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一轮复习夏商西周时期

合集下载

夏商与西周+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夏商与西周+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国语·周语上》
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可能是夏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一号宫殿复原图
商和西周
▪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 都城:多次迁徙,后定于殷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商和西周
▪ 政治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尹及各类事务官
外服
对地方进行间接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度
陶寺遗址观象台 山西临汾陶寺遗址墓地
夏朝的建立



禅让:选择贤能之人成为部落首领
▪ 夏朝——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建立者:禹 建立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王位传承:其子启继承王位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材料一 益让帝禹之子启。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
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刘向《战国策》
•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诗结经合·。周(颂2·分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什么?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 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周颂·我将》所蕴涵的主要意义,综括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4分)
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 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
——《吕氏春秋》
(2021.1·浙江高考·1)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
“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 共和行政 周厉王出逃,在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的劝解下,国人平息了一些怨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3: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区别
①联系纽带:分封制是把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等授 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周王室和诸侯国之间主要通过 双方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来维系;而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 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侧重于血缘联 系。
②发展历程:伴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分封制于春秋时期 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完全瓦解;而宗法制在中国延续至今。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央集权制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 用。
提示: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对国家统一有重大意义;经济上 有利于农耕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有利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 合。
04
技能提升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03
考点突破
考点1
材料一
商周时期的宗法分封制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些政治制度?分析这些政治制度 各自的最大特点。
提示:分封制;特点:等级森严。宗法制;特点:嫡长 子继承制。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分析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提示:(1)联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 支柱,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①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 制基础上的,以宗法的“亲亲”关系为基础和原则,从而使 “分封”与“分宗”相一致。
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 制和宗法制,但最高统治集团尚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doc

2016届一轮复习岳麓版 第1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学案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点一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 (1)政治制度:实行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具有支 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2)神权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王朝具有很浓厚的神权色彩。

二、分封制1.目的: 为了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进行有效统治。

2.内容⎩⎪⎨⎪⎧(1)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同姓亲族、功臣、姻亲 和先代贵族,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

(2)受封诸侯有为周天子派劳役服务、随从作战、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3.作用⎩⎪⎨⎪⎧(1)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2)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 加强。

(3)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 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宗法制 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3.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4.内容:大宗和小宗两个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5.作用⎩⎪⎨⎪⎧ (1)保障各级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

(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3)强化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归纳总结宗法制应关注的“一、二、三、四”一个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两对关系:①内部: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②外部:与分封制的关系。

三个宗法形式:①家谱;②宗祠;③族规。

四个重要观念:①“亲亲尊尊”;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③“男尊女卑”;④“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四、礼乐制度1.含义: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先秦1(夏商周时代)

高三历史一轮通史复习:先秦1(夏商周时代)
文学价值:对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传统有巨大而深远的影 响。
其他:还具有非凡的宗教祭祀、民俗学、地理学、植物 学、海洋学等方面的价值。
1.良渚遗址包括约30平方米的宫城、300万平方米 的内城、630万平方米的外城,以及十数座高、低 水坝等,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此外,制作大量珍 贵玉、漆、象牙、陶器等所需的专业人工数量也很
第一讲:
原始社会 至
夏商周时期
一、远古文明——原始社会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 1.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 • 2.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
石器时代。 • 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
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 代晚期,有了精美的玉器和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 (仰韶文化)
彩陶盆
约公元前5500-4000年 玉耳饰玦 (一对)
(二)从部落到国家
• 远古时代特征:
• 政治: 无阶级、无压迫
尧、舜、禹禅让的传说(选贤任能)
• 经济: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生产力极 端低下,集体劳动,平均分配。
三皇五帝的传
• 文化: 说,神话色彩
浓重,炎黄二
帝被后世共尊
一轮通史复习
【构建时空观念】
中国古代政权(王朝)演变
东周


