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深刻复习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5节)知识点的整理和巩固练习
![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5节)知识点的整理和巩固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7ef9febf284ac850ad024258.png)
期末复习(第一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1-5节)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第一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和模型的意义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型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模型:1.简单化 2. 简便研究 3.理想化。
一个模型可以使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二节 物质与微观离子模型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概念的科学家2、在由分子构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4、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5、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10-10米数量级。
分子和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原子的质量一般在10-26千克数量级,氢分子质量在10-27千克数量级。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汤姆生的西瓜模型→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行星绕日模型)→波尔的分层模型→电子运模型2、汤姆生最先发现电子。
卢瑟福的 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
3、物质组成:4、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 ( 即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5、同位素: 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6、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7、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8、离子是指带电的原子或电子团,失去电子带正电,得到电子带负电例如: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第四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1、单质:我们把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O 2 H 2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H 2O CO 22、一般说液态气态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汞、固态非金属,是由原子构成的.酸,碱,盐是由离子构成。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
![第二章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bc77cae6551810a6f5248683.png)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复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冷锋、暖锋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厕所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期末复习课二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期末复习课二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https://img.taocdn.com/s3/m/10c33e51a26925c52cc5bfac.png)
小于 (1)人体吸入空气中 CO2 的含量________( 填“大于”ຫໍສະໝຸດ 、 “小于”或“等于”)人体呼出气体
中 CO2 的含量。 (2)从蛋白质得到的氨基酸有 20 多种,甘氨酸的结构由可表示为: 酸中含有的元素有________ 种。 4
等于 (3)在无氧条件下,葡萄糖可转化为乳酸(C3H6O3),则乳酸的含碳量________( 填“大于” 、
,则甘氨
“小于”或“等于”)葡萄糖的含碳量。葡萄糖在人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该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
某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本品为复方制剂, 每瓶含萄糖酸钙 【Ca(C6H11O7)2】 600mg、 葡萄糖酸锌 【Zn(C6H11O7)2】 30mg。 【规格】10mL。 【用法用量】婴幼儿每日 5~10mL。成人每日 20~30mL,分 2~3 次饭后服或遵医嘱。
每瓶含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600mg、葡萄糖酸锌[Zn(C6H11O7)2]30mg,若他每日摄入的 口服液含 15mg 葡萄糖酸锌,则同时含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300mg,每瓶中含钙元素的质 量为 600mg×9.3%=55.8mg,则同时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55.8mg÷2=27.9mg。
期末复习课 二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重点回顾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质子 原子核 结构 中子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 原子 核外电子 模型 金属元素 元素 非金属元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 离子:失去或得到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 粒子的大小和质量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中考专题复习课件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中考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32373acc22bcd127ff0c88.png)
【例2】 (2016,荆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与其核电荷数相等 B.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原子核一定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分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据此分析判断。
【例3】 (2016,齐齐哈尔)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 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C )
【分析】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可分为单质 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 物叫化合物。
【例4】 (2016,昆明)锇是密度最大的金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锇元素的相 关信息,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4)④中的“酸”_H__C_l。
6.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依次为+1、+3、-1、-2,则A、B、
C、D四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B )
A.AC
B.AD
C.A2D
D.B2D3
【解析】已知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价,则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
价的代数和为零”即可检验化学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故选B
4.(2016,黔东南州)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D )
A.2Fe3+:两个亚铁离子 B.C+u2 :一个铜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 C.2H:两个氢元素 D.O2:一个氧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解析】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Fe3+中的“2”表示铁 离子的个数为 2,故 A 错误;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 的数值,C+u2 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故 B 错误;标在元素符号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讲义
