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浙教版语文一下《皮球浮上来了》ppt课件2

合集下载

34《皮球浮上来了》_模板

34《皮球浮上来了》_模板

34《皮球浮上来了》_模板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

2、巩固四素句,能用“孩子”说一句四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巩固掌握四素句。

教学难点:知道皮球浮上来的原因及用“孩子”说四素句。

教具:幻灯片、小黑板、量筒、玻璃杯、乒乓球、一盆水教学过程:一、复习学过的生字词:1、用小黑板出示:皮球、浮上来、孩子、跳高、树洞、很深、灌到、灌满、盆子。

2、说说你是用什么识字法来认识这些字:皮、球、盆、跳二、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

问: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2)第一句写了谁在干什么?(板书:拍皮球)(3)这句话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高兴)师生齐读这一句。

(4)他们正玩得高兴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指名回答,教师并板书:一跳、树洞)(5)做实验,把乒乓球放在长筒瓶内。

(6)齐读第二句。

(指导用着急的语气朗读)(7)皮球为什么拿不出来?(指名回答,板书:很深)过渡:当皮球拿不出来时,这些孩子怎么样做呢?现在,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导看图。

(2)朗读第二自然段(分组读),并理解其内容:A、把孩子想办法拿球的动作“.”标出来。

(“打”、“灌”)要求全体同学表演这两个词的动作。

(板书:打水、灌)B、孩子们用什么东西打来水?水灌到什么地方?水灌满后皮球怎么啦?(指名回答,教师并用实验模具来进行直观演示)(3)请个别学生做实验演示,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拿皮球的过程。

(4)指导学生用开心的心情朗读这自然段。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

)(5)利用板书,背诵课文。

4、小结课文:学习这篇课文后你们说这些孩子是些怎样的孩子?(指名回答)随后进行思想教育:所以,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做个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孩子。

过渡:现在,看看哪位同学是个爱动脑筋、爱想办法的孩子,能回答以下的问题。

5、引伸课文:(1)用幻灯片出示故事:(教师朗读)有一回,几只猴子在大树下做游戏,它们玩得很高兴。

最新文档-一年级下语文课件-皮球浮上来了_浙教版-PPT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一年级下语文课件-皮球浮上来了_浙教版-PPT精品文档
34 皮球浮上来了
• 小朋友在干什 么?
他们为 什么要 灌水?
• (1)理解“掏、夹、钩、灌 ”的意思。
• (2)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句 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小朋友在干 什么?
发生了什么 事情?
• (1)有哪些小朋友想了办法 ?
• (2)他们想了什么办法?结 果怎么样?
找一找
•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 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办法。” 她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叶莉说:“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子去钩, 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 树洞里灌满了 水时会怎么 说?
• 填空,再读一读。
• 1、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 球( 一)跳,掉进( 树)洞里了
• 2、大家把水(
就( )浮了上。来
)树洞里,皮球
谢谢!
xiexie!
读一读
高兴
激动
马龙说:“我有 办法。”伸他手 到树洞里掏去 , 掏了一会儿,掏不 着。
难 过 失 望
• 找一找(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
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 读一读(心情:高兴、激动;难过、失望)
• 演一演(掏)
• 朱文想出了一 个好办法,叫 大家都打一盆 水来,你一盆, 我一盆,把水 灌到树洞里。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皮球浮上来了》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皮球浮上来了》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皮球浮上来了》教学目标:1.知道皮球能在水中浮起来,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2.学会“球,孩、洞、东、叶、根、打、文”8个生字。

理解“皮球、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词语的意思。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球、孩、洞、东、叶、根、打、文”8个生字;理解“皮球、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学习第34课《皮球浮上来了》,什么叫“浮”?(比水轻的东西,漂在水面上。

)“浮”的反义词是“沉”,什么叫“沉”?(比水重的东西,落在水底。

)②教师在大口瓶里放些水,然后再把铁、石头、纸、塑料、泡沫、皮球等放进去,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沉在水底?③导人:课文中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教学“孩”)知道皮球是浮在水面上的,他动脑筋解决了一个问题,他遇到了个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①教师范读课文。

②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孩子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想办法的?(三)看图读课文,教学生字①请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于什么?发生一件什么事?②课文哪一段是在写这幅目的意思?(第1段)齐读第1段。

