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合集下载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同辈生活特点: 民主平等、互助合作、 自由表达

学校生活特点: 权威与不平等、 互相竞争、有限表达

因此,学校要区分同辈群体生活的性质,发 挥其积极影响。
(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 学校生活的差异


1、学校生活: 古板、严肃、 抽象与理性、 更多强调学习活动。

社会文化生活: 广泛、灵活、多 元、丰富、煽情


1、指导思想的偏差 “学校教育=德育问题” 2、个别教师素质差 导致师生之间人际关系紧张 3、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已开展的中小学还较少,缺乏专业人员, 或作为“思想政治”来对待;学生不能正 确地把握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冲突。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1、家庭生活环境两方面: “四过现象”——期待过高、照顾过 多、过分爱护、过度保护; “教育真空现象”—— 家庭结构裂 变:核心家庭,单亲家庭,破裂家庭







一、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近代史上,教科书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教师是“教书 匠”,主要任务是教书。 20世纪70年代起,学校教育的宗旨由“教书”向“育人” 转变。 二、生活经验 应该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尼勒和杜威) 三、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 《学会生存》率先提出“终生学习”这一名词。 1989,“面向21世纪国际研讨会”提出“学会怎样学 习”“学习将成为一个终生的过程;学校再也不是一个为 学生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 小结:学校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日常 生活经验的注意。因此,应向“终身学习与学会学习”发 展。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XXX XX学院
哈佛 凌晨四点半
前言: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 关系

中学学生一日生活行为规范本(三篇)

中学学生一日生活行为规范本(三篇)

中学学生一日生活行为规范本第一章:晨间生活规范1. 不要拖延时间,早起床并保持一定的作息时间;2. 刷牙洗脸,保持身体清洁;3. 保持整洁的卫生环境,不乱扔垃圾;4. 合理安排早餐,保障营养健康。

第二章:校内学习生活规范1. 上学迟到的不可取,要遵守学校规定的上课时间;2. 签到打卡,准时参加课堂活动;3. 认真听讲,专心学习,不在课堂上进行无关活动;4. 课堂上不许睡觉、玩手机等;5.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按时完成作业;6. 努力参加课外活动,培养综合素质。

第三章:校园生活规范1. 尊敬师长和同学,不使用不文明、粗俗语言;2. 不打架斗殴,遵守校园秩序;3. 不偷窃、不毁坏他人财物;4. 不以传播谣言、造谣言等恶意行为;5. 维护校园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6. 不涂鸦、刻字等破坏校园设施;7. 爱护植物和小动物,不追捕伤害。

第四章:社交生活规范1. 与人为善,礼貌待人,言语文明;2. 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3. 不参与欺凌、霸凌行为;4. 不组织和参与恶劣的游戏、赌博等活动;5. 不聚众闲逛、堵塞道路等影响他人正常活动;6. 平等友善相处,不歧视他人。

第五章:家庭生活规范1. 尊重父母,遵守家庭规矩;2. 勤俭节约,不浪费家庭资源;3. 自觉完成家务分工,共同维护家庭和谐;4. 尊重家庭成员的隐私和个人空间;5. 爱护家庭财物,不随意损坏。

第六章:安全生活规范1.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出行;2. 不私自涉足危险区域,不尝试危险行为;3. 保持个人财物安全,防止被盗;4. 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遵循应急预案。

第七章:网络生活规范1. 合理使用网络,不沉迷网络游戏;2.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不传播不良信息;3. 不泄露个人隐私,注意个人信息保护;4. 不盗用他人账号和密码,远离网络诈骗。

第八章:其他生活规范1.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2. 锻炼身体,保持良好体魄;3.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充实自己;4.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

学校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关系

学校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越来越重要。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学生管理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关系紧密相连,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

首先,学校教育是学生管理的基础。

学校教育系统一般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是基础环节,也是确保学生管理的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

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价值观、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基础能力。

学生能够接受真正优质的教育,则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当学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后,才有可能在学校管理工作方面表现得更好。

其次,在学校教育基础上,学生管理需要不断完善。

学生管理是指学校为了整体培养学生、保障学生安全、维护学校秩序等方面而采取的相关制度与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的好坏和完善程度,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作用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必须明确。