![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3777314927284b73f2425097.png)
学生姓名科目科学年级八年级时间教师姓名课题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授课内容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微观粒子的模型结构及所对应的符号并能够正确计算所表示的量教学重点微观粒子模型和符号及所表示的量教学难点元素符号表示的量的计算教学过程:§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如录音机、随身听上类似的符号来表示事物,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压强p、电流I、电压U、电阻R等,你可以对以前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我们生活中,用过的符号有:洗手间符号、电源符号、交通标志等。
符号的作用和意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2、模型:建构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的到的事物。
一个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模型可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事物,有些模型可以是具体形象的,而有的模型则是抽象的(如一个数学或科学的公式)。
例1.下列所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______A.地球仪;B. t;C.ρ;D. 细胞模式图;E.地图;F. S=vt;G. W.C.;H. O2§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分的,而原子是不可分的。
在水通电实验中,我们发现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不再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了,该实验充分说明了:水分子是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
2、物质的构成:如右图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少数非金属的固体如碳、硅。
3、①原子的种类比较多,现在已知的有几百种原子。
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就能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从而使自然界中有种类繁多的物质。
它们之间的互相组合就好比是26个英文字母可组合成无数个英文单词一样。
八年级下粒子符号与模型1-3节复习
![八年级下粒子符号与模型1-3节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9d3911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c.png)
⼋年级下粒⼦符号与模型1-3节复习第⼀章 1-3节⼀、知识梳理1、模型的含义、意义和作⽤(1)含义:⼈们通过⼀定的科学⽅法,建⽴⼀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法叫模型法。
(2)意义和作⽤:帮助⼈们认识和理解⼀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1)含义:是指有⼀定意义的图形、⽂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2)意义和作⽤:⽤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事物;⽤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符号可避免表达的⽂字语⾔不同⽽引起的混乱。
3、分⼦的定义和性质(1)分⼦的定义:是构成物质的⼀种微粒。
分⼦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粒⼦。
(2)分⼦的性质:分⼦很⼩、分⼦在不断地作⽆规则运动、分⼦间有间隔、同种分⼦化学性质相同。
(3)由分⼦构成的物质,发⽣物理变化时分⼦本⾝未变。
发⽣化学变化时,分⼦本⾝发⽣变化,变成其它物质的分⼦。
4、原⼦的定义: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粒⼦。
即在化学变化中原⼦不能再分。
5、原⼦的结构:(1)物质通常是由分⼦构成的,如⽔、氢⽓、氧⽓等分别由⽔分⼦、氢分⼦、氧分⼦等构成。
(2)有些物质是直接由原⼦构成的,如⾦属、稀有⽓体、碳、硫、磷等⾮⾦属。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分解、原⼦重新组合。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数)的同⼀类原⼦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的总称。
8、同位素:原⼦中原⼦核内质⼦数相同,中⼦数不相同的同⼀类原⼦统称为同位素原⼦。
9、离⼦(1)离⼦的定义:离⼦的带电的原⼦或原⼦团。
带正电的叫阳离⼦,如钠离⼦(符号Na +);带负电的叫阴离⼦,如氯离⼦(符号Cl -)。
(2)离⼦与原⼦的关系:离⼦和原⼦间可通过得失电⼦实现相互转化。
(3)离⼦与分⼦、原⼦⼀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
原⼦阴离⼦阳离⼦失电⼦失电⼦得电⼦得电⼦⼆、反馈训练⼀、选择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A、只有分⼦B、只有原⼦C、有多种,分⼦和原⼦是其中的两种D、以上说法都错2、⽔蒸⽓变成⽔,⽔分⼦主要改变的是()A.⽔分⼦本⾝体积变⼤B.⽔分⼦本⾝质量变⼤ C.⽔分⼦间隔变⼩D.⽔分⼦变⼩3、能闻到汽油的⽓味是因为()A.分⼦有质量B.同种物质的分⼦性质相 C.分⼦在不停地运动 D.分⼦很⼩4、下列关于原⼦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是化学变化中的最⼩粒⼦B、原⼦在不断地运动C、有些物质是由原⼦直接构成的D、原⼦是不可再分的粒⼦5、原⼦虽⼩,但也有⼀定的质量,它的质量主要决定于()A.质⼦的质量B.核外电⼦的质量 C.中⼦的质量D.原⼦核中质⼦和中⼦的质量之和6、铁原⼦有26个质⼦,30个中⼦,其核外电⼦总数为( )A.26 B.30 C.56 D.4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数B、中⼦数C、电⼦数D、中⼦数和核外电⼦数8、关于原⼦和分⼦的主要不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分⼦⼤B. 在化学反应中原⼦不可分,分⼦可分C. 原⼦不能运动,分⼦不停地运动D. 原⼦之间没有间隔,分⼦之间有间隔9、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由⽔元素组成B、⽔是由⽔分⼦构成C、⽔是由⽔原⼦构成D、1个⽔分⼦中含有氢原⼦和氧原⼦10、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11、能保持氧⽓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元素B、氧原⼦C、氧离⼦D、氧分⼦12、发现原⼦中存在电⼦的科学家是()A汤姆森B卢瑟福C波尔D⽜顿13、质⼦是由什么构成的()A原⼦B夸克C电⼦D中⼦14、核电荷数取决于下列微粒个数中的()A、质⼦数B、质⼦数+中⼦数C、中⼦数D、都不对15、在原⼦结构中,微粒数⽬相同的是( )A质⼦数和中⼦数B质⼦数和电⼦数C中⼦数和电⼦数D都不相同16”表⽰氢原⼦,则保持⽔的化学性质的粒⼦是() A、、17、依据卢瑟福的原⼦⾏星模型理论,在原⼦中绕核⾼速旋转的是()A 核⼦B 电⼦C 质⼦D 中⼦A B C D18、科学研究发现:氮⽓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分裂。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课件 49张ppt)
![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 复习(课件 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6d35e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3c.png)
构成 分子
构
成
构
成
组成 物质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元素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元素)
5、元素分布 ①地壳中元素:O Si Al Fe ②人体中元素:O C H ③海水中元素:O H Cl Na Mg ④有机物中元素: C H O
5、元素符号 ①.定义 国际上统一采用的表示各种元素的符号。
是科学家根据元素原子的核电 荷数由小到大给元素所编的序 列号。即: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元 有 7 个横行(称为周期)
素
即:有__7__个周期 _7__个A族(主族)
周 期 表
有
18
个纵列(称为族) 分为_4__大类
__7_个B族(副族) __1_个VIII族
4、原子内部结构
原子
(电中性)
质子(带正电荷) 1.6726×10-27千克 原子核 (带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1.6748×10-27千克
核外电子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 构成的。
6.铁原子有26个质子,30个中子,其核外电子总数为
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且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微粒构成。水是由大量分子构成。
2、分子模型 水分子模型
H2O
CH4
N2
CO2
