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中国石拱桥的文学常识
![中国石拱桥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62dd3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4.png)
中国石拱桥的文学常识
中国石拱桥》是一篇说明文(体裁),作者茅以升,中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称谓),着有《中国古桥与新桥》。
本文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茅以升(1896—1989)江苏镇江人。
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而且通过修建钱塘江大桥培养了大批桥梁人才;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
解放后他曾发表过一百八十多篇文章,有多种外文译本,1983年出版了《茅以升文集》,并主编《中国古代桥梁技术史》。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b7d3cd3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4e.png)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一、说明文
1、定义: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2、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3、说明文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下定义、作诠释、列图表、分类别、摹状貌。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平实、准确、生动
6、说明文阅读入手:
1、利用说明文对象及其特征抓住主要信息。
○
2、利用说明顺序来理解结构层次。
○
3、利用关键词语理解说明文核心内容。
○(范围、时间、地点、肯定或否定、来源)
【什么叫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
![部编版八下语文第二单元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415c976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0.png)
第二单元一、教材文学常识1.竺可桢(1890一1974),浙江上虞人,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他是我国现代物候观测网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还带头撰写物候学专著,普及物候知识。
《物候学》一书是竺可桢多年研究物候的结晶。
他结合我国的实际,系统地介绍了物候学的基本原理、我国古代的物候知识、世界各国物候学的发展、物候学的基本定律、利用物候预告农时的方法等。
2.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
他一生著述近500本,其中有100多部科幻小说,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历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的三巨头”。
曾获代表科、奇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
3.利奥波德(1887-1948),美国生态学家,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被誉为美国“生态伦理之父”。
主要著作《沙乡年鉴》融哲理与文学于一体,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观,被视为生态文学的典范之作,与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并称为“自然文学三部曲”。
4.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二、课外文化常识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
2.说明文的三要素(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
(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
2024万唯中考初中基础知识语文
![2024万唯中考初中基础知识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1ec6d25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9.png)
2024万唯中考初中基础知识语文一、文字记叙1.1叙述文:叙述文是以时间发展为主要脉络,以人物、事件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叙述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开头、过渡句、事件发展、高潮、结尾等。
1.2描写文:描写文是以客观事物的形象特征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描写文要注重细节,通过对事物的描写使读者感到身临其境。
1.3记叙文: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手段,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来展示主题的文体。
1.4说明文:说明文是以分析、解释为主要手段,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原理、规律等文体。
二、诗歌鉴赏2.1诗歌的基本特征:诗歌是用语言艺术地加工与组织情感、思想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具有鲜明的节奏、韵律、音韵特点,表现出诗人的审美情感和思想。
诗歌的基本特征有节奏韵律、音韵、形象、语言节奏、思想情感等。
2.2诗歌的类型: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现代诗两种。
古体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形式为主;现代诗则多以自由诗、散文诗等形式呈现。
2.3诗歌的表达手法:诗歌通过比喻、拟人、拟物、排比、对仗等手法展现诗意,达到表达作者情感和意境的目的。
三、修辞手法3.1比喻:比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来描绘另一种事物,通过暗示或暗喻来表达某种意义。
3.2拟人:拟人是指用人的特征来描绘客观事物,使其产生生动、形象的效果。
3.3拟物:拟物是指用生物或非生物来描绘客观事物,使读者产生明确、准确的形象。
3.4排比:排比是指用平行的语句结构来表示对比或同等关系的修辞手法。
3.5对仗:对仗是指诗歌中相邻的韵脚相对应的现象。
3.6借代:借代是指用一个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用于强调或暗示某种意义。
四、文学常识4.1文学作品的分类:文学作品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其中,诗歌以音韵、韵律等为主要特征;散文以行文方式为主要特征;小说以故事情节为主要特征;戏剧以表演形式为主要特征。
4.2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4.3中国古代文学流派:辞赋、曲赋、词、散文、小说、戏曲等。
文学常识和答题技巧
![文学常识和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59795cd23186bceb19e8bbc4.png)
