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_十七年文学_整体评价的思考

合集下载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十七年文学”是指1949年至1966年这一时期的文学,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以下是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首先,“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前三十年文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文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变化和发展。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呈现了新的文学形态和运作机制,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机构和体制对作家的思想和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十七年文学”时期,作家们被归入了体制,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对于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虽然“十七年文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艺术性上的简陋,但它仍然是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如柳青、赵树理、周立波等作家的作品,对于在商业化和全球化时代成长的作家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文学经验和价值。

综上所述,“十七年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它对于研究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探讨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谈十七年文学

谈十七年文学

联系作品实际谈一谈你对十七年文学的理解认识。

十七年文学指文化大革命前的十七年,即1949年~1966年间的文学创作。

十七年——这是文学与政治相互交融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人们歌颂祖国,歌颂党,文艺作品多有歌颂的色彩。

十七年文学时期产生了很多艺术成就很高的文学作品,例如:《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红旗谱》、《青春之歌》、《上海的早晨》、《创业史》、《红岩》等。

还涌现出如杜鹏程、曲波、周立波、等优秀作家,老舍、田汉等老作家也奉献了不少好的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看出十七年文学的特征:首先,十七年文学是带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强烈的政治色彩的。

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

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杨沫的《青春之歌》就揭示了在阶级斗争、名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表明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的道路。

《青春之歌》是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35年一二·九运动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的。

主人公林道静是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她曾经是一个有着小资产情调的知识分子,但在后来五四思潮的影响下,她蜕变,一步步的蜕变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小说歌颂的是革命力量的不可战胜和人们对革命力量的追求。

然后,十七年文学创作普遍追求重大的社会题材,追求文学的史诗效果,也就是表现大的历史进程,和对英雄人物的壮美性格的崇高,在题材内容上拓展较宽,开掘较深,且多重视影响社会生活的富有社会意义的题材。

十七年文学的题材极具多样性,有对革命历史在现的题材,有农村题材的,有描写革命战争的,不论是《青春之歌》还是其他作品,都表现了一个大的进程,《青春之歌》以九一八事变和一二九运动为历史背景,以林道静的思想飞跃为进程,以此也表现了社会的每一进程。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

谈谈我对十七年长篇小说的认识十七年长篇小说定义:十七年小说专指1949年到1966年里出版的中国大陆的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的分期有多种分期。

最常见的就是三分法,按照政治来分期1949-1966(文革前)为十七年文学时期,1966-1976是文革文学时期,1978-?是新时期文学。

十七年文学时代风格政治色彩浓烈。

服务于政治,服从于政治。

十七年文学的说法本来就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它的划分是以政治分期为标准的。

当时,中国的革命事业刚刚胜利。

毛泽东曾经总结革命胜利的经验时说过,革命的胜利靠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文学在社会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起什么作用,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中央十分重视文艺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1949年后逐渐成为指导全国文学艺术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文艺思想。

这时期的文艺路线是:文学为政治服务,文学为工农兵服务。

文学别无选择的充当了生活教科书的任务。

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类型一方面出于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喜悦,更重要一方面出于要符合当时的文艺路线,把政治与艺术统一。

此时的长篇小说的类型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一方面从革命现实出发,但是另一方面在革命现实中展现的是美好胜利的明天。

所以此时一切批判、暴露社会黑暗,存在消极思想的文学一律没有生存的空间。

此时的文学体现的就是歌颂革命胜利,歌颂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美好的革命理想反应在作品中,让人们对美好的胜利的明天充满信心。

所以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从题材的摄取,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细节的细节,直至创作的全过程,用革命理想来指导对现实发展的描写,以此来激励人们前进。

在十七年的长篇小说中,作品成就高,称作文学界用八个字来概括了这八个优秀经典长篇“三红一创,青山保林”。

“三红一创”即《红日》(1957)、《红岩》(1961)、《红旗谱》(1957)、《创业史》(1960),“青山保林”即《青春之歌》(1958)、《山乡巨变》(1958)、《保卫延安》(1964)、《林海雪原》(1957)。

现当代文学论文——透过《红日》看“十七年”文学

现当代文学论文——透过《红日》看“十七年”文学

透过《红日》看“十七年”文学内容摘要:本文通过《红日》这部小说入手,发表一些对“十七年文学”的看法。

一个伟大的作家创作的最高标准和唯一标准应该是——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幸福、展现人的情感。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展现了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人,是因为它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那是经过了历史选择和人文识别的好作品,不存在什么颜色之分。

关键词:红日十七年文学经典“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如《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创业史》等等。

这一时期有众多作品因为选用了特定的几种题材,传达了特定的精神,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因而被称为“红色经典”。

“十七年文学”是极具时代特点的,那时的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形势造成了文学的跟从特征。

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也能体会到当时的文人在高昂的革命热情背后的小心翼翼。

建国之初,人民都沉浸在对中国共产党和领袖的崇拜之中,国人都非常昂扬向上,思想非常单纯。

这也不同程度的反映在文学作品中了,所以这一阶段的作品题材大约有三个:歌颂、回忆、斗争。

歌颂党、领袖、社会主义、人民;回忆战争岁月,回忆苦难年代,回忆过去生活;和帝国主义、资本主义、旧思想、旧观念作斗争。

这些都充满了时代特点。

《红日》是“十七年文学”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一部经典的“红色经典”。

作品以我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军的军事活动为主线,重点描写了涟水防御战、莱芜攻坚战和孟良崮围歼战等三大战役,成功塑造了军长沈振新、副军长梁波、团长刘胜、连长石东根、排长杨军等一系列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具有一定个性的作品。

