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选择

合集下载

变压器选择原理

变压器选择原理

变压器选择原理
变压器的选择原理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1. 负荷功率:负荷功率是变压器选择的基本参数,根据负荷功率的大小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应略大于负荷功率,以确保变压器能够稳定工作。

2. 额定电压: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指其设计和制造时的额定电压,用于指导变压器的选取。

需要根据实际用途和电网电压要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额定电压。

3. 额定频率:变压器的额定频率与所在电网的频率需保持一致,一般为50Hz或60Hz。

在选取变压器时应注意与电网频率的
匹配,以确保正常运行。

4. 冷却方式:变压器的冷却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如自然冷却、强迫风冷或强迫水冷。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式可以提高变压器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5. 电网连续工作时间:根据变压器的连续工作时间长短选择合适的变压器,以避免因工作时间过长导致变压器过载或过热。

6. 环境条件:根据变压器所安装的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如海拔高度、温度、湿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变压器的工作性能。

7. 成本:在选择变压器时,还需要考虑其价格和维护成本。

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择最经济合适的变压器。

变压器的计算与选择

变压器的计算与选择

变压器的计算与选择一、变压器的计算变压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用于改变电压的大小,实现电能的传输和分配。

在变压器的计算中,主要涉及功率计算、变比计算、电流计算和线圈匝数计算等。

1.功率计算:变压器的功率计算需要知道负载的功率需求和变压器的效率。

功率计算公式为:P=S×η,其中P为变压器的输出功率,S为负载的功率需求,η为变压器的效率。

2.变比计算:变压器的变比是指输入端电压和输出端电压的比值。

变比计算公式为:N=U1/U2,其中N为变比,U1为输入端电压,U2为输出端电压。

3. 电流计算:变压器的电流计算需要知道负载的功率需求、输入端电压和输出端电压。

电流计算公式为:I = S/(U2 × cosφ),其中I为输出端电流,S为负载的功率需求,U2为输出端电压,cosφ为功率因数。

4.线圈匝数计算:变压器的线圈匝数计算需要知道输入端电压、输出端电压和变压器的变比。

线圈匝数计算公式为:N1/N2=U1/U2,其中N1为输入端线圈匝数,N2为输出端线圈匝数,U1为输入端电压,U2为输出端电压。

二、变压器的选择在选用变压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负载需求、额定功率、电压等级、变比、功率因数和效率等。

1.负载需求:根据负载的功率需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例如,负载功率为1000W的情况下,选择额定功率为1000W的变压器。

2.额定功率:变压器的额定功率是指变压器可以连续供应的最大功率,需要根据负载需求来选择合适的额定功率。

一般情况下,负载功率应小于变压器的额定功率。

3.电压等级: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电压等级通常有220V、380V、10kV、35kV等,应根据系统需要来选择。

4.变比:根据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要求选择合适的变比。

变比的选择需要满足电压变化要求,并考虑电流的变化。

5.功率因数:根据负载的功率因数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功率因数是负载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选择变压器时要考虑其负载功率因数的要求。

变压器的选择与使用

变压器的选择与使用

变压器的选择与使用变压器是一种用来改变交流电压的电器设备。

它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常用于通过变压器将电力输送到不同的地区和用途。

在选择和使用变压器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功率需求、电压等级、绝缘等级、可靠性、成本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变压器的选择与使用的相关内容。

首先,选择变压器的关键是确定所需的功率。

对于低功率应用,可以选择小型的家用变压器;对于高功率应用,通常需要选择大型的电力变压器。

功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变压器的尺寸、重量和成本。

其次,需要根据变压器的使用环境和要求来确定电压等级。

电压等级通常有几个标准,如110V、220V、380V等。

在选择电压等级时,需要考虑到所在地的电力系统标准和设备的电压要求。

接下来,绝缘等级是选择变压器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绝缘等级决定了变压器的安全性和寿命。

高绝缘等级的变压器可以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也会增加成本。

此外,可靠性也是选择变压器的重要因素。

根据使用环境和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具有不同可靠性等级的变压器,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最后,成本是选择变压器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选择变压器时,需要权衡其价格、质量和性能。

通常情况下,较大功率和较高可靠性的变压器成本较高。

在使用变压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安装和运行变压器之前,需要确保其输入和输出电源的连接正确,以避免电压不匹配和电源泄漏。

