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你的手 教学设计
辽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伸出你的手》教案
辽大版心理健康二年级下册《伸出你的手》教案一、教材分析:《伸出你的手》是辽宁大学版心理健康教材二年级下册的第四课。
本课主要通过故事讲述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互助、友爱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互助、友爱对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学会通过故事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情感交流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乐于助人、友爱他人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理解互助、友爱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他人需求的关注和积极帮助的意愿。
四、学情分析:学生年龄为二年级,他们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经验。
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但在情感交流和合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知1.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插图或播放相关视频,例如插图中有一个孩子正在帮助另一个孩子拾起掉落的书包。
2.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学生是否有过帮助别人或被别人帮助的经历,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
例如,教师可以问:“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帮助的情况?你们是怎么帮助别人的?”示例:教师:同学们,我给大家展示一张图片,请看这张图片,你们能描述一下图片中发生了什么吗?学生A:图片中有两个孩子,一个孩子的书包掉在地上了,另一个孩子正好走过来帮他拾起来。
教师:非常好,你描述得很清楚。
那么,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有没有遇到过需要帮助的情况?第二环节:故事阅读与理解1. 教师朗读故事《伸出你的手》,并辅以图片展示。
2. 学生跟读故事,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小学心理健康第四课《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第四课《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伸出你的手——培养小学生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引言:心理健康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通过继续探索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不同课程,我设计了一堂关于社交技能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教学课程。
本课程旨在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培养他们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参与各类游戏和互动活动,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进而增加他们在学校和社交生活中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并认识社交技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增强学生认知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4. 激发学生对于人际关系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社交技能的重要性(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朋友?”、“友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并与他们一起讨论朋友和社交互动的重要性。
3. 向学生解释社交技能的概念,并提出一些例子让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的社交技能。
第二部分:团队合作与互动游戏(30分钟)1. 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4至5名学生组成。
2. 选取合适的团队合作游戏,如“通过手牵手传递球”、“搭积木比赛”等活动,同时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3. 活跃氛围,鼓励学生与小组成员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引导学生讨论每个游戏的目标,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团队中协作解决问题的。
第三部分:情感表达的重要性(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你喜欢分享自己的感受吗?”、“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2. 讨论学生的答案,并解释情感表达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于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3. 向学生介绍一些情感表达技巧,如用适当的言语表达情感、通过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达情感等。
第四部分:情感表达互动活动(40分钟)1.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2至3名学生。
2. 每个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发情感的人和倾听者的角色,在规定的时间内,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树立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团结互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分析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
3.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4. 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5.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意义,树立合作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做到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
2. 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学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 通过小组合作、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学生思考、探讨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互助故事,引发学生对团结互助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团结互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合作的力量。
3. 案例分析:分析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到主动帮助他人、乐于助人。
5. 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尊重、理解、关心他人。
6.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心得体会,让大家共同学习、成长。
7.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团结互助、乐于助人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团结互助的实践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去关爱他人,传递正能量。
伸出你的手 教案
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理念本节课是闽教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一方面,大部分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彼此之间逐渐建立起较为稳定的同伴关系,但是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中心日益突显,语言行为上的不良表现直接影响同伴之间的交往,更有甚者,付诸以攻击性行为。
另一方面,不少学生渴望能拥有更多的朋友,但由于害羞、不知道如何交朋友等原因,他们成为了班级里的独行侠。
本节课旨在教会学生学会主动热情地交友,用自己真诚的态度、恰当的语言、得体的行为提高交友的成功率,从而达到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一)体会和感受交友所带来的愉悦感,培养主动交友的意识。
(二)掌握主动交友的技巧,敢于和乐于向他人伸出友谊之手。
(三)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感受与人交往的乐趣,掌握主动交友的技巧。
四、教学难点学会主动向他人伸出友谊之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友自信心。
五、设计思路首先,以猜谜语导入主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活跃气氛,又能紧扣题目,引出本节课内容。
其次,通过有趣有料的《交友竞赛》活动,用三条具有鲜明对比性的交友妙计,引起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让学生带着问题参与活动,思考,为什么三位同学的交友结果如此不同?保证学生都能有话可说,教师再联系学生实际,总结出交友过程中应主动热情,面带微笑这一重要的交友妙计。
为巩固知识点,我在这一环节最后让全班都能用这一妙计向同桌伸出手,面带微笑打招呼。
