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四川大学15秋《刑法学(1)1005》在线作业1
![四川大学15秋《刑法学(1)1005》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6b5f029c680203d8ce2f24c8.png)
川大15秋《刑法学(1)1005》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1.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
(满分:2)A.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B.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人或物C.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D. 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2.某甲蓄意杀害某乙,某晚潜入某乙的院子,见墙角有个黑影,便以为是乙,举枪射击,后来发现打死的不是乙,而是乙的一头牲畜,对甲的处理( )。
(满分:2)A. 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B. 按故意杀人预备处理C. 如果打死牲畜情节严重,可按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处理D. 不按犯罪处理3.施某,男,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职员,2001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来中国旅游,6月3日,施某在乘坐中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途中,因琐事而与邻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执,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致失明。
关于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满分:2)A. 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是外国人,则受害人亦为外国人。
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不适用我国刑法B. 该案中涉案人员施某是外国政府职员,依照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而因本案不适用我国刑法C. 依照地域管辖原则,如果施某实施伤害行为时,该飞机正在中国领空,则本案应适用我国刑法,若在他国上空则适用他国法律D. 施某杀人行为发生在中国的飞机内,是在中国刑法规定的领域效力范围内触犯中国刑法,应依照中国刑法论处4.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 ) (满分:2)A. 15年有期徒刑B. 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C. 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5.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
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
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 ) (满分:2)A. 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 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 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6.甲与乙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引起殴斗。
福师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更新)
![福师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一试卷(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f9eb43d58bd63186bcebbc3a.png)
福师15春学期《刑法学》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50 分。
)1.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劳动报酬,应依下列哪种原则确定?()A. 同工同酬B. 无偿劳动C. 酌量发给D. 自由裁量是否发给满分:2 分2. 甲与乙有仇,欲寻机报复。
一日甲知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
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甲深感害怕,折返家中。
甲的行为属于:()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不构成犯罪满分:2 分3. 犯罪未遂形态只能发生在()A. 犯罪的预备过程中B. 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C. 犯罪实行过程中D. 过失犯罪过程中满分:2 分4. A国公民在公海上空将B国民航客机劫持到C国,该犯罪嫌疑人潜逃来华后被我国司法机关依法逮捕,则我国对该犯罪嫌疑人行使管辖权的依据是:()A. 属人原则B. 属地原则C. 保护原则D. 普遍原则满分:2 分5. 某甲的公司购买工业用基础油,未经检验鉴定便用于生产饼干50余吨,分别销往各地。
其中柳林镇幼儿园因购买了4箱该厂生产的饼干,分给311名儿童食用,造成了44名儿童集体食物中毒的严重后果。
该公司构成:()A.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B.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D.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满分:2 分6. 甲、乙两个青年在火车上侮辱谩骂一位批评他们不遵守乘车秩序的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身亡。
但我们仍然承认两个青年的行为与老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是基于因果关系的()A. 时间序列性B. 客观性C. 相对性D. 必然性满分:2 分7. 甲某因为乙某纠缠其女友产生报复心理。
某日甲某让女友约乙某至某饭店,并纠集另三人将乙某带到饭店的包间内,对乙某殴打。
造成乙某轻伤。
次日凌晨5时许,甲某以打断腿相威胁,向乙某索要1万元。
乙某打电话以在外打架致人受伤需赔偿医药费为由,向他人借钱。
甲某次日10时许冒充乙某朋友到乙某公司取走4600元。
四川大学《刑法学(1)1005》在线作业1
![四川大学《刑法学(1)1005》在线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b3baf398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8eaa057.png)
《刑法学(1)1005》在线作业1
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
牲畜。
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参考选项:A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A: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
B:危害结果的内容
C: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
D: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
参考选项:D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
D: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
