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点

合集下载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岭南山区,地势较为险峻,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明显。

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严重威胁着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地质背景特征等方面。

地形地貌特征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基础。

连平县地处山区,地形多为丘陵和山地,地势起伏较大,多山丘、陡坡等特征。

这种地形地貌容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因为山体松散,易发生滑坡;陡坡易发生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山区陡峭、水土流失严重,也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因素。

地质构造特征也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原因。

连平县地处崛起的岭南山脉之中,地质构造复杂,分布有多种构造形式,如断裂、褶皱等,这种地质构造特征容易形成地质灾害。

断裂带和褶皱带是地震活动带,地震活动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的不稳定性也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发展,因为构造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山体的崩塌、滑坡等现象。

地质背景特征是地质灾害发育的重要基础。

连平县地处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地貌发育,石灰岩易溶解、易侵蚀,导致地下水循环发育;地下水也会加速岩石的崩解和溶解,这种地质背景特征是滑坡、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区常年地下水位较高,易发生地面塌陷;石灰岩区因为岩溶特性,易发生溶洞塌陷等地质灾害。

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和地质背景特征。

地形地貌特征的陡峭、多山等特点,地质构造的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等,以及地质背景的石灰岩地貌、地下水丰富等,共同促进了地质灾害在该地区的频繁发生。

为了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需要综合考虑以上特征,制定科学的防灾减灾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作,提高人民群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

广东省惠来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防治建议

广东省惠来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防治建议

广东省惠来县地质灾害分布特征与防治建议摘要:惠来县是广东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

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等。

从构成灾害体的岩土和动力成因类型来看,惠来县以人工动力型土质崩塌、滑坡为主。

人类工程活动为主要致灾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均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系,地质灾害多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的居民区、公路沿线。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布特征;防治;惠来县惠来县位于广东省东南部,东连汕头市潮南区,西接汕尾市陆丰,北邻普宁市,南濒南海。

全县陆地面积1253km2。

从已完成的惠来县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来看,惠来县地处广东省东南部,自然条件、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

据不完全统计,2005~2020年,全县发生较大的地质灾害就有30处(在册10处,已消除20处),其中崩塌23处、滑坡6处,地面沉降1处,直接经济损失68.2万元,威胁人员3822人,潜在经济损失5675.2万元。

根据最新的1:5万地质灾详细调查成果,该县新发现不稳定斜坡10处,人工边坡29处。

1 地质灾害发育因素1.1自然因素1.1.1地形地貌条件惠来县地形按形态特征分为低山地形、丘陵地形、河谷平原三大类。

丘陵、平原区面积约1241.23km2,占总面积的99.06%;低山地貌面积约11.77km2,占总面积的0.94%,主要分布在北部。

山脉走向呈东西向。

以龙江河、罗溪水、雷岭河、鳌江及西石湖水等水系形成了北西向、东西向的平原区及洼地,属河谷平原区。

1.1.2气象水文条件惠来县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而多变。

县域内雨量充沛,据惠来县气象局提供资料,1989至2019年县气象台资料记载,年平均降雨量为1804.1mm,年降雨最多为2762.0mm,最少为1007.1mm,历年来月最大降水量为1002.7mm (1995年8月),日最大降水量为295.4mm(2013年8月18日),时最大降水量为101.5mm(1997年7月2日7时10分~8时10分)。

广东省廉江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广东省廉江市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均蒸发量 为 1 9 . 7 0 9毫 米 。 蒸 发 量 最 多 是 7月 , 为 l 0 7毫 米 ;最 少 9.
廉江 市地势 东北 高西南 低 ,以丘 陵 为主。奇峰 峻岭 ,婀娜 多姿 , 成为廉江 市独特 自然 景观 ,是极具 开发价值 的旅游 资源 。北部 高丘 , 属 云开大 山余脉 ,峰峦叠 翠 ,平 均海拔 25o米 以上 ,局部地 区坡 度 陡峻,一般在 1 5度至 3 o度之 问。中部低丘 ,坡度界于 5度至 l 5度 之 间。南部和 西南部 濒海 地带 。属浅海 沉积平 原及 九洲江冲 积平 原 , 地 势平 缓 ,幅员 辽阔 ,一 望无 际 ,约 占陆地 总面 积 的 2o% 。
7 0年 代 以来 未 造 成 人 员 死 亡 ,直 接 经 济 损 失 1 8万 元 ,威 胁 人 口32 2 9 人 , 威 胁 财 产 734 .1万 ( 广 东 省 廉 江 市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与 区划 》 报 《 告 ,2 0 6) 已发 生 地 质 灾 害 和 发 现 的地 质 灾 害 隐 患 点对 该 市 的经 o 9. 。
通 过 本 次 野 外 地 质 灾 害 调 查 ,廉 江 市 共 发 现 地 质 灾 害 点 及 隐 患 点 3 处,其中地面 塌陷 1 6 o处 , 滑 坡 1 处 , 崩 塌 5 处 ,危 险 性 斜 坡 8 3
处 ,分别 占地质灾害 点总数的 27 8 . %、3 . %、1 . 9和 2 . % 自 61 3 96 22。
取地下水时间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也导致了地面塌陷发地质灾害防治建议生时间具有紊乱性同时地面塌陷的发展一般持续时间较长且无法防灾减灾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确定其集中发展的时间
工 程 实录
Gong ChengShl u L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探讨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探讨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探讨
广东省地处亚热带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其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更大。