西周
春秋 战国
(前2070) (前1600) (前1046-前771) (前770-前475) (前475)
秦 (楚汉战争)
(前221) (前206-前202)
西汉 新
(前202) (公元9)
东汉(25--220) Nhomakorabea东汉(25--220)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治模式基本建立起来,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春 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 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地方分权模式而非君主 集权B项说法错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等级差别 明显并不能说明严格遵循分封制度,分封制在东 方六国也遭到破坏,D项表述错误。
2011全国卷: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 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 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尊天子、抑诸侯、“大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一统”,都是西周时期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政治制度的内容,而孔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子希望恢复这些制度。 现在董仲舒推崇孔子, 希望将相关思想应用于 根据西周政治制度的实际,地方诸 西汉 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诸侯在其封 地内具有绝对权威,周天子分封诸 “天下一家”的意思 侯时,将土地和人口一起封给诸侯, 并不是通常理解的 并不是周天子直接控制土地和人口, “天下一家亲”,而 据此排除A、B、D三项。
西周——鼎盛 ( BC1046,周武王——BC771,周幽王)
春秋——瓦解 (BC770——BC476)
战国----封建社会开始(BC475----BC221)----AD1911
课程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早期主要有哪些政治制度?
一、中国古代社会最高首领的继承制度:
宗 族 统 治 色 彩
等 级 森 严
诸侯
天子
卿大夫

庶人
严 格 的 大 小 宗 体 系
5、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
里 表

(通史版)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中华文明

(通史版)2021届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第1讲夏商周时期的中华文明
——选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史料解读】 史料体现了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及早期统治的特点。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试答: 【提示】 西周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体制“家国一体” 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 序列。不同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 治者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中央尚未建立起对地方的绝对集权,地方实行相对分权 的贵族政治。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概念阐释】 神权政治 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 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殷商时期,“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 权政治兴盛的标志。
【易混易错】 “封建”的不同含义
【图解历史】 分封制的实质 信息提取:分封制的实质是周王对地方实行统治的一种等级制度。
宗法制的影响
史料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 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 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 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 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 法又一特色。
2.宗法制 (1)含义:利用_父__系__血__缘__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_统__治__秩__序__,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①分为大宗和小宗,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_相__对__的。 ②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通史复习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通史复习 夏商西周的政治和经济

2.分封制的目的、性质、内容、作用、特点、影响分别是什么?西周分封示意图(1)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2)性质:既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也是奴隶制国家的(3)内容:①周王将土地和人民授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诸侯要服从周王命令,按期向周王贡献财物,并随从作战。

③重要诸侯国有齐、鲁、燕、卫、宋、晋等。

(4)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

(5)特点有:(1)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或“国”与“家”紧密结合、王权与血缘关系相结合);(2)权利与义务统一等。

(6)影响:的考查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主要从其对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具体体现进行设问。

{思维激活}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中,诸侯蜂拥而勤王。

这体现了分封制的什么特点?【提示】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的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

3.分封制、井田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制度。

分封制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没有井田制就没有分封制。

2)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分封制是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23)两种制度都适应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从而保证了西周的强盛。

4)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分封制也就从根本上瓦解了。

三、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1.农业和畜牧业发展概况?(1)农业方面:已种植 五谷 ,懂得施肥和灌溉,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

(2)畜牧业:商朝畜牧业占有重要地位。

2.手工业的发展概况?(从青铜铸造、玉器加工、纺织业、陶瓷业、漆器工艺几方面看)(1) 青铜铸造是商朝和西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由此夏、商、西周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

(2)商周时 玉器加工和纺织业有了很大发展。

(3)陶瓷业方面:商周遗址出土了原始瓷器,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4)漆器工艺:我国是世界上用漆 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3.商业、交通和城市的发展概况?(1)商业:商民善于经商,称“商人”,商都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最新】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精讲)

【最新】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知识精讲)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和王位继承的传子制度。

2.商朝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制①王位世袭制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出现,是我国政治文明的开端。

②王位世袭制下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式决定。

③继承方式: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行政管理①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内外服制度①内服: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

②外服: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对其控制力有限。

概念阐释神权政治中国古代统治者都以天命神权来诠释政权、君权获得的合理、合法性,天命是思想家们解释一切社会、政治或历史现象的唯一标尺。

殷商时期,“率民而事神,先鬼而后礼”是神权政治兴盛的标志。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概念分封制即古汉语“封建”(封邦建国)的原始含义。

