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现状研究
2024年红豆杉种植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红豆杉种植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红豆杉(Taxus chinensis)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具有抗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对红豆杉种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市场供需状况、市场竞争等方面。
2. 市场规模红豆杉种植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迅速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红豆杉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10万亩增加到了2019年的30万亩。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红豆杉的药用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3. 市场供需状况红豆杉的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供应则相对短缺。
红豆杉的生长周期长,生长缓慢,种植难度大,因此其供应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由于采伐红豆杉存在一定的限制,一些产地的红豆杉资源逐渐枯竭,导致供应进一步减少。
4. 市场竞争红豆杉种植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
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吸引了更多的种植户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另一方面,红豆杉的高药用价值吸引了不少药企和中药材加工企业进入种植行业,希望从中获取更高的利润。
5. 市场发展趋势红豆杉种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种植技术不断提升: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红豆杉的产量和质量将会得到提高,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
•资源保护和管理:由于红豆杉资源的有限性,加强对红豆杉的资源保护和管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限制采伐数量和加强保护措施,有效维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市场多元化:随着红豆杉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的红豆杉相关产品。
加工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6. 结论红豆杉种植市场在近年来经历了迅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由于红豆杉的供应短缺和市场竞争激烈,种植户和企业需要不断提升种植技术、加强资源保护和开发多元化产品,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对于红豆杉种植市场的进一步研究和调查有助于行业参与者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挑战。
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现状研究

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现状研究韩彩霞,徐朕,齐晓洋,邓光华*(江西农业大学艺术与园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红豆杉属植物为珍稀孑遗植物,且含有珍贵药用成分紫杉醇,对癌症治疗具有一定功效。
对近几年来红豆杉属中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等繁育研究进行总结,同时为后续研究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加大该属植物保护力度,提高繁育效率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红豆杉属;繁育;珍稀濒危;药用以红豆杉腋芽为外植体,B5为基本培养基,对红豆杉组织培养中褐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激素2,4-D 2.0mg/L+6-BA 0.5mg/L ,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最好,染菌率为11.11%,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88.89%,而加入添加剂组合活性炭和柠檬酸,可以降低红豆杉的褐变程度[9]。
1.2南方红豆杉()刘成功[10]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研究得出,由于南方红豆杉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物,导致其休眠期较长,自然条件下通常需要2~3年,对其进行25℃层积130d ,转5℃层积80d 处理后,种子平均发芽率可达76%,此方法与苟顺强[11]对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研究结果相一致。
谢红梅[12]等对南方红豆杉进行扦插试验得出,采用300mg/kg 浓度的GGR 激素进行插穗处理,可以使生根率达到86.67%;欧滨[13]等进行不同基质下南方红豆杉扦插试验认为,以河沙和表土按2︰1混合,可以使插条成活率达到76.29%。
郄亚微[14]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外植体接种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pH 进行优化试验得出:最适宜的培养基为B5改良型、最佳接种方法为无叶茎段正插入培养基、添加2.0mg/L2,4-D 或1.0mg/LNAA 、pH 值在6左右,可以有效地提高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成活率。
南方红豆杉还可以进行水培繁育。
王楠楠[15]等采用6种营养液配方以土培作为对照进行试验,通过90d 培养后,观察到日本园试配方下南方红豆杉存活率达到95%,鲜质量增长率达到13.1%,均接近于土培,可以解决盆栽下施肥、浇水等问题。
红豆杉综合开发与研究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红豆杉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红豆杉是一种集医学药用、园林观赏等多用途的珍惜植物,有“植物黄金”之称。
2004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节目中播出:瑞典自然基金会在世界濒临灭绝物种黑名单中,红豆杉被列为第十位。
从红豆杉中提取的高纯度紫杉醇,其价值更是黄金的十余倍。
紫杉醇是目前治疗癌症的有效的新药,特别是对女性乳腺癌、子宫癌等癌症治疗有特效。
由于红豆杉属于世界珍稀树种,资源稀少,培育困难。
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对紫杉醇的需求特旺,货源奇缺。
据上海复旦大学负责该项目开发研究的教授分析,未来15年至20年的时间内,紫杉醇是治疗乳腺癌,子宫癌等癌症不可替代的药物。
对红豆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利国利民,造福子孙的绿色产业.1、国外红豆杉研究现状自1979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紫杉醇抗微血管解聚抗癌机理之后,红豆杉立即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天然珍稀抗癌药物。
由于红豆杉的根、茎、叶、皮及种子豆含有紫杉醇,所以,从红豆杉中提取紫杉醇是世界公认的最佳途径.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对紫杉醇研究多年,事实证明紫杉醇对治疗晚期卵巢癌、乳癌,非小细胞肺癌和卡波络氏肉瘤等恶性肿瘤疾病的疗效确切,副作用小,是当今世界上广谱最好,活性最强的抗癌药物.近年来,医学界在紫杉醇的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又不断发现重大用途。
