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应用论文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应用论文
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应用论文

浅析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应用

摘要:机械制造自动化的持续发展使得各类先进的设备得到了

广泛的运用,数控机械的运用使得机械加工的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成为了现实,使工业企业的生产产量、质量等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自动化机械设备中,液压传动系统是极为重要的控制系统结构,

利用液压传动可完成数据系统程序下达的信号指令,保证了数控设备按照原先设计好的指令完成加工处理。对液压传动系统故障科学诊断可维持设备正常的运行,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液压传动系

统的原理构成及其应用。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液压;传动系统

abstract: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utomatic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makes advanced facilities fully used.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ry realizes the automation, intelligent and system of machinery refine, which prompts the total production and quality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hydraulic power transmiss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trol system in automatic machinery. using hydraulic transmission can accomplish the signal mission sent by data system which guarantees the numerical equipments finish the refin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designed order. regarding this point,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965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近年来随着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现代汽车上使用了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级。汽车工业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压气压和液力传动新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机械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学习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在汽车都在向着驾驶方便、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发展中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起了主导作用。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由于汽车整体结构和轻量化的要求,系统结构紧凑、元件组合性强与电气结合,能够根据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一样,主要用于实现动力远程传

液压系统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毕业论文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中英文资料对照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液压系统 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1)

湖北文理学院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一、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㈠设计的目的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一个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和深化已学知识,掌握液压系统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2.正确合理地确定执行机构,选用标准液压元件;能熟练地运用液压基本回路、组合成满足基本性能要求的液压系统; 3.熟悉并会运用有关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设计手册和产品样本等技术资料。对学生在计算、制图、运用设计资料以及经验估算、考虑技术决策、CAD 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一次训练,以提高这些技能的水平。 ㈡设计的要求 1.设计时必须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用性、经济性、先进性及操作维修方便。如果可以用简单的回路实现系统的要求,就不必过分强调先进性。并非是越先进越好。同样,在安全性、方便性要求较高的地方,应不惜多用一些元件或采用性能较好的元件,不能单独考虑简单、经济; 2.独立完成设计。设计时可以收集、参考同类机械的资料,但必须深入理解,消化后再借鉴。不能简单地抄袭; 3.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随时复习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基本回路及典型系统的组成,积极思考。不能直接向老师索取答案。 4.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题目均为中等复杂程度液压设备的液压传动装置设计。具体题目由指导老师分配,题目附后; 5.液压传动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⑴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⑵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一张(3号图纸,包括工作循环图和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二、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设计内容 1. 液压系统的工况分析,绘制负载和速度循环图; 2. 进行方案设计和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3. 计算和选择液压元件; 4. 验算液压系统性能; 设计步骤 以一般常规设计为例,课程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1.明确设计要求 ⑴阅读和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任务与要求;分析设计题目,了解原始数据和工作条件。 ⑵参阅本书有关内容,明确并拟订设计过程和进度计划。 2.进行工况分析 ⑴做速度-位移曲线,以便找出最大速度点; ⑵做负载-位移曲线,以便找出最大负载点。液压缸在各阶段所受的负载需要计算,为简单明了起见,可列表计算;

(完整版)液压传动系统毕业论文

液压传动和控制由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新工艺、新材料等后取得了新的发展,使液压系统和元件在技术水平上有很大提高。本文从液压技术现状、液压现场总线技术、水压元件及系统、液压节能技术等方面介绍液压技术创新及发展趋势。指出液压传动向自动化、高精度、高效率、高速化、高功率、小型化、轻量化方向发展,是不断提高它与电传动、机械传动竞争能力的关键。 Abstract Hydraulic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by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utomati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new technology, new material to obtain the new development after, technical level , the , and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Points out that the to automation, , , lightweight direction, is continuously improve it and electric driv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ompetition ability of the key.