再者,自制拍摄符合学生学习生活的交友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反思,在交友过程中,光主动热情可不够,我们还需要注意交友时的说话要和气,待人需礼貌,更要用自己的真诚态度去打动别人,才有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最后,将理论落实于实践活动当中,将交友心愿写在纸上,再大胆、大声在将它向同学说出来,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交友的快乐,并敢于主动交友。
最后,以小诗升华和结束课堂。
伸出你的手优秀教学设计
伸出你的手优秀教学设计《伸出你的手》是四年级下册内容。
为了让学生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精神,有一颗仁爱之心,下面给大家分享伸出你的手的教学设计,欢迎借鉴!选题背景分析:我根据《生命教育分目标》要求“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活动和模拟训练,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的重要意义,进而养成对自己、他人、社会乃至其他物种负责任的行为方式。
”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从生活的点滴感受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体验,认识助人为快乐之本,理解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的本质。
2行为与习惯: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在活动中让学生明白并学会怎样去帮助别人,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习惯。
3情感与态度: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上的困难,尊敬而不歧视残疾人,燃起对残疾人的同情和关爱之心,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4过程与方法:通过换位体验、故事交流、资料搜集、小组讨论等活动,体会到帮助残疾人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教学重点: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在活动中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
教学难点:将关爱体现在行动之中。
教学形式:行为训练、讨论沟通、故事、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学情分析:独生子女,虽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善良的本性,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但往往又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人,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
活动策略:当前的小学生生活在一个被爱的世界,但是他们却不能真切的感受到这个世界其实也需要他们付出爱。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在设计时重点在体验和感受。
通过以残疾人为例,去体验盲人、肢残人让同学们去体会他们的生活都有哪些不变,进而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由开始的同情转而去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帮助他们,关爱他们。
通过谈话引导让学生明白,不仅仅是残疾人需要我们伸出友爱的手,我们还要去帮助所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去关爱所有的弱势群体。
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
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第一篇: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目标1.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不讥笑捉弄残疾人;努力做到尊重并尽力帮助残疾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3.懂得做人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怎样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4.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活动和相关政策;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方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行动和相关政策。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残疾人和生活困难的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幸福拍手歌》,孩子们随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感受幸福快乐)师:孩子们,当我看着你们每一个人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灵动的手脚,我就不由地想起他们。
2、播放各类残疾人的图片。
配乐:<<二泉映月>>盲人:他们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摸索,却永远看不到晨曦的光明;聋:他们的世界是一片永远的安静,听不到欢声笑语或大声哭啼,他们望着人们张张合合的嘴唇,却只有茫然。
哑:他们可以听见声音在这个世界传递的温情,却悲伤的无法同样用声音来发出任何回应。
肢残:他们靠着轮椅、拐杖来延展自己的人生,这不屈的人生之路何其漫长啊!智力残疾:谁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呢?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他们只能在命运下苦笑着!3.孩子们,从你们同情的目光里,招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们的善良。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伸出爱的手,一起走近残疾人,去温暖他们的心。
(板书课题:伸出你的手)齐读课题。
二、走近残疾人老师在课前查阅了资料,在我们中国的13亿人口中,大概就有八千万的残疾人,这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在他们中有的是一生下来就有着残疾,而有些则是因为后天一些意外事故造成的。
师生交流: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生活学习的呢?(图片展示)生:那个盲人叔叔买东西时,只能用手触摸钱币上的盲点,真不方便。
伸出你的手 教案
伸出你的手教案教案标题:伸出你的手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互助、合作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怀他人的意识。
4. 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互助和合作的定义和意义。
2. 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认识到伸出援助之手的重要性。
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他人。
5. 练习沟通和表达技巧,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帮助他人。
教学步骤:引入:1. 展示一张图片或视频,描述一个人伸出援助之手的场景。
引发学生对互助和合作的思考。
探究:2. 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互助和合作的理解和经验。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互助和合作的重要性,并提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实践:3.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团队合作的活动(如拼图游戏、搭建模型等)。
教师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挑战,并引导他们发现合作的重要性。
反思:4. 小组活动结束后,学生进行反思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在团队合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感受。
应用:5.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关爱他人的主题(如帮助老人、保护环境等),并设计相关的宣传海报或活动方案。
学生通过展示和分享,向全班传达关爱他人的信息。
总结:6.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互助、合作和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拓展活动:- 邀请社区或慈善机构的代表来班级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工作。
- 组织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实际行动。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程度和表现。
- 收集学生设计的宣传海报或活动方案,评估他们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图片或视频素材- 小组合作活动材料- 宣传海报或活动方案设计材料- 社区或慈善机构的联系方式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将教育阶段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设计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和关爱他人意识的教学活动。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四课 伸出你的手|辽大版
学生进行体验并思考问题。
4.名人故事分享
王羲之竹扇题诗,开灯的故事。→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5.案例分析
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6.助人名言
学生写助人的名言
【总结】
你
伸出你的手
帮助 互助 快乐
教学反思:
板书:伸出你的手
【讲授】
1.情景故事p19
师:在学校里有这样一幕
问:①发生了什么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③最后大家怎么做的④如果你在旁边会怎么做?