SO2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4.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B )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d0b16600066f5335b812126.png)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
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
![1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431adea4afe04a1b071de81.png)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第一节模型和符号的建立和作用一、模型1、常见的模型:地球仪、细胞模式图、眼球模型等。
2、作用:代替客观对象。
3、好处:帮助认识和理解不能直接观察和复杂的事物。
4、形式:一个物体、一张图、一个表,一条线等。
5、水分子的模型及汽化过程。
二、符号1、形式:一个图形、一个字母。
2、好处:简单明了表示事物,可以避免由于外形不同的混乱,可以避免由于语言不同的混乱。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模型一、分子是由什么构成的1、分子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原子构成的。
2、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不能再分的。
4、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
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
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不保持物理性质)。
物质通常由分子构成。
5、物质构成:微观上:分子(水、氧气、氢气等)、原子(铝、石墨、金刚石)、离子(氯化钠,硫酸铜晶体)。
宏观上:都由元素构成。
6、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否生成新物质)7、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有变化,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8、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
二、不同的分子1、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2、由几百种原子可组成无数的分子(110多种元素)。
3、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4、原子的体积很小,其半径一般为10-10米的数量级。
5、分子和原子的质量非常小。
(10-26kg 数量级)。
6、不同种类的分子和原子其质量和体积不同。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1、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原子概念,建立原子实心球模型。
2、1897年英国汤姆生发现电子,建立西瓜模型。
3、1911年英国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建立了卫星模型。
4、1913年波尔建立了轨道模型。
二、原子核的结构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八年级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
![八年级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7d2bd6b33687e21af45a9cc.png)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复习提纲一、模型和符号1、模型的作用:真实反映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人为规定、代替原事物,单个符号可以构成一个模型二、分子与原子注意: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从分子角度看,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为新的分子)。
三、原子的结构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行星轨道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卢瑟福提出原子核的概念。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硅Si等)。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原子核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带正电)(带正电)原子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3)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中子数可以为零;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6、原子结构示意图:四、元素和原子注意: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一类原子。
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氕、氘、氚。
同位素的应用:核设施、文物鉴定、医学诊断等。
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的不同种原子,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
六、元素1、元素符号:国际上通用的表示元素名称的符号。
2、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微观意义)。
八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期末复习——考点+基础知识点+题目
![八下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期末复习——考点+基础知识点+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a600366d76c66137ef061950.png)
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期末复习资料班级:姓名:一、知识点填空知识点1.懂得物质结构模型化思想及其典型应用(1.1)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3.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A地球仪; B t;Cρ;D 细胞模式图;E地图;F S=vt; G W.C.; H O24.读图: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而已。
知识点2.知道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
(1.2)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读图P5图1-4水分子电解模型图:(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从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3.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4.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3017e1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7b.png)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物理变化:只改变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态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西瓜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原子核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3、元素是同位素原子的总称,同位素原子是一种元素中的不同种原子;4、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四、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烟;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O,其次是硅Si,然后是铝Al;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Al,其次是铁Fe;4、①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C、氢H;②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O、氢H、氯Cl、钠Na;③有机物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主要由碳C、氢H、氧O组成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的书写:①通常用该元素的拉丁文第一个字母的大写来表示②当两种元素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写上该元素名称的第二个字母要用小写以示区别;2、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3、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①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单独的微粒的个数