摘要 (1) 绪论 (3) 第一章液压传动的基本介绍 (3) 1.1 液压传动的发展概况 (3) 1.2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4) 1.3 液压传动的定义 (5) 1.4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5) 1.5 液压系统的应用领域 (6) 第二章液压技术的创新发展 (7) 2.1 液压现场总线技术 (7) 2.2 水压元件及系统 (8)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

第七章典型液压传动系统 一、图为YT453型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其原理完成下列各问。 1、电磁铁动作顺序表。 (1)快进 控制油路:泵2-电磁换向阀A左位-单向阀C-液控换向阀B左位-阀B左位进入工作位置 主油路: 泵2-单向阀3-电液换向阀7左位-行程阀11常位-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阀7左位-单向阀6-阀11-液压缸左腔。 (2)一工进 主油路: 泵2-单向阀3-电液换向阀7左位-调速阀8-电磁阀12右位—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阀7左位-单向阀6-阀11-液压缸左腔。

(3)二工进 主油路: 泵2-单向阀3-电液换向阀7左位-调速阀8-调速阀9—液压缸左腔。 回油路:液压缸右腔-阀7左位-单向阀6-阀11-液压缸左腔。 (4)快退 控制油路:泵2-电磁换向阀A右位-单向阀D-液控换向阀B右位-阀B右位进入工作位置 进油路:泵2-阀3-阀7右位-液压缸右腔; 回油路:缸左腔-阀10-阀7右位-油箱。 二、如图所示为某一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原理图。试分析其工作原理,根据其动作循环图列出电磁铁工作表,并指出此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有何特点。 三、分析图中所示液压系统,系统的快进、一工进、二工进、快退的进、回油路路线。(1)快进 进油路:泵1→单向阀→换向阀2左位→换向阀6左位→缸左腔 回油路:缸右腔→换向阀2左位→单向阀→换向阀6左 位→缸左腔 (2)一工进 进油路:泵1→单向阀→换向阀2左位→调速阀5→二 位换向阀左位→缸左腔 回油路:缸右腔→换向阀2左位→顺序阀3→背压阀4→ 油箱 (3)二工进 进油路:泵1→单向阀→换向阀2左位→调速阀5→调速阀→缸左腔 回油路:缸右腔→换向阀2左位→顺序阀3→背压阀4→油箱 (4)快退

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分析

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分析 摘要:液压动力滑台是利用液压缸将泵站所提供的液压能转变成滑台运动所需的机械能。它对液压系统性能的主要要求是速度换接平稳,进给速度稳定,功率利用合理,效率高,发热少。采用滑台液压传动系统的组合机床在运行中经常有故障发生,如噪声、爬行、泄漏、油温过高、换向时冲击大、压力提不高、运动速度低于规定值等现象。本文主要针对滑台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进行分析。 关键词:组合机床液压传动故障 一、前言 1、液压传动的概念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进行控制和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液压系统是利用液压泵将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通过液体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经过各种控制阀和管路的传递,借助于液压执行元件把液体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驱动工作机构,实现直线往复运动和回转运动。驱动组合机床滑台的液压系统是由油箱、液压泵、过滤器、开停阀、溢流阀、换向阀、节流阀、液压缸以及连接这些元件的油管、接头等组成。 2、滑台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优点:在相同的体积下,液压执行装置能比电气装置产生出更大的动力。液压执行装置的工作比较平稳。由于液压执行装置重量轻、惯性小、反应快,所以易于实现快速起动、制动和频繁地换向。液压传动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液压传动容易实现自动化,因为它是对液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动方向进行控制或调节,操纵很方便。当液压控制和电气控制或气动控制结合使用时,能实现较复杂的顺序动作和远程控制。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且液压件能自行润滑,因此使用寿命长。由于液压元件已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所以液压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都比较方便。 缺点: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在相对运动表面间不可避免地要有泄漏,同时,液体又不是绝对不可压缩的,因此不宜在传动比要求严格的场合采用。液压传动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多的能量损失,不宜于远距离传动。液压传动对油温的变化比较敏感,油温变化会影响运动的稳定性。因此,在低温和高温条件下,采用液压传动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减少泄露,液压元件的制造精度要求高,因此,液压元件的制造成本高,而且对油液的污染比较敏感。液压系统故障的诊断比较困难,因此对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系统地掌握液压传动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随着高压、高速、高效率和大流量化,液压元件和系统的噪声日益增大,这也是要解决的问题。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论文