据《欧洲医生》报道:紫杉醇可用于治疗若干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中包括继发性、进行性、多发性硬化病、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外用治疗牛皮癣和特应性湿疹等等,这些研究成果为紫杉醇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我国对红豆杉研究的成果与现状我国从1994年开始从事紫杉醇的研究,国家相当重视.科技部、外经贸部、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等部位2000年制定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中将紫杉醇列入重点鼓励发展的高新技术产品(编号05030206)。
在紫杉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技术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上海复旦大学陈健民教授经过多年精心研究,成功地开发了“紫杉醇清洁纯化技术”的生产工艺。
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

中国的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提要系统论述了红豆杉属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中国所有红豆杉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蕴藏量及可开发前景,紫杉醇的分离、提纯、临床试验等的研究现状,红豆杉资源系统产业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的重点和对策。
为中国的红豆杉野生资源的保护、人工规模化繁殖栽培及其进一步规模产业开发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并指明努力方向。
关键词红豆杉资源紫杉醇开发利用人工繁殖分类中图法S791.49红豆杉是红豆杉科Taxaceae 红豆杉属Taxus 植物的总称,在中国民间一般称“紫杉”。
该属植物木材纹理均匀,结构致密,韧性强,坚硬,弹性大,具光泽,防腐性强,比重约0.51~0.76,是著名的上等工业材,常用于雕刻、乐器、箱板、车旋、文具、船浆等细加工制品[ "#ref1">1]。
中国古代《本草推新》就已记载“紫杉”可入药,“用皮易引起呕吐,用木部及叶则不吐。
且利尿、通经,治肾脏病、糖尿病”[ "#ref1">1]。
后又有《中药大辞典》记载,东北红豆杉叶含双萜类化合物,如紫杉宁(Taxinine-A,H,K,L)、坡那甾酮A(Ponasterone-A)、蜕皮酮(Ecdysterone)、金松双黄酮(Sciadopitysin) 等,枝含紫杉碱(Taxine),茎皮含具抗肿瘤和白血病的紫杉醇(Taxol),心材含紫杉素(Taxusin)。
但其药用价值在80 年代中期以前并未引起中国医药界的重视,也无人进行开发研究。
自从美国化学家Wall 和Wani M C 首先从太平洋紫杉(短叶红豆杉T.brevifolia Nutt.)中分离出紫杉醇(Taxol) 并于1971 年发表其化学结构[ "#ref2">2]以来,80 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相继揭示出紫杉醇的抗癌疗效[ "#ref3">3]。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保护发展对策
我国是红豆杉属植物的原产地和分布中心,拥有丰富的红豆杉属植物资源。
然而,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采伐、砍伐等问题日益严重,导致红豆杉属植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种质资源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衡,生态功能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等重要生态功能日益减弱,对于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因此,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当务之急。
针对目前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建立红豆杉属植物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整理红豆杉属植物的种质资源,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二、加强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建设,划定和管理红豆杉属植物保护区,保护其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红豆杉属植物的保育与繁育;
三、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生态学研究,深入了解红豆杉属植物的生态习性、生长规律和环境适应性等,为红豆杉属植物的保护和繁育提供科学依据;
四、加强红豆杉属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豆杉属植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红豆杉属植物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保护红豆杉属植物资源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共同保护和传承红豆杉属植物这一宝贵的生物遗产。
- 1 -。
红豆杉茎段组织培养繁育技术

红豆杉茎段组织培养繁育技术摘要: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树种,树形优美,可作为观赏树种。
其所含紫杉醇是近年来从天然植物中开发的一种效果显著的防癌抗癌药物。
红豆杉生长缓慢,自然更新困难。
根据试验结果,介绍了最有效的快速繁殖方法——红豆杉茎段组培繁育技术。
关键词:红豆杉;培养基;接种;茎段;管理红豆杉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的常绿乔木,是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珍稀树种,全世界共11种,我国有4 种和1 变种: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Sieb. et Zucc)、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 K. Fu)、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 wall- ichiana Zucc)、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Pilg.)Rehd)、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Lemee et levl)Cheng et L. K. Fu)。
其枝叶茂密、树形优美,作为观赏树种可孤植,也可群植、列植。
红豆杉为针叶树种中的强阴性树种,常与其它树种混交,生长缓慢。
在空气湿润、土壤肥沃、荫蔽的地方生长良好。
从红豆杉属(Taxus L)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紫杉醇(Tax2ol)是近年来从天然植物中开发的一种新型抗癌药物,它不仅对卵巢癌、乳腺癌、肺癌等癌症有较好的疗效,而且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对治疗其他疾病也有一定的潜力,被认为是当今抗癌药物中最有效的制剂[1 ]。
红豆杉因其具有极高的医用价值而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
红豆杉生长缓慢,自然更新困难,加上长期以来对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现存资源量非常有限。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繁育红豆杉苗木迅速而高效。
1 培养基制备1.1培养基成份用1/2MS培养基+ AC + BA + IBA或DH培养基+ AC + BA + IBA进行茎段增殖培养,效果都比较理想。
1/2MS培养基是在MS培养基的基础上对无机盐成分减半,有机成分不变,GH培养基是Gresshoff和Doy在1972年用于松树组织培养的配方。
云南红豆杉优良品种选育及快速繁殖(2)