陈其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对其的评价是:一、作品把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与风和日丽的日常生活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全面立体的展示了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二、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革命者的爱情,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很有意义的;三、作品真实地暴露了正面人物身上的缺点,在当时颇具新意;四、作品成功的刻画了作为反面人物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张灵甫及其下属的形象,真实的表现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十七年文学解读和评价

十七年文学解读和评价

十七年文学解读和评价
“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具有以下特点:
文学为政治服务的时代要求,使得文学创作具有一般的政治思想属性。

“艺术性第二”作为政治性的辅助要素,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经典具有相应的艺术优势和特长。

在这一时期,主流文学作品被推崇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从思想内容来看,作品能够体现坚定的阶级立场和崇高的思想性,从中可以看到时代精神的弘扬、正面人物的塑造,因而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从艺术角度来看,作品必有过硬的艺术技巧,是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产物。

然而,在当时很多批评家看来,这些符合创作规范的主流作品,也并非没有瑕疵和局限。

例如,审美性要素的“过度”追求,容易造成作品比例失衡,进而对作品的整体思想倾向产生一定影响。

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解读和评价,需要考虑到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读者的审美和价值取向。

浅谈十七年小说的总体特征

浅谈十七年小说的总体特征
片面追求风格,也是十七年小说的一大特征。十七年小说多采用章回体,延续传奇小说的叙事形式和内部构造。在传统的传奇小说中“复仇”、“血案”、人间黑白两道斗争,快意恩仇等是常见模式,而曲波的《林海雪原》开篇就以“血案”开始,土匪血洗杉岗村,尸横遍野,乡亲们的惨死,以少剑波姐姐的惨死为目标,首先就引出了“复仇”,于是正邪两边便开始了较量。其中情节曲折跌宕,小分队人员神出鬼没,出神入化,奇袭虎狼窝、智取威虎山、大战四方台等情节具有传奇小说色彩。
十七年小说还具有肯定歌颂现实的特征,多以农民、革命兵为主体,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斗争争取个人的提升,人生得到升华的特点。
总而言之,十七年小说总体特征较多,个人的视角不同,所得的总体认识也就不同。上述内容只是个人对十七年小说总体特征的一些认识。
其次,十七年小说具有“史诗”创作情结。陈平原在《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分析了“史传”、“诗骚”入小说的中国古典小说传统。他分析道“中国小说形式的发展受到历史著作的深刻影响,以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在评《水浒传》、《三国演义》、《金瓶梅》时,无不以《史记》相类比”,十七年小说创作便受到中国小说的“史传”传统影响。另一方面,这种“史诗”创作情结还受到外国的影响,尤其是前苏联“史诗”创作的影响,如托尔斯泰的创作,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的史诗性和英雄主义的影响。小说《保卫延安》便体现出了“史诗”创作情结,在对保卫延安那段历史进行重新想象、追忆中,再现了革命历史的辉煌和波澜壮阔,弘扬了革命的英雄主义。作品中的战斗场面规模宏大,战事跌宕起伏,高级将领的重大决策到基层连队的战斗场景,以及人民、游击队的斗争描写,都展现出革命历史的辉煌,形成一部壮丽“史诗”之作。
十七年小说还具有英雄崇拜心理的特征,重于讲述革命历史过程中塑造英雄形象,喜欢表现革命英雄主义和创作英雄典型,突出英雄人物的不可战胜的“超意志力”。在对正反面人物的描写刻画上极端化,正面的革命者坚韧、超能力,几乎没有缺点,而相对立的敌人则丑陋、狡诈,毫无人性。在《红岩》中,许云峰、江姐等英雄人物的“英雄意力”对英雄的崇拜都有表现,许云峰为实现暴动越狱,用双手挖出一条生还的通道,在挖掘过程中,手指被磨破流满鲜血,依然坚持,体现出超强的意志力。江姐受到敌人严刑拷打,受尽酷刑的折磨,仍然不泄露组织的机密。这两者在面对死亡时从容淡定,超然的态度也无不散发出“英雄意力”的光彩。在绝大多数的十七年小说中都塑造了英雄形象,《保卫延安》中的周大勇、《林海雪原》中的少剑波和杨子荣等都是受人崇拜的英雄人物。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

第23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5月Vol. 23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1“十七年”文艺批评述评齐玉朝徐丁林(唐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河北唐山063000)摘要:“十七年”文艺批评进程曲折,面貌复杂。

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整体环境较为宽松,文艺批评寻求着科学理性精神,但受“一体”文艺思想制约,批评开始向政治斗争异化。

50年代中后期,既有科学理性精神的高扬,又有科学理性精神的横遭践踏,科学理性与政治异化双重变奏的态势更为明显。

60年代初至“文革”前夕,文艺批评在阶级斗争语境中力图自救,最终又别无选择地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十七年”文艺批评;科学理性;政治异化;批评品格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1)03-0037-05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十七”年的文艺批评是整个文艺事业的组成部分,它同文艺运动、文艺思想斗争、文艺创作实践及文艺理论研究密切相联,对新中国“十七”年文艺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曾说过:“批评是科学。

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

”[1](P373)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也说:“批评──这意味着要在个别的现象里去探寻并显示该现象所据以出现的一般的精神法则,并且要确定个别现象和它的理想之间的生动的、有机的关系密切到什么程度。

”[2](P258)普希金和别林斯基在这里实际上界定了文艺批评的基本性质和职能,文艺批评要研究、分析作家、作品、文艺思潮及种种文艺现象,从中发现并总结出规律性,以超越具体文艺现象的理论形态,指导文艺创作和文艺欣赏等文艺实践活动。

