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及文学风貌
论诗歌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综述--诗歌盛唐气象论[摘要]盛唐诗歌以其积极向上的风采、雄浑牵放的气质,被后世推崇为“盛唐气象”。
雄浑奔放的盛唐气象,是盛唐诗歌的主旋律,它是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唐帝国文化,政治,经济极盛与古典诗歌高度繁荣成熟所结出的硕果。
这种气象,不仅从边塞诗歌作品雄浑豪迈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从山水诗歌作品清新优美的风格中体现出来,也从天真、浪漫的诗人作品中和现实、沉潜的诗人作品中体现出来。
这种气象在诗歌的艺术形式,诗人的情怀、理想、精神风貌上也有所表现,它是该时期诗人群体创作共同形成的时代气象。
盛唐气象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和反映,它是不可逾越的。
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的精神外现和性格形象,是盛唐诗歌普遍的基调。
[关健词]诗歌盛唐气象形成白田园诗边塞诗杜甫一、盛唐气象概说“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的是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后来的《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而“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的因素,一是思想的因素,一是文学自身的因素。
首先,“盛唐气象”是盛唐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我们可以看到,开元、天宝的40多年间,是唐王朝、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富强繁荣的顶峰。
唐玄宗即位后,注意戒奢侈、抑权候、轻摇役、正刑罚,整顿吏治、奖励农桑、兴修水利,进行了一系列有成效的改革,使全国迅速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在贞观以来劳动人民创造的物质财富的基础上,盛唐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力量强大,人民生活安定,前期政治也比较开明。
据历史记载,天宝元年的户口数较唐初增加了四倍。
天宝八年,全国各主要粮仓藏粮一千二百六十五万六千六百二十石,其中以含嘉仓最多。
杜甫在诗中写下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完整word版)大唐气象及文学风貌
大唐气象及文学风貌摘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明星,国富民强,经济繁荣,边疆稳定;唐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史的一次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总体上来说,唐文学更富理性色彩而非理性。
唐文学综合了大江南北,国内外的多种文学,吸收消化,成就非同凡响,后人难以模仿,难以替代。
像中国历史上的李白、杜甫几乎成了我国诗歌的代名词。
唐文学对后世甚至当今影响深远,作为中国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我们要更好的保护,继承,发展,使唐文学永盛不衰。
关键词: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文化昌盛正文: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开放的朝代之一。
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历经唐太宗,唐高宗到唐哀宗21位皇帝,共289年。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唐朝建立,统治者接受了前朝衰亡的教训,对人们采取开明的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生产力。
李世民曾告诫儿子“舟所以比人,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足以见得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重视。
对外开疆扩土,唐朝更是军威四震,打败突厥,战败吐蕃,招安回纥,使唐朝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两个黄金阶段就在唐朝出现。
唐朝的政治开明。
在唐朝许多皇帝都比较清醒、开明大量。
魏征经常冒犯李世民,而李世民听得进劝谏,不但不惩罚还加以重用。
刘禹锡曾写“紫陌红尘扑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讽刺朝廷新贵,但是没有被杀头只是被贬。
唐朝后期虽然没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文字狱也没有出现。
在学术宗教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
文化上更是一个大熔炉,吸收来之各方的文化。
唐朝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促进了南北的交流。
在唐初,经魏征等人的提倡,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等人共同努力,形成了风骨兴寄的文风,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
由于唐朝国力强盛,长安成了世界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各国来往频繁,外国的文化学、绘画、音乐等传入唐朝。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唐文学的客观条件。
唐代大繁荣与大破坏的多样生活,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予了他们激情。
二、唐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成绩:(一)艺术特质得到充分认识,朝独立成科的道路发展,表现:逐步与学术分离,淡化政教之用的功利目的,自觉地追求审美。
(二)内容上重个人情怀的抒发,发展到极端时,甚至由抒情走向娱乐。
(三)形式上,辞采声律之美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创作过程的体认,包括对于想象、灵感、言意、形神的感知与把握,已有惊人进展:骈体文把散文美的形式推向极致,同时也暴露了弱点;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
