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论

合集下载

机器人概论(含军事机器人和教学经验之谈)

机器人概论(含军事机器人和教学经验之谈)

一、机器人的概念及分类
人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为:执行 部分、感知部分和思考决策部分。 执行部分:腿脚、手胳膊等; 感知部分:眼睛、鼻子、耳朵、皮肤等; 思考决策部分:大脑。
图片来自互联网
这辆军用机器人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分别为:执行部分、感知部分和思考决 策部分。 执行部分:车轮、武器站等; 感知部分:摄像头、激光雷达等; 思考决策部分:车载计ps:///resource/11114c08d9b0e8585bbcc01565606917.jpg
上海交大六足机器人
二、民用机器人
地面机器人.执行系统
图源:https:///resource/11114c08d9b0e8585bbcc01565606917.jpg
美国波士顿动力系列机器人
图源:https:///resource/111deee770a8b836ba30d01565606886.jpg
我国201所机器狗
二、民用机器人
地面机器人.行走系统
图源:https:///resource/11114c08d9b0e8585bbcc01565606917.jpg
三、军用机器人
地面机器人.行走系统
行走系统保证了机器人的运动,用的最多的是轮式和履带式
图源:/upload/20161030/fe962b51c60b4184896c6e3bbd321974_th.jpg
图源:/20180323/6caa0a4e007f4699bd16ba06d87cc981.webp
机器人概论
主讲教师:邓德志 2019.08.08
知识点
1 机器人的概念及分类 2 民用机器人 3 军用机器人 4 机器人的学习要点
一、机器人的概念及分类

机器人概论 第一章 概述

机器人概论 第一章 概述

01 什么是机器人?
1.2 Robot 一词的由来
1920 年,捷克作家 Capek 编写了一部幻想剧,名叫《Rossum 的 Robota 万能公司》,剧中,Rossum 发明制造了一大批无思 想,无情感,能劳动的个体 Robota。
一个 Robota 能干三个人 的活,Rossum的公司因 此生意兴隆。
Walter 对 Elmer 和 Timothy 的行为进行了有趣的类比。
01 什么是机器人?
1.6 Robot 的亚当和夏娃
Timothy 是 Walter 的儿子。
Walter及其家人与Elmer
Elmer 及其复制品
01 什么是机器人?
1.6 Robot 的亚当和夏娃
Timothy 饥饿的时候会搜寻食物,食物进入体内后,能量 以脂肪的形式存储,而 Elmer 能量不足的时候会寻求光照, 并将光转变为蓄电池中的化学能;Timothy 吃饱后会小睡 一会儿,而 Elmer 充足电之后会找一个光线柔和的地方休 息休息。
195060s胞生物的水平1970s多细胞生物的水平1980s低等鱼类的水平1990s一般昆虫的水平2000s小型蜥蜴的水平chenli4805robot的进化史58moravec的预言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mellonuniversity机器人技术学院移动式机器人实验室主任hanspetermoravec博士被人为是当今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的硬人工智能hardai专家他在2000年世纪交替之时对机器人的未来做了极为乐观的预测和展望
01 什么是机器人?
1.6 Robot 的亚当和夏娃
张衡的“独飞木雕”具备自治移动式 Robot(仿生机器或 机器生命)的特征一和特征二,却不具备特征三。

机器人概论考试题

机器人概论考试题

选择题
机器人技术主要融合了以下哪些学科?
A. 机械工程与电子工程
B. 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正确答案)
C. 生物医学与化学
D. 环境科学与材料科学
下列哪项不属于机器人按照移动方式分类的一种?
A. 轮式机器人
B. 腿式机器人
C. 飞行机器人
D. 静态机器人(正确答案)
机器人的“感知”能力主要依赖于什么技术?
A. 通信技术
B. 传感器技术(正确答案)
C. 数据加密技术
D. 能源管理技术
在工业机器人中,哪种机器人常用于完成点焊、弧焊等作业?
A. 搬运机器人
B. 喷涂机器人
C. 焊接机器人(正确答案)
D. 装配机器人
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大脑”是指什么?
A. 电机
B. 传感器
C. 中央处理器(正确答案)
D. 电源系统
下列哪项是服务机器人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
A. 深海探测
B. 军事侦察
C. 医疗健康(正确答案)
D. 太空探索
机器人视觉系统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传感器?
A. 温度传感器
B. 压力传感器
C. 摄像头与图像处理传感器(正确答案)
D. 声音传感器
哪种类型的机器人能够根据预设程序自动完成清扫、吸尘等工作?
A. 教育机器人
B. 清洁机器人(正确答案)
C. 娱乐机器人
D. 农业机器人
在机器人学中,“SLAM”技术是指什么?
A.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正确答案)
B. 语音识别与合成
C. 机器学习与优化
D. 路径规划与导航。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论论文论机器人摘要:简要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