学生管理需要具有合理的方案、科学的管理模式和完善的管理流程。

学校需要在学生管理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和管理,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最后,在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的基础上,学生自身也应有自我管理。

学生自我管理是指学生以主体身份,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整合、自我超越以及自我监督等一系列行动,实现自我发展提高和个性成长的管理方式。

学生必须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并策划好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也需要能够适应自己的发展目标和现实环境,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和学生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两者互为依存,共同构建起良好的学校师生关系和教育机制。

学校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管理,从而真正做到有自我意识和自我关爱,更好地利用好教育机会,尽快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人才。

我的学生生活作文

我的学生生活作文

我的学生生活作文我的学生生活作文(15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

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学生生活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学生生活作文1转眼间我的小学生活就要结束了,我也由一个懵懂幼童成长成了一个翩翩少年。

记得我们曾一群的跑向操场的草坪上不顾形象地吃着那5毛一包的零食、指手画脚的聊着天,在常人看来我们的行为似乎显得可笑幼稚,甚至在一旁的小孩子都忍不住嘲笑我们。

这寒酸么?不觉得,只觉得是在拥抱简单而明亮的快乐!记得我们如何在天台上疯玩雪仗。

我们总是仓促的滚好雪球去迎接挑战,可即使被雪球砸到了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只是像快乐的小鹿一样在雪地里奔跑、跳跃。

记得我们曾充满童心的玩着真心话大冒险,可每当遇到那些难以启齿的问题和无法完成的挑战,我们都会厚着脸皮满足其他的同学,即使你耍赖,他们也笑着pass。

记得我们上课时遇到不严肃的老师总是开一些无关痛痒的玩笑:喂!你鞋带散了,哈哈,骗你的。

可若是老师一句话不说,生气的在哪儿站着,教室很快就安静下来了。

记得初来22的场景——陌生、不愉快、纷争。

可是如今,这些似乎已经失去了意义。

现在,只有我们下课时的嬉笑。

困了一起趴在桌上睡觉、饿了一起吃零食、遇到不开心的事我们一起纠结、夏天一起喊热一起埋怨学校。

等到了以后,当你们看着一些相似的稚嫩面孔时,你们会不会想起曾经一起疯过的我们。

多年以后、听着某首歌、你会不会想起一起闹过的我们。

没有比现在更单纯的生活,没有比同学更纯真的微笑,没有比学校的日子更值得回忆。

我的学生生活作文2开学的时候,我很紧张,怕住校。

可吃完晚饭上夜自修的时候,我就不紧张了,和同学一直好好相处,认真做作业。

上完了夜自习,在排队回宿舍的时候,有一个胖胖的同学哭了,他说要回家。

到了宿舍我们就刷好了牙,阿姨一走,我们就在宿舍无法无天了,阿姨一来,我们就个个躺在床上人模人样的了,阿姨一看我,就说:“我要表扬一下丁莫,”到了凌晨五点我就睡不着了,终于等到了天亮,后来我们就排好队伍去吃早饭了,吃好了早饭就去教室上早自习了,我赶紧把昨天没有完成的作业做好了,就跟着班长开始朗读英语了。