文重点探讨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一、地形地貌特征
广东西部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局部地区具有峡谷、峰丛、岩溶地貌等特征。

山体陡峭,地势起伏较大,易形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二、地质构造条件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包括多种岩石、褶皱、断层、岩溶等,易发生地震、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三、气候条件
广东西部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

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下,降雨集中在夏季,易引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

四、人类活动影响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农村人
口向城市转移,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剧,加速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广东西部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构造条件、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影响,共同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人类和社会带来的损失,
需要加强对西部地区的科学研究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强化地质灾害预防和应急管理。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摘要】本文将从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诱因。

通过对各种地质灾害的特点和危害程度进行概述,揭示了该地区面临的重要挑战。

具体地,对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常见地质灾害类型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探讨了其形成背景和发展趋势。

结合当地地质环境和人为活动,对地质灾害的诱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根据诱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河源市紫金县的地质灾害问题,为降低灾害风险、保障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帮助。

【关键词】地质灾害、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诱因、对策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势复杂,山高谷深,植被丰富。

由于地质构造复杂、岩性结构松散,加之长期的人类开发活动,使得该地区地质灾害频发。

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事件发生,给当地的山区农民和居民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深入了解紫金县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其诱因,对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紫金县的地质灾害进行概述,重点分析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灾害的特点及其可能的诱因,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当地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2. 正文2.1 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或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多种类型。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紫金县,地质灾害概述主要表现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加上长期的人为破坏,导致地质灾害易发多发。

滑坡是紫金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特别是在降雨较多的季节,山体容易发生滑坡现象,给周边村庄和农田造成严重损失。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具有严重的破坏性。

而在地质灾害中,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种类常常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危害。

广东省河源市的紫金县,地处丘陵山地,地形多变,地质条件复杂,因此地质灾害频发。

本文将对紫金县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进行浅析,希望对相关部门及群众引起重视和警惕。

一、主要地质灾害类型1. 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指山体由于各种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表层,受重力作用而发生向下滑移的地质现象。

紫金县地处丘陵山地,地势复杂,山坡陡峭,土壤松软,地质构造不稳定,很容易发生山体滑坡。

山体滑坡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山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山体滑坡是一个重点防范对象。

2. 崩塌崩塌是指山坡或山脚因受降水、震动、人为开挖等外力作用而发生的坡体下滑或向下倾倒的现象。

紫金县的地形多变,降雨较多,土壤松软,地质条件不稳定,崩塌灾害频发。

尤其是在降雨季节,山区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更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3.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山间沟谷内发生的泥浆石块混合物流动的现象,是由于强降雨引起山坡土石松动,形成泥石流体。

紫金县地处丘陵山地,多为急流的山沟峡谷地带,地势陡峭,土层松软脆弱,降雨后易发生泥石流。

泥石流不仅造成山区土地的破坏,还可能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给当地人民的生活和产业造成重大损失。

二、地质灾害诱因1. 自然因素紫金县地处丘陵山地,山体地形多变,地质条件复杂,降雨较多,气候多变,这些自然因素是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

降雨的作用下,山体容易发生松动,土壤的流动性增强,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

2. 人为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

紫金县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土地的开发,可能会破坏山体的稳定性,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广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广州市作为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面临着多种地质灾害的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至关重要。

一、广州市地质灾害现状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地质构造较为活跃。

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给城市的建设和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崩塌和滑坡灾害多发生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拓展,如修路、建房等,破坏了山体的稳定性,在强降雨等因素的诱发下,容易发生崩塌和滑坡。

泥石流灾害通常与山区的暴雨洪水相关,沟谷地带的松散堆积物在洪水的作用下形成泥石流,具有较强的破坏力。

地面塌陷则主要与地下工程建设、地下水开采等活动有关,导致地下岩土体结构破坏,引发地面下沉或塌陷。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因素方面,广州地区的气候湿润,降雨充沛,尤其是在暴雨季节,短时间内的强降雨极易引发地质灾害。

地形地貌的复杂性也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势起伏大,岩土体稳定性差。

人为因素的影响日益显著。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工程建设活动,如房地产开发、道路修建等,对地质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