2.自身体验
举例子讲述p20,21
问:你有被其他人帮助的经历吗?心情怎么样?
你有帮助他人的经历吗?心情怎么样?
总结:帮助和被帮助人都很快乐。
3.活动体验p23
找香蕉,学生进行体验
二年级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课 题
伸出你的手
课时
1 课时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1.知识技能: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并能够帮助他人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能够自己发现帮助别人和被帮助的快乐。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重 点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助,并能够帮助他人
难 点
了解到人际关系的互助性,并解决一些交友的人际小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ppt,彩笔,彩纸
教
学
过
程
【导入】
故事导入
师:出示》《孤独的小熊》视频,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小熊为什么刚开始找不到朋友
②小熊为什么后来找到了呢?
学生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教师指名回答并要求坐姿、站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关爱他人:让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2. 伸出援手: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他人交流,关心他人的需求,勇于帮助他人。
3. 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4. 心理素质:通过活动,提高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
5. 情景模拟: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人沟通、协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关爱他人、伸出援手的过程。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3.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关爱他人、伸出援手的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教学内容、图片、动画等多媒体素材的PPT。
2. 情景道具:准备相关道具,用于情景模拟环节。
3. 案例材料:收集有关关爱他人、伸出援手的典型案例。
4. 小组活动用品:准备用于小组合作的道具和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小组活动等。
2.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情景模拟环节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等方面。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团队精神、领导力、协调能力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建议。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关爱他人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伸出援手的关注。
2. 讲授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课《伸出你的手》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伸出我们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应该伸出自己的手,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让学生的心灵更健康。
2、正确辨别哪些手该伸,哪些手不可以伸。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应该做一些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教学用具:录音机、图片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教学教程:一、激趣引入1 手语表演师同学生一起随歌曲《感恩的心》做手语表演2、引语:手是人类的肢体,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一双双手的关爱下长大,是一双双伸出的手改变了自然,是一双伸出的手创造了整个世界。
那么我们伸出的双手究竟能做哪些事情呢?我们这节课将共同讨论这个问题。
二、讨论交流1、说一说学生说一说伸出的手可以做哪些事?2、辨一辨出示图片,学生辨一辨哪些手应该伸,哪些手不应该伸3、谈一谈学生说一说身旁有哪些人伸出了不应该伸出的手。
4、读一读出示一首赞美手的儿歌,学生读一读、。
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洗洗衣服,做做饭我有一双爱劳动的手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擦擦黑板、擦擦课桌我有一双热爱班级的手................5、写一写根据这首儿歌,学生分小组进行续写6、赏一赏共同欣赏学生们的作品三、小结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一起伸出责任之手、关爱之手......不要认为自己的双手稚嫩,也不要说自己的力量太小,你们要相信,只要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那么一双双伸出的小手也可以撑起一片湛蓝的晴空。
小学四年级心理健康活动伸出你的手 教案
小学四年级心理辅导活动伸出你的手【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设计理念】培养学生的善心、爱心,在现代社会里,显得尤其重要。
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弱势群体,容易被人们所忽视,而他们确是最需要别人理解和关爱的人群。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社会认识逐步发展的时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残疾人,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更有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辅导目的】1.通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残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2.培养学生的爱心,让学生懂得去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辅导重点】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残疾人的生活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应该怎样用行动去关心他们。
【辅导难点】师生从未谋面,后面又有七八十个听课老师,如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敞开心扉,感受残疾人的生活,唤起“内心深处”的“爱”和“善”。
【辅导方法】1、讲述和讨论2、实际体验3、情景体验,分析案例4、联系生活【辅导课时】一课时【辅导场地】多媒体电教室【辅导过程】课前谈话,送同学们三句话,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从心理上对接受这位从未磨面的老师,从而为孩子敞开心扉做好准备,消除紧张感。
一、活动导入:1、幸福拍手歌:听音乐看视频,跟着拍手跺脚二、认识残疾人1、我们刚才欣赏了幸福拍手歌,用我们的手脚拍手跺脚。