液压传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故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液压传动系统的常见故障,并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分析;排除故障。 Hydraulic system failure analysis and troubleshooting Abstrast:This paper mainly intrduces the common fault of the Hydraulic System,and analyses its commen fault,so it reaches effective solution methed. Keywords: Hydraulic System;fault analysis;Troubleshooting 1.前言 液压传动是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进行能量转换和动力传递的,它具有传送能量大、布局容易、结构紧凑、换向方便、转动平稳均匀、容易完成复杂动作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但是,液压传动的故障往往不容易从外部表面现象和声响特征中准确地判断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而准确迅速地查出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并及时排除。压系统产生故障的实质就是系统工作参数的异常变化,因此当液压系统发生故障时必然是系统中某个元件或某些元件有故障,也就是说某个参数已偏离了规定值。需维修人员马上处理。 机械设备的技术维护是指为了保持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最大可能地延长其使用寿命所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包括机器日常保养(预防故障)和及时的修理(排除故障)。良好的技术维护对于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停工损失和维修费用、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程机械的使用中管理和维修中是十分重要的。 2.液压传动系统故障概述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卧式组合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院(系)机电工程系 专业班级14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x班 姓名陈瑞玲 学号20141032100 地点教学楼B301 时间2017年5月25日—2017年6月22日成绩:指导老师:蓝莹

目录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概述 (4)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4) 2. 液压系统设计 (4)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4) 2.1.1设计要求 (4) 2.1.2 负载与运动分析 (5) 2.2 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 (7)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8)

液压传动与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1.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是在完成《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理论教学以后所进行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及其它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进行液压传动的设计实践,使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知识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和扩展。通过设计实际训练,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毕业设计及解决工程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的要求 (1)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是一项全面的设计训练,它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可以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打好基础。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肃认真,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2) 液压传动课程设计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指明设计思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疑难问题,按设计进度进行阶段审查。 (3) 设计中要正确处理参考已有资料与创新的关系。任何设计都不能凭空想象出来,利用已有资料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工作,加快设计进程,同时也是提高设计质量的保证。另外任何新的设计任务又总有其特定的设计要求和具体工作条件。 (4) 学生应按设计进程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2. 液压系统设计 液压系统设计计算是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明确设计要求进行工况分析、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拟定液压系统原理图、计算和选择液压件以及验算液压系统性能等。现以一台卧式组合钻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为例,介绍液压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 2.1 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 2.1.1设计要求 要求设计的动力滑台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发展和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的各项性能都有了很大地提高,尤其是 现代汽车上使用了电脑、机电液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使汽车工业的发展更上了一个新的台级。汽车工业成为衡 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技术先进的汽车已广泛采用了液压气压和液力传动新技术,就连汽车的燃料供给和机械润滑系统也借鉴了这些技术,因此加强针对汽车的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的学习 与研究,对于从事汽车理论学习和设计制造维修的人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现在汽车都在向着驾驶方便、运行平稳、乘坐舒适、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发展中液压 气压与液力传动技术起了主导作用。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特点,由于汽车整体结构 和轻量化的要求,系统结构紧凑、元件组合性强与电气结合,能够根据汽车的运行状况进行控制。 气压传动与液压传动一样,主要用于实现动力远程传递、电气控制信号转换等。由于其工作介质是气体, 因此工作安全、系统泄漏对环境污染也小,但受气体可压缩性大的影响,系统的灵敏性不如液压传动。如液压 汽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滞后时间为0.2S,而气压汽车装置的制动滞后时间是0.5S,而且气压系统的噪音也大, 自动润滑性能也差。 下面举几个例子介绍液压气压与液力传动在汽车传动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1.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电子控制装置。该系统能够 根据汽车行驶条件的变化对助力的大小实行控制,使汽车在停车状态时得到足够大的助力,以便提高转向系统 操作的灵活性。当车速增加时助力逐渐减小,高速行驶时无助力,使操纵有一定的行路感,而且还能提高操纵 的稳定性。另外,液压系统一般工作压力不高,流量也不大。 2.液力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在现代汽车上用得也越来越多。使用液力变速器可以简化驾驶操作,使 发动机的转速控制在一定的范圉内,避免车速急剧变化,有利于减少发动机振动和噪音,而且能消除和吸收传 动装置的动载荷,减少换档冲击,提高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使用寿命。 3.汽车防抱死液压系统ABS即汽车防抱死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无论是气压 制动系统还是液压制动系统,ABS均是在普通制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ABS执行机构和ABS电脑三部分。液压制动系统ABS广泛应用于轿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上。气压制动系统ABS丰要用于中、重型载货汽车上,所装用的ABS按其结构原理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用于四轮后驱动气压制动汽车上的ABS和用于汽车列车上的ABS。气顶液压制动系统ABS兼有气压和液压两种制动系统的特点,应用于部分中重型汽车上。