商朝已有分封。

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在保证周王室强大前提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口划分给诸侯的社会制度。

(2)目的: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3)内容对象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义务诸侯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权利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封国鲁、齐、燕、卫、宋、晋等(4)作用①积极: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②消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瓦解。

新教材新视角西周的政体及其特征西周实行贵族等级分封制政体。

分封制与宗法制、礼乐制相配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

商周政体中,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其中的原始民主遗存,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

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自由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干预朝政。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一、部落时代到夏朝1.禅让制:存在于夏朝之前的部落时代。

形式上,禅让是在位领导自愿进行的,通过多方面综合考评,选择继任者的模式。

现任者和继任者之间往往没有血缘关系。

(尧→舜→禹)2.约公元2070年,禹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继承王位,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从此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四千多年,直到1912年2月12日,宣统皇帝下诏退位,王位世袭制才算终结。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从此进入了“天下为家”的时代。

3.夏朝没有出土文物,所以没有被考证,是传说中的历史。

4.总结:起止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到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第一位统治者:启;最后一位统治者:桀关键知识点: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二、商朝1.盘庚迁殷2.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1)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2)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卜、祝、史、师等官职。

(3)地方:封侯、伯等为方国。

他们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2.总结:起止时间:约公元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第一位统治者:汤;最后一位统治者:纣三、西周1.武王伐纣:公元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2.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A.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配到各地,广建子国,叫诸侯国。

B.目的:拱卫王室、巩固西周统治。

C.作用:a.积极作用:西周初期,周王有较高的权威,周王对诸侯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向心力。

诸侯国对周王室起到拱卫作用,使周朝不仅巩固了统治,而且扩大了疆域,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b.消极作用:诸侯在封地内有权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武装、扩大统治区域,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为分裂割据提供了条件。

高考一轮复习-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高考一轮复习-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西周
镐京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 将神权和王权结合 • 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 政治制度的继承性和发展性 • 最终形成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 制度体系 • 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哪些?
1.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平叛后,成王封周公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 “殷民”是指( ) A. 夏人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 2.《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 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浓 重的( ) A.宗教色彩 B.宗族色彩 C.神权色彩 D.皇权色彩 3. 西周确定贵族等级继承关系和名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财产的多少 B. 关系的远近 C. 等级的高低 D. 血缘与嫡庶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4.在西周分封之下,受封的诸侯在其领地内享 有的权力不包括( ) A.设置官员 B.自称天子 C.建立武装 D.征派赋役 5.右图反映的是西周的宗法制,这一制度最大 的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C.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 D.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 承原则的是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4 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 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 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 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一)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提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人教版必修一)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1、夏朝始创王位世袭等制度(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转化为夏国王。

我国开始有了早期的国家政治制度(2)禹死后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王位世袭制产生(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传承方式:兄终弟及、父子相传))。

2、夏商的国家行政管理制度夏商的最高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表现在:(1)继续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国王统率大小官员治理国家。

(2)中央:设有参与商王决策的相、卿士等。

(3)地方:封侯、伯。

他们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国首领,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3、影响: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响。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巩固周王统治。

2、内容:①周王将王畿以外的一些土地和人民等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起诸侯国。

②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权利:在自已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在自已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3、影响:积极: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形成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③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消极:诸侯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危及中央政权。

(是造成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重要原因)4、特点:①层层分封,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②政治与血缘相结合5、实质:西周政权的组织形式。

6、破坏:时间:西周后期原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上的矛盾。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1夏商西周时期

高三历史复习(通史)1夏商西周时期

中国古代历史第一单元夏商西周时期(3课时)【综述】一、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8世纪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文明史观)1、政治:早期国家产生和初步完善的重要时期;以血缘为纽带构建政治体制;但最高权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2、经济:处于“青铜时代”,盛行井田制(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农业生产以奴隶集体劳作为主;“工商食官”,工商业基本为官府所垄断形成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格局第1课时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目标】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1.西周的分封制【知识梳理】1、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建立侯国,拱卫王室)。