红豆杉优良品种选育及快速繁殖一、项目的立项依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一)项目摘要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症之一,每年约有600万新的病例被报道,其引起的死亡率占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二位,仅次于血管疾病。
由于癌症早期诊断的困难,相当数量的癌症患者将依赖药物治疗,紫杉醇(paclitaxel,商品名TaxoD,因其独特的作用机理,成为新一代抗癌药物的代表。
它是从红豆杉属植物(Taxus L.)中分离出来的红豆杉属植物(Taxus L.)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二萜生物碱,是最具抗癌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之一。
因其独特的抗癌机理及高效、广谱的抗癌效果,被广泛用于治疗妇科癌症(如转移性乳腺癌、晚期卵巢癌、宫颈癌等)、呼吸道及消化道癌症(如小细胞肺癌、胃肠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如头颈部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肉瘤、恶性滋养细胞肿瘤、与抗艾滋病药物合用还可治疗卡彼济氏肉瘤(一种艾滋病人特有的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疟疾等)以及中风、早老性痴呆和先天性囊肾病等,具有其他抗癌药物难以达到的疗效。
紫杉醇高效而广泛的用途使其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抗肿瘤药物,紫杉醇以针剂为主,由于该药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在美国上市后销售情况一直很好。
市场对紫杉醇的强烈需求导致红豆杉原料的严重短缺。
因此,对红豆杉的研究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热点,但不论从红豆杉的繁殖方法还是获取紫杉醇的途径来看,红豆杉的资源问题仍是制约紫杉醇数量的首要问题,而良种红豆杉的选育快繁是解决紫杉醇药源-红豆杉严重匮乏的根本途径:从云南各地州采集红豆杉样品,由于云南红豆杉遍布云南各地州(南至中缅边界,北至金沙江畔,东至文山,西到保山),分布零星,多为散生,极少纯林。
本项目选择的样本为当地有代表性植株,样品阴干后进行紫杉醇、10-DABⅢ和巴卡亭IIl的含量测定,从选取的样品中选择最高含量的植株(或者是紫杉醇含量最高、或者是10-DABⅢ含量最高或者是巴卡亭IIl含量最高,或者是二种以上物质含量都高的植株)作为母本,设计红豆杉组织培养方案进行组织培养,组织培养主要分以下三步进行:1、诱导愈伤组织;2、从获得的愈伤组织中诱导芽分化;3、切取分化的芽进行生根培养。
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分析(初稿)1 -1(1)

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分析摘要: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珍贵的观赏、药用及用材树种,也是我国I级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本文结合南方红豆杉资源现状,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的保护现状和濒危原因,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濒危原因保护措施引言南方红豆杉是我国珍贵的观赏、药用及用材树种,也是我国1级濒危保护植物。
主要分布在安徽南部、浙江、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及东南部、湖南、湖北西部、河南西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贵州、云南西北部和东北部等 15 个省区。
但近些年却受到较大的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影响,生长形势较严峻。
为了有效保护南方红豆杉资源,现对南方红豆杉保护现状进行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濒危原因进行总结,提出保护对策。
通过分析南方红豆杉濒危的原因,讨论保护对策,旨在为南方红豆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南方红豆杉的保护现状作为世界上公认的抗癌植物,南方红豆杉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南方红豆杉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它的稀少性,南方红豆杉是浅根植物,主根不发达,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生存繁衍,加上人为因素的破坏,所以非常稀少。
很长时间以来,世界上还没有大规模的南方红豆杉的原料林基地。
由于它的珍贵性,很多地方的人都被它的生理性所能换来的经济效益所诱惑,大量“侵害”本来已经数目不多的南方红豆杉,在一二十年前的云南就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惨状。
虽然对于南方红豆杉的保护已经提高到了联合国的管理层面,但是如今对于南方红豆杉,很多不法分子还是对之虎视眈眈。
早在1998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中,南方红豆杉就已经被列为“国家级濒危保护植物”。
国家林业局也对南方红豆杉的保护以及发展做过批示,明确表示红豆杉属于中国的一级保护树种,具有极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
国家林业局还支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建造南方红豆杉林,提倡社会各界以各种形式来参与或者建造南方红豆杉林。
红豆杉的繁育技术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 、pH值为5.5-7.0的沙质土壤作为圃 地。同时,要确保圃地无病虫害、无 污染,且交通便利。
圃地整理
在播种前,要对圃地进行深翻、整平 、打细,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肥和复合 肥,以改善土壤肥力。同时,要清除 杂草和石块,确保圃地整洁、平坦。
播种与播后管理
播种时间
无性繁育技术的优化与提升
技术优化
通过研究红豆杉的生理生化特性,优化无性繁育技术,提高 繁殖系数和成活率。
技术提升
探索新的无性繁育方法,如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实现红 豆杉的快速繁殖和遗传转化。
红豆杉应用领域的拓展与深化
应用领域拓展
红豆杉具有多种用途,如药用、观赏、生态修复等,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展。
02
红豆杉的果实和树叶也可制成保健品,如红豆杉茶等,具有提
高免疫力、抗衰老等功效。
药用价值研究
03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和研究,为新药研制提供
新的原料和资源。
红豆杉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空气净化
红豆杉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能够净化空气,改 善空气质量。
水土保持
红豆杉的根系发达,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有助于改善 土壤质量。
03
红豆杉的无性繁育技术
扦插繁育技术
硬枝扦插
选用一年生以上的硬枝,剪成10-15厘米的插条,去除底部叶子,插入湿润的 土壤中,保持温度在15℃左右,湿度在80%以上,等待3-4个月即可生根发芽 。
嫩枝扦插
选用当年生的嫩枝,剪成10-15厘米的插条,去除底部叶子,插入湿润的土壤中 ,保持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80%以上,等待2-3个月即可生根发芽。
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表 1紫杉醇在 4种红豆杉中的含量表
药 品 名称
销售额 ( 亿美 元 )
药 品名 称
销售 额 ( 亿美元)