可是,在我们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不能象我们一样做自己喜欢的事,玩自己喜欢玩的游戏,他们是哪些人呢?(1)、出示截肢人坐在轮椅上图片:(2)、出示盲人的图片:(3)、出示聋哑人的图片:2、学生介绍见过的或比较熟悉的身边的残疾人的。
3、师小结:4、播放视频:篮球女孩的故事学生观看视频,交流感受。
三、体验残疾人的不便。
(1)用嘴写字。
(2)单手穿衣。
(3)盲人倒茶。
有一个残疾的朋友曾经告诉我说:“生活中的那些困难还并不是他们内心最大的苦楚,让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心声吧!4. 倾听心声(1)听乐乐的故事。
(2)了解乐乐的心声。
四、伸出你的手,感受爱心。
1. 假如乐乐来到我们身边,我们该怎么做?2、A、那么同一片蓝天他们又是怎样展现自我的,B、还有的在别人的帮助下创造了更辉煌的成绩。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四课伸出你的手|辽大版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四课伸出你的手|辽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4.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主题活动:二人三足2. 主题活动:盲人指路3. 主题活动:心有千千结4. 主题活动:互助拍拍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交流,乐于助人。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活动道具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彩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合作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主题活动一:二人三足。
让学生两人一组,用绳子将一条腿绑在一起,进行比赛。
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力量,培养团队精神。
3. 主题活动二:盲人指路。
让学生一人扮演盲人,一人扮演指路人,通过互相配合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主动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4. 主题活动三:心有千千结。
让学生围成一个圈,通过手拉手的方式,解开一个复杂的结。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品质,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5. 主题活动四:互助拍拍乐。
让学生分成小组,通过互相拍打背部的方式,帮助同伴放松。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6. 总结:让学生分享在活动中的感受,总结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伸出你的手2. 板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完成一项合作任务,如共同打扫房间、做饭等。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合作的小作文,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提升同理心。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向前、互相帮助的良好心态。
4.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团结互助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分析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团结互助。
3. 学会关心他人,提升同理心。
4. 培养面对困难时勇敢向前、互相帮助的良好心态。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意义。
2.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团结互助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2. 如何引导学生将团结互助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1. 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2. 以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互助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提升同理心。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敢向前、互相帮助的良好心态。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学习团结互助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析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到团结互助。
学会关心他人,提升同理心。
培养面对困难时勇敢向前、互相帮助的良好心态。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团结互助的意义。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团结互助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如何引导学生将团结互助的精神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讨论、游戏互动等方法进行教学。
以生动的故事和实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互助的力量。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故事案例、视频材料和小组讨论的问题。
2. 设计适合学生的互动游戏和情景模拟活动。
3. 准备反馈表,用于收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和感受。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或故事引入团结互助的主题。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友谊的重要性,认识到朋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主动伸出友谊之手,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
4.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友谊的重要性2. 伸出友谊之手,乐于助人3.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友谊的内涵2. 学会与人相处的技巧3.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友谊的故事、人际交往技巧等2. 教学素材:故事书、图片等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友谊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课堂讲解:讲解友谊的内涵,让学生明白朋友对我们的影响。
讲解人际交往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关于友谊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伸出友谊之手,乐于助人的意义。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友谊,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向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友谊的小作文,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友谊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友谊主题活动,如“友谊手拉手”、“友谊传递”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友谊的温暖。