其次,需要经常检查变压器的工作温度和负载情况,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变压器工作温度过高或负载过大,可能会导致变压器损坏或电路故障。

接下来,需要定期进行变压器维护和检修,清洁变压器表面、检查绝缘性能、紧固螺栓等,以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此外,要注意变压器的安全使用。

避免过载使用及频繁启停变压器,以防止设备损坏和事故发生。

总之,正确选择和使用变压器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在选择变压器时,需要考虑功率需求、电压等级、绝缘等级、可靠性和成本等因素;在使用变压器时,需要注意安装、温度、负载、维护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变压器的选型原则

变压器的选型原则

变压器的选型原则
1.容量选定
变压器的容量是选择的关键。

根据负载电流及功率计算出主、从副的额定电流,再根据电势计算,得到主、从副的额定电压。

根据主副,电压大小,根据估算得到通用型号。

2.核心材料的选择
应根据工作频率、负载性质、经济因素和工艺条件等综合考虑。

在一般情况下,选用厚度为0.27mm的冲击硅钢片制造高效变压器和降谐器;0.35mm的冲击硅钢片制造中等效能变压器和降谐器;0.5mm的冲击硅钢片制造低效能变压器。

3.线圈设计
一般而言,也应采用漆包铜线,制作力电器时可用不锈钢丝。

4.绕制方式
绕制方式根据使用环境灵活采用。

例如高温工况,则需要饶线,以充分占用空间,减小发热系数以承载流量。

单股绕制、余绕绕制,多股联绕等等。

5.损耗的估计
在选择变压器时,损耗的估计也是极为重要的。

通常使用的励磁损耗值标志用铭牌上的No-load loss/Kg和铭牌上的load loss/Kg等指标来估算。

因此,在选择变压器时,一定要注意这些指标。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运行管理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运行管理

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运行管理配电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选择和运行管理对于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变压器的选择和运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变压器的选择1、载流量的确定变压器的载流量必须满足实际负荷需求,一般情况下应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负荷突增的情况。

在选择变压器时,要综合考虑负荷类型、负荷性质、负载波动等因素,确保变压器的容量符合实际需求。

2、额定电压的选择根据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和线路长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额定电压。

在变压器的额定电压选择上,不仅要考虑当前系统的运行情况,还需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以便未来系统的扩容和升级。

3、绕组形式的选择变压器的绕组形式有多种选择,如Yyn0、Yyn11等。

在选择时,要根据系统的接线方式、运行要求和负荷特性等因素进行考虑,确保绕组形式的选择符合系统的实际情况。

二、变压器的运行管理1、定期巡检定期对变压器进行巡检,检查变压器的运行情况、绝缘状况、冷却系统等是否正常运行。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可以有效延长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2、油温和温度监测变压器运行过程中,油温和温度是重要的监测指标,可以反映变压器的运行状态。

定期监测油温和温度变化,及时调整运行参数,确保变压器在正常范围内运行。

3、负荷均衡对于多台变压器并联运行的系统,要做好负荷均衡,避免单台变压器长期过载或轻载运行。

合理分配负荷,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4、故障处理一旦发现变压器出现故障,要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故障不会扩大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进行维修、更换零部件或整体更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5、绝缘监测绝缘是变压器运行中的重要环节,要定期进行绝缘监测,发现绝缘降低或存在隐患时及时处理,确保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结语:配电变压器的选择与运行管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只有做好选择和管理工作,才能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变压器选择