参考选项:C
甲与乙为宅基地边界问题发生纠纷,引起殴斗。
在殴斗过程中,甲拿刀朝乙肚
子上猛刺一刀后逃走,致乙死亡。
甲对乙的死亡在主观上属于()。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参考选项:D
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
一个电话,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
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
逮捕。
王某的行为( )。
A:属于立功表现
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犯罪的结果不同
D:犯罪行为不同
参考选项:B
1。
川大《法理学1015》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
![川大《法理学1015》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549f5269eae009581bec68.png)
川大《法理学1015》15秋在线作业1满分答案川大《法理学1015》15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其具有()。
A. 阶级性B. 社会性C. 国家意志性D. 规范性正确答案:C2. 通过社会调查研究法律问题,在法学研究方法中应当属于()。
A. 价值分析方法B. 实证分析方法C. 阶级分析方法D. 综合分析方法正确答案:B3. 法律事实除了法律行为外,还包括()。
A. 事件B. 思想C. 物D. 精神财富正确答案:A4. 在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是()。
A. 最高人民法院B. 全国人大常委会C. 中共中央D. 国务院正确答案:B5. 全国人大常委会所进行的解释是()。
A. 行政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无效解释正确答案:B6. 法的基本成份或基本元素称之为()。
A. 法律关系B. 法的要素C. 法的渊源D. 法的效力正确答案:B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属于()。
A. 根本法B. 基本法律C. 特别法D. 任意法正确答案:B8. 最先提出公私法的划分是()。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乌尔比安D. 奥斯丁正确答案:C9. 将正义分为社会正义和个人正义,以及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是()。
A. 亚里士多德B. 罗尔斯C. 柏拉图D. 庞德正确答案:B10. 法的渊源又称为()。
A. 法的形式B. 法的起源C. 法的历史类型D. 法律文化正确答案:A1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的根本任务是()。
A. 打击敌人,处罚犯罪B. 加强阶级斗争C.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纠纷D. 保障和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答案:D12. 社会主义法律秩序是指()。
A. 有法可依B. 干部带头守法C. 群众自觉遵守法律D. 依照社会主义法律的规定建立起来的生产、工作、教学、科研和社会生活秩序正确答案:D13. 《教育法》、《海关法》应该归属于()部门。
天大15春《刑法学-1》在线作业一 答案
![天大15春《刑法学-1》在线作业一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fd4966a45177232f60a2e3.png)
《刑法学-1》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 甲欲放火,将火点燃后,突然后悔,赶紧呼喊人,众人将火扑灭。
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既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B
2. 某甲将某乙打昏在地,路过此地的某丙见乙昏迷,趁机将乙装有5000元现金的提包拿走。
甲和丙的行为属于()
A. 共同犯罪
B. 非共同犯罪
C. 事先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 任意共同犯罪
正确答案:B
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A. 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B. 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C.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D. 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正确答案:B
4. 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
A.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
B.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接近作案目标
C.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 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正确答案:B
5. 紧急避险所保全的利益()
A. 应当大于受损害的利益
B. 应当小于受损害的利益
C. 应当小于或者等于受损害利益
D. 应当等于受损害利益
正确答案:A
6. 不列选项中哪个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A. 便衣民警甲带领联防人员夜间巡逻,见一卡车停在路旁,车上无人,遂上去查看,恰逢该车司机乙回来,怀疑有人偷车,即手持棍棒喝令甲下车。
甲误认为坏人袭击,即开枪将乙。
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
![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e0533b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f.png)
兰大《刑法学》15春在线作业1试卷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 一切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事实特征是( )。
A. 危害行为B. 犯罪方法C. 危害结果D. 犯罪工具满分:5 分2. 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犯罪主体为___。
A. 绝大多数是特殊主体,少数是一般主体B. 一般主体C. 特殊主体D. 视具体情况而定满分:5 分3. 关于单位犯罪,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A. 以单罚制为原则,双罚制例外B. 以双罚制为原则,单罚制为例外C. 一律实行单罚制D. 一律实行双罚制满分:5 分4. 某机场的机械师陆某对机场领导人员心怀不满,在某次为等待执行任务的一架波音747客机进行机械检修时,故意对飞机的发动机装置进行了破坏。
但恰好这架飞机此次没有投入运营。
在第二天运营前机械师陈某在对飞机进行检修时发现了故障及时进行了排除。
对陆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A.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未遂B. 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C.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既遂D. 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满分:5 分5. 正当防卫中的不法侵害行为是___,就可进行正当防卫A. 犯罪B. B、严重危害社会治安行为C. 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D. 杀人行凶等暴力行为满分:5 分6. 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___。