文艺批评本质上是一种认知文艺的科学理性活动,基本目标在于促进文艺的发展、繁荣,建设性应该成为文艺批评活动的显要特性,这也是衡量文学史上某一时段文艺批评是否正常、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尺。

谈“十七年文学”

谈“十七年文学”

谈“十七年文学”内容摘要:“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

本文着重探讨了“十七年文学”中“战争文化”的印迹和“英雄崇拜”两个方面,认为我们的文学作品应该多关注人性,体现人文。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战争文化英雄崇拜人文“十七年文学”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历程。

在这一时期,产生了很多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如《红岩》《红日》《红旗谱》《林海雪原》《青春之歌》《创业史》等等。

"十七年",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只能算是极短的一瞬间;当它被赋予特指的含义、承担了特殊的历史内容的时候,却再也无法忽略它在文学史上的漫长——即使已经沉淀了半个多世纪,但依然是"活化石":那就是共和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中体现的两个方面。

一:那时的文学史上最浓重的一笔就是政治性凌驾在文学性之上,政治运动造成了文学的盲从特征。

面对那时的作品,我们几乎能真切的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作品被强行要求放进一个形势认可的政治思想和流行的政治倾向。

当高昂的革命热情替代了文学的现实创造和诗意境界,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与这些要求相适应的文学规范。

二:这十年的历程虽有种种的不足,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相当的地位的。

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十七年文学”有个重要特点,那就是战争文化印迹深重。

战争文化要求把文学创作纳入军事轨道,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一种动力。

战争结束后,随着全国革命的胜利,共产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必须用极大地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

但从历史发展来看,战争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要比人们所估计的长久得多,也深远得多。

当带着满身硝烟的人们从事和平建设事业以后,文化心理上依然保留着战争时代的印记:实用理性与狂热非理性的奇特结合,民族主义情绪的高度发扬,对外来文化的本能排斥,以及因战争的胜利而陶醉于军事生活、把战士军队生活方式视作最完美的理想境界,等等。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

对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十七年文学是指2000年至2017年间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涌现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作家。

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思考和探讨。

首先,十七年文学在形式上呈现出了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体裁和写作风格。

传统的长篇小说依然存在,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形式的作品。

此外,网络文学的兴起使得文学创作更加多元化和群众化。

通过网络平台,大众可以轻松地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也可以与作家进行互动和交流。

这些新的形式和渠道为文学的传播和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机遇。

其次,十七年文学的主题和内容呈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特点。

作家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关注和表达了当代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一些作品关注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探讨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技术等关系的变化。

另一些作品则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些作品的主题和内容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此外,十七年文学中还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

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以独特的视角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赢得了读者的关注和赞誉。

这些作家和作品代表了当代文学的先锋力量和创新精神,对于文学的发展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这些作家和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续文学的发展方向和创作风格。

然而,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评价也存在一些争议和质疑。

一些人认为,十七年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商业化和浅薄化的倾向。

随着文学市场的扩大和商业利益的影响,一些作品追求畅销和流行,而忽视了文学的深度和内涵。

此外,一些作品和作家被批评为迎合市场需求、模仿他人作品、缺乏原创性和创新性。

这些问题使得十七年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和批评。

总的来说,对于十七年文学的认识和看法应该是全面和客观的。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

试析“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与批评风尚―以《林海雪原》的早期批评为例论文关键词:《林海雪原》文学批评现实性传奇性真实论文摘要:“革命英雄传奇”《林海雪原》初版于1957年,1958年和1961年经受了两次大规模的评介。

第一次以专业批评家为主体,第二次则出现了大量群众评论。

两次批评活动都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为评价标准,强调作品的思想性、现实性、真实性与群众教育功能。

这些评介并非纯粹的文学批评,在理论探索上鲜有贡献。

要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思潮和文艺思想,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阅读那个时代对具体作家作品的评论,尤其是当这种评论较为集中,形成某个热点时。

初版于1957年9月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被当时的批评家看作“建国以来优秀作品之一”,在当时广大“工农兵群众”中影响非常大,不到一年即发行55万册。

由此也引发了批评家们诸多评论,这些初期的批评主要集中在1958年秋季以前。

检视这些主要是针对作品本身的评论,不难从中透视出一个特定时代(1949-1966,后来在当代文学史上被称为。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批评眼光和批评风尚。

《林海雪原》写的是解放战争初期,东北解放军一支36人的“小分队”在深山密林所进行的剿匪斗争。

它能够在“深人”“普及”到读者群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功,这其中的原因是批评者最先需要考虑的问题。

许多评论者都注意到这部作品具有鲜明的“独创性”,有人将它与《烈火金刚》等一同看作“一种特殊类型的小说”,并名之为“革命英雄传奇”,认为这种小说“比普通的英雄传奇故事要有更多的现实性……它又比一般的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更富于传奇性。

许多人的评论正是在这“现实性”与“传奇性”两方面及其关系上做文章,有的由“传奇性”又进一步得出作品的“民族风格”“民族特色”来。

说《林海雪原》“富有传奇色彩的特色”,甚而把这视为小说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这样的表述在当时的评论文章中极为常见。

而对所谓传奇性的理解,各人也都大同小异,并无争议,主要是指这样一些方面:故事情节的奇特与巧合;人物的大智大勇等经过“神化”的性格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的极度险恶与壮丽。

关于_十七年文学_整体评价的思考

关于_十七年文学_整体评价的思考

2007年6月第39卷 6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 Mont hly J un.,2007Vol.39 No.6文学艺术论评[编者按]“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价值理想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对“十七年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和评价成了新世纪当代学者相当沉重的一个学术话题,它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精神理念、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