变压器选择

引用说明:公用段如果要分开供给,用大火规和厂用电规程都可 以,公用段如果要全部由高厂变供,则只能引用厂用电规程。
【说明】高厂变的选择注意点
6 / 22
1、和低厂变不同,不乘 1.1,只算计算负荷; 2、公用负荷的选择。在此,50660 和 5153 说法还是较一致的, 都要考虑高厂变带公用负荷,但 50660 没说的那么具体,到底是全部 还是 50%。 为此在做题时应根据不同的题目接线, 可以把公用段负荷加到高 厂变容量内,但宜遵循以下原则:均衡、对应、同一设备多台配置时 应分在不同公用段上。 注意脱硫段的配置方式会影响低压或高压计算 负荷。公用段和脱硫段也可能用启/备变供电,应根据具体的题目具 体计算。总之公用负荷分配推荐方法是:首选每台高厂变各带一段公 用负荷。 二、暗备用,不设专用高厂变 高厂变规范只说了高备变供电的方式(明备用) ,就按照以上方 法计算。 对高厂变暗备用 (不设置专用高厂变的情况) 依据 50660-2011 16.3.11-2-2) “如不设置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 则应设置高压停机电源, 同时可根据需要, 再设置一台不接线的高压厂用工作变压器作为检修 备用。高压停机电源容量应满足机组事故停机的需要,机组事故停机 的容量应按工程具体情况核定。 ”结合 50660-2011(大火规) 16.1.5 条文说明, “如果发电机出口设断路器且不设置专用高备变时,用另 一台机组的高压厂用母线作为本机组的高压事故停机电源时” ,对于 此种情况 【应用】由 50660-2011 16.3.11-2-2 条及 50660-2011(大火规) 16.1.5 条文说明
(b)125MW 以下小机组 依据 50049-2011(小火规)17.3.5 条 50MW 及以上的供热式机组也可引用 5153(火电厂厂用电规范) 5.2.1 条 小火规条文 17.3.5“低压厂用电压器宜留有 10%的裕量。 ” 【应用】 由 50049-2011(小火规 及以上火电厂大机组、 (b)125 以下小机组或热电 联产机组、 (c)水电厂机组或抽水蓄能机组。

变压器容量如何选择

变压器容量如何选择

变压器容量如何选择
1.电力负荷:变压器容量应能满足电力负荷的需求,即所需的功率。

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VI,其中P为功率,V为电压,I为电流。

根据实
际用电设备的功率需求,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变压器容量。

2.额定电压与变比:变压器通常有输入和输出两个侧,分别为主侧和
副侧。

根据输入和输出的电压比例,可以计算出变压器的变比。

变压器的
变压比为主侧的电压与副侧电压之比。

容量的选择要保证变压器在额定工
作电压范围内,以确保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稳定。

3.负荷类型:负荷类型也是选择变压器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负荷类
型可以分为零序负荷、全负荷和瞬态负荷等。

不同的负荷类型对变压器容
量的要求不同。

例如,容量小的变压器适合零序负荷负载,而对于全负荷
负载,则需要容量较大的变压器。

4.辅助设备:变压器的容量选择不仅要考虑负荷本身的需求,还要考
虑辅助设备的功率需求,如冷却设备、保护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功率需求
也应考虑在内。

5.经济性: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还要考虑经济性。

容量较小的变压器较
为便宜,但如果容量过小,可能无法满足负载需求,导致设备运行不稳定。

容量较大的变压器虽然价格较高,但可以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

因此,需
要在满足负载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经济实用的容量。

总之,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电力负荷、额定电压与变比、负
荷类型、辅助设备和经济性等因素。

在选择容量时,应充分了解实际需求,并在满足负载要求的同时,尽量保持经济合理。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一、变压器容量的选择在进行变压器容量选择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负载需求:需要根据负载的类型和功率来确定变压器的容量。

负载的类型分为纯阻性、阻抗性和容性三种,不同类型的负载对电压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预留容量:在计算变压器的容量时,一般需要考虑留有一定的预留容量,以应对负载的峰值需求或未来的扩容需求。

3.效率和负载率:变压器在工作时会有一定的损耗,选择容量时需要考虑变压器的额定效率和负载率,以确保变压器能够正常运行。

4.经济性: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还需要考虑变压器的造价和运行成本,选择经济性较好的容量。

二、变压器容量的计算1.单相负载:对于单相负载,变压器的容量可以通过负载功率和电流来计算。

容量(kVA)=功率(kW)/功率因数(PF)=电流(A)×电压(V)。

2.三相负载:对于三相负载,变压器的容量可以通过负载功率和电流来计算。

容量(kVA)=√3×电流(A)×电压(V)。

3.混合负载:对于混合负载,需要将单相和三相负载分别计算,然后将结果相加得到总的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容量计算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功率因数和负载类型,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三、容量选择的实例以工业用电场景为例,需对单相220V、三相380V两种电压等级的供电设备进行变压器的容量选择。