并预测了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0年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情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机器人)。

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一概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诞生,推动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50年代是机器人的萌芽期,其概念是“一个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械臂,一个可重复编程动作的机器”。

1954年美国戴沃尔发表了“通用重复型机器人”的专利论文,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数控工业机器人原型;1959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6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实用化时代。

日本虽起步较晚,但结合国情,面向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使用机器人的措施,其机器人拥有量很快超过了美国,一举成为“机器人王国”。

80年代,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各种移动机构、通过传感器控制的机器。

工业机器人进入普及时代,开始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大量使用,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趋于小批量、多品种。

9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需求进入了高潮期:1990年世界上新装备机器人81000台,1991年新装备76 000台。

第一章《工业机器人的概论》PPT课件

第一章《工业机器人的概论》PPT课件

激光焊缝跟踪机器人
➢ 第三代机器人
第三代工业机器人称为智能机器人,具有发 现问题,并且能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尚 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作为发展目标,这类机 器人具有多种传感器,不仅可以感知自身的 状态,比如所处的位置、自身的故障情况等, 而且能够感知外部环境的状态,比如自动发 现路况、测出协作机器的相对位置、相互作 用的力等。更为重要的是,能够根据获得的 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决策,在变化的 内部状态与变化的外部环境中,自主决定自 身的行为。这类机器人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 自治能力。尽管经过多年来的不懈研究,人 们研制了很多各具特点的试验装置,提出大 量新思想、新方法,但现有工业机器人的自 适应技术还是十分有限的。
可编程控制器(PLC) 工业机器人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CAD/CAM) 工业机器人技术需要的是一种跨学科、跨专业的 综合型人才,尤其是横跨工业机器人技术本身和 PLC等技术的人才。
两个层面的人才: (1)操作、编程、使用和维护(中职培养目标) (2)前者+系统集成应用(大专及以上培养目标)
工业机器人的种类
研发机构---多种机器人。制造-重视工 业机器人应用。
机器人之父—熊有伦-机器人技术基础-1995 年出版
应用阶段:1987-2000年
1975-1985,研究的初步阶段。沈阳自动 化、一汽等
初步产业化阶段:2001-2013 广州数控、沈阳新松、奇瑞装备等 -- 工业机器人批量生产阶段
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2014-今后 研发:关键技术---创新-理论-自主产权 - 发展阶段
自己完成
采购与成套设计相结合。本 国国内基本上不生产普通的 工业机器人,企业需要机器 人通常由工程公司进口,再
自行设计、制造配套的 外围设备

机器人学概论知识要点梳理

机器人学概论知识要点梳理

机器人学概论知识要点梳理机器人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领域,涵盖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

本文将梳理机器人学概论的核心知识要点,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机器人学的基础概念、技术和应用。

一、机器人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机器人学定义了机器人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机器人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机械控制时代、计算机控制时代和智能控制时代。

在每个阶段,机器人学都面临着不同的技术和应用挑战,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二、机器人学的基础概念和分类1. 机器人的定义和特点:机器人是能够感知环境、进行决策和执行任务的智能物体。

机器人具有自主性、智能性和自适应性等特点。

2. 机器人的组成部分:机器人主要包括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执行系统。

感知系统用于获取环境信息,控制系统负责决策和规划,执行系统执行具体任务。

3. 机器人的分类:机器人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按应用领域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殊用途机器人;按外形结构分为人形机器人和非人形机器人;按动力系统分为静态机器人和动态机器人等。

三、机器人的关键技术1. 机器人感知技术:机器人通过传感器获取环境信息,如视觉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和触觉传感器等。