本刊特地约请了四位学者,立足整体性评价这一高度与视界,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显示了这一领域某些前沿性的思考,希望它们对“十七年文学”研究有所推进。

价值重构与“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专题讨论)[提 要]吴秀明认为,对“十七年文学”应作综合整体评价。

它既是20世纪中国的“十七年文学”,也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同时也是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并高度一体化了的“十七年文学”。

张光芒认为,不能用硬性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十七年文学”,应该综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以“同情的理解”,作为历史叙述的前提,尤其应对生长于时代夹缝中的富有文化启蒙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出价值重估。

董之林则进一步指出了“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复杂性与艰难性,这是无法还原的历史,任何简单的评判都将失去意义,只有跳出预设的思维定式,借助理性的“知识考古”,才能达到评判的意义重构。

黄健则揭示了“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重构的内在联系,从现代性重建的视角反思“十七年文学”的得失与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价值重构 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28041(2007)0620101211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吴秀明(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无论就20世纪文学的宏观视野还是从当代文学的具体构架来看,“十七年文学”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它似乎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颇难跨越但又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关于_十七年_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_以赵树理小说为例_董之林

关于_十七年_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_以赵树理小说为例_董之林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董之林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念,基本否定了“十七年”文学,赵树理小说是其中典型的例子。

这种元叙述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内部就表现出知识等级化倾向。

赵树理坚持传统的文艺形式,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开拓了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文学途径。

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小说既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时代与社会的总体结构中被结构化地建立起来,由此突显出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边缘性体验及其特点。

重新阐释大众化时代所产生的这种文学形态,解释它对接受的传统定位,以及在尊重本土接受基础上多元的艺术取向,对认识当今大众文化市场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赵树理 边缘性体验 反思 历史相关性作者董之林,1952年生,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审(北京 100732)。

一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全面展开,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无不唯此是瞻,百年来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在这里形成一个爆发点,“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此趋势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现了一种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元叙述。

特别是对“十七年”文学,这种元叙述以服膺政治、否定个性为由,认为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什么文学价值,赵树理小说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当时对“十七年”文学的再叙述,“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工农兵方向”这些词句,已不再是评定标准;也与“文革”时期把作品统统斥为“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封资修黑货”不同。

可悲的是,建立在启蒙话语基础上的元叙述,具有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批判都难以企及的摧毁力量,甚至把这一时期的文学逐出了文学史讲堂。

在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性在“全人类”的名义下,不同于以往“阶级”革命的另一种粗暴,另一种粗糙。

这种粗糙究竟忽略了什么?中国作为跻身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行列的后来者,相对于主流,其文化和文学呈现出一种交互关系的边缘性。

“十七年文学”概念源起及其研究的合理性问题

“十七年文学”概念源起及其研究的合理性问题
次文代会所作报告是值得考察的。
《我国社会主义文
“十七年文学”概念产生与演变的历时过程中,分成
学艺术的道路》报告强调并阐述了“当代文学”的社会
“十七年文学”概念源起、
“遗产”还是“负债”、
“十七年
主义性质,这直接显然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编
文学”的文学分期问题三个方面,全面盘点与“十七年
撰。作为最早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著作之一,1962 年科
描述来界定“中国当代文学”。换句话说,
《中国当代
意见支持。比方说《林彪同志委托江青同志召开的部
文学史稿》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就是“社会主义文学”
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就认为,文艺界十六年基本
的代名词。从该书的《绪论》来看,编撰者具有明确的
上没有执行毛泽东的正确政策,而是一条与毛主席思
文学性质判断意识,这也能证明我们的假设:
84
南方文坛
2018.4
Southern Cultural Forum
“十七年文学”概念源起及其研究的合理性问题
罗长青
文学分期并不等同于简单的时间阶段划分,而是
包含复杂的文学史叙述逻辑,特别是对文学发展与演
变过程所作的界定,正因为如此,对文学分期的命名
研究提供参考。
一、

“新中国文学”

“十七年文学”
以“文学成就”与“斗争和经验”作为叙述对象
。如果
考察》对“新世纪文学”概念的关注⑤等。
我们将“文革”结束前的“新中国文学”与“文革”结束
当前学术界对“十七年文学”的研究成果不少,像
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概念进行比较,那就比较
董之林的《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
容易地看出“新中国文学”概念的文学性质所指:虽然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

十七年文学评价问题一只苹果,如果大部分烂了,说这是一只烂苹果,应该没有什么不妥吧?当然,你如果说,这只苹果还有一部分没有烂、可以吃,也自有道理。

但是你如果进而说,这只苹果有一部分没有烂,因而不能说是一只烂苹果,应当认为是一只好苹果,那就走向荒谬了。

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几年,有所谓“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兴起。

当时,有一个叫李剑的人写了《歌德与“缺德”》这样的文章,对揭露伤痕、反思历史表示了强烈的不满。

但李剑的文章立即激起批评界和广大读者的满腔义愤,批评界对之进行了集体声讨。

当时的批评家们,对《班主任》、《伤痕》、《枫》、《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记忆》、《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李顺大造屋》、《芙蓉镇》这一系列作品,是给予了热情的肯定的。

当时肯定这些作品的批评家,许多人已离我们而去。

但其中较年轻的一些人,至今还健在,还在发表着对文学的看法。

八十年代中后期,有所谓“先锋文学”的兴起。

徐星、刘索拉、马原、莫言、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被称为“先锋作家”的人,一时间成为议论的焦点。