不合理的开采活动,如过度开采地下水、矿产资源等,也改变了地下应力平衡,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此外,人们对地质灾害的认识不足,防范意识淡薄,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灾害的损失。

三、防治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通过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在规划期内,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高灾害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二)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地质灾害的预防工作,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从源头上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处赤坎河与大浦河交汇处,是一个地势较为起伏的山地县。

连平县地质灾害频发,成为当地居民生活的一大困扰。

本文将通过对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的剖析,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一、地质概况连平县地处岭南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

全县地表岩性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页岩、石灰岩等,其中花岗岩分布较广,占总面积的70%以上。

连平县属于中国南方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质环境,在地质构造方面呈北西向拉张构造,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溪谷河川发育。

这些地质条件为地质灾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二、地质灾害类型连平县地质灾害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其中滑坡和泥石流占据绝大多数,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滑坡是指岩石或土壤在重力作用下沿坡面向下滑动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山体陡坡、松软土层、坡面流水冲刷等地方。

泥石流是指在暴雨等极端气候条件下,山体岩石土壤与大量积水混合形成的急流,对下游的村庄和农田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

地面塌陷则是指地下水水位下降或者地下开采活动所致地质松散,导致地面下陷,给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带来了潜在危险。

三、地质灾害发育特征1.地形地貌复杂连平县的地形地貌复杂,山地地势起伏大,溪谷河川密布,这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地表岩性多样,其中的页岩和石灰岩易受到水的侵蚀,导致山体稳定性较差,滑坡发生的概率较高。

而在暴雨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泥石流易在山体上形成并向下游冲刷,给沿途的村庄和农田带来巨大的损失。

2.地下水位下降长期以来,连平县的工农业生产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严重,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使得地下空洞增多,地质松散现象增加,地面塌陷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

3.地震活动频繁连平县位于广东省北部地震活动区域,地震频发,对当地地质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地震会导致地表岩石和土壤的松动,进而加剧了山体滑坡和地面塌陷的发生。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加强监测预警针对连平县地质灾害频发的特点,应加强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广东省地质灾害分布及防治

广东省地质灾害分布及防治

广东省地质灾害分布及防治摘要:通过广东省地质灾害的分布;对在广东省类的地质灾害的类型、具体分布进行讨论;针对各种类型的地质灾害诱因及防治措施进行讨论。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广东省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山地、丘陵广布,海拔500m以上的山地约占31.7%,丘陵约占28.5%,台地约占16.1%,平原约占23.7%。

根据全省地质环境和成灾特点,可划分为粤北中低山丘陵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为主地质环境区;粤东低山丘陵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环境区;粤西低山丘陵崩塌、滑坡、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环境区;珠江三角洲平原台地软基沉陷、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环境区;沿海台地平原软基沉陷为主的地质环境区;雷州半岛台地平原地面沉降、地裂缝为主的地质环境区。

其中低山丘陵区为地质灾害多发的地貌类型。

一、地质灾害分布(一)崩塌、滑坡对我省造成灾害的崩塌和滑坡,多发生在山区铁路、公路边坡、部分乡村、河流、水库边岸、矿山、采石场及建筑施工场地等。

崩塌、滑坡的突然发生,常破坏铁路、公路,威胁交通安全,堵塞和淤积河床、水库,破坏矿山和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近10多年的不完全统计,崩塌造成致死224人,致伤6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8284万元;滑坡造成致死53人,致伤5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4403万元。

铁路沿线崩塌、滑坡:京广铁路在粤北中低山傍水蜿蜒,沿途以变质岩、板岩分布为主,岩石风化强烈而残积层较厚,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普遍存在。

公路沿线崩塌、滑坡:公路沿线由于人工开挖边坡较陡,护坡与排水设施不配套,边坡土层受降雨影响易于饱和,在重力作用下易失稳产生崩塌、滑坡,尤其是中低山区的公路最为严重。

水库坝体、边岸山体崩塌、滑坡:水库蓄水、泄洪导致库岸发生的崩塌与滑坡,在我省库区也极普遍,对水库有一定的危害,如新丰江水库等。

我省大江、大河两岸的陡坡时有滑坡、崩塌发生,比较集中发育在郁南县城至肇庆市西江南岸。

人为开矿、采石造成的崩塌、滑坡常有发生,主要由于长期开采,形成边坡过陡,部分悬空,上部岩体(土体)失稳而崩塌,或矿山开采形成采空区,常发生滑塌和塌陷,一般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是一个地处于山地的县城,由于地质构造的影响,此地经常出现各种不同形式的地质灾害。

为了更好的了解该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本文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危险程度、成因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一、地质灾害类型1. 滑坡滑坡是指由于地面的坡度较大,或者受到水、冰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地面土层的滑动,通常伴随着土石流和泥石流。

在连平县,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形陡峭,土地资质受限,种植作物和居民居住区域总体较为密集,因此风险相对较大。