鲜艳夺 目的红色 。 可 以作 为室内外 的景观植物 。红豆杉属于全天候 增 氧常绿植 物 , 一天 2 4 h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并 释放 氧气 , 光合作 用的同时释放 出的空气负离子及生物碱 , 能有效吸收空气 中的二 氧 红豆杉移栽应选在阴坡或半阴坡等 日照短 的地带穴 栽 , 移植 密 化氮、 甲醛 、 等有害气体 。研究表 明, 紫杉醇是抑制癌细胞生 长的有 度 以 6 0 0株 / 亩为宜 。在 阳光充足地域应 与速生 阔叶树进行混交种 效 药物 , 红豆杉是获得紫杉醇 的主要原料 。 中国有 4个红豆杉品种 , 植或 间种果树 。大 田的幼苗应 以 1 3 0 0株 / 亩为宜 ,生长至 2 - 2 . 5 m 即东北 红豆杉 、 南方红豆杉 、 云南红豆杉和西藏红 豆杉 。 而东北红 豆 时可进行药用修剪 , 修剪鲜枝 叶可达 1 . 5吨 3吨 / 亩。 东北红豆杉在 杉 枝叶所含紫杉醇量最高 , 如表 1 所示 。 野生状态 时抗逆性强 , 极少发生病虫 害 , 偶有蚜虫发生 , 采用 常规灭 据《 本 草纲 目》 记载 , 红 豆杉的有效成分 人药 , 具有通 经利尿 的 蚜农药喷杀 即可 。 作用, 对肠 胃病 、 肾病 、 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2 0 0 8年紫杉醇作 为全球 3结 论 抗 癌药物的销售情况 , 如表 2 所示 。 国际医学专家研究表 明, 紫杉 醇 东北红 豆杉兼具 观赏 、 药用 和经济价值 的特征 , 因此 , 红豆杉物 对 于肺 癌 、 食道 癌 、 卵巢 癌 、 结肠 癌和 急性 白血 症有 明确 的防治作 种保护和繁育 问题受到相关人士和业内 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 根据东 用, 尤其对转移性乳腺癌和 晚期 卵巢癌治愈率达 3 3 %以上。 北红 豆杉 的特性 、生长环境进行种苗繁育技术进行探索和研究 , 对 于红豆杉 的保护 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 照技术规范栽 红 豆杉 种苗的繁育需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 , 以确保其成活率 培 , 才会保护和发展红豆杉五 中, 实现红豆杉五 中的可持续发展 , 充 和 质量 , 技术要求包括 : 分发挥其 自身价值 , 为促进人类 身心健康 发展 发挥其药用 和保健 价 2 . 1 地块 的选择与播种前期徐需达到 的要求 值。 选 择 当年栽 培过松 、 杉苗地块 , 要求 土层肥厚 、 排灌 方便 、 通风 参 考 文 献 凉 爽 ,绝 对不 要选 粘 土地 、低 洼 地育 苗 。翻耕 的 同时 ,需 撒施 【 1 】 胡余 国, 洪中苗 , 郎进 宝等. 南方红豆杉的特性与种植技术【 J ] . 上海 5 0 k g 一 9 0 k g / 亩三元优质复合肥 的基肥 ,然后使用辛拌磷 1 . 6 k g 与适 农 业科 技 , 2 0 0 9 , ( 3 ) : 1 0 7 . 量 的硫 酸亚铁进行地下害虫杀灭剂调节 土壤 酸度 。 深耕 、 平整 , 修成 【 2 ] 李金平 . 南方红 豆杉 生态特性及栽培技 术[ J ] . 中南林业调查规 划 , l m宽 、 1 5 c m 一 3 0 c m高 、不 限长的苗床 ,四周开 好排水沟 。播种前 2 0 0 2 ( 2 ) : 6 1 — 6 2 . 1 0 — 1 4天用 0 . 3 %的 高锰 酸钾 溶液 进行 2 0 c m 一 3 0 c m 深度 的浇 灌苗 【 3 】 王海珍, 毛锁 云. 南方红 豆杉繁 殖初探 [ J 】 . 中国林副特产 , 2 0 0 7 ( 1 ) : 圃, 浇后 立即用塑 料膜封严 5 — 7日, 揭开塑料薄 膜并 晾 3 - 4天后播 8.
红豆杉 可行性研究报告

红豆杉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红豆杉的现状与分布红豆杉是一种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贵州、湖南、广西等省份。
由于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人为砍伐等原因,红豆杉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已经濒临灭绝。
为了有效保护红豆杉资源,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禁止野生红豆杉的砍伐和买卖,并推动对红豆杉的栽培研究和开发。
二、红豆杉的栽培技术1. 地理环境:红豆杉适宜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进行栽培。
2. 种子繁殖:红豆杉的繁殖主要通过种子进行,选取健康的种子进行播种,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发芽。
3. 地面管理:定期给红豆杉施肥、浇水、修剪,保持树木健康生长。
4. 病虫害防治:防治红豆杉的病虫害,定期检查树木,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三、红豆杉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抗癌药物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红豆杉碱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成分受到广泛关注。
目前,国内外市场对红豆杉碱的需求量超过供应量,价格居高不下,给红豆杉的种植提供了巨大的商机。
四、红豆杉种植的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红豆杉碱的市场需求量大,价格高,种植红豆杉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
2. 生态效益:种植红豆杉有助于保护濒危物种,改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3. 技术支持:我国对红豆杉种植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有利于种植者的技术培训和科研合作。
五、红豆杉种植的发展建议1. 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红豆杉的认识和了解。
2. 政府和企业加大对红豆杉种植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3. 加强研究合作,推动红豆杉种植技术的改进和提高。
4.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红豆杉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六、结论红豆杉作为一种稀有珍贵的树种,在抗癌药物生产和生态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红豆杉的种植具有较好的可行性,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
然而,在开展红豆杉种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其珍贵性和特殊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种植方案,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和资源保护。
红豆杉的繁殖技术

VS
详细描述
红豆杉树形优美,四季常绿,具有较高的 观赏价值。在园林中可以孤植、丛植、群 植,也可以与其他植物搭配种植,形成层 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同时,红 豆杉能够净化空气,吸收噪音,提高空气 湿度,有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红豆杉在盆景制作中的应用
总结词
红豆杉盆景具有高雅、古朴、别致的特点,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植物艺术 品。
02
播种繁殖
种子采集与处理
种子采集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树,于9-10月之间采集果实,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
种子处理
将晾干的果实搓去果皮,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进行沙藏。
播种时间与方法
播种时间
红豆杉的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 季,此时气温适宜,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和生长。
培养基制备
按照所选培养基配方,将各种营养成分和激 素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蒸馏水,调pH至
适宜范围,分装至培养容器中,进行高压蒸 汽灭菌。
外植体选择与处理
要点一
外植体选择
选择健康无病的红豆杉植株的嫩叶、茎段、腋芽等作 为外植体。
要点二
外植体处理
将外植体清洗干净,剪切成适当大小,进行消毒处理 ,以减少污染和病害发生。
水分管理
保持土壤湿润,根据天气情况适量浇 水,避免过湿导致插条腐烂。
温度管理
红豆杉扦插适宜温度应保持在15℃ 以上,若温度过低会影响插条生根。
施肥管理
待插条生根后可以适当施肥,以促进 其生长发育。
04
组织培养
培养基选择与制备
培养基选择
红豆杉组织培养常用的培养基有MS、 1/2MS、N6等,根据不同品种和培养目标 选择合适的培养基。