“先锋文学”也造就了一批不遗余力地为之辩护的“先锋批评家”。

如果我的记忆不错,陈晓明就是由“先锋文学”所造就的批评家。

在“先锋文学”遭遇不少人的反感、质疑时,陈晓明一篇接一篇地发表着长文,从不同角度阐释“先锋文学”的意义和价值。

“先锋文学”之后,有所谓“晚生代”登场。

“先锋批评家”中的一些人,又顺理成章地成为“晚生代”的颂扬者和阐释者。

批评界肯定“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的理由,是这些作品具有着难能可贵的品质。

对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作家主体性的显现,是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可贵品质之一种。

而接通了、承续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则是这些作品所具有的另一种可贵品质。

这二者其实是密不可分的,或者说干脆就是一回事。

对这些作品的这种看法,后来成为“定论”,进入了文学史著作。

例如,洪子诚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在论及“伤痕文学”时,就说:“这些艺术上显得粗糙的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对个人的命运、情感创伤的关注,和作家对于‘主体意识’的寻找的自觉。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正文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 正文

从散文看十七年文学十七年文学是我国文学史上浓重的一笔,期间更是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

我想就散文这一方面谈谈十七年文学。

十七年的散文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五十年代前期,第二个阶段是六十年代前后。

两个阶段的作品都反映着当时的社会发展和时代特色,从两个阶段的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方向以及人们关心的话题,也可以看出十七年文学做出的贡献与存在的不足。

首先,五十年代前期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写的是一位名叫陈伊玲的女子在一次音乐考试的复试中发挥失常,因而引起音乐专家苏林教授的疑惑,在散文最后由陈伊玲的弟弟交代出事情的缘由,结局柳暗花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文中这样写到,“从孩子口里知道,他的姊姊是个转业军人,从文工团回来的,到上海后就被分配到工厂里担任行政工作。

她是个青年团员,——一个积极而热心的人,不管厂里也好,里弄也好,有事找陈伊玲准没有错!还是在两三天前,这里附近因为台风而造成电线走火,好多人家流离失所,陈伊玲就为了安置灾民,忙得整夜没有睡,终于影响了嗓子。

第二天刚好是她去复试的日子,她说声“糟糕”,还是去参加考试了。

”从陈伊玲复试失常的真相描述中,可以看到作者着力点染一个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的人物形象,介绍其先进行为,在中国革命建设中贡献着自己微弱而又关键的力量,在为难关头,一心只想着集体想着帮助别人,而忘了自己,她所富有的这种集体主义与奉献精神,正是那个年代所提倡与歌颂的。

同样,正面叙写人物形象的作品,还有六十年代前后穆青创作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作品主要写了焦裕禄同志参加革命工作十八年间,一贯听党的话,对党的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

全文大篇幅详细地叙述焦裕禄的服务人民,不顾自身的事迹,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焦裕禄同志在党的哺育下,从一个受尽日寇、地主残酷压迫的长工,迅速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怀着刻骨的仇恨,大智大勇的和敌人进行了顽强的战斗;在暴风骤雨的土改运动中,他不畏艰险,勇作勇为,积极参加了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斗争;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他勤学苦练,又红又专,成为工业战线上的一名尖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大自然的搏斗中,他以最大的胆略,喊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最强音:“不制服兰考的‘三害’死不瞑目!””焦裕禄同志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结合作品谈谈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结合作品谈谈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的认识

结合作品谈谈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特征的认识之中.。

十七年文学作品虽有种种的不足,但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是占有相当的地位的。

在中国近、现、当代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的艺术内涵。

集中体现于三红一创,青山保林——《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

其作品都体现着如下的特点。

一、史诗创作情结。

写作类容都为有关新中国的重大历史或者有特别意义的事件为落点,用极大的篇幅笔墨去渲染。

营造史诗性的效果。

如《红日》描写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社会主义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林海雪原》描写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

《红旗谱》将故事背景置于大革命失败前后十年革命斗争的历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两家农民三代人和一家地主两代人的尖锐矛盾斗争,以“反割头税”和“二师学潮”为中心事件,展示了当时农村和城市阶级斗争和革命运动的壮丽图景。

《红岩》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斗争;小说把反动派在全局上不可逆转的覆灭命运,与局部上的气势汹汹,疯狂镇压;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与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统一起来。

《山乡巨变》完整地描写了湖南省一个叫清溪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发展过程,艺术地展现了合作化运动前后,中国农民走上集体化道路时的精神风貌和新农村的社会面貌。

二、英雄崇拜心理。

《林海雪原》中的杨子荣是聪明,机智勇敢的化身,上演了一场绝妙的“无间道”,为了进一步了解威虎山匪帮的情况,提出打入匪帮的内部,乔装成成土匪,只身来到威虎山,机智的回答了“八大金刚”盘问;在座山雕精心布置的“与来袭共军激战”的战斗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识破诡计,将计就计乘机送出所摸清楚的情报,并且打入敌人内部。

在年三十为威虎山摆“百鸡宴”一场中,“明修栈道,暗度成仓”把山贼玩转于手掌之中。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_对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梳理和理性评价

当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思考_对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的历史梳理和理性评价

架, 影响甚至规范了写作上的一种模式。该体系、体 制、框架和模式, 尽管在后来的运动中也遭到过诋毁 批判, 但其建构起来的有关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话 语方式和基本价值评价体系, 一直延续至今, 并为当 前建国后文学史研究提供着富有思想和实践启迪的
既受到比较广泛关注、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命题和 话语资源。
因此, 本次会议将为推动我国在新型食品的研发与 学 科学评价技术和体系的建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术