2. 崩塌崩塌是指由于地面的土石结构收缩、沉降或者地面震动等因素,导致地面发生了大块的土石体坍塌,这种地质灾害在连平县也是比较常见的。

崩塌具有爆发性强、范围广和破坏性大等特点,往往给周边居民带来巨大的威胁。

3. 泥石流连平县地理位置在山地丘陵之间,降雨较多,地下水丰富,发生泥石流常见,泥石流是由于山体岩石遇到降雨等因素导致的泥石流体塌陷,飞溅泥石冲锋而下造成的地质灾害。

造成的损害通常是破坏性巨大的。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地质灾害危险性是评估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概率,通常是初始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的综合反映。

根据对连平县的分析,该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总体偏高,主要原因是地貌陡峭、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 自然因素首先,连平县地处于山地和丘陵地带,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阶段。

因此,地表的地貌形态和岩石地质形成日久垂迹地形。

另外,丘陵地区容易受到气候因素影响,如降雨、地表水渗透、气温、地震等。

2. 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过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不规范的土地管理、不合理的建筑和路网布局,都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进而引起地质灾害的发生。

总之,连平县存在多种地质灾害类型,其中滑坡、崩塌和泥石流是通过对该地区的分析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此外,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偏高,主要因为地貌陡峭、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最后,地质灾害发生的成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广东省连平县位于粤东山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北部,大鹏半岛以东,属于南岭山脉的一部分。

连平县地质灾害严重,主要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泉水涌出、地裂缝等多种类型。

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深入剖析广东省连平县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对于科学防灾减灾和地质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连平县地处南岭山脉之中,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多样。

整个县域地质构造随着南岭褶皱的展布而变化,主要以变质岩为主,包括片岩、页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等。

这些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容易形成不稳定的地质体。

连平县常年降雨充沛,地处亚热带,常年高温高湿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

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和气候条件下,地质灾害易于发育和形成。

连平县地势复杂,地形起伏大,山地占据了县域的大部分。

南岭山脉为连平县横亘全境,使得县域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地貌居多,局部地段有较多的高原和山谷地貌。

地形的复杂性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育概率。

部分山体因地形因素导致坡度陡峭,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使得该县成为地质灾害的易发区。

连平县常年降雨量较大,降雨集中性强,极端降雨天气频繁。

降雨的多少和分布不均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的外在动力条件。

气候条件造就了土壤松动、岩石变脆等自然过程,使得地质灾害常年频繁发生。

连平县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地下水开采过量致使地下水位下降。

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了部分地表过于干燥,增加了地下岩体的稳定性减弱,进而增大了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

广东省连平县的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主要体现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形起伏大、降雨集中、地下水位下降等多个方面。

这些特征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内在原因,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相关的防灾减灾对策。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政府需要加大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灾害造成的损失。

广东省中山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浅析

广东省中山市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特征浅析
1. 4 地质构造
中山地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 ,主要断裂有北东 、北西和近东 西向 3 组 ,以北东向断裂最明显 ,并形成 4 条颇具规模的断裂带 , 分别为张家边断裂带 、湖洲 —横门断裂带 、五桂山断裂带和雍陌 断裂带 ,北西向次之 。断裂主要分布于南部丘陵地区 。
1. 5 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松散岩类孔隙水 、碎屑岩类裂隙水和 花岗岩类裂隙水 ,特征如下 。
2 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及其分布规律
2. 1 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通过中山市野外地质灾害调查 ,截至 2006 年年底为止 ,中山 市共发现地质灾害 (隐患) 点 112 处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 :滑坡 、 崩塌 、潜在崩塌滑坡 、软土地基沉降 、地面沉降和堤岸坍塌 6 类 。
2. 2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基岩为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 。地下水呈弱硫酸性腐蚀及弱溶出 型侵蚀 。
施工时选取 D K129 + 650~D K129 + 770 段 3 根 CF G 桩作为 试桩 ,此段设计给出的桩长范围是 5. 5 m~9 m ,但是施工中桩机 上抬和灌入度的控制是没有设计依据的 ,施工前要进行成桩工艺 试验 ,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 。
1 工程概况
新建铁路西格二线站前工程 Ⅱ标段 ,设计行车速度 200 km/ h , 预留 250 km/ h ,软基处理工点 36 个 ,有 21 个采用 CF G 桩施工加 固 ,总桩长 1 121 436 延米 ,本段上覆土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长乐 组海积层 ,第四系全新统坡洪积层 ,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 ,下伏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CF G 桩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的简称 ,是一种新型桩体 ,一般 桩径为 300 mm~600 mm ,桩身材料除了素混凝土桩的碎石 、掺 适量水泥和水外 ,还添加了石屑 (砂) 、粉煤灰 ,CF G 桩体强度等级 为 C5~C25 。与桩基相比 ,由于 CF G 桩桩体可以掺入工业废料粉 煤灰 ,不配筋以及充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 ,工程造价一般为 普通桩基的 1/ 3~1/ 2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 ,且有施工 速度快 、工期短 、质量容易控制等特点 ,因此近些年被广泛应用 。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位于中国南部,地处珠江流域的北部,是一个地势较为崎岖的地区。