(四)表现领域的扩大和表现技巧的丰富,促进文章体裁(文类)的变化与扩展:原有多种文体的写作目的与写作规范正发生变化;新文体不断出现。
三、唐文学繁荣的表现:(一)诗、文、小说、词全面发展。
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地位最重要,散文文体文风改革,小说走向繁荣,词登上文坛。
(二)作者众多,大师辈出。
四、唐代文学的最高成——诗。
(一)最初90年左右是唐诗繁荣的准备阶段。
1、表现领域。
从宫廷台阁走向关山塞漠;作者从宫廷官吏扩大到一般寒士。
2、情思格调。
北文清刚劲健与南文清新明媚融合,既有风骨又开朗明丽;3、诗的形式。
在永明体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同时解决了粘式律问题,从律句律联到构成律篇,摆脱病犯说束缚,创造了既有程式又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体诗─律诗。
4、开元十五年前后,条件充分。
开元、天宝盛世唐诗全面繁荣:(1)出现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表现山水田园的静谧明秀。
(2)出现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写边塞生活的瑰奇壮伟、豪情慷慨。
(3)李白以其绝世才华,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则滚滚滔滔,美如清水芙蓉。
5、此期唐诗骨气端翔,兴象玲珑,无工可见,无迹可求,而含蕴深厚,韵味无穷。
(二)唐从繁荣顶峰走向动乱衰败。
1、天宝后期社会矛盾激化,部分诗人开始写生民疾苦。
盛唐气象名词解释古代文学
盛唐气象名词解释古代文学摘要:1.盛唐气象的定义与背景2.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3.盛唐气象的影响与价值正文:一、盛唐气象的定义与背景盛唐气象,是指唐朝(公元618-907 年)中期,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期(公元713-756 年)所呈现出的繁荣昌盛的政治、经济、文化景象。
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稳重,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最文明的国家之一。
盛唐气象不仅在物质层面表现出来,更在精神层面影响了当时人们的思想和文化创造。
二、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1.诗歌创作盛唐时期,诗歌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当时的诗人们在继承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诗歌形式,如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
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以及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欣欣向荣和一代人的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2.散文创作盛唐时期的散文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韩愈、柳宗元等散文家的作品,既有批判现实的尖锐,又有抒发理想的豪迈。
他们的散文在思想内容上,表现出与诗歌相似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而在艺术形式上,则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和风格。
三、盛唐气象的影响与价值盛唐气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如诗歌、散文等,而且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盛唐气象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代表着中华民族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总结:盛唐气象是唐朝中期的一种繁荣昌盛的政治、经济、文化景象。
在文学上,盛唐气象表现为诗歌和散文创作的空前繁荣,以及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等特有的精神风貌。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
七下盛唐气象归纳总结盛唐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其气象方面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本文将对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带您一窥盛唐时代的天气变化和气象风貌。
一、春盛唐时期的春季天气温暖宜人,春雨绵绵。
万物复苏,百花齐放。
春日晴朗的天空下,牡丹花开的景象格外壮观。
阳光明媚,微风徐徐,花香四溢,仿佛走进了一个花的海洋。
春季气温适中,适合人们外出游玩和郊游踏青。
二、夏盛唐时期的夏季炎热潮湿,多雷雨和豪雨。
夏季的盛唐是一个繁华的时光,白天阳光灿烂,夜晚繁星点点。
夏天高温的气候使得人们喜欢在湖泊和河流中消暑,嬉戏玩水。
夏日的夜晚,月明星稀,美丽的星空下人们清凉地躺在竹席上,美酒佳肴共享快乐。
三、秋盛唐时期的秋季干燥凉爽,天空湛蓝,微风吹拂。
秋季是盛产水果的季节,各种水果香甜可口。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稻谷金黄,果实累累。
秋高气爽,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阳光明媚,人们喜欢在田间地头举办一些游园和赏花的活动。
四、冬盛唐时期的冬季寒冷干燥,多雪。
冬季是一个雪的季节,大雪纷飞时尤其美丽。
寒冷的冬天,人们喜欢在室内取暖。
冬天的夜晚,满天繁星点点,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五、气候的影响盛唐时期不同季节的气象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季温暖湿润的天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保证了丰收。
夏季的炎热潮湿有助于水稻的生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秋季干燥凉爽的天气为农民的收割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冬季的寒冷干燥对粮食储存和农田的休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总结盛唐时期的气象多样而稳定,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盛唐的气象之下,人们享受着宜人的四季,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是一个对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气象多样的时代。
