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异质性视角下省际进口贸易与地区差异研究_高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 p (q ) hfs hfs = lhmh*(ahs θ s) (1 +
aS
1 ls
θl)
(5)
式 (4) 中 ahs θ s 可理解为消费者对于差异化商品每单位消费倾向的货币价
值,体现了消费者的异质性。结合式 (4) 和式 (5),可得差异化商品的进口需求
总价值,记为 IMh :
∑ IMh = 1 θs*[log lhmh - log wthf * log[(ahs θ s) (1 +
就进口贸易而言,中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贡献率也不断提高。但是,区 域发展不平衡、进口地区结构差异化等问题仍很明显。Mill (1948) 在“相互需求 理论”中指出进口方是需求方,因此,作为进口需求方,中国各省份存在显著的消 费者异质性。
就经济发展质量而言,更应该关注经济增长质量、社会民生发展的融合。鲜祖 德 (2012) 和李晓西 (2012) 等则认为 GDP 的衡量具有局限性,对进出口贸易的 实际贡献测度不能完全体现。因此,程恩富 (2010) 指出发展的最终目的实质上突 出了 GDP 含金量的重要性和合理性。2000 年开始,中国统计学会和国家统计局统
关键词:省际进口贸易差异;消费者异质性;引力模型;零贸易量;内生性检验
DOI:10.13510/j.cnki.jit.2017.02.015
引言
目前,中国已成为第一大贸易国,但与贸易强国之间还有很大差距,如何从贸 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是一个重要课题,冯雷 (2014) 指出需要从“国内资源+国 际市场”充分结合,向“国际资源+ 国内市场”结合 (即进口贸易方面) 转变, 同时,还需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
ln(Vhft) = α1 + ϕt + β1 ln GDPht + β2 ln GDPft + β3MR + β4 BAhf + β5DISThf + β6 σhf + εhft(9)
将消费者异质性引入式 (9) 中,便可以得到以下引力模Hale Waihona Puke Baidu:
ln(Vhft) = α1 + ϕt + β1 ln GDPht + β2 ln GDPft + β3MR + β4 BAhf +β5DISThf + β6 HEThf + β7 σhf + εhft
- 167 -
地方经贸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年第 2 期
(二) 引力模型的发展 Tinbergen (1962) 和 Poyhonen (1963) 最 早 提 出 了 引 力 模 型 , 而 Anderson (1979) 首先将经验与理论联系起来。随后,Eaton 和 Kortum (2004)、Melitz 和 Ottaviano (2008)、Helpman et al. (2008) 等分别从规模经济、要素禀赋、比较优 势及异质企业等理论中推导出具有相似形式的引力模型,也为实证检验方面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在引力模型中考虑到了价格、收入、人口、汇率波 动、经济制度、共同语言等指标的影响,比如 Bergstrand (1985,1989),余路 (2016) 等。还有一些学者对零贸易和内生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方面,零贸易是指引力方程中因变量出口总额为零的现象,使得传统的统计 方法不再合理,需要做出改进:第一种是直接剔除零贸易样本;第二种是加 1 再取 对数作为近似替代以保留零观测值;第三种是以水平值而非对数作为因变量。但 是,关于进口贸易的研究还没有开展起来,进口贸易中零贸易现象也很普遍,笔者 认为,进口贸易对于进口主体而言,主要受主体消费者偏好的影响,而偏好具有随 机性,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种方式是比较有效的。 另一方面,内生性问题会造成估计结果不一致,其中最常遇到的问题是遗漏变 量和互为因果关系:前者主要指多边阻力项,因此,Eaton 和 Kortum (2004)、 Reeding 和 Venables (2004) 用固定效应、偏远度代理变量以及非线性最小二乘法 进行了研究。其中,固定效应方法最为简便,虽然无法识别不随时间变化的变量, 但是,在面板数据分析中加入时间固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不错的效果。后者可 参见 Evans (2003)、Rose (2000) 等的研究,选取工具变量解决。 实证部分本文将参考不同引力模型形式以及零贸易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内生性 问题进行了处理。本文余下部分将从模型设定、数据描述、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等 方面进行研究。
用弹性。同时,考虑到成本问题,本文假定生产成本为:
MC(q )hfs = w*thf * exp[θsq ]hfs = phfs
(3)
- 168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年第 2 期
地方经贸
在式 (3) 中,左边等式中 w 和 exp[θsqhfs] 均为生产成本,前者表示计价商品的 生产成本,后者则是某一种差异化商品的生产成本且随产品质量递增; thf 是差异
地方经贸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年第 2 期
消费者异质性视角下省际进口贸易与 地区差异研究
高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贸易第一大国,但与贸 易强国之间还有不小差距,发展进口贸易为我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了一个切入 点。本文将从消费者异质性角度出发研究省际进口贸易总量和进口地区结构差异, 并选取 DLI 指数衡量省际层面的消费者异质性。考虑到零贸易量问题,本文选取 2000-2013 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考虑到内生性和稳健性问题,本文将选取 工具变量 GDP 含金量和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基于引力模型扩展的实证结果与 本文理论以及传统理论相一致,实证检验结果也是稳健的,说明消费者异质性对省 际进口贸易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结合交叉效应,可以为省际贸易和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8)
由于对估计一致性造成最大影响的遗漏变量是多边阻力项,徐世腾 (2014) 指
出引力模型中没有对多边阻力和零贸易量问题进行必要的处理,会降低分析结论的