紫金县地处山区,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的居民和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困扰。

了解紫金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其诱因对于地方政府和居民来说都至关重要。

一、地质灾害类型1.崩塌紫金县地处山区,地势陡峭,山体破裂、坡面滑塌、坡脚堆积等现象经常发生。

特别是在雷雨季节,受到大雨的冲刷,山体容易发生崩塌现象。

崩塌不仅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会对周围的居民和农田造成严重的危害。

2.滑坡滑坡是指山坡或山体由于受到外力(如雨水冲刷)而发生的破坏和移动现象。

紫金县多山丘陵,土质松软,受到雨水冲刷的影响,容易发生滑坡。

滑坡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损失,还可能导致房屋和基础设施的破坏。

3.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水、土、石块等混合物质的流态地质灾害。

紫金县地处丘陵山区,河流众多,雨水容易集聚形成洪水,加之坡地的松软土质,一旦受到大雨的冲刷,就容易引发泥石流。

泥石流在山区地带对于当地的居民和农田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4.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下岩层或煤层发生坍塌而导致地面下陷的现象。

紫金县地处山区,煤矿资源丰富,煤矿开采对地下岩层造成了破坏,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

地面塌陷不仅会影响当地的交通和基础设施,还会对居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二、地质灾害的诱因1.地形地貌紫金县地处山区,地势陡峭,植被薄弱,土壤松软,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

山区地形复杂,易受外力的影响而发生崩塌、滑坡等灾害。

2.气候条件紫金县多雨,夏季雷雨多,雨水容易造成山体的冲刷和破坏,是泥石流的重要诱因。

地处亚热带气候,气温湿度适宜,有助于地下岩层的溶解和塌陷,导致地面塌陷的发生。

3.人为因素煤矿开采、山地开发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破坏,使得地质灾害频发。

特别是煤矿开采导致地下岩层的塌陷,增加了地面塌陷的风险。

4.生态破坏大量的滥伐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了地区的生态失衡。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探讨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探讨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探讨广东省位于中国南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气候温暖湿润,是中国的经济大省。

由于地处南方,地质构造活跃,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随时可能发生,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居民生活造成了诸多影响。

广东省的地质灾害分布规律一直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进行探讨。

一、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多种类型。

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带,地质构造多样,地震频繁。

滑坡和泥石流则主要受气候因素和地形地貌的影响。

广东西部地区还存在着一些由于矿产资源开采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

1.地震广东西部地区地震频繁,地震分布相对均衡。

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南岭北麓、石门江断裂带、北江断裂带、韶关-梅州断裂带等地区。

这些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地震规模较大,对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滑坡滑坡是广东西部地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岭、北江、韶关、梅州等地区。

这些地方地势陡峭,多山丘陵地貌,降雨大、地表径流多,易诱发滑坡。

滑坡灾害给当地的交通、农田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泥石流广东西部地区的泥石流主要分布在南岭山脉、韶关-梅州地区。

这些地区地形复杂,山高谷深,雨量充沛,植被薄弱,地质构造复杂,极易发生泥石流。

每逢暴雨,泥石流就会带来一场场灾难,给当地的农田、村庄和道路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4.人为因素除了自然因素外,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还存在一定的人为因素。

矿产资源开采、土地开垦、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会破坏当地的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给当地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方面,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经常给当地的农田、村庄、道路等基础设施带来破坏,给当地的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扰。

地质灾害还经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宁。

为了有效应对广东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张建国;魏平新【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03(014)004【摘要】广东省主要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其中以崩塌、滑坡及地面塌陷为主,多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广大中低山区和丘陵区.具有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点.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全省共发生较大规模突发性地质灾害217处,死亡497人,伤597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7.43亿元.过量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主要分布于湛江市区.至2001年,沉降中心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78.7mm;工程作用引起的地面沉降(软土地基压缩变形),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及潮汕平原地区.地质灾害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和致灾地质作用特征将全省划分为5个地质灾害区:粤北中低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Ⅰ);粤西低山丘陵滑坡、泥石流灾害、地面塌陷为主地质灾害发育区(Ⅱ);粤东低山丘陵崩塌、滑坡灾害、水土流失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Ⅲ);沿海台地平原区软土地基沉降、风暴潮地质灾害发育区(Ⅳ);珠江三角洲平原台地地区软土地基沉降、地面塌陷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区(Ⅴ).论文还提出了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对策.【总页数】5页(P44-48)【作者】张建国;魏平新【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广州,510510;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东,广州,5105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相关文献】1.陕西省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J], 孙果梅;况明生;曲华2.分析地质灾害的发育特点及防治对策 [J], 杨云博3.吉林省东丰县主要地质灾害发育特点与防治对策 [J], 唐翠;何大巍4.泽州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J], 任鹍翔5.泽州县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防治对策探讨 [J], 任鹍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特征及其防治摘要:基于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活动频繁和危害程度大的特征,本文分析了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成因。