(一)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三、说明文分类: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四、说明顺序: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___ 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__ 和___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___ 的___特点.列数字: 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七、人物描写的方法: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八、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九、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十、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二)典型题实战兵法词曲词牌名(或曲牌名)表示词(或曲)的格律,而题目则限定词(或曲)的内容。
如《补算子.咏梅》,补算子是词牌名,咏梅是题目。
引号的作用:1、表引用(引用人物对话、诗文句等);2、表特定称谓(特殊含义);3、表否定、反语、讽刺等意味;4、表强调。
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1、比较词义,尤其是意思相近的词,一定要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诗词赏析说明文做题技巧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诗词赏析说明文做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a87e409cc17552707220881.png)
八年级上册文学常识1《新闻两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选自《人民日报》,《中原我军解放南阳》选自《东北日报》)。
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
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芦花荡》选自《孙犁文集》。
作者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小说散文结集《白洋淀纪事》之一《荷花淀》,之二《芦花荡》。
3. 《蜡烛》选自《阅读和欣赏》。
作者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剧本《我城一少年》,长篇小说《日日夜夜》诗集《友与敌》等。
《我城一少年》《日日夜夜》《俄罗斯人》等均获斯大林奖金。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选自《雨果文集》。
作者雨果,法国作家。
代表作品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
5.《亲爱的爸爸妈妈》选自《人民日报》。
作者聂华苓,华裔旅美女作家,作品有小说集《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长流》,散文集《三十年后》《梦谷集》等。
6.《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发表了中国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无论是散文、诗歌、杂文、小说还是文艺理论都有很高的成就,成就最高的是杂文,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文集》等,后都收在《鲁迅全集》中。
7.《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
作者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
诗文集《踪迹》,代表作品有《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8.《台阶》选自小说集《台阶》。
作者李森祥。
9.《老王》选自《杨绛散文》。
作者杨绛,原名杨季康,作家,文学翻译家。
翻译有《堂·吉诃德》《洗澡》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3235916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8.png)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对文学作品、文学理论和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了解。
它是人们对于文学的认知和理解的基础,是培养文学素养、提升文学修养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介绍文学常识的内容和意义。
一、文学作品常识文学作品是文学的核心,了解文学作品常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
文学作品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品的题材和内容:了解作品的主题、情节、背景等内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2.作品的结构与风格:了解作品的结构和风格,可以帮助我们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
3.作品的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的语言、形象、象征、修辞等表现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欣赏和解读作品。
4.作品的影响与评价:了解作品的影响和评价,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艺术成就。
二、文学理论常识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原理、方法和规律的学科,了解文学理论常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
文学理论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学的定义和特点:了解文学的定义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的本质和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
2.文学批评理论:了解不同的文学批评理论,如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评价作品。
3.文学流派和学派:了解不同的文学流派和学派,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潮。
4.文学创作理论:了解不同的文学创作理论,如写实主义、意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方法。
三、文学史常识文学史是研究文学发展和演变的学科,了解文学史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文学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过程。
文学史常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特点: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风格和特点,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风格特色。
2.文学名著和作家: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名著和作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和作家。
3.文学运动和文学批评: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批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思潮。
说明文文选集——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大汇总
![说明文文选集——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大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932c2ea10a6f524cdbf85ce.png)