A. 12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14周岁满分:5 分7. 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___才负刑事责任A. 法律有规定的B. B、情节严重的C. 造成重大损失的D.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满分:5 分8. 刑法是研究( )的科学。
A. 刑事法律B. 刑法C. 犯罪D. 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满分:5 分9. 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A. 犯罪主体不同B. 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 犯罪客体不同D. 犯罪主观要件不同满分:5 分10. 刑法解释,从解释的方法上分类,可分为___。
___《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
![___《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8255e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d.png)
___《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答案1.___杀死了___后逃往外地。
他担心会被处以重罚,于是打电话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
在投案自首途中,公安机关逮捕了___。
这种行为属于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2.___持三角刮刀抢劫___的财物。
___夺下了___的三角刮刀,并将他推倒在水泥地上,导致他头部着地昏迷。
随后,___持三角刮刀将___杀死。
关于___的行为性质,正确选项是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3.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中。
4.工人___休假回村,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___、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___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自回县城工作单位。
4天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
___的行为属于故意杀人。
5.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
6.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种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7.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行为人已满16周岁。
8.意外事件不是犯罪,根本原因在于行为人的行为缺乏构成犯罪的主观要件。
9.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对甲数罪并罚,可判处有期徒刑20年。
10.___原本打算杀死___,一天他拿着刀潜伏在___家门口等待___出现。
但因为___一直没有出现,___最终放弃了杀人的念头,拿着刀回家了。
这种行为应该被认定为犯罪预备。
11.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是否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
1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时,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情形是数个主刑中有判处附加刑的。
14.甲是___,但在中国旅游后乘坐___班机回国,在飞临B国上空时打伤了中国公民乙。
因此,对甲的行为应适用中国刑法。
石油华东《刑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试卷-最新
![石油华东《刑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试卷-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fb7b425c2e3f5727a5e96258.png)
石油华东《刑法学》2015年春学期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13 道试题,共65 分。
)1. 杨某在踢足球时一脚将球踢出场外,打碎足球场旁居民楼上刘家阳台上的玻璃窗,玻璃掉下时又碰上楼下李某的花盆,花盆随之落下,刚好砸到从楼下走过的吴老太的头上,致其重伤。
杨某的行为在刑法学上认为是()。
A. 疏忽大意的过失B. 过于自信的过失C. 无罪D. 情节显著轻微,不认为是犯罪正确答案:C2. 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实施犯罪。
我国有限制地对犯罪的外国人行使管辖权,其根据的原则是()。
A. 属人原则B. 属地原则C. 普遍管辖原则D. 保护管辖原则正确答案:D3. 某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突然手持匕首追杀某乙,甲将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无处可逃的情况下,顺手将桌上的花瓶拾起扔向甲,致使甲右眼失明,乙的行为是()。
A. 正当防卫B. 紧急避险C. 防卫过当D. 犯罪行为正确答案:A4. 甲、乙乘坐的轮船在海中遇难,甲、乙二人一同游向一块木板。
甲抓住木板后,发现此木板只能承重一人,于是甲将乙推入海中,致乙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
A. 紧急避险B. 正当防卫C. 故意杀人D. 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C5.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
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
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
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 紧急避险B. 正当防卫C. 防卫过当D. 对象错误正确答案:6. 我国《刑法》分则根据犯罪所侵犯的()把犯罪分为十大类。
A. 一般客体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简单客体正确答案:7. 张某1995年7月1日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至2001年12月仍在服刑中。
对张某能否适用假释?()A. 适用新刑法,可以假释B. 适用旧刑法,不得假释C. 适用新刑法,不得假释D. 适用旧刑法,符合规定的可以假释正确答案:8. 刘某与张某之妻有染,张某得知后非常气愤,决定要教训刘某。
15春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一 答案
![15春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一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12690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b.png)
15春福师《刑法学》在线作业一答案XXX《刑法学》在线作业一本次作业共有25道单选题,总分50分。
1.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正确答案:B。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未遂)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犯罪的目的不同。