【2021】盛唐气象.完整资料PPT
山河,边陲奇伟的风光、紧张的战斗和自己的豪情 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
历史才子
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 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 这方面表现突出。严羽大力推崇提倡盛唐诗风,不 但因为盛唐诗的确写得好,还有其时代背景。宋代 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其作品以杜甫晚年一部分刻 意锤炼字句的篇章和韩愈、孟郊诗为学习对象,写 得瘦硬刚健而缺乏自然浑成之美。南宋后期流行的 永嘉四灵诗派,取法贾岛、姚合,气局狭小,缺乏 雄壮阔大的气象。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 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二是对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盛唐 竹喧归浣女
成,不露文辞斧凿痕迹,即所谓“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诗辩》),并认为盛唐诗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诗人竭力扫除南朝至初唐的浮靡诗风,重视向汉魏 严羽竭力主张作诗应取法盛唐,寓有针砭当代诗风、补偏救弊之意。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或其看一翡翠兰古苕上诗,未、掣鲸鱼乐碧海府中。诗学习,注意发扬汉末建安时代明朗刚 健的优良诗风。从诗歌本身的继承关系说,盛唐诗 的雄浑特征,得力于此。
盛唐气象形成的原因
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一貌特是征。盛唐诗人的豪情壮志。诗人们面对当时国
严羽又强调诗歌应写得浑然天
势强大、经济文化繁荣的局面,大抵胸襟开阔,意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
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他们喜欢描写祖国壮丽的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
唐代文学的气派风华与壮丽景象
唐代文学的气派风华与壮丽景象唐代(618年-907年)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辉煌灿烂而又充满活力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大量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出来,展现了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壮丽景象。
文学流派的多元发展唐代文学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多种流派,其中以诗歌最为著名。
唐诗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其气势恢弘、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和李白被誉为“诗仙”,他们创作出众多优秀的诗篇,描述了社会现实、表达了内心情感。
同时,在唐代还有许多杰出散文家,如韩愈、柳宗元等。
他们的散文具有铿锵有力的语言和深入人心的思想内容。
小说也开始在唐代得到质的突破,如《花木兰传奇》等知名作品。
戏曲方面,唐代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本,如元稹的《西华山》、李白的《长恨歌》等。
这些剧作不仅展现了唐代社会风貌,还表达了人民的情感和价值观。
文学家与作品的辉煌唐代涌现出大量文学家和才子佳人,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视角开创了一代文学辉煌。
杜牧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赢得了广泛赞誉。
他的作品既有婉约柔美之作,又兼具壮丽激昂之篇。
这种丰富性使得杜牧成为当时文坛上备受推崇和仰望的文人。
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以其深邃哲学思考和对社会风云变幻的敏锐洞察力而闻名于世。
他揭示了社会不公与政治黑暗,并怀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写下了许多动人心魄的作品。
其中最知名并颠沛流离者系列中如《月夜忆舍弟》、《登高》等,这些作品凝聚了他的抒发痛苦与对家国忧患的思考。
除了杜牧和杜甫,唐代文学还涌现出许多其他杰出的文学家和作品。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及孟郊的《游子吟》等,都在不同方面展示了唐代文学的气派风华与壮丽景象。
文化繁荣背后的社会背景唐代文学辉煌的背后离不开当时社会、文化环境的繁荣发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相对稳定且经济极为富裕、开放度高达到顶峰时期之一。
社会通畅、国际交流频繁,带来了经济和文化上的繁荣。
睿智而开明的贞观之治使得民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有更多时间和资源进行艺术创作。
浅论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表现
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浅谈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一、盛唐气象所谓“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而盛唐,则是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这时唐帝国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
在这样一种欣欣向荣的社会大环境下,唐朝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朝气蓬勃而富有生机。
而这种生机,在文艺领域则表现为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想象,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就是唐诗。
而唐诗,也是盛唐文学的典型代表。
因此,下面,我们主要结合唐诗,来谈谈盛唐气象在文学上的体现。
二、初唐诗歌——盛唐气象的形成阶段初唐前期诗歌受南朝齐梁诗风的影响较大。