通过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此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区,并提出了针对性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与措施,为地方政府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应急处置、气象预警、防灾减灾等防治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佛山市高明区;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易发性评价;防治引言佛山市高明区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西翼,总面积为960km2。

高明区主要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泥石流,这些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活动频繁和危害程度大的特征。

本文在对该区地质灾害现状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和成因。

采用“地质灾害综合危险性指数法”对该区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并划分地质灾害易发分区。

同时提出了针对性地质灾害防治的建议与措施,为防灾、减灾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1地质环境条件1.1 地层岩性1.1.1 地层高明区在构造单元上属华南褶皱系粤北、粤东北—粤中拗陷带的粤中拗陷区。

地层发育较全,依次有新元古代南华纪大绀山组、活道组,出露面积48.68km2;寒武纪牛角河组、高滩组和水石组,出露面积45.41km2;泥盆纪杨溪组、老虎头组、春湾组、天子岭组和帽子峰组,出露面积68.15km2;石炭纪测水组、石磴子组和大赛坝组,出露面积38.42km2;三叠纪小坪组,出露面积29.89km2;侏罗纪金鸡组、桥源组,出露面积6.57km2;白垩纪三水组,出露面积20.77km2;第四纪桂洲组和大湾镇组,出露面积196.54km2。

1.1.2 岩浆岩高明区内岩浆岩为侵入岩,广泛分布于南部地区,岩性主要以二长花岗岩为主,总面积405.56km2,侵入时代包括早侏罗、世晚三叠世、晚志留世。

1.2 地质构造高明区褶皱构造主要为轴向北东的明城隐伏向斜、双涌背斜、桂田西向斜等,其中明城隐伏向斜为高明区内与岩溶发育关系较密切的褶皱;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以北东向断裂规模较大,一般成组出现,北西向与近南北向断裂规模较小,断裂形成和活动具多期性和继承性特征。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一、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是指山坡上因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变化而导致土石体沿着一定面或线滑移的现象。

紫金县地处大亚湾水系和东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势起伏较大,山体滑坡成灾频繁。

山体滑坡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地质构造和岩层性质,当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结构松散、岩层倾角大、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时,山体滑坡易发生。

二、崩塌崩塌是指在山地、丘陵地或河流河道周围的边坡上,由于地下水位升高、坡度过大、土壤松散或者受到人为破坏等原因,导致边坡土体失稳而发生的大规模松动或倾倒现象。

紫金县的崩塌灾害多发生在山地、丘陵地地势较陡的区域,地形起伏大,土壤含水量较高,易发生崩塌灾害。

三、泥石流泥石流是指由于山体滑坡、崩塌等引起的大量泥沙、石块混合物和流体挟带,形成的一种快速流动的自然灾害。

紫金县是典型的山区县城,地势陡峭,多年来频繁发生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的发生与地形地貌、地下水位、降雨强度等因素有关,当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时,泥石流灾害往往就会发生。

四、地质灾害诱因分析1. 地质构造因素紫金县地处南岭褶皱带,地质构造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地势复杂多变,易形成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紫金县地处南亚热带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富,地下水位较高,对山体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易形成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3. 人为活动因素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违规建设以及乱砍滥伐等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造成了破坏,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四、对策建议1.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采用遥感、GIS等技术手段,及时监测、预警,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2.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科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违章开采和破坏行为,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

3.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加固、改道、疏浚、减灾、转移、征用等措施,加强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和减灾力度。

4. 增强社会公众的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加强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增强社会公众的自救能力和抗灾能力。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

浅析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诱因地质灾害是指地球物质圈内因各种地质因素作用而引发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的各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地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地质灾害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

本文将针对紫金县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其诱因进行浅析,旨在加深人们对该地区地质灾害的认识,以期有助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减灾工作。

一、滑坡滑坡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地表土壤和岩石质体发生相对于基岩的滑动或位移,造成地表形态的改变。

在紫金县,滑坡灾害经常发生,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滑坡的形成主要与地质构造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

紫金县位于闽粤断裂带和红水河断裂带交汇处,地质构造复杂,易发生滑坡。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房地产开发、水电站建设等工程加剧了地表土壤的松动和沉降,从而增加了滑坡的发生几率。

而且,紫金县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大雨过后,山体容易发生滑动,加上植被破坏,也进一步加剧了滑坡的发生。

