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面系统教案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3395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a.png)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锋面系统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同气象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界线。
锋面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是气象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地理学课程中,教授锋面系统的知识和概念对学生的理解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等方面的知识非常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个关于锋面系统教学设计的示例,以帮助教师有效地教授这一概念。
教学目标:1.理解锋面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2.掌握锋面系统的分类和形成机制。
3.掌握利用气象图解读锋面系统。
教学内容:1.锋面系统的定义和特征。
a.定义:锋面系统是指不同气象要素在空间上的分布界线,通常有冷锋、暖锋和站点锋。
b.特征:锋面系统通常伴随着明显的天气变化,如降水和温度变化。
2.锋面系统的分类和形成机制。
a.分类:根据冷暖空气的运动方向和相对速度,锋面系统可分为冷锋、暖锋和站点锋。
b.形成机制:锋面系统通常是由不同气团之间的相对运动形成的。
冷锋和暖锋形成机制不同,如冷空气追赶暖空气形成冷锋,暖空气超越冷空气形成暖锋。
3.利用气象图解读锋面系统。
a.学习解读天气图中的气温、气压、风向和风速等信息。
b.学习辨认并勾画锋面系统的位置和类型。
c.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如冷锋通常伴随着降水和温度降低。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气象图,让学生观察锋面系统的位置和形态,引发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思考。
2.知识讲解:教师讲解锋面系统的定义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锋面系统的基本概念。
3.示例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解读气象图,辨认锋面系统的位置和类型,分析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4.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张气象图,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并辨认锋面系统的位置和类型,以及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5.学生实践:学生使用天气软件或观测数据,选择一天的天气图,解读其中的锋面系统,并预测下一天的天气变化。
6.总结复习:教师总结锋面系统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知识。
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实践情况,评估他们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4790541d0b4c2e3f572763be.png)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课标解读】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特点。
【设计思路】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从现实的天气现象出发,引出气团、锋面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2.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师预设的问题引领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达成教学目标兼顾营造趣味性、开放性课堂,使课堂富有张力和内涵,教学效果较好。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和类型,掌握锋面特征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锋面示意图,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地理问题能力;通过锋面系统的分析,学会分析现实生活中与锋面有关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锋面系统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合作讨论、自主探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录制下来的视频。
让学生思考:天气是怎样预报出来的?由此导入“常见的天气系统”。
[新课学习]教师显示江淮准静止锋动画例:江淮准静止锋——春末夏初(6月上旬—7月上旬)徘徊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连续性阴雨天气。
因正值梅子黄熟的季节,故称梅雨。
教师显示昆明准静止锋动画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气团,经长途跋涉来到云贵高原脚下,已是强弩之末;受云贵高原西高东低地势阻挡止步不前,在贵阳与昆明之间形成准静止锋。
5.学生活动:试做天气预报员展示某城镇的天气过程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接下来几天该镇的天气状况6、板书设计7、作业活动:试作某镇未来48小时天气预报当前该镇受控制,天气;24小时后该镇受控制,出现;48小时后该镇受控制,天气。
锋面系统教案
![锋面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e5a83e31126edb6f1a10fc.png)
锋面系统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理解和掌握冷锋、暖锋形成的原因,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二)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绘制锋面示意图。
(三)德育目标通过分析天气变化,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教具准备]:1.多媒体计算机。
2.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资料,通过电脑加以处理制作成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根据近几天的天气变化导入新课。
[板书]:2.5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设疑导学阶段(学生带疑看书):1.锋面是指什么?它分哪几种?2.怎样判断冷锋和暖锋?3.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什么?(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板书]:锋面系统1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亦称锋区[讲述]:气团是温度、湿度比较均匀的大团空气,根据气团温度的差异,可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为锋面,它的水平范围可由几百米到几千千米。
由于冷气团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当冷暖气团相遇时,一般冷气团在锋面下面,暖气团在锋面上面。
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所以在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锋面一般分为冷锋和暖锋。
[板书]:2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播放课件]:冷锋示意图、冷锋与天气示意图。
[讲述]:冷锋的锋面前面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
冷气团在移动过程中,它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
所以,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下雨、刮风等现象。
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
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就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近年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也是由冷锋引起的,冷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锋面。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3c9f2ea26925c52cc5bfd2.png)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富源县第二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团和锋面的概念和类型;2.掌握锋面系统的特点和锋面移动对天气的影响;3.能够区分三种锋面系统。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文字完成基础知识的梳理,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2.通过阅读锋面示意图(剖面图、平面图、锋面气旋),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3.通过分析锋面气旋,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锋面天气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锋面天气系统,培养学生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的态度。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对天气的知识初有涉略,但是对天气系统并没有进行系统、完整的学习,所以学生仅能根据一些民间谚语来判断天气,或者通过认识天气符号和天气预报来了解天气。