贞观时期聚集在唐太宗周围的宫廷诗人虞世南、李百药等,他们的创作日趋宫廷化、贵族化,多是奉和应制之作,琢磨技巧,雕饰辞藻,齐梁积习犹存。
以上官仪为代表的“上官体”,成为当时宫廷诗人创作的典范。
但在唐宗至午后初年,出现了“以文章齐名天下”的“初唐四杰”。
在唐诗的开创时期,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把诗歌的题材,内容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担负起努力摆脱齐梁绮靡诗风影响的重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多么开朗壮阔的情怀!虽然仅停留在对儿女之情,朋友之谊的旷达上,但诗中弥漫的那股豪放之气,却深刻展现了诗人不凡的报负,一扫齐梁诗风的浮靡婉媚。
而这种豪情壮志,在对边塞军功的渴盼中表现得更为淋漓精致:“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这种强烈的为国立功的荣誉感和英雄主义,这种带着点无赖气的豪迈风度跃然纸上。
还有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都以纵横奔放,富丽铺陈的诗笔揭露了长安上层社会的生活面貌,气势及其宏大,笔法极其铺张。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诗人们的努力,诗歌渐渐由宫廷走向生活,六朝宫女的靡靡之音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
诗歌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指唐代文学特别是诗歌中所体现出来的繁荣昌盛、大气磅礴的风格和精神风貌。
这种气象不仅体现在诗人们的个人创作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繁荣和文化自信。
王昌龄是唐朝杰出的边塞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充满了浓郁的边疆气息和壮丽的景色描绘,这些都体现了盛唐时期的雄浑气象。
例如:
1. 《出塞二首·其一》
-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诗描绘了秦朝和汉代边疆的壮丽景色,并以“龙城飞将”象征守卫边疆的英雄,表达了对国家和平与稳定的期盼。
2. 《芙蓉楼送辛渐》
-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诗描述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通过寒雨、江水和孤山的意象,展示了王昌龄的情怀和品质。
3. 《从军行七首·其四》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青海湖、雪山和玉门关为背景,展现了边疆战士的英勇无畏和坚定决心。
4. 《采莲曲》
-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这首诗描绘了采莲女的活泼可爱,展现了盛唐时期民间生活的和谐美好。
总的来说,王昌龄的诗歌以其丰富的想象力、深沉的情感和高远的意境,充分展示了盛唐气象的特质,使之成为唐诗中的瑰宝。
谈谈对于“盛唐气象”的理解
谈谈对于“盛唐气象”的理解
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
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的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
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二者(有时合称雄浑)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
雄壮浑厚确是盛唐诗的风貌特征。
南朝以至初唐诗风,大抵绮靡柔弱,雕琢词句,缺乏雄浑之气,它被盛唐诗人扬弃了。
盛唐以后的中晚唐诗,有的偏于平易柔弱,如大历史才子、白居易、贾岛、姚合等,缺乏雄壮;有的偏于雄健,如韩愈,但因刻意追求奇险,缺乏浑成自然,所以雄浑确是盛唐诗区别于初唐与中晚唐诗的突出特征。
描写盛唐气象的诗句
描写盛唐气象的诗句引言盛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充满活力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诗词发展的黄金时代。
在盛唐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实力的增强以及文化的繁荣,造就了大量优秀的诗人和作品。
其中,描写盛唐气象的诗句给人们带来了丰富多样的印象,让人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当时的风采。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描写盛唐气象的诗句,深入地探讨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和社会背景。
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盛唐时期的气象特点主要表现在天气宜人、四季分明和风景多样等方面。
天气宜人在盛唐时期,天空湛蓝,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居多。
诗人们用各种诗句来描绘这样的天气,如”初夏晴明,草木摇动”、“晴空万里,皑皑白云”等。
这种宜人的天气给人带来了愉悦和舒适的感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繁荣。
四季分明盛唐时期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气象特点。
春天,百花盛开,树木吐绿,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夏天,阳光强烈,酷暑难耐,如”烈日炎炎,风轻云淡”;秋天,天高云淡,凉爽宜人,如”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白露未”;冬天,寒风凛冽,白雪皑皑,如”寒冬腊月,冰天雪地”。
四季的变换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景象和感受,也体现了自然的规律和变化。
风景多样盛唐时期,中国的地理环境多样,各地风景各具特色。
有北方的河山壮美,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有南方的江河湖海,如”江水流芳,湖光秋月”;还有西方的丘陵雄健,如”丘园满目葱茏”。
这些多样的风景在描写盛唐气象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给人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盛唐风貌。
社会背景与盛唐气象的联系盛唐时期的社会发展和盛唐气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背景决定了气象的表现,同时也由气象所带来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精神状态等方面得到回馈。