感知技术的关键是信息处理和多模态融合。

2. 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包括运动规划、路径规划、动力学建模和运动控制等。

控制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和运动协调。

3. 机器人智能技术:机器人的智能技术包括机器学习、知识表示与推理和决策制定等。

智能技术使机器人能够学习和适应环境,具备自主决策能力。

4. 机器人交互技术:机器人交互技术涉及人机交互、机器人与环境交互和机器人与机器人交互等。

交互技术使机器人能够与人类或其他机器人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协作。

四、机器人学的应用领域1. 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生产、机械加工等领域。

工业机器人通过自动化完成重复性、高精度和高效率的生产任务。

第1章机器人概论

第1章机器人概论

第1章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是一种特殊的机械系统,在他们的内部,通过软件、硬件的结合,来实现任务的自动化完成。

机器人的特点是在输入指令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程序自动执行任务,并能够利用相关信息自主地作出反应。

自动化工厂中机器人占据重要的地位,从自动焊接机器人到大型仓储机器人,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可以实现各种任务的自动化,并有望实现更高效、更精准的完成。

二、机器人的分类
机器人可以按照运动形态分为机械机器人和柔性机器人,也可以根据功能来划分为抓取机器人、装配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管理机器人等;另外,机器人还可以根据应用行业种类来分类,包括电子机器人、食品行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

三、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目前,机器人已经在许多领域实现了应用,如电子行业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已经取得较大的成功;在汽车生产领域,已经大量应用了机器人,来实现搬运、装配、焊接等任务;在家庭的清洁和安全管理领域,家用清洁机器人和安防机器人都已经投入使用。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提高,未来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展,使机器人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概论机器人的概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于自身生活的需要,人类逐渐开始探索机器人的广泛应用。

机器人是一种代替人类进行工作和活动的智能化机械设备,能够接受预定指令或通过人类直接控制,按照指令执行动作,以实现一定的生产或服务功能。

机器人的使用范围与领域日益扩大,其应用领域涉及到了工业、医疗、家庭、科学、军事、探险等多个方面。

机器人的历史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的机械设备是用于纺织业的自动纺线机,可以代替人类完成部分生产工作。

20世纪初期,机器人开始向非工业领域渗透,建立起了起初的触手可及的应用和模型。

在20世纪中期,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约翰·麦卡锡教授首先提出了“机器人”一词,并定义了机器人的三个基本属性:感知、决策和动作。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进步,机器人逐渐成为了走向产业化的产品。

机器人的分类传统机器人可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或操纵机制进行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六类:(1)固定机械臂机器人:机器臂固定于位置,在固定点的范围内进行运动。

可应用于工业生产线上的装配、喷涂、焊接、搬运等多种生产作业。

(2)移动机器人:移动自由度多,可沿地面或空中运行,适合于地图绘制、仓库管理、清洁作业等方面的应用。

(3)合作机器人:可以与人类共同完成任务,常见的合作机器人为机器人手臂、机器人载人工具、机器人工作平台等。

(4)模块化机器人:一种可分离、可重组的组装体,具有较高的自适应能力,可用于多种不同场合的应用。

(5)专用机器人: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或功能要求,研发出的专用机器人,如矿山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探险机器人等。

(6)软体机器人:以柔性的物质或组件为基础,可弯曲变形,适用于復杂狭小环境下的应用。

机器人的特点(1)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在繁琐、危险工作中完成任务。

(2)提高生产效率:机器人运行稳定、速度较快,可持续地完成重复性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3)提高产品质量:机器人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误差和浪费。

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概论

我国机器人新进展—工业机器人2
• 机构、驱动和控制 • 方向:智能化、重载、高精度、高速、网络化 • FANUC 公司的并联六轴结构的机器人3iA 具有很高的柔性, 集成 iRVision 视觉系统、Force Sensing力觉系统、Robot Link 通 信系统和Collision Guard碰撞保护系统等多个智能功能, 可对 工件进行快速识别, 利用视觉跟踪系统引导完成作业.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 动化研究所、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 津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大学等。 •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实公司、广州数 控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沃迪公司、奇瑞公司等企业。
欧洲机器人新发展
• 在欧洲,英国的机器人产业起步最早。英国不仅大力研制和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 其在服务机器人领域也颇有建树,例如,赫特福德大学设计出一款管家机器人 “Greta”,能够从主人那里接收命令,然后向下级机器人安排任务,并回答主 人相关的问题。 德国是拥有工业机器人最多的欧洲国家,其机器人数量在世界范围内也仅次于日 本。德国KUKA公司开发的轻型机械臂,不仅高效灵活,而且具有模块化结构,具 有广阔的工业和服务应用前景。 德国在航天机器人领域也颇有建树,其航空航天局研制的Rollin’Justin机器人, 不仅能够进行精准的遥操作,而且能泡咖啡能接棒球[12]。 另外,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德国的Care-0-BotⅡ移动家庭看护机器人能够帮助老 年人独立生活的系统,功能十分丰富实用。 法国在机器人拥有量以及机器人应用上也居于世界前列。目前,法国Aldebaran 公司生产的 “Nao”已成为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小型类人机器人。Nao高0.57m, 仿人机器人, 集成了视觉、听觉、压力、红外、声纳、接触等传感器, 可用于控 制、人工智能等研究.