2.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的执行者是谁?正确答案: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的执行者是公安机关。
3.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答案:A。
在这四个选项中,只有A是错误的。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指故意将国家秘密泄露给非国家机关的人员或者组织,而不是通过互联网向境外的电子邮箱发送国家秘密。
4.甲某因泄愤而在夜晚分别到乙、丙、XXX打谷场上放火,烧毁了大量的稻谷和稻草,造成直接损失1.5万元。
甲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正确答案:C。
甲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5.以下哪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正确答案:A。
只有殴打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6.甲某是某建筑队的电焊工,在一次建筑物装修的施工中,没有注意清除电焊作业下方堆放的大量的木板和棉织物,就进行电焊作业。
结果炙热的电焊残渣掉落到下方的物品上,引起火灾,造成大楼被烧毁,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同时还导致20人被大火烧死。
甲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正确答案:D。
甲某的行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
7.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剂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
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某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正确答案:B。
某甲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8.XXX是一名出租汽车司机,因为单位领导的批评而心生不满,驾车驶入闹市区冲向人群,导致5人死亡,19人受伤。
这种行为应该被定性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9.在走私普通货物或物品过程中,如果使用暴力或威胁方法抗拒缉私,应该实行数罪并罚。
10.刑法中,对原判刑罚附条件的不予执行的制度被称为缓刑。
11.甲某因被工厂辞退而对厂长XXX产生报复杀人的想法,用七管炸药制成三个炸药包,扔进乙某家房内,发生两次爆炸,但并未造成人员伤亡。
0323刑法分论2015年春季作业DOC
![0323刑法分论2015年春季作业DOC](https://img.taocdn.com/s3/m/dbc161da8bd63186bcebbc21.png)
0323刑法分论2015年春季作业第一批次1:[论述题]陈某见熟人赵某做生意赚了不少钱便产生歹意,勾结高某,谎称赵某欠自己10万元货款未还,请高某协助索要,并承诺要回款项后给高某1万元作为酬谢。
高某同意。
某日,陈某和高某以谈生意为名把赵某诱骗到稻香楼宾馆某房间,共同将赵某扣押,并由高某对赵某进行看管。
次日,陈某和高某对赵某拳打脚踢,强迫赵某拿钱。
赵某迫于无奈给其公司出纳李某打电话,以谈成一笔生意急需10万元现金为由,让李某将现金送到宾馆附近一公园交给陈某。
陈某指派高某到公园取钱。
李某来到约定地点,见来人不认识,就不肯把钱交给高某。
高某威胁李某说:"赵某已被我们扣押,不把钱给我,我们就把赵某给杀了。
”李某不得已将10万元现金交给高某。
高某回到宾馆房间,发现陈某不在,赵某倒在窗前已经死亡。
见此情形,高某到公安机关投案,并协助司法机关将陈某抓获归案。
事后查明,赵某因爬窗逃跑被陈某用木棒猛击脑部,致赵某身亡.问题:(1)陈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1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2)高某将赵某扣押向其索要10万元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为什么?(3)陈某与高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4)高某在公园取得李某10万元的行为是否另外构成敲诈勒索罪?为什么?(5)陈某对赵某的死亡,应当如何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6)高某对赵某的死亡后果是否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7)高某的投案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与立功?为什么?参考答案:(1)绑架罪的本质特征,是使用暴力等手段将他人作为人质,进而使第三者满足行为人的不法要求。
绑架罪的完整定义应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担忧,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因此,绑架罪只能是向被绑架人以外的第三者索要财物,否则就谈不上将被绑架人作为人质了。
陈某向赵某直接索要财物,没有向第三者勒索财物,也没有要求同案犯高某勒索第三者。
2015春四川大学《刑法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一-更新
![2015春四川大学《刑法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一-更新](https://img.taocdn.com/s3/m/6bff0ca765ce050876321393.png)
2015春四川大学《刑法学》在线作业及满分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2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犯罪的刑事违法性表述,正确的有:( B )。
A它是犯罪的本质特征b它是社会危害性在法律上的表现c它是犯罪唯一的法律属性d它是犯罪的法律后果2判处有期徒刑,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 D )之日起计算。
A判决宣告判决确定B判决执行C有期徒刑执行完毕3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一联排平房中的住房内,然后用火柴点燃,发生大火,造成乙重伤,烧毁乙及其邻居的房屋数间,财产损失达20余万元。
甲的行为应以( B )定罪处罚。
A故意杀人罪B放火罪C故意伤害罪D故意毁坏财物罪4劫持他人并勒索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定( B )。
A非法拘禁罪B绑架罪C敲诈勒索罪D抢劫罪5国家工作人员在国内公务活动或者对外交往中接受礼物,依照国家规定应当交公而不交公,数额较大的,应当以( D )定罪处罚。
A受贿罪B侵占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 5.0 分,共7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刑法规定基本原则有(ABC )。
A罪刑法定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C罪责刑相适应D罪责自负2犯罪构成(ABCD )。
A是犯罪的标准B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C由主客观要件组成D是刑法学的基础3下列要件中,属于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有( ACD )。
A犯罪客体B犯罪对象C犯罪主体D危害行为4犯罪客体通常划分为(ACD )。
A直接客体B间接客体C同类客体D一般客体5构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包括:(ABCD )。
A法律的规定B职务上的要求C业务上的要求D引发危险的先前行为6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有( BCD )不同。
A造成的危害结果的大小B危害结果是否发生对构成犯罪的影响C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D对危害结果可能发生所持的态度7正当防卫保护的权益包括:(ABCD )。