小学生心理健康 生活适应与健康

小学生心理健康  生活适应与健康
家里——社区,例如:博物馆、社区图书馆、少儿健身中心等。
• (2)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课外活动
例如:兴趣小组、科技文化节、读书会、报告会、知识讲座等。
• (3)学校开设“休闲指导课”
正确休闲态度、选择适合自己的休闲方式、合理利用休闲时间等。
•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
例如:旅游、参观、体育活动、家务劳动等。
(2)食——独立进食,知道关于食品的基本常识等; (3)住——独立回家,独立睡觉,整理床铺等; (4)行——单独上学、回家等; (5)家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6)学习——独立完成作业、整理书包等; (7)消费管理——有计划支配零花钱,选择合适的消费行为。
• (二)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原因
(1)父母对子女的过分溺爱 (2)老师、家长片面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忽 视其他方面的发展 (3)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进行其 他活动 (4)家庭劳动量的减少,使学生丧失了实践锻 炼的机会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劳动 教育。美国的不少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去为人打 工,干些洗车、送报、看孩子等活。日本规定小 学生每天参加劳动24分钟,英国为36分钟,德国 更是从法律上规定6—18岁青少年应承担的家务 劳动项目和数量。 可据一份抽样调查,我国小学生参加劳动的时 间却不足12分钟。据有人统计,我国中小学生中 有78%的没有煮过饭,也不会煮饭;有72%的没 有洗过衣服,也不会洗衣服。
1家庭早期干预表示你的关心制定一个上网的记录表制定合情合理的规定把电脑搬到可以看到的地方鼓励其他活动需要时利用外界力量2学校的早期教育及时同家长进行沟通及时进行教育疏导做好思想工作及时扭转上网成瘾的倾向3全社会共同关注所有网吧经营者要严格知法守法不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社会各界人士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爱护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一生活事件的界定生活事件

《教育学基础》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ppt课件

《教育学基础》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ppt课件
• 19世纪社会学家孔德(te)提出人类知识发展 的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与科学阶段。我 国学者石中英将知识分为四种类型:原始知识型(神话 知识型)、古代知识型(形而上学知识型)、现代知识 型(科学知识型)和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型)
• 另一种是“挫折一侵犯说”。
• 他们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 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 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心理学解释在分析一个具体个人为何会产生越轨 或犯罪行为时富有成效,但它难以解释作为一种群体或社会现象的越轨 或犯罪。
ppt课件
ppt课件
14
(三)日常生活与制度 化生活
1.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内的周而 复始的生活。它具有一种“自然”的特性。
2.制度化生活
制度化生活是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一 种规范的生活,对学生而言,则指的是学校 生活。
ppt课件
15
第二节 学生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 范
一、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23
(二)社会学解释
“差异交往说” “亚文化群理论” “失范说” “手段一目标说” “控制缺乏说”
ppt课件
24
表8-1 学生的失范行为的特征及其失范理论比 较表
失范行为类型 行为目的
行为特征 行为举例
运用理论
目的型失范 行为
谋取个体或群 体的功利性利 益
理性行为
财产型违法、犯罪,差异交往论
如盗窃、抢劫、诈 亚文化理论
ppt课件
3
(一) 生活的概念

社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制度

社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制度

社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区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教育教学生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社区义务教育学校是指由社区、政府或其他有关部门主管的,普通义务教育学校的学校。

不具备法人资格,属于事业单位。

第三条社区义务教育学校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教育教学为根本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第四条社区义务教育学校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严禁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第二章学校管理机构第五条社区义务教育学校设立校长、党总支、教务处、学生处和后勤保障部等职能部门。

其中,校长为学校的领导职务,教务处为教育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学生处为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后勤保障部门为学校后勤服务和管理职能部门。

第六条学校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共同推进学校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党总支负责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

教务处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

学生处负责学校学生的管理工作。

后勤保障部门负责学校后勤服务和管理。

第三章教育教学管理第八条学校应当制定教学计划,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制定本校课程计划,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

第九条学校应当严格落实教师职责,认真备课授课,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拔尖优生培养和普及教育。

第十条学校教师应当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参加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第四章学生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学生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从小事做起,从严治校,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重视学生生活教育,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教育学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教育学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学中的经典理 论问题,它集中表现在两个经典的教育哲学命中: Education as the Preparation of Live —— “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斯宾塞) Education as Life —— “教育即生活”(杜威) 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3.同辈群体生活 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 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而较自发 地形成的群体。 学生同辈群体主要指学生的非正式群体。 主要特征: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色彩、灵敏 的信息传递渠道 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 功能:保护功能;发展功能 保护功能,是指同辈群体可以使学生 个体少受或免 受成人世界的伤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平等互助的社 会环境。 发展功能,是指同辈群体对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具有 促进作用。 影响:积极;消极
第四节 书本识与生活经验