③看图读对应课文。

说说李龙有什么办法?(学习生字“伸”,注意翘舌音。

)④看图读对应课文。

说说叶青有什么办法,(学习生字“根”、“枝”。

)⑤看图读对应课文。

说说张远有什么办法?⑥读吴文想出好办法这一段。

(学习“文”。

)⑦读全文。

⑧连一连,读一读。

李龙用手掏钧不起叶青用树枝夹浮上来张远用钩子钩掏不着吴文用水灌夹不住(四)巩固练习①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形式)③做“摘果子”识字游戏。

(五)作业抄写生字8个。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孩、洞、文、球、根“5个生字,其余3个生字自己临写。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遇到困难要多动脑筋。

皮球浮起来

皮球浮起来

《皮球浮起来》教学目标:1.知道皮球能在水中浮起来,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2.学会“球,孩、洞、东、叶、根、打、文”8个生字。

理解“皮球、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词语的意思。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球、孩、洞、东、叶、根、打、文”8个生字;理解“皮球、村洞、伸手、树枝、钩子”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学习第34课《皮球浮上来了》,什么叫“浮”?(比水轻的东西,漂在水面上。

)“浮”的反义词是“沉”,什么叫“沉”?(比水重的东西,落在水底。

)②教师在大口瓶里放些水,然后再把铁、石头、纸、塑料、泡沫、皮球等放进去,让学生说说哪些东西浮在水面上?哪些东西沉在水底?③导人:课文中有一个聪明的孩子(教学“孩”)知道皮球是浮在水面上的,他动脑筋解决了一个问题,他遇到了个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①教师范读课文。

②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孩子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们是怎样想办法的?(三)看图读课文,教学生字①请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人,他们在于什么?发生一件什么事?②课文哪一段是在写这幅目的意思?(第1段)齐读第1段。

③看图读对应课文。

说说李龙有什么办法?(学习生字“伸”,注意翘舌音。

)④看图读对应课文。

说说叶青有什么办法,(学习生字“根”、“枝”。

)⑤看图读对应课文。

说说张远有什么办法?⑥读吴文想出好办法这一段。

(学习“文”。

)⑦读全文。

⑧连一连,读一读。

李龙用手掏钧不起叶青用树枝夹浮上来张远用钩子钩掏不着吴文用水灌夹不住(四)巩固练习①读生字卡片。

(开火车形式)③做“摘果子”识字游戏。

(五)作业抄写生字8个。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孩、洞、文、球、根“5个生字,其余3个生字自己临写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665 师板书“谁”、“办法”、“结果”通过教师板书问题关键词读课文。

培智人教版《语文》5皮球浮上来了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培智人教版《语文》5皮球浮上来了优质公开课获奖课件
培智人教版《语文》 5.皮球浮上来了
Hale Waihona Puke 5、皮球浮上来了1几个孩子在大树下拍皮球。皮球一跳 ,跳到树洞里。树洞很深,皮球拿不出来 了。
2有个孩子用盆打来水,把水灌到树洞 里。水灌满了,皮球浮上来了。
《皮球浮上来了》
pí fú pᾱi
皮 浮只拍
dòng shēn nά
洞深拿
《皮球浮上来了》
皮球 拍皮球
很深
浮上来
树只洞
拿出来
思考:
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 有几句话?
17、皮球浮上来了
1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掉进一 个树洞里了。树洞很深,皮球拿不出来了。
(3句话)
2有个孩子用盆打来水,把水灌到树洞里。水灌 满了,皮球浮上来了。(2句话)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皮球一跳,掉进一个 树洞里了。
合作探究: 大家是怎样拿到皮球的?
实验:
大家都来试试!
以水杯替代树洞,以乒乓球 替代皮球,演示课文中小朋友取 球的过程。
通过课文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做?
遇到问题,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 努力克服困难。
同时,我们要做一个懂科学、爱科 学的好学生。
巩固练习:
用手掏 用树枝夹 用钩子钩 用水灌
掏不着 夹不住 钩不起来 浮上来
思考: 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呢?
几个孩子
在大树下
拍皮球
皮球掉进树洞里
第一自然段:
几个孩子在大树下拍皮球, 皮球掉进树洞里了 。
第二自然段:
有个孩子用盆打来水,把水灌到树洞 里。水灌满了,皮球浮上来了。
孩子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皮球浮上来了!
思考:
皮球为什么能够浮上来?