说明文文选集——小学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看书很多地方看不懂,很多孩子看书时不知道其中内容,那么就不能说是看懂了。
今天,为大家收集了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文学常识,看看您的孩子知道多少吧。
小学1-6年级语文常识、名言名句、成语、谚语、歇后语大汇总!2、常用的成语归类3、常用的名言、格言、谚语归类名人名言[惜时篇]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萧绎思念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时间给勤奋者以荣誉,给懒汉以耻辱。
——高士其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鲁迅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志向篇]没有志向的人,就好比没有动力的船,只能随波逐流。
——魏琼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诸葛亮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
——徐特立爱祖国,为祖国的前途而奋斗,是朝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苏步青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知识学问篇]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左宗棠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波尔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列宁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孔子[品格篇]1、名言正义是美德的最高荣誉。
——西塞罗为善者流芳百世,为恶者遗臭万年。
——程允升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着急。
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冷静、沉着。
——狄更斯2、格言知识就是力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谦受益,满招损。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谚语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言必行,行必果。
吃一堑,长一智。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478e9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4.png)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一、新闻类1. 新闻的定义与结构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与传播信息的一种文体。
新闻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有时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总结,有时则会对事件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等。
2. 新闻的特点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事实必须准确无误,不能虚构、夸张。
时效性:新闻要及时迅速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
准确性:新闻语言要准确,包括对事实的表述、数据的引用等。
简明性:新闻要简洁明了,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二、散文类朱自清(1898 1948),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是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茅盾(1896 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三、说明文类茅以升(1896 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
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四、诗歌类崔颢(约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
王维(701 761,一说699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诗人、画家。
1. 作者及作品简介这部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bf4175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7.png)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是指有关文学的一系列知识和理论,涵盖文学的起源、发展、流派、主题、风格等方面。
它是文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文艺创作和鉴赏的重要依据。
以下是文学常识的一些重要内容:一、文学的起源和发展文学作为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起源于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
最早的文学作品多为口头传承的民间传说和史诗,随着文字的发明,文学作品开始有文字表达。
古代文学主要有史诗、神话、哲理寓言等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别的文学体裁。
二、文学的流派和体裁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多种不同的流派和体裁。
其中,流派指的是文学作品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划分的类别,包括史诗、戏剧、小说、散文等。
而体裁指的是按作品的形式和结构特点划分的类别,如抒情诗、叙事诗、寓言、散文随笔等。
古代文学的流派主要包括史诗、戏剧、哲理寓言等,如《诗经》、《左传》、《楚辞》等。
而现代文学则分为多种流派,如现代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特点,对文学创作和鉴赏都有重要影响。
三、文学的主题和题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题材是指作品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内容。
文学作品可以表达各种不同的主题和题材,如爱情、友情、家庭、生活、社会等。
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与作品的风格和流派密切相关,不同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也会对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
四、文学的风格和特点文学作品的风格和特点是指作品在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的独特表现方式。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特点,体现了其独特的创作风貌和个人特色。
文学风格可以分为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每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特点。
五、文学的影响和意义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学可以通过作品的表达和叙述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世界,增进人们的思想境界和情感体验。