1.单相220V负载:假设有一个负载功率为20kW、功率因数为0.9的单相设备,根据容量计算公式,容量(kVA)=20kW/0.9=22.2kVA。

因此,选择一个容量为22.2kVA的单相变压器。

2.三相380V负载:假设有一个负载功率为30kW、功率因数为0.8的三相设备,根据容量计算公式,容量(kVA)=√3×电流(A)×电压(V)=√3×30kW/(0.8×380V)≈84.2kVA。

因此,选择一个容量为84.2kVA的三相变压器。

变压器的选用及损耗计算

变压器的选用及损耗计算

变压器的选用及损耗计算一、变压器的选用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电气设备,它可以实现电压的升降变换,并将电能进行高效传输。

在变压器的选用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变压器的功率、电压等级、损耗等。

1.功率选择:变压器的功率选择需要根据实际用电负荷的大小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应略大于用电负荷的容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负荷的短期峰值,以确保变压器在负载峰值时不会超负荷。

2.电压等级选择:电压等级的选择主要根据供电网络的电压等级要求以及用电负荷的电压等级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选用高电压等级可以减小输电线路的电流,降低线路损耗和电压降低,提高电力系统的输电能力。

3.外形尺寸选择:变压器的外形尺寸选择需要根据实际布局要求来确定,包括变压器室的空间尺寸、布线等方面。

4.成本因素:变压器的成本因素也是选用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除了购买成本外,还需要考虑运行维护成本、损耗等。

二、损耗计算变压器的损耗主要包括铁损耗和铜损耗。

1.铁损耗:铁损耗是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由于磁耗和涡流损耗引起的损耗。

它与变压器的材料、设计参数等有关。

一般情况下,铁损耗可以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到。

在设计和选用变压器时,需要根据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频率、电压等级等因素来计算和确定铁损耗。

2.铜损耗:铜损耗是变压器在负载工作过程中由于通过线圈的电流引起的损耗。

它与变压器的线圈电阻、电流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铜损耗可以通过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来计算。

根据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和额定电流,可以计算出变压器的总损耗。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总损耗可以通过额定容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在实际运行中,变压器的损耗会随着负载的变化而变化,可以通过实际负载和变压器损耗之间的关系来推算变压器的实际损耗。

三、总结变压器的选用是根据实际用电负荷和供电要求来确定的,其中需要考虑功率、电压等级、外形尺寸和成本等因素。

在变压器选用过程中,还需要对变压器的损耗进行计算,包括铁损耗和铜损耗。

变压器容量选择

变压器容量选择

变压器容量选择
选择变压器容量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负载功率:首先需要确定所需供电设备的负载功率,即设备在运行时所需的电能大小。

根据负载功率的大小选择合适容量的变压器。

2. 负载性质:不同的设备和用途对电压的稳定性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电动机对电压变化比较敏感,需要更高的电压稳定性。

根据负载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3. 负载类型: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还需要考虑负载的类型,如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容性负载等。

不同类型的负载对电能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负载类型的变压器容量。

4. 载波通信需求:如果需要在变压器上进行载波通信,需要考虑载波通信系统的功率要求和相关设备的容量。

选择能满足载波通信需求的变压器容量。

5. 环境因素: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发热,因此需要考虑环境温度对变压器容量的影响。

较高的环境温度会降低变压器的容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环境情况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需要注意的是,变压器的容量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过小则无法满足负载需求。

因此,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需要充分考虑以上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合适的容量。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一、变压器容量的选择1.负载需求变压器的容量应能满足所供电设备的总需求功率。

根据设备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可以计算出设备的总功率需求。

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应根据负载的类型和功率因数来确定。

2.变压器的稳定性变压器的负载率是指变压器实际使用功率与其额定容量之比。

变压器的负载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变压器的利用率和经济性,但负载率过高会导致变压器过载,影响变压器的稳定性和寿命。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负载率不宜超过80%。

3.经济性考虑变压器的容量选择还需考虑经济性因素。

变压器的容量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投资成本,变压器的容量过小又会导致功率不足,无法满足负载需求。

因此,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要综合考虑所供电设备负载需求和经济性,选用性价比较高的变压器容量。