经济繁荣与宜人天气盛唐时期,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
由于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社会稳定,人们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提升。
而宜人的天气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愉悦和乐观情绪,人们更愿意享受生活,去创造和追求更美好的事物。
唐宋时期历史特点与文学发展状况总结
唐宋时期历史特点与诗词发展状况总结河北省兴隆县第一中学孟凡喜(整理)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对外关系等时代特点,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唐宋文学发展状况,更能够帮助我们从更深更广的维度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一、唐代的历史特点与诗歌发展状况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
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
唐朝时万国来朝达到鼎盛,疆域空前辽阔,极盛时东起日本海、南据安南、西抵咸海、北逾贝加尔湖,是中国自秦以来第一个未修据胡长城的大一统王朝。
唐朝接纳各国交流学习,经济、社会、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声誉远播,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政治上:1.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唐朝沿用隋朝官职制订三省六部制,主要机构有三省、六部,三省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分礼部礼兵刑工。
地方官制:道置观察使,州(郡)设置刺史(太守)、长史等官职;县设置县令;县丞、主簿、县尉等官职。
2.选官制度和法律制度在选官制度是主要采用科举制度;唐朝法律将谋反、谋叛等反对朝廷的行为定作不得赦免或赎免的“十恶”大罪,贵族、富人、官僚受到了一定的不平等的法律保护,在与庶民触犯同样的法律下可减刑或免刑。
军事上:军力强大是唐代的一个鲜明的军事特点,因安史之乱在军事上全面收缩,接踵而至的藩镇割据导致华北地区经济萧条。
经济上:唐朝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较前代有新的进步。
曲辕犁就出现在唐朝。
七下第3节《盛唐气象》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吐蕃统一
唐太宗时,吐蕃 [bō]赞普松赞干布统一 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 落,定都逻些(今拉 萨),实行了一系列 发展生产、改革制度 的措施。
2.唐蕃和亲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 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 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曲辕犁
相关史事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材料研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 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节省人力,
昼夜不停。
筒车(模型)
筒车(唐代)
翻车(汉代)
2.手工业(重点:丝织业、陶瓷业)
唐朝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 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 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 如冰如玉,邢窑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 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 都颇具规模。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光耀千古的诗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 金时期。当时的文人士子,以唱和吟 诵诗歌作为社会交往和抒发情怀的重 要方式。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 传世的诗歌有50000多首。唐朝诗坛 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诗仙—李白
李白的诗歌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 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 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 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 享有“诗仙”的美誉。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
大唐气象与文学风貌
大唐气象与文学风貌摘要——唐朝堪称封建盛世,其文化既继承了南北朝的传统又汲取了外来的营养,具有博大的气魄。
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外交流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唐诗的繁盛更是对后世有很深的影响。
然而,这一切都与唐朝的政治环境和当时整个社会的气象分不开的,促成了独有的文学风貌。
关键词:贞观之治;初唐四杰;贞观遗风;开元盛世;李白;杜甫;安史之乱;王维;白居易唐朝自618年建立长达近三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之一,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中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成就。
唐朝是封建盛世,其文化除继承南北朝的传统外,还汲取了外来的营养,具有博大的气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文学艺术中,特别是诗歌、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领域,成就卓著,名人辈出。