另外在本单元的前面几个知识点上,也对天气的相关知识做了学习,如:大气的垂直分层、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等。
本节课是在学生的这些初有认知的基础上,来系统的学习天气系统,并能根据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及这些特点对天气的影响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难点:1. 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2. 锋前、锋后的确定;3. 冷、暖锋的判断。
【教学方法】讲述法、讲解法、展示法、【学习方法】讨论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比较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科书、板图、板画【教学过程】[导入] 多媒体播放故事“火烧赤壁”,让学生思考“天气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由此导入: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新课学习]1.教师讲授气团是指气象要素(温度、湿度等)水平分布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按性质主要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2.合作讨论何特点?(3)在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的交界面,天气将会发生什么变化?3.自主学习4.合作探究——难点释疑(1)如何判断锋前、锋后?(2)锋面示意图上如何区别冷锋、暖锋? (3)封面有哪些特征?(提示学生从形状、气象要素、天气找出锋面的特征)[例题分析]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4467aecce2f0066f533227d.png)
(必修•人教版)高一地理上册第二章《大气》第五节常见天气系统第一课时“锋面系统”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说出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学生能区分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
(3)学生能解释冷锋、暖锋形成的原因,以及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
(4)学生能识别锋面系统,并能运用这些方法阅读简易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阅读和识图能力。
(2)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3)通过分析天气的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提高空间想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天气系统的学习,了解天气系统对全球各地天气变化影响,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2)通过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的天气的影响,增强学科学、爱科学,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生活生产,运用科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1、锋面系统的识别;2、冷锋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教学难点】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以及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媒体】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课件(PPT、flash课件、天气预报视频剪辑)主要用来展示图片、视频、音频文件,为学生创设情景,演示动态变化过程;板书主要用于归纳总结知识点,展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本课时教学运用的方法有:视频直观演示法、发现教学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讲解及讨论法、归纳法、角色扮演法等。
1、直观发现教学法:本课锋面系统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
通过电教手段摸拟演示,提出探究问题,边演示边启发。
使学生接触客观事物,把具体感受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发展能力,增强兴趣。
2、比较法:由于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比较法揭示概念之间异同点,寻找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深化是一条重要途径,它是一切思维的基石。
锋面系统教案
![锋面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f4686b27d3240c8447ef95.png)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教案年级组:高一年级课型:新授课学科组:地理章节:第二章第一节授课教师:郭冶课题: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及其性质;了解锋面的概念及其分类;理解锋面的形成,能准确的判断锋面的类型,初步简要分析、归纳锋面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
能够运用简易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结合案例,说出灾害性天气──寒潮的形成,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锋等常见天气系统并绘制冷暖锋示意图。
运用列表比较法使学生归纳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形成原因、特点等的异同。
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大气变化素材,培养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
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
二、教学重点:冷锋、暖锋两类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三、教学难点:理解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分组讨论做图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等。
五、课前准备相关资料的搜集,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设计意图本节内容是本章教学的一个重点(要求学生结合实例,说明锋面系统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情况)也是难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本节知识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通过适时适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尽量使抽象的内容具体表现出来,形象的、直观的内容更能让学生接受;且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实际中的某些天气现象为素材,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也可让学生感到地理中有生活、生活离不开地理,激发学生学好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37897d90c69ec3d4bb7507.png)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组成锋的各个要素的概念。
(2)记住锋面系统的各个分类。
(3)掌握冷锋、暖锋的特点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2、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冷锋、暖锋的示意图,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通过学习冷锋、暖锋对天气的影响,教会学生分析日常生活中与锋面活动有关的天气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明白天气变化中蕴含的科学道理,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态度。
(2)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对天气的影响。
难点: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的变化。
【教学方法】:导学法、讲授法、比较教学法、手绘板图法【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日常天气阴晴雨雪的变化是由一个个可以移动的天气系统引起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天气系统中的锋面系统。
[讲授新课]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组成锋面的各个要素:气团、锋面、锋线的概念,并从课本获知气团的分类,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板书] 锋面系统与天气〈一〉、概念1、气团: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2,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3,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通过锋面示意图,向学生讲述冷、暖气团的位置关系(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思考](1)为什么冷、暖气团是这样的位置关系?分析:冷气团密度、质量较大,重。