其次,文学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再次,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有助于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
![四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602a7ab83c4bb4cf6ecd140.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文学常识第一单元(自然景观)1、《观潮》本文选自、的《喜看今日钱塘潮》.课文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2、《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是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的说明方法.3、《鸟的天堂》作者是 .作者去了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 .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第一个鸟的天堂是指;第二个“鸟的天堂”是指 .表达了我对的深情赞美.4、《火烧云》作者是 .本文从、两方面体现了火烧云变化极多.标音: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第二单元(细心观察)5、《古诗两首》我们分别学习了代的《》和代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说明了这个道理.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经过一番思索;一定会有“; .”的感觉.6、《爬上虎的脚》作者是 .作者是怎样观察爬山虎的?; .本文主要讲了三个部分:爬山虎的;爬山虎的;爬山虎是怎么爬的.7、《蟋蟀的住宅》作者是;该作者是国的学家;创作了著名的 .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魏格纳由得到启发;提出了关于的假说.本文赞扬了魏格纳的精神.成语:形容非常熟悉竹子;样子已经刻进心中;画竹子时;只是把心中的竹子画到纸上.第三单元(童话)9、《巨人的花园》作者是国作家 .“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的心啊!”通过巨人的前后变化;我懂得了 .作家创作的 . 童话:分为两大类搜集整理成的 .10、《幸福是什么》作者是的 .揭示哲理: .11、《去年的树》作者是作家 .译者 .揭示哲理: .12、《小木偶的故事》作者是 .本文的写作顺序 .揭示哲理: .第四单元(动物)本单元课文多用修辞.13、《白鹅》作者是 .本文从、、等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鹅的之情.14、《白公鹅》作者是国作家 .本文通过描写鹅的、两方面来突出它海军上将的派头.文末两个破折号的作用是 .15、《猫》作者是 .原名;字本文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猫的之情.16、《母鸡》作者是 .本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前后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的赞颂之情.第五单元(世界遗产)17、《长城》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远看长城;近看长城;踏上长城联想到 .情感表达: .18、《颐和园》课文;按照顺序描绘了、、、等景观.本文是一篇 .本文的中心句是 .19、《秦兵马俑》本文详尽地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特点.生动地再现了秦军、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中华民族的 .第六单元(关爱他人)20、《古诗两首》我们学习了代的《》和代的《》.这两首诗都是诗.表达了送别好友时的之情.21、《搭石》作者是 .本文通过描写乡亲们、等情景;赞美了乡亲们的精神和的传统美德.22、《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作者是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是.23、《卡罗纳》作者是作家 .本文选自;原名是一部本文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 .学习了本文我们知道要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去体会人物的情感.24、《给予是快乐的》作者是作家 .主人公保罗的体会是 .高尔基也说 .成语:人们用称颂医生;用等成语来赞扬医生的高明医术和高尚医德.第七单元(成长的故事)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者是 .本文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 .“有志者当效周生”的意思是 .他写的一首抒发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作者是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的含义是:.27、《乌塔》作者是 .本文表现了小女孩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明白的道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书信的格式分为:、、、、五部分.称呼要写;后面加上 .结尾祝语紧接正文之后或一行;写.第八单元(科学技术)29、《呼风唤雨的世纪》作者是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原意:;后来形容:;本课中.30、《电脑住宅》作者是 .课文是按照的顺序介绍的.31、《飞向蓝天的恐龙》作者是 .恐龙一支的演化过程:.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点睛之笔”:.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作者是 .题目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语言特点(精品课件)
![说明文文体知识 说明方法 说明顺序 语言特点(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2cc7d20066f5335b8121f4.png)
③汉字可以引发想象和联想。由于汉字以形表意,使用汉字时观 其形而得其意,其中必定有想象和联想产生。并非仅仅由象形字直 接演化过来的字如此,如“日”“月”等。会意字也是如此,如 “休息”的“休”字,由“人”和“木”两部分组成,就是“人” 靠着“树”歇息。我们从字形的拼组关系中便可想象出这字的意义。 其实,有些形声字的声旁也是表意的,如“文盲”的“盲”字,声 旁“亡”既表音也表意,“盲”就是“亡”了“目”。因此,汉字 引发想象和联想的强大作用值得我们重视。
③菊花不仅娇艳多姿,而且用途广泛。不仅它的花序是一味名贵中药材, 其嫩茎、叶、根亦可供药用。此外,还能做成各种精美的佳馔,如菊花肉、 菊花羹、菊花酒、菊花糖等。这些菊花食品不仅香味俱佳,而且营养丰富。 再者,杭菊还是驰名中外的清凉茶饲料。至于那自古就有“虫见愁”之称的 除虫菊,则是效力极高的天然杀虫剂。菊花还有保护环境、净化大气的奇异 功能,被人们赞为“空气的卫士”。
02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按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说明 (具体时间、四季变换、历史朝代、生产过程)
空间顺序
④汉字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从神经心理学和神经语言学的研究 成果看,拼音文字是偏向大脑左半球的“单脑文字”,而汉字是大 脑左、右两半球并用的“复脑文字”;拼音文字认知中“语音编码” 方式起主要作用,而汉字认知中则是利用“多重编码”方式,语音、 字形和语义编码兼用。学习汉字可以开发大脑左、右半球的潜力, 有利于发展大脑智力。因此,从音、形、义三者结合上去学习汉字 是科学的方法。
④菊花既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又有广泛的实用价值,确是一种值得大力发 展的珍贵花卉。
问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问题2:说明的特征是?