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研究xx年xx月xx日•绪论•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与繁育技术•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应用前景与展望目•研究结论与不足录01绪论北方红豆杉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但资源匮乏;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对保护和利用北方红豆杉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内容研究北方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种子繁育、扦插繁育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查、实验研究等。
研究内容与方法探索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提高种苗的繁育效率和品质;目的为保护和利用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意义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主要针对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的研究;研究限制由于北方红豆杉生长环境的特殊性,实验条件和资源有限。
研究范围与限制02北方红豆杉种质资源与繁育技术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如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等地区。
北方红豆杉的分布与特点分布区域生长环境温度较低,湿度较高,光照充足,适合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的生长。
气候特点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
物种特点红豆杉的生态习性红豆杉生长速度较慢,在适宜的条件下,幼苗需要多年才能成材。
生长速度光照需求水分需求土壤需求红豆杉是中性树种,对光照需求适中,需要充足的散射光。
红豆杉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耐涝。
红豆杉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中。
1红豆杉的繁殖技术与方法23收集成熟的种子,进行催芽处理,然后进行播种。
种子繁殖利用红豆杉的嫩枝或根蘖进行扦插繁殖,选择适宜的插穗和基质,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
扦插繁殖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选取红豆杉的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生产无性系种苗。
组织培养红豆杉种苗的培育与移栽•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育苗地作为苗圃地。
•整地作床:对苗圃地进行深耕细整,制作苗床,床面要平整,排水良好。
•播种时间:春季播种,大约在3月至5月之间。
•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法进行播种,将种子均匀地撒在苗床上,覆盖一层细土或腐殖土。
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研究

北方红豆杉种苗繁育技术研究【摘要】对东北红豆杉的形态特征及其资源分布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东北红豆杉作为观赏植物和药用价值的前景。
主要针对东北红豆杉的生活习性和东北的环境特点,从苗床整理、种子浸泡、播种、移栽、田间护理和病虫妨害等方面论述红豆杉的种苗繁育过程。
为东北红豆杉的物种保护和价值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关键词】红豆杉;前景;价值;种苗繁育东北红豆杉(Taxus siebodii Hort)又名赤柏松、紫杉,是形似普通的杉树的常绿树木,每年9~10月结出较略大于大豆的红色果实。
东北红豆杉属喜阴树种,广泛分布于海拔1,000~1,900m 的丘陵阴坡或半阴坡的针、阔混交林区域,适生于微酸性至中性的疏松土壤。
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吉林、黑龙江三省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日本、朝鲜和俄罗斯也略有分布。
东北红豆杉作为野生植物,是属于极为稀少和珍贵的濒危树种,1993 年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为了实现保护濒危树种的目标,近年各地广泛开展人工繁殖。
1.红豆杉价值分析红豆杉树形、叶优美,通直的紫红色树干,成熟后的种子颜色为鲜艳夺目的红色。
可以作为室内外的景观植物。
红豆杉属于全天候增氧常绿植物,一天24h 持续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的同时释放出的空气负离子及生物碱,能有效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甲醛、等有害气体。
研究表明,紫杉醇是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有效药物,红豆杉是获得紫杉醇的主要原料。
中国有4个红豆杉品种,即东北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西藏红豆杉。
而东北红豆杉枝叶所含紫杉醇量最高,如表1所示。
据《本草纲目》记载,红豆杉的有效成分入药,具有通经利尿的作用,对肠胃病、肾病、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2008年紫杉醇作为全球抗癌药物的销售情况,如表2所示。
国际医学专家研究表明,紫杉醇对于肺癌、食道癌、卵巢癌、结肠癌和急性白血症有明确的防治作用,尤其对转移性乳腺癌和晚期卵巢癌治愈率达33%以上。
2.红豆杉种苗繁育红豆杉种苗的繁育需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以确保其成活率和质量,技术要求包括:(1)地块的选择与播种前期徐需达到的要求选择当年栽培过松、杉苗地块,要求土层肥厚、排灌方便、通风凉爽,绝对不要选粘土地、低洼地育苗。
南方红豆杉繁育对策

耐阴性
具有较强的耐阴性,能在 密林下生长,幼苗期需要 一定的遮荫。
土壤要求
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 好的酸性土壤。
南方红豆杉的经济与生态价值
经济价值
南方红豆杉的木材坚硬耐用,纹理美观,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可用于高档家 具、工艺品等领域。
生态价值
作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方红豆杉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持 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工程在繁育中的潜力
1 2
改良品种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优良基因导入南方红 豆杉,培育出抗病、抗虫、抗旱等性状改良的新 品种。
提高生长速度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调节南方红豆杉生长相关基 因的表达,有望提高生长速度,缩短成材周期。
3
增强抗逆性
基因工程可以改良南方红豆杉的抗逆性状,使其 在恶劣环境下生长良好,提高生态适应性。
繁育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种子萌发率低
由于种子质量、处理方法或环 境条件等原因,南方红豆杉的
种子萌发率常常不尽人意。
幼苗生长缓慢
即使成功萌发,南方红豆杉的幼苗 生长速度也相对较慢,需要耐心和 时间去培养。
病虫害防治
在繁育过程中,南方红豆杉容易受 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蚜虫、红 蜘蛛等,对幼苗的生长造成威胁。
技术培训
定期组织面向农户和林业部门的技术培训活动,传授南方红豆杉 繁育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其技术水平。
政策扶持
争取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出台针对南方红豆杉繁育的优惠政策 ,鼓励农户和林业部门积极参与繁育工作。
提升公众对南方红豆杉繁育的认识与参与
科普宣传
