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及其成因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④有计划做好煤矿的 土地复耕工作 黄土高原是我国最 大的以煤炭为主的能 源生产基地, 源生产基地,避免由 于煤炭开发而引起的 大规模水土流失。 大规模水土流失。
6.成功案例借鉴—— 6.成功案例借鉴 成功案例借鉴—— 甘肃西峰南小河沟的综合治理
①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营造 保塬: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护田林网,采用喷灌、 护田林网,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治理方针“保塬、护坡、固沟”
滴灌
②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 护坡: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封坡育林育草。
③固沟: 固沟: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丰硕的成果
南方丘陵: 南方丘陵:
1.自然原因:地表的起伏有利于流水冲刷,降水量大且时间长 2.人为原因:人类的过度开发(过度开发,樵采) 。 【降水侵蚀为主】 整顿措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水热条件好,其有效措施是以封山 育林恢复植被; 新兴小水电,大办沼气等(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 题,才是能封住山林的基本保障)
面对老 人无助 的眼神, 我们能 够做些 什么?
5.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5.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①压缩农业用地,采 压缩农业用地, 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 用现代农业技术措施, 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生产效率,逐步 建成旱涝保收, 建成旱涝保收,高产 稳产的基本农田。 稳产的基本农田。这 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基本前提。 的基本前提。
水土流失的原因
⑴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 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 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 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 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 ④植被。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 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⑵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 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完整版)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及其成因
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及其成因一、(1)地区:黄土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区从内蒙古河口镇至陕西、山西的龙门区间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2)成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②降雨,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③地面物质组成.土质疏松④植被稀疏.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人为因素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①植被的破坏②过度开垦③开矿二、(1)地区:东北丘陵地区:随着近年植被的破坏,黑土地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凸显(2)成因:自然因素①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大且集中②位于我国东北,春季的冰雪融水以及夏季的冰川融水,加剧水土流失③丘陵地区,大河众多,流水侵蚀严重④冬季漫长、寒冷,树木成材慢,保持水土效果不佳人为因素①过度砍伐树木②不合理的放牧,破坏丘陵植被③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水土流失④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保护环境⑤老工业基地,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土质、树木,间接影响水土流失问题三、(1)地区:华北丘陵地区:石质性山丘,表面风积和冲积黄土极易流失,加之华北地区开发过度,水土流失问题也不宜忽视(2)成因:自然因素①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大且集中②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的冰雪融水以及夏季的冰川融水,加剧水土流失③黄河流经,流水侵蚀严重④缺乏植被,保持水土效果不佳人为因素①过度砍伐树木②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水土流失③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保护环境④老工业基地,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土质、树木,间接影响水土流失问题四、(1)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地表侵蚀情况严重。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
晋教版八年级(下)中考题同步试卷:6.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01)一、选择题(共19小题)1. 小贝的家乡位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陕西,当地常常能听到高亢、豪放、激越的秦腔,但往往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这可能是因为黄土高原()A.冰川广布,雪峰连绵B.地势平坦,一望无际C.支离破碎,沟壑纵横D.山岭众多,山高谷深2.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有()A.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B.人们采矿、修路破坏地表C.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D.过度开垦导致地表植被破坏严重3. 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取的措施是()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②退耕还林还草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4. 下列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是()A.采矿对地表的破坏B.夏季多暴雨C.土质疏松D.黄土层受水侵蚀后,极易坍陷5. 黄土高原重要的生态问题是()A.荒漠化B.水土流失C.全球变暖D.酸雨6.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做法是()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B.退耕还林、还草C.减少过度放牧地区牲畜数量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7. 下列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B.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C.气候越来越干燥,降水量越来越小D.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8. 导致目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A.黄土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B.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C.地表裸露,缺少植被保护D.人们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使地表疏松9.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B.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C.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D.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10. 读“黄土高原环境问题成因示意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知识点总结+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6.3《黄土高原》知识点+练习一、文明的摇篮1. 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黄土高原上奔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如华夏始祖炎黄二帝。