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概论

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的发展工业机器人是应用于制造环境下以提高生产率的一种工具。

它的历史并不算长,直到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拉开了帷幕。

二十世纪50、60年代,随着机构理论和伺服理论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使用化阶段。

1954年美国的G.C.Devol发表了“通用机器人”专利;1960年美国AMF公司生产了柱坐标型Versatran机器人,可作点位和轨迹控制,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上的机器人。

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伺服理论。

德沃尔曾于1946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

1954年,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

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可用于承担常规的、冗长乏味的装配线工作,或执行那些对工人也许有危害的工作。

例如,在第一代工业机器人中,曾有一台被用于更换核电厂的核燃料棒。

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人可能会暴露在有害量的放射线下。

工业机器人也能够在装配线上操作——安装小型元件,例如将电子元件安装在线路板上。

为此,工人可以从这种冗长乏味任务的常规操作中解放出来。

通过编程的机器人还能去掉炸弹的雷管、为残疾者服务以及在我们社会的众多应用中发挥作用。

机器人可被看作将臂端执行工具、传感器以及夹爪移动到某个预定位置的一台机器。

当机器人到达该位置,它将执行某个任务。

该任务可能是焊接、密封、机械装载、机械卸载,或许多装配工作。

除了编程以及打开和关闭系统之外,一般情况下,均不需要人们的参与就能完成这类工作。

机器人是一台可再编程的多功能机械手,它可通过可编程运动移动零件、物料、工具或特殊装置以执行某种不同任务。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概论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2. 感知技术
感知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实现自主 导航和智能操作的关键。通过传 感器和算法,机器人可以感知周 围环境,获取物体的位置、大小 、形状等信息,从而进行精确的 操作。目前,机器人的感知技术 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 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3.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是工业机器人未来 的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 复杂的工作环境,实现自主学习 和决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机器 人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 前景非常广阔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
4. 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是实现工业机器人互联互通的关键。通过高速、稳定的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机器 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协同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目前,5G、物联网等通信技术的发 展为工业机器人的通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通过设定机器人的运动
1
轨迹和范围,避免机器 人与周围环境的碰撞
定期维护和检查:对机
器人进行定期的维护和
检查,确保其正常、安 全地运行
4
培训和教育:对操作人 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使 其了解机器人的工作原
理和安全操作规程
3
安全监控和报警系统: 通过安全监控和报警系 统,实时监测机器人的 运行状态和环境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
按自由度分类:可以分为单自由 度机器人、二自由度机器人、三
自由度机器人等
按控制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点位 控制机器人、轨迹控制机器人、 力控制机器人等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工业机器人通常由机械臂、 控制器、伺服系统、传感器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机器人技术概论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一、 机器人的诞生
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都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的《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制作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二、 现代机器人
图1-5所示为水下机器人。将机器人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智能化机器,如仿生机器人、可重构机器人等。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等新名词,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各种各样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其中许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为20世纪自动化领域的重大成就,机器人已经和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世间万物,人力是第一资源,这是任何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像其他许多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一样,机器人也将成为人类的好助手、好朋友。
按机械结构
和串联机器人相比较,并联机器人具有以下特点:
(1) 无累积误差,精度较高;(2) 驱动装置可置于定平台上或接近定平台的位置,这样运动部分重量轻,速度快,动态响应好;(3) 结构紧凑,刚度高,承载能力大;(4) 完全对称的并联机构具有较好的各向同性;(5) 工作空间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军用移动机器人结构设计摘要:军用移动机器人是军用机器人中的一种。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移动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移动机器人结构——将轮式驱动系统和步行式运动机构相结合,在两个电机的驱动下,通过一些简单的传动机构,使机器人可以实现单方向的步态行走。