17、皮球浮上来了

17、皮球浮上来了

用树枝夹
用钩子钩 用水灌
夹不住
钩不起来 浮上来
作业:
思考: 轮船为什么能在海上航行?
课件制作者:陈艳 刘翠梅 课件配音:陈艳 课件内容:《皮球浮上来了》第二课时 音乐:《小白船》 授课班级:三年级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
17.皮球浮上来了
山东省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 陈艳 刘翠梅
17、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掉 进一个树洞里了。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 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 办法。”她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 夹不住。叶莉说:“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 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大家都打一盆 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灌到树洞里。树 洞里灌满了水,皮球就浮上来了。
大家是怎样拿到皮球的?
大家都来试试!
实验: 以水杯替代树洞,以乒乓球 替代皮球,演示课文中小朋友取 球的过程。
通过课文学习,我们应该怎样做?
遇到问题,我们要动脑筋,想办法, 努力克服困难。 同时,我们要做一个懂科学、爱科 学的好学生。
巩固练习:
人物 马龙 石宏 叶莉 朱文 办法 用手掏 结果 掏不着
思考:
马龙、石宏、叶莉的办法成 功了吗?
没有成功!
第三自然段: 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大 家都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 把水灌到树洞里。树洞里灌满了水, 皮球就浮上来了。
孩子们又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皮球浮上来了!
思考: 皮球为什么能够浮上来?
因为水有浮力,水的浮力把球 托出来了。
合作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
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 有几句话?

17 皮球浮上来了 (第二教时)

17  皮球浮上来了 (第二教时)

17 皮球浮上来了(第二教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掏、夹、钩、灌”的意思。

2.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图片等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

2.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多层次的练习,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及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遇事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皮球浮上来了的原因。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教具准备课文挂图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1.出现六个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掏、龙、夹、钩、莉、灌)2. 总结评价词语的学习情况。

请学生复述课文中相关的句子。

二、激情导入1.课件出示一张小朋友往树洞灌水的图片及问题:小朋友在干什么?引导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课件出示另一个问题:小朋友为何要往树洞里灌水?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小朋友们为何要往树洞里灌水呢?师板书课题。

3.课件出示学习任务。

三、探究新知1.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读完课文你就会知道为何要往树洞里灌水了。

手语还有不会的可以互相学一学。

2.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课文。

第一自然段有几个句子?这个句子讲了什么事情?3.课件出示两张图片及问题。

请学生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内容。

4.自主学习(学习第二、三自然段)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思考问题:(1)有哪些小朋友想了办法?(2)他们分别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5. 师板书“谁”、“办法”、“结果”通过教师板书问题关键词读课文。

6 .合作探究小组谈论完成表格内容。

师巡回指导。

7 .交流汇报(1)学习马龙的方法A.在课文中找出描写马龙的句子,请同学在课文中上画出来。

B.说一说马龙的办法是什么?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C.马龙是怎么掏的?请学生表演。

D.马龙有没有掏着皮球?E.想一想马龙说,我有办法时心情怎样?读出马龙的高兴、激动。

17、皮球浮上来了

17、皮球浮上来了

马龙 说:“我有 办法。”他 伸手到树洞 里去掏,掏 了一会儿, 掏不着。
17、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掉 进一个树洞里了。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 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 办法。”她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 夹不住。叶莉说:“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 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大家都打一盆 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灌到树洞里。树 洞里灌满了水,皮球就浮上来了。
动脑筋想办法:
有一天,乌鸦飞 了好远的路,口渴了, 到处找水喝。飞着飞 着,乌鸦看见一个瓶 子,瓶子里有水,可 是,瓶子里水不多, 瓶口又小,乌鸦喝不 着水,怎么办呢?同 学们能帮助乌鸦想办 法喝水吗?
为什么淌过河以后,白 驴脚步轻又快,黑驴慢慢落 后边?
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方法, 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爱迪生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六册
17.皮球浮上来了
有一天,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 大家玩得可高兴了。
突然,皮球一跳,掉进一个树洞里了。
读课文二、三自然段思考:
文中的孩子们都想了什么 办法拿皮球?结果怎样?
17、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掉 进一个树洞里了。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 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 办法。”她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 夹不住。叶莉说:“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 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大家都打一盆 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灌到树洞里。树 洞里灌满了水,皮球就浮上来了。
朱文想了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17、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掉 进一个树洞里了。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 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 办法。”她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 夹不住。叶莉说:“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 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大家都打一盆 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灌到树洞里。树 洞里灌满了水,皮球就浮上来了。