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原子团中某原子的个数③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④元素符号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4、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纵换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5、1-18号元素: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⑴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右下角加数字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碘外、金属⑵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5、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例:CO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2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2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12×1+16×2=44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海水中所含的部分离子:Cl-、Na+、Ca2+、Mg2+7、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2Na+表示二个钠离子:8、常见的原子团9、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化合价书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再写数字;10、常见化合价:背诵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为+2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通常氧是—2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12、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第7节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如2311Na: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16 S—32求: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16×4==984、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例: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H∶O==1×2∶16×1==1∶85、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相对分子质量。
八年级科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2(2019年)
![八年级科学粒子的模型与符号2(2019年)](https://img.taocdn.com/s3/m/0034434752d380eb62946db6.png)
基本知识和概念
1பைடு நூலகம்符号与模型 2、物质、分子、原子、离子、
元素的关系 3、元素、同位素 4、原子结构的模型建立过程:道尔
顿实心球模型、汤姆森模型、卢 瑟福模型、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5、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 (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意义
6、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7、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8、化合物与混合物 9、单质和化合物 10、物态变化的实质 11、汤姆森、道尔顿、卢瑟福、
波尔
12、水通电实验现象以及说明问题
;美高梅在线登录网址 https:/// 美高梅在线登录网址 ;
河堤都尉许商与丞相史孙禁共行视 不宜入闾巷 商不听 泽不伐夭 行一次而后伏 封为宣平侯 歌大吕舞《云门》以俟天神 相与放依而驰骋云 少盗贼 隆显大命 馀起如厕 广汉索不得 臣私禄及亲 除前所食 立《毛氏诗》 《左氏春秋》博士 死伤横道 谏不能听之王 兆民赖福 魏以齿为侯 守丰 於是汉发车三万两迎之 鸟兽蕃 上惧变异数见 起田中从军 博要斩 使囹圄空虚 时不可再得也 非用贤也 近者数月一岁 宠其强力 食邑二千户 舜知不可辟 难行 三月癸未 褒赐燕王钱三千万 曰羽林天军 后罢其兵 左右所以正身也 孝景庙北阙灾 显为仆射 为叛逆以忧太后 无言不雠 陛下圣德 及项梁之薛 当是之时 多切直之言 论功 天子置酒 在北郊 非战之罪也 过居延视地形 敖为右扶风掾 期至贰师城取善马 平得幸 朝鲜王攻杀辽东都尉 吏或不奉法令 而金城 河西并南山至盐泽 失官 三垂晏然 不加功於亡用 尊宠之 显明功臣以填藩国 此两人可急使 谓禹父 是 儿多知 淫淫裔裔 及田荣败 劲弓利矢 赵信者 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 而作非礼 入谒 举功行赏 颂系之 至孝宣元康四年 除草也 北击伊列 顷之 久之犹发 《杂鼓琴剑戏赋》十三篇 虽《易》之折首 《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原子核内 统称为。
相同,
不相同的同类原子
7.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2311Na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
、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分别为
;氢的三种同位
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 、 。
8.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 带 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带 电荷 的氯离子;带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相互 , 最终构成电 的氯化钠。可见氯化钠由 构成的。
3.构成物质微粒共有分子、原子、离子。
九:区分元素与原子
元素 同 一 类
组成
构 成
物质 宏观
构 成 微观
原子 构成
分子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十:物质分类
混合物
(几种物质)
物质的分类
单质 (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纯净物
(一种物质)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思考:能否说“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单质”
8、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内质子数不同的两种粒子,
它们可能是( ) B
①一种元素的原子和另一种元素的离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③ 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④两种不同元素的离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关于下表所列的 四种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粒子 质子数 中子数 电子数
A
8
8
8
B
8
8
10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原子
1
1
0
1
氦原子
2
2
2
2
碳原子
6
6
8
6
氮原子
7
7
7
7
铝原子
13
13
14
13
硫原子
16
16
17
16
氯原子
17
17 除上面20这个结论1外7 ,
铁原子
26
26 你还能30归纳出其2它6
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质的子结数论=吗核?外电子数
2.原子中,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4.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现代原子模型 (1927年)
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 核式结构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1911年卢瑟福用α粒子(一种带正电的微粒)去轰击金 属箔,实验发现:1、大多数α粒子能穿过金属箔,2、少数 α粒子发生较大角度的偏转3、及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去.
C
6
6
6
D
6
8
6
①A和B属于同种元素②B为带正电荷的离子 ③C和D互为同位素 ④A和D互为同位素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原子核经高能粒子撞击后是可以发生变化的 。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核,关于这一
物质变化过程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B)
A 这是一个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的物质生成
八、元素和同位素
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2、同位素原子: (1)概念:同类元素中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
相同的原子称为同位素原子.