二、变压器容量的计算1.计算负载功率需求根据所供电设备的额定功率和使用时间,计算出设备的总功率需求。

如果负载是非线性负载,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

2.计算负载因数负载因数是指实际负载功率与负载需求功率之比。

根据负载类型和功率因数,计算负载因数。

3.选择变压器容量根据负载功率需求和负载因数,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应大于或等于总功率需求,且不宜超过负载功率需求的1.25倍。

4.考虑变压器的利用率和经济性根据变压器的负载率要求,综合考虑变压器利用率和经济性因素,调整变压器的容量。

一般情况下,变压器的负载率在70%-80%之间较为合适。

5.确定变压器参数根据选择的变压器容量,确定变压器其他参数,包括额定电压比、短路阻抗等。

总结:变压器容量的选择与计算需要考虑负载需求、变压器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因素。

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需要计算负载功率需求、负载因数,并综合考虑变压器的利用率和经济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以满足负载的要求,并确保变压器的稳定运行。

变压器的选择原则和分类

变压器的选择原则和分类

变压器的选择原则和分类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电气设备之一,其作用是将交流电的电压从一级变换到另一级。

根据不同的需求,变压器的选择原则和分类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变压器的选择原则1. 负载类型:根据负载的性质和要求选择变压器。

常见的负载类型有电灯、电机、电炉等,不同负载对电压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选择适合负载的变压器。

2. 负载容量:根据负载的功率需求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负载容量是指变压器能够输出的最大功率,根据负载的需求来选择变压器的容量大小,以确保变压器能够正常运行。

3.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根据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要求选择变压器。

不同的负载对电压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选择能够满足负载电压要求的变压器。

4. 效率和损耗:选择具有较高效率和较低损耗的变压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运行成本。

5. 可靠性和安全性: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变压器,以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二、变压器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变压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功率变压器:用于输配电系统中,将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变换为低压供应给用户。

2. 电力变压器:用于电力系统中,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变换为适合输送和供应的电压。

3. 配电变压器:用于电力系统中,将输电线路的电压变换为适合供应给用户的电压。

4. 电焊变压器:用于电焊设备中,将电网供应电压变换为适合焊接的电压和电流。

5. 隔离变压器:用于隔离电源和负载之间的电气连接,以保护负载和人身安全。

6. 自耦变压器:通过共用一部分线圈来实现变压器的变换功能。

7. 平衡变压器:用于电力系统中,将三相电流均匀地变换为三相电压。

根据负载类型、负载容量、输入输出电压、效率损耗、可靠性安全性等因素进行选择,并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进行分类。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变压器,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满足不同负载的需求。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是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一步。

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变压器。

本文将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一、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知识在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知识。

变压器是一种用来改变电压和电流的装置,它由两个或更多个线圈组成,通过电磁感应的原理来转换电能。

变压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

升压变压器用于将输入电压升高,而降压变压器则将输入电压降低。

另外,变压器还分为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两种类型,根据实际使用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类型。

二、考虑负载类型和容量在选择变压器类型之前,需要考虑系统中的负载类型和容量。

不同的负载类型对变压器的要求不同。

例如,大型工业设备通常需要高容量的变压器,而住宅或办公室则需要较低容量的变压器。

此外,还需要考虑负载的稳定性和需求峰值,以确保变压器能够满足负载的需求。

三、考虑电源电压和频率选择变压器类型还需要考虑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标准电压和频率。

因此,在选择变压器类型之前,需要确保变压器能够适应所在地区的电源标准。

一些变压器可以适应多种电压和频率,这对于跨国企业或出口产品的制造商来说尤为重要。

四、考虑环境条件和安全要求变压器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要求也会影响选择合适的类型。

在一些特殊环境中,例如高温、高海拔或潮湿的环境中,需要选择能够适应这些条件的变压器。

此外,一些应用场景对变压器的安全性能有更高的要求,例如防火、防爆或抗电磁干扰等。

在选择变压器类型时,需要确保所选类型符合相应的环境和安全标准。

五、考虑成本和效率最后,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还需要考虑成本和效率。

不同类型的变压器价格和效率也不同。

一般来说,油浸式变压器相对较便宜,但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绝缘油的更换;而干式变压器价格较高,但无需维护和绝缘油的更换。

因此,在选择变压器类型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率以及预期的使用寿命。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负荷需求:首先需要确定所需供电的负荷大小和类型,包括用电设备的功率、数量和使用时间等。