液压传动简介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毕业题目:液压传动论文 学生:傅立金 指导教师:卜昭海 专业:工程机械 班级:08机械一班 年月

目录 摘要 (3) 一.绪论 (3) 二.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简单介绍(行走驱动) (5) 三.液压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6) 四.液压传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8) 五.液压传动的广阔前景 (10) 六.总结 (11)

液压传动论文 摘要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绪论 ----社会需求永远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降低能耗,提高效率,适应环保需求,机电一体化,高可靠性等是液压气动技术继续努力的永恒目标,也是液压气动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是否取胜的关键。 ----由于液压技术广泛应用了高技术成果,如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磨擦磨损技术、可靠性技术及新工艺和新材料,使传统技术有了新的发展,也使液压系统和元件的质量、水平有一定的提高。尽管如此,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液压技术不可能有惊人的技术突破,应当主要靠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扩展,不断扩大其应用领域以满足未来的要求。综合国内外专家的意见,其主要的发展趋势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能耗,充分利用能量 ----液压技术在将机械能转换成压力能及反转换方面,已取得很大进展,但一直存在能量损耗,主要反映在系统的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上。如果全部压力能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将使能量转换过程的效率得到显著提高。为减少压力能的损失,必须解决下面几个问题: ①减少元件和系统的内部压力损失,以减少功率损失。主要表现在改进元件内部流道的压力损失,采用集成化回路和铸造流道,可减少管道损失,同时还可减少漏油损失。 ②减少或消除系统的节流损失,尽量减少非安全需要的溢流量,避免采用节流系统来调节流量和压力。 ③采用静压技术,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磨擦损失。 ④发展小型化、轻量化、复合化、广泛发展3通径、4通径电磁阀以及低功率电磁阀。 ⑤改善液压系统性能,采用负荷传感系统,二次调节系统和采用蓄能器回路。 ⑥为及时维护液压系统,防止污染对系统寿命和可靠性造成影响,必须发展新的污染检测方法,对污染进行在线测量,要及时调整,不允许滞后,以免由于处理不及时而造成损失。 2.主动维护 ----液压系统维护已从过去简单的故障拆修,发展到故障预测,即发现故障苗头时,预先进行维修,清除故障隐患,避免设备恶性事故的发展。 ----要实现主动维护技术必须要加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当前,凭有

典型液压系统.

第八章典型液压系统 近年来,液压传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很多工程技术领域,由于液压系统所服务的主机的工作循环、动作特点等各不相同,相应的各液压系统的组成、作用和特点也不尽相同。以下通过对几个典型液压系统的分析,进一步熟悉各液压元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各种基本回路的组成,并掌握分析液压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阅读一个较为复杂的液压系统图,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了解设备的工艺对液压系统的动作要求; (2)初步游览整个系统,了解系统中包含有哪些元件,并以各个执行元件为中心,将 系统分解为若干子系统。 (3)对每一子系统进行分析,搞清楚其中含有哪些基本回路,然后根据执行元件的动 作要求,参照动作循环表读懂这一子系统。 (4)根据液压设备中各执行元件间互锁、同步、防干涉等要求,分析各子系统之间的 联系。 (5)在全面读懂系统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整个系统有哪些特点,以加深对系统的理解。 第一节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一、组合机床液压系统 组合机床液压系统主要由通用滑台和辅助部分(如定位、夹紧)组成。动力滑台本身不带传动装置,可根据加工需要安装不同用途的主轴箱,以完成钻、扩、铰、镗、刮端面、铣削及攻丝等工序。 图8—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所示为带有液压夹紧的他驱式动力滑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这个系统采用限