黄健 : 教授 。 Tel: 0571- 88273320
E- mail: simonhj@sohu.com

21
专题述评

2007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出现了新局面, 涌现出大 量的新信息。首先当代文学的生成环境与建国初期 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 而且这些变化还在继续扩大、 增加, 同时, 对于文学以及文学史的认识, 包括对于 当代文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认识等, 在学术思想领域 也引发出了多次范围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形成的 认识, 对当代文学已经确立起来的基本话语方式进 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清理与辨析, 对当代文学在其 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建立起来的, 不仅不同于而且要 高于此前文学的“等级”评价体系和阐释框架进行了 解构和重构。上述研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 即将“当 代文学”作为 20 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环 节, 将其纳入到“ 五 四 ”以 来 的 中 国 文 学 的 整 体 系 统之中进行定位和评价, 同时又将这一时期的 中国文学纳入到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世界文 学框架中进行比较和分析。与上述研究实践相 伴随的, 就是当时学界提出的一种具有一定代 表性的认识, 即希望“改变这门学科原有的性 质, 使之从隶属于整个革命史传统教育的状态 下 摆 脱 出 来 , 成 为 一 门 独 立 的 、审 美 的 文 学 史 学 科 ”。 作 为 上 述 讨 论 和 研 究 的 成 果 , 出 现 了 由 洪 子 诚 编 著 的《 中 国 当 代 文 学 史 》和 陈 思 和 编 著 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等 40 余种当代文学通史和 专著及 60 余种各种文体史、思潮史著述。这些著述 在 文 学 观 念 和 文 学 史 观 念 、思 维 方 式 、文 学 审 美 、艺 术价值以及文学语言等方面, 对 20 世纪 80 年代以 前的当代文学史叙述阐释进行了反思和超越。

论_十七年文学_的矛盾性特征_兼谈整体研究的几点思考_吴秀明

论_十七年文学_的矛盾性特征_兼谈整体研究的几点思考_吴秀明

“十七年文学”是当下文学研究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

就其整体历史和性格而言,它的重要特征在于自我本体的矛盾性:它既是高度一体化的,又是充满异质性的,是一体与异质之间的复杂缠结;完整的“十七年文学”,就是由这一体化与矛盾性两部分组成。

本文通过具体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分析,探讨它的矛盾性表现的三个层面及其存在的两个原因。

在此基础上,再就如何进行“十七年文学”整体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吴秀明论“十七年文学”的矛盾性特征———兼谈整体研究的几点思考近些年来,随着认知的深化,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研究在经历了上世纪80、90年代的落寞之后又呈现出了明显的升温态势,并相继推出了一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

如董之林的《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程光炜的《文学想象与文学国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1949—1976)》、唐小兵的《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丁帆等的《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李扬的《抗争宿命之路》、贺桂梅的《转折的时代———40—50年代作家研究》、蓝爱国的《解构十七年》等;还有一些新编的教材,如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孟繁华、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

但这毕竟是初步的,它与此前的现代文学研究和此后的新时期文学研究相比,都有相当的距离。

在“十七年文学”“是什么”、“怎么样”等基本问题上,存在着显见的歧义。

也有的文学史著作和作品选(特别是现当代文学“打通”的文学史著作和作品选),出于各种考虑,索性压缩乃至抽去这一时段的文学,使之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变成一种“空白”或“准空白”。

这种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七年文学”研究的滞后,同时也对“十七年文学”的总体评价提出了新的挑战。

显然,在整体文学、文化研究不断走向理性与成熟的情况下,任何仅从一个角度做出的肯定或否定都是不合适的。

事实上,“十七年文学”无论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短时段”文学,还是就其与“长时段”20世纪文学之间的关系来看,都蕴含着非常丰富复杂的内涵。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如果单纯地将这一现象视为作品的弱点,无异于建议作者去走那种主流的“标 准化”创作风格。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析可以发现,十七年文学批评在弘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也 存在着视界不够开阔、思想深度不够等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它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创作模式 和审美标准,为推动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赵树理笔下的妇女解放并非一帆风顺。事实上,这种解放面临着重重困 境。在《李有才板话》中,喜梅嫂子的命运就是典型的例证。她受到婆婆的压 制,无法自主决定自己的生活,而当她有机会争取自己的权利时,却受到了社 会的冷遇和压力。这一现象揭示了妇女解放的内在矛盾和限制。
赵树理以他独特的笔触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妇女的困境,同时也展示了劳动 在推动妇女解放中的重要作用。劳动不仅改变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也为她们提供了自我实现的可能。然而,这种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 社会、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努力和推动。
总的来说,汪曾祺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他在十七年文学时期内,以自己独 特的风格和主题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充满了美的力量,让人们在阅读 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他也尊重传统文化,注重细节描写,让人 们在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平淡而真 实的写作风格,也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 赵树理小说为例
标题:"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 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中,对“十七年”文学的探讨一直具有重要意义。这一 时期,文学被高度政治化和一体化,表现出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然而,这种 总体性的特征并不能完全涵盖“十七年”文学的多样性。本次演示将以赵树理 的小说为例,对“十七年”文学的多层次性进行深入探讨。