同时配合车轮运动,使机器人不仅具有一般轮式机器人移动速度快、控制简单的特点,还具有较好的越障能力。

关键词:军用移动机器人;步行机构;运动学分析第一章绪论移动机器人是一个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移动机器人具有移动功能,在代替人从事危险、恶劣(如辐射、有毒等)环境下作业和人所不及的(如宇宙空间、水下等)环境作业方面,比一般机器人有更大的机动性、灵活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索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移动机器人的发展也日新月异[1]。

在对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中,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或挑战性的理论与工程技术课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兴趣,更由于移动机器人在军事侦察、扫雷排险、防核化污染等危险、恶劣环境以及民用中的物料搬运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使得对它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更为普遍的关注[2]。

国外对于移动机器人的研究起步较早,日本是开发机器人较早的国家,并成为世界上机器人占有量最多的国家,其次是美国和德国。

进入90年代,随着技术的进步,移动机器人开始在更现实的基础上,开拓各个应用领域,向实用化进军。

前苏联曾经在移动机器人技术方面居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俄罗斯作为前苏联的继承者,在机器人技术领域依然具有相当雄厚的技术基础,ROVER科技有限公司把在开发空间机器人中获得的经验应用于开发地面机器人系统,如极坐标平面移动车、爬行移动机器人、球形机器人、工作伙伴平台以及ROSA-2移动车等,最近的突出成果是2003年发射的火星漫游机器人一一“勇气”号与“机遇”号。

虽然国内有关移动机器人研究的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3]。

2003年国防科技大学贺汉根教授主持研制的无人驾驶车采用了四层递阶控制体系结构以及机器学习等智能控制算法,在高速公路上达到了130 Km/h的稳定时速,最高时速170 Km/h,而且具备了自主超车功能,这些技术指标均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1]。

但是我国在机器人的核心及关键技术的原创性研究、高性能关键工艺装备的自主设计和制造能力、高可靠性基础功能部件的批量生产应用等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未来研究热点是将各种智能控制方法应用到移动机器人的控制[4-7]。

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在不同的路况环境下,机器人的运动能够适应不同的路径和环境而提出的,要求机器人能在平坦的直行路面以较快的速度行走,在复杂环境下能完成爬越斜坡、台阶,实时避障等任务,具有更广的道路通过性和灵活性,也可以为机器人的运动和控制提供一个很好的研究平台。

第二章机器人方案的创成和机械结构的设计2.1 总体机构方案2.1.1行驶机构到目前为止,地面移动机器人的行驶机构主要分为履带式、腿式和轮式三种[8]。

这三种行驶机构各有其特点。

本文设计的移动机器人不仅要求具有一般轮式机器人移动速度快、控制简单的特点,还要具有较好的越障能力,因此本文选择轮腿式相结合的轮腿机构作为行驶机构。

2.1.2 驱动形式的选择驱动部分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常用的驱动形式主要有液压驱动、气压驱动、电气驱动三种基本类型。

由于本课题所研究的移动机器人驱动负载小,要求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所以选用了电气驱动方式。

2.1.3 驱动机构的选择驱动元件在机器人中的作用相当于人体的肌肉。

为了完成预定的动作,机器人必须具备前进驱动装置和转向驱动装置,这是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本文主要采用电机作为该新型移动机器人的驱动元件。

对电机实现准确的控制,才能使机器人实现精确运动。

本方案采用集中控制——分散驱动方式。

车轮和前进驱动电机做成一体式结构,即为电动轮。

在车轮和支架连接处,装设转向电机,驱动车轮转向。

2.2 移动机器人的组成如图1所示移动机器人主要由执行机构、驱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9]。

1)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是移动机器人完成各种所需运动的机械部件。

2)驱动系统驱动系统是移动机器人执行机构运动的动力装置,通常由动力源、控制调节装置和辅助装置组成。

常用的驱动系统有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力传动和机械传动等四种形式。

3)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通过对驱动系统的控制,使执行系统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工作,并检查其正确与否的一些装置。

一般包括程序控制部分和行程检测反馈部分。

图2-1移动机器人各系统之间的关系2.3 移动机器人机构设计2.3.1移动机器人步行机构设计目前出现的行走机构按照支腿的数目来划分,主要分为两足和多足结构[10-11]。