3.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4范围:黄土高原东起A太行山、西至B乌鞘岭、北连C长城、南抵D秦岭。
跨越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
5、黄土地貌景观: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残留的高原面)、梁(长条状的山梁)、峁(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川(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地地区)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二、严重的水土流水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2、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缺乏植被保护;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4、水土保持的措施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一、单项选择题1.(原创)黄土高原地区的特色剧种是()A.二人转B.黄梅戏C.越剧D.梆子、秦腔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民俗和文化。
答案:D解析:二人转是东北地区的特色剧种;黄梅戏是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越剧是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
2.(原创)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A.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显著B.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C.地形平坦,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考查目的:本题考查黄土高原地区的地表特征。
简述我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简述我国七大流域水土流失现状信息管理学院11编出杜诗卿2011300740006全国七大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见表)( 表)中国水土流失分布流域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万平方公里)土壤侵蚀量(亿吨)占流域面积(%)长江180.00 62.00 34.4 24.00黄河75.00 46.00 61.3 16.00海河31.90 12.00 37.6 4.02淮河27.00 5.90 21.9 2.30珠江45.00 5.80 12.9 2.26松花江、辽河124.60 42.00 33.7 7.68太湖 3.60 0.296 8.2 0.14其他(内陆河、直接入海河流、国际河流等)473.00 193.00 40.8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现状(1)流失面积与分布: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63.74万km2,其中水蚀和风蚀面积为53.08 km2,占流域总土地面积180万km2的30%,年均土壤侵蚀总量22亿吨。
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上中游地区,这一地区水土流失面积50余万km2,约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0%。
主要集中在上游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流域,沱江、岷江中游,乌江上游及川东鄂西三峡库区和中游的汉江上游(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清江,赣江以及大别山南麓的倒、举、巴、浠、皖诸水的中上游。
(2)流失类型与程度: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类型主要包括水蚀、风蚀、冻融侵蚀、泥石流、崩岗等。
其中水蚀面积达52.41万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82.2%。
风蚀面积0.67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0.66万km2。
据不完全统计,长江上游共有1.3万多处滑坡和3000多条泥石流沟,另外在湘、赣等地的花岗岩风化层深厚地区还分布有近10 万个大小崩岗。
全流域水蚀面积中,轻度流失面积为21.2万km2,占41%;中度流失面积为21.5万km2,占40%;强度流失面积为7.6万km2,占15%;极强度流失面积为1.7万km2,占3%;剧烈水土流失面积为0.4万km2,占1%。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和治理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危害与治理一、知识讲解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1)自然条件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
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①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树木用作薪柴。
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③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设施等开发建设不当。
2.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
(3)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二、经典高考试题1.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
图1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1)~(2)题。
图1图2(1)图2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解析第(1)题,由图2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图中甲区中坡与坡之间有较为宽阔的平地,对比图1中梯田类型可知,适合修筑隔坡梯田。
第(2)题,黄土高原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在黄土高原地区修筑梯田一定要注意保水保土,反坡梯田的优点就是保水保土效果好。
答案(1)C(2)A2.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解析(1)要准确说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需准确判断出该区域的名称,还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植被等方面描述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地理八年级下册期中优化讲练测评(晋教版)专题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原卷版)
专题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知识讲解1. 黄土高原基本情况:2.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黄土地形类型最多、规模最宏大的地区。
3. 黄土高原“风成说”证据:①厚度均匀②从西北向东南颗粒越来越细③矿物成分不同④有古土壤。