暖气团密度、质量较小,轻。
(2)锋面两侧冷暖气团在气温、气压、湿度方面差异明显。
那么,锋面附近有怎样的天气特点?分析:锋面附近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转折]了解完锋面的各个组成要素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它的分类。
我们一般会根据冷暖气团相遇时,谁更主动,将锋面分成三类: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板书]<二>分类冷锋: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运动的锋。
暖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转折]今天,重点学习来学习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以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5f52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c.png)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 使学生掌握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能预测天气变化。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及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特点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5. 实例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锋面系统的图片、示意图、案例分析等。
2. 实物模型:锋面系统模型。
3. 天气预报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学习材料:相关书籍、文章、案例。
5. 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天气预报,引导学生关注锋面系统。
2. 讲解: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类型、特点。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4. 实践操作:使用天气预报软件,进行锋面系统的观测与预报。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总结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并进行实例分析。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锋面系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总结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现象。
3. 实践操作:尝试预报未来几天的天气,关注锋面系统的变化。
九、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其对锋面系统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天气预报软件上的操作能力。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1c1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1b.png)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分析天气变化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兴趣,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常见天气现象与锋面系统的关系5. 实例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以及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分类及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以及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分析结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近期的天气图,引导学生关注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2. 新课导入:讲解锋面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形成与移动。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其带来的天气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观察最近的天气现象,分析其与锋面系统的关系。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学会运用锋面系统知识分析天气现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锋面系统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天气现象与锋面系统关系的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天气案例。
七、教学资源:1. 天气预报视频:展示不同锋面系统带来的天气变化。
2. 天气图:提供近期我国的天气图,方便学生观察锋面系统的移动和影响。
3. 气象知识手册:作为课后阅读资料,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学。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锋面系统的概念、分类及形成与移动。
2. 第二课时:分析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讲解我国常见的锋面系统及天气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之《锋面系统》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之《锋面系统》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b2d037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e.png)
一、案例背景
在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锋面系统》的教学中,我作为一名特级教师,深感该节内容对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特点及天气变化的重要性。锋面系统是引起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其形成、发展及移动规律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天气预报及出行安排具有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现象的热情,提高学生地理学科自信心。
2.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4.通过对锋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近期发生的锋面系统事件,如:“2020年南方洪涝灾害”,并提出应对措施。
2.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锋面系统的科普文章,向他人普及锋面系统的知识。
3.鼓励学生关注天气变化,积极参与气象灾害防范工作,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实际降水事件为切入点,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锋面系统的影响。如:播放近年来我国重大降水事件的新闻报道,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锋面系统带来的实际问题。
2.利用多媒体课件、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教育技术,展示锋面系统的动态变化,营造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如:锋面系统对我国降水、气温、农业生产等的影响,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d8c66a98271fe910ef963.png)
注意观察动画演示:
1.两种气团交汇的天气
2.理解锋的形成和结构。
精讲概念,准确把握,为观看演示提供判断依据。
教学活动四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
FLASH课件展示两种锋面的形成过程。提醒同学注意将描述锋面形成时冷暖气团运动特征和天气特征的关键词画出来。
小组讨论并演示冷、暖锋的形成,冷、暖锋经过我们市区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分析;
多媒体展示学生展示、点评要求。
教师点评、小结。
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描述出来并理解原因。
合作填表。
小组代表展示探究答案;点评组代表点评;学生可自由站起质疑,释疑。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会与人交往合作,学会与人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和随之带来的快乐。
教学活动六
直观演示
加深印象
媒体展示反映冷锋、暖锋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现象图片。分析点评,解决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疑惑。动画演示梅雨形成,阅读相关材料,了解梅雨发生的时间、地点、形成的天气系统。
A图B图
完成探究1
天气现象的描述这个问题的设计解决一个教学难点。为后面分析各种锋面影响下形成的天气现象判读埋下伏笔。概念的理解是学习知识的基础,而锋面的概念比较抽象,用FLASH动画可以直观的解决这一难题。
学生画图,为讲
1.气团的定义和性质
2.单一气团与天气