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开展南方红豆杉繁育科普宣传,提高公众 对其繁育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南方红豆杉繁育及栽培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南方红豆杉繁育及栽培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概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综合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兴建理由与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兴建理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场预测与销售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市场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市场营销..................................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市场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场址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项目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建设内容及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北红豆杉繁育技术研究

1 . 外 植体 的选择 及 消毒处 理 .1 3
选择 当年生的幼茎 为组培外植体 。幼茎采 回
后 先 用刷 子刷 洗 一 遍 , 自来 水 冲洗 2 , 用 01 4h 再 .% 升 汞处 理 5 8mi, 毒后 用 无 菌 水 冲洗 4~5次 ; n消
小 , 构 较 为紧 密 。 因此筛 选 出东北 红 豆 杉愈 伤组 结
织 诱 导 的 最 适 培 养 基 和 最 佳 激 素 组 合 为 MS +
2, 一 15m g L+6 BA 5 mg L+NAA 1mg L。 4 D . / 一 0. / 0. /
表 4 不 同激 素 组 合 对 愈 伤 组 织 诱 导 率 的 影 响 %
更为 了保护这一珍贵的树种资源 , 多学者通过栽 很
培法 、 细胞 培养 法 、 真菌 发 酵法 、 学合 成 法等 途径 化 研 究 东 北 红 豆 杉 的繁 殖 方 法 6 _ ] 者 以东北 红 豆 。笔
杉快速繁育技术研究为 目 , 标 在吉林市进行 了东北 红豆杉种子催芽处理 、 扦插方法和组培繁育 中愈伤
越冬埋藏 , 月播种 。本实验在廖云娇等种子催芽 4
的基 础 上 , 影 响种 子 发 芽 的 3 因素 ( 种 皮 、 就 个 A: B: 霉 素 、 最 适 温 度 ) 研 究 对 象 , 行 2 平 赤 C: 为 进 水 ( 机 械破 皮 、 : 处理 , 赤霉 素 10mgL、 A: A:未 B: 0 / B :
1 扦插 育苗 . 2
假 种 皮杯 形 , 红 色 , 优 良的园林 绿 化树 种 ; 淡 是 叶含
槲皮素、 桂皮素、 桂皮酸 、 鞣质 、 蜡状物质 、 二萜醇、 紫
东北红豆杉繁育技术及发展前景研究

东北红豆杉繁育技术及发展前景研究作者:赵丽辉来源:《种子科技》 2018年第5期摘要:东北红豆杉是我国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种植前景。
普及东北红豆杉的繁殖技术,对于促进其种植有着关键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繁育技术;发展前景1播种繁殖技术1.1采种东北红豆杉的种子一般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成熟,成熟后需要及时采下。
在种子成熟的时间内,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壮年母株,采集种子后,用水洗搓去表面的红色假种皮,并冲洗干净,浸泡后用湿沙储藏。
东北红豆杉种子的后熟期较长,具有双休眠特性,需要经过两冬一夏方可萌发[1]。
1.2选地整地东北红豆杉喜湿润,但怕涝,喜阴凉,极耐阴,主根不明显而侧根发达。
因此,一般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也可在种植密度不大的红松林或者针阔混交林下。
选择好苗地之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以30~35cm为宜。
然后施加基肥,以腐熟的农机有机肥为主,施加量为1000kg/667m2左右,施肥后将土地耙平。
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可在施加基肥时加入少量的硫酸亚铁或者硫酸铜粉末进行消毒。
1.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半年左右,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种40min,再用清水冲洗2~3次,捞出后与细沙按1∶3的比例混合均匀。
保持沙子湿度的含水率在50%~60%,装于编织袋中,埋藏于室外深30~40cm的坑中;坑底铺5cm左右湿沙,将种子袋平铺于湿沙上,再覆盖一层湿沙用土埋上。
第二年春季播种前15d取出种子,在背风向阳处摊晒,经常翻动。
在播种的前2d将种子用赤霉素500mg/L浸种24h,取出用清水冲洗2~3次,即可播种。
1.4播种东北红豆杉一般采取条播或者撒播的形式。
播种时间一般在5月上旬,播种之前先浇水,使土地湿透。
撒播时直接播种,然后覆土1cm左右,稍作镇压。
条播时先开沟,沟宽5cm左右,深2~3cm,沟间距离20cm左右,将种子撒于沟内后覆土。
1.5苗期管理当幼苗出齐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浇水。
植物组织培养论文 红豆杉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论文——红豆杉的组织培养红豆杉植物组织培养摘要: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云南、四川、西藏和东北,是一类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树木,它产生的紫杉醇通过临床试验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抗癌药物。
自然状态下,紫杉醇的含量极低,仅占树皮干重的十万分之一,靠自然资源解决这一问题十分困难。
同时由于自然状态下红豆杉的生长速度极慢,过量的人工采伐,是野生资源收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一些主要产地已面临灭顶之灾,保护其野生资源和扩大药源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矛盾。
用播种育苗和扦插繁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矛盾,但仍然无法满足需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利用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方法来解决资源和药源的矛盾,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红豆杉组织培养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现代生物技术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为红豆杉的快繁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在红豆杉的改良上显示了很大的应用潜力。
以红豆杉为试材进行组培试验,综述了红豆杉组织培养、快繁的研究技术及进展,并对红豆杉组培的最优条件进行了总结。
一、红豆杉的现状以及价值:红豆杉是常绿乔木,小枝秋天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叶条形,雌雄异株,种子扁圆形。
种子用来榨油,也可入药。
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高30米,干径达1米。
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的端缘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的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常单生于叶腋,雌球花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的假种皮。