4.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透水性强,地表植被稀疏,且降水集中,再加上人口增长太快,粮食和燃料不够,人们到处毁林开荒,使黄土高原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其中以黄河中游的晋西、陕北最为突出。
5. 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后果: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河床抬高,水库、湖泊变浅,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
6. 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改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也是黄土高原地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
7. 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措施:生物措施(退耕还林、还草,种草、种灌木、种树)、工程措施(修建水库、灌渠,坡耕地修梯田、沟壑区打坝淤地)、农业措施(改变牲畜放养方式、改变耕作方式)。
8.皇姑梁小流域治理区位于山西省岚县,以小流域为单位,三种方式相结合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
如山上植树种草,山坡改梯修渠。
9. 黄土高原蕴藏丰富的能资。
煤炭储量大、煤种齐全、品质优良,被称为“乌金高原”。
其中山西省煤炭储量和产量最大,有遍布全省的大型煤炭基地(大同、阳泉、朔州、太原、晋城、长治、汾西、霍州),另外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神府、豫西和宁夏等也是重要的煤炭基地。
火力发电基地主要有朔州、大同、神头、太原、娘子关、霍州、阳城、兰州、宝鸡、府谷等。
10.陕西、山西、内蒙古接壤地区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
这里的煤发热量高、埋藏浅,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
11. 陕甘宁接壤地区的长庆气田是我国最大的陆上整装气田之一,区内建成输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管道。
12. 建在黄河上游中游的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天桥、万家寨、三门峡和小浪底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开发了丰富的水能资,发挥灌溉、防洪、调水等综合效益。
社会实践报告水土流失
一、前言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它不仅威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也严重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作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社会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研究,探讨水土流失的现状、成因及治理措施,以期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水土流失现状1. 区域分布我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珠江中上游、辽河流域等地区。
其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1/3以上。
2. 流失程度我国水土流失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四个等级。
据统计,我国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
3. 经济损失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据估算,我国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
三、水土流失成因1. 自然因素(1)地质构造: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岩石易风化,为水土流失提供了物质基础。
(2)气候因素:干旱、暴雨等极端气候事件加剧了水土流失。
(3)地形地貌:陡坡、沟壑等地形地貌不利于水土保持。
2. 人为因素(1)过度开发:过度开垦、采矿、筑路等活动破坏了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2)不合理利用: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如陡坡耕种、过度放牧等,导致土地退化。
(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工地、道路拓宽等工程建设破坏了原有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
四、水土流失治理措施1. 工程措施(1)梯田建设:在坡耕地修建梯田,减少坡面径流,降低水土流失。
(2)水保林建设:在坡面种植水保林,提高土壤抗侵蚀能力。
(3)植被恢复: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
2. 生物措施(1)退耕还林还草:将陡坡耕地、沙化土地等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2)生态移民:将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的居民迁移至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地理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试题答案及解析1.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自然灾害有①旱涝灾害②台风③滑坡④泥石流⑤火山爆发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④⑤D.③④⑤【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这里的气候干旱,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减少,造成人们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等现象时有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致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恶化,泥石流、滑坡、塌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于是,人们又想方设法扩大耕地开垦面积,进而加剧了环境破坏,故选A.【考点】本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2.下列地区中属于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是()A.黄土高原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南丘陵【答案】A【解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因此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是我国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该区域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考点】该题考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于黄土高原形成的学说有多种。
目前,“风成说”得到科学界最为广泛的支持。
“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主要是盛行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西北部内陆地区的沙漠和戈壁搬运来的黄土堆积而成的,被称为“风神捏就的土地”。
材料二黄土高原景观图。
(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请你说出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特征____________。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2分);人为原因有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其中两点)(2分)。