2.自制PPT和Flash动画演示锋面的形成等现象
教学资源
1.中央气象台天气形势分析、天气预报
2.中央台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
3.冷暖锋形成的动画、梅雨动画
4.锋面的相关图片、天气形势图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8fbc7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2.png)
《 锋面系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2.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3.掌握锋面系统活动规律。
活动规律。
教学重点: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2.掌握锋面系统活动规律;会识读判断简易天气图中的不同锋面系统。
判断简易天气图中的不同锋面系统。
教学难点: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1、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上课前一天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观看时注意主持人对卫星云图及天气形势的分析,观看时注意主持人对卫星云图及天气形势的分析,尤其注尤其注意主持人运用了哪些有关的天气术语。
2、读图分析、启发推导、精讲多练、读图分析、启发推导、精讲多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除城市天气预报外,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还有天气形势预报。
随着季随着季节的变化,我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着我国某些地区,如冷锋、暖锋、低压槽、热带气旋等,并伴随着不同的天气状况。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2.5 常见的天气系统常见的天气系统(提问)(视频播放)某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会有阴、晴、风、雨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也是各不相同。
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
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气旋)系统、高压(反气旋)系统等。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一、锋面系统(板书)1、锋面的定义(板书)、锋面的定义(板书)(读书)找出锋面的定义-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8600d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82.png)
⾼中地理《常见的天⽓系统锋⾯系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常见的天⽓系统(⼀)锋⾯系统教学设计⼀、课标分析:本节课程标准要求为:“运⽤简易天⽓图,简要分析锋⾯系统的特点”。
这就要求学⽣能够⾃⼰画出简单天⽓图,进⽽根据图形分析在这种锋⾯系统影响下的天⽓特点;所以教学中⼀⽅⾯是训练培养学⽣的作图能⼒,另⼀⽅⾯则是培养学⽣分析锋⾯系统影响下的天⽓特点。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湘教版第⼆章《⾃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环境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形成各种天⽓现象的常见的天⽓系统进⾏深⼊、系统的学习。
在本章的前三节内容中,教材讲述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别从⼤⽓的组成、运动以及⽓压带和风带等⾓度对⼤⽓环境进⾏的系统的阐述,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基础,⽽本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个升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于运⽤,实践操作与应⽤性更强,和⼈们的⽣活、⽣产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
为接下来学习全球⽓候以及⽓候变化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个承上启下的作⽤。
三、教学⽬标(⼀)知识与能⼒:1. 了解⽓团、锋⾯的概念及锋⾯的分类2. 学会识读天⽓预报节⽬中常出现的简易天⽓图,并利⽤天⽓图分析天⽓系统的特点,可以从地理的视⾓理解天⽓形势预报3. 掌握各锋⾯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特点,利⽤天⽓图进⾏天⽓形势分析预报(⼆)过程与⽅法:1. 采⽤理论联系实际的⽅法,让学⽣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预报》节⽬,注意主持⼈对天⽓形势的分析,充分利⽤对⽐如:冷暖⽓团,冷暖锋,培养学⽣对⽐分析问题的能⼒;2. 本节教学通过识图、辨图、观察实验、动画模拟、分析天⽓变化数据等⽅法启发诱导学⽣认识锋⾯系统3. 通过绘制锋⾯⽰意图,培养学⽣的动⼿能⼒,提⾼学⽣读图和析图能⼒,4. 发掘学⽣的⽂学素养,结合我国常见的天⽓系统说明其对⽣产和⽣活的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从⽣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识别锋⾯系统,提⾼学⽣练习实际的能⼒,树⽴学⽣学知识、⽤知识的观念。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17860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a.png)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天气图的能力,能识别不同类型的锋面系统。
3. 通过对锋面系统的观察和研究,提高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锋面系统的定义及分类2. 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4. 常见锋面系统的识别与分析5. 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锋面系统的识别与分析,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分类及与天气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的锋面系统图例,进行案例分析。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锋面系统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锋面系统相关的天气图例及视频资料。
2. 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 划分小组,便于进行小组讨论与实践操作。
教案编辑专员敬上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近期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引发学生对锋面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讲解锋面系统的分类及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区别。
4. 分析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让学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5. 讲解锋面系统的识别与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天气图。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简单的锋面系统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 小组讨论:分组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8.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课后作业1. 复习锋面系统的概念、形成与移动,掌握不同类型锋面系统的特点。
2. 学会分析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提高观察天气图的能力。
3. 结合实例,练习识别与分析锋面系统,了解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之《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之《锋面系统》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f4cbb9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06.png)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环节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查学生对锋面系统知识的掌握程度。
(3)增值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鼓励学生持续发展。
5.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锋面系统的相关知识。
(2)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气象网站、学术文章,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3)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锋面系统的形成与影响。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展示一段关于锋面系统形成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视频中的天气现象。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冷暖空气交汇的天气现象,如“为什么春末夏初,我们常常会遇到雷暴天气?”
