践。
大家一起深入到改革实践中来,讨论评价观,以形成评价观。
基于自己的实践,老师们要有一种直面改革实践的批判、研讨、分析然后再提升的过程。
我认为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方面还有相当强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形式;新的追求。
在这种新的创造以实践方式呈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老问题的新表现。
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还是比较多地对教学做一种预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比较多地是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老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学习。
这样的强化程序式教学,按传统教学观来看是比较成功的。
在新旧理念交汇碰撞的今天,有些青年教师对传统的一套还没有学象,是因为我们对新东西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还没有认清传统的方式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它的问题、局限到底在哪里?它的根深蒂固的危害在哪里?它与教育内在秩序的背离在哪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反思,不断去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教学中非常稔熟的东西,依然是我们要想形成新的评价标准前必须做的事。
在一批改革的先行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教研员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理解以后的比较大胆的改革实践。
这种改革性的尝试,作为探索者来讲,它是思考以后的行动,但对于模仿者来说,往往就会转化成形式化的东西和教条式曲东西。
我们往往喜欢把好的东西形式化、教条化,结果在好的东西还没有很好地长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被窒息,开始僵化。
对今天在进行的改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要防止形式化、教条化。
①关于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
目前,新的东西的形式化也不少,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改而改,不讲究为什么。
我认为形式永远不是绝对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要靠人来利用,不是简单地有这么几个形式就是好课。
②关于教条化:跟形式化有差别,其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
比如"质疑",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
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一种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
这两种现象(形式化、教条化)如果不去重视、不去研究、不去改变的话,它可能会成为窒息新课程发展的一大杀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四、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①有意义。
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
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