2. 举办人际交往讲座: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人际交往讲座,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分享,提升心理素质。
七、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友谊和人际交往的认知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心理素质:通过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评价其心理素质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建议。
四年级册综合实践活动《伸出你的手》教案教学设计[学习资料]
四年级册综合实践活动《伸出你的手》教案教学设计四年级册综合实践活动《伸出你的手》教案教学设计伸出你的手一,设计思路:人的生命不在于活着,而在于他们的生命是否有价值.残疾人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是怎样克服困难,顽强生活并为人类做贡献的为了让我们健全的孩子们了解和关注这个弱势群体,我们选择了"伸出你的手"这个活动主题.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了解,感受,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懂得残疾人也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部分,从而尊重他们,不歧视他们,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他们,向他们伸出友爱的双手,为社会献出一片爱心.二,活动目的:1.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感受残疾人生活的艰辛.2.懂得尊重身边的残疾人,力所能及地帮助有困难的残疾人.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三,课时建议:本活动建议4~6课时完成.活动内容可以选择和拓展.四,活动计划本次主题活动预设了"你的身边有孤老,残,病,特困户吗 ""为什么要关心弱势人群 ""如果让你帮助孤老,残,病,特困户,你准备怎么做 "等三个问题, 仍然要求学生从预设的问题入手,讨论制定活动计划.为使学生对计划的内容,格式有所了解,我们在这里提供了活动计划设计表,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组认真讨论,尤其要关注活动过程的设计.为了使制定的活动计划切实有效,还要引导学生向有关老师和专家请教,使每个小组都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来.五,活动分析:1.关注.背景资料提供了一组残疾人图片.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想一想他们哪些地方与我们相同,哪些方面又不同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别描述一下他们的生活,再相互交流,同时也可以列举其他类型残疾人的生活加以描述.2.调查.调查活动设计分为两项:第一是调查孤老,残,病,特困户生活情况,当地有福利院(敬老院)的,可组织学生到福利院(敬老院)做调查;第二是调查公共场所有没有无障碍设施(坡道,电梯,扶手,盲道等设施).学生可以就两项内容选择其中之一进行,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结果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3.采访.通过采访详细了解身边的残疾人生活状况.采访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确定采访人,怎样到达采访地点,采访问题,怎样求得被采访人的配合,小组怎样分工等.4.收集.在生活中有许多残疾人克服困难,顽强生活,为祖国和人民做出了贡献,谱写了光辉的篇章.这一活动是让学生从书籍,网上和其他资料中,查找在祖国历史上或现代社会中做出贡献的残疾人及事例.5.思考.这一活动是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残疾人自强不息,自食其力,以顽强的意志生活,学习和工作,作为一个健全的人应怎样去学习和生活应该向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些什么6.体验.当学生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后,让他们亲身去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如体验腿部残疾,上肢残疾,双目失明,两耳失聪等残疾人的生活,进一步感受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进行体验,如:盲人行路,单手穿衣等.教师要注意创设情景,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和体会.7.讨论.学生在体验之后,分组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作汇报.汇报的重点是说一说残疾人的困难表现在什么地方,应该得到什么样的帮助,自己在体验活动中的感悟.各小组可以先拟定汇报提纲,然后由推选的代表向全班汇报.8.唱一唱.学唱歌曲《爱在人间》.这首歌曲表达了一位残疾姑娘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得到温暖和爱的心声.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心.五,评价与生成1,总结评价.总结评价要求学生就参加这次主题活动写一篇"爱心日记",这可以是参加活动的感悟也可以是参加活动后学生想对大家说的心里话.2,拓展延伸.要求组织学生开展助残活动,首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助残活动"计划,例如,为敬老院,福利院老人表演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给敬老院,福利院老人读书,读报,讲故事,写信,搞个人卫生等力所能及的事情;向身残志坚的朋友赠送自制的纪念品和小礼物等.使学生尊重残疾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升.参考资料国际残疾人日1992年10月14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联大决议要求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继续开展持续有效的活动,以改善残疾人的状况.联合国的这一决议是在本届联大就残疾人问题举行两天特别会议后做出的.该特别会议审议了1992年结束的"联合国残疾人十年"活动和联合国《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的执行情况.中国代表团特别顾问,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同年12月3日,正值亚太经济社会理事会发动亚太残疾人十年会议在北京召开,数百名中外残疾人和会议代表举行联欢,共同欢度第一个"国际残疾人日".国际盲人节世界性的盲人节日,又称"白手杖节".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认每年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1989年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每年的国际盲人节时,由省(市)盲人协会出面,业务部门协助,结合当地情况,举行适当的庆祝活动,以活跃盲人的生活,体现国家和社会对盲人的关怀.国际聋人节1957年,世界聋人联合会根据欧洲各国聋人组织的倡议,决定1958年9月28日为第一个国际聋人节,并规定以后每年9月的第四个星期日为国际聋人节.1958年8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教育部,卫生部,文化部,国家体委,团中央,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和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庆祝这一节日.每年此日,中国各地都为当地聋人组织多种形式的庆祝活动,如聋人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以及球类,棋类,田径等体育比赛等.全国助残日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1991年5月15日起施行。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四课 伸出你的手|辽大版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四课伸出你的手|辽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