15春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 答案
![15春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307e39a32d7375a4178024.png)
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一、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对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应按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根据刑法规定,危害行为一般有故意犯罪行为和过失犯罪行为两种基本形式。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3.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4. 犯罪客体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条件。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 我国《刑法》由总则和分则两编组成。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6. 犯罪未遂是没有造成危害结果的行为。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7. 陈某由于对领导不满,告诉朋友小郑要烧掉单位大楼,让小郑帮着搞点汽油。
在小郑送来汽油后,陈某又后悔了,把汽油卖给了一司机。
陈某成立犯罪中止,小郑则成立犯罪未遂。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8.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
()A. 错误B. 正确9. 对于累犯,不适用减刑。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0. 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但可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西南交《刑法学I》在线作业一二、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并就近强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是( )A. 刑事拘留B. 行政拘留C. 拘役D. 民事拘留正确答案:C2. 下列犯罪分子中,不适用缓刑的是( )A.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B. 累犯C. 被判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D. 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正确答案:B3.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A. 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B. 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C. 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D. 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正确答案:B4. 犯罪( )A. 危害人民B. 危害国家C. 违反法律D. 危害社会5. 犯罪分子具有法律规定的从重处罚的情节的,应当( )A. 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B. 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C. 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D. 根据所适用的具体法律,或者罪加一等,或者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正确答案:C6. 死刑缓期2年期满,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 确有认罪表现B. 确有悔改表现C. 确有立功表现D. 确有重大立功表现正确答案:D7. 下列哪种情形属于一般自首:()A. 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
〈刑法学1〉形成性参考答案[修改版]
![〈刑法学1〉形成性参考答案[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0fad19551810a6f52486f0.png)
第一篇:〈刑法学1〉形成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作业一第一题:山本××,女,42岁,日本国籍。
马××,男,35岁,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
2005年11月25日,山本××乘坐×××次航班入境,过海关时选走的是绿色通道,未向海关申报任何物品,但旅检现场关员在对山本××时行例行检查时,却从其携带的硬质行李箱夹层中发现了可疑粉状物9包,经化验证实该批粉状物为毒品“可卡因”,共计4512克,纯度为70%。
要审查,山本××交代,这批货是她从巴西带来的,有人会在广州××路××酒店接货。
海关缉私局马上在该酒店周围布控,接货人马××携款前来酒店找山本交接时被当场抓获。
【问题】1.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来判断,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2.对于山本××和马××的行为是否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管辖和处理?应当如何认定和处理(处理原则)?答:1.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本案中的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违反我国的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不向海关申报而选择绿色通道,意图逃避海关监管,其行为构成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处,都适用我国刑法;只要犯罪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犯罪。
山本××和马××的走私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境内犯罪。
川大《刑事诉讼法(1)1010》15春在线作业1答案
![川大《刑事诉讼法(1)1010》15春在线作业1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887386680203d8ce2f247a.png)
《刑事诉讼法(1)1010》15 春在线作业 1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
1. 某地发生一起盗窃案,公民当即将罪犯扭送到当地人民法院,该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 不立案侦查
B. 对公民扭送不予理睬
C. 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D. 自行侦查
----------------选择:C
2. 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的律师有权()。
A. 查阅、摘抄、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
B. 向证人收集证据
C. 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D. 向侦查人员了解侦查情况
----------------选择:C
3. 被告人某甲,15 岁时犯故意杀人罪,3 年后被抓获,在审判时,某甲已满18 周岁,法庭审理时,对本案应如何?