2、主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先代贵族(地图与示意图)。

3、诸侯的权利: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再分封),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4、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5、卿大夫—士);③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6、作用:西周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7、瓦解:A、分封制有很大的局限性,诸侯有诸多大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随着生产力的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诸侯国实力不断增强,西周后期,王权衰弱,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分封制破坏),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不断。

、“郡县时代”【典例1】:有学者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三个时代。

其中“封建时代”对应的是:A.黄帝时期B.西周C.秦朝D.西汉【解析】:“封建”是中国传统典籍固有的词汇,它的本意是“封邦建国”、“封土建藩”,“封爵建藩”,秦汉以降至晚清的中国传统文献,基本上沿用了这个意义。

对西周时期的分封制有“封邦建国,以藩屏周。

”之说。

【答案】:B。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典例2】《荀子·儒效篇》记载:“十三人。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9: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课件9: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43
据此可以判断,战国时期( A.分封制遭到破坏 C.礼乐等级制度森严
) B.宗法制遭到破坏 D.出现官僚政治雏形
44
A [秦国国君还只是诸侯,后来却称王了,而按照分封制只有 周王才能有此称号,说明分封制已无法限制秦国国君,故选 A 项; 宗法制解决的是权力的继承问题,排除 B 项;礼乐制度的目的之一 是防止僭越,而题干反映的是秦国国君称号的突破,排除 C 项;官 僚政治下,地方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命,排除 D 项。]
——曹兵武《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
15
2.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天下归宗)
(1)含义:利用_父__系_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
统治的制度。
(2)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_统__治__秩__序_,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16
(3)内容: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13
①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是导致后期 消极 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②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
14
分封制在封土授民的同时,也把周王朝自己及其由商王朝接受 过来的先进器物、官僚体制、典章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结构,带 到了分封制度所及之地,它本质上是以国家这种特定形态为单位, 对以周王朝为代表的中原文化的一次广泛的一再复制。
诸侯权利 可在封地内进行再分封,权力和职位世袭 主要诸侯国 鲁、齐、燕、卫、宋、晋、楚等
等级序列 天子-_诸__侯_-卿大夫-士
12
(4)影响
①在西周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__治__区__域__。西
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积极 ②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一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一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须承认周王权威,为周王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
贡赋和朝觐述职。 并承担义务,臣属关系更明确。
(6)关系:周王是天下共主,诸侯承认周王的权威,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地方管理制度——分封制(封邦建国) (7)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周的统治范围;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巩固了周 王室的统治,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④贵族统治阶层内部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秩序。
特别提醒: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 秋战国的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和原因。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地方管理制度——分封制(封邦建国) (9)对后世影响: 西周的分封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由部落联 盟时代遗留下来的以分散和割据为特征的众国林 立的局面,但却大大加强了周王对诸侯的统属关 系,向着后来形成的中央集权专制国家迈进了一 大步。(过渡)
(西周:前1046~前770
东周:前770~前256) 【春秋:前770~约前475 战国:约前475~前221】
周朝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地方管理体制——分封制(封邦建国)
(1)目的: (2)对象: (3)办法: (4)主要诸侯国: (5)权利和义务: (6)作用:
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分封制的目的 史料:封建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 蔽周室。——顾炎武 【信息解读】本史料中的“封建”,指分封制,
财产和土地继承问题
(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进行权力、土地、 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 (2)内容: ①嫡长子继承制(核心) ②大宗、小宗体系(相对关系);大小宗关系既 是家族等级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

《夏商西周》课件-2008一轮复习资料[1].

《夏商西周》课件-2008一轮复习资料[1].

原 始 社 会
原始群居 北京人
组织 : 原始群居
旧石器
早 山顶洞人 母系氏族 氏族公社 中
人工取火 氏族公社
河姆渡氏族 半坡氏族 晚 大汶口文化早期
父系氏族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第二节
朝代 特点 时间 夏朝 形成
BC2070 BC1600 BC1600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建国者 亡国者 都城
1.商朝或周朝有一个时期,王朝经常迁都,是在 .商朝或周朝有一个时期,王朝经常迁都, A.商朝前期 B.商朝后期 A.商朝前期 B.商朝后期 C.西周前期 C.西周前期 D.西周后期 D.西周后期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2.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A.代表了先进阶级的利益 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C.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B.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D.是华夏族开始形成的标志




