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现当代师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研室主任白春超,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出版个人专著1部、与人合作编著5部。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奖等多项奖励。

刘进才,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2004年至2006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主要讲授的本科课程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京海派文学研究》,为研究生开设《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法论》、《京派小说诗学研究》等。出版专著有《京派小说诗学研究》,代表性成果《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先后独立主持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多项课题。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教育部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教学骨干教师等荣誉。

张先飞,河南省南阳西峡县人,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青联常委,民革党员。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日本东京大学学术集刊《赤门华风》主编,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思潮,中外比较文学,鲁迅、周作人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1990-97年在河南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留校任教。200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08年分别在日本东京大学、河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以来获得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国家级精品课程主讲人、河南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1996年以来在国家重点核心期刊《文学评论》、《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鲁迅研究月刊》、《史学月刊》及海外重要专业刊物《韩中言语文化研究》》等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A、B类期刊共8篇,CSSCI期刊共17篇,中文核心期刊共25篇,出版专著《“人”的发现——“五四”文学现代人道主义思潮源流》(人民出版社2009)、《形而上的困惑与追问——现代中国文学的思想寻踪》(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二部,主编丛书1套,翻译学术论著20余万字。

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课题、省级重大课题、省级项目、厅级教改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课题各1项,河南省社科项目2项,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1项,厅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5项。

2003年获中国作协、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颁发的首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二等奖,系学科最高奖之一;2007年获河南省政府颁发的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0年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2010年获共青团河南省委颁发的第八届“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银奖1项;还获得厅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教学方面,2011年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大学教学优秀奖、河南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田锐生,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和台港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论著有《台港文学主流》、《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合著)等。主要论文有《王文兴论》、《刘以鬯小说简论》、《欧阳子小说心理分析》、《论苏童的妻妾成群》等。

杨萌芽,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研究生与科研办公室主任。2008年进入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诗学,近年尤致力于近代宋诗派研究。出版专著《清末民初宋诗文人群体活动年表》(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古典的最后守望——清末民初宋诗派文人群体研究》(武汉出版

社,2009),在《复旦学报》、《齐鲁学刊》、《中州学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几篇,其中两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侯运华,男,博士,副教授。主要讲授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近代小说研究、沈从文研究、近代狭邪小说研究等课程。先后发表有《论李佩甫的小说创作》、《江南士风与晚清下写小说》、《论沈从文的文化选择》、《论沈从文文化选择的效应》、《论萧红的家园意识》、《晚清狭邪小说的原型剖析》、《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论民初“倡门小说”》、《文学交融与苏曼殊小说创作》、《译者的价值立场与读者的期待视野》等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或参编《晚清狭邪小说新论》、《精神中原》、《西方文化与中国近代小说》、《文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等学术专著7部。先后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晚清狭邪小说研究》、河南大学基金项目《中国近现代言情小说比较研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梁启超与20世纪中国文学变革》国家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等。

李国平,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中国近现代文学。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论等课程。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副主编)等多种教材,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刘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开设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等多门课程。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中国出版》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专著《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参编专著《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汉诗形式的理论探求》、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格律诗学研究》、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项目《中国现代格律诗理论研究》、河南省教育厅项目《中国现代小说学》及河南大学校内科研项目、校级教学改革项目多项。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参加并完成省级社科规划项目1项。

孟庆澍,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8—2009年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学人。专著有《无政府主义与五四新文化——围绕<新青年>同人所作的考察》,论文散见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文学评论》、《小说评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韩中言语文化研究》[韩]等刊物。

沈红芳,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以及女性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中州学刊》、《当代文坛》、《名作欣赏》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参编《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选读》,参与编写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女性文学教程》。专著《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王安忆、铁凝小说创作比较谈》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0届优秀等成果表彰奖。

武新军,男,博士,副教授。2004-2006年于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当代文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艺报〉(1949—1989)研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当代文学关系的批判性反思》(05CZW015)1项。先后于《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学术月刊》、《中州学刊》、《河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著有《文学的误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聚焦二十世纪》(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现代性与古典传统: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等。

杨站军,男,博士,讲师。现为河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人员。主要从事近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教学方面,主讲专业课《中国近代文学史》,选修课《梁启超研究》和《黄遵宪研究》;科研方面,主持全国高校古委会古籍整理项目一项,主持省社科项目一项,主持教育厅社科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社科项目一项,参编学术专著两部,发表论文数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