“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经验的多维反思

“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经验的多维反思

“十七年”文学批评历史经验的多维反思目录一、内容简述...............................................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2 (二)文献综述.............................................3 (三)研究方法与路径.......................................4二、“十七年”文学批评概述.................................5三、“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经验...........................6 (一)政治与文学的关系.....................................71.政治对文学创作的直接影响................................72.文学对政治宣传的功能....................................8 (二)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的关系............................101.社会现实对文学创作的主题选择...........................112.文学作品对社会现实的反映与批判.........................12 (三)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141.文学批评对文学创作的指导作用...........................152.文学批评自身的独立性与开放性...........................16四、“十七年”文学批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18 (一)政治干预与文学自由的平衡问题........................19 (二)文学批评的客观性与公正性问题........................19(三)文学批评的多元化与包容性问题........................21五、“十七年”文学批评的历史启示..........................22(一)坚持文学的独立性与自由性............................23(二)关注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的关系........................24(三)加强文学批评的客观性与公正性........................25六、“十七年”文学批评的未来发展..........................27(一)拓展文学批评的视野与领域............................27(二)创新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手段............................29(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30七、结论..................................................31(一)研究总结............................................32(二)研究展望............................................33一、内容简述“十七年”文学批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前的一个特定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活动主要受到政治的影响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6月第39卷 6月号学术月刊Academic Mont hly J un.,2007Vol.39 No.6文学艺术论评[编者按]“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阶段。

在价值理想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如何对“十七年文学”进行整体性研究和评价成了新世纪当代学者相当沉重的一个学术话题,它涉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精神理念、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

本刊特地约请了四位学者,立足整体性评价这一高度与视界,对此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显示了这一领域某些前沿性的思考,希望它们对“十七年文学”研究有所推进。

价值重构与“十七年文学”的整体评价(专题讨论)[提 要]吴秀明认为,对“十七年文学”应作综合整体评价。

它既是20世纪中国的“十七年文学”,也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同时也是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并高度一体化了的“十七年文学”。

张光芒认为,不能用硬性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十七年文学”,应该综合那个时代的文化生态,以“同情的理解”,作为历史叙述的前提,尤其应对生长于时代夹缝中的富有文化启蒙意义的文学作品,作出价值重估。

董之林则进一步指出了“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复杂性与艰难性,这是无法还原的历史,任何简单的评判都将失去意义,只有跳出预设的思维定式,借助理性的“知识考古”,才能达到评判的意义重构。

黄健则揭示了“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重构的内在联系,从现代性重建的视角反思“十七年文学”的得失与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现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 价值重构 现代性[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28041(2007)0620101211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吴秀明(浙江大学中文系,浙江杭州310028) 无论就20世纪文学的宏观视野还是从当代文学的具体构架来看,“十七年文学”都是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它似乎成为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颇难跨越但又必须要跨越的一道“坎”。

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作为特定历史阶段和文化现象的“十七年文学”才逐渐浮出水面,受到各方面的普遍关注。

尽管在“十七年文学”“是什么”、“怎么样”以及文学资源的评判和转换等问题上彼此存在明显的歧义,但要求摆脱旧有的政治决定论的思维模式,努力构建合历史、合目的也合乎文学本义的新的阐释体系,则已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

这说明,现当代文学学科正在不断地走向理性和成熟。

现在的问题是:在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化现象(如潜在写作、民间意识、文化体制)解读和文学史编・101・写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在大的关乎“十七年文学”整体历史和性格评价方面则似无实质性的突破。

从研究思路上看,解构多于建构,批判胜于建设。

有些论者在指出他人研究存在问题时,往往引经据典,宏论滔滔,对之作富有深度的批判和质疑;但一俟涉及“应该怎么办”即讲建设这个话题,常常就语焉不详或巧妙地予以回避,相当程度地出现了失语。

这种情况,一方面反映“十七年文学”的内在复杂———它既是高度一体化的,又是充满异质性的,是一体与异质之间的复杂缠结;同时也说明批评主体不够强健,它还没有真正达到同化客体,并用整体开放的观点理性地把握对象的境地。

而后者,反过来又不能不影响“十七年文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层次。

基于此,我认为在保持原有学术优势、继续进行文化批判的同时,有必要调整和改变目前相对比较分散孤立的研究格局,倡导一种融批判与建设于一体的整体性的研究思路。

在上述具体问题和各个方面研究都有明显突进的情况下,现在该是到了将它们整合并进行整体研究的时候了。

这或许是“十七年文学”研究寻求新的突破的一条途径,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个责任。

众所周知,“十七年文学”不同于“五四”文学,甚至不同于延安解放区文学,此时共产党已成为执政党,它对文学文化的领导由纯科学的理论想象进入到具体的“政党实践”阶段,带有明显的实践操作色彩,这就使它较之一般文学更复杂也更具整体性、探索性的特点。

这也是落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选择的不同于常规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另一种文化发展的范式,是毛泽东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而与列宁更为接近的原因之所在。

另一方面,“十七年文学”在生产和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与时代、社会保持同构对应的关系,而且也被纳入到“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体制中,当作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这里,它既有存在的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也有特定历史阶段造成的文化尴尬和悖论,当然更有我们自身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文艺政策与文化生态方面的问题。

所有这些,都需要谨慎地予以分析和清理,作出恰如其分的历史评价。

即便是认定“十七年文学”就是哺育红卫兵的“狼奶”,那也要进一步追问“狼奶”是从哪里来的,与现代文学及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将其还原到特定的“历史场域”中作整体综合的考察。

实际上,“十七年文学”毕竟是20世纪中国的“十七年文学”,是具有三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的“十七年文学”,同时也是与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密切关联甚至被它们高度一体化了的“十七年文学”。

我们不应该割断它与它们之间的内在的精神血脉的关系。

那时文学政策的制定者和文学生产的管理者从毛泽东到周扬到历届作协领导人,他们从来不是就文学谈文学,而是从一体化的高度关照文学。

无论是批判(如批判电影《武训传》和胡风的文艺思想),还是推崇(如推崇“大跃进”民歌和政治抒情诗),都基于这样的立场对它进行定位。

“十七年文学”的复杂和内在的矛盾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对它采取任何简单肯定或否定方式都是不合适的。