考点三:说明对象变式題型
本文以“XXXXXX”为题好不好,请简述理由。 标题采用“XXXXXX”,有什么好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ac214e3c1ec5da50e270bb.png)
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1、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散文诗,它既有诗歌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散文的特点,比较有气势。
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的不同分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两种。
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文的结构特征有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三种。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最基本的特征。
4.新闻的特征是用事实说话。
新闻的六要素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结构包括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5.描写人物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6.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7.人物传记分为自传和小传。
自述生平的文章是自传;记述他人生平的文章是小传。
8.书信包括称呼问候、正文、祝语(结尾)、署名、日期等五部分。
9.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是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论点有中心论点、分论点两种。
论据是对论点进行论证的材料、依据,有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是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与史实、统计的数字等;道理论据:是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论证方法: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10.论证的基本类型或者叫论证的方式有:立论——从正面论述其观点,说明其观点的正确;驳论——批驳错误观点,然后确立其正确观点。
11、议论文的结构有:并列式——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论据之间是平行的、并重的。
层进式——论述的层次一层比一层推进、深入。
总分式——先总后分、先分后总、先总再分后总。
12、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运用典型事例证明论点;引用论证——引用经典或名言、谚语等证明论点;比喻论证——借助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对比论证——用反向事例或事理对比证明论点。
13、《星星变奏曲》作者江河,原名于友泽,是新时代朦胧诗的代表人之一。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b7e5c58ad02de80d4d84039.png)
文学常识词语动词——生动形容词——形象叠词——生动/音韵美褒/贬——突出强调1. 褒义词贬用,在于讽刺2.贬义词褒用,在于赞美大词效用——突出强调拟声词——受形容对象限制谋词连用——强调筛选信息扫描——定点——整合——作答句子1.句子的作用——评价2.句子的表达效果——赏析3.句子的含义——理解4.句子的缘起(为什么这么说)——感知读写题A.感受启示:a. 议——写出观点b. 引——文中内容与写的内容进行链接(感点)c.联——举例(生活,历史,自然)d.结——结论(深化观点)B.拟写仿写:主要用描写C.联想拓展D.生活体验C、D:记叙,感受古文阅读三步法1.读——感知文章2.译——结合问题3.析——人物道理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气氛2.烘托人物……的心情3.烘托人物……的性格4.交代人物活动或故事发生的情景,时间,推动情节发展5.为下文……做铺垫写作手法1.联想,想象2.托物言志3.象征4.对比,衬托5.以小见大6.欲扬先抑景物描写一、设置时空二、三个原则1.有什么(列举意象法)2.什么样(逐层修饰法)3.像什么(比喻形象法)三、注意角度1.色彩2.动静3.层次4.感官5.虚实说明文四要素1.说明内容(对象)2.说明顺序3.说明方法4.说明语言加5.文中信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常见)1.举例子——具体2.列数字——准确3.分类别——条理清楚4.打比方——生动形象5.用引用①——增强趣味6.用引用②——增强可信度,增加说服力7.作诠释——简明,通俗易懂说明文的语言生动性准确性:(副词)1.表估计2.猜测推测3.修饰,范围4.表来源5.强调体现了……说明文:对象+名词议论文:对象+完整的句子散文:对象+中心词读后感图画——文字——意境——情感——思想——哲理。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fe2490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c.png)
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大全文体常识和文学常识一、知识要点复习: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
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
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
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
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
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
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
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25b140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aa.png)
说明文的文学常识浅析说明文的文学常识和常考方向篇一:说明文文学常识说明文文学常识1、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2、说明的顺序1、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哦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庶务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或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3、说明文的结构1、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4、说明的方法1.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列举数字、类比、比较、分类、定义(包括解释)、引用数据、列举图表等。
5、说明文的语言1.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科学、准确、生动、形象、简洁、清晰;2.分析说明性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它在说明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方面的作用;其次,它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第三,它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6、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在阅读说明文时,无论是整篇文章还是整段文章,首先要把握文章所说明的东西,也就是对象是什么。
当阅读一篇说明性文章时,你应该弄清楚这篇文章解释了什么。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抓住第一个括起来的句子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经常用这句话来突出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文学常识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二、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结构包括段落)。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三、说明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三种: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
①时间顺序:即以时间的先后为说明顺序。
一般用于介绍哦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庶务的发生及发展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②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或从整体到局部等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的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事理说明文一般以逻辑顺序为主要的说明顺序。