(3)如何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西部大开发中,黄土高原地区必须坚持()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C.退耕还林还草D.大力发展交通【答案】(1)秦岭(2)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增长过快(4)把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4)C【解析】(1)黄土高原东起太行山脉,西到乌鞘岭,北起古长城,南至秦岭,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覆盖区;从图中看出,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广西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与治理措施
广西水土流失问题的成因与治理措施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广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水土流失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治理对策;广西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土保持公报(2018年)结果,广西水土流失面积达39306.50km2,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6.54%。
其中轻度侵蚀23802.7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56%;中度侵蚀6464.55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16.45%;强烈侵蚀3516.31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95%;极强烈侵蚀3127.00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5%;剧烈侵蚀2395.90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6.09%。
水土流失导致广西生态环境恶化,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水土流失治理已经成为当前广西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问题。
本文基于相关文献研究,就广西水土流失现状、特点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治理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1 、广西水土流失的现状及特点水土流失在广西全省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根据水利部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发布,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9306.50km2,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16.54%,其中,桂西北石灰岩地区和桂东南花岗岩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
以梁刚毅对广西水土流失的演变趋势所进行的分析,1975年前广西的水土流失呈缓慢上升趋势,1975年达到一个高峰,之后五年呈逐步下降趋势,到1980年又有小幅反弹,1985年到2000年又呈下降趋势。
在2000年以前,广西水土流失的变化幅度较小,最低时为2000年,水土流失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约4.5%,最高时为1975年,水土流失面积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约的5.71%,其它年份处于中间水平,变化幅度不大,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
但2000年到2011年,10年间广西水土流失呈爆发式增长,增长幅度达到了372.73%,水土流失面积由2000年最低时的10690.50km2增加到了2011年的50536.78km2,水土流失呈明显的恶化趋势。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总结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总结篇一: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浅谈我国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意义重大。
近几年,我国的水土流失状况出现加剧趋势,严重的水土流失已对中国的生态安全、粮食安全、水土资源安全构成威胁。
一、水土流失现状(一)分布范围广、面积大中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2/3,在总土地面积中,耕地占14%,林地占16.5%,天然草地占29%,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荒漠等占35%。
2004年,全国11条河流土壤侵蚀总量16.22亿t,其中长江、黄河流域土壤侵蚀总量分别为9.32亿t和4.91亿t。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全国几乎每个省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其分布之广,强度之大,危害之重,全球屈指可数。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37%,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风蚀面积191万km2,在水蚀、风蚀面中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面积26万km2。
调查表明,全国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不论山区、丘陵区、风沙区还是农村、城市、沿海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
(二)形式多样且类型复杂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重力侵蚀,特点各异,相互交错。
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石质山区以水力侵蚀为主,伴随有大量的重力侵蚀;青藏高原以冻融侵蚀为主;西部干旱地区、风沙区和草原区,风蚀非常严重;西北半干旱农牧交错带则是风蚀水蚀共同作用区。
(三)土壤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最直接的表现是土壤的被侵蚀流失。
据统计, 中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 5.0×109t。
长江流域年土壤流失总量 2.4×109t,其中上游地区达 1.56×109t,位于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区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多达 1.6×109t。
关于对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中国水土流失现状
关于对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的调研报告_中国水土流失现状xx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于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强度大,地域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作为石羊河流域的重点治理区,为了进一步加强全区水土保持工作,改善全区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安全。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入户走访当地群众,对全区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一、xx区水土流失的现状:xx区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属石羊河流域中上游,全年日照时数为2967.8小时,日照百分比为67%;太阳辐射量为138.45千卡/平方厘米;气温以7月最高,为29℃,1月最低,为零下14.9℃。
多年平均降水量160毫米,年蒸发量2020毫米。
国土总面积xx平方公里,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xx亩,人均耕地xx亩,(区内土地包括:农用地xx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xx,其中: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水域面积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xx、xx、xx、xx和xx;建设用地为3.4154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7%;未利用地为24.6873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0.65%)。