可信度。因此,结合 Anderson 和 Wincoop (2003) 的多边贸易阻力①观点,由于运
输成本、进入成本的存在,本文引入双边贸易阻力。引力模型为:
[基金项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异质性消费者与国际贸易研究:以中国为例”(CXJJ-2014-343)。 高新: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00439 电子信箱:gaoxinsynge@126.com。
- 166 -
《国际贸易问题》 2017 年第 2 期
地方经贸
计科学研究所对中国各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简称 DLI,即 Development and Life Index) 进行监测,更加科学、全面地反映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情况,为本文选 取此指标作为各省份的消费者异质性提供了依据。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进口贸易和民生发展,各省份进口需求有显著差异 (消费者 异质性),而民生发展主体可理解为是消费者,因此,基于进口贸易发展不平衡, 本文将从消费者异质性角度出发,结合民生问题研究消费者异质性对省际进口贸易 差异的影响。
一、文献综述
本文将从消费者异质性角度出发,结合民生问题研究消费者异质性对省际进口 贸易 (量) 差异的影响,因此,将从贸易理论与消费者异质性、引力模型发展这两 个方面进行梳理。
认为双边的贸易规模是关于双方经济规模和地理距离的函数。因此,考虑到对数化
模型可设置为:
ln(Vhft) = α1 + ϕt + β1 ln GDPht + β2 ln GDPft + β3DISThf + β4 σhf + εhft
(7)
结合消费者异质性,因此,引力模型可以设置为:
ln(Vhft) = α1 + ϕt + β1 ln GDPht + β2 ln GDPft + β3DISThf + β4 HEThf + β5σhf + εhft
(10)
式 (7) 至 (10) 式中, Vhft 表示 t 期各省份从某个贸易伙伴方进口的商品总金
额; GDPht 和 GDPft 分别表示 t 期贸易双方的国民生产总值; DISThf 为各省份与出口 方的首都或经济中心的距离②,与时间无关;虽然, BAhf 应该表示进口方与贸易伙
aS
1 ls
θl) +
∑ log[(ahs θ s) (1 +
aS
1 ls
θl)]
(6)
命题:差异化商品的进口需求与进口方的居民收入水平正相关;与进口品的质
量 (即消费者异质性) 以及双方的贸易净成本负相关。即表明消费者异质性与进口
贸易额正相关。
(二) 实证模型设定
贸易额分析的主要工具是引力模型,Tinbergen (1962) 和 Poyhonen (1963)
化商品进口需求的贸易净成本。为了保证出口方市场的完全竞争,令生产成本直接
等于差异化商品的进口价格。
将式 (1) 至式 (3) 联立求解,差异化商品的进口需求量和进口价格如下:
∑ qhfs = 1 θs*{log lhmh - log wthf + log[(ahs θ s) (1 +
aS
1 ls
θl)]}
(一) 贸易理论与消费者异质性 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大致分为传统贸易理论 (古典理论和新古典理论)、新贸易 理论以及新新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不同的是,新贸易理论放松了产品同质、 完全竞争市场以及规模经济的假设,新新贸易理论又放松了企业同质假设,但是均 认为消费者需求是同质的,从而忽略了消费者需求的作用。 Linder (1961) 的“需求偏好相似论”被认为是真正基于需求角度分析的国际 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一国生产的产品优先满足本国消费者,然后出口到国外,从 而满足相似收入 (导致相似偏好) 的外国消费者。大多数贸易研究是通过偏好来衡 量消费者需求,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也是如此。在位似偏好的前提下,消费者对商品 需求的变化是一致的,即消费者同质,主流贸易理论通常假定所有产品具有单位收 入需求弹性,但是,Hunter 和 Markusen (1988) 以及 Hunter (1991) 证明了位似偏 好 不 合 理 。 因 此 , Jaimovich 和 Merella (2010)、 Fieler (2011)、 Comite et al. (2014) 等分别将非位似偏好与 Ricardo 模型、H-O 模型、Eaton 和 Kortum (2002) 的模型以及异质性企业模型等相结合。在消费者异质性衡量方面,与收入相关的指 标广受学者青睐,比如 Fieler (2007),Markusen (2010) 等,高新 (2015) 则选取 国民幸福指数衡量消费者异质性。但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因素有很多,如收入水 平、自身特性 (性别、年龄等)、外部环境 (就业压力、工作环境、生活压力等), 因此,选择单一方面来衡量可能有失偏颇。 需要注意的是,贸易理论中关于消费者异质性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出口方面,这 与进口贸易日益受到关注的现实相违背。Coe、Helpman 和 Hoffmaister (1997) 等 认为进口贸易往往伴随着技术溢出,会对进口国的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李俊、蔡 彤娟 (2013) 则指出 1978 年以后中国经济保持强力增长有很大部分原因是进口贸 易对生产率提高的高贡献率 (高达 46%)。裴长洪 (2013) 指出世界范围内进口贸 易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十足的动力。高新 (2016) 将国家层面的进口贸易和消费者异 质性相结合,指出消费者异质性对进口贸易有正向影响。但是关于省际进口贸易和 进口结构差异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对省际进口差异的研究就显得很重要。
q ]hfs
=
x
exp[
a q ] s
1 hs hfs
(1)
∫ s.t.
x+
S 1
p q hfs hfs

yh
=
lhmh
(2)
其中, lh 和 mh 分别为 H 的总人口和人均 GDP;对于不同进口需求者而对同一
种商品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表示为 ahs > 0 ; ahsqhfs 则说明消费者进口需求的边际效
二、模型设定
(一) 理论模型设定
开放经济系统中包括进口方 H (有 I 个消费者)、出口方 F 以及进口方可以消费
一种同质的计价商品 x (价格为 1) 和 s 种连续的垂直差异化的进口商品 (简称差异
化商品)。进口方可以同时消费两种商品,对差异化商品的进口需求符合效用最大
化问题为:
∫ max
U[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