一、什么是知识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 段 2.石中英:原始知识型(神话知识型);古 代知识型(形而上学知识型);现代知识型 (科学知识型);后现代知识型(文化知识 型) 3.尼勒:天启的知识;直觉的知识;理性的 知识;经验的知识;权威的知识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一)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社会 1.社会规范失控 2.文化的商品化 整个文化娱乐市场呈现出 低俗化倾向 3.城市化的影响 社会控制力削弱,个人空 间结构与社会心理变化 4.价值观多元观 5.人口流动影响


(二)学校教育失误问题 1. 学校教育与生活脱节 2. 学校指导思想的偏差 3. 个别教师素质差 导致师生之间人际关系 紧张 4. 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薄弱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范本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范本

小学住宿生一日生活制度范本第一章:晨间活动1. 晨跑:每天早晨7点准时进行晨跑活动,每次晨跑时间为30分钟。

2. 晨读:7点半开始晨读时间,每天读课外书籍或诗歌散文等,培养阅读兴趣。

第二章:早餐及卫生1. 早餐:7点四十五分开始就餐,保证营养均衡,食谱每周更换,保证不重复。

2. 卫生:早餐后,住宿生需要清理自己的床铺,保持寝室环境整洁。

第三章:上午学习时间1. 早自习:上午8点开始,住宿生需要认真复习当天的功课,做好复习计划。

2. 上午课堂:8点半开始上午的正式上课时间,住宿生需要准时上课,专心听讲。

第四章:午餐及休息1. 午餐:12点整开始就餐,午餐时间为40分钟,保证营养均衡,食谱每周更换,保证不重复。

2. 午休:住宿生需要在午餐后进行适当的午休,放松身心。

第五章:下午学习时间1. 下午课堂:下午1点半开始下午的正式上课时间,住宿生需要准时上课,专心听讲。

2. 自主学习:下午4点开始自主学习时间,住宿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习、读书或者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

第六章:晚餐及活动1. 晚餐:6点整开始就餐,晚餐时间为40分钟,保证营养均衡,食谱每周更换,保证不重复。

2. 活动时间:晚餐后,住宿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晚间活动,如运动会、文化艺术表演等。

第七章:晚自习及休息1. 晚自习:晚餐后,住宿生需要进行晚自习,保证晚自习时间为1小时,专心学习并完成当天的作业。

2. 休息:晚自习结束后,住宿生可以放松休息,在寝室内进行自由活动,但要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休息。

第八章:晚间卫生及就寝1. 晚间卫生:住宿生需要在晚自习结束后,认真打扫自己的床铺、寝室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2. 就寝:晚上10点准时进行就寝,住宿生需要睡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物和学习用品,并保持安静,尽量不打扰他人休息。

第九章:特殊情况处理1. 请假:如住宿生有特殊原因需请假,需提前向寝室管理员请假,并填写请假表。

2. 突发事件:遇到紧急突发事件,住宿生要保持冷静,立即报告寝室管理员或学校领导,按照学校紧急预案执行。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

第一篇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1号令《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七年制、本科、专科(高职)等全日制学生。

第三条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四条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遵守宪法、法律、法规,1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积极锻炼身体,具有健康体魄。

第二篇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第五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下列权利:(一)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 (二)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三)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 (四)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 (五)对学校给予的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职员工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2(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学生在校期间依法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校管理制度;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业; (四)按规定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 (五)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ppt课件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ppt课件
12
(四)学生生活环境差异导致各种适应问题 1.生活环境的差异使得学生经常面对生活适应
问题 (1)学生直接面对三重社会生活环境,而这三
种生活环境之间各有一套价值、规范、期待、 行为方式。 (2)由于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学生在现实 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常常会与学校生活中所经 历的发生矛盾、冲突甚至对立,这就使学生的 心灵成长与自我发展面对各种适应的困难。
美国学者伊利奇就主张“非学校化生活”认为现 代学校制度化生活是压抑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生 活,提出学校生活应由教育媒体咨询服务、技艺 交流、同伴切磋非专职教育家咨询服务所组成的 教育网络生活所取代。
14
3.学生对各种生活环境的适应存在两大类型: (1)良好的适应 (2)不良的适应 心理表现为烦躁、焦虑、压抑、挫败感等多种
3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首先是教育 学中一个经典的理论问题,它集中表现 在两个经典的命题中:“教育为生活做 准备”(斯宾塞 )还是“教育即生活” (杜威)。
4
第一节 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一、学生生活环境的差异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五、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节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理、行为失范 第二节学校生活与学生生涯 第三节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第四节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富
人性的学校
2
1、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对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相关理
论有所认识和了解,进而从宏观上进一步加深对教育 的理解和认识。 2、教学重点、难点 (1) 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失范行为的各种理论解 释并能具体加以应用。 (2)本章难点是认识“重要他人”。 (3)本章了解内容是家庭生活、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 生活的异同。 3、教学时数:2学时 4、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学校内小学生生活日常管理制度