随着城市的繁荣,其社会生活如娱乐、服饰、品茶、饮酒等风尚,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折射出一种蓬勃兴旺,自由开放的精神风貌。
唐朝从建立到初现繁荣(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开明皇帝,接受亡隋的教训,慑于农民起义的余威,与群臣留意"居安思危",励精图治。
贞观年间,社会比较安定,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起来,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
这段时期沿着南北朝骈文创作的道路,骈文仍然占据着文坛的统治地位。
奏疏、章表、论说等等的写作仍使用骈文,而且一直延续到盛唐。
初唐骈文创作的优秀作家是“初唐四杰”,如王勃的《滕王阁序》、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此时古文运动的先驱陈子昂提出复古的主张,其文章也在向单行散体方向发展。
在如此清明的政治环境之下,才出现了“初唐四杰”,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等。
“四杰”的出现开始改变建国之初南朝诗歌的柔靡纤弱,他们通过自己的才华、不平之情和壮烈的怀抱,拓宽了诗歌题材。
如杨炯的《从军行》“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种激扬豪迈的格调,为唐初诗坛吹进一股新风。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
盛唐之音与盛唐气象—群星璀璨、异彩纷呈的盛唐诗坛一、盛唐诗坛概说唐玄宗李隆基所统治的开元、天宝时期,是唐帝国的黄金时代,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伴随着开元、天宝时期物质生产的发达,社会生活的富庶与安宁,各种艺术都得到了繁荣发展。
诗歌则更呈现出空前的光辉灿烂的局面。
盛唐诗歌,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艺术时代,堪与古希腊的雕塑、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比美,创造了世界诗歌史上再难企及的典范。
人们往往用“盛唐气象”来赞美这个时代诗歌所达到的文采风流、恢弘壮阔、叹为观止的成就。
这一时代,不但出现了旷世难遇的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国巨人,光照千古,而且还出现了如张说、张若虚、张九龄、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崔颢、李颀、王翰、祖咏、元结、韦应物、刘长卿等一大批有成就的诗人,他们或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卓然自立于中国文学史长河之中,或以孤篇横绝,名垂不朽。
盛唐诗坛,一时间群星辉耀,光彩夺人。
盛唐诗坛上,有两个诗歌创作流派特别引人注目,一是以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一是以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前者综合了陶渊明、庾信、王绩等人咏写田园,和谢灵运、谢脁等人摹形山水的传统,出以变化,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较多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退的思想和闲适自足的情怀,色彩清淡,意境深幽。
后者受到鲍照、薛道衡、骆宾王等人描写边塞战争题材的影响而予以扩大,把军旅生活的各个侧面、边地奇丽瑰奇的民情风光尽收笔底,并结合诗人建功立业的怀抱和慷慨不平的意气,气象开阔,情调悲壮。
前者常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后者多用七言歌行或七言绝句,形式、感情和风格均有差异,显示了盛唐诗人“兼济”与“独善”的矛盾统一,共同构成了气势磅礴的多声部的“盛唐之音”交响曲。
天宝十五载(756),发生了安史之乱,生民流离涂炭,唐帝国处于战乱、动荡之中,而诗歌创作却未因之而衰落。
当此民族危难之际,诗人们奔走呼号,继开天之盛,产生了不少新的优秀篇章。
盛唐气象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盛唐气象名词解释古代文学史
盛唐气象是指盛唐时期的繁荣祥和的社会气象,也是对盛唐文学的一种总体评价。
在盛唐气象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达到了空前的高峰,文人墨客们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重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风格。
盛唐时期的文学突破了早期文学的束缚,大胆创新,风格多样,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文学形态。
其中,诗歌成为了盛唐时期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人们积极参与到诗歌创作中来,形成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唐代诗人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人的诗歌作品,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同时,盛唐时期的散文、小说、戏曲等文学形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中国文学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盛唐气象的出现,在古代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唐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绪论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唐五代十国宋581 618 907 960一、唐代文学风貌(一)各种文体的全面发展。
1、诗歌。
《全唐诗》收录诗歌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全唐诗补编》收诗5000多首。
有唐一代,遗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不仅数量超出以前各代遗诗总和的两三倍以上,而且质量极高,有许多感人肺腑、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
唐诗的发展还存在着不同的段落,不同的段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贡献。
2、散文。
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我国古典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代。