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因为红豆杉的树皮有抗癌物质——紫杉醇,所以有许多人进入林中来剥树皮,使得红豆杉的数量急剧下降。
价值: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提取物——次生代谢衍生物——紫杉醇。
“紫杉醇最早是从短叶红豆杉的种皮中分离出来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现状研究韩彩霞,徐朕,齐晓洋,邓光华*(江西农业大学艺术与园林学院,江西南昌330045)红豆杉属植物为珍稀孑遗植物,且含有珍贵药用成分紫杉醇,对癌症治疗具有一定功效。
对近几年来红豆杉属中的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等繁育研究进行总结,同时为后续研究工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加大该属植物保护力度,提高繁育效率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红豆杉属;繁育;珍稀濒危;药用以红豆杉腋芽为外植体,B5为基本培养基,对红豆杉组织培养中褐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激素2,4-D 2.0mg/L+6-BA 0.5mg/L ,愈伤组织生长情况最好,染菌率为11.11%,愈伤组织出愈率可达88.89%,而加入添加剂组合活性炭和柠檬酸,可以降低红豆杉的褐变程度[9]。
1.2南方红豆杉()刘成功[10]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研究得出,由于南方红豆杉种子内含有萌发抑制物,导致其休眠期较长,自然条件下通常需要2~3年,对其进行25℃层积130d ,转5℃层积80d 处理后,种子平均发芽率可达76%,此方法与苟顺强[11]对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研究结果相一致。
谢红梅[12]等对南方红豆杉进行扦插试验得出,采用300mg/kg 浓度的GGR 激素进行插穗处理,可以使生根率达到86.67%;欧滨[13]等进行不同基质下南方红豆杉扦插试验认为,以河沙和表土按2︰1混合,可以使插条成活率达到76.29%。
郄亚微[14]对南方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外植体接种方法、植物生长调节剂、pH 进行优化试验得出:最适宜的培养基为B5改良型、最佳接种方法为无叶茎段正插入培养基、添加2.0mg/L2,4-D 或1.0mg/LNAA 、pH 值在6左右,可以有效地提高杉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成活率。
南方红豆杉还可以进行水培繁育。
王楠楠[15]等采用6种营养液配方以土培作为对照进行试验,通过90d 培养后,观察到日本园试配方下南方红豆杉存活率达到95%,鲜质量增长率达到13.1%,均接近于土培,可以解决盆栽下施肥、浇水等问题。
1.3东北红豆杉()赵鹏[16]研究结果表明,IBA 浓度对东北红豆杉各时期内源激素含量有显著影响,IAA 、GA3和ZR 对生根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ABA 对生根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金虎[17]等对3年生东北红豆杉嫩枝采用1000mg/L 浓度下速蘸ABT1号生根粉,可以使扦插成活率超过95%,此方法比用生根粉浸泡插条后扦插效果较好[18];红豆杉属()植物属于红豆杉科(),通常为常绿乔木或灌木,因种子成熟时肉质假种皮呈红色而得名。
该属在全球范围内约有11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寒温带和热带、亚热带高山地区,是孑遗珍稀物种,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1]。
由于红豆杉属植物具有自然分布极少且星散,种群间存在地理隔离、种群竞争力弱、生长缓慢等特点[2];同时随着人们对其植物提取物紫杉醇过度开发利用,导致野生红豆杉属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个别物种甚至极度濒危,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我国早已将中国红豆杉属植物全部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
因此,加大红豆杉属植物的繁育种植力度和改进繁育技术成为保护该属植物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5种红豆杉属植物近五年的繁育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加大该属植物保护力度,提高繁育效率以及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4]。
1红豆杉属植物繁育研究1.1红豆杉()现阶段红豆杉繁育方式主要为扦插、播种和组织培养。
付秀琴在四川茂县采取不同扦插季节、插穗长度、生根剂浓度等因素进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该地区在3月份剪取红豆杉枝条5~10cm ,浸泡于3000mg/kg 吲哚丁酸(IBA )中,可以提高插条愈伤组织形成率、须根数、根长及粗壮度等因素[5]。
秦涛采用不同年龄红豆杉枝条、扦插基质等因素进行扦插试验得出,红豆杉1年生枝条比2年生枝条易生根成活,而扦插基质按黄心土与珍珠岩2︰1混合较为理想[6]。
宋健[7]等人对红豆杉播种育苗进行研究得出,在早春进行条播,并挖取松树林下带有菌根的土过筛后覆盖种子,保持土壤疏松湿润,可以使种子出苗率超过70%。
然而也有研究认为,红豆杉种子种皮较厚,处于深度休眠状态,自然条件下需经过两冬一夏才能萌发,且成活率较低,即使人工催芽处理后也要第3年才会陆续萌发,不适合大规模繁殖的需求[8]。
2018年第8期现代园艺35〇刘丽丽[19]对东北红豆杉扦插环境和扦插基质进行研究得出,在光照强度为1000Lux,光照时间16h/d,温度为25℃和湿度为80%~85%条件下,采用苔藓︰蛭石︰山皮土=1︰4︰5扦插基质,可以使生根率达到100%;同时还得出东北红豆杉组培育苗最佳外植体为2~3cm 半木质化茎尖;最佳培养基配方为B5+琼脂0.6%+蔗糖2%+IBA3mg/L+AC0.1%+农用链霉素0.4g/L,可以使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5%以上,愈伤量适中,芽萌动率达95%以上。
李晶莼[20]等采用低温层积、暖温层积和变温层积方法,结合4种不同浓度的GA3处理方法对东北红豆杉种子进行催芽试验,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对东北红豆杉种子贮藏物质中可溶性糖含量、粗脂肪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变温处理(20℃/10℃昼夜各12小时)结合GA3200mg/L处理最有利于东北红豆杉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以及种子萌发。
1.4云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种皮的物理特性对种子休眠存在一定影响[21]。
因此在播种前需磨破其种皮和种壳,拌湿沙并在冬季放置于室外冷藏40d左右后,取出种子浸泡于0.5%高锰酸钾溶液中2h,清水洗净后即可播种,一般在25℃气温下经过2个月左右种子就会萌发[22]。
云南红豆杉扦插繁殖采用3~5mm粗的1~2年生枝条,插床遮光度70%,插壤用碳渣、沙、红土配备,经过药剂处理,在75%~80%的湿度和20~22℃的温度条件下扦插,生根率50%以上,成活率达82.5%以上,温室大棚内扦插苗成活率高于室外[23,24]。
根据根部解剖结构显示,云南红豆杉周皮中存在一圈环状的厚壁细胞,生根时间较长可能与此有一定关系[25]。
1.5曼地亚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原产于美国和加拿大,是天然的杂交品种,其父本为欧洲红豆杉,母本为东北红豆杉,植物学特性介于双亲之间。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茂盛,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萌发力,同时耐修剪,耐低温,抗性强,是优良的城市绿化观赏树种[26]。
曼地亚红豆杉最适宜的扦插基质为培泥沙或河沙,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性又有一定的保水性和肥力;采穗扦插前需为苗床施足1次磷钾肥,一般为有效磷1.37mg/kg,速效钾145.5mg/kg,pH值调至6.0~7.0偏弱酸性,电导率(Ec)小于0.75,扦插前2d用0.3%的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扦插时间一般为4~5月份和10~11月份,插穗采用8年以下母树的1~2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枝条,长度在10cm左右,之后在500mg/L萘乙酸溶液中浸泡30min即可进行扦插,生根率和成活率分别可达91.5%和88.6%;扦插后需保证苗床的遮光、控温和控湿,一般遮光为70%~80%,温度为25~30℃,低于20℃或高于30℃应采取增温、降温措施,空气湿度在80%以上[27]。