二、泥石流泥石流是由暴雨、融雪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量流土、石块和雨水混合物的流动,其流速快、危害大。

在紫金县,由于地处山区,地形起伏大,且植被破坏严重,加上大雨的冲刷,泥石流灾害频发。

泥石流的形成与地质构造、降雨、植被覆盖等因素相关。

紫金县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丰富,岩溶发育,山体容易发生崩塌和溶洞塌陷,而这些都是泥石流发生的隐患。

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条件。

大雨过后,山体滑坡,带动了大量的泥石流,严重威胁了当地的居民和农田。

近年来,大规模的采石、矿山开采以及基建工程的建设,都对地质环境造成了破坏,加剧了泥石流的发生。

三、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地下空洞或岩溶溶洞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塌陷或倾斜的现象。

在紫金县,地面塌陷灾害主要集中在城镇和村庄,给当地的建设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威胁。

地面塌陷的形成主要与岩溶发育、煤矿开采、地下水过度开采等因素有关。

广东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广东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

doi: 10.3969/j.issn.1007-1903.2023.04.003Vol. 18 No.04 December, 2023第 18 卷 第4期 2023 年 12 月/广东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影响因素刘春艳(广东省地质局第三地质大队,广东 韶关 512026)摘 要: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以崩塌、滑坡等斜坡类地质灾害为主,规模多为小型,多发生在粤北、珠三角地区。

受地形坡度的控制明显,坡度为60~70°的地段最易发生崩塌,坡度为30~50°时最易发生滑坡。

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人类活动最为密切。

因人为活动直接或间接引发的地质灾害占比超过86%,其中削坡开挖是引发地质灾害最多的人类活动,占比90%以上。

约92%的地质灾害发生在4—9月,其中6月暴发频率最高。

当日降雨量大于150 mm 时,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的概率显著上升。

关键词:广东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影响因素;降雨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geological hazards in Guangdong ProvinceLIU Chunyan(The Third Geological Brigade of Guangdong Geological Bureau, Shaoguan 512026, 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re mainly slope geological disasters such as collapses and landslides. Most of them are small in scale and occur in northern Guangdong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y are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the factor of the terrain slope. The section with a slope between 60° and 70° is most prone to collapse, and the section with a slope between 30° and 50° is most prone to landslides. The occurrence of slope geological hazards is closely related to rainfalls and human activities. Geological disaster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ed by human activities account for more than 86%, among which slope cutting and excavation cause the most geological disaster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0%. About 92%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with the highest outbreak frequency in June. When the daily rainfall is greater than 150 mm, the probability of collapse, landslide, and debris flow increases significantly.Keywords: Guangdong Province; geological hazards; developmental features; influencing factors; rainfall 广东省地质灾害的调查研究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0年至1992年开展1∶50 000广东省地质灾害调查;第二阶段是1999年至2009年开展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调查精度为1∶10 000,主要是对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进行调查研究,划定地质灾害易发区,为广东省“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第三阶段,为进一步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科学评价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适应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需要(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2015),广东省在2013年至2021年部署开展了以县(市、区)为单位的1∶50 000精度的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与特点
根据广东省地质灾害分布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和时间分布特征来看,可分为山地地质灾害和平原地质灾害(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根据地质灾害活动的时间特点划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

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7种。

其中,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是全省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多分布在粤东、粤西和粤北等广大中低山区和丘陵区。

具有点多面广,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特点。

崩塌,是指高陡斜坡(含人工边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广东崩塌可以进一步分类成为亚类(表4-2):按照物质类型可分为岩质崩塌和土质崩塌两大类;按照运动形式可划分为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错断式崩塌、拉裂式崩塌、鼓胀(塑流)式崩塌等五种。

滑坡,是指坡地上的岩土体,受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广东地区的滑坡, 与我国西南及西北的多滑坡地区相比, 其规模是比较小的。

崩塌、滑坡从地理位置上主要分布在翁源、乐昌、新丰、乳源、连山、清新、信宜、高州、德庆、怀集、郁南、五华、兴宁、梅县、东源、和平、紫金等17县(市)。

滑坡与崩塌往往组合出现,有时兼具两者的特点而成为滑塌。

滑坡崩塌在地貌上,大多分布在地形切割强烈、边坡陡峻的沟谷或陡坡地带;在地形上,主要见于丘陵山区和台地边缘,河岸及海岸也有发生;从岩性上看,主要分布在松散层厚或软弱及软硬相间的岩层,特别是母岩为花岗岩风化强烈、裂隙发育地段;从构造上看分布在褶皱、断裂发育和存在顺坡构造面的地段。

其成因有自然形成的、人为诱发的,或者兼而有之。

一般地,滑坡与崩塌是风化作用、重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常常表现为沿风化土与强风化岩石的界面滑移和塌落。