A. 公开审理
B. 一般不公开审理
C. 可以公开审理
D. 一律不公开审理
----------------选择:A
4. 刑事诉讼是()的专门活动。
A. 查明犯罪事实
B. 实现国家刑罚权
C. 惩罚犯罪分子
D. 保护无辜者
----------------选择:B
5. 下列人员中,()不是当事人。
A. 犯罪嫌疑人
B. 自诉人
C. 被害人。
《刑法学》(1)平时作业(一).
![《刑法学》(1)平时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1f48ffcf84254b35eefd3461.png)
《刑法学》(1) 平时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制定刑法的法律根据是()A.宪法B.民法C.行政法D.人民法院组织法2.广义的刑法是指()A.《刑法》B.刑法和刑事诉讼法C.《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决定、规定D.《刑法》和单行刑事法律、决定、规定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法规范3.我国刑法中,表达刑法规范的基本单位是()A.章B.节C.条D.款4.下列那一种情况不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A.行为地在我国,而结果地不在我国B.行为地在我国领域之外,结果地也在我国领域之外,但被害人是中国公民C.行为地不在我国,但结果在我国D.行为地和结果都在我国5.下列诸特征中,哪一个不属于犯罪的基本特征()A.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主观恶性D.应受惩罚性6.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A.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C.犯罪行为,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主观方面D.犯罪主体、危害社会的行为和犯罪客体7.某甲盗窃正使用中的电话线,数额不大,构成破坏通讯设备罪;某乙盗窃放在仓库里的电话线,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对甲、乙定性不同的原因在于()A.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不同B.犯罪数额大小不同C.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性质不同8.区分同类客体相同的犯罪,主要是根据犯罪的()A.客体B.客观要件C.主体D.主观要件9.下列各罪中,哪一种只能由不作为方式构成()A.故意杀人罪B.偷税罪C.遗弃罪D.过失爆炸罪10.我国刑法规定开始负刑事责任的最低年龄是()A.14岁B.16岁C.18岁D.已满14岁不满16岁11.甲想枪杀乙,某日晚趁乙返家途中,甲隔小河射击,由于光线不好,距离较远,甲的射击技术又不甚好,因而他对能否射杀乙没有把握,但他不愿放过这个机会,并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实施射杀行为,甲的主观心理态度是()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12.丈夫甲为了杀死妻子乙,在妻子饭碗里投放毒药,明知小丙可能因分食而中毒,由于杀妻心切而不顾孩子的死活,甲对乙的心理态度和对丙的心理态度的分别是()A.均为直接故意B.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C.直接故意和疏忽大意的过失D.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13.冬季某日,爆炸工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他同事的饭盒,把它放在炉上烤,以致发生爆炸事故,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的主观方面是()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14.某汽车司机在雨夜行车,从马路中间的一塑料布上驶过,司机以为塑料布下是附近农民的稻谷,结果压死了塑料布下睡着的一个精神病人,司机对精神病人的死亡其主观心理态度为()A.间接故意B.疏忽大意的过失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故15.犯罪目的存在于()A.故意犯罪中B.直接故意犯罪中C.间接故意犯罪中D.故意犯罪以及过于自信过失犯罪中16.按照我国刑法规定,过失行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构成过失犯罪()A.造成危害结果的B.造成较轻危害结果的C.造成一般危害结果的D.造成严重危害的结果的17.对正在进行中的下列哪一种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A.殴打行为B.诽谤行为C.诬告陷害行为D.贪污行为18.甲开着一辆偷来的油车向正在驶过来的一列客车冲去,乙见状用步枪将甲击毙,油车因无人驾驶而翻下路边小河爆炸烧毁,乙的行为是()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防卫过当D.避险过当19.某甲将他人的一台彩电偷回家,经其父、兄规劝,某甲悔悟,在被盗者未发觉的情况下,又偷偷把彩电送回原处,甲的行为是()A.犯罪中止B.犯罪既遂C.不当作犯罪处理20.医生甲疏忽大意开错药方,司药乙没有注意检查,误照错方发药,致婴儿服药后死亡,对甲、乙的行为()A.应按共同犯罪处理B.分别处理C.属于意外事故21.甲要抢劫部队的枪支弹药库,用刀威逼掌握库房钥匙的乙迫使其交出钥匙,甲用钥匙打开枪支弹药库,抢走了一些枪支弹药,乙属于()A.从犯B.胁从犯C.不构成犯罪22.甲为迫使债务人乙还债,将乙关在地下室达一个星期,甲的行为属于()A.连续犯B.继续犯C.徐行犯D.结合犯23.甲为杀害乙,将炸药包放在乙睡的床下,并在夜晚引爆炸药包,致使乙被炸死,同时家中3人被炸伤,乙及邻居家被炸毁,对甲应()A.以故意杀人罪与爆炸罪数罪并罚B.从一重罪处罚、手段行为与目的行为的牵连C.从一重罪处罚、想象竞合犯24.甲意图毒死乙,误将白糖当作砒霜拌入乙所要吃的食物内,乙吃了该食物后平安无事,甲的行为是()A.故意杀人未遂B.故意杀人预备C.意外事件二、多项选择:1.按《刑法》溯及力的从旧兼从轻原则,下列哪种情况,《刑法》有溯及力()A.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B.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C.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处刑比刑法轻D.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当时的法律、法令、政策处刑比刑法重2.意外事件是由于()引起的。