流经区内的西营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是全区的主要地表水源,多年来平均地表径流量为6.80亿立方米/年(1993年~2003年)。
区内地下水取水量为5.25亿立方米/年,其中90%为河渠入渗量、基岩裂隙水入渗量,近十年来地下水年均可利用量为2.816亿立方米。
全区地表水、地下水总的可利用量多年平均为9.616亿立方米。
森林面积已达69.32万亩(天然林6.37万亩,人工林62.95万亩),按林种分:农防林29.86万亩,水保林8.16万亩,防风固沙林18.1万亩,经济林13.2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9.1%。
经调查统计,xx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以及地表水量、地下水量的限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水土流失总面积达xxkm2,占土总面积的xx其中:风蚀面积xxkm2,占流失面积的xx%,水蚀面积xxkm2,占流失面积的xx%。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摘要:水土流失是导致土地资源退化乃至彻底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水土流失不仅对侵蚀区的土地利用影响深刻,而且对侵蚀区外的整个流域产生重要影响;水土流失也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问题。
本文介绍了新疆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分布,分析了其成因和危害,并提出了治理水土流失的方法和途径,以期为促进本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土流失;成因分析;治理措施1、前言水土流失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水土流失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
新疆国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6,是一个干旱、风沙、盐碱、荒漠化比较严重的省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实现地区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2、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2.1地理位置与气候因素新疆远离海洋,封闭的地形,造成了特殊的气候环境。
北部的富蕴是我国第二寒冷区,而东疆的吐鲁番又是我国的高温区,新疆的沙漠面积就达40万km2,占全国60%以上,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山区降水丰沛,沙漠降水稀少,不同的地理位置,水资源的贫、丰差异很大,北西部的降水占全疆总降水资源的75%,而南东部的降水资源仅占全疆降水资源的25%。
由此北西部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南东部补给条件差。
同时降水在时空上的分布极为不均,年降水量70%~80%集中在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时常出现春洪、夏洪、冲毁坡地和农田,造成水土流失,而在干旱少雨区,植被贫乏,分布稀疏,生长矮小,覆盖度低,风蚀、盐蚀现象十分严重,缺乏地表径流和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是潜在水土流失的成因。
3.2人为活动因素新疆生态脆弱,有其自然条件的原因,但发展到目前恶化的地步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人类活动而引起的。
(1)人口的增长。
新疆1949年人口总数433.34万人,而1997年末为1718.08万人,相当于1949年的3.96倍,人口密度达10.35人/km2,超过了联合国干旱区人口临界指标7人/km2,超出了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为了生存和发展,就要破坏植被,开荒造田。
东南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
东南丘陵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措施东南丘陵地区位于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势起伏,地表水土易于流失。
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包括人类活动、自然因素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东南丘陵地区的水土资源。
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水土流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东南丘陵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历史上大规模的农业开发使得水土资源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都会导致水土流失。
2.自然因素也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的降雨量会使山区土壤保持水分,但如果降雨过大,土壤无法承载,水分就会流失。
另外,东南丘陵地区的地势较为陡峭,地表土壤易于被雨水冲刷,形成水土流失。
3.土地利用不合理也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东南丘陵地区的土地资源有限,但人口密度较大,土地利用压力较大。
一些农民为了满足经济需要,不顾生态环境保护,盲目开垦山地,导致大量的水土资源流失。
为了防止和治理东南丘陵水土流失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改善土地利用结构。
推行合理的农业耕作管理措施,密植作物、条带种植等,使土地保持绿色覆盖,减少土壤裸露面积,避免水土流失。
2.推行水土保持工程。
通过修建沟渠、梯田、林草植被等工程措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3.加强水资源管理。
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灌溉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4.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水土保持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并普及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农业种植技术。
5.强化政府监管。
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法规制度,加大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加强对违法开垦山地的打击和惩罚。
6.加强科学研究。
加强对东南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成因和治理措施的科学研究,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特点的水土保持模式。
总之,水土流失是东南丘陵地区面临的严重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来保护水土资源。
只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才能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农田生产力。
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相关问题
长江流域上中游水土流失相关问题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流域幅员辽阔,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潜力巨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长江流域特别是上中游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与环境恶化,严重的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本文将简单介绍长江流域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问题,特点,危害性,成因及发展趋势以及相关治理措施。
一.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问题长江上中游地区,包括川、滇、黔、渝、鄂、湘、赣、青、甘、陕、豫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总面积168万时。
水土流失面积55万kIIl2,其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全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88.4%。