17、皮球浮上来了

17、皮球浮上来了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 马龙的办法是(伸手)到树洞里去(掏 ), 结果( 掏不着 )。 2 石宏的办法是用( 树枝 )去( 夹 ),结果 ( 夹不住 )。 3 叶莉的办法是拿( 钩子)去( 钩 ),结果 ( 钩不起来 )。 4 朱文的办法是( 把水灌到 )树洞里,树洞 里( 灌满了水 ),皮球就( 浮 )上来了。
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 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你们 的学习生活中,你是不是也学会 了:遇到问题要善于观察,善于 动脑,才能解决难题这个道理?
谢 谢 !
练习:
照样子写句子.
例(老师和同学们)在(公园里)(赏花)。 1( 2( 3( ) 在( ) 在( ) 在( ) ( ) ( ) ( )。 )。 )。
同学们,课文中的朱文善于观察, 他发现马龙用手掏,石宏用树枝夹,以 及叶莉用钩子勾都不能把皮球从树洞里 拿出来,于是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好办 法,往树洞里灌水,让皮球从树洞里浮 出来了。朱文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我 们也要学习他做个爱动脑筋、会想办法 的孩子。
引伸课文 几只猴子在大树下做游戏,它们 玩得很高兴。一只小猴子不小心,掉到 树洞里去了,灌到树洞里· · · · · ·
想一想: 它们往树洞里灌水对不对?结果会怎么样?
它们错在什么地方? 应该用什么办法来救小猴子上来?
小结:碰到难题要动一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办好。
17
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拍皮球,皮球一跳,掉进一个 树洞里了。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 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办法。”她用 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叶莉说: “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 钩不起来。 朱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叫大家都打一盆水来, 你一盆,我一盆,把水灌到树洞里。树洞里灌满了水, 皮球就浮上来了。

17 皮球浮上来了

17 皮球浮上来了

17 皮球浮上来了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意思和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育学生做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能分角色边读边演示课文内容。

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4、能仿照课文,看演示说、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教学重点: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2、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教具准备:挂图、大字课文、词语卡片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皮球吗?如果皮球掉进一个大树洞里,你会想什么办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7课《皮球浮上来了》,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用什么办法让皮球浮上来的。

二、学习生字词1、轻声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浮上来龙掏宏莉钩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学生发音。

5、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6、让学生讨论、交流词义。

7、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初读课文1、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3、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5、思考:第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内容?第二自然段写的是什么事情?第三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事情?6、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1、读字、词,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导书写。

五、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2、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3、再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

二、新授(一)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齐读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描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4、谁能把这一段所写的事情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二)第二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二自然段。

2、数一数这个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3、逐句讲解:第一句:马龙说他有办法。

第二句:马龙的办法没有成功。

第三句:石宏说她有办法。

第四句:石宏的办法也没有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皮球( 一跳 ),掉进(树洞里了 )
)树洞里,
2、大家把水(
皮球就( 浮上来 )了。
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读一读(心情:高兴、激动;难过、失望) 演一演(掏)
朱文想出了一个
好 好办法,叫大家 都打一盆水来, 你一盆,我一盆, 把水灌到树洞里。
树洞里灌满了水,
皮球就浮上来了。
朱文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到办法时会怎么说?
填空,再读一读。
1、几个孩子在大树旁( 拍皮球
17 皮球浮上来了
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为 什么要 灌水?
(1)理解“掏、夹、钩、灌”
的意思。 (2)观察图画,正确理解句子 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小朋友在干 什么?
发生了什么 事情?
(1)有哪些小朋友想了办法? (2)他们想了什么办法?结
果怎么样?
找一找

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
掏了一会儿,掏不着。石宏说:“我有办法。”
她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叶
莉说:“我有办法。”她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
一会儿,也钩不起来。
读一读
高兴 激动
马龙说:“我有 伸手 办法。”他 掏 到树洞里去 掏不 , 掏了一会儿, 着。
难 过 失 望

找一找(马龙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