川大15春《刑法学1016》15春在线作业1(最新)
![川大15春《刑法学1016》15春在线作业1(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4bbdc617fd5360cba1adb2e.png)
川大15春《刑法学1016》15春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7 道试题,共35 分。
)V1. 我国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教唆犯()A.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满分:5 分2. 使用暴力拘禁他人并致其伤残的,()A. 构成非法拘禁罪B. 构成非法拘禁罪,从重处罚C. 以非法拘禁罪和故意伤害罪,数罪并罚D. 以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满分:5 分3. 某甲产生报复杀人的意图并向其朋友乙透露,在乙的规劝下甲最终放弃的报复杀人的意图。
甲的行为是()A. 犯罪预备B. 犯罪中止C. 犯罪未遂D. 以上答案都不对满分:5 分4. 某甲盗窃手枪一支私自藏匿家中,被怀疑后,拒不坦白交待,后被公安人员搜出。
某甲的行为()A. 是盗窃枪支罪B. 是私藏枪支罪C. 应以盗窃枪支罪和私藏枪支罪数罪并罚D. 是牵连犯应以盗窃枪支罪论处满分:5 分5.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伪证罪发生在()中A. 仲裁活动B. 民事诉讼C. 行政诉讼D. 刑事诉讼满分:5 分6. 生产、销售假烟,销售额达100万,构成()A.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B.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C. 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D. 非法经营罪满分:5 分7. 劫持他人并勒索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定()。
A. 非法拘禁罪B. 绑架罪C. 敲诈勒索罪D. 抢劫罪满分:5 分二、多选题(共13 道试题,共65 分。
)V1. 罪状一般分为()A. 简单罪状B. 复杂罪状C. 叙明罪状D. 空白罪状满分:5 分2. 犯罪客体通常划分为()。
A. 直接客体B. 间接客体C. 同类客体D. 一般客体满分:5 分3. 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是()A. 不法侵害人已经表明侵害意图B. 不法侵害已经开始实施C. 不法侵害尚未结束D. 不法侵害人尚未离开现场满分:5 分4. 犯罪构成()。
15春西交《刑法学》在线作业 答案
![15春西交《刑法学》在线作业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2b516227916888486d73e.png)
西交《刑法学》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 某日完8时许,甲与其妻乙闲谈之后出外串门,乙呆在家里做针线活。
约一刻钟候,同村的丙(男,32岁)到甲家来借铁锹,见甲不在家,只有乙独自在家,顿起淫念。
先是动手动脚进行调戏,后竟撕扯乙的衣裤,乙惊慌之中从炕沿上火盆里抓起一把碳灰扬在丙的脸上,丙的眼睛被灰迷住,不能视物。
这时,乙大呼救命,丙害怕,便向外逃窜。
在门口遇见赶到的甲,乙对甲说:“丙要强奸我!”甲大怒,顺手操起一根木棍向丙头颅猛打数下,丙当即死亡。
对甲的行为应当认定为____。
A. 防卫过当,属于间接故意杀人B. 符合无限防卫条件,不负刑事责任C. 事后防卫,属于间接故意杀人D. 防卫过当,属于过失致人死亡正确答案:A2.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是()。
A. 行为犯B. 结果犯C. 危险犯D. 实害犯正确答案:A3. 有期徒刑的期限是()。
A. 6个月以上20年以下B. 3个月以上20年以下C.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D. 3个月以上15年以下正确答案:C4. 甲把乙腿打断后流血不止,甲及时将乙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若及时止血,乙无生命危险,医生却故意不采取任何措施,一直拖延至乙失血过多死亡。
甲的行为构成____。
A. 过失致人死亡罪B. 过失致人重伤罪C. 故意伤害罪,且犯罪中止D. 故意伤害罪,但不属于犯罪中止正确答案:C5.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____。
A. 可以免除处罚B.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C.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川大《刑法学(1)1005》19春在线作业1【100分】
![川大《刑法学(1)1005》19春在线作业1【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c3940e5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1.png)
川大《刑法学(1)1005》19春在线作业1【100分】
《刑法学(1)1005》19春在线作业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B
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
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
B.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C.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