学校内小学生生活日常管理制度

一、目的与意义为了营造一个安全、有序、和谐的学习环境,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小学生及其教职工。

三、管理制度1. 作息时间(1)学生每天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2)学生按时参加升旗仪式,遵守升旗纪律。

(3)学生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2. 着装要求(1)学生统一着校服,保持整洁、大方。

(2)学生不得在校内佩戴与学习无关的饰品。

3. 行为规范(1)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礼貌待人。

(2)学生爱护公物,不损坏、乱涂乱画。

(3)学生遵守交通规则,不在校园内追逐打闹。

4. 卫生管理(1)学生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剪指甲。

(2)学生保持教室、宿舍整洁,定期打扫。

(3)学生不乱扔垃圾,垃圾分类投放。

5. 食堂纪律(1)学生按时到食堂用餐,不拥挤、不喧哗。

(2)学生节约粮食,不浪费。

(3)学生爱护食堂设施,不损坏。

6. 安全教育(1)学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

(2)学生遵守学校安全规定,不擅自离开学校。

(3)学生不携带危险品进入校园。

7. 家校沟通(1)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2)家长关注孩子在校表现,配合学校教育。

(3)家长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成长。

四、奖惩措施1. 对遵守本制度的学生,学校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的学生,学校将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处罚。

3. 对教职工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学校将严肃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德育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管理制度,我们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希望全体师生共同遵守,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校园环境。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出则悌”的含义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的良好品德。

提高学生遵守纪律、诚实守信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解释“出则悌”的含义。

举例说明“出则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分析“出则悌”对个人成长和集体和谐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出则悌”的含义和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出则悌”的应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将“出则悌”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相关案例和图片,增强直观性。

纸质教材: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出则悌”。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导入简要介绍“弟子规”的概念和背景。

提问:“出则悌”在你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3.2 讲解“出则悌”的含义详细解释“出则悌”的定义。

举例说明“出则悌”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3 分析案例展示几个与“出则悌”相关的案例。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做到“出则悌”。

3.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将“出则悌”原则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

3.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实践“出则悌”。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评价学生对“出则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观察学生在日常行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出则悌”原则的实践程度。

4.2 反馈与改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给予反馈。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参考资料5.1 教学资源纸质教材: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出则悌”。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案例,丰富教学内容。

5.2 参考资料《弟子规》:经典原文和注释。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PPT课件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PPT课件
1. 原因: 三重社会生活环境各有一套价值、规范,存在如何
协调、适应的问题; 社会生活中常与学校生活中经历的发生矛盾,学生
面临各种适应性的困难。 2. 两种认识 把学校生活理想化; 只看到现代学校制度化生活的负面,总相信外面生
活很精彩。
二、学生心理障碍的各种表现
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 活的矛盾冲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 理异常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生活, 主要表现在人格障碍、神经症和精神病三类。
生活世界: 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
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 统一的世界;
不是文本化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 世界
人的价值、人的意义
三、学生生活 学生生活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历程。
不仅包括学生的生活环境,也包含学生身在 其中的交往与理解。
(一)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同辈群体生活及社 会文化生活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的关系是教育学中的经 典理论问题,它集中表现在两个经典的教育 哲学命题中:
—— “教育为生活做准备(斯宾塞) ——“教育即生活”(杜威)
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世界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一、生活的概述 (一)生活的概念 生活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个体
的生存状态相关。
(二)生活的分类 1.时间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将来的生活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昨天已是历史,明天还是未知,只有今天是天赐的礼 物