风化程度不同的岩体与土体,其底部界面大多与地形坡向一致。

各种块体在雨后处于饱水状态,往往自重增加,抗滑能力降低,在地下水沿风化底面渗流的诱导下,失去平衡而滑落。

人工开挖边坡和兴建水利工程时,植被受到破坏,表土被挖松,有利于地下水入渗;或者开挖的边坡过高过陡,促使滑坡与崩塌发生。

此类人为因素诱发的灾害,经常出现在工程设施附近,危害较为严重。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地质灾害,大部分形成于沟谷和坡地,由于暴雨或水库等溃决而在沟谷或坡面产生的一种携带有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地质灾害。

广东地区的泥石流灾害不为多见,主要分布在粤北的南雄、翁源、清远、连南、英德、曲江、乳源;粤西的信宜、云浮等县(市),发育于山高坡陡、地形切割强烈、沟壑纵横、岩石风化破碎的沟谷区。

地裂缝目前在广东主要发现于粤西雷州半岛,在茂名、南雄、博罗、惠阳也有零星分布。

与这些地区富含蒙脱石、伊利石等胀缩土有关,其规模长18~225m,宽0.05~1.0m,可测深度0.50~3.0 m。

矿山疏干地裂缝见于茂名露天矿场北的潭屋牙象一带。

由于矿山开采疏干排水,因而产生地裂缝,地裂缝长一般5~40m,宽3~20cm。

雷州半岛共发现地裂缝72处,214条,平均密度为1.9条/l00km2。

一般规模为长18~255m,宽0.05~1m,可测深0.5~3m。

雷州半岛广布火山岩风化残积土和粘性土,富含蒙脱石、伊利石等亲水性矿物,胀缩性很强,遇水后其膨胀力高达5·104~30·104,土体经反复胀缩变化常常导致地表开裂,膨胀土变形常导致地面开裂与建筑物破坏。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受自然因素作用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
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引起地面塌陷的动力因素主要有地震、降雨、地下采矿及大量抽排地下水等。

地面塌陷主要零星分布在粤北阳山、英德、翁源、始兴、仁化;粤西的阳春、云浮云城区;粤东东源、五华、兴宁、新丰和珠江三角洲的深圳龙岗区及广州花都区等,易发区面积15314.km2,可分为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塌陷和矿山采空区塌陷。

覆盖型岩溶塌陷主要发生于石炭、泥盆和二叠系灰岩分布的岩溶盆地内,多由人工抽排地下水引起的,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花岩溶盆地、五华双头镇、深圳坑梓、云浮云城区、恩平平石镇和阳江的阳春等。

这些碳酸盐岩分布区,地面塌陷受岩性、构造、岩溶发育状况、上覆岩层、水动力条件等的制约。

一般丰水期,地下水量增加,流速加大,溶蚀作用强烈,溶洞塌顶较为常见;丰水期后,地下水位下降,溶洞顶板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塌陷岩溶区。

地裂缝,是指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它可以是新构造活动在地面产生的地表破裂。

也可能是人为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强烈影响的一种反应。

广东日前发现的地裂缝.主要由于膨胀土胀缩变形而产生,以雷州半岛和广花盆地较典型其他地方以疏干地裂缝较典型。

地面沉降,是指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发生幅度大、范围广的地表高程垂直下降的现象。

地面沉降主要发生于大型沉积盆地和沿海平原地区的工业发达城市及油气田开采区,其特点是涉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被察觉。

在城市内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其涉及的面及大。

地面沉降具有不可逆特性,就是采用人工回灌方法,也难使地面沉降的地面回复到原来的标高。

近年来,在软土等不良工程土体较发育地区,由于人类工程造成的基础不均匀沉降现象成为影响大型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地面沉降对于建筑物、城市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危害极大。

土地流失,是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水土流失有极大的危害:①使土壤养分大量流失,全省每年表土流失达4285万吨,造成氮磷钾的大量流失。

②大量泥沙流入附近农田,影响耕种。

③淤高河床,淤塞河道,如韩江许多河段已成为地上河,一遇洪水便成灾害。

④缩短航道通航里程,如韩江50年代至今已缩短航道260多公里。

⑤山塘水库被淤满,不能利用。

以梅县地区为例,近年来淤积了山塘3507宗, 占全区山塘总数31.6%,报废了水库305座, 淤积严重的水库370座, 占全区水库的50.3%,13 座水电站失去效用。

大型水库如合水水库己淤积了1269万方库容, 为总库容1/3。

中型的石壁水库已淤积了433万方库容,为正常库容86.6%。

如气候变劣, 生态循环失调。

水土流失结果, 使径流调节能力差,蒸发加大, 一雨成灾, 无雨乾旱。

广东共有70多个县市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其中有个38个县市流失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最严重的是韩江上游的五华县(875.83平方公里)和兴宁县(600.38平方公里)龙川县也在600-800平方公里之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