b.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分析锋面系统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c.每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锋面系统的识别、分析及天气预报。
2.教学方法:课堂练习、个别辅导。
3.教学过程:
a.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识别锋面系统,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
b.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教学评价
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锋面系统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与锋面系统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观察、数据分析,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他们对天气现象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索欲望。在锋面系统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已学的气象知识,结合新的概念,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然而,由于锋面系统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对锋面系统的分类和影响机制等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e5e97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b.png)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第一章:锋面系统的概念与类型1.1 锋面系统的定义1.2 锋面系统的类型1.3 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第二章: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2.1 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2.2 锋面系统的移动规律2.3 锋面系统移动对天气的影响第三章: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3.1 锋面系统的天气现象3.2 锋面系统带来的降水类型3.3 锋面系统对气温、湿度的影响第四章:锋面系统的预报与应用4.1 锋面系统的预报方法4.2 锋面系统预报的准确性4.3 锋面系统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第五章:锋面系统与气候变化5.1 锋面系统与季节变化5.2 锋面系统与年份气候变化5.3 锋面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第六章:锋面系统与气象灾害6.1 锋面系统与洪涝灾害6.2 锋面系统与台风灾害6.3 锋面系统与寒潮灾害第七章:锋面系统观测与资料分析7.1 锋面系统的观测方法7.2 锋面系统资料的收集与处理7.3 锋面系统资料在天气预测中的应用第八章:锋面系统的模拟与研究8.1 锋面系统的数值模拟8.2 锋面系统的实验室研究8.3 锋面系统的野外观测与实验第九章:锋面系统与环境保护9.1 锋面系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9.2 锋面系统在水资源保护中的作用9.3 锋面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第十章:锋面系统的未来研究方向10.1 锋面系统研究的现有成果与不足10.2 锋面系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10.3 锋面系统研究的意义与展望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锋面系统的类型及其与天气的关系解析:锋面系统的类型是教学的基础部分,需要重点关注,因为不同类型的锋面系统会带来不同的天气现象。
了解锋面系统与天气的关系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重点二: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解析:锋面系统的形成过程和移动规律是教学的核心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锋面系统的本质特征和变化规律。
理解锋面系统的形成与移动对于预测天气变化具有关键作用。
重点三:锋面系统的天气特征解析:锋面系统带来的天气现象和降水类型是教学的重点部分,因为这部分内容涉及到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3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3篇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c6c82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3.png)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3篇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下面是整理的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3篇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教案,以供借鉴。
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1我用百度来备课——锋面系统与天气(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的一部分,紧随前面讲的气候的知识。
之前的内容属于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而本节则从气候过渡到天气,介绍了两个天气系统中的一个:锋面系统。
锋面系统是一个全新的概念,难度中等,因此,要结合课本来讲解这部分内容。
但同时,本节课中的许多内容相对抽象,因此,通过百度的搜索技术来使学生形象地掌握其中的一些概念和过程,可以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2.掌握各种锋面系统所引起的天气现象1.通过锋面系统的学习,了解常见的天气系统2.能够说明这些天气系统是如何对所到达地区的天气产生影响的,能够结合当地情况3.通过对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分析来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同时二、过程与方法分析学校所在地曾经发生的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系统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身边的地2.通过学习有关天气系统的知识和进行天气预报的预报分析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理现象的能力并提高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认知水平【教学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冷暖锋的对比【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学案、投影仪、多媒体设备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百度视频搜索:天气预报冷锋。
搜索第一项,进入。
进入利用百度工具栏可以下载视频。
【新课导入】观看《天气预报》,思考如下问题:(1)图中蓝色的符号是什么?为什么冷空气紧随其后?(2)为什么冷锋会带来大风、降温等天气?(3)什么是冷锋?除了冷锋还有什么锋?板书:锋面系统与天气讲解:概念引入:气团,是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属性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锋面天气系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气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概念
知道气团的分类及能够区分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差异
掌握并能分析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天气的变化
能够运用锋对天气的影响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的影响
2.能力目标通过利用天气图分析解释天气变化的的原因,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锋面系统对我国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锋面天气系统,提高学生联系实际的能
力,树立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认识辨别冷锋和暖锋;
掌握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锋面系统对天气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气象谚语有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第54页常见的天气系统,阅读课文,找出什么是气团,什么是锋?