其中,长江上游水土流失35.2万时,占全流域的56.6%,年均土壤侵蚀量达16亿t,是流域水土流失分布最为集中和严重的地区,尤以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嘉陵江流域,沱江、岷江中游,乌江上游及三峡库区最为严重。
长江中游的水土流失集中在汉江上游(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洞庭湖水系的湘、资、沅、澧四水,清江,赣江以及大别山南麓诸水系等一些重要支流的上中游。
⑴由于大量的土壤流失,旱洪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严重失调,恶性循环愈演愈烈,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重点区农业生产也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水土流失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严重障碍,同时对于我国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安全稳定也带来严重了威胁。
二.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的特点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具有面积广、流失量大;流失类型多样;对土地资源破坏严重,对当地危害及潜在危险性大;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
①水土流失类型多样,涵盖了我国的各种水土流失类型,包括水蚀、风蚀冰川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和泥石流、崩岗等类型。
②坡耕地和泥石流等水土流失问题最为突出。
坡耕地、荒山荒坡及疏幼林地是坡面产沙的主要来源,尤以坡耕地为甚。
据统计,长江上中游地区坡耕地面积近O.1亿hm2,其中有0.02亿hm2坡度大于25。
水土流失及土地荒漠化
(2)人为原因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破
过度开垦
为解决粮食问题在陡坡开荒,使地表变 得疏松,增加了水土流失的物源
坏
破坏草场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
植 过度放牧 侵蚀
被 毁坏树木 和樵采 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
不
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
合 理
露天开矿
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
土
合
治
理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 1.土地荒漠化的原因
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 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 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不 当,对土地资源、水资 源的过度使用。
2.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退耕还林、还草,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实行生态移民 (6)封沙禁牧、禁樵禁采,恢复自然植被 (7)实行栏养,建立人工草场
感知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 观察组 图,注 意图中 哪些内 容反映 了黄土 高原水 土流失 严重。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 严重的地区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水土流失一方面与地形、气候、土壤、地质构造 等自然因素有关,另一方面还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建 设活动有关。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水土流失加剧主要是人口增长,生存压力加大,导致 出现不合理人类活动,改变了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状 况,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如下表所示:
(1)自然原因
因素 表 现
产生的影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及治理措施作者:杨秀梅摘要: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
水土资源将无机界和有有机界、生物界和非生物界连接起来,推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人类社会发展。
如果离开水和土壤,那么人类将失去生存基础,文明也将难以继续。
但是黄土高原上由于盲目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水土资源,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关键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总面积为64万km2,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水土流失”是指在流水、重力和人类活动等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流失。
现在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1.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
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
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
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
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
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八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57课时 水土流失教学案(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
第57课时水土流失1.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01黄土高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成因地理位置特殊,□01生态环境脆弱;□02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03疏松,垂直节理发育;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频繁;植被稀少,□04破坏严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05开矿。
(2)危害地形起伏加大;□06土壤肥力下降,耕地□07减少,农业减产;河流□08含沙量增大,泥沙淤积,河床□09抬升;沙尘暴灾害加剧等。
(3)治理退耕还林还草;□10植树种草;建设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开展□11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矿区土地的复垦工作。
考点七十四水土流失的成因与治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地区煤、稀土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曾是植被茂密的地区,但在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下,现在变成了沟壑纵横的地区。
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基本农田建设,实施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和生态修复、建淤地坝等,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2万平方千米。
上图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鱼鳞坑是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工程措施。
下图是鱼鳞坑剖面示意图和平面排列示意图。
(1)分析图中甲地水土流失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3)有人认为需要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建设鱼鳞坑,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1)甲地位于□01黄土高原,植被破坏严重,沟壑纵横。