间 势 力 强 弱 浮 沉
三. 夏、商、西周的社会经济 农业
品种: 五谷” “五谷 品种: 五谷” 技术: 使用粪肥、水利 技术: 使用粪肥、 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 青铜铸造 “青铜时代”
纺织
手工业
玉器 陶瓷 漆器 交通
商业
商业 商人、贝币 商人、 城市
商代青铜文化
殷 墟 武 官 村 大 墓
原因 统治残暴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王位世袭制 、
确立: 确立:启用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特点: 特点: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表现:兄终弟及, 表现:兄终弟及,父子相承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在政治上的反映, 是一种历史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对比
分封制
等级
王-侯-卿-士
宗法制
大宗-小宗
标准
按照血缘
按照父系血缘的亲疏
核心
授土授民
嫡长子继承制
纽带
土地关系
血缘关系
性质
贵族分权制
贵族继承制
目的 有效统治,巩固政权 防止纷争,维护等级
天子地位 天下共主
天下大宗
3、礼乐制:权力的认同—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问题一:谁来制礼作乐??

诸侯
族 大夫


管理: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 问题: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2、宗法制:权力的继承—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问题一:如何继承?
强调:①族权与政权结合 ②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③形成“世卿世禄制”的选官制
问题二:宗法制的影响
强调:①宗法制扩大周族的影响力; ②宗族受到政治分封的刺激而加速分化 ③外延的扩大与内涵的淡化(血缘关系削弱)
落后 生产 力决 定
决定
①图腾、祖先崇拜(动物、植物、太阳等) 3、文化: ②祭祀野蛮、迷信色彩严重
小心:凡事有例外!!!
良渚玉琮
陶寺遗址
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破坏,私有制出现;
贵贱有别、高下有序的社会等级出现;
部族间已经出现剧烈冲突,凌驾于部落和聚落之上的政治 实体出现。
二、最早国家:文献和考古中的夏(BC2070-BC1600)
四、国家完善时代:西周(BC1046-BC771)
①生产(耕作)方式:千耦其耘 1、经济: ②生产资料所有:井田制
③管理:工商食官
决定
①分封制:权力的分配 2、政治: ②宗法制:权力的继承
决定
③礼乐制:权力的认同 ④世官制
3、文化:①金文 ②周礼:注重德治、人事
第一单元:从蛮荒社会到文明国家
问题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国家?
文化与文明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术语,文化 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的物质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文明是指人类历史在继史前社会之 后出现的一个更高的社会阶段。……有学者指出 ,应将国家的出现作为考量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 。而国家形成的标志,一是社会成员分化成不同 的阶层等级,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或王 权的出现。
3、青铜时代
①时间:夏(开始)、商(繁荣)、西周(衰落)
②青铜器的功能:A、作为礼器(祭祀); B、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C、沟通祖先或神灵; D、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爆虐,鼎迁于 周。”——《左传•宣公三年》
4、商朝经济
从这篇卜辞中,你能汲取哪些历史信息?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 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二、最早国家:文献和考古中的夏(BC2070-BC1600)
①生产工具:石铲、耒耜 1、经济: ②生产(耕作)方式:石器锄耕,集体劳作
③生产资料所有:贵族国有(私有制) 决定
①管理:早期分封制(官职、法律) 2、政治:
②选举:世袭制(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决定
③宗法制出现,阶级分化
氏族社会产物
3、文化: ①王权与神权结合
(周公)一年救乱,二年克殷, 三年建奄,四年建侯卫,五年 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 致政成王。——《尚书大传》
为何“制礼作乐”呢? (1)周公辅佐幼小的“成王”, 发现大臣不敬幼主的问题。 (2)发生“三监之乱”。
问题二:制礼作乐的起源
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仪式, 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 遵守的规范。
指音乐、舞蹈、歌咏等。因 此,在祭祀、宴享、朝贺等 场合的礼节仪式中,都规定 了与之相配合的九鼎(牛、羊、乳猪、干鱼、 干肉、牲肚、猪肉、鲜鱼、鲜 肉干) 诸侯七鼎(牛、羊、乳猪、干 鱼、干肉、牲肚、猪肉) 卿大夫五鼎(羊、乳猪、干鱼、 干肉、牲肚、猪肉) 士三鼎(乳猪、干鱼、干肉)
(2)影响
返回
积极影响
①在政治上促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体制的稳定结构,
将封建政权的“合法性”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历数千年而不绝;
②在经济上将家庭利益与集权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家
旺与国兴,和衷共济;
③在社会秩序建构方面,家庭模仿统治机关,一切统治机 关模仿朝廷,形成多重合力;
④在道德建设与维护方面,家庭承载最重要的责任,家教 宽严与否成为治国者考量人才善恶能庸的标准
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
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
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
得勾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
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对此理解正确是
