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祠堂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祠堂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以余姚市为例
一、引言
祠堂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在传统社会,祠堂不仅发挥着其宗族祭祀的重要功能,而且见证着宗族群体中个体一生中婚丧嫁娶的各个重要阶段。在农村,祠堂始终处在一个比较显赫的地位,是族人心目中的圣殿。
在现代社会,祠堂虽然已不再发挥其传统功能,但对现代人而言,仍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传统社会最重要、建筑规格最高的公共建筑,它包含了建筑、历史、文化、宗教、风俗、民生等方面的丰富信息,成为历史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与其他古建筑一样,祠堂建筑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日益推进,如何加强保护与合理利用祠堂建筑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以余姚市为例,就农村祠堂建筑的现状、保护和利用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二、余姚农村祠堂建筑的现状
余姚素有“东南名邑”和“文献名邦”之誉,自古经济发达,文化昌盛,人烟稠密,多世家大族。出于崇祀的需要,各个时代均修建了大量祠堂建筑,有宗祠、支祠、祖堂及名人专祠。根据余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相关统计资料,目前全市共保存有祠堂建筑共79 座,并且大多数分布在农村地区。
就遗产品级而言,余姚农村祠堂建筑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历史悠久,建筑技艺精湛,人文内涵丰富,地方风格和特色鲜明。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泗门的谢氏始祖祠堂,朗霞的符氏宗祠、黄家埠的遗安堂,陆埠的孙氏宗祠,四明山的树滋堂,鹿亭的褚氏宗祠,马渚的杨氏宗祠等。由于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均较为突出,多数已公布为文保单位和文保点,并实施了修缮,恢复了历史风貌。在利用方面,各地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如泗门镇将谢氏始祖祠堂用于全国谢氏宗亲会的活动场所,每年春季举办隆重的宗亲活动;朗霞街道将符氏宗祠辟为村老年活动中心等。近年来,余姚市各级财政用于祠堂保护修缮项目的投资已达数百万元。
但毋庸违言,目前余姚农村祠堂建筑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首先,祠堂建筑的总数已大大减少,往日那种“村村有祠”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或因年久失修整体或部分倒塌,或因生产生活需要被拆被毁。其次,出于各种需要对祠堂建筑的不合理利用情况比较突出,有的用于办厂,有的用于非法事佛,有的用于仓储,等等。第三,由于年久失修,许多祠堂的建筑本体及环境状况堪忧,木结构槽朽缺损、屋面渗漏、乱搭乱建情况十分严重,脏乱差情况相当普遍。第四,由于缺少文物维修知识,不当修缮对祠堂建筑的格局、结构风貌损害严重。第五,不少祠堂被废弃,长期处于空关和无人管理的状态。
三、农村祠堂建筑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祠堂是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型,是历史文明的重要物质载体。保护利用好农村祠堂建筑对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凝聚人心、建设和谐宜居新农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农村祠堂建筑保护利用的总体思路为:以文物建筑的科学修缮为抓手,立足保护;以更新功能为手段,实施合理利用。加强投入,完善保护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农村祠堂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针对余姚农村祠堂建筑的现状,笔者认为,保护利用的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几条:
(一)加强规划职能,建立、完善农村祠堂建筑保护利用工作的长远机制
任何工作都应以规划为龙头,农村祠堂的保护利用工作尤为如此。首先,要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为基础,建立祠堂建筑的保护名录,根据其价值大小,适时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和保护建筑,赋予其法律地位,并及时编制保护利用的专项规划。其次,要将祠堂保护利用纳入各村镇的总体发展规划,严格落实与其保护级别相应的文物建筑本体及环境风貌保护要求,明确保护利用目标和基本设想。在新农村建设中,再不能走大拆大建的老路。
(二)强化投入机制,实施科学维修,全面改善祠堂的建筑质量目前,祠堂保护修缮的投入机制仍然比较薄弱,资金投入的来源单一,主要是各级财政拨款。应在进一步增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祠堂保护修缮投入的多元化模式,充分激发国家、集体、财团及村民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宽融资渠道,吸引全社会参与到祠堂保护事业中来。可尝试建立以村为单位的祠堂保护公会来运筹此一工作。此外,要坚决防止不当修缮行为。文物专业部门要积极宣传文物法规关于文物建筑修缮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并主导作好修缮方案和施工设计,全程参与维修的技术指导,切实贯彻“不改变文物原
状”的文物维修原则,履行好行业管理的职责,确保工程质量。通过实施科学维修,全面改善祠堂的建筑质量,为开展利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拓思路,实施祠堂功能更新,促进合理利用,全面提升祠堂建筑利用的整体水平
在当今社会,祠堂已不可能主要用于祭祀的目的,而面临功能更新的重要课题。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开拓思路,实施祠堂功能的合理转型和功能更新,是祠堂利用工作的关键所在。保而不用,就无法体现祠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疑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笔者认为,应在深入分析祠堂的建筑状况和价值的前提下,对现有祠堂进行多方面的利用。首先,祠堂可作为地方族群文化的展示场所,并可用于族群祭祀、团拜活动,基本上是传统功能的延续和深化;其次,祠堂可辟为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人可在祠堂里延续历史的记忆,借以丰富老年生活;第三,祠堂可作为各种主题展览馆、陈列馆,如书画馆、地方特色藏品馆、土特产展示馆、地方名人纪念馆等;第四、祠堂可作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项目展演馆。祠堂的氛围和格局很适合此类活动;第五,结合乡村旅游,可将祠堂开辟为探访乡村民风民俗的合适景点。祠堂建筑的宏伟,环境氛围的浓厚是一般建筑无可比拟的。除了上述以外,祠堂还可辟为农村图书馆、农民学校等。在利用方面,全国许多地方已有可资借鉴的做法,如广州将陈家祠辟为民俗博物馆,江西省将300多座祠堂分别用作乡村剧院、乡村文化信息中心、农民科技学校等,我省嵊州市把近200座祠堂开辟成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
(四)加强管理,落实制度,完善配套设施,是祠堂合理利用工
作顺利开展的必然要求
祠堂是具有重要建筑价值的古建筑,由于是木构建筑,加之年代久远,具有相对脆弱性,因此必须加强管理,完善配套设施,落实保护管理制度。安全工作上,最重要的是做好防火工作,完善防火设施和器具配备,并有专人管理或建立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另外要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日常维护和装修不能损害建筑原有格局、结构及基本风貌。利用项目也应与祠堂的基本格局结构相协调,并与祠堂的历史内涵与外延有一定程度的逻辑关联。
结语
祠堂作为传统建筑既有加强保护的客观要求,同时也面临功能更新的现实课题。保护与利用其实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加强保护,合理利用,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应当兼顾、进而实现互相促进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