(2)运用□02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影响。
(3)开放性题目,若赞同则从鱼鳞坑的□03保持水土功能入手,若不赞同则要分析鱼鳞坑对黄土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
(1)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从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
(2)水土流失对区域的□04地貌、土壤、气候、植被、□05河流等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鱼鳞坑能够拦截□06泥沙,促进植物成活,增大植被覆盖率;但开挖鱼鳞坑也可能加剧□07水土流失。
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
第一节 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以黄土高原地区为例一、生态脆弱地区1.概念:生态脆弱地区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稳定性较差、抵抗外来干扰和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较弱、易于发生生态退化且难以自我修复的区域。
2.分布:我国生态脆弱地区大多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复合交错带。
二、黄土高原地区的脆弱生态 1.黄土高原概况(1)范围:太行山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
(2)地理位置:黄土高原地处沿海向内陆、平原向高原、半湿润向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2.脆弱生态产生的原因1.水土流失严重:面积广,时空分布集中。
2.自然灾害易发:旱灾、洪水、冰雹、虫害、暴雨、霜冰等灾害最为常见。
洪水和暴雨还会引起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3.影响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
四、黄土高原地区的综合治理1.治理水土流失(1)以生态农业为基础,加大农林牧优良品种的培育和引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2)以特色农业为核心,积极发展旅游业。
(3)以能源开发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控制人口过快增长(1)快速的人口增长使得脆弱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持续发展。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调整人口布局是区域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一、判断题1.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只与气候、地形、土壤有关。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使区域自然灾害多发。
()3.黄土高原修建淤地坝的目的是保土蓄水。
()4.黄土高原地区以生态农业为核心,发展旅游业。
()5.提高林草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答案:1.× 2.√ 3.√ 4.× 5.√二、选择题黄土高原是我国最严重的水土流失与生态环境脆弱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很多。
其中,人为原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6~8题。
6.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土流失B.风力强盛C.土质疏松D.高原地貌7.现代黄土高原植被遭破坏的人为因素有()①营造宫殿、建御花园②修筑梯田、开石动土③开荒弃荒,轮荒作业④退耕还草⑤植树护坡、打坝建库⑥露天开挖,开挖原生地面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⑥8.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或减缓水土流失,但不能根治水土流失解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谷发育,形成千沟万壑的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地区及其成因
一、
(1)地区:
黄土高原:西北黄土高原区从内蒙古河口镇至陕西、山西的龙门区间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2)成因:
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地面坡度越陡,地表径流的流速越快,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力就越强.坡面越长,汇
集地表径流量越多,冲刷力也越强.
②降雨,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
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
水土的越强.
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以致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①植被的破坏
②过度开垦
③开矿
二、
(1)地区:
东北丘陵地区:随着近年植被的破坏,黑土地的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问题也日益凸显(2)成因:
自然因素
①位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大且集中
②位于我国东北,春季的冰雪融水以及夏季的冰川融水,加剧水土流失
③丘陵地区,大河众多,流水侵蚀严重
④冬季漫长、寒冷,树木成材慢,保持水土效果不佳
人为因素
①过度砍伐树木
②不合理的放牧,破坏丘陵植被
③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水土流失
④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保护环境
⑤老工业基地,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土质、树木,间接影响水土流失问题
三、
(1)地区:
华北丘陵地区:石质性山丘,表面风积和冲积黄土极易流失,加之华北地区开发过度,水土流失问题也不宜忽视
(2)成因:
自然因素
①于我国季风区,夏季降水大且集中
②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的冰雪融水以及夏季的冰川融水,加剧水土流失
③黄河流经,流水侵蚀严重
④缺乏植被,保持水土效果不佳
人为因素
①过度砍伐树木
②不合理的开垦,加速水土流失
③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不注重保护环境
④老工业基地,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酸雨,危害土质、树木,间接影响水土流失问题
四、
(1)地区: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地表侵蚀情况严重。
(2)成因:
自然因素
①岩溶地貌发育,石山面积广大、成土速度缓慢,植被覆盖率低
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
③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不平
人为因素
①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毁林开垦、过度樵采、烧山、放牧、乱采石矿等人为破坏严重
五、
(1)地区:
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成因:
自然因素
①南方地区多为丘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
②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
③红土的性质为酸性、有机成分少、黏性大,因此对地表依附能力低,极易被冲刷.
人为因素
①人们为开发经济,大量砍伐植物,导致山上植被大量减少
②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③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
家乡所在地的环境问题及治理
1、家乡:广东省英德市
2、环境问题:空气污染严重
3、成因:当地水泥厂多,未施行环保措施
4、治理方法:(1)植树选林、绿化环境。
(2)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3)全面规划,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