根据负荷需求计算出总的用电功率。

2. 未来扩展性:考虑到未来可能的负荷增长,选择变压器容量时应预留一定的余量,以满足未来扩展的需要。

3. 变压器效率:不同容量的变压器在传输电能时的效率可能不同。

一般来说,选择适当容量的变压器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减少能量损失。

4. 经济成本:较大容量的变压器通常价格较高,而较小容量的变压器可能无法满足负荷需求。

需要在满足负荷需求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变压器容量。

5. 供电可靠性:对于一些重要的负载,如医疗设备、工业生产线等,需要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选择适当容量的变压器可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6. 环境条件:变压器的安装环境也需要考虑,如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

在一些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可能需要选择较大容量的变压器。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通过计算负荷需求、预留余量、比较不同容量变压器的效率和成本等,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容量。

如果不确定如何选择,建议咨询专业的电力工程师或供应商,以确保选择的变压器容量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变压器类型选择

变压器类型选择

变压器类型选择1.干式电力变压器(1)特点由铁心和绕组等构成的器身不浸在变压器油中,直接接触空气,干式自冷型,或和密封的固体绝缘接触如环氧浇注型。

它分为普通结构型和环氧浇注型两种。

1)无油、无污染、难燃、阻燃及自熄防火,没有火灾和爆炸危险。

2)绝缘等级高,进一步提高了变压器的过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损耗低、效率高;噪声不大于50dB;局部放电量小,可靠性高,长期安全运行;配备完善的温度保护控制系统,为变压器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4)抗裂、抗温度变化,机械强度高、抗突发短路强;防潮性能好,停运后不需干燥处理即可投入运行。

5)体积小、重量轻,不需单独的变电室,安装便捷,无须调试,运行维护成本低。

干式变压器铁心和绕组外露,不采用液体绝缘;结构简单,维护检修方便;采用阻燃性绝缘材料,应用于安全运行要求较高的场合。

(2)干式变压器的起动1)安装结束并验收后,应带电连续试运行24h。

2)分接开关符合运行要求,若为无励磁分接开关,在调好运行分接位置后,测量该分接位置绕组的直流电阻并符合规定;接地部分接触可靠,设备中及带电部分无杂物;所有保护装置全部投入,空载合闸5次,第1次带电时间不小于10min且无异常。

3)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必须核对相位;带电将有载分接开关操作一个循环,逐级控制正常,电压调节范围与铭牌相符。

4)温控开关整定符合要求,温控、温度显示应一致;冷却装置自起动并运转正常。

5)在高湿度投运时,绕组外表无凝霜;投运操作时,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中的中性点必须先接地,投入后,可按系统需要决定中性点是否断开。

(3)运行中巡视检查1)绝缘子、绕组底部和端部无积尘;绕组绝缘表面无龟裂、爬电和炭化痕迹;紧固部件无松动、发热,声音正常。

2)采用自然空气冷却时,可连续输出100%容量;配置风冷系统强迫空气冷却时,输出容量可提高约40%;超载运行中应密切注意变化,切忌因温升过高损坏绝缘结构,无法恢复运行。

3)低负载运行、温升较低时,风机可不投入运行。

变压器的选择与容量计算

变压器的选择与容量计算

变压器的选择与容量计算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改变电压的大小和调节电压的稳定性。

在选择和容量计算变压器时,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负载需求:首先需要明确所要供电的负载类型和负载容量。

根据负载类型(如电动机、照明、空调等),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如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式变压器。

2.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通过变压器提高电压以输送电能,或降低电压以适应负载电压要求。

3.变压器效率:变压器的效率是变压器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效率的变压器可以减少线损和能耗,降低运行成本。

因此,在选择变压器容量时,需考虑变压器的额定效率。

4.变压器的负载率:变压器的负载率是指变压器的实际负载与变压器的额定容量之比。

一般来说,变压器的负载率越高,效率越高。

根据负载特点和使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负载率范围。

5.短路容量和过载能力:变压器需要具备足够的短路容量和过载能力,以应对突发的电流冲击和负载的变化。

在容量计算时,需要考虑负载的最大短路电流和负载的最大过载情况。

6.变压器的运行环境:变压器容量的选择还需考虑变压器的运行环境,如环境温度、海拔高度、防护等级等。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变压器的容量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容量计算的一般步骤如下:1.确定负载类型和负载容量,计算所需的功率或电流。