压式变量泵供油,并配有二位二通电磁阀卸荷,变量泵与进油路的调速阀组成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用电液换向阀控制液压系统的主油路换向,用行程阀实现快进和工进的速度换接。它可实现多种工作循环,下面以定位夹紧→快进→工进→二工进→死挡铁停留→快退→原位停止松开工件的自动工作循环为例,说明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 1. 夹紧工件夹紧油路一般所需压力要求小于主油路,故在夹紧油路上装有减压阀6,以减低夹紧缸的压力。 按下启动按钮,泵启动并使电磁铁4DT通电,夹紧缸24松开以便安装并定位工件。当工件定好位以后,发出讯号使电磁铁4DT断电,夹紧缸活塞夹紧工作。其油路:泵1→单向阀5→减压阀6→单向阀7→换向阀11→左位夹紧缸上腔,夹紧缸下腔的回油→换向阀11左位回油箱。于是夹紧缸活塞下移夹紧工件。单向阀7用以保压。 2.进给缸快进前进当工件夹紧后,油压升高压力继电器14发出讯号使1DT通电,电磁换向阀13和液动换向阀9均处于左位。其油路为: 进油路:泵1→单向阀5→液动阀9→左位行程阀23右位→进给缸25左腔 回油路:进给缸25右腔→液动阀9左位→单向阀10→行程阀23右位→进给缸25左腔。 于是形成差动连接,液压缸25快速前进。因快速前进时负载小,压力低,故顺序阀4打不开(其调节压力应大于快进压力),变量泵以调节好的最大流量向系统供油。 3.一工进当滑台快进到达预定位置(即刀具趋近工件位置),挡铁压下行程阀23,于是调速阀12接入油路,压力油必须经调速阀12才能进入进给缸左腔,负载增大,泵的压力升高,打开液控顺序阀4,单向阀10被高压油封死,此时油路为: 进油路:泵1→单向阀5→换向阀9左位→调速阀12→换向阀20右位→进给缸25左腔 回油路:进给缸25右腔→换向阀9左位→顺序阀4→背压阀3→油箱。 一工进的速度由调速阀12调节。由于此压力升高到大于限压式变量泵的限定,泵的流量便自动减小到与调速阀的节流量相适应。 压力p B 4.二工进当第一工进到位时,滑台上的另一挡铁压下行程开关,使电磁铁3DT 通电,于是阀20左位接入油路,由泵来的压力油须经调速阀12和19才能进入25的左腔。其他各阀的状态和油路与一工进相同。二工进速度由调速阀19来调节,但阀19的调节流量必须小于阀12的调节流量,否则调速阀19将不起作用。 5.死挡铁停留当被加工工件为不通孔且轴向尺寸要求严格,或需刮端面等情况时,则要求实现死挡铁停留。当滑台二工进到位碰上预先调好的死挡铁,活塞不能再前进,停留在死挡铁处,停留时间用压力继电器21和时间继电器(装在电路上)来调节和控制。 6.快速退回滑台在死挡铁上停留后,泵的供油压力进一步升高,当压力升高到压力继电器21的预调动作压力时(这时压力继电器入口压力等于泵的出口压力,其压力增值主要决定于调速阀19的压差),压力继电器21发出信号,使1DT断电,2DT通电,换向阀13和9均处于右位。这时油路为: 进油路:泵1→单向阀5→换向阀9右位→进给缸25右腔。 回油路:进给缸25左腔→单向阀22→换向阀9右位→单向阀8→油箱。 于是液压缸25便快速左退。由于快速时负载压力小(小于泵的限定压力p ), B

8第八章液压传动系统分析

第8章液压传动系统 学习要点:液压传动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冶金机械、石化机械、航空、船舶等各个行业部门均有广泛的应用,根据主机不同的工况要求,液压系统有着不同的组成形式,形成了繁多的种类。本章有选择地介绍四种典型的液压系统,通过对这些液压系统的分析,可以加深对基本回路的认识,了解液压系统组成的规律,为今后分析其他液压系统和设计新的液压系统打下基础。 液压传动广泛应用在机械制造、冶金、轻工、起重运输、工程机械、船舶、航空等各个领域。根据液压主机的工作特点、工作环境、动作循环以及工作要求,其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作用和特点不尽相同。液压系统是根据液压设备的工作要求,选用适当的基本回路构成的,它一般用液压系统图来表示。在液压系统图中,各个液压元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与控制方式,均按标准图形符号(或半结构式符号)画出。 分析液压系统,首先必须对系统的工况进行分析,看系统是如何满足工况的要求的;其次,再分析系统的特点。分析液压系统一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了解液压设备的功用。重点是液压传动装置实现了哪些运动;具体工艺对于液压传动系统的要求等。 ⑵分清主次。首先分析各个主运动所需的主油路和控制油路,然后分析润滑油路一类的辅助油路。 ⑶分析系统中各液压元件的作用。搞清系统由哪些基本回路组成,并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 (4)归纳总结整个液压系统的优缺点。 8.1 液压传动系统的形式 液压系统应用领域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在航空、国防领域,可靠性是系统所追求的;在大型重载设备行列,节能降耗是设计系统必须考虑的。液压传动系统按其应用行业可分为航空液压系统、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冶金液压系统、机床液压系统等;按系统特点可以分为以压力控制为主的液压系统、以速度变换为主的液压系统、以换向精度为主的液压系统;按系统的功率可分为大功率液压系统、中功率液压系统、小功率液压系统;按系统压力等级可分为超高压液压系统、高压液压系统、中高压液压系统、中压液压系统、低压液压系统;按油液的循环方式不同,有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之分;按系统中液压泵的数目,可分为单泵系统、双泵系统和多泵系统。 8.1.1 幵式系统与闭式系统 液压系统按照液流循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开式系统与闭式系统。 1.开式系统 一般情况下所见的液压系统均为开式系统,如图8-1所示系统就是一个开式系统。液压泵从油箱吸入液压油,经过换向阀送入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进油腔,其回油腔的油最终返回油箱,工作油液可以在油箱中进行冷却和沉淀,然后再进行工作循环。开式系统的特点如下: (1)液压油在系统中循环使用时,油箱是一个重要环节;