教育学 第八章 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

教育学 第八章   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

三、学校生活与学习压力
(一)学习压力的含义: 1、学习压力(综合概念):学生在就学过 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 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 可评估的异常反应。 2、学习压力状态包括三个层面的因素: (1)来自环境的紧张刺激(即压力源) (2)个体的内部紧张状态(即压力体验) (3)个体的反应(即压力反应)
教育社会学者主要着眼于了解与分析学生对 于学校的真实态度以及与此相关的行为方式,通 过测量学生对学校的态度来了解真实情形。
(一)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学生的自身特征主要包括年龄和年级水平、性 别、家庭背景、认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等。 年龄和年级水平是一种制约因素:学生对学校 的积极态度会随年龄和年级水平而下降,而且这种 下降是持续性的。 性别差异对学校态度的性质以及内容均有明显 影响。 通常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学生对于学校的积极 态度成正相关,同时家长的保守态度也与学生的学 校态度关系密切。 学生认知能力、学习成绩与学校态度关系密切。
(三)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 1、差异:社会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性、灵活性、 多元性,活动形式方面有丰富、感官、煽情 等特点; 学校生活则偏于古板、严肃、抽象与理 性,特别是当学校生活更多地强调学习活动时, 这种对比尤为明显。 2、社会文化生活具有两面性 3、对学校生活的要求: 正视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引导学 生健康成长。
(二)学习压力的现状
通过对小学生所承受的各种压力的调查及分析,可 以探明学生的压力来源和构成,及压力所产生的 影响和后果,进而为寻找改善学生学校生活的途 径,构建一种“良性压力状态”的学校生活提供 一些依据。 学生的这种学习压力感受主要来自对考试(或说是 对考试成绩)的紧张焦虑。除了学习压力外,调查 表明学生在实践中还体验到组织、社交等方面的 压力,如违反纪律,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欺负,没有 朋友等(表8-2),这些感受在不同年龄段上有一定 差异。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第八章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一、教育术语解释1.学校生活: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教育的一种专门化的社会生活。

2.学生失范行为:学生的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与违法行为两类。

学生的越轨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违纪行为等。

学生的违法行为主要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3.心理缺陷说:一些心理学家力图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他们的越轨冲动。

而“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

4.挫折--侵犯说:他们认为越轨行为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

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进而推断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

5.差异交往说:美国犯罪学家萨塞兰德在其《犯罪学原理》一书中提出其基本假设: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

一个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他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学到的犯罪手段就越高明,犯罪的动机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6.失范说:“失范”一词,源于希腊文。

在16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守法、尤其指亵渎神的现象。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以此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

在他看来,道德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以及社会团结的基础。

由于社会巨变,尤其是法国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使得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了,这就是失范现象。

7.控制缺乏说:这一理论是由雷克里斯提出的。

他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并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