2.根据负载类型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变压器类型。

一般情况下,根据容量的大小,可选择干式变压器或油浸式变压器。

3.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大小。

4.根据负载的最大短路电流和负载的最大过载情况,确定变压器的短路容量和过载能力。

5.根据变压器的负载率和运行环境的要求,确定变压器的额定容量。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

如何选择合适的变压器一、变压器的制作中,线圈的机器绕制和手工绕制各有什么优缺点?机器绕制变压器的优点是效率高且外观成形美丽,但绕制高个子小洞眼的环型变压器却比较麻烦,而且在绝缘处理工艺的牢靠性方面反不如手工绕制到位。

手工绕制可以将变压器的漏磁做得特别小,其在绕制过程中能针对线圈匝数的布局随时予以调整,所以真正的Hi–END变压器肯定是纯手工绕制,纯手工绕制的唯一缺点是效率低、速度慢。

二、环型、EI型、R型、C型几种电源变压器哪一种最好?它们各有其优缺点而不存在谁最好之说,所以严格来讲哪一种变压器都可以做得最好。

从结构上来讲,环型能够做到漏磁最小,但声音听感方面EI型则可以把中频密度感做得更好一些。

单就磁饱和而言,EI型要比环型强,但在效率上则环型又优于EI型。

尽管如此,其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你能不能扬长避短而将它们各自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而这才是做好变压器的最根本。

目前的进口放大器中,环型变压器的应用仍旧是主流,这基本说明白一个问题。

发烧友对变压器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你不能拿一个没做好的东西作参考而说它不好。

有人说环型变压器简单磁饱和,那你为什么不去想方法把它做到不简单磁饱和?而原本通过技术手段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不下足功夫或者一味地为了省成本,那它当然就简单磁饱和了。

同理,只要你仔细制作,EI型变压器的效率也是能做到很高的。

变压器的品质好坏对声音的影响很大,由于变压器的传输能量与铁芯、线圈亲密关联,其传递速率对声音的影响起打算性作用。

像EI型变压器,人们通常觉得它的中频比较厚,高频则比较纤细,为什么呢?由于它的传输速度相对比较慢。

而环型呢?低频比较猛,中高频则又稍弱一点,为什么?由于它传输速度比较快,但是假如通过有效的结构转变,你就可以把环型和EI型都做得特别完善,所以关键还是要看你怎么做。

不过至少可以确定一点的是,R型变压器不是太简单做好。

用它来做小电流的前级功放和CD唱机电源还可以,假如用来做后级功放的电源,则有比较严峻的缺陷。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1)可按经济容量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为的变压器铁损与铜损接近相等时,效率最高,此时的变压器容量可称为经济容量,可按经济容量选择变压器。

(2)负载为电动机时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如果负载是异步电动机,则应考虑电动机的效率和功率因数,电动机铭牌上所标的功率为电动机输出的有功功率。

一般可按异步电动机铭牌功率总和的1.2倍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3)综合性负载时变压器的容俄选择:如果负载是照明及电动机等综合电气设备,则要考虑用电设备的同时利用率,可根据实际可能出现的高峰负荷总功率的1.25倍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4)照明负载时变压器的容量选择:可按接近照明的总功率选择变压器的容量。

(5)应考虑到启动电流的冲击:如果负载为异步电动机,则应考虑到变压器承受启动电流的冲击。

单台全压启动电动机的功率,不宜超过变压器容量的30%;同时还应保证在同一台配电变压器供电的范围内,容量最大的一台电动机启动时,其他用电设备端电压不能低于额定电压的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要调查用电地方的电源电压,用户的实际用电负荷和所在地方的条件;然后参照变压器铭牌标示的技术数据逐一选择,一般应从变压器容量、电压、电流及环境条件综合考虑,其中容量选择应根据用户用电设备的容量、性质和使用时间来确定所需的负荷量,以此来选择变压器容量。