液压传动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适用于工科类、理科类专业) 课题名称 板料折弯机液压系统设计 副 标 题 学院(系)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职教师资) 学生姓名 覃玉培 学 号 077059

2011 年 3 月 4 日 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背景(含文献综述) 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的一种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能传递能量和对系统进行控制。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广为应用的一门技术。如今,流体传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即当代液压传动系统的雏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年维克斯(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二十多年。但是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二三十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虽然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是一门新技术,但是经过多年的改进发展,随着液压油液压元件的改进升级,使液压系统变得更简单、更方便、更加安全可靠,成本也更加低廉。液压传动的应用领域已经非常广泛: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绞车)、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特殊技术用的巨型天线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 折弯机分为手动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液压折弯机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皮带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线圈置于座壳的凹陷内,凹陷顶部覆有盖板。使用时由导线对线圈通电,通电后对压板产生引力,从而实现对压板和底座之间薄板的夹持。利用电能转换成液压能,通过液压油推动液压杆,使杆端的压模压向工件,工件发生塑性变形得到所需形状。由于采用了电磁力夹持,使得压板可以做成多种工件要求,而且可对有侧壁的工件进行加工,操作上也十分简便。 液压技术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声以及液压元件和系统的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完善比例控制、伺服控制、数字控制等技术上也有许多成就。将液压传动应用于板料折弯机中,将优化机器性能,改善能源利用方式,减少成本,降低噪声,控制方便,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将液压传动应用到板料折弯机中,对减少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工作环境都有重大意义。

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分析

第四章典型液压传动系统实例分析 第一节液压系统的型式及其评价 一、液压系统的型式 通常可以把液压系统分成以下几种不同的型式。 1.按油液循环方式的不同分 按油液循环方式的不同,可将液压系统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1)开式系统 如图4.1所示,开式系统是指液压泵1从油 箱5吸油,通过换向阀2给液压缸3(或液压马 达)供油以驱动工作机构,液压缸3(或液压马 达)的回油再经换向阀回油箱。在泵出口处装溢 流阀4。这种系统结构较为简单。由于系统工作 完的油液回油箱,因此可以发挥油箱的散热、沉 淀杂质的作用。但因油液常与空气接触,使空气 易于渗入系统,导致工作机构运动的不平稳及其 它不良后果。为了保证工作机构运动的平稳性, 在系统的回油路上可设置背压阀,这将引起附加 的能量损失,使油温升高。 在开式系统中,采用的液压泵为定量泵或单 向变量泵,考虑到泵的自吸能力和避免产生吸空 现象,对自吸能力差的液压泵,通常将其工作转 速限制在额定转速的75%以内,或增设一个辅助 泵进行灌注。工作机构的换向则借助于换向阀。 换向阀换向时,除了产生液压冲击外,运动部件 的惯性能将转变为热能,而使液压油的温度升高。 图4.1 开式系统 但由于开式系统结构简单,因此仍为大多数工程 机械所采用。 (2)闭式系统 如图4.2所示。在闭式系统中,液压泵的进油管直接与执行元件的回油管相联,工作液体在系统的管路中进行封闭循环。闭式直系统结构较为紧凑,和空气接触机会较少,空气不易渗入系统,故传动的平稳性好。工作机构的变速和换向靠调节泵或马达的变量机构实现,避免了在开式系统换向过程中所出现的液压冲击和能量损失。但闭式系统较开式系统复杂,由于闭式系统工作完的油液不回油箱,油液的散热和过滤的条件较开式系统差。为了补偿系统中的泄漏,通常需要一个小容量的补油泵进行补油和散热,因此这种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半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 万能外圆磨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汽车起重机的液压传动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毕业论文