《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骈散文共20025篇。
后来的《唐文拾遗》和《唐文续拾》,续收777位作者,文2871篇,两者合计,作者3516人,文22896篇。
现据西北大学《新编全唐五代文》新增未收文1100余篇。
3、小说:出现了不少优秀的“传奇”作品。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
”4、俗讲与变文:由于佛教在民间的广泛传播而出现。
5、词:由于燕乐的盛行,燕饮歌吹的需要而产生。
(二)作者众多而大师辈出。
《全唐诗》收录唐代诗人两千二百余家。
《全唐诗补编》收作者一千多人。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统计,唐代诗人有别集者共691家。
《诗薮·外编》(胡应麟):“甚矣,诗之盛于唐也!其人则帝王、将相、朝士、布衣、童子、妇人、缁流、羽客,靡弗预矣。
”从总的风貌看,它更富于理想色彩,更抒情而不是更理性,更外向而不是更内敛。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开放的文化环境的影响。
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华夷如一的思想,促进了中华文化交融2、人才选拔制度:开科取士及其他(如入地方节镇幕府)。
3、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兼容。
(二)唐代士人生活的影响。
1、漫游之风。
2、幕府生活。
3、读书山林之风4、贬谪生活。
唐代诗歌气象非凡,具有壮阔的面貌
唐代诗歌气象非凡,具有壮阔的面貌唐诗是在国土空前辽阔、南北混一、民族交融的背景上展开的,出现它特出的、富有阳刚之美的面貌。
这种阳刚之美,在气象、内质、情态等几个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唐诗气象非凡,具有壮阔的面貌。
壮阔,是处在国家大一统时代唐人心胸气度的表现。
唐王朝的奠基者李世民实首开其端。
尽管在当时不可能摆脱齐梁的影响,但他性格中混一海内、臣服胡越的气魄,终究要突破浮艳诗风的局限,不少诗篇仍然表现了宏放壮伟的气象。
胡震亨说:“太宗文武间出,首辟吟源……‘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与‘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盼,自是帝者气象不侔。
”(《唐音癸签》卷五)胡氏所举的自然是质朴宏放的佳句,而像《正日临朝》:“条风开献节,灰律动朝阳。
百蛮奉遐赆,万国朝未央”等句,也是整丽中见宏伟。
李世民雕像尽管诗的形象还嫌不足,但这种内容转到杰出的诗人的手里,自成情采焕发、形象飞动的伟词。
《震泽长语》谓:“(王维)铺张国家之盛,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又何其伟丽也!”(《唐音癸签》卷五引)如果说王维所铺张的是“万国朝未央”的景象和帝城宫阙的气派,那么开元宰相张说手题于政事堂的王湾的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把类似《正日临朝》首二句所蕴含的辞旧迎新、萌生着无限展望的情绪,表现得更为“神韵超玄,气概闳逸”(《诗薮·内编》卷四),透露着盛唐的时代气息。
唐诗是一片空前广阔的伟大国土。
而这一诗国的灵魂,可以说是从“东至安东,西至安西,南至日南,北至单于府”(《新唐书·地理志》)的唐朝疆土上孕育升华起来的。
唐王李世民影视剧照唐诗中“千秋”、“万世”、“乾坤”、“日月”、“万国”、“八方”、“大漠”、“长河”等词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
肤廓的是少数,多数从空间上、时间上表现出种种阔大的意象和境界。
诗人们以最饱满的热情、最宏放的笔触,歌颂了中原地带,乃至江南塞北,而同时在唐人的心理上,又形成一种以关中和长安为中心的意识观念:“日月低秦树,乾坤绕汉宫”、“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盛唐气象诗
盛唐气象诗盛唐气象诗:指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
盛唐诗歌的风格特征,一是浑厚,二是雄壮,它表现在盛唐大多数作家作品中间,而与初唐、中晚唐诗显示出区别来。
“悲壮”是盛唐气象的精神底蕴,“雄浑”是盛唐气象的表现形态;盛唐气象诗的概念可上溯至宋代的严羽。
具体表现:在前期,盛唐气诗象主要表现为:投身于社会和政治的热情,跃跃欲试的参预意识,强烈的自信自尊,昂扬奋发的精神面貌。
到了盛唐后期,李林甫、杨国忠等奸相当政,敏感的诗人们便及时地预感到繁荣下面包藏的危机,用诗歌大声疾呼发出警告。
这时盛唐气象主要表现为:敏锐的洞察力,暴露社会矛盾的勇气,对国家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危机即将到来的优虑。
具体内涵:盛唐气象诗所指的是诗歌中蓬勃的气象,这蓬勃不只由于它发展的盛况,更重要的乃是一种蓬勃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时代性格;这种风貌是盛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的统一,它集中反映出盛唐诗人的独特精神面貌和创作个性。
盛唐诗人由于生活于同一时代,与国家同命运、共呼吸,利害相关,脉搏相通,其所创作的诗歌作品中自然会既保持个人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呈现出特定时代环境某些共同或类似的思想艺术特色。
“盛唐气象诗”正是对盛唐诗歌的一种共性的概括,一种集体状态下的思想艺术风格和时代精神的整体把握;盛唐气象诗不是文化意义上的“盛世”气象,不是充满了青春朝气的“浪漫”,而是一种从满怀生存忧患的诗人的诗歌中所折射出的盛世悲音,这种悲音不同于衰世之悲,悲唱中包蕴着忧世救世的仁者情怀、傲对权贵的抗争精神、超脱痛苦的自由意愿。
这种盛世之音,发之于诗,便形成了雄浑悲壮的盛唐气象。
风貌特征:盛唐诗歌丰富多彩而又和谐统一,其主要风貌特征是什么,历代学者曾有种种概括,往往各有所得,如有以“声律风骨兼备”为盛唐气象特征者。
盛唐诗歌的确体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然以此作为诗歌走过建安、齐梁而趋于成熟,达到极高艺术水平的标志则可,作为一个时代诗歌风貌的总体概括则未必最准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唐气象及文学风貌
摘要: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明星,国富民强,经济繁荣,边疆稳定;唐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史的一次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总体上来说,唐文学更富理性色彩而非理性。
唐文学综合了大江南北,国内外的多种文学,吸收消化,成就非同凡响,后人难以模仿,难以替代。
像中国历史上的李白、杜甫几乎成了我国诗歌的代名词。
唐文学对后世甚至当今影响深远,作为中国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我们要更好的保护,继承,发展,使唐文学永盛不衰。