教育学--第八章

教育学--第八章

LOGO
பைடு நூலகம்
3.同辈群体生活
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 或相同而较自发地形成的群体。 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征是: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显的情感色彩、 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及其自然形成的权威人物。 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对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其影响甚至会超过家庭与学校。 同辈群体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反向的、消极的影响。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一、生活概述 生活是个体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与个体的生存状态相关。
生活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止的结果。在这一发展过程 中,人始终作为生活的主体而存在着。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LOGO
二、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最早提出的。继之,一些哲学家先后 提出了相应的概念。虽然提法不同,但含有对“生活世界”的共同理解: ☻不是原始的自然世界,而是人在其中的世界 ☻不是主客体分离的科学世界,而是主客体和谐统一的世界 ☻不是文本化了的符号世界,而是生动鲜活的意义世界
教育学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 活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LOGO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
生生活
§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理、行为失范
第一节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 生活世界与学生生活学生的生活环境与心
第三节 学校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 第四节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LOGO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LOGO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方面: 一是家庭生活中的 “四过现象” (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过多照顾、过分爱 护、过度保护) ; 二是家庭中出现了“教育真空现象 核心家庭削弱了家庭对青少年的监控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使不少青少年的大部分 业余时间处于无人管教的状态之中。 破裂家庭越来越多。这些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在家难以得到温暖,很容易与社会 上的不法分子混到一起,走上越轨犯罪的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伊里奇的“非学校化社会说”——号召废除学校,代之以“学习网络”,建立 一种人人平等、自由、自律、自助、愉快交往的“非学校化社会”。
• 我国的教育思想
• (一)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 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不仅是教育哲 学的转向,也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 ,更是促进师生健康生活的需要。基于此 ,学校要重建教育观念,提高学校生活的 质量,教育的重心要从知识的传授转变为 培育学生丰富的人生,为学生提供生活适 应的指导,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
目录
CONTENTS
1
生活、生活世界与学校生活
2
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3
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
4
学生的学校生活
5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一) 生活的概念
LOGO
LOGO
–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则将生活理解为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 不息的就是生活,是生命体在环境中的活动过程。
– 杜威在他的“教育即生活”理论中,用“生活”这个词来表示“个体的和种族的 全部经验”,包括习惯、制度、信仰、胜利和失败、休闲和工作。
• (二)杨贤江的特殊生活论 • 杨贤江是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比较系统的阐述现代教育原理的教育
学家。 • (三)陈鹤琴的儿童生活教育思想 • 注重教材与儿童生活的联系,主张“凡教材须以儿童的经验为根据”。
目录
CONTENTS
1
生活、生活世界与学校生活
2
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3
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
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的问题也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关注: 不少网友呼吁,商人爱财,也要取之有道,请考虑中国青少年的未来! 不过,也有人质疑:游戏做错了什么?太好玩也有错?为什么家长看不好孩子,要 去怪一款游戏?
(三)日常生活与制度化生活
LOGO
1.日常生活
日常生活包括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内的周而复始 的生活。它具有一种“自然”的特性。
LOGO
3.同辈群体生活
LOGO
• 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 、观念、兴趣、活动类型、 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而 较自发地形成的群体。按照 群体构成的原则和方式划分 ,同辈群体主要指学生的非 正式群体。
• 学生同辈群体生活的主要特 征是有相同的心理需要、明 显的情感色彩、灵敏的信息 传递渠道及其自然形成的权 威人物。因此,同辈群体对 于学生往往具有巨大的吸引 力,其影响甚至会超过家庭 与学校。
学生的自身特征包括年龄和年级水平、性别、家庭背景、认 知能力和学习成绩等 (二)学校特征与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学校特征包含多种变量:开放性、男女同校、学校规模、学 校的社会声誉
二、学生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
LOGO
• 重要他人 :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ls)提出的,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 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正视社会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将成为学校改革 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虚拟生活对学生的影响
Ø 1.积极的影响 它超越了时空的界
限而具有随时随地的便 捷性;网络资源的丰富 性为青少年获取信息、 了解世界提供了便捷的 条件;网络的互动性, 满足了青少年交流的需 要,网络里可以进行倾 诉、倾听和交流。
家庭生活的教育优势则会一点点 丧失以致于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学生的家庭生活更多地偏于“感 性与感情”、“自由与放松”、“ 个体性与特殊性”等方面,这与学 校生活有很大的差别。
2.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对学生具有强制性,此强 制性具有四个特点: Ø 强制与同龄学生共同生活; Ø 强制遵守家庭中所没有的行为规则 ; Ø 强制把学习活动与游戏及娱乐活动 截然区分。在学校中,学生不感兴 趣的要学习,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却不能自由地学习; Ø 学生不断地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各种 评价,这种不断进行的评价有时会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 (三)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
LOGO
23
五 学生失范行为的理论解释
LOGO
• 一种是“心理缺陷说”。
• “心理缺陷”主要是因童年的社会化失调所造成。在童年时代,孩子 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其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就会中断,他们在心理和 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就难以 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
其实像王姐儿子这样沉迷于《王者荣耀》的小学生并不在少数,这个暑假,关于 《王者荣耀》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
人民日报早在7月3号就发文质问: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 孩为买装备盗刷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到底是游戏 娱乐了大众,还是“陷害”了人生,恐怕在赚钱与伤人并生时,更值得警惕。
LOGO
三、学生生活
LOGO
1
按照生活环境
家庭生活 学校生活 同辈群体生活 社会文化生活
2
按照生活场景
现实生活 网络生活
3
按照生活规范
日常生活 制度化生活
(一)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及同辈群体生活 LOGO
• 1.家庭生活 家庭生活是以婚姻为基础,以
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纽带建立起 来的社会生活。它是一种建立在父 母对子女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之上 的,具有亲情权威、深厚情感的特 殊个别化的生活。
(二) 生活的分类
LOGO
Ø 有些学者将生活按照时间维度分为“当下的生活”、“过去的生活” 和“将来的生活”;
Ø 按照空间维度分为“公共空间生活”(指规范空间领域的生活),和 “私人空间生活”(指私人领域的生活)。
二、生活世界
• “生活世界”首先是一个哲学范畴 的概念,是胡塞尔在批判科学世界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但是他本人并 没有对“生活世界”作出明确的界 定。 继胡塞尔之后,一些哲学家先 后提出与生活世界相应的概念。如 哈贝马斯提出以交往行动为基础的 “交往世界”概念,他将生活世界 分为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人与自 然的关系——客观世界;人与他人 和社会的关系——社会世界;人与 自我的关系——主观世界。两人的 共同点即都强调人在生活世界中的 主体性。
LOGO
2.消极的影响
LOGO
小学生沉迷《王者荣耀》:游戏的罪过还是教育的缺失?
同事王姐这几天都显得很不开心,我忍不住问了问。“我是被我儿子气的啊,前 两天不是暴雨么,晚上我担心儿子睡得不好,就偷偷去他房里看看他,结果不看不要 紧,半夜两点了,他还躲在被子里打《王者荣耀》!这眼看就要开学了,你说我气不 气!”
胆怯、退缩 冷漠、封闭