大气中的阴晴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响天气变化的一种天气系统,锋面系统。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锋面系统的主角,气团。
(一)气团
1.气团的定义
请同学们看书说说什么是气团?
我们说气团是水平方向上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那么,气团的范围究竟有多大呢?一般而言,其水平范围从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垂直范围可达到几千米到几十千米。
同一个气团内的温度水平梯度一般小于1~2℃/km,垂直方向上的稳定度及天气变化也不大。
这就充分说明气团内部的稳定性。
2.气团的分类
那我们说气团是大范围的空气,那么不同的地方所形成的气团,就会存在差异。
一般而言,我们根据气团的热力性质差异把气团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什么是冷气团,什么是暖气团?
冷暖气团的划分是相对的。
气团在形成之后并不是固定不动的。
气团会移动,当气团从一个地区移动到另一个地区时,凡气团温度高于流经地区下垫面的温度,就称为暖气团,凡气团温度低于流经地下面的温度就称为冷气团。
在我们日常的天气分析中,还常常依据相邻的两个气团的温度对比划分冷暖气团,一般而言相对温度高的称为暖气团,相对温度较低的称为冷气团。
那么,同学们,冷暖气团除了温度上的差异外,在湿度、气压、重量上都有些什么差异呢?(呈现冷暖气团的对比表格)
一般而言,冷气团比较干,而暖气团比较湿。
冷气团的气压高,暖气团气压低。
3. 气团对天气的影响
我们分析了冷暖气团的物理性质差异,那么,受单一的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下的天
气状况有什么样的差异呢?
我们说气团是物理性质均一的大范围空气,气团内部比较稳定,说明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大气结构很稳定,天气一般都是晴朗。
(二)锋面系统
气团是会移动的,当两个物理差异比较大的气团(也就是冷暖气团)相向而行并相遇时,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1.锋面的定义
冷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锋面。
锋面与地面之间有一个相交的的线,我们称为锋线。
锋线和锋面我们统称为锋。
锋两侧的大气有什么样的特点?(暖上冷下)
2.冷锋
冷锋顾名思义,就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当冷气团的势力强大,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时,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的下面,较轻的暖气团在上方被迫抬升。
暖气团在被迫抬升的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暖气团中的水汽就会凝结成云,如果水汽含量充足,就会带来降水,降水都多发生在锋后。
3.暖锋
暖锋顾名思义就是暖气团主动想冷气团移动的锋。
当暖气团想冷气团移动的过程中,暖气团比较轻在上方,冷气团比较重在下方,由于暖气团占主导,从上方压制着冷气团,冷气团势力小,无路可走的冷气团,只能在下方产生回旋。
暖气团在主动爬升的过程中,爬升的坡度较冷气团较小,速度比较慢,在锋面上缓慢滑行的过程中到达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当水汽足够多时,便产生连续性的降水。
暖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锋前,且由于暖锋的锋面坡度比冷锋小,所以暖气团在爬升过程中常常出现广阔的降水带。
(完成56页表格)4.冷锋和暖锋的区分
冷锋和暖锋可以从锋面坡度、降水范围和符号等方面来区分。
5.解释谚语
一场春雨一场暖说的是春季暖锋过境,产生降水,暖锋过境后,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回升,一场秋风一场寒说的是在秋季,冷锋过境时产生降雨,冷风过境后,受冷气团控制控制,气温下降。
这样说来,这句话还是很有科学依据的,但是,在我国,冷锋在一年四季都有,尤其是冬季,我国冬季的寒潮,春季的沙尘暴都是受冷锋的影响形成的。
所以呢,春季的降水不一定的是由暖锋带来的。
在我国,明显的暖锋出现的比较少,春秋季节一般出现在江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主要出现在黄河流域。
所以说秋季的降水也不一定是有冷锋过境时带来的。
所以说这句谚语也只适用于特定的地域,我们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不过,它也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6.准静止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里的就黄梅时节家家雨,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准静止锋就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的坡度介于冷锋和暖锋之间。
形成的云区和雨区比暖锋更为宽广,形成的降水也多为连续性降水。
(三)锋面系统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今天我们学习了锋的三种类型,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重要的天气系统,其中,影响我国最主要的锋面系统是冷锋系统,寒潮、沙尘暴是冷锋影响我国的典型的天气现象。
(四)小结,完成表格
(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