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问题

长三角区域通关一体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而区域通关改革是海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促使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整合,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海关作为口岸进出境活动的主要管理部门,将不可避免地在海关管理各领域受到冲击和影响,因此,海关要以敢于创新、勇于负责的精神,加快改革不适合目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思想、运作模式,切实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区域通关、区域通关试点、属地报关、属地海关检查制度

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浦东开发、开放为契机的上海和“长三角”的崛起已成为整个中国经济开放和发展的助推器。随着整合发展,“长三角”所含的三省市16个城市已形成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圈,成为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城市群和经济区。目前“长三角”城市之间区域大交通体系日臻完善、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已经启动、物流信息一体化工作开始实质性运作、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机制已基本建立。

(一)我国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原因

一是国际化趋势的加速。以长三角为例,在外商眼中,作为投资对象的上海,并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域划版图上的上海,而是一个包括“长三角”的大上海区域,可以说这是一个以上海为圆心,以基础设施的动态条件为可伸缩的距离半径的这样一个广阔的地域,一些企业将事务机构、研发机构布局于上海,而将生产基地布局于周边地区。可见外商投资大量进入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构筑起外商企业投资内部的地域分工网络,这对“长三角”个地域之间的经济一体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是市场化趋势加快。90年代后半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加速,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开始向市场化方向发展,这一改革的结果就是地方政府对本地企业控制力的弱化,与此相关的一个经济现象就是“产业转移”,如在浙江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宁波、嘉兴等和上海具有比较紧密联系的地区,许多民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移师上海”,是浙江与上海的经济更加紧密。

三是国际竞争压力加大。加入WTO后,我国国内市场对外大幅开放,逐步跳出“省、市经济”模式,向周边地区寻求合作伙伴。如上海港为了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强与釜山、神户、香港等港口的竞争能力,大力发展与浙江江苏等省份的高速公路网络和沿长江水运网建设。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也推动了一体化的发展。

(二)区域通关改革的必要性与便利性

可以说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是区域通关改革的大背景,区域协调发展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而区域通关改革是海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1、区域通关改革的必要性分为两个方面:(1)区域通关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区域通关就是要通过主动改革海关通关监管作业过程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的作

业流程、管理制度、管理模式,加强关区间通关监管作业的整体写作配合,有机互动,把服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推动区域内市场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为区域内中外企业创造一个守法便利、规范有序、快捷高效、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经济环境,促进国际物流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2)区域通关顺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侧重加工制造业的特点促进了现在物流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的协调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具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2、区域通关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服务:(1)区域通关模式降低企业贸易成本。在区域通关关模式下,出进口转关查验货物外,进口货物在口岸海关实货放行后,由企业自主选择额运输工具直接运会,出口货物在装船24小时前运抵海关监管区域内,由海关查验放行,不再使用海关监管车辆。(2)区域通关模式拓宽企业通关渠道,区域通关改革后,增加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模式选择,实现了内陆海关和口岸海关的优势互补,使用区域通关模式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安排,物流运作和市场经营需要,自主选择通关模式,办理通关手续,拓展了企业通关渠道,通关方式更加灵活多样。(3):区域通关模式加快企业通关速度。区域通关模式实行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流程,企业通关环节中的申报、审单、接单征税、结关等环节都在属地海关完成,提高了进出口部物流运转效率,缩短了通关时间。

二、海关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区域经济一体化将促使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整合,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建立,海关作为口岸进出境活动的主要管理部门,将不可避免地在海关管理各领域受到冲击和影响,主要问题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海关通关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在海关廉政状况根本好转、大规模走私得到有效遏制后,口岸通关效率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于省与省之间存在着“省份经济”现象及地方保护主义,与进出口货物通关相联系的省际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以及支线港与干线港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流基本是相互绝缘,如南京港内支线船舶在集装箱装船完毕后无法将有关船舶装载信息直接发送到上海口岸,加上各省市物流平台和电子口岸平台数据互不联通,海关通关需要的信息只能通过原始的方式进行传递。以上原因客观上制约了海关通关效率的提高。加上由于许多省市之间为形成高速公路运输网络,运输耗时在企业国内真个物流耗时比例较高,客观上也是企业忽略了对海关通关效率的要求。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已逐步从“省份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比较突出的两点:一是省级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如长三角地区正在打造“四小时经济圈”。二是区域性物流合作已逐步展开,如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已经明确促进各口岸建设以港口业务为核心的口岸物流信息互动和共享的统一平台,实现集装箱运输信息在口岸相关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电子数据交换,南通港与上海港已经开展物流信息的一体化合作。随着以高速交通网及物流信息一体化为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进出口货物在区域内流动将更及快速便捷,这必将对进出口货物在海关通关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实,无论在“长三角”或“珠三角”,许多专家、政府部门、企业都希望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来打造世界一流的口岸通关效率,便利货物的跨境流转。

(二)海关协调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