退


考试焦虑 人际关系紧 张的焦虑


怕课堂 怕老师 怕校园
恐 怖
三、学生失范行为的各种表现
LOGO
• (一)校园暴力触目惊心
• (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
• (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目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
• (四)青少年学生违法行为的新倾向

1.吸毒威胁着青少年的成长

2.网络欺凌取代校园暴力
第八章
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
前言
本章归纳了生活、生活世界、学生生 活的概念及其分类;梳理了教育史上关于 教育与生活关系的论述;概述了学校生活 脱离学生生活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学生生 活环境的差异及由此导致的各种心理障碍 、失范行为及其归因解释;讨论了学生生 活的重要“他人”及其影响剖析了“教育 孤岛”和“花盆效应”。
2.制度化生活
制度化生活是从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的一种规 范的生活,对学生而言,则指的是学校生活。
目录
CONTENTS
1
生活、生活世界与学校生活
2
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3
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
4
学生的学校生活
5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6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LOGO
• (一)杜威的“教育即生活”论
理想的学校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学校生活应该与儿童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 使校园成为乐园;
(2)学校生活应该与校外生活相契合,适应现代社会急速变化的趋 势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LOGO
• (二)斯宾塞的“教育为生活准备说”——为我们完美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 责!
• (三)卢梭的“自然教育论”——幸福生活应该是教育的目标,顺应儿童的自然本 性进行教育。
– 梁漱溟甚至把生活等同于生命。他说:“生命与生活在我说实际上是纯然一回事 ;一为表体,一为表用而已。‘生'与‘活'二字,意义相同,生即活,活亦即生 。”
– 还有学者把生活看做是“个体生存状态的积极主动地展现与充盈的过程。” – 此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对生活的解释是“人类求生存、维持和发展的所
目录
CONTENTS
1
生活、生活世界与学校生活
2
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3
生活环境与学生的心理及行为失范
4
学生的学校生活
5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
6
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教育
一、学生对学校的态度
LOGO
学生对于学校态度,主要反映在学生对于学校以及与学 校有关的各种活动的感觉,如喜欢、满意、欣赏等方面。教育 心理学者强调学生对于学校的态度的重要性,甚至力图找出种 种培养学生对于学校具有积极情感与态度的方法并认为学生对 学校的积极态度可以提高其成绩。 (一)学生自身特征对学校态度的影响

3.不良“短信”隐蔽性强,危害性大
22
四、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