关键词: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政治开明;文化昌盛
正文:
唐朝(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开放的朝代之一。
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历经唐太宗,唐高宗到唐哀宗21位皇帝,共289年。
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唐朝建立,统治者接受了前朝衰亡的教训,对人们采取开明的政策,轻徭薄赋,大力发展生产力。
李世民曾告诫儿子“舟所以比人,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足以见得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重视。
对外开疆扩土,唐朝更是军威四震,打败突厥,战败吐蕃,招安回纥,使唐朝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两个黄金阶段就在唐朝出现。
唐朝的政治开明。
在唐朝许多皇帝都比较清醒、开明大量。
魏征经常冒犯李世民,而李世民听得进劝谏,不但不惩罚还加以重用。
刘禹锡曾写“紫陌红尘扑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讽刺朝廷新贵,但是没有被杀头只是被贬。
唐朝后期虽然没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文字狱也没有出现。
在学术宗教上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
文化上更是一个大熔炉,吸收来之各方的文化。
唐朝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促进了南北的交流。
在唐初,经魏征等人的提倡,初唐四杰与陈子昂等人共同努力,形成了风骨兴寄的文风,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
流。
由于唐朝国力强盛,长安成了世界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各国来往频繁,外国的文化学、绘画、音乐等传入唐朝。
这些文化对于促进唐朝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王维有诗《扶南曲歌词》,扶南就是现在的柬埔寨.白居易听琵琶写下《琵琶行》,琵琶就是西域的乐器。
唐朝南北文化交流,国内外文化交流与各种艺术的交互影响都对唐朝文化的繁荣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政治开明都为客观条件促成了唐代文学的发展,当然唐代文学内部自身的条件也非常成熟。
唐文学重个人的发展并发展到极端,甚至走向娱乐。
唐文学最求声律之美,创新表现技法,创作过程对于想象、灵感、言意、形神的感知与把握都有了惊人的发展。
进行了文体文风的改革,吸收了骈体文的成就,并走向成熟。
由于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都完美的具备,唐文学的繁荣就随之而来。
唐朝诗歌和诗人的数量惊人。
《全唐诗》云“得诗四万八千九百首,反二千二百余人”其实诗的数量还要多,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其不可能只留下一首诗。
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乐府、歌行、杂言诗等各种体裁在唐代诗坛可以说是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唐诗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山川风景、战场边疆、都市农村、朋友交往、人们痛苦等各个层次。
唐代诗坛繁星闪烁,李白的“文质相炳焕,众星罗秋旻”,恰好描述了这种景观。
散文方面中唐韩柳的散文影响到宋明甚至近代。
唐小说即唐传奇,是文言短篇小说,现代小说在艺术上具有价值在文学上获得的地位起于唐传奇。
词起源于中唐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晚唐五代是词的发展时期,温庭筠、李煜是这一时期的诗人。
在唐的文学史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最具辉煌的就是诗。
唐文学的盛衰总是与政治经济的步调相一致。
初唐,从唐初到玄宗先天元年,在这一时期,唐朝刚刚建立,统治者对历史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总是把政权的得失放在首位,有无战乱平息,人们的生活也得到安定,文化的得到一定复苏。
这一时期的代表诗人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
这一时期绮靡文风依然盛行,上官体影响巨大的时期,四杰也未能完全摆脱绮靡文风的影响,但是他们企图改变这种文坛积习,他们是代表盛唐文学繁荣之前的又一次思想准备阶段。
盛唐,开元元年到代宗永泰元年,此时国家更加安定,政治、经济、文
化都达到一个顶峰,人们更加安居乐业。
诗总体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情怀,浪漫的情调。
李白就是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尽显李白的豪迈不羁与安逸。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到敬宗宝历二年,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藩镇割据,战火不断,唐朝由强盛走向衰弱,诗歌主要表现社会的动荡,人们的不安以及诗人的报国情怀。
这一时期杜甫就是一个代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把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表现的淋漓尽致。
晚唐,文宗大和元年到唐末,朝政更加腐败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有增无减,还有激烈的党派竞争,国家更加动荡,人民更加痛苦。
许多人虽然眷恋朝廷,怀抱希望,但以没有那种锐气与豪气,此时此刻只有把那些情怀寄托在诗中,许多诗表现哀伤情调,把盛唐与繁荣看做过去,怀古诗表现的即深沉又平静。
此时大量闺阁生活、爱情主题与歌楼舞榭题材的涌入诗章。
这一时期小李杜就是典型代表,李商隐的《无题》,杜牧的《过清华宫》、《江南春》、《赤壁》《泊秦淮》每一首诗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明星,国富民强,经济繁荣,边疆稳定;唐文学是中国封建社会文化史的一次高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总体上来说,唐文学更富理性色彩而非理性。
唐文学综合了大江南北,国内外的多种文学,吸收消化,成就非同凡响,后人难以模仿,难以替代。
像中国历史上的李白、杜甫几乎成了我国诗歌的代名词。
唐文学对后世甚至当今影响深远,作为中国最宝贵的遗产之一,我们要更好的保护,继承,发展,使唐文学永盛不衰。