2. 培养学生主动伸出援手,关爱他人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学内容:1. 友谊的重要性2. 友好相处的技巧3. 伸出援手,关爱他人4. 表达情感,增进友谊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友好相处,主动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黑板2. 学具:练习册、彩笔、剪刀、胶水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友谊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友谊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友好相处的好处。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友好相处的案例,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主动关爱他人,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5. 课堂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友好相处和表达情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友谊的重要性2. 友好相处的技巧3. 伸出援手,关爱他人4. 表达情感,增进友谊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的内容,以及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2. 练习册:完成本节课的相关练习题。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友谊质量。
3. 教师要定期对学生的友谊状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
本节课通过讲解友谊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友好相处,主动关爱他人。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建立更加美好的友谊,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课堂上学生如何学习、互动和实践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中的核心环节。
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通用七年级上册+
伸出你的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青春期人际交往中三要点:接纳差异、积极行动、帮助他人情感目标:初步形成积极主动行动,营造一种温馨友爱的人际氛围的意识行为目标:探索班级环境中的利他行为【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愿意突破人际困境、主动行动,在利他行为中自我成长【教学流程】一、暖身引入环节:快问快答(Yes & No)1.高中阶段,我很渴望结交好友,却往往事与愿违。
2.跟我关系不错的朋友,这段时间和另一个同学走得很近,我心里不太舒服。
3.我希望自己所在的班级人际氛围是友善互助的。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的回答都是“YES”,那就请你用心跟随老师今天的微课,一起去寻找解决方法吧。
老师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出现人际交往困惑的情况比较普遍,有时候也不知道如何处理朋友间的矛盾冲突,那我们可以怎么办呢?来观看一个短片,寻找一些灵感。
二、主体工作环节:人际交往方法介绍1.播放视频《冷漠先生》提问:(1)“冷漠”先生是怎样转变成“热心先生”的呢?(2)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2.通过这个短片,老师想要跟大家分享两个锦囊锦囊一:伸出你的手——积极行动让我们来欣赏这样一张图片,大家看到有什么感受?其实很多人内心深处都是希望与人交流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时常难以启齿,为此备受折磨。
有时候我们会不自觉地采取比较被动的方式,想要等着别人先来接纳我们,等不到的时候又会心烦意乱。
然而,可能对方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有很多来找心理老师的同学,都提到了类似的状态。
)那谁能率先迈出那一步?主动地尝试打招呼,主动尝试去邀请,主动尝试去交流,甚至是主动尝试去道歉···你会发现你做出的这些努力几乎都能成功。
当我们有了更多积极的行动,我们积累的成功经验就会越来越多,自信心也会越来越强,自我感觉越来越好,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随之越来越顺利,这就形成了一个“自我证实的良性循环圈”。
就像短片中的这位先生,当他被动地帮助了老太太过了马路,受到老太太的鼓励和触动,他回到家认真反思,开始尝试主动行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我肯定,内心力量越来越大,状态越来越好,后来甚至当他看到和他过去比较类似的人,也想要用行动去感召对方,因为他自己就是积极行动的受益者。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伸出你的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伸出援手的重要性,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帮助学生掌握与人沟通、合作的基本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纸牌游戏道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幅伸出援手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人为什么要伸出援手?(二)主题活动1:感悟伸出援手的意义1.教师播放视频《伸出你的手》,让学生观看并谈谈感受。
(三)主题活动2:学会与人沟通、合作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纸牌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与人沟通、合作的重要性。
(四)主题活动3:培养自信心,敢于面对困难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2.家长参与: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如何在家庭中践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伸出援手的意义,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明白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1.在主题活动1中,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伸出援手不仅仅是帮助别人,更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想想看,当你遇到困难时,是不是希望有双援手来帮助你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是的,老师,我曾经……”教师继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怎样成为那个伸出援手的人。