A. 这种史学研究方法更注重地下之资料的研究价值
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世启,袭……等於级是启遂即天子之位,
是为夏后帝启。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夏后氏五十而贡。——《国孟子家·滕的文特公上征》
*夏后氏百官。 ——《礼记·明堂位》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
官职、刑法、军队等
*考古中夏与夏的社会
可视为原始农业的农事诗; 在生产力不太发达的商朝,人们祈雨心切, 当时的农事生产完全依赖于天赐。
三、信史时代:商朝(BC1600-BC1046)
①生产(耕作)方式:石器锄耕,千耦其耘 1、经济: ②生产资料所有:贵族国有(私有制)
③青铜时代,农业是主要经济部门
决定
部落联盟的延续
①管理:早期分封制——松散方国联盟 2、政治:
D
B. 用这种史学研究方法研究后得出的史学结论应该深信不疑
C. 这种史学研究方法对于具体史实的考证和抽象理论的论证作用
很大
D. 新材料不一定是新发现新出土的材料,而是新眼光新视角看待
的材料
2、(2013年Ⅱ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
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
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
三、信史时代:商朝(BC1600-BC1046)
? 确实可信的历史
1、信史时代的重要条件——甲骨文
(1)甲骨文特点: ①象形文字 ②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 的汉字
(2)小结:商朝历史因传世文 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 印证而成为信史。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
2、文献和考古中的商朝体制——内外服制
返回
(1)含义:所谓“家国同构”,是指家庭、家族和国家在组织结
构方面具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父权
家长制。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
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
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为“家君”,
合围控制
提高王权
第一次:武王分封
第二次:周公分封
目的:限商,管理广大征服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的疆土
“天下共主”
封舜后代
封颛顼后代
同姓国:卫、燕、鲁、晋、吴; 功臣国:齐 帝王后代:宋、楚
问题二:分封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授土、授民、授爵、 设置官员、军队、 收税等管理权
诸侯
大夫
义务:
服从周天子命令、镇 守疆土、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
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
四家国情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
返回
(2)在早期政治制度中的体现: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 族等级秩序,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强化了国家整体观 念。宗法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 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礼乐制度是西 周文化的精髓,是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工具,有利于社会和 谐与安定,是调节社会关系的准则,对价值观的传播、民族文 化的交流和文化认同起促进作用。
*二重证据法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 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 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 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 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 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 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王国维《古史新论·总论》
二重证据法=文献材料+考古材料
考点:二重证据法
1、国学大师王国维提出了著名的“二重证据法:“ 吾辈生于今
四方(四土) “外服”
《尚书•酒诰》篇云:“越 在外服,侯、甸、男、卫 、邦伯;越在内服,百僚 、庶尹、惟亚、宗工。”
大邑商 商朝体制的实质: 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
“内服” 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 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推行内外服制的原因: 一是部落联盟的延续 二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 三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
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
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B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文献中夏与夏的社会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
问题一:农业表现 1、历程:始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 国; 2、性质:土地国有(实质是国王私有); 3、内容:①受封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②受封者缴纳贡赋
4、分类: 公田:贵族使用; 私田:劳动者份田;
5、作用:
促进农业生产,巩固统治
问题二:其他经济文化表现 1、农业工具:耒耜等,有少量青铜农具 2、管理制度:工商食官(官营) 3、陶瓷:商周出现原始瓷器 4、货币:贝币、铜币 5、文字:金文(钟鼎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