柳文静[31]等对曼地亚红豆杉外植体取材部位、激素种类及浓度组合、光照条件等培养条件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找出最适合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培养条件。
试验结果发现,最适合诱导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生长的激素组合为0.5mg/L NAA+0.2mg/L6-BA+2mg/L2,4-D;最适合外植体为带芽茎段,黑暗培养相比光照培养更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
2总结目前从红豆杉属植物中分离出紫杉烷类化合物约500余种以及大量非紫杉烷类化合物成分,包括倍半萜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木质素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糖苷类化合物以及其他类化合物等[32]。
科学家们对紫杉烷类化合物中巴卡亭Ⅲ类紫杉烷物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紫杉醇在治疗乳腺癌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3,34]。
通过对近几年红豆杉属植物繁育研究进行总结发现,现阶段对该属繁育较多的主要集中在红豆杉、南方红豆杉、东北红豆杉、云南红豆杉和曼地亚红豆杉等,而对该属其他植物,如欧洲红豆杉、加拿大红豆杉、短叶红豆杉等繁育研究较少;同时该属繁育手段单一,基本以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为主[35]。
因此,在后续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该属其他植物种类的繁育研究,同时提高繁育技术,结合分子手段辅助育种,达到可以快速、大量的繁育出具有高紫杉醇含量、高药用价值、高观赏价值的优良品种,以及为保护红豆杉属濒危植物做出贡献[36]。
(收稿:2018-02-24)[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2]程蓓蓓.中国红豆杉属分子谱系地理学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6.[3]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珍稀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1.[4]陈振峰,张成文,寇玉锋,等.我国红豆杉资源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世界科学技术,2002,(01):40-46+72.[5]付秀琴.红豆杉无性繁殖关键技术研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04):150-154.[6]秦涛.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4,34(05): 117+132.[7]宋健,刘剑丛,戴小芬.红豆杉繁育管理与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17):103-104.[8]舒联方,辛虎,马均.红豆杉提取紫杉醇利用技术进展[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03):52-55.[9]杨文婷,匡倩.红豆杉组织培养的防褐变措施研究[J].北方园艺, 2016,(17):111-114.[10]刘成功,陈黎,李燕,等.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特性及催芽技术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5,35(03):25-29.[11]苟顺强.南方红豆杉播种育苗技术[J].北京农业,2014,(21):78.[12]谢红梅,柏劲松.南方红豆杉优株嫩枝扦插繁殖试验[J].林业实用现代园艺2018年第8期36〇技术,2014,(09):84-87..[13]欧滨,洪仁辉,钟银宽,等.不同基质对南方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的影响研究[J].热带林业,2016,44(01):15-17.[14]郄亚微.南方红豆杉组织培养体系优化[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13(09):42-45+49.[15]王楠楠,林灵.南方红豆杉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选择分析[J].乡村科技,2017,(25):48-49.[16]赵鹏.东北红豆杉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规律的研究[J].林业勘查设计,2017,(01):73-75.[17]金虎,魏彪,祝旭加,刘影.东北红豆杉快速扦插育苗技术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6,43(06):41-42.[18]曹彤彤.东北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5,44(04):54-55.[19]刘丽丽.东北红豆杉开放式组培育苗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3.[20]李晶莼,庄晓冬.温度及GA3处理对东北红豆杉种子贮藏物质的影响[J].吉林农业,2015,(04):88-89.[21]卞方圆.云南红豆杉种子成熟、萌发与休眠机理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22]李杰.云南红豆杉种子育苗技术[J].绿色科技,2015,(07):100-101.[23]王桂芝.云南红豆杉扦插繁殖试验[J].林业科技通讯,2015,(03):36-38.[24]尹继庭,苏嗣杰,张雁东,等.云南红豆杉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17,(10):37-39.[25]卓嘎,杨小林,辛福梅.西藏2种红豆杉扦插生根过程及解剖结构研究[J].西部林业科学,2015,44(01):88-91.[26]晓梅,贺川江,刘恩.曼地亚红豆杉的扦插育苗技术[J].石河子科技,2015,(05):4-5+9.[27]董曙光,刘建慧.曼地亚红豆杉培泥沙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180-181.[28]殷瑞雪,刘红,马英扩.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育技术研究初报[J].山东林业科技,2014,44(04):54-55+76.[29]邱春英,王翔.曼地亚红豆杉容器育苗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08):160-161.[30]曲建红.曼地亚红豆杉扦插繁殖技术[J].现代农业,2016,(08):10-11.[31]柳文静,闵霞,高雅,等.曼地亚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条件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03):175-179.[32]Shi Q W,Kiyota H.2005.New natural taxane diterpenoids from Taxus species since 1999.Chemistry &Biodiversity,(2):1597-1623.[33]王亚飞,王强,阮晓,等.红豆杉属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对策[J].林业科学,2012,48(05):116-125.[34]孟爱平,李娟,濮社班.红豆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7,36(02):47-51.[35]梁珍海,刘根林,徐锋.红豆杉属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快速繁殖研究综述[J].江苏林业科技,2001,(03):45-47+49.[36]杨玉林,宋学东,董京祥,等.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其世界分布概况[J].森林工程,2009,25(03):5-10.韩彩霞,女,海南万宁人,硕士研究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园林植物繁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