”2.在主题活动2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们讨论:“在游戏中,你们是如何与人沟通、合作的?”学生A:“我们确定了每个人负责的任务。
伸出你的手教案
伸出你的手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能使用“伸出手”的动作和词汇表达。
2.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和使用“伸出手”的相关情境。
教学准备:1. 图片或实物道具:手的图片或模型、图片或卡片,上面写有不同的动作和情境。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教学过程:Step 1: 观察和识别1.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伸出手的动作,并领会其含义。
2. 通过问答或示范,让学生描述伸出手的动作:例如,手臂伸直,手掌向外,手指张开等。
Step 2: 词汇学习1. 教师出示手的图片或模型,引领学生认识和说出“手”的英文单词:hand。
2. 教师出示或描述其他与伸出手相关的情境图片或卡片,如“伸出手向别人问好”、“伸出手握手”等,引导学生描述这些情境。
3.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与每个情境相关的动作或表达,如“shake hands”、“wave hello”等。
Step 3: 情境练习1. 教师出示或描述其他情境图片或卡片,让学生想象并描述该情境中的伸出手的动作和表达。
2. 学生分组练习,在给定的情境中,互相演练伸出手的动作和相关表达。
3. 让学生自由发挥创作新的情境,并在小组中演示伸出手的动作和相关表达。
Step 4: 情景问答1. 教师提出关于伸出手的具体情境问题,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表达回答。
2. 学生自由行动,模拟给予或接受伸出手的情境,并用英语描述交流。
Step 5: 总结和复习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伸出手”的动作和表达方式,并复习相关情境。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和展示所学的伸出手的动作和表达,用英语分享给全班。
Step 6: 巩固练习1.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或描述不同情境,要求学生描述其中的伸出手的动作和表达方式。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一个他们经历过的伸出手的情境,并用英语表达。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与家人或朋友分享关于伸出手的情境,并用英语交流。
2. 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上学到的表达方式制作简短的小视频,展示伸出手的动作和相关情境。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四课 伸出你的手|辽大版
二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四课伸出你的手|辽大版一、课程目标1.了解什么是友谊,怎样建立友谊。
2.掌握如何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3.学会如何通过互动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友谊的概念,运用具体的案例建立友谊。
2.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3.促进互动,提高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
三、教学策略1.通过讲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概念。
2.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同学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感。
3.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互动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1.友谊故事情景:张明和李婷是好朋友,在一次考试中,张明因为忘记时间而交了一份空白的试卷。
他非常担心会被老师批评,李婷知道后决定帮助他。
教学目标:通过故事让学生理解友谊的概念,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通过讲述上述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友谊的定义和作用。
(2)启发学生想一想,如果他们碰到和张明一样的问题,他们会怎么做。
让学生自己分组,讨论怎样去建立良好的友谊。
2.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故事情景:小张和小李是同学,小张经常会主动帮助小李做一些日常的小事情。
有一次,小张得了流感,小李主动帮他送饭、照顾他。
小张感到非常感激,并且从心里产生了无尽的喜悦和满足感。
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同学等方式体会帮助他人带来的满足感,提高自己的生活幸福感。
教学步骤:(1)通过讲述故事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人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它带来的影响和感受是什么。
(2)安排志愿者活动、帮助同学做好些小事情相互关爱。
(3)通过讨论、表达感受等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该活动和帮助的感受。
3.互动的重要性故事情景:小明是一个内向、孤独的孩子,他通常不愿意和人交流。
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一次团队游戏,游戏中他结识了一些新的朋友,感觉到收获了很多的乐趣。
从此,他更愿意和人交流,变得更加开朗。
教学目标:通过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互动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伸出你的手》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不讥笑捉弄残疾人;努力做到尊重并尽力帮助残疾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
3.懂得做人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怎样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4.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活动和相关政策;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能够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方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了解社会对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关怀行动和相关政策。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对残疾人和生活困难的人群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幸福拍手歌》,孩子们随着音乐一起动起来。
(感受幸福快乐)
师:孩子们,当我看着你们每一个人明亮的眼睛,灿烂的笑容,灵动的手脚,我就不由地想起他们。
2、播放各类残疾人的图片。
配乐:<<二泉映月>>
盲人:他们习惯于在漫漫长夜里摸索,却永远看不到晨曦的光明;
聋:他们的世界是一片永远的安静,听不到欢声笑语或大声哭啼,他们望着人们张张合合的嘴唇,却只有茫然。
哑:他们可以听见声音在这个世界传递的温情,却悲伤的无法同样用声音来发出任何回应。
肢残:他们靠着轮椅、拐杖来延展自己的人生,这不屈的人生之路何其漫长啊!
智力残疾:谁不希望自己是一个正常的人呢?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他们只能在命运下苦笑着!