至于像有些人那样用“五四”时期所谓的“人的文学”的标准来对它进行考察,尽管这自有一定的合理性且提出的问题相当尖锐有力,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也击中了问题的本质和要害,但从“十七年文学”存在的实际情况看,这样的评判恐也有失简单,我以为是存在批判性有余而同情性理解不够的问题,它忽视了“政党实践”阶段不可避免的文学与政治的复杂关系,容易遮蔽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中富有价值的新内涵。

从这个意义上,我赞同这样一种文学主张:梁生宝形象虽然在艺术审美价值上不如梁三老汉形象来得丰满立体,但是从构建新的文化形态角度看,他较之梁三老汉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在他身上集中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文化所固有的理想和精神价值的特质。

因此,他在文学史上的意义要大于梁三老汉。

可惜的是,在“人的文学”的标准下,我们遮蔽的不仅仅是梁生宝形象的价值意义,而且还包含许多至今仍弥足珍贵的理想、崇高、信仰一类的精神遗产,这是值得深思的。

我们可否对自己原有的文学观念和价值标准进行必要的反思呢?当然,严格地讲,“十七年文学”的整体叙述史几乎与其发生史一直相伴随,直至今日依然处于一种整体再叙述或者再评价的变动之中。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十年之际,就已经出现了不少以新中国成立之后的文学为独立研究阐释对象的文学史著述。

这些著述与第一个十年之间权威领导人对于新中国文学或者社会主义文学的阐述、各种文艺运动中对于社会主义文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讨论、大量作家的具体创作一起,不仅共同构成了这一阶段文学的主要内容,而且也逐步确立了“十七年文学”的评价标准和阐释体系,影响甚至规范了当代文学创作上的一种模式。

上述标准、体系和模式尽管在后来的运动中也曾遭到过批判,但其构建起来的有关・201・学术月刊 2007・6社会主义文学的基本话语资源一直延续至今,并在20世纪80、90年代的“重评”、“重写”和“重排”活动中有突破性的进展。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超越过去的文学进化论、阶级论以及启蒙论的阐释体系,将其纳入到“20世纪中国文学”乃至更加开阔的“世界文学”的整体框架中进行定位评价。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在总结已有学术成果和对现代性深度反思的学术思想基础上,对此进行重构,以避免重蹈过去曾经有过而且在今天还时有呈现的不同于“阶级”、“革命”的另一种粗暴或粗糙。

实践表明,当代文学中的“十七年”研究是一项敏感、复杂的跨学科的系统工程,它难度大,涉及面广,目前显然很难提出重构的具体方案,但其根本的要义还是可以把握的,那就是:立足当下精神构建的价值诉求,顽强地回到“十七年文学”历史和经验本身,从中探寻或整合一个同时涵盖“一体”与“异质”两种要素的整体性的逻辑框架和评价体系。

而要实现这一点,落实到具体的研究上来,我认为至少在当下,应着重处理好以下两个关系:首先是不同知识谱系之间的关系。

即在研究时不仅要发挥各知识谱系自身的优势及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而且还要注意不同知识谱系之间的对话、交流、沟通和整合。

大家知道,最近几年有关“十七年文学”的研究在文学和文化两方面都出了不少成果,其中有的还颇具原创性。

但由于受到知识谱系的限制,不少研究往往拘囿于某一具体问题,各说各的,思维观念比较偏狭。

为此,我们有必要在知识谱系方面向异质的“他者”寻求借鉴。

这里所说的异质的“他者”到底包括哪些方面,当然不是这篇短文所能回答了的,但我想在目前是可以而且有必要对布尔迪厄、利奥塔、福柯等西方后现代有关知识分子应该参与现实政治同时又要保持自己作为专门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自主性以及有关知识分子如何进行重新启蒙,实行后现代语境下的话语重构等观点给予应有的重视。

尽管他们的知识谱系颇多极端之处,并夹杂不少虚无和迷茫的成分,但它因源于欧洲经验和苏联经验这样两个历史背景而又融入了当下西方生存现实的体验,因而对于我们重新审视被锁定在高度专业化知识“场域”的“十七年文学”研究,无疑是一个难得的补充,至少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为我们提供启迪。

经验告诉我们,任何的知识谱系都是有局限的,知识的单一只会导致思维的单一。

为此,我们有必要打破现有壁垒森严的知识边界,寻求彼此之间的对话交流,包括文学知识谱系内的跨学科的对话交流,也包括文学知识谱系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学术等非文学知识谱系的跨学科的对话交流,探寻它们彼此之间互渗互补的可能性,在知识谱系和范式的运动中拓宽思维视野,找到对“十七年文学”富有新意和深度的解读。

其次是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之间的关系。

文学文本解读是这几年学术研究的亮点,不少学者根据解构主义有关文本“矛盾事物的同时并存”的理论和中国传统的感知体悟的批评原则,在呈现“十七年文学”遭受创伤的同时发见了不少被遗忘、遮掩和涂饰的多元复杂的内涵,展示它的“无法消泯的异质性”。

这较之前些年“重评”、“重读”时曾有过的用政治定性取代具体艺术分析,因而对“十七年文学”采取一概否定的简单化做法,无疑是一大进步,它表征了学术界一次重要的理性回归。

但是回到文学文本,并不等于将文学文本当作与外在社会文本毫不相干的纯粹语码。

毕竟十七年的文学文本是受压抑的,它的显性乃至隐性层面都明显地烙上那个时代共有的印记。

作家不可能真正排拒外部政治权力对它的控制和渗透,它的文学文本写作也不可能不具有现实的指向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