四、说明的方法说明的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包括作解释)、引资料、列图表等等。
五、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科学性、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简练明确;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首先是其对说明事物特征、性质的作用,其次是说明的严密性、科学性,第三是形象性、生动性。
六、解题思路和技巧(一)明确说明对象:阅读事物说明文,不管是整篇还是整段,都要首先从整体人手,把握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即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阅读事理说明文,要弄清文章说明了什么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呢?1、看题目。
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
如(中国石拱桥)。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二)抓住事物特征: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成因(简单、复杂),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边读边标出文章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然后总结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并进而分析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
(四)逐段概括要点,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要点时,要重视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的作用,重视给概念下定义或解说的语句的作用。
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勾画出来。
概括要点时最好用完整的句子,意思要简明扼要。
在逐段概括要点的基础上,用“同类合并”的方法,把全文划分为相对独立的几部分,概括出每部分的大意,把每部分的大意依次连缀起来,就能比较清楚地显示出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使用什么说明顺序,还要看说明的对象。
一般来说,说明事物的演变发展的,用时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的,用空间顺序;介绍高科技产品或说明事物间的联系的,用逻辑顺序。
(五)整体感知,把握中心: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文章的基本结构了。
如是总—分式的结构还要着重分析“分”的部分是按什么原则组合的,是并列,是递进,还是包含有总分关系。
递进式结构要着重分析各层意思是怎样逐步深入展开的,是由现象到本质,还是由个别到一般,或是从结果到原因等等。
把握结构后,最好能画出结构示意图。
说明中心就是归纳出一篇说明文说明了被说明事物的怎样的特征,或阐释怎样的事理。
在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再归纳说明中心也就不难了。
(六)体会语言准确性:准确是说明语言的特点。
分析说明文语言,就是看遣词造句是怎样准确说明被说明事物的特征的。
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的作用。
如《向沙漠进军》一文中“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中去掉“最”不足以说明沙漠危害之严重;去掉“自然”“敌人”性质就不清楚;去掉“之一”就绝对化了。
当然,文字的生动性也应充分注意。
答题模式:一般要解释该词的含义,揭示其在说明事物特点时发挥的作用;必要时要区别该词语和其它词语在含义及作用方面的不同;最后总结该词语用在这里对说明事物特点不可代替的作用,或说明去掉、替换该词语多带来的不良后果(不符合实际、不准确等)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其中的比喻就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大量运用形容词、动词及修辞方法的目的,主要就是形象、生动的说明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引资料(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
1、举例子定义: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定义: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定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列数字定义: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
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6、下定义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作用: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
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涵。
7、画图表定义: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定义:为了使说明的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定义: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状貌。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10、作诠释定义: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总结以上说明方法的表达作用(找规律、找方法)作比较——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列数字、举例子——使说明容具体化打比方、摹状貌——使说明生动、形象下定义——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引资料——使说明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分类别——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结合《中国石拱桥》、《向沙漠进军》、《园林》、《统筹方法》、《死海不死》五篇课文容,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
(在做题时注意总结规律、找方法)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园林》作比较通过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的比较,突出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
(突出被说明对象特征)2、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
(死海海水的特征是咸度高、浮力大)《死海不死》列数字具体说明了死海海水咸度高、浮力大的特征。
(使说明容具体化)3、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中国石拱桥》举例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一特点,使人信服。
(使说明容具体化)4、石拱桥,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使说明生动、形象)5、唐朝的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中国石拱桥》引资料引嘉贞的话说明了州桥制造奇特的特征(使说明容更充实,增加说明的趣味性)6、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统筹方法》下定义准确地从本质上说明了统筹方法的特征。
(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特征)7、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向沙漠进军》分类别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使文章严密细致,条理清晰)8、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姿万状,惟妙惟肖。
(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摹状貌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芦构桥上石刻狮子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形象,突出了其形式优美的特点(使说明生动、形象)9、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推动沙丘,缓缓前进。
《向沙漠进军》作诠释用通俗的语言对什么是阵地战作了解释,使人明白清楚。
(用通俗的语言进行解释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