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A
甲、乙同乘一列火车。
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
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
甲的行为()。
A.构成盗窃枪支罪
B.构成盗窃罪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抢夺枪支罪
正确答案:B
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
A.15年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C.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正确答案:D
冬季某日,爆炸工某甲误认为一个装有雷管的铝盒是其同事的饭盒,放在炉子上加热,以致发生爆炸事故,某甲对爆炸事故的发生,在主观方面是()。
A.疏忽大意的过失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间接故意。
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
![刑法学(1)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9758a7284ac850ad024253.png)
刑法学(1)作业讲评刑法学(1)第一次作业第一题答题要点:1、根据我国刑法第347条,第357条的规定,走私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而“可卡因”属于毒品的一种。
山本××违反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携带毒品进入我国境内,选走绿色通道,不向海关申报,逃避海关监管,因而其行为属于走私行为,构成走私毒品罪;马××携款接货的行为属于走私毒品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其行为也构成走私毒品罪。
2、根据我国刑法第6条的规定,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国领域内犯罪。
山本××和马××走私毒品的行为开始于我国境外,但完成于我国境内,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同时,山本××虽然是外国国籍,但其并非是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而马××虽然是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公民,但其行为并非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域内,因而二人的行为均不属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因此,应当适用我国刑法管辖。
对于山本××和马××的行为应当适用我国刑法关于走私毒品罪的规定予以处罚,毒品的数量应以查证属实的4512克计算,不进行纯度折算。
刑法学(1)第一次作业第二题答题要点:习某行为构成犯罪。
按强奸罪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习某年满20岁,在与王某一起游玩后提出与王某发生关系,在王某起初不同意后,习某就以“不再谈朋友”相胁迫,而与之发生了性交行为。
主体上,习某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主观方面有与王某发生性交的行为,客观方面以“不再谈朋友”相胁迫,违背了王某的真实意愿与之发生了性关系。
综上所述,习某的行为满足犯罪构成四要素,符合强奸罪的构成要件,构成了强奸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1)1005》15春在线作业1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
1. 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一个电话,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
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
王某的行为( )。
A. 属于立功表现
B.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 犯罪的结果不同
D. 犯罪行为不同
正确答案:B
2. 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三角刮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
王某随后持三角刮刀将宋某杀死。
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 王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 王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正确答案:D
3. 犯罪的目的只存在于()中。
A. 过失犯罪
B. 故意犯罪
C. 直接故意犯罪
D. 间接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C
4. 工人孙某休假回村。
一日主动携带邻居6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
走入森林约5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
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自回县城工作单位,4日后,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
B. 意外事件
C. 过失杀人
D. 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A
5. 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主要区别是()不同。
A. 危害结果是否发生的意义
B. 危害结果的内容
C. 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