两足结构是通过模拟人体行走时的姿态而设计的,主要是采用多关节的结构形式,每个关节都有相应的电机及运动控制程序控制,整个行走周期落足点的轨迹可以任意调节,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轨迹曲线,并且通过调节两足的相对位置,可以比较好地调整机构整体的重心位置,保持机构运行时的平稳性。

本智能机器人的步行机构为多连杆机构,拟采用一个电机驱动一个端点做圆周运动,通过连杆传动,实现落足点周期性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机器人的前进、后退以及一定范围内的越障。

为了简化示意图,现将连杆用直线表示,铰接点用圆圈表示。

连杆机构简图如图2-2所示。

图2-2支腿机构简图机构设计过程中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连杆与曲轴的长度:曲轴11长为100mm,连杆1和8长为224mm,连杆2、5、9、4长为200 mm,连杆3和7长为100 mm 连杆6和10长为330mm,固定点A、B间距为240 mm。

为实现所要求动作的位置和姿态,需要3个自由度实现位置移动。

2.3.2运动示意图落足点C的运动周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平移周期(如图6)和迈步周期(如图7)。

每个周期各占整个运动周期的一半。

即,曲轴11从-90°运动到90°的半个周期内,落足点向后平移,实质上是实现整个机构的向前平移;从90°运动到270°的半个周期内,落足点向前移动,并且有一定的垂直高度,可以越过一定高度的障碍,使迈步过程顺利实现。

图2-3支腿机构平移周期示意图图2-4支腿机构迈步周期示意图2.3.3执行机构的设计针对上述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设计此移动机器人各构件的尺寸及制造材料,见表2-1。

上述构件全部采用钢板造型,然后由焊接连接,大部分零部件均设计成模块化,便于更换和二次开发。

车轮采用硬脂塑料车轮,强度大,重量轻。

车身通过两个铰座与前后两个车架连接,使车身及承载物的重量能被两个车架平均承受,再平均分配给每个车轮,从而使各车轮的受力均衡,提高整个车辆的承载能力。

在车轮与连杆机构的连接处装有舵机,用于实现转向。

在车体上设有中央控制单元,实现电机的运行控制。

这样,六个车轮在结构上集驱动、减速、传动和位置监测于一身,减少了传动环节和车体重量,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表2-1 移动机器人各构件的尺寸及制造材料机构名称构件尺寸所选材料选用理由步行机构连杆3mm(厚度)钢板价格便宜、加工简单成型后具有很大的承受力车轮170mm、25mm(直径、轮宽)硬脂塑料价格便宜、材质轻便、成型后具有很大的承受力第三章结束语本文在对智能移动机器人越障性能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步行机构,并且将其与传统的轮式驱动系统相结合,完成了一种新型智能移动机器人的概念设计。

本文仅仅讨论了其中结构与机构方面的内容,论文并不完善,有待于在以下几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化:l)机器人的越障能力和行驶机构的参数选取有很密切的关系。

在结构形式确定的基础上,有必要对行驶机构的参数作进一步的优化,以求得到更好的越障性能和车体的稳定性;2)轮地接触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要确定车轮的外形和表面形式,必须对机器人在路面行走时车轮的受力状态有深入的研究;3)在上述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机器人的控制系统的算法。

如何将步行机构和轮式驱动系统结合起来将是控制系统的关键。

把控制系统和机械结构充分结合起来,机器人的研究就更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l]徐国华,谭民.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1,(3):7-14.[2]曹会宾.移动机器人移动结构及运动控制的研究[J].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55-58.[3]蔡自兴.机器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1-45.[4]刘宝廷,程树康.步进电机及驱动控制系统[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34.[5]徐蟒琳,陆文娟,朱纪洪.六主动轮移动机器人的建模及路径跟踪.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版).第43卷第3期.2003年.385-388.[6]查选芳,张融甫.多足步行机器人支腿机构的运动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1995,(3):103-107.[7]张海洪,龚振邦,谈士力.全方位越障移动机构研究.机器人.第23卷第4期.2001年7月.341-345.[8]金波,胡夏,俞亚新.新型六足爬行机器人设计[J].机电工程.第24卷第6期.2007年6月.23-25.[9]王安麟,石斌,赵群飞,吴仁智,陈凝.多关节双足步行机器椅行走步态规划.机械工程学报[J],第43卷第一期,2007年11月 .168-170.[10]安丽桥,朱磊,王勇,刘捷,丁乐平.六脚足式步行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第25卷第2期.2006年2月 .166-168.[11]周远清.智能机器人系统.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