3.孩子们,从你们同情的目光里,招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们的善良。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伸出爱的手,一起走近残疾人,去温暖他们的心。
(板书课题:伸出你的手)
齐读课题。
二、走近残疾人
老师在课前查阅了资料,在我们中国的13亿人口中,大概就有八千万的残疾人,这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在他们中有的是一生下来就有着残疾,而有些则是因为后天一些意外事故造成的。
师生交流: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生活学习的呢?(图片展示)
生:那个盲人叔叔买东西时,只能用手触摸钱币上的盲点,真不方便。
师:是啊,他看不见这个热闹的世界,看不见缤纷绚丽的色彩,连买东西都很困难。
生:几个聋哑人在用手语交流。
师:一句简单的话也要比划半天,真是太费劲了。
生:这位叔叔的双腿瘫痪,只能坐在轮椅上行走。
师:他必须依靠轮椅来行动,多不方便哪?
师:看到这些有什么感想?(或者你觉得这些残疾人生活得容易吗?)苦吗、累吗?
师: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了他们生活的困难,但这还不够,现在就让我们扮演他们,真切地体验他们生活的艰难。
三、体验残疾人
模拟体验
体验一:体验肢残人的不便
1、请体验的同学起立并将红领巾解下或者脱掉外衣。
在老师说开始后,(1、)让同学单手穿衣、扣扣子。
时间为一分钟。
完成任务的同学请自动坐下。
(课件展示要求)
2、老师观察了没有穿好衣服的。
3、师生交流:刚刚和你平时穿衣服有什么不同?(速度慢很难穿、不美观)如果让同学们选择的话,你们愿意用一只手还是两只手呢?
4.总结:很显然,我们都选择用两只手,我们可以有选择,可是残疾人没有选择!一次一只手系红领巾穿衣服的体验我们觉得不便,由此可见,肢残人平日的生活该有多么困难和艰辛啊。
体验二:体验言语残疾的不便
A:活动要求:这个时候,假如你是一位言语残疾人,你不能说话,但是你很想把刚才第一项体验的感受和同学们分享,你可以用你的手势来表达吗?试试看好吗。
(课件展示活动要求)
B:总结:感觉怎么样,————很难。
所以当一位聋哑人要和我们在座的各位进行交流时,我们并不懂得手语,沟通可以进行吗?生:很难。
师:中国人多,并不代表聋哑人的寂寞就会少。
四、关爱残疾人
C:总结:通过一次次的体验,我们真切感受到残疾朋友们有眼睛却看不到五彩的世界;有耳朵却听不到美妙的声音;有嘴巴却说不出心中的千言万语;残缺的四肢阻挡了他们前进的脚步。
他们需要我们——伸出手去帮助他们,可是有些人却深深地伤了他们的心。
(课件){学生怎样对待残疾人}
师:看到这些你们有什么想说的?生:他们真讨厌不应该这样对待残疾人
师:如果别人嘲笑你讽刺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生:----那么这些残疾人会更痛苦更伤心更失望。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些伤害残疾朋友的人说些什么?生:不嘲笑他们而且帮助他们。
师:尽我们的能力去帮助残疾人,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什么是温暖?来,前后桌之间握握小手,感受到了吗?人手心的温度。
温暖不仅是彼此温热的手心,还是从一颗心传导到另一颗心的热度。
帮助别人,不仅温暖别人,也温暖自己。
生:——我们国家不但为残疾人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而且开办了各类残疾人学校并成立了各类残疾人联合会。
还为残疾人创造“无障碍”的生活环境。
残疾人就生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仅要关注他们,还要学会帮组他们。
你认识吗?这是残疾人专用的标志(课件出示)
师:回想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残疾人专用的设施呢?(盲道、残疾人专用厕所、公交车上的残疾人专座、有声音的红绿灯、行动不方便的残疾人下坡道)
五、学习残疾人
过渡:残疾人在身体和生活等方面虽然与我们不同,但他们和我们一样具有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精神,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为社会做贡献。
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1.你知道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吗?交流一下。
2.课件呈现顽强拼搏组图(配乐:命运)
张海迪:5岁时患了脊髓血管瘤,胸以下全部瘫痪。
却发奋学习,成为身残志坚的典范。
她说:“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千手观音:这是一群聋哑姑娘。
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她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精彩的表现值得所有人为他们喝彩!
体育健儿:在运动赛场上,同样少不了她们自信、矫健的身影!
3.小结:这些残疾朋友,她们虽身残但志不残,她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生活
奇迹!她们值得我们伸出爱的手去帮助、尊重和关爱她们!
4.师:我们的社会是个大家庭,家庭中充满了温馨,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课虽然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充满爱心的行动还要继续,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告诉身边的人一起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