在正常运行时,应使变压器承受的用电负荷为变压器额定容量的75~90左右。

运行中如实测出变压器实际承受负荷50小于时,应更换小容量变压器,如大于变压器额定容量应立即更换大变压器。

同时,在选择变压器根据线路电源决定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电压值,根据用电设备选择次级线圈的电压值,最好选为低压三相四线制供电。

这样可同时提供动力用电和照明用电。

对于电流的选择要注意负荷在电动机起动时能满足电动机的要求(因为电动机起动电流要比下沉运行时大4~7倍)。

变压器要根据施工用电负荷有多大来选择施工用电负荷的计算:把每个电器设备的功率加在一起看总和是多少KW你就选多少KVA的变压器就可以了注:一般变压器容量应大于负荷总量如:负荷总量为550KW 变压器应选600KVA的。

首先应该知道功率是分为有功功率(单位kW)、无功功率(单位kvar)、视在功率(单位kVA)。

它们的关系应该是:kVA的平方=kW的平方+kvar的平方。

当你把所有的设备负荷总量统计出来后的结果应该是有功功率,单位kW,而变压器的单位是kVA,也就是视在功率,根据:有功功率/功率因素=视在功率,这个公式来计算所需要变压器的容量,各地区的供电局所规定的功率都不大一样,但是基本上施工用电和小工业的功率因素为0.85,大工业用电的功率因素为0.9。

因此,根据1楼的假设550kW的施工设备,应该选择的变压器大小=550kW/0.85=647kVA,因此应该选择630kVA的变压器。

还有,似乎市场上没有600kVA的变压器。

主要是依据需要的容量(功率)、输入输出电压、工作制式(干变不是按容量选的,干变与油变相比,不含变压器油,火灾危险性小,但干变较贵。

主要由安装环境决定,如高层建筑选干变,户外选油变。

但,小区供电大于630KVA时,往往就选干变,为什么呢?理由如下:变压器容量大于630KVA,就是800kva,规程规定800kva及以上变压器应选用断路器保护,并配置过流、速断、瓦斯保护等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较复杂,也较贵,不如干脆选择干变(干变虽较贵,但保护简单且便宜,火灾危险性小----规程规定干变1250kva 及以上变压器才选用断路器保护,并配置过流、速断等继电保护)。

短时或连续)、安装环境(室内室外、防潮、防滴、防爆)当等等要求来选择。

在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如何合理确定配电变压器的容量,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用户来说,既希望变压器的容量不要选得过大,以免增加初投资;又希望变压器的运行效率高,电能损耗小,以节约运行费用。

这是一对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本文通过对变压器相对年有功电能损耗率随相对节能负荷率变化的函数关系从中找出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从而得出一种电能损耗既不高且又节省初投资的配电变压器容量的
计算方法。

一、按变压器的效率最高时的负荷率βM来计算容量,当建筑物的计算负荷确定后,配电变压器的总装机容量为:=Pjs/βb×cosφ2(KVA)
式中——建筑物的有功计算负荷KW;
cosφ2——补偿后的平均功率因数,不小于0.9;
βb——变压器的负荷率。

因此,变压器容量的最终确定就在于选定变压器的负荷率βb。

我们知道,当变压器的负荷率为:=βM=Po/PKH 时效率最高
式中Po——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变压器的短路损耗。

然而高层建筑中设备用房多设于地下层,为满足消防的要求,配电变压器一般选
用干式或环氧树脂浇注变压器,表一为国产SGL型电力变压器最佳负荷率。

表国产SGL型电力变压器最佳负荷率
容量(千伏安) 500 630 800 1000 1250 1600
空载损耗(瓦) 1850 2100 2400 2800 3350 3950
负载损耗(瓦) 4850 5650 7500 9200 11000 13300
损失比
最佳负荷率βm% 61.8 61.0 56.6 55.2 55.2 54.5
由表可见,如果以βm来计算变压器容量,必将造成容量过大,使用户初投资大量增加,另外Pjs是30分钟平均最大负荷P30的统计值,而民用建筑的用电一般在深夜至次日清晨是处于轻载的,且一天运行过程中负荷也时有变化,大部分时间实际负荷均小于计算负荷Pjs,如果按βm计算变压器容量则不可能使变压器运行在最高效率βm上,这样不仅不能节约电能且运行在低β值上,则消耗更多的电能,因此按变压器的最佳负荷率βm来计算变压器的容量是不合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