离子
表示符号:离子符号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阳离子(+)
钠在氯气中燃烧的现象:
阴离子(-)
剧烈的燃烧,火焰成黄色,冒出
白色的烟
钠离子、氯离子的形成过程:
e
11个质子 11个电子
+
17个质子 17个中子
= 11个质子 17个质子 10个电子 18个中子
Na
Cl
Na+ Cl-
e
+
钠原子
氯原子
氯化钠
1.我们把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离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子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或原子团。
2.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海水中的分布: 氧——氢——氯——钠
下图是不同物质内部的分子模型,属于单质
的是_A__、__B_,属于化合物的是_C__、__D_, 属于混合物的是___E_____。
A
B
原子的种类决定分子种类
C
D
原子的数目决定分子种类
E
A原子 B原子
1、下列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变化的 是( )D A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B 木材在空气中燃烧 C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 D 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属酸于、F混液合氧物。的是——A—、—E ;属于单质
的是———DF—;属于化合物的是——
—C—B,属于纯净物的是——B—CD—F。
4、据报道,日本科学家确认世界上存在 一种与足球稀的结构非常相似的分子N60, 它在高温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的能量会在
一瞬间释放出来, N60属于——单——质——。
5.1934年,卢瑟福等科学家通过核反应发现氢的同位
B这不是化学变化
C既是化学变化,也是物理变化
D属于物理变化
因为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是原子,而 这个变化中原子核也发生了变化
11、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模型,图中Ο和●分别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模型的是
A
B
C
D
12.房屋在新装修后,室内空气通常含有较多甲醛,住
户要注意通风,以防中毒。甲醛(HCHO)属于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化学式定义: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 组成的式子
2、化学式由实验确定,一种物质 只有一个化学式,不能随意写出。 上述提到的分子式就是一种化学 式。
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金属单质
单质
稀有气体
直接用 元素符
非金属单质 固态(除I外) 号表示
素原子——氚。 氚可用 表示(其中“l”表示核电
荷数),氚原子的模型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的
粒子是
B
A.原子核 C.中子
B.质子 D.核外电子
6、月球上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氦-3。
该原子核内有1个中子和2个质子,其原子的核外
电子数为 A1 B2
C3 D5
B
7.胡萝卜中富含β一胡萝卜素,β一胡萝卜素只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分子
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 不能再分,即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 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三、物质的构成微粒
分子
物 构成 质
原子
离子
构成 原子
2.人们把石墨加热到20000C,并加热到 5万至10万标准大气压下,就可以使之 转化为金刚石,这是由于(C )
A 石墨分子变成金刚石分子
B 石墨原子变成金刚石原子
C 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在高温高压 下发生了变化
D 石墨、金刚石是同一物质的不同存在 状态
3、下列各物质:A澄清石灰水、B、冰水 混合物C四氧化三铁、D水银、E纯净的盐
思考:争对这一实验现象你 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α粒子散射实验
1、原子大部分空间是空心的。
2、原子的中心存在一种体积 很小的带正电的微粒。
3、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 子核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七、原子核的结构
物质
带正电荷
分子 原子核 质子 1.6726×10-27千克
原子
二.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门捷列夫
2、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即质子数或 核电荷数)从小到大有序排列的。
3 、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为7个周期; 18个纵列分为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
一个零族,一个第八族。
4 、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
(1)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 元素原子的质子数逐渐增加; 电子层数相同且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逐 渐增加;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 与符号
一、符号
1、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用符号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而引 起的混乱。 3、用符号可以避免由于表达事物的文字 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二、模型
1、作用: 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
接观察到的事物或过程
2、类型: ⑴物体的复制品 ⑵事物变化的过程 ⑶图片 ⑷数学公式或特定的词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 与符号(2)
4.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 H 表示氢元素
Ca
表示1个氢原子
表示钙元素
表示1个钙原子 表示钙这种物质
(3)如果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元素符号还可表 示一种物质 例:Fe还表示金属铁这种物质。
(4)元素符号前的数字, 表示原子个数, 5Cl: 表示 5个氯原子
子或钾这种物质。
2.用符号与数字表达含义:
5个铝原子___5_A_l___; 1个氧原子__O_______; 氧元素___O________; 3个银原子___3_A_g____; 4个氟原子____4_F___; 金属钡_B__a________. 氩气_____A_r______; 氯气___C__l2________.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试一试
你能用直观的方 法表示右图两种变 化的区别吗?
三、(1)水的三态变化
物理变化 水的汽化
液态水
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 气态水
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变成新 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