摘要 本篇论文在内容上共分四个部分,即第一部分概述性地介绍了液压传动技术的含义、应用及发展史;第二部分详细说明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组成;第三部分着重就汽车起重机的液压传动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四部分为液压传动系统中常见的故障分析。 经过大学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前景,并且认真学习了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及液压传动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毕业设计过程,同学们相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并且及时纠正纠正的错误,从而使我们的毕业论文得以圆满成功;同时在这次毕业论文的形成过程中我受益匪浅。 首先,在此过程中培养了我们分析实际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所学知识达到巩固,并且推广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的范畴,为即将走向的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其次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自己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了自己这个专业,认识了它的重要性欲实用性。也是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更好的培养了自己独立搜索资料和熟悉有关新兴技术。 我相信汽车起重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液压传动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它将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关键词:液压传动技术汽车起重机故障分析

A b s t r a c t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t h i s p a p e r i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o u r p a r t s, n a m e l y, a n o v e r v i e w o f t h e f i r s t p a r t o f t h e h yd r a u l i c d r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r o d u c e d i n t h e m e a n i n g,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i s t o r y; t h e s e c o n d p a r t d e t a i l s t h e w o r k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o f h yd r a u l i c a n d c o m p o s i t i o n;t h i r d p a r t f o c u s e s o n t r u c k c r a n e h yd r a u l i c s ys t e m f o r t h e s ys t e m a t i c a n a l ys i s;f o u r t h p a r t i s t h e c o m m o n h yd r a u l i c s ys t e m f a i l u r e a n a l ys i s. A f t e r u n i v e r s i t y s t u d y,l e t u s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p r o s p e c t s f o r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h yd r a u l i c d r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y,a n d t o s e r i o u s l y s t u d y t h e w o r k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o f t h e h yd r a u l i c 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n d h y d r a u l i c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d a i l y l i f e a n d t o s o l v e p r a c t i c a l p r o b l e m s.In t h e g r a d u a t i o n p r o c e s s,t h e s t u d e n t s e a c h m a d e v a l u a b l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n d c o r r e c t e r r o r s p r o m p t l y c o r r e c t e d,s o t h a t o u r t h e s i s c a n b e s u c c e s s f u l;t h e s a m e t i m e d u r i n g t h e f o r m a t i o n o f t h i s t h e s i s I b e n e f i t e d. F i r s t o f a l l,t r a i n e d i n t h i s p r o c e s s w e a n a l yz e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p r o b l e m s a n d u s e t h e k n o w l e d g e h a n d s-o n p r o b l e m-s o l v i n g a b i l i t i e s,s o t h a t t h e k n o w l e d g e t o a c h i e v e s t r o n g e r a n d t o p r o m o t e a n d d e e p e n t h e t h e o r e t i c a l k n o w l e d g e o f t h e s c o p e o f w o r k f o r t h e c o m i n g t o l a y a s o l i d t h e o r e t i c a l k n o w l e d g e b a s e. F o l l o w e d b y t h e g r a d u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a d e e p e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yo u r s e l f a n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i r p r o f e s s i o n,k n o w t h a t i t's i m p o r t a n t t o s e x u a l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T h e g r a d u a t i o n p r o j e c t i s t h r o u g h a b e t t e r t r a i n e d a n d f a m i l i a r w i t h t h e i r o w n i n d e p e n d e n t s e a r c h f o r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l a t e d t o e m e r g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I b e l i e v e t h a t t h e v e h i c l e l i f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w i l l i n t h e f u t u r e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l a ye d a n i n v a l u a b l e r o l e, w i t h t h e h yd r a u l i c d r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u s e,i t w i l l b e t o a n e w l e v e l. K e y w o r d s:H y d r a u l i c t r u c k c r a n e f a i l